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6600000009

第9章 鱼磐声中纳番妇 旌旗影里嫁王妃鱼

却说香狸公主,本是西夏主李安全的爱女,安全为保持国土计,只得将爱女献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因她是大邦的公主,也十分看重。那香狸公主呢,不但生得面貌娇艳,只讲她的身上,已和常人不同了:她平日在宫中,梳洗从不曾用一点香料,身体上自会生出一种香味来。每到了暑天,盈盈的香汗,真叫人闻了心醉。这种香味,非兰非赓,异常地可爱。她自己也不知道,那香味究从什么地方来的。安全也为这个缘故,所以取名叫香狸。那时,成吉思汗的几个儿子当中,除了崔必特守东部,武耐出镇青海,只有一个阿魁,却住在和林。成吉思汗几次要想立阿魁为嗣,终碍着长幼问题,不曾确实决定。但讲到阿魁的为人,外朴内奸,对于成吉思汗,似乎很尽孝道,成吉思汗也越发喜欢他了。当成吉思汗病时,乏力兼顾朝政,便令阿魁代理,又叫耶律楚材帮助着他,阿魁在初监国时候,要在他老子面前讨好,政事无论大小,终是兢兢自守,就是见了朝里的诸臣也极谦恭有礼。至若宫内外的脾侍小臣,他一样地把珍宝去结识他们。凡得到好处的内臣,无不在成吉思汗面前,替阿魁榆扬。不上半年,朝中都是阿魁的世界了。一班成吉思汗信任的臣子,见大势已经改换,便也来趋附阿魁了。

阿魁见他老子病势日益沉重,想是不起的了,况大权在握,胆也一天大似一天。后来,居然出入宫禁;私下和那些宫殡侍女,干些不正经的勾当。这样过了一年多,后宫的女子,差不多已被阿魁玩遍了。在阿魁的心理上,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每到成吉思汗榻前去问疾,那两只贼眼,终不住地瞧着香狸公主。有一天早上,阿魁晋渴成吉思汗,恰巧成吉思汗睡着了,阿魁也不去惊动他,便独自一个到养颐殿里去坐等着。那养颐殿的地方,本是成吉思汗老年办事的所在,到养颐殿来的人,除了左右宰辅,奉召入殿议事外,其余自皇子以下,一概不准擅入。这殿的对面,便是香宫。原来香狸公主浑身是香气,宫里都呼她作香妃,成吉思汗也爱宠她不过,将她所居的地方,题名唤香宫。那天阿魁坐在殿里,觉得很为寂寞,就立起身来,信步望对面走去。

他此时本是乱走,原没有甚么存心的;谁知合当有事,往日香狸公主在成吉思汗那里侍疾,差不多寸步不离的,今日忽地想起好几日不梳洗了,趁回宫更衣,令宫女替她梳了一个长髻,洗罢了脸儿,正要走出宫来,却和阿魁碰个正着。阿魁见香狸公主,不禁笑逐颜开,低低地问道:“公主什么时候回宫的?咱的父皇可有些转机吗?”香狸公主见问,紧整着双蛾,徐徐地答道:“主子春秋已高,非得好好地调养,怕一时不易见效呢”阿魁听说,便璞一笑,那香狸公主的粉脸已是一阵阵地红了起来。阿魁见她面泛红霞,那种妩媚姿态,愈显得可爱了,因一头笑,一头涎着脸问道:“公主这几天独宿,倒不觉得冷静吗?”香狸公主见阿魁说的话已不是路,就正色说道:“这话不是太子所应说的,被人传扬出去,就不为太子自己计,难道也不顾主子的脸面吗?”阿魁笑道:“深宫里的事,有谁知道呢?公主请放心吧”说着,伸过手去,拍着她的香肩。香狸公主大惊,忙将阿魁的手一推,连跌带撞地逃向成吉思汗的寝宫里来。

