登陆注册
4115200000019

第19章

龍舒居士習慈說曰。觀世音菩薩。謂萬善皆生於慈。老子言三寶。以慈為首。儒家言五常。先之以仁。人有多嗔怒者。蓋不思此意。未言害物造業。先自損氣傷和。人若能到慈仁之境。方知嗔怒不佳。當其在嗔怒中。則不自知其苦。正如行荊棘中。及習成慈仁。則如入大廈安居矣。此不可以言盡。但當嗔怒時習之。久久自有可喜。凡待貧下。御僕妾。詆忤己者。易致嗔怒。尤當戒謹。蓋彼亦人也。但以薄福而事我。豈可恣其情性。而造惡業哉。如一切眾生。為大罪惡。亦勿生嗔。以污吾清冷之心。念彼以愚癡故耳。當生憐憫之心。如是以修淨土。其圓熟善根甚矣。

(還)謹按華嚴疏云。百萬障門。嗔毒最重。除嗔之外。更徧推求。無有一惡如嗔之重者。是故目之為刀劍。名之為猛火。非過喻也。程明道定性書。有云。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惟怒為甚。第能以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以見外誘之不足惡。而於道亦思過半矣。此正習慈仁者之所當知也。

考證

習慈

袁氏廣愛篇曰。世人與眾不和。初生為嗔嗔漸增長。思量執著。住在心中。名為恨。此恨既積。欲損於他。名為惱。惟一慈心。能除嗔恨惱三事。以是知慈心功德無量也。慈有三等。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也。不利益一人。而求利益無數無邊之人。是為眾生緣慈。老者不獨思安其身。而兼思安其心。使之得受性真之樂。朋友少者皆然。此為法緣慈。若無緣慈惟聖人有之。盖聖人不住有為。亦不住無為。老則願安。而我亦不知其安。朋友少者皆然。所謂無緣慈力赴羣機也。

迴向文

(莊芳林撰)

稽首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稽首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竊唯嗔為毒海。恨入癘門。故聖人大遠怨之方。賢哲弘不校之度。弟子某遵佛明誨。不敢嗔恨。但人已異視。則嫉妬易生。習氣未除。則忿恚旋作。不和於眾。初生為嗔。執著在中。積久為恨。敗道損德。皆原於此。特念阿彌陀佛若干聲。仗茲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後。勃志已平。永作沾泥之絮熱心遂釋。常為春泮之氷。橫逆如虗舟之撼前。怨仇如飄瓦之墮體。與物無兢。悉諧大道之和平。舉世無諍。共由大通之熈皡願佛慈悲。哀憐攝受。願韋馱憐憫。為作證明。令惡緣消散。善念圓成。淨因日增。往生如願。

攷證

虗舟

列子云。方舟濟於河。有虗舟來觸舟。雖有褊心之人不怒。

飄瓦

莊子云。雖有忮心。不怨飄瓦。

遠怨

胡傳曰。春秋善解分。貴遠怨。

不校

論語云。犯而不校。

論不邪見

華嚴經曰。菩薩又離邪見。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無誑無諂。於佛法僧。起決定信。

永嘉集曰。邪見因緣。能生萬惡。正觀因緣。能生萬善。當知心是萬法之根本也。云何邪見。無明不了。妄執為我。因有我故。便有我所。因有我所。故起於斷常六十二見。見思相續。九十八使。三界生死。輪迴不息。當知邪見。眾惡之本。是故智者制而不隨。云何正觀。無為寂滅。至極微妙。絕相離名。心言路絕。當知正觀。還源之要也。是故智者。正觀因緣。萬惑斯遣。境智雙忘。心源淨矣。

(還)謹按邪見即癡也。忘其正觀。顛倒妄想。固為癡之大者。至於事之理有不可為。勢有不容為。力有不能為。時有不暇為。事有不必為。而思欲為之。何莫而非癡也哉。噫。人能於佛法僧而決定信。則正觀成而心源淨。必無是矣。惜乎凡夫之不能也。悲夫。

