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85700000065

第65章 疟

疟者,虐也。寒则汤火不能温,热则冰水不能寒,寒热令人难当,故曰:疟也。凡人从未发疟者,名为胎疟。自幼发者多轻,中年发者必重,老年发者多危。经言:疟之始发,必先毫毛竖立,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一日一发,或间日,或三日而发。戴氏云: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杂病也。不可不辨。经论:此皆得之夏伤于暑,汗出腠开,当风浴水,凄怆之寒,伏于皮肤,及遇秋风,新凉束之,表邪不能外越,阴欲入而阳拒之,阳欲出而阴遏之,阴阳相搏,而疟作矣。故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又曰, 疟皆生于风。言盛暑之时,贪凉取快,暑邪内郁,秋伤于风,则病成矣。浅者,病在三阳,随卫气以为出入,而一日一作。经云:卫气者,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搏,内外相搏,是以日作。深者病在三阴,邪气不能与卫气并出,或间日,或三、四日而作。经云:由邪气内搏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并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作愈迟者,病愈甚也。其论先。

热后寒之温疟,一者因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先受阳邪,后受阴邪,故先热后寒。一者因冬感风寒,深藏骨髓,内舍于肾,或遇春温,或遇大暑,随触而发。其发也,邪气从肾出之于外而大热,内已如焚;俟其势衰,复返于肾,而阴精与之相持,乃始为寒,故亦先热后寒。其但。热无寒之瘅疟,因肺素有热,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而心肺病;手足热,欲呕,而胃自病。所以继之曰:邪气内藏于心,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灼脱肉。经之论疟,无漏义矣。而立斋、丹溪,又分痰,疟、食疟,及饮水败血为疟等症。虽古人有无痰不成疟,无食不成疟之说,然不过疟疾之兼症耳,岂果因此而成疟者哉!此外有谓瘴,疟者。惟岭南地方,天气炎,山气温,多有岚瘴之气,感之而病,乃湿热之外入也。有谓牝疟者,但寒无热,以阳气不充,乃阴邪之胜也。有谓劳疟者,因劳即发,以里气虚,而感邪之易也。凡邪自外入,当从汗解。然治法云:有汗要使无汗,扶正为先;无汗要使有汗,散邪为急。

又热多者,凉药为君;寒多者,温药为主。至于痰食饮血,各随其甚者而兼理之。若冬感风寒藏肾,至春夏发为先热后寒之温疟,宜壮水之主,以急救其阴,不然,则十数发,阴精尽而死矣。世俗又有鬼疟之名,此为时行疫气,投平胃散,加桃仁、雄黄、无不截者。总之脉实症实者,攻邪以治标;脉虚症虚者,养正以治本。久疟必虚,惟用人参一、二两,姜皮三、五钱,于未发二时之前,连投二服,莫不应手取效,贫困者,则 、术、当归,亦可随宜择而用之。若阴虚水亏之人,则多用熟地,或少佐生姜。近世不明表里虚实,辄用芩、连、栀、柏,若表未解而得者,寒凉则寒邪愈固;或用常山、草果,若正已虚而得者,克伐则元气转虚。故夫缠绵不已者,皆医之咎也。

小柴胡汤(见伤寒。)治疟主方,加减用之。

渴者,去半夏加花粉,劳虚亦如之。热多者,合竹叶石膏汤。寒多者,加姜皮,甚者或再加桂枝。有痰加花粉、橘红、竹沥。有食加枳实、青皮、豆蔻。若多热而久不解者,(必本阴虚。)加鳖甲、牛膝。(大剂益阴除热,自愈。)若多寒而久不解者,(必本阳虚。)合露姜饮,或再加 、术。(益阳气则寒自止,邪自散。)夜发者,(邪在阴分。)合四物汤加红花。(必用血药提起阳分,则易愈。)妇人久疟,或产后亦如之。如强壮人欲截,必俟三、四发后,疟势稍减,方可加常山。(钱许,用酒炒透,则不发吐。其虚弱之人,始终不可截,误截,每致腹胀。)此和解表里之剂,乃治少阳病,全体大用之一方也。嘉言谓:外邪相干,每伏藏于半表半里,入而与阴争则寒,出而与阳争则热,所以寒热往来,乃少阳所主。内经论疟,虽分五脏及足三阳、然少阳而兼他经之症则有之,谓他经而全不涉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所以仲景云: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此不但初病之脉乃尔,即久疟正虚,脉不鼓指,而弦象亦隐然在中。故始之似疟非疟,与后之经年不解,总一少阳主之。偏阴则多寒,偏阳则多热,即其纯热无寒而为瘅疟,纯寒无热而为牝疟,要皆自少阳而造其极偏。补偏救弊,亦必返还少阳之界,阴阳协和,然后可愈,故以小柴胡汤为主,热多者,加寒药,寒多者,加热药,乃天然不易之法也。

