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7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实事求是地说,读者,这部被我取名为《证词》的小说,我是说它的手稿,是我捡来的。擅自把一部捡来的小说手稿发表出版,并署上我的名字,这我需要做点解释。

半年前,远在拉萨的朋友艾平对我发出了邀请:过来看看吧刁斗,我在这里也算站稳脚跟了,吃(有一个叫卓嘎的藏族姑娘和艾平生活在一起,可以为我们做饭)住(艾平已经买下了一套建筑面积为一百零八平方米的三室一厅住房)玩(艾平还有了一辆中外合资生产的庆铃牌小轿车)都不成问题。

能够衣食住行全都方便地走一趟号称世界第三极的雪域高原,这对谁来说都算得上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我毫不迟疑地接受了邀请。

可尽管艾平的邀请被我毫不迟疑地接受了下来,我却并不想就那么简简单单地启程上路:从沈阳飞到或者北京或者西安或者成都后,再转机一气飞到拉萨。这样的行程太平淡了。我想的是,要采取一种更复杂更麻烦更困难甚至更危险的方式走向艾平,我要让艾平看看,我并不是一个吃不得苦冒不得险的秧子货胆小鬼。回想当年,艾平拉我去外边见世面闯天下时,我的犹犹豫豫出尔反尔已经让我丢够人了,这回有了这么个机会,我得多多少少找回点面子。

于是,面对一本《中国旅游交通图册》,我作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浪漫决定,要以艾平当年只身进藏的方式去见艾平。

读者,你也许在笑我太孩子气了。没办法,我的学生都有当上副教授的了,可我还像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书生。好在这次我“刚”的对象只是艾平不是别人,而艾平,他尽可能嘲笑我别的举动,对我的浪漫他却肯定欣赏。我这样给你说吧,如果你也认识艾平,从他的相貌上你就能看得出来,虽然他比我还要大出几岁,可他完全就是一个顽童类型的人。对了,艾平那副不英俊不漂亮但却又天真又狡黠的光辉形象,中国美术馆的藏画厅里就有。西藏有个叫于小冬的画家,画了一幅叫《与拉萨干杯》的大幅油画,有一米八高,两米一长,现在已经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什么时候中国美术馆若搞馆藏展,你不妨去看看。那幅大画上画了一群正在和曾经在西藏生活的年轻艺术家,一群理想主义者,里边有写小说的马原和扎西达娃,有写散文的马丽华和色波,有写诗的贺中,有当导演的牟森,有搞摄影的罗浩,还有死去的女作家龚巧明和出国的女作家皮皮,其中也有艾平。艾平那时是画家。我说艾平“那时”是画家,是因为他已经好几年不画了,现在他是商人。艾平由画家而商人,就跟他的孩子脾气很有关系。艾子刚到拉萨那会,一文不名,卖画的收入朝不保夕。他不像别人还都有个铁饭碗的工作,至少每月有笔固定收入。他没有,他在沈阳是辞去了讲师的职称和丈夫的职称后去的拉萨,那会的他,有时连画画的油彩和笔都得管别人要。他的情况传回沈阳,他原单位把他挤走的领导就宽宏大度地给他捎话了:艾平是人才嘛,在外边混不下去了,回来我们还欢迎,当然不能再翘尾巴了。艾平果然没翘尾巴,因为他并没有立刻赶回沈阳去臭骂他原来的领导一顿(他买不起机票),他只是告诉捎话的人,让他们看着吧,我会比谁混得都好,然后他就放弃画画做起了买卖。结果他这买卖一做,就做到了十年以后的今天,做到了他可以扬眉吐气地对我说他“站稳脚跟了”这样一个程度。当然他始终不能忘情画画,他在邀请我赴拉萨的长途电话里还说,他很快就会放弃生意上的事情靠吃银行利息来重操画笔。我相信他能说到做到。他和我认识的其他许多人不大一样。

