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3700000016

第16章

不退转菩萨相品第十七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当有何相。我等云何而能识知是不退转者。佛告须菩提言。汝今当知。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有种种相。须菩提。所有异生地声闻地缘觉地菩萨地如来地。如是诸地于真如中无二无别无疑无坏。菩萨从是真如入诸法性。虽入是法而亦于中不生分别。此是真如此真如相。出是如已设闻余法。亦复于中不疑不难不悔不没。无是法无非法。菩萨随诸法相入诸法性。须菩提。当知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时诸所言说有义有利。而终不说无益语言。亦不观察他人美恶长短。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当知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虽闻诸余沙门婆罗门外道等众所说语言。而不取为实知实见。是菩萨亦不礼事诸余天等。不以香华灯涂饮食衣服种种供具供养彼等。亦复于彼不生信敬。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毕竟不堕诸恶趣中。不受女人之身。又须菩提。是菩萨于一切时常行十善道。所谓自不杀生复教他人持不杀生。自不偷盗复教他人持不偷盗。自不邪染复教他人持不邪染。自不妄言复教他人持不妄言。自不两舌复教他人持不两舌。自不恶口复教他人持不恶口。自不无义语复教他人持不无义语。自不贪爱复教他人持不贪爱。自不嗔恚复教他人持不嗔恚。自不邪见复教他人不起邪见。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自行十善道。复以此法广为他人如理表示如实教授。如所利益如理生喜。是菩萨于十善法坚固而行无所退失。于一切行一切种一切时一切处不生嗔恚心。乃至梦中亦行十善。而不暂起十不善行。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随自所闻所得一切法门。即为一切众生如理宣说。令诸众生得大利乐。菩萨以是法施随诸众生心所乐欲。普令众生圆满意愿。菩萨自所得法与一切众生共之。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闻甚深法不疑不悔心生信解。是菩萨于一切时语言柔和善顺少于惛沉睡眠。行住坐卧威仪具足。诸根调寂离诸动乱。行不卒疾平足履地。安详徐步视地而行。所向方处离诸过失。又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身所著衣及诸卧具。清净香洁无有垢秽。身得安隐离诸病恼。又人身中有八万户大小诸虫。菩萨身中无是诸虫。何以故。菩萨善根超出世间广大增长。随其善根所增长已。菩萨即得身清净。身既清净心亦清净。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菩萨心清净。佛言须菩提。随其菩萨所有善根既增长已。即彼一切谄曲欺诳诸不善法而自销灭。以是灭故得心清净。由心清净故即能过于声闻缘觉之地。如是名为菩萨心清净。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远离贪爱无悭嫉心。不求世间名闻利养。不乐多畜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及余资具。而但爱乐甚深正法。于深法门能一心听不生惊怖。智慧坚固谛信谛受。随所闻法皆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菩萨因般若波罗蜜多故。乃至世间一切种事。而不见有与般若波罗蜜多不相应者。皆悉安住实相法中。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有诸恶魔来菩萨所。化作八大地狱。一一地狱。其中各有百千万数不退转菩萨。魔作是言。汝今当知此诸菩萨皆是住不退转者。如来一一已为授记。今还生此大地狱中。汝今亦复如是住不退转地如来已为授记。汝亦当生此大地狱。汝今若能悔是心者。当得不堕地狱转生天上。须菩提。若菩萨闻是语已。心不动转即作是念。若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堕地狱者无有是处。我今觉知斯为魔事。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有诸恶魔化沙门相。来菩萨所作如是言。汝先所闻可读诵者。皆不真实非佛所说。汝应悔舍勿复受持。汝今若能悔先所闻。我当常时来诣汝所。以我所闻共相习诵。我所闻者真是佛说。若菩萨闻是说已心动转者。当知是菩萨未从诸佛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未能安住不退转性。若有菩萨闻是说已。心不动转住法实相。不生不灭不起不作。其心坚固不随他语。譬如漏尽阿罗汉现前证法实相。不生不灭不起不作。不随他语不为恶魔所能动转。菩萨亦然。已得安住不退转者。不为声闻缘觉法门而能动转。终不取证声闻缘觉之果。决定趣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智安住不退转性。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有诸恶魔来菩萨所作如是言。汝所修行是轮回行非菩萨行。汝今宜应于现生中尽苦边际取证涅盘。勿复于是生死法中受诸苦恼。汝今若不此生尽苦取涅盘乐。何能更受后世身耶。须菩提。若菩萨闻是说已觉知魔事心无动转。其魔即时复作是言。汝岂不见彼诸菩萨摩诃萨众。各各于其兢伽沙数劫中亲近诸佛。以其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兢伽沙数诸佛世尊。于诸佛所修持梵行。敬事诸佛听受正法。为菩提故于诸佛所。请问菩萨所行道法。应云何住云何行云何学。随其所应诸佛为说。菩萨当如是住如是行如是学。是诸菩萨随诸佛教。如理修行求一切智。如是勤行尚不能得。况复汝今云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须菩提。若菩萨闻是说已。觉知魔事心无动转。其魔即时复化作彼诸苾刍众。住菩萨前魔作是言。此等苾刍皆是漏尽阿罗汉。先发道意各各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能得。今还取证如是阿罗汉果。况复汝今云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须菩提。是菩萨闻是说已无所动转不生异想。而能觉知斯为魔事。即作是念。若菩萨摩诃萨随诸佛教如理修学如实安住。诸有所作应诸波罗蜜多。不离是道不离是念。若不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菩萨作是思惟已。其心决定转复坚固。而诸恶魔不得其便。是菩萨觉知如是诸魔事已。于彼所闻而无所失。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于诸法中不作色想。不生色想。不作受想行识想。不生受想行识想。何以故。是菩萨了知诸法自相空故。于一切法毕竟无所得无作无生。于诸法中得无生忍。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有诸恶魔化苾刍相。来菩萨所作如是言。当知一切智同彼虚空。