阿魁哪里肯舍,也就在后面赶去。幸喜香宫离寝殿不远,香狸公主慌慌忙忙地跨进殿,未免重了一点,把成吉思汗惊醒了,便探起头来问道:“怎么你这般慌忙?”香宫公主恐成吉思汗生气不好实说,便带着喘扯谎道:“太子要见主子,臣妾先来报知,不期在毡角上一踢,几乎倾跌,致有惊圣躬,是臣妾该死!”成吉思汗听了,也不说甚么,只点点头,便问:“太子在哪里?”这时,阿魁也走进了寝殿。原来他见香狸公主逃进寝殿,怕她告诉了成吉思汗,心上很怀着鬼胎,所以蹑手蹑脚地在外听着。及至听见公主一番的谎话,不觉暗自庆幸,还当香狸公主有情于己哩。又听得成吉思汗间起他来,就乘势走了进去,请过了安,父子俩谈些国事,阿魁便退了出来。

从此以后,阿魁在香狸公主面前,很下一些功夫,但那香狸公主,终是正言厉色的,不肯稍为留点颜面给阿魁,阿魁兀是不甘心,然一时不到手,只好慢慢地候机会罢了。那天外面闹着刺客,成吉思汗吃了一吓,昏过去了;外面虽然把刺客获住,成吉思汗的头颅,可已给马英割去了。这个消息传出去,阿魁为了继统问题,自比别人赶得早一些儿。他一脚跨到床前,见床上躺着一个没头的尸首,不由得天性发现,也点点滴滴地流下泪来。哭了一会,才收住眼泪,回过头去,见香狸公主已哭得和泪人儿一般,杏花经雨,益见娇艳;阿魁忍不住,便去轻轻攀住她的玉腕,低低安慰着她道:“人已死了,不能复生;公主保重玉体要紧!”其时西贵人也伏在那里,哭得死去活来,却一点也不曾留心别的。其余的宫女缤妃,虽立满在床前,阿魁并不见她们避忌,何况成吉思汗一死,大权已属阿魁,还惧怕谁呢?哪里知道香狸公主的芳心里,主意早经打定,她想成吉思汗死后,自己正在青年,有阿魁这般的人在着,终久是不免的,等他来相戏的时候,给一点辣手他瞧瞧,也好叫他心死。阿魁哪里知道公主这样的打算呢?偏偏成吉思汗才死在床上,他别的不问,却先调戏起香狸公主来。

那时节香狸公主媚眼生填,柳眉中隐隐露出一股杀气,只见她狠命地一摔,把阿魁的手撒开,四处一望,床沿上放着一把带血迹的宝剑,正是马英割成吉思汗头颅用过的。香狸公主更不怠慢,顺手提起了宝剑来。阿魁疑公主要把剑砍他,吓得倒退了几步,香狸公主将剑握在手中,指着阿魁说道:“咱虽不是正妃,也和你父有敌体之亲,你却不顾人伦,几次把咱调戏,口自心想告诉主子,奈主子方在病中,一听见你这种禽兽行为,岂不要气坏了主子?所以咱就隐忍着不说,希望你良心发现,早自改悔。谁知你估恶不俊,且乘主子新丧,又来欺咱了。须知咱虽是个女子,也是一国的公主,平日读书知大义,不似你这灭伦的畜生,全不顾一点儿廉耻。但咱怎肯和你一般见识呢?现今主子既死,你是蒙族的君王,咱就不难为你,总说一句,咱的颈可以断的,志是不可移的,你如其不信,咱就给你一个信给你瞧瞧。”香狸公主说罢,把宝剑扬了扬,随手持起左臂的罗袖,露出玉也似的粉臂来,却见她把银牙一咬,飞起一剑,向玉腕上挥去。

阿魁和许多宫女殡妃,及西贵人等,初时听着香狸公主的一番话,觉得义正辞严,心上都暗暗佩服。大家齐齐地瞧着她,只是呆呆地发怔。这时见香狸公主仗剑要砍左臂,不觉吃了一惊,阿魁也吓得面容失色,忙抢步上去夺时,已是来不及了,但听得“哎呀”一声,猩红四溅,落在地上,变作了瓣瓣桃花。香狸公主那只左臂,早挂落在腕上。她在这个当儿,也就是花容惨淡,娇躯无力,因此挨不住身,竟璞的倒下尘埃了。慌得一班宫人,忙去扶持她起身,细看那公主,气喘微微,星眸紧合,已是昏过去的了。阿魁很为着急,一面叫人去请太医,一面令宫女在公主的耳边呼唤着,叫了半晌,才见香狸公主悠悠地醒转来,那羊脂般的玉容,已和纸差不多。断臂上鲜血还是流个不止。不刻,太医也来了,赶紧用药,替公主敷在臂上,香狸公主只是忍着疼痛,不肯受药。经西贵人和宫女们等再三地劝慰一番,那太医把药掺好了,用布把公主的断臂扎住,由宫女们将她扶进香宫去了。