就这么着,如此性格的这个我去见如此性格的那个艾平了。我不仅放弃了方便快捷的空中飞行(不是钱的原因),连相对方便快捷的火车我也基本放弃了,以坐汽车为主,向万里之遥的拉萨挺进。并且每到一处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也不找当地的熟人帮忙,完全是以一个假冒伪劣的流浪汉形象,辽宁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地一路走过去,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青藏高原,九死一生地出现在了拉萨金珠西路八十八号院艾平的家里。

发现《证词》,就是我住进艾平家以后的事情。

从青海格尔木始发到拉萨的长途客车,每周都有三班五班,买票上车很是方便。可那天我却并非鬼使神差地爬上了一辆过路车,一辆由成都开往拉萨的过路客车。照理说,从成都来的车已经经过好多天的长途跋涉,早就人困马乏了,坐这种过路车走,肯定要比坐由格尔木始发的车走危险系数更大一些。可我却偏偏对那个显而易见的危险情有独钟,我知道,这也跟当年艾平的进藏方式大有干系。当年艾平的流浪没有目的,到了成都,在杜甫草堂看了大半天竹子后,他就忽然决定了要去闯荡一番雪域高原。他想沿着川藏公路进入拉萨,那样至少路途显得近了一些。可后来他被几个开车的军人劝说住了。军人告诉他,“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可不是李白的信口夸张,川藏公路危机四伏,死人的事的确经常发生。艾平接受了军人的规劝,坐上了走青藏线的长途客车,绕个大圈子进了拉萨。现在的我,毕竟比当初的艾平各种准备都要充分,早在沈阳就打听好了,川藏公路是走不得的。所以我没绕圈子,而是径直走到了青藏线上。可为了求得某种内心的平衡,我还是渴望尽可能地去模仿艾平,即使不从成都出发,我也得乘坐成都至拉萨的那趟过路客车。

开初的一段路程如何美仑美奂,我就不必多做介绍了。前两天走青海湖,走都兰,我在日记里就曾写过:青藏高原,首先就应该是画家的天地,即使是一个天赋平常的画家,只要勤奋用功,在这里认真地干上三年五载,必然也会成些气候(这样的观点在我进入西藏以后更坚定了)。我要说的是后来,车过五道梁以后。五道梁是可可西里山脉北麓一个普通山脊,距格尔木约三百公里,海拔超过了四千米。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我虽然也已身在高原,但我在的都是四千米以下的高原;从通过五道梁开始,一直到抵达拉萨东北方向一百公里外的羊八井,我在的则都是四千米以上甚至五千米以上的高原。车过五道梁时,我前边的一个四川人指着道边的一块牌子告诉他的同伴,看,五道梁,四千了。我随着那个人的手指也向那个写着“五道梁”的蓝色牌子看了一眼,心里边不由翻腾出来一句彭斯的诗:我的心啊,在高原……就是这时,在我的心里刚一翻腾出彭斯的诗句时,我忽然就意识到我的情况不对头了。我发现,我的脖子以下,耻骨以上,也就是我肚子里边的五脏六腑吧,同时出现了那种一哕一哕酸溜溜的感觉。开始我还以为我肚子里边的感受是针对我的诗情画意而来的呢——也是的,一个蓬头垢面的流浪汉,在像他的人一样蓬头垢面的长途客车里摇头摆尾地默念英国大诗人的著名诗句,难免有点让人犯酸。可紧接着我就明白了,造成我五脏六腑都不安生的,绝对不是心理问题,而是生理问题。我想呕吐。