无所生无所成无所得法无所用法。无知者无证者无得法者无用法者。如是观一切智同虚空已。汝所趣求为无义利。若有人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知彼说是为魔事非佛所说。须菩提。彼菩萨闻是说已即起是念。今此说者令我远离一切智果是为魔事。菩萨即时起坚固心无动心无坏心。彼诸魔众不得其便。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为求一切智故。不随声闻缘觉地转。是菩萨若欲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诸定。于是诸定心转调柔随意能入。虽入是诸定而不随禅生还取欲界法。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不着世间名闻利养。亦不爱乐称扬赞叹。于诸众生心无恚碍。常于众生起利乐心。若来若去若动若止。心不散乱威仪具足。菩萨虽复在家不着诸欲。于诸欲境不生爱乐。设受诸欲常生怖畏。譬如有人经过险难多诸贼盗。于险难中虽有饮食常生怖畏。但念何时过斯险难。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复在家受诸欲境。而常觉知诸欲过失为众苦本。不生爱乐常所怖畏而生厌舍。不以邪命非法自活。宁失身命于诸众生而不损恼。何以故。在家菩萨是名正士。亦名大丈夫。亦名可爱士夫。亦名最上士夫。亦名善相士夫。亦名士夫中仙。亦名吉祥士夫。亦名士夫中众色莲华。亦名士夫中白莲华。亦名士夫正知者。亦名人中龙。亦名人中师子。亦名调御者。菩萨虽复在家而能成就种种功德。常乐利乐一切众生。菩萨以其般若波罗蜜多力故。获得一切胜相成就。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时有执金刚大药叉主常随卫护。不令非人伺得其便。是菩萨心不散乱威仪寂静。诸根具足无所缺减。人中牛王诸相圆满。修贤善行常行正法。不以世间邪幻咒术药草等事引接于人。不为他人占相所有若吉祥事不吉祥事。亦不与人占相世间男女生长如是相如是事若善若恶。亦复不于女人而生敬爱。常修净命不邪命活。远离一切斗战诤讼。不坏正见戒行具足。菩萨于诸恶法不自所作。不劝他作。于一切时离诸过失。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时不说世间种种杂事。所谓不说王事。不说盗贼事。不说军众事。不说战阵事。不说国城聚落方处等事。不说父母亲族男女等事。不说园林台观池沼诸悦意事。不说龙神夜叉鬼魅非人等事。不说饮食衣服香华璎珞庄严等事。不说歌舞倡伎嬉戏等事。不说大海洲渚江河等事。不说诸异生事。菩萨不说如是世间种种杂事。但乐宣说蕴处界等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诸法。常不离一切智如理作意。常乐正法不乐非法。乐和诤讼不乐谗谤。乐近善友不乐怨恶。乐说利益语。不说无义语。乐生他方清净佛刹。亲近诸佛如来瞻礼恭敬尊重供养。常得见佛不暂远离。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当知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多从欲界色界诸天命终。而来生此阎浮提中。当知是菩萨少生边地。设复生者亦在大国。明解世间经书伎术工巧等事无不通达。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不自生疑。我是不退转者我非不退转者。菩萨于其自地所证法中决定无疑。譬如须陀洹人于自地中证所得果决定无疑。须菩提。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自所证法已得安住决定不退无复生疑。随诸魔事悉能觉知。觉已不随。须菩提。又如有人造无间罪。常生疑惧乃至命尽。不能舍离如是罪心。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已得安住不退转性。于其自地所证法中。决定坚固无所退失。不为世间天人阿修罗等而能动转。随诸魔事悉能觉知。觉已不随。乃至转身亦复不疑。更发声闻缘觉之心。乃至转身亦复不疑。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萨已得不坏智已住不坏心故。又须菩提。若诸恶魔化作佛身。来菩萨所作如是言。汝当取证阿罗汉果。何用勤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何以故。诸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有菩提相。汝今无如是相。唐设其功终不可得。是菩萨闻作是说。若于自心有异转者。当知未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而得授记。未能安住不退转性。须菩提。若菩萨闻作是说心无异转。即作是念。此为异相非佛所说。是佛说者应无有异。当知皆是彼恶魔众。化作佛身来住我前作如是说。意欲令我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作是念已。其魔即时伺不得便隐复魔身。须菩提当知。是菩萨已从先佛如来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已能安住不退转性。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作是念。我常护持过去现在诸佛正法为菩提故。勤行精进为正法故。不惜身命以守护正法故。是即尊重恭敬诸佛法身。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而不但护过去现在诸佛正法。亦护未来诸佛正法。何以故。彼菩萨作是念。我亦在于未来数中。亦当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故我当守护未来诸佛正法。纵经长时亦不懈怠。乃至不惜身命而不退转。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复次须菩提。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得闻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宣说正法。随所闻已不疑不悔深生信解。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彼菩萨摩诃萨但闻佛所说法不生疑悔。亦闻余法不疑悔耶。佛告须菩提言。彼菩萨摩诃萨设闻声闻人所说诸法亦不疑悔。何以故。彼菩萨摩诃萨已得无生法忍。于一切法离诸疑悔。入诸法性住法平等。须菩提。若有具足如是相者。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等种种相者。当知是菩萨佛所护念。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为授记。而能决定坚固安住不退转性。何以故。恶魔所作皆为异相。菩萨随诸异相悉能觉知觉已不随。不为诸魔而能动转。须菩提。以是相故汝当识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同类推荐
  •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上清紫精君皇初紫灵道君洞房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论玄义