攷證 初門曰。撥正因果。僻信求福。皆名邪見囗鈔曰。撥無因果。是深厚邪見。占卜等。是淺近邪見也。

惡戒

發隱曰。十六惡律儀者。一屠兒。二魁劊。三養猪羊。四捕魚。五獵師。六網鳥。七捕蛇。八養雞。九呪龍。十作賊。十一捕賊。十二獄吏。十三婬女家。十四酤酒家。十五洗染家。十六壓油家。此謂顯惡。人易見也。九十五種外道邪見者。或持牛馬。啖水草故。或持雞犬。甘食穢故。或事火。奉火為師。如迦葉事火龍故。或服風。吸外氣故。或翹脚。自謂精進故。或五熱炙身。或坐薪燔體。自謂苦盡得樂故。或投崖。自謂捨穢軀。得淨身故。乃至塗灰臥棘裸形等事。不可悉數。降而末代。或服水齋。自謂滌除五濁故。或復餓七。自謂空寂四大故。或復赤脚隆冬。囊髮盛夏。自謂寒暑不侵故。此謂隱惡。似善實惡。人所難見也。上二惡戒。雖運心長短。稍有優劣。皆名惡戒。

六十二見

鈔云。以斷常二見為本。而色等五陰。各具四句。四五二十。三世迭之。則成六十。加本斷常。成六十二。

九十八使

見下卷念佛正因中。

迴向文

(莊芳林撰)

稽首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稽首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竊思吾分以外。即毫末而非宜。性所不存。縱可為而匪事。故君子常存正見。聖人示無邪思。弟子某遵佛明誨。不敢邪見。然遊思不已。即為妄心。妄想不休。便為邪見。顛倒偏僻。憧憧之念亂其空。謟誑癡迷。役役之衷撓吾定。淺近邪見。猶云不可。深厚邪見。夫豈宜哉。特念阿彌陀佛若干聲。仗茲佛力。使我弟子自今以後。皈依三寶。決定無疑。見性如大明之晝。而羣妄自消。明心等大路之由。而諸蹊不蹈。一切違於正直者。悉皆滌除。稍有涉於私曲者。永加消滅。戒欺求慊。吾衷儼幽獨之盟。過化存神。舉世入無邪之境。願佛慈悲。哀憐攝受。願韋馱憐憫。為作證明。令惡緣消散。善念圓成。淨因日增。往生如願。

考證

毫末

揚氏曰。聖人所為。本分之外。不加毫末。

憧憧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囗言私意之雜沓往來於胷中也。

戒欺求慊

大學云。所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囗今無邪見。則自慊而不自欺矣。唯慎獨者能之。

過化存神

孟子曰。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今無邪見。則所存者神。舉世無邪。則所過者化矣。

意三業二偈

洞山禪師曰。貪嗔癡。大無知。賴我今朝識得伊。行便打。坐便搥。分付心王仔細推。無量劫來不解脫。問你三人知不知。

神鼎禪師曰。貪嗔癡。實無知。十二時中任從伊。行即往。坐即隨。分付心王擬何為。無量劫來元解脫。何須更問知不知。

(還)謹按前一偈。與神秀所云時時頻拂拭免使惹塵埃同意。後一偈。與六祖所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同意。安勉不同。高下可知矣。雖然。天下不皆六祖神鼎也。下學上達。當自洞山神秀始。

考證

六祖神秀二偈

壇經曰。五祖喚諸門人。汝等各去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神秀呈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祖曰。汝未見性。時六祖在碓坊。聞之。作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知悟本性。即付衣鉢。

附破戒人能改勿拒論(見蓮社釋疑論)

或問。破戒之人可容入社否。師云。社中之友不求無過。唯求改過。若求無過。孰無過焉。古云唯佛一人持淨戒。其餘多是破戒者。自思我等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世尊則精勤改過。成佛已經多劫。我等無慚無愧。略無改過之心。乃爾輪轉三塗。出入生死。恒受苦惱。無由解脫。故我今者立社。唯求知識痛為救正。改過為先。入社之後行無所改。然後擯之。三昧海經云。佛為父王說。昔有四比。丘犯律為恥。將無所怙。忽聞空中聲曰。汝之所犯謂無救者不然也。空王如來雖復涅槃。形像尚在。汝可入塔一觀寶相眉間白毫。比丘隨之泣淚言曰。佛像尚爾。況佛真容乎。舉身投地如大山崩。今於四方皆成正覺。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相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佛。是四改過比丘已成佛矣。今我社中豈有改過人不容入者。古云過則勿憚改。又曰惡人齋戒可祀上帝。我第憂不能改爾。破戒何疑。