王太史治疟神方 主治加减,所投辄效。

柴胡(少阳寒热往来之主药。)羌活(太阳发表之主药,以头、项、腰、脊、背痛,太阳经也。)葛根(阳明解表之主药,寒栗鼓颔责之阳明,其脉循颐领故也。)防风(风湿交攻,以 疟皆生于风也。)升麻(同柴、葛、羌、防,俱辛甘气清,使阳气上升,离于阴而寒自己。咳家、呕家、血家忌之。无汁加藕叶。)石膏(烦渴者必用。)知母 黄芩(三味俱性寒下行,引阴气下降,离于阳而热自己)猪苓(分利阴阳,使不交并。)穿山甲(恐经络阴阳相阻,药力难入故也。此味最妙,孕妇忌之。)浓朴(下气消痰、以无痰不成疟也。)神曲(下气消食,以无食不成疟也。隔夜先煎,露一宿。盖疟因暑邪,得露则解。临发前一时,重汤炖温服,避其锐气也。然势将退,服二煎,击其惰懈也。若疟势正盛,服药与之混战,徒自苦耳。)此治疟之神剂也。王宇泰云:卫气与邪气相并则病作,与邪相离则病休。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

故寒多者宜升其阳,使不并于阴,则寒自己;热多者,宜降其阴,使不并于阳,则热自己,寒热交作者,一升一降,而以渗利之药,从中分利之,使不交并则愈。其制此方,深得治疟之窍,学人能悟其旨,而善为加减之,则不可胜用矣。

竹叶石膏汤(见伤寒。)治疟发热甚,渴甚,烦躁不眠。

汗多加人参,虚者亦用。(一钱至一两。)食滞加枳实、青皮。呕加竹茹、木瓜、枇杷叶。如三日疟,热渴甚者,加首乌、鳖甲、牛膝。

此甘寒清暑之要剂,余谓以治瘅疟,亦至当不易之方也。仲淳治疟,每用此方,其言曰:余年十七时,为疟所苦,诸方不效。因读《内经》夏伤于暑,秋必 疟,乃知疟。疾暑邪所致,遂从暑治,不旬日愈。后数以意消息,虽随症投药解散,必清暑益气,调理脾胃为主。痰多者,兼消痰,有食者,兼消食,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即经年久疟亦无不愈。又曰:疟必由于中气虚弱,破气,则中气愈伤,邪不得解,甚则中满。果系伤食者,不拘此例。误下则邪下陷。变为痢疾,或腹满腹胀。故凡属破气下泄之药,慎误勿投。

仲淳治疟简服方 疟疾未发日服之。如一日一作者,亦乘其未发二时之前服之。

异功散去甘草,(恐助脾家湿热。)加白芍、扁豆、豆蔻、山楂、麦芽,如有肺火者,去参、术加麦冬、石斛。

此开胃、健脾、消食、消痰之剂,佐以此方,使正旺则邪易除也。

仲淳方 久疟不已,似劳症者用之,三日疟在阴分者,亦效。

鲜首乌(疗阴阳久疟。)鳖甲(益阴除热,而消散。为治疟要药。)牛膝(同鳖甲治疟在阴分久不愈者。各五钱至一两。)当归(养血,三、五钱。)贝母(三钱至八钱。)橘红(消痰,三、五钱。)柴胡(和解余邪。)姜皮(各一、二钱,热甚及有汗者去之。)加竹沥(一大杯。)虚极者,加人参。(至一两。)此滋阴养血,而兼消痰和解,乃阴虚久疟之剂也。