    三论玄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飞空大钵法

    飞空大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宠妻如命:墨少,轻轻吻

    宠妻如命:墨少,轻轻吻

    她目睹了他最肮脏的黑色交易,为了活命笨拙生涩的将第一次给了他,可曾想这男人吃干抹净后第一个字竟然是杀?夏芷若黑人问号脸,连包袱都没收拾好就连夜跑路,可当现实版的98k瞄准在她的脑袋时,夏芷若吓的腿都软了。“做我的情人。”男人轻启薄唇,嗓音倨傲不可一世。为了活命,她又忍。可曾想到这男人的战斗力这么强的?!“不要……不要……停”夏芷若意乱情迷的连连求饶,只看就要翻到地上。男人霸道狂傲的气息卷席过来,将她捞起:“不要?还是不要停?”
  • 一根水做的绳子

    一根水做的绳子

    这是一部化腐朽为神奇的爱情小说,就像作者在后记里说的炒鹅卵石下酒一样。水做的绳子是什么样的绳子?这只有通过人物的爱情和命运才可以得到解释。阿香十六岁的时候就把身子给了老师李貌,但他们的爱却是疼痛的……作家鬼子是一位叙述故事的奇才,他的故事总是与众不同,他的文笔充满了悲悯,他的细节直人人心,他知道读者的心在哪里,也知道人物的心在哪里,让你缠绵,让你惊醒,让你震撼,让你沉思,尤其关于小人物的爱情……
  • 救忘录:一个特级教师的读书零札

    救忘录:一个特级教师的读书零札

    本书收录了作者50余年的阅读札记,涉及文史、哲学、教育、文学等领域,既有其因书与作者(如汪曾祺)相遇相识相交的故事,又有因书罹祸仍嗜书如命的经历,于细微处见大识,处处摇曳思想的烛光,是广大教师提高修养的必备书。
  • 网王之纯白之羽

    网王之纯白之羽

    神真的存在吗?谁知道呢?没准真的有呢?如果真的有神存在,那他(她)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会是一个和蔼可亲、喜欢跟小孩子混在一起的神吗?如果是那就真的是朵奇葩。白羽就是这样一朵奇葩,明明是位高贵的神明,确贪恋人世;明明是位贵族亲王,却不喜欢摆架子。不过,正因为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才会被众人所喜爱。
  • 天天营养百味:浓香家常小炒

    天天营养百味:浓香家常小炒

    经过了一整天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和学习,家人们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到家的港湾,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是包含各种添加剂的快餐,还是包含浓浓爱心的小炒呢?当然要后者不要前者。可是你又为自己的厨艺不佳而懊恼,完全不必庸人自扰,现在这里就有一本《浓香家常小炒》为您解决这个难题。快来学习一下吧,随时准备为你亲爱的家人准备烹调充溢着浓浓爱心的喷香小炒吧!
  • 少村漫稿

    少村漫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昆墟

    昆墟

    妖说,炼妖地上必有其尸!佛说,十八层地狱必有其魂!神说,化神池中必有其骨!仙说,斩仙台上必染其血!……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神脉丹尊

    神脉丹尊

    昔日丹皇,抱憾而终,携九天神脉重生故宗。武道征途,步步荆棘。今世,且看我一路高歌,再临神尊帝位,演武化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