(還)謹按持戒篇。嚴以立法。改過論恕以待人。盖法不嚴則忘其警懼之心。待不恕則絕其自新之路。二者兼之。佛道之所以為慈悲乎。而人之終於暴棄者。吾未如之何也已。

十業自考圖

甞謂修行者。當以齋戒為首務。今人或能持齋。而不能持戒。何也。盖持齋雖難。而持戒尤難。如身口意十業。又為諸戒之首。故立自考之法。然自考者。須於每釋迦佛前。以晝之所為。焚香白之而後可。何以故。倘有違犯。慚愧曷勝。惕勵戰兢。臨深履薄。則惡日消而善日長。故自考有益。苟或不然。肆行無忌。非僻自甘。慚愧不生。悔心沉沒。則善日消而惡日長。雖自考亦為徒矣。然則淨業之士。志於考戒者。可不知所先務哉。柰何今之修行者。不唯不知持戒之有法。抑且不知何戒之當持。雖終身齋素。止為世間之善因。惡業罔除。難冀出世之勝果。噫。是則名為可憐憫者。思之。

月殺生偷盜邪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欲嗔恨邪見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六廿七廿八廿九三十凡犯之重者╳犯之輕者、(一犯一記)不犯者空白

每日至夜。以晝之所為。焚香白佛。若十業無犯。是無所愧矣。當益加勉。若十業有犯。即發慚愧心。即當對佛懺悔。又詣護法神前懺悔。誓不更作。庶幾其可。若犯而不悔。不惟自欺。是欺佛也。是欺神也。噫。己可欺。神佛其可欺乎。不特此也。又至每月朔望日。詣阿彌陀佛前。禮誦十業迴向文([廷-壬+(同-(一/口)+己)]向文見前各條下誦一篇禮一拜)。夫迴向文。吾之言也。焚香白佛。吾之行也。白佛而上無愧於佛。是行顧言矣。迴向而上不欺於佛。是言顧行矣。言顧行。行顧言。離垢其庶幾乎。凡我同志。尚其勉之。

同类推荐
  •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茶笺

    茶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对类

    对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契婚之天价妈咪

    契婚之天价妈咪

    这是一个单身妈妈携子奋斗,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父母相继离世,一个月后,她的初夜被同父异母的哥哥给卖了。她伤心,她愤怒,当她鼓起勇气生活的时候,医生却说她怀孕了。为了生下孩子,她做家政时,却晕倒在他家。他,G市餐饮服装,龙头企业的总裁。爷爷是将军,父亲和姐姐都是军官。优秀的他却突然对她说:“我们结婚吧!”她低头看着自己突显的肚子,讶异的看着他,“你没生病吧!”她这不过是到他家做第二次家政服务。随既他把一份协议丢在她面前,道:“交易而已,可以就签个字。”看完协议的内容,她犹豫片刻后拿起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这样,他们为期一年的契约婚姻由此开始…孩子出生了,她却被赶出家门。在她无助的时候,刚出生几天的儿子却开口讲话了,“本王,这是身在何处?”她吓得差点把孩子掉在了地上,看着开口说话的儿子,无语望天,谁来告诉她这是出了什么事?为何她刚出生几天的孩子会讲话?据说儿子是带着前世记忆投胎的?据说儿子的前世是王爷。据说有了这个古代思想的儿子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片段一:这不是假结婚吗?为什么要他们同房?看着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个被子她不禁脸色为难。“放心,我对大肚婆不感兴趣。”他说。她信以为真,放心与他同床。谁知?半夜醒来,她枕着他的胳膊,而他却死死的抱着她睡得正香。她怒目责问:“喂!你不是说对大肚婆不感兴趣吗?”他呵呵一笑道:“我还以为是抱枕呢?”第二天,经他再三保证后,她再次放心与他同床。谁知?早上醒来发现他们竟然相拥而眠。她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就呵呵笑着说:“我们来做个交易吧!”“什么交易?”她好奇的问。“今后你做我的抱枕,我也做你的抱枕。”他满脸笑意的看着她,道:“这个交易怎么样?挺公平吧!”看着他一脸怪笑的样子,她没好气的骂道:“公平你个头。”这根本就是明着占她的便宜嘛!片段二:老太太来认孙子,“乖,叫奶奶。”某小孩儿眼神冷漠,“你儿子是谁?”“就是你爸爸呀!”老太太说。“爸爸是什么东西?”某小孩一本正经的问。“爸爸不是东西,是…”老太太觉着自己上当了。某小孩儿满意点头,道:“既然你儿子不是东西,我看您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我…”老太太被堵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喜欢此文滴亲们,请多多收藏,评论。》谢谢!
  • 蜗婚

