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85700000054

第54章 伤寒温病附方(3)

小便数,(是热邪传入中焦,逼迫下行,火性急速故也,)倍黄柏,加知母。此苦寒清热之剂,通上中下三焦而治之。按舌苔之症,邪热在表,则不生苔;在半表半里,则生白苔;传里则生黄苔,热甚则芒刺干燥。若见黑苔芒刺,刮去即生者难治。夏令时火邪火,内外合烧,故易生黑苔芒刺,尚有可生,冬令见之必死。又有舌苔如黑漆之光者,舌为心苗,应南方火,譬如火之自焚,初则红,过则薪为炭而色黑,热之极矣。亦有舌上无苔,而赤紫干光者,皆因邪热灼干肾水,不能上溉于心,火无制,自焚而死。

治舌苔之法,如见少阳症,即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半夏,加知母、花粉。如自汗烦躁,大渴饮水者,用竹叶石膏汤合本方加减,黄连泻心火,为必用之药,有下症者,用承气汤。自利者本方加减治之。一切苔状,湿滑者吉,燥涩者凶。白苔亦有干硬如沙皮者,因津液干燥,邪虽入胃,不能变黄也。凡见舌苔,俱用井水浸青布拭净,以薄荷末同蜜不时擦之。熬氏云:见红色,热蓄于内也,随症清之。又有舌裂舌硬舌短舌长舌卷,皆邪热胜,真气危,或清或下,随病制宜。热病多舌出,有病愈而不能入者,冰片少许,涂舌即入。有舌肿满口,蒲黄为末渗上,即愈。

小陷胸汤 治误下,热邪乘虚陷入,与痰饮搏结胸间,谓之结胸病。(误下,心下满而硬痛者为结胸,但满而不痛者为痞。)小结胸病心下硬满,按之则痛,(与大结胸之从心上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较轻)。脉浮滑者。(外邪陷入原微,与大结胸之寸脉浮关脉沉紧者,亦不同。)黄连(清解热邪,一、二钱。) 栝蒌实(能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一,二枚捣。) 半夏(善消痰饮。一、二钱。渴易花粉。) 可加尖槟榔(性能散结,破滞降气,下行最速。一、二钱。)如挟热下利,心下痞者,去半夏,调服益元散。

此方清热开结化痰,虽治误下结胸之主方,然未经误下,而外邪传入胸中,与痰相合,壅塞气道,胸中心下满闷,或痛或不痛者,亦可借用。如有兼症,另加对症之药治之。

泻心汤 治心下痞结。

大黄(攻痞。) 黄连 黄芩(清热。)此苦寒清热攻下之剂。宜小剂微下,恐陷邪未入腹,不可攻也,戒之戒之。

竹茹汤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非少阳也。胸中烦热者,此方主之。

竹茹(善疏气逆,一、二、三钱。) 枇杷叶(长于降气。三、五大片,姜汁炙。) 芦根(独入阳明,清热下降。三、四两,或汁一大杯服更妙。) 麦冬(清胃止呕。三、五钱。) 吐蛔(胃热如沸,蛔不自安,下既不通,必出自上。)合白虎汤,(清胃热则蛔安。)去甘草,(盖蛔得甘则动于上也。)或合解毒汤,(蛔见苦则安。)俱加乌梅。(蛔得酸则静。此症勿认胃寒误用姜、桂。)此治挟热呕吐之良方也。如过用寒凉,阳明虚寒,口不渴,小便白,方可暂用吴茱萸汤,以下逆气,人参、姜、枣以培胃气,停痰积饮而呕吐者,用芩连二陈汤,虚者用六君子汤,俱加竹茹、姜汁。如病后虚羸少气,气逆而吐者,仲景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石膏以清余热,参、甘、粳米以补不足,半夏以散逆气。又竹叶能除新久风邪之烦热,能止喘促气盛之上冲,合参、麦等用之,治热而无损其真,导逆而不伤其气。若生姜可以宣偶郁之火,而不能散久凝之热,枳、朴可以下客气有余,而不能降热伤之逆,故皆不用。石膏大寒,病后反用之者,以外感之邪,皆属阳经,阳经之邪,非苦寒之药所能胜,其余邪上逆,何独不然,故必用之以清邪之原也。今人不忌芩连,而但畏石膏,总不知辨症耳。