六味地黄汤(见虚劳。)本方宜去萸肉,加柴胡、鳖甲、牛膝、麦冬、花粉。

此壮水之剂,赵氏云:阴虚人发疟,见其面赤口渴,作肾中真阴虚治,用此无不立应。

补中益气汤(见泄泻。)久疟属阳虚者,(必寒甚热少不渴。)可用此方。

此补气、健脾、升阳之剂。立斋云:凡人久疟,诸药不效,本方内加半夏,用参一两,加煨姜五钱,此不截之截也,一服即愈。徐忠可谓:余见贫人,无力服参,不论间日三日,令将黄 、白术、当归、首乌、橘红等分,以生姜自然汁为丸,不问邪之清否,服三、四斤。百不失一。

露姜饮 亦治阳虚久疟。

人参(一两。)姜皮(五钱。)(水煎露一宿,隔汤温服。)此扶正驱邪之剂。仲淳云:余治一人三日疟,用原方不应,加参三两,加姜一两五钱,一剂即止。

截疟神方白术(四两。炒常山二两,煎浓汁,浸白术,焙干去常山,但用术。)(分作四服,煎饮立愈。)此补多攻少之剂,疟久不截者,可用此方。

鳖甲丸(自制。)《金匮》云: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天之节气更。则人身之气亦更。)设不愈,当月尽解,(天人之气再更,疟势自衰。)如其不愈,当结为 瘕,名曰疟母。(必少阳所主之胁肋,外邪相挟,痰血成形。)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下瘀血,破 瘕,为治疟母之要药。醋炙,四两。)桃仁(炒。) 虫(祛血积,去足炒。)瓦楞子(消老痰, 。)麦芽(消谷积。)青皮(破滞气。)香附(气郁血滞必用之药。)三棱 莪术(磨积削坚,必需之品。各二两。)(共九味,醋煮神曲糊为丸。)此一派破瘀、消痰,削积之品,恐日久根深,牢不可破,所以祛邪为急,药不嫌其峻也。但虚人必得参、术赞助。脾能营运,积可得去。此方师其法,而不泥用其药,投之其效。

疟疾之脉,代散者死。

举例

一 一妇患疟,寒少热甚,头痛微汗,不嗜饮食,脉洪数而实。仲淳用大剂竹叶石膏汤加葛根、(柴胡为少阳主药,应加入。)扁豆、茯苓、橘红、牛膝,三剂不应。忽一日,凡寒热者再,昏迷不省人事,热甚危急,疑为虚弱,因去石膏等剂,加人参二钱,乃犹豫未决。进而复诊其脉,洪数如初。急去人参,仍用前方,加石膏至二两,更加首乌五钱,日进二剂,疟遂止。

二 一人苦疟疾,欲求速止。仲淳定三方,作五剂,一日夜饮尽,次早疟止。先二剂清暑,用大剂竹叶石膏汤,少加桂枝,以其渴而多汗也。次二剂健脾祛积滞,用白术、茯苓、扁豆、豆蔻、橘红、楂肉、麦冬、乌梅。最后一剂,用人参一两,姜皮一两,水煎露一宿,五更温服。

三 一人患疟仲淳之门人。用白虎汤加人参一两。一庸士云:岂有用参至两数者乎?改用清脾饮,二十余剂而疟不止。体 弱。仲淳至,笑曰:此虚甚,非参不可,吾徒不谬也。用白虎汤加参、各一两,干葛、陈皮各二钱,二剂而愈。

四 一人食牛肉,觉不快,后遂发疟,饮食渐减,至食不下咽,已而,水饮亦不下。白汤过喉,呕出碧色,药俱不受,小便滴如赤茶、大便闭,诸医束手。仲淳令仰卧,手按心下偏右,大叫。遂用矾红和平胃散作末,枣肉为丸,白汤下三钱,至喉辄不呕,水道渐通。次日下黑物数块,硬如铁丸,其病如失。再以人参、麦冬各五钱,白芍、橘红各三钱,煎服,四日起。

五 一人患疟后失音、寒热愈甚,急告仲淳。仲淳曰:病患阴虚而有热者,虽呕吐忌用半夏、生姜,误投则损人津液,令人声哑,此必疟时不遇明眼人,妄投半夏之故也。用贝母、茯苓、甘草、麦冬、知母、鳖甲数剂而愈。