    蜗婚

    《蜗婚》讲述了苏遥是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因为种种原因依然和自己的前夫顾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苏遥为了早日独立,便换了新工作,却没想到新上司竟是曾经的恋人徐东阳。徐东阳想要将她争取回自己身边,无意中发现了苏遥和顾原的婚生子女居然是自己的骨肉。同时顾原也想要留住苏遥,两人虽已离婚,居住在一起却弥漫着暧昧危险的气息。一个谎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弥补,当真相披露时,一个女人,两个男人,三个家庭,婚姻大战由此打响……
  • 青鸟(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青鸟(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圣诞节前夜,伐木工家简陋的小屋里,男孩蒂蒂和女孩咪蒂下正在眺望着富家孩子过节。仙女扮成又老又丑的驼背老太婆来找他们,请他俩为她生病的女儿去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们找到青鸟了吗?翻开童话事故《青鸟》,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 噎膈反胃门

    噎膈反胃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如果不遇顾知深

    如果不遇顾知深

    【新文《甜妻狂想娶:总裁翻墙来》欢迎阅读】云简月在姐姐的订婚当天被交往三年的男友甩了。酒吧买醉,隔日醒来,准姐夫变成了亲老公。前任新欢对她出手,隔天新欢家公司宣布破产!有杂志报道她勾引姐夫,不知廉耻?翌日杂志社无端倒闭!云简月慌了,睁大漆黑的瞳仁,惶恐道:我,我们去把婚离了。亲老公忙着签文件,头都没抬的回她一句:既然婚都结了,何必浪费9块钱,我们试试吧。云简月一脸呆滞:试什么?顾知深终于舍得放下手中的文件,俯身凑近,亲密的咬着她的耳朵低喃:试爱,你要是想试尺寸,随时可以!云简月:“……”
  • 烈药

    烈药

    海螺街是滨海市极有名的一条小街,狭窄曲折,两边的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少数能够保持住本市旧风貌的街道之一。沈啸看着地上用粉笔画出的人形,头部的位置正在路边,白色石头砌成的路沿上留下一摊紫黑的血迹。午后三点左右,这条街上十分安静,只有几个老人站得远远地在看。报警的是个中年妇女,这条街上的住户。中午的时候她在家里剥毛豆,忽然听见外面有个男孩的声音喊了一声“闪开!快闪开!”接着就是一阵噼里啪拉像什么东西摔出去的响声。因为这条街很安静,所以家门外边的声音她能听得挺清楚。她当时想,没准是谁撞一块去了。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妖孽高手

    妖孽高手

    酒醉后美丽的女老板送他回家,肩上一根长发被他妻子发现,婚姻危机由此爆发。在他人生陷入最低谷的时刻,美艳睿智的她来到他身边,携手他搏击商海,助他成功转型。他力图结束失败的婚姻和她走到一起,无奈却被那道枷锁牢牢绑住……
  • 凤回巢

    凤回巢

    新书《一品容华》发布了,欢迎老读者们跳坑。顾莞宁这一生跌宕起伏,尝遍艰辛,也享尽荣华。闭上眼的那一刻,身心俱疲的她终于得以平静。没想到,一睁眼……--------小情建了书友群,群号六九三九二六八四九,欢迎大家加群~(#^.^#)~
  •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曾国藩的做人之道

    本书主要阐述了曾国藩一生大智若愚的为人处世哲学,以及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坚挺,崇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人格魅力;揭示了他在官场上善于编织关系网,在权力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并懂得放权用权的成功之道;呈现了他在关键时刻远权避祸,在权力太大、功名事业日趋全盛的时候,不把弓拉得太圆太满的做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