阿魁见公主走后,摇着头吐着舌道:“真好厉害呢!”说着便走出寝殿,早见一班文武大臣,伺候殿外,还有一个侍卫,手提着那个刺客的头颅,等待呈验。因捕刺客时人多手杂,已将努齐儿乱刀剁死了。众大臣见阿魁出来,一齐站班请安,阿魁略略点首,叫侍卫把头去埋了。这时耶律楚材朗说道:“皇上既已宾天,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早正大位,以安人心。”话犹未了,只见亲王推多高声说道:“依下臣愚见,殿下仍旧监国,待诸王齐集,开一御前会议,再定大事就是了。”耶律楚材也大喝道:“先皇遗命,谁敢有违?多言者,即请皇命从事!”这话一出,殿前各王公大臣,自默无一言。于是大家便拥着阿魁登大汗位。阿魁升殿后,便大封功臣:文职如耶律楚材、刘复、何鲁、留人杰等,均晋一等参议,同平章事;宋降将刘整、张士杰、何鲤庭辈授招讨大将军。这时木华黎、兀鲁、哲别以及别耐勒、忽撒诸人,死的死,阵亡的阵亡了。新得蒙汉将领,若史天泽、史天倪、阿术,俱加左将军,拜赤颜为大元帅,养兵训士,准备征伐。又封妻子那马真努伦为晋妃。阿魁又命建起宏文殿来,为诸臣朝参之所。耶律楚材因蒙人的礼制,非常的不雅,大臣勤见主子,只屈身叩头,把后足一跷身体儿一伏,就算是请安,也是君臣的大礼。但照这种样子,不是很难看的吗?楚材把它提议出来,阿魁汗令参议处议定,无论王公大臣,朝见主子,须按着汉人的礼制,三呼称臣,不自称奴才而不名的陋习,从此革去。故蒙古人臣,见君主不自称奴才,这是和清朝不同的地方。也亏了耶律楚材,轻轻一议,倒把蒙臣的身价抬高了。后上朝,汉蒙的礼节一般无二。都是阿魁汗时改过的。

那阿魁汗既据了大汗位,崔必特和武耐处,先报给成吉思汗的噩音,两人各遣使密议,主张是夜回和林奔丧。继接到阿魁汗嗣位的消息,以成吉思汗在日,曾有遗言,自不便争执。过了几天,阿魁汗的谕旨到了,封崔必特为宁王,式耐为鲁王,两人不敢违命,只好拜受。阿魁汗一面各处颁救,一面替成吉思汗发丧。

文武大臣,循例举哀,和林的人民,也都挂孝三天。但成吉思汗临段,把头颅失去,若宣传开去,不免骇人听闻。所以由阿魁汗下谕,宫内大小臣工,不许泄露出去,却另用檀木雕了一颗头颅,放在成吉思汗的腔上,才照帝王礼成硷。这一场大丧,热闹得几乎把和林挤飘了,纵横一世的成吉思汗铁木真,至此总算完全了结。后人有诗,叹成吉思汗铁木真道:一角荒丘葬竹西,夕阳衰草满荒堤。

香奴宫阔今安在?不见雕梁堕燕泥。

三月烟花系主怀,佳人犹忆倚天街。

和林昔日繁华地,二四楼头失宝钗。

阿魁初践大位,很想继父未竟之志。所以他继统两年,屡次亲征,得部下的将士用命,接连地破了慕里蛮部、也而鲜部,又联合了宋朝,进窥金国。这时的金主守绪,是个酒色糊涂的君王。