同类推荐
  • 伤寒论辩证广注

    伤寒论辩证广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Ban and Arriere Ban

    Ban and Arriere B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indsor Castle

    Windsor Cas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案奇闻

    花案奇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摸金传人2:摄魂奇珠

    摸金传人2:摄魂奇珠

    陶城朱家是沿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彻底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千年楼兰,香妃为何与小和卓同眠于此?百年活尸、摄魂珠、迷宫鬼火……楼兰古城到底还有多少谜团?
  • 重生之终于等到你

    重生之终于等到你

    上辈子赵媚儿执迷不悟,没能珍惜眼前人,撒手人寰之际,她告诉自己如果上天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掌握幸福。纳尼……她真的重生了。老天一定是舍不得让她红颜薄命,舍不得秦盛楠这么好的男人落到小三手里,才让她生后复生!重生后,她弥补前世过错,潜心做人,夺回老公,惩治小三……
  • 穿梭诸天万域

    穿梭诸天万域

    神秘系统择主,秦尘借此穿梭诸天万界。集无尽机缘于己身,只为铸造那传说之境。古剑奇谭,天行九歌,斗破苍穹,白蛇缘起,盘龙,圣墟,狐妖小红娘尽聚于此。然而,这一切还要从斗罗大陆开始…
  • 人生三道茶全书

    人生三道茶全书

    本书由清涟、雅瑟编著。饮茶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品茶的三种境界:一苦。人生之始,苦字当头。面对苦境,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并让岁月浸透在苦涩之中,才能体味出生活的原汁原味,才能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二甜。当我们经过岁月的磨砺,奋斗时埋下的种子便会发芽、成长,直到最后硕果累累。当我们在明月清辉下品尝甜美的果实之时,我们又怎么能不感到由苦到甜的这份快意?三淡。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事,想“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就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这种境界需要苦的浸泡,甜的滋润之后,方得平静恬淡的身心。
  •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狄更斯(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急急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

    故事从我在算命瞎子那里拿了五十块钱说起,到了半夜,我身后竟然多了个女人的声音······
  • 明宫绝恋

    明宫绝恋

    她,四岁入宫,经历过皇朝四代,从宫女到贵妃,看尽了后宫翻云覆雨;她从一个小宫女跻身于集至尊荣宠和权力于一身的贵妃,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美貌如杨贵妃、妖娆如赵合德,功夫不亚于潘金莲?她大她的皇帝夫君十七岁,但他却对她宠爱了一生;他虽然没有为她争得一“皇后”名分,但他却给了她一生的宠爱。她一死去,他也紧跟着离世,这是怎样一个痴情的皇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本文有点戏说,但没有违背历史框架;存在虚构,但基本符合史实。请勿对号入座!……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加我的qq群:487412177加入时请报作品任意一个角色名
  • 壁下录

    壁下录

    我坐在旧桌前,面对着墙壁。左手边是窗子,很久没擦过,几片玻璃还裂着。抬头往上看,泛黄的墙角里挂了张烂蛛网。之所以坐在这里,是因为前天首长被上级纪委的人带走了。作为他的秘书,我被要求协助调查。这是一座三层红砖楼,在大院的角落里。来这个院子工作快十年了,我竟然没注意到它,更没料到有朝一日,我会坐在这座老旧矮楼的某间屋子里。冬日午后的阳光很淡很白,军人们陆陆续续通过驻有哨兵的门岗,走进苏式风格的主办公楼。远远看去,只是一串串小指尖大的黑点。我明白,我和他们再也不一样了。两个穿迷彩服的年轻战士站在旧木门外,每隔一会儿,会向里面看看。
  • 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

    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

    在中国女性文学批评领域,西方女性主义学说一直拥有话语霸权,“以西律中”“借西构体”是大多数学者选择的批评范式与批评路径。西方女性主义学说以西方性别政治压迫与文学实践为批判指涉创构,在中国的适用程度值得分析。走出西学话语藩篱,进行民族主体性理论建构,已成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本书在研究中国传统性别理论与观照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基础上,提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民族主体性理论建构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