栀子豉汤 治邪在胸膈,心中结痛懊 ,(懊者烦恼, 者郁闷,邪郁胸中,心不安。)宜此探吐之。

栀子(苦以涌之。) 淡豉(解烦躁,除满闷。)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当发黄,加麦冬;如已见黄,加茵陈为君。

此因邪在胸膈,用栀、豉涌吐其邪,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凡用此汤,病患旧有微溏,则大腑易动,服此不能上涌,反为下泄,故不可服。脉虚者不可吐,干呕者不可吐,素失血者不可吐,气浅者不可吐,眩冒者不可吐,虚弱者不可吐,故均禁用本方。

猪苓汤 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阳明热邪,传入下焦,膀胱热结,气化不传。)又治少阴下利。(少阴热邪,传入阳明,逼迫水谷下奔则利。)猪苓 泽泻(各钱许。) 茯苓(二、三钱。) 滑石(宣导热邪,俾从膀胱而出,三、五钱。) 阿胶(四味恐太渗利伤阴,故加滋阴润燥之品,一钱。生鸡子可代。)此滋阴润燥荡热利水之剂。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而主此方者,以饮水故知热甚,溺涩故知热结膀胱,利其小便,则邪热消而津液回,渴自止矣。少阴下利而主此方者,即仲景所云,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开支河水道,以杀奔急之势,庶水谷分,而下利自止。若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芩汤,以汗多胃中燥。盖胃中津液,因热已内耗,加以汗多而夺之于外,又用猪苓汤复利其小便,以夺之于下,则津液立亡。

加减导赤散 治热结膀胱,少腹胀满,小便不利。(若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蓄血症也。)又治饮水过多,水结在胸,心下怔忡,但头微汗出,(湿热蒸腾,阳气但上升而不能下达。)无大热者。(邪热但结胸间,故表无大热。)猪苓、泽泻、茯苓、滑石、甘草、橘红。身目发黄,加茵陈。水结胸症,加木通、灯心。

此方即五苓散、天水合用,去白术、桂枝而加橘红也。五苓用桂枝者,以太阳中风,表症未罢,邪又入里,而见烦渴,小便不利,故用桂枝解表,苓,泽荡热,白术建中,通表里而两解之。今无太阳表邪,无取桂枝,白术性壅,故亦不用,加橘红者,以膀胱气化则出也。

犀角地黄汤 治吐血衄血。(火邪入里,扰乱血分,血热妄行也。)或吐衄不尽,停留于胸,或胁,或中脘,或少腹,为蓄血满疼,手不可按。(必小便自利,大便色黑,为蓄血症。)犀角尖(三、五钱。) 生地(三钱至八钱。) 芍药(亦有用赤者。) 丹皮(各一、二钱。四味皆能凉血。又犀角、丹皮,兼能消瘀。)止血加茅根、藕汁、磨京墨调服。(外用冷水,拊其后额,濯其两足。)吐衄热盛,合黄连阿胶汤,(治病必求其本,吐衄因邪火,故以苦寒直折之。)加麦冬、童便。瘀痛加元胡。如破瘀,加桃仁、红花、降香、大黄。

此凉血补阴祛瘀生新之剂。虽治吐衄及蓄血之方,按热病中多有昏闷抽搐及筋跳肉动之症,此方甚宜。经曰:诸热瞀(昏闷)螈(抽搐)皆属于火。邪热伤神,则神昏而烦闷,亢阳伤血,则筋肉失养,而为抽搐跳动。犀角凉心安神,解烦除闷,生地凉血补阴。神昏烦闷,重用犀角。抽搐跳动,重用生地。正所云药不拘方,宜合用而用是也。