我知道我是出现了高原反应。

遗憾的是事情并不仅此而已。以前我还喜欢喝酒那会,同样的情形在酗酒以后经常出现,凭经验,我知道该如何调理情绪控制反应。可这时的状况有些严重。海拔明显的越来越高,长途客车又像一条浪中游船那样颠簸剧烈,任凭我怎样闭目养神调节呼吸干咽唾液纹丝不动,肠胃里边那些已消化正消化和未消化的食物还是一阵阵地返到了喉咙眼处,就像河里的漂浮物最终都要聚积在闸门口一样。挺了大约有三四个小时,天黑透了,估计是在沱沱河一带,我终于忍无可忍了,我请求司机把车停下。司机停车,打开了车门,我还没有挪下车去,胃里边的东西就冲出了喉咙。那些东西在我胃里已经翻江倒海地积蓄了许久,如今破闸而出,其势之凶猛简直不可阻挡,好像只一下子,就被我全部吐了出去。车上的其他乘客对我这样的高原反应已司空见惯,他们说呕吐没事,不发烧就行。只有司机和售票员比较紧张,他们问我能不能挺住。我故做轻松地说走吧,挺得住。我知道,到拉萨还得有三十多个小时,即使遇到天大的麻烦,我也必须挺住。司机和售票员说老天保佑,你可别再发烧,要是有热度赶紧吱声。其实这时我已开始发烧,额头滚热,身体打抖。手头是没有体温计,有的话,量一量,我想我的热度不会低于摄氏三十八度。可我能说吗?我很清楚,在高原发烧是一件大麻烦事,搞不好就会有生命危险。可是这里一车人呢,又是在这样一个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荒凉地方,我说我发烧,除了让全车的人或者跟着我着急上火或者心中烦我厌我,还能有别的作用吗?我只能硬挺着。其实我的高原反应相当严重,除了继续存在的恶心和发烧,撕裂般的头疼也在一阵强于一阵地向我袭来。恶心呕吐的体验和发烧体虚的体验以前我都有过,可如此的头疼我则头一回领教。我不是说以前我头没疼过,但疼成那样一种样子,却着实让我大开眼界。那时候,我的脑袋好像很大很大,有一个什么东西在里边游走冲撞,从左太阳穴到右太阳穴,从前额头到后脑勺,那个东西不知疲累地走来走去,走到哪里就把剜心割肉般的疼痛带到哪里。那种疼痛无所不在,可又疼得你摸不着边际找不着出处,让你只想操把快刀齐脖根把脑袋切下来扔出车外。可即使是这样,那个时候,我在心中暗暗祈祷的,却是让掌管病魔的什么鬼神留住我的头疼,而把发烧和恶心这两项毛病带走。理由很简单,发烧会死人的,可我不想死;至于恶心,它会导致呕吐,而呕吐让别人讨厌,又能暴露我身体的真实状况。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掌管病魔的什么鬼神,如果有,想必它一定是跟我有些旧仇新恨。因为我的祈祷反倒让它变本加厉,它就像当年艾平的领导对待艾平那样,不依不饶地用发烧恶心和头疼这三项刑罚向我大施淫威,使我连祈祷的力气都没有了。在以后的二三十个小时里,我所乘坐的这辆长途客车是怎么过的温泉,怎么过的唐古拉山口,怎么过的安多和那曲,怎么过的当雄和羊八井,我基本上没有印象。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昏睡——其实说昏迷更加准确,如果没有昏迷,我肯定没法入睡,光是脑袋的那种疼法就会让瞌睡退避三舍的;中间有过几次苏醒,两次是下车撒尿,两次是下车呕吐,可那几次苏醒我也只不过还能意识到天亮天黑车停车走而已。当长途客车到达拉萨客运站时,车上的人都走光了,我还没有半点知觉。是那个叫占堆的客车司机把我从昏迷之中唤醒过来,又从我嘴里抠出来艾平家的电话号码,把我来到拉萨的消息通知给了艾平。

我在医院躺了两天,艾平在医院陪我,卓嘎一天三顿给我们送饭。这两天里,大概那个掌管病魔的什么鬼神又和我和好了,它让三种病魔按我先前的祈祷顺序从我的身上依次撤离:我先是不发烧了,然后不恶心了,最后带着轻微的头疼回到艾平家里。到他家后,头也不疼了。