他终日和爱妃遒美英,除欢饮取乐外,朝事一点也不问。帝王的政权,都委给了近臣崔立。那崔立的为人,奸按有余,而保国不足的。亏了皇叔完颜巴克图,竭力地支撑,可是气数己尽,独木难成林,政事一天天地窟败下去。等到蒙古和宋兵杀到津城,崔立举城投诚。守绪站不住脚,忙与元帅哈达,侍臣杨沃衍,左丞相阿里哈等,黑夜遁赴归德。这里蒙古兵先进汁城,蒙将布展,下令把京城中的金珠钱物,一齐掳掠了,载入军队的轴重车中。宋师大将孟琪,进城慢了一步,却分文不曾取得,便去报知总帅赵葵,赵葵听了愤不可遏,便欲和蒙军反脸;经众将苦谏,才勉强分兵助蒙。阿魁汗登位的第六年上,蒙宋两国,同破了金邦。守绪自知亡国之君,无颜出降,就自到殉国。哈达等俱战死,皇叔完颜巴克图、完仲德,总帅徐承麟,都自刎而死,金国至此灭亡。

总计从阿骨打建国,传了六代,换了九个君主,统计一百二十年。

那时金城里火光烛天,蒙古和宋兵分东西入城。蒙将布展,遣密使往迎阿魁汗,阿魁接着,率铁骑三千驰到金邦,亲自出示安民。又把金城中的储积,尽拨入蒙古名下;凡金国的富户,都令出宝助晌。金国的皇族,有的是钱粮,缺的是人才,以致弄到亡国。阿魁这样地一搜刮,真可算是满载而归。等到宋朝兵将察觉,要想如法布置一下,所存的己是余沥,寥寥无几了。为破金邦的缘故,蒙古和宋朝,暗中早结下了仇恨。不过,宋朝终算仗蒙古的扶助,灭却金邦,报了掳二帝(徽宗钦宗)之憾。如果没有蒙军,宋兵单独去灭金邦,怕不见得这般容易哩。

阿魁汗与宋朝,名称上是联合攻守,利害相关,其实蒙古兵处处占着便宜。阿魁汗既志得意满,便和宋朝瓜分了金国土地,命大元帅赤颜,驻重兵镇守,以防宋兵的觊觎,自己却下令班师。不日大兵回到和林,一班文武大臣在十里外跪接。阿魁汗进了都城,便大设筵宴,庆功三天。大家正在歌功颂德的当儿,忽快马报道“慕里蛮部叛,守将马亚列门战死;现在百户莫尔虾蟆,收拾残兵,退守五柳堤上,深沟高垒,不敢出战。但五柳堤若失,布罗堡必危;虽那里有猛将李云、白蒲禅,恐也未必守得住了。”阿魁听报,不觉变色起身,把酒杯掷在地上,恨恨地说道:“慕里蛮部这样的奸恶,俺还须亲征。把他的部族,也似这只杯子一般的破碎了。才出俺胸中的气愤!”说着下令,明日军将齐集校场听点。阿魁正气冲斗牛,只见左将军阿术,徐徐地致词道:“末将不才,愿代主子出师一行。”阿魁说道:“既是将军愿去,俺叫史家兄弟做你的后军。”阿魁拜谢了,退下来自去点兵。阿魁又吩咐史天泽、史天魁,各率兵五千,去援应阿魁。但阿魁出征,足足的两年多才得把慕里蛮部平定。阿魁汗自破金邦后,未免目空一切,渐渐地有些骄纵起来。他平生的过处,就是迷信太甚,尤其是好和喇嘛亲近。这喇嘛的名称,蒙人谓高僧的意思。那喇嘛都崇信佛法,自立成教。他们喇嘛教的起始,是从印度的佛教,传到了吐番(西藏),便创起一种教来。一般教徒,叫作喇嘛,大家称它作喇嘛教。那时,喇嘛教的势力渐渐传播开来,蔓延到了蒙古。蒙古的人民大半无知识的,对于佛教却非常敬重,阿魁汗以信佛的缘故,也极其尊崇喇嘛。人民见阿魁汗这样地敬奉着喇嘛,大家越发信任了。有句古话“上行下效”,阿魁汗因尊僧信佛,那些愚民也极端迷信,喇嘛教在蒙古,一天盛似一天,直到如今,还打不破那种迷信。而且元朝的后代顺帝,甚至于因迷信亡国哩。当阿魁汗的时代,佛教在蒙古算是初盛。和林地方的高僧,没一个不是阿魁汗养着他。内中有一个叫托哒的,阿魁汗奉他做大国师,凡有国家大事,出兵之类,必先间过大国师,以定吉凶。一天,来了一个吐蕃的大喇嘛,自称为佛子。于是由托哒荐给阿魁汗。那大喇嘛叫卜底休,据说是道术高深,能更改人的性情,一经卜底休施过法术,刚强的可化为温柔,柔弱的立刻刚强,真是十分灵异。还有佛家的秘术,就是一夜能御十女的法子。卜底休说,这秘术本是古时庄子所传,潜心练习,可以长生不死。阿魁汗听了大喜,便跟了卜底休学长生术,将朝政大事,转抛在九霄云外。他学了一会,自信已很明白了,把御女的要道,先行试验着。拿宫中的那些宫女来做他试验的牺牲品。阿魁汗试了几次,觉得灵验得很,把卜底休当作真的活佛般看待。