桃仁承气汤 外症已解,少腹硬满,痛不可按,(血蓄下焦之故。)小便自利,(血病而气不病也。)粪硬易解,(邪不在气,结在血也。)其色必黑,(瘀血积之也,皆蓄血的症。)或喜忘,(即昏闷也,搏血上冲,朦昧心神之故。)或如狂,甚则发狂,或身目发黄,(湿热发黄必小便不利。)脉沉有力,宜此汤,下尽黑物则愈。

桃仁(破瘀血。三、五钱) 大黄(下瘀血。二钱至五钱。) 芒硝(能走血,软坚润燥。一、二钱,元明粉代之,则性缓。) 甘草(调胃和中。钱许。) 桂枝(血得热则行也。二、三、五分。内有热则去之,观大黄 虫丸方中,用黄芩清热,以瘀久必生热也。)若挟虚者,加生地、归、芍。

本方加降香、穿山甲末,(破血开气。)名代抵当汤。

此攻下蓄血之主方也。盖伤寒蓄血,人多不识,若能识者,垂手取效。凡病神昏者,多死;此症神昏,宜急下之,迟则杀人。

茵陈蒿汤 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至颈而还,(肌表之气,郁而不通。)小便不利,(邪郁上,气不下达。)渴饮水浆者,(胃热津枯也。)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湿热郁蒸,邪无出路。)此汤主之。

茵陈(善去湿热。三、五钱。) 黑山栀(能降火,从小便中泄去。二钱。) 大黄(为佐。以建驱湿除热之功,以利小便,非下之也。一钱。)可加麦冬,(清胃热,生津液,疗目黄。)花粉(除热疗疸。)灯心(利水、清心火。)此湿热发黄通利之剂。若腹满大便实者,加枳、朴,倍大黄用之。

蜜煎猪胆导法 治阳明病本自汗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为阳明外症。)医复发汗,(津液重伤。)小便自利者。(胃中邪热逼迫津液渗前阴,则又复夺之于下。)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导而通之。(白蜜煎之,作挺长如指许,纳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或用大猪胆一枚,入醋少许,取芦管五寸许,以一头入胆扎定,一头纳入谷道中,挤汁灌入肛门内,顷当大便出)此为大便不行,一无所苦者设;因邪低,故用异法迎而夺之之兵也。或用生地一、二两,煎汤顿饮,大便立通。老弱虚人,产后病后,津液不足者甚宜。

大柴胡汤 治表症未除,(发热或往来寒热等症。)里症又急,(腹胀满,大便实,或心下痞硬。)通表里而两解之。

柴胡(解表之邪。) 黄芩(清里之热。) 大黄(随症量用。) 枳实(肠胃热结,苦以泄之。) 芍药(正气虚弱,收而行之。各二钱。) 半夏(一钱,渴易花粉。) 姜枣(和荣卫。)大承气汤 总以大便实为主,外则验之潮热,手足出汗,转矢气,脐腹满痛,手不可按,脉沉有力。

大黄(量人强弱,随症轻重用之。一、二钱至一两。)枳实 浓朴(一、二、三钱。) 芒硝(一钱至五钱。)本方去芒硝,即小承气汤。硝、黄、甘草即调胃承气汤。

大陷胸汤 治误下因成大结胸,从心上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口渴舌燥,日脯潮热,大便秘结,脉沉紧者。

大黄、芒硝、甘遂(苦寒有毒,能直达水饮窠囊隐僻之处,峻药不可轻用。多用半分或一分,得快利,止后服。)六一顺气汤 热邪传入阳明胃府,不恶寒,反恶热,欲揭衣被,扬手掷足,自汗烦躁,(若周身无汗,但手、腋下汗出,非燥粪热气,不能使诸阳本之犹蒸蒸而润也,尤为胃实之的症。)口渴饮冷,咽燥唇裂,舌苔芒刺,谵语潮热,气短气喘,甚则发呃,发厥发狂,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或腹满痛,手不可按,频转矢气,脉洪数有力,此有燥粪也,此方下之。又阳明病发热,自汗如雨,(恐胃汁内干。)亦宜急下。