回到艾平家后,艾平和卓嘎让我在他们已为我收拾好的房间里再躺两天。艾平指着写字台上的电脑说,我把电脑也放这屋,等你缓过来了,用它写小说。还没等我说什么,卓嘎又指着写字台下边的一大一小两个包说,你就带了这两个包吧?但愿没丢什么。

写字台下,那个大个的黑红两色尼龙布牛仔包肯定是我的。不光这次从沈阳一出发我就背着它,这几年里,我东走西逛地也都是背着它,它的哪个拉链不好使,哪个挂钩有毛病,我都一清二楚。可旁边那个鼓鼓囊囊的黑色老式人造革公文包,我却看着眼生,它也是我的吗?我一时倒叫不准了。我家里当然也有这种样式的公文包,头些年开什么会,动不动就能发一个。可我敢说,这样的东西我从来也没用过,太难看了。我让卓嘎把那个公文包递给我,拉开拉链,只看了一眼,我就说这不是我的。我只背了那个牛仔包出门,我说,没带别的包。艾平说好,没丢东西,倒多东西了。我说可能是别的乘客带的吧,你当是我的呢,就拎了回来。艾平说,我找到你时,车上只有你这一个乘客了,而你脚下,就是这两件东西,我当然要认为它们都是你的了。说着话,我们又把公文包里的东西掏了出来。没有钱,没有身份证工作证介绍信一类的东西,也没有其他单独的零七八碎的小玩艺,整个公文包里装的,只是一个细麻绳捆着的沉甸甸的牛皮纸包。隔着牛皮纸包装,我们能够摸得出来,里边好像是书本一类的东西。后来我们决定赶紧把这个公文包送到长途汽车客运站去。艾平就去了。可半个小时后他回来时,公文包仍然在他手里。他解释说,我坐的那辆客车已经返回成都了,而客运站的人说,这两天并没人来找丢失的东西。艾平要把包留在客运站,客运站的人说,你愿意留下就扔那吧,不过可别是炸弹啥的。艾平看看他们那种漫不经心的样子,就改了主意,他把他家的电话号码留给了客运站的人,他说如果有人来找一个老式黑色公文包,就让那人往他家挂电话。我认为艾平做得对,把包留在我们手里,会比交到客运站更安全一些。

这天晚上,我感觉我的精神头足了许多,就坐在被窝里,把公文包里的牛皮纸包又拿出来。解开细麻绳,拆开牛皮纸,我看到,里边包的,果然是一些笔记本。那些笔记本都是六十四开的小笔记本,全部套着灰塑料皮,数了数,一共多达三十九册。这三十九册小笔记本,一概的印制草率做工粗糙,但随便一翻,里边的圆珠笔字迹倒挺漂亮,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满了每一本的每一个页码。不过让我吃惊不小的,还是笔记本的灰皮封面,因为每一张灰色的塑料皮上,都烙着三行醒目的黑字。前两行是黑体大字,不太规则地占据了塑料皮的正中央,上边是“坦白从宽”,下边是“抗拒从严”。在底下贴近塑料皮边缘的地方,是一行不大居中的仿宋体小字:“辽宁省劳改局制”……多么巧呀,它们居然和我有着同一个故乡!