然阿魁汗专门和那些宫女玩闹,日久却有些厌起来了。那卜底休对于阿魁汗说道:“主子宫里的女子,都是俗骨凡胎,倘要求仙人的长生术,非去找真有仙根的女子不可。”阿魁汗笑道:“到什么地方去找?只请活佛指示。”

卜底休想了想,忽然笑道:“分明有神仙在那里,几乎当面错过了。”说罢匆匆地出去。不一刻,领了一个蕃妇进宫来。但见她黄发蓬松,面目晦黑,脸上却涂满了胭脂,加上她一张血盆的大口,望去真是可怕。阿魁汗看了,诧异道:“这便是神仙吗?”卜底休正色说道:“主子不要瞧她不起,她的确是具有仙骨的人。大凡仙人,外貌都不扬,若讲到内功,却非常人所及了。”阿魁便向蕃妇问道:“俺欲求长生,你可有甚么法子?”那蕃妇把头一扭,低头笑道:“主子要成仙不难,民妇自有妙术。不过仙家秘术,只能意会,不能口传,今晚主子可安排着香案,请大师建起坛来,民妇当将秘术传给主子就是了。”阿魁汗见说,半信半疑,只吩咐内侍,预备起香案。到了晚上,卜底休领了十几个喇嘛进宫,就宁安殿前,布起佛坛,殿上霎时灯烛辉煌,鱼磐杂作,镜拔叮当。阿魁汗坐在一旁,看那蕃妇作法。这时那蕃妇已将衣服脱去,腰上缠着青布,红绩包头,赤足仗剑,左手捻着诀,口里喃喃地念个不住。这样地东指西跳,捣了半天的鬼,便退入后坛去了。停了一会,又复出坛来跳着,接连地三次,那蕃妇突然大喝一声,坛上的饶拔,也敲打得震天价响,早见炉中一缕香烟,直上霄汉。坛中的喇嘛,齐齐宣着佛号。那蕃妇对阿魁汗说道:“神仙降临了,快打扫净室,便可传道了i”阿魁汗也莫名其妙,只得一一依她。那蕃妇微微笑了笑,携着阿魁的手,走往静室里去了。这里由卜底休,令把神坛撤去。第二天上,阿魁居然纳蕃妇做了神妃。谁知他天天跟蕃妇学长生术,不到几年工夫,学得一病不起,竟随了阎罗王做鬼去了。阿魁汗一死,他的儿子贵由还在稚年,总算勉强嗣了位。贵由立不到三年,又复段死。这样一来,引出臣子娶皇妃的艳史来。

同类推荐
  • 巴列维王朝的最后四百天

    巴列维王朝的最后四百天

    从1978年1月8日至1979年2月11日的四百天是伊朗历史的转折点。伊朗伊斯兰革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本书以时间为主线,展示了伊朗内部社会各阶层不同代表人物以及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外部势力围绕自身利益的博弈,展现了伊朗君主专制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
  • 买宋

    买宋

    一翩翩少年郎,梦回大宋,阴差阳错买了个爹,没想到这个便宜老爹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八贤王,这……更凑巧的是,仁宗皇帝无子,论宗亲自己最近,要让自己继承大统,这……以武举之身入仕途,天下第一武状元,本是文人鄙夷的武夫,却以才华名满天下,这……平西夏,征辽邦,拥新法,促变革,继皇位,争礼仪,且看一介翩翩少年郎,如何买爹买来一个大宋……………………(本书为戏说党,并非考究党,许多桥段来源于历史典故,相声评书,如王华买爹神马的,不喜勿喷QAQ~~~)
  • 万历二十年:抗日援朝