(以存津液。)又热病目不明,(肾水将绝。)亦宜急下。(以救肾水。) 大黄(苦寒泄实去热。)芒硝(咸寒润燥软坚。二味走而不守,均为荡涤之剂。) 枳实(苦寒泄漏。) 浓朴(苦温去痞。) 芍药(酸以收其正气,又滋津液而益营血。) 甘草(甘以缓其速下,又补脾胃而建中气。) 黄芩(苦寒能祛诸热。) 柴胡(能引胃气上升,若表症未除,更宜用之。)以解表热。加铁锈水,(性以沉重能坠热开结,用匙调服。)大结胸症,去甘草换桔梗,加甘遂。(服药后,将盐炒麸皮,绢包于腹上熨之,药气得热则行,大便易通。若服汤则下,勿再服。)若服汤不下,或次日方下,或半日后吐,仍原药(中气大虚,不能运药,大凶之兆。)加煨姜(和药性一、二片。)人参(助胃气,量其有邪实病重,轻剂不行者,当再下之,以腹中和,二便通为度。)若脉弱或不能食,(其人本虚勿轻议下,必不得已,用攻补兼施之法。)或黄龙汤,(顾其元气。即小承气汤加人参、归、地。)或承气养荣汤,(顾其津液,即小承气汤加归、地、白芍、麦冬、知母。)随宜用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女子就如男

    女子就如男

    大将军之女,方莺莺发现未婚夫花街柳巷,活活气死。花花公子方浩,意外死亡,正好魂穿她身,誓要替她报仇。疑团解开,原来一切都是造化弄人,因为他一直深爱着方莺莺。但是天意弄人,她和父亲方无敌,被卷入争夺皇位的阴谋之中。 她又怎么解脱?她又怎么面对皇子的感情?李煜对她的感情? 在时刻都会消散的生命前,她又该何去何从? 更让她伤心的是,自己最为信任的人,实际上一直在背叛着自己。凄美委婉的爱情,亲如姐妹的友情,又该怎么进行下去……
  • 我一直爱阚少!

    我一直爱阚少!

    第一富豪,阚熠辉,消失七年后归来;见到初恋郎胜男。那冰冷的女人,突然倒追起他来了
  • 《案例。》系列(第3辑)

    《案例。》系列(第3辑)

    《案例》(第3辑)作为国内第一份以公司案例为内容的商业读本,由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主编的《案例。》的出版,无疑给我们在本土财经写作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声音,它既不是讳莫如深的学院式研究,也不是时效性的简单叙述,《案例。》所发出的声音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它让“案例”写作变的轻快但不失厚重,简洁而又易于阅读。本书为《案例。(第3辑)》!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书精选世界著名喜剧大师、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几部经典悲剧,《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选用莎翁权威译者朱生豪的译文,并配以精美插图,堪称名著、名译、名画的完美组合。
  • 元捍天地

    元捍天地

    这是一本奇怪的小说。有多奇怪?它绝对和其他玄幻小说不同。不信?来看看就知道了。
  • 江湖路漫

    江湖路漫

    江湖路漫漫独自蹒跚仗剑孤行意觉寒谁扬我帆倚万仞群山唯见浩瀚
  •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灵千狐

    灵千狐

    现代某小国公主意外穿越到波澜大陆成为灵家小姐,可是这接踵而来的恩怨情仇是怎么回事?哼!想算计本小姐,你就做梦吧!
  • 商用心理学

    商用心理学

    站在客户的角度,洞察客户的行为;摸透客户的心理,激活商家的大脑。古人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而在如今的商场中,“商事之最难在于知心”,几乎每销售出一种商品、每签下一笔订单、每推出一种新产品,都是一次商家与顾客心理的较量。且看《商用心理学》如何教你在这场利益的争夺战与心理的较量中获得优势,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为无往而不利的强者!
  • 公子雪

    公子雪

    纪严初年,名噪一时的慕容氏一族,连同府中奴役悉数被屠,无辜鲜血将红色布条子染的朱红,一张张善良的面庞在死亡面前丑陋百出,慕容氏之子慕容澈携同胞妹慕容雪出逃北方,历经三年后,慕容氏兄妹卷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