读者,这回你明白了吧,现在摆在你眼前的《证词》,就是这样来到我手里的。

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和这部《证词》纠缠在一起,西藏有那么多好玩的去处,竟都被我轻易地放弃了。布达拉宫有名吧,还有大昭寺、哲蚌寺、罗布林卡什么的,又都近在拉萨市内,可我不撒谎,我在拉萨住了两个多月,从它们身边不知经过多少回,可我没有进过它们任何一个地方。我也没在艾平给我预备的电脑上打一个字我的小说,我夜以继日地干的,是把这《证词》输入电脑。因为我觉得,《证词》能够落入我手,似乎有些命定的意味。想一想吧,如果这一堆笔记本被别人捡去,比如司机占堆或坐在我前座的四川人,他们除了把它投入炉膛顶替一铲牛粪,还会给它派什么用场呢?一字一句地把《证词》在电脑上打出来并对文字稍作加工润色后,我也该结束拉萨之行返回沈阳了。我把《证词》的原稿,也就是那三十九册小笔记本留给了艾平,我仍然希望失主会找到艾平;我是带着装有《证词》的电脑软盘蹬上离开拉萨的飞机的,我也希望《证词》事件能够在沈阳得到了结。一会从下面《证词》的正文里,你可以看到,《证词》的故事恰好发生在沈阳,它的主人公也显而易见是沈阳人。作为老乡,我对能找到另一条物归原主的渠道充满了信心。可是遗憾得很,虽然在沈阳的文化圈里我游刃有余(《证词》的主人公是个读书人),还很少有人是我无法搭上边的,可在这座我活动了几十年的家乡城市里,我按照《证词》的线索寻找《证词》人物的工作却总是半途而废。常常是我以为我已经抓住一些蛛丝马迹了,可眨眼之间,那些蛛丝马迹就会莫名其妙地踪影全无或者一波三折地把我引入歧途。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沈阳的文化圈虽然很小很小,但作为一个陷阱来看,它却深不可测而又漫无边际。我缺少掩饰的努力一掉进这个似小实大的陷阱里,就会像一片秋叶落入水中。当然了,也许沈阳这个所谓的文化圈子,是在有意地保护《证词》的故事和这个故事里的人物以及记录这个故事的写作者,也未可知。

总之,我亲眼目睹了我的寻找也变成了《证词》故事的一个部分。

于是我决定暂时放弃寻找的努力,先以我的名义出版《证词》。在此,我真诚地希望,《证词》的面世能帮助我和《证词》的写作者一道爬出某座陷阱,即使爬不出来,至少能让我们在那个人人都深陷其中的巨大陷阱里狭路相逢。

读者,也许读过这本书后,你就是那个能够给我提供帮助的人,我殷切地期盼着你的帮助。先谢谢了。

同类推荐
  • 飞越云之南

    飞越云之南

    中短篇小说集《飞越云之南》,集薛舒多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精华,反映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城市与人的关系变迁、沉浮,现实、历史和文化的变化,以及揭示人性、揭示传统流失,审视当代生活层面,以及当代生活对传统价值观的动摇,警醒人伦道德的七部中短篇小说,共15万字。
  • 临终遗言

    临终遗言

    他平安地过了节,可以说,是福上加福。当死神向他扮鬼脸时,他看见了六岁的小女儿冬妮娅那双可爱的小眼睛,于是他便对自己说,绝对不许死。为了冬妮娅,为了妻子,为了娜斯佳,为了外孙们,当然也为了他自己,必须活下来。雅娜手中端着两盘菜,哼着小曲,蝴蝶似的飞进了客厅。她扫视了一眼桌子,找到了一个空地儿。鲍利斯术前术后,都是她整夜整夜地守护在丈夫身旁,无微不至地护理着他,跟他一起与病魔抗争。鲍利斯痴迷地望着妻子,她那么年轻,身材匀称、娇巧美丽,犹如生机勃勃的春天一样。她今年才三十五岁。而他——不敢去想自己的年纪。“鲍利斯,电话。
  • 告密者

    告密者

    小说《告密者》是“福建小说新干将”鸿琳继《梨城叛徒》《寻找慈恩塔》之后,为他的“梨城系列”新添的第三朵“梨花”——梨城盛产梨花吗?三部小说均以抗战为背景,以一个知识分子——地方志编纂者——的眼光重新审视那段历史中的人和事儿:《梨城叛徒》企图为“叛徒”正名;《寻找慈恩塔》探寻地下工作者保守秘密的原因;最新的《告密者》呢?
  • 闪开,让我拥抱幸福