    万历二十年:抗日援朝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日本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中国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血沃朝鲜半岛。万历抗日援朝的胜利,对亚洲格局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者以如椽之笔,拨开历史迷雾,条分缕析,直击万历战争“命门”,并对其前后中日朝三国的历史走向等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深邃而富有新意。整部作品气势磅礴,壮怀激烈,带领读者领略历史风云变幻,并蕴含对于历史的精细解读和理性成因剖析,还原历史的真相,深刻的现实关照更是令人感慨深思,颔首称道!
  • 隋唐:盛极而衰的黄金时代

    隋唐:盛极而衰的黄金时代

    隋唐时期,中华大地再次迎来大一统。这一次,与其说是武力征服万邦,不如说是文明宣威各族。唐帝国以恢宏、自信的气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盛世:诗歌的繁兴、歌舞的风行、书画的臻盛、文明的多样……然而,盛极而衰,唐帝国被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之祸推入覆灭的深渊,一个充满反叛、杀戮、饥荒、瘟疫、欺骗、背叛的五代季世来临。在这三个多世纪里,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交错, “英雄”的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的“偶然性”交融,成就了这一繁华而复杂的时代。隋文帝文治武功,统一南北;唐太宗励精图治,君临万邦;唐玄宗英武明决,开创盛世;周世宗神武雄略,奠定大宋基础。在统一与分裂的两极之间,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开国元勋,李光弼、郭子仪等中兴大将,安禄山、史思明、黄巢、朱温等乱世之雄,他们在雄心霸业、机变权谋的挟裹下,演绎出一段段有血有肉、令人神往的故事,讲述着千年梦萦、神韵悠扬的英雄历史。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云间锦瑟

    云间锦瑟

    风起云涌似龙盘,刀光剑影晃人眼。云锦瑟孤身站在风口浪尖。身份,种族,阵营。宿命,爱情,友情。当你知道史书上的解放只是一场背叛。当你看见不知名的暗箭插入你的胸膛。在命运的转轮之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遵从弱者为恶胜者为王的法则,还是心中不曾熄灭的光芒?
  • 名捕与皇后

    名捕与皇后

    铁秀叹了口气。铁秀情不自禁叹一口气的时候,是他要杀人的时候,而且杀的还不止一个人。他对身后这个高贵的女人说了句“你自己小心”,然后纵身出刀……皇后惊恐地捂住了脸,闭上了眼睛。她受不了那刀光与血影齐飞、人头与雪花同落的惨烈。待她再次睁开眼睛,从指缝里悄悄向前望去时,只看见一个人远远地立在那里,那个人当然就是铁秀。大内高手死亡过半,活着的也都负了重伤,横躺竖卧在雪地上,染红了地上的雪。那些突然杀出的数不清的白衣人几乎个个身首异处,望去甚是骇人。
  • 抗日之铁血争锋

    抗日之铁血争锋

    抗战十四年!三百余万士兵战死,两百余位将军殉国!问尔等:废话连篇,卖脸求荣,可得和平!跪舔者滚开!我堂堂中华岂能灭亡与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唐城!回到南京保卫战,注定和那些农民一样,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要么战死!要么永存!新书:“鬼棺”不一样的精彩,求支持!
  •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我以为妈妈是港湾、是依靠、是最后的壁垒;却发现,她也曾是别人的孩子,也渴求关爱和宠溺。我以为爸爸是头顶的天,是身后的树,能永远用最有力的手臂给我支撑;却发现他也会变老,老得需要我去呵护和照顾……妈妈也会想妈妈,爸爸也会变老,再坚强的人也会脆弱无助,我们要抓紧时间爱他们。
  • 无极天魔道

    无极天魔道

    魔尊转世,一朝醒还,天魔珠出,逆天承传,天魔九变,泣神惊天,魔刀九转,神魔惧颤,布局天下,幕后谋算,一路高歌,血染宇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纵横任我,万古魔皇!七龙珠看过没?没错,天魔九变就是九种变身形态,牛逼带闪电,不服就干,一路横扫诸天宇宙,成就最强天魔,统御诸天!什么?魔尊身份不够劲爆?其实我只想说主角还有更牛的身份,没有最强,只有更强,嘿嘿!
  • 精灵之格雷