    闪开,让我拥抱幸福

    帕特深信,所有的不幸与痛苦,只是为了幸福而设置的障碍。最终,痛苦会消失,幸福会来临,只要他肯努力的话。 目前,帕特就遇到了麻烦,他深爱的妻子妮可跟他分居了。对于帕特来说,这当然是暂时的困难,妮可一定会回来的。 帕特尝试过无数种努力。他运动减肥,读妮可喜欢的书,吃妮可喜欢的食物,写关于妮可的日记,睡前吻妮可的照片……更复杂的是,另一个女人想闯进他和妮可的二人世界,她是蒂芬妮。
  • 夜行

    夜行

    一宗发生在雨夜大巴的凶杀案,牵引出了一个神秘的青年唐研,没人知道他年龄几何,也没人知道他来自哪里。甚至有人在一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上看到过他,也有人说他在两个相隔千里的地方同时出现过。而随着他的出现,各种离奇事件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生,种种挑战认知的超能力犯罪也层出不穷。人迹罕至的荒岛频繁产生异响。巨大的天然湖泊突然变成了温泉。古老的岩石上突现栩栩如生的人形壁画。这一切的源头究竟是什么?唐研究竟是谁?他真的能不老不死,化身千万吗?一切终将迎来一个震撼人心的答案!
热门推荐
  •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月夜孤舟:庐隐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耶路撒冷告白

    耶路撒冷告白

    这是一段在冲突中探求接纳,在绝望中发现希望的异乡生活告白。成长于孟加拉国的利皮卡.佩拉汉,随其英国籍犹太人丈夫里欧搬进耶路撒冷──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备受争议的神圣之地。面临新环境的冲击,两人婚姻一度岌岌可危。陷入矛盾难解“以巴冲突”中的佩拉汉,从个人经验出发,以婚姻生活为轴线,进而观看周遭,体认当地人们的对立与仇恨、矛盾与误解;记录下文化之冲突,生活之龃龉。失根的灵魂试图找到归属,在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交互激荡中,尽管模糊,仍试图在这座繁复的城市里勾勒出和解与希望之图像。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纵宠天下

    纵宠天下

    隆重推荐新文《魔君宠舞》这是一个武与舞的世界,大陆上人们最崇拜的不是皇权,而是武与舞。男子以武为尊,女子以舞为傲。这是这个世界的规则与传统。武与舞是至高无上的,没有人会去亵渎,那两个字就好比是他们心中的神明!水琉璃,当代的第一舞者,只有你想象不到的舞姿,却没有她跳不出来的风华绝代。她有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也有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牡丹万花之王的妩媚娇艳;偶尔的是菊花般的清新淡雅。武界,亦是有一个传奇,传奇的名字叫——夙凌殇!传说中,他的武功是天下第一,而且竟然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异议。传说中,他冷清嗜血,却又偏偏长着一张比女人还漂亮的邪魅妖孽之容。传说中,他身体堪比“不死之身”,因此,他带领着自己的属下,创造了大陆上最神秘而强大的地方——魔宫!-----------------------------------------------------------------------------------------------她,在绝望中重生,穿越成初生的婴儿。她,从一出生就被贴上了宰相府里不受宠的三小姐的标签。她要变强,在这之前就养韬隐晦,待到光芒散发时,“我”绝对会是最耀眼的。她立誓,绝对不会再像前世那般无奈是死去,天既让我重活,我必不辜负上苍!当珍珠不再蒙尘,当光芒竞相绽放。她已是天下第一的女子,她,真的做到了,她。。。。。。她,就是--------冷若凝本文女主强大,全能。琴棋书画舞功洋洋精通,宫廷江湖任我遨游。他,是慕辰国最尊贵的存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夜王爷。他,在慕辰国的地位甚至高过当今皇上,只因他是如此的深不可测!他,更是慕辰国第一美男子,亦是天下第一美男子。只为他那冷酷邪魅的气质与外表。他,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永远都会是那个众人中最关注的焦点,因为无人能与他的光芒争锋!他,周身是冰冷的,在他的眼里没有任何人是不一样的。除了——她!他宠她,宠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只因:“我愿意宠,也只宠她!因为,她是我此生唯一的爱,爱她胜过爱我自己的命!”而别人是生是死,皆不入他眼!他,就是——慕凌夜他,温文儒雅,似是一块温润的美玉。却对她倾心相对。“地点,人物都正确了,唯独错过了时间,所以我最终,错过了,你!”——南宫泽宇他,狂妄霸道,江湖人人得而诛之的大魔头。却对她另眼相看。
  • 罪爱

    罪爱

    晚上九点四十,非高峰时间,地铁穿过黑洞,呼啸着停在方子墨面前。方子墨有点犹豫,迈出了一只脚,却停住了。地铁奥体站,离起点只有两站,车厢里人烟稀少,有一对青年男女正在旁若无人地亲热。方子墨觉得,这种地方,并不适合他度过自己人生的最后五分钟。手机这时响了,甜腻的声音提示他:你有一条短信息哦。发信人是丁志诚。方子墨犹豫了一下,把手机捏在手里,在车门关上的那一刻,从门缝里穿了进去。为了离那对情侣远一点,方子墨缩到车厢的一角,找了个位置坐下,滑开了手机屏幕锁。
  • 公子请别红烧我

    公子请别红烧我

    虞锦想着以后要是有孩子了,就给他们讲一个这样的故事:一条小鲤鱼行侠仗义,却被无良道士打回原形!呜呼哀哉,世风日下啊!可哪有道士长得沉鱼落雁还额上描花儿的?遂抱大腿道:“这位如花似玉的妖友公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那厮却施施然说道:“哪里来的相煎?明明是我煎你。哎呀煎鱼多难吃,我素来爱吃健康的,不若红烧了罢。”小鲤鱼两眼一抹黑,颤颤巍巍哭诉道:“我清清白白一条鱼!坚决抵制下锅之前腌渍的做法!质本洁来还洁去!要留清白在人间!在!人!间!“那厮听了很高兴笑的见牙不见眼,从袍袖里掏出一副刀叉,“哦呀,那看来做成生鱼片很合适…“之后呢,小鲤鱼又遇见一个白衣飘飘风清朗月的俊俏小白菜公子,本想效仿前妖、花前月下、颠鸾倒凤一番,那人却一脸正义的掏出佩剑放在她脖颈上,“小妖还不快快束手就擒!“小鲤鱼欲哭无泪,好不容易遇见了一个妖界同族,不成想居然是一只爱吃鱼的狐狸~!于是小鲤鱼就开始了漫漫逃避被吃命运的道路……后来她的小儿子眨巴眨巴眼睛说,“娘亲,这条小鲤鱼真可怜,后来怎么样了?“虞锦扶额长叹,“后来啊,后来就有了你…““……………”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毁灭道

    毁灭道

    因为体质关系,本来以为已经不能修炼到武者的巅峰。一场意外让他得到妖界血帝传承掌握雷电之力,而且还得到一把绝世魔剑。带着魔剑来到修真界,却引起修真界的争夺。从武道到修真,与血帝之子一头变异神兽血狼走上一条杀戮的道路,最后走上天道的巅峰。
  • 天眼暗卫传说

    天眼暗卫传说

    肖泉偶然获得未知来源的智能生命辅助,创立科技公司,通过科技实力逐步获得巨大影响力和权力,排除一切干扰发展深空探测,实现了人类走出地球的梦想。在这期间,与阻碍人类进步的黑手——以索伯尔博士为首的黑暗势力进行了生死较量……
  •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

    根据1979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宗教学会成立会议的精神,1980年西北五省(区)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在银川首次举行,从而揭开了新时期伊斯兰教研究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