    精灵之格雷

    少年自合众地区启程,穿越者的征途即将开始。无忧无虑的旅行终将结束,世界会让穿越者苏醒。自然,已被刮分殆尽,唯有天灾,才是正途。这是一代“天灾”无可复制的传说,一个“穿越者”的觉醒之路。(精灵宝可梦,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口袋妖怪) 书友群:783071585
  • 弃后重生:鬼帝,我拒嫁

    弃后重生:鬼帝,我拒嫁

    天之骄女,惊才绝艳,一朝误信他人,落个家破人亡。重生回到十年前,锋芒敛尽,天才崛起。斗渣男,灭亲戚,整贱人,一着不慎,栽在妖孽美男手中!某女仆怒:“贱人一日不灭,寝食难安。”某男道:“如何灭?”某女仆笑:“自然是鸡犬不宁,夜不能寐,生不如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魔老公的独宠妻

    恶魔老公的独宠妻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暖羊羊征服灰太狼”的故事。剧透版简介:【婚姻卷】某日激情过后,琇琇叹息:“阿成哥哥,你要是爱我就好了……”阿成作诚恳状:“琇琇,我爱你!”琇琇满足:“你的温柔,我懂。”阿成:“何解?”琇琇:“我知道你这么说,是不想伤害我!”阿成欲哭无泪:“你以为我在敷衍你?”琇琇在他怀里点点头。阿成施展“饿狼扑羊”式:“那就让事实说明,我并不温柔!”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豪门卷】某次宴会,白琇遇到了高中时代的三个好友。林怡柔:“你们知道,眼下这京城谁风头最劲?”庄艾云:“当然是号称第一豪门当家主妇的‘琇夫人’了!”秦非雨:“……”林怡柔:“不错,琇夫人在这京城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啊!”白琇:“这么厉害!”秦非雨白了她一眼:“阿琇,你名字里也有个‘琇’字……”众人无视之。【善恶卷】黯云寒树,风过长桥。阿成:“琇琇,荣华富贵,于我如过眼烟云,我在乎的只有你!”琇琇泪流满面:“那我要你放弃一切跟我走,你也愿意么?”阿成:“只要你再也不擅自离开我的身边,那么我愿意!”琇琇:“只要你愿意,那我也愿意。”阿成:“我愿意!”琇琇:“……”阿成:“我们走吧!”文艺版简介:秦非雨原以为,“一入豪门深似海”是豪门婚姻的主旋律。但是那个叫白琇的女孩,为什么却单单是一个例外?她的丈夫,是家族里说一不二的当家人,也是人人眼中的恶魔,却独独把所有的柔情给了她;她的婆婆是国际知名财团的掌舵人,手腕铁血不让须眉,却跟她之间有着胜过一切的感情;她的父母是政界的高官,在找回失落了二十七年的女儿之后,更是想要把多年的思念转化为宠爱。她无欲无求,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她一颦一笑,竟能影响几个家族的决策者!她的一生还有什么烦忧呢?事实上,有的!虽然她想要的很简单,可是世界太复杂。当看似不可调和的冲击来临时,到底是他守护着她,还是她保护着他呢?============================================本人不太喜欢女强文,但是又喜欢无敌的女主角,让各种主角、配角吃瘪。所以暂定本文总体思路是“柔弱胜刚强”。为了让后面女主的无敌状态看起来顺理成章,要铺垫一些东西。请感兴趣的同学一定要耐心哦。。。推荐朋友的文《霸道总裁独宠小妻》:
  • 凉时锦倾城

    凉时锦倾城

    “我终于把你弄丢了,你的世界我在也进不去了”――――楚轩然“我的故事属于你,而你的故事却不属于我。以后就让我成为你故事里的主角吧”――――顾靳城“虽然你已经不把我当成朋友,可是你在我心里一直是最好的朋友”――――路秦怡“我失去了很多,我想把他们找回来”――――梁时锦
  • 我的老婆很能打

    我的老婆很能打

    写的很渣,不建议阅读。之所以还写,则是因为有一些人还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