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5600000006

第6章 山水(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降,人们多用上了液化气,对柴草的要求接近于零,山上的杂树柴草蓬勃生长,林木葱郁,更青更绿了。按理说水源不会枯竭。但在凤凰村一带乃至全县,田地大片丢荒是事实,丘陵及山地却得到了过度乃至畸形的利用。大多被开辟为荔枝园、龙眼园、芒果园之类的果园,更可怕的是种上了速生林。速生林生长奇速,三五年可成材,然后再种上新一批,宛若割韭菜。但有人说其对地下水的抽取,更是杀鸡取卵,讥之为“抽水机”。有能力承包山林的不是普通农民,包工头、乡镇新贵以及某些政府官员往往是这些果园或速生林的主人。而果园是需要大量清水灌溉的。像凤凰村的小河,水源枯竭,几欲断流,上游除了漫山遍野都被果树、桉树占据之外,还被“新兴地主”挖了无数口鱼塘,数以百计的抽水泵在日夜运转,将濒临枯竭的水源抽取殆尽。

对于一个建筑在水边的村庄来说,河流的干涸是一个悲怆而严峻的事,但大伙儿或麻木或愚昧,无动于衷。他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及行动去抢救。仿佛河流的死亡及逐渐荒废的村巷,跟生活毫无关系。即使抛开任何美学或风景上的意义不提,河水断流已日益威胁到村民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田地干旱,井水减少并变酸,人畜的饮用水将变得艰难和昂贵。然而,那些背井离乡在异地打拼的人,无暇亦无力去想一想河流以及村庄的将来。他们仅于节日在村庄逗留数天,除了拜神仍保持严格的仪式并迫使自己略为平静,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不会为村庄花太多心思。留在村庄里的老人及小孩,自顾不暇,无视河流的变化。

孩子可能是空心村最大的受害者。他们大多数被隔代抚养,那些颤巍巍的老人无法根据时代的变迁而对小辈进行有效的教育。这是看香港武打片、古惑仔漫画及玩变形金刚长大的一代,麦当劳开到了偏远小镇。目不识丁的长辈即使有几个会讲吴刚砍桂树的故事,也会被孙子用“环形山脉”的科学理论驳得哑口无言。他们无法驯服那些烈马似的孩子。他们束手无策。天上的星座仍然明亮,天空及空气暂时没遭到污染,凤凰村没有任何圈地建厂的迹象,城市化也许过几十年都不会光临中火嶂以及周边的村庄,没有几个孩子再愿意或有耐心倾听爷爷指点繁星解说星座的秘密或传说了。他们除了做那些没有多大意义的作业,就是消费电视、流行曲及游戏机,有的孩子学会了用DVD看黄片。

后来,上网将大多数初中生吸引到了网吧。这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游戏机、录像室及桌球馆更让家长及老师头痛而棘手。那些只读过一两年小学(或没上过学)的老人只能凭经验教育孙辈,发现他们迈入的是一个捉摸不透的万花筒般的时代。他们落伍了!一个六岁的孩子都会这样指责他们。

孩子们似掌握了大量信息而显得早熟。但他们仍盲目而无知,浪费着无尽激情,也倍感孤独。他们偶尔也想念父母,却发现父母的面容日渐模糊。一年才数天的见面及沟通,无法使孩子寂寞的心得到抚慰。即使有能力赚到供子女上大学的钱,大多数孩子也在高中毕业之前,过早地跟随父辈进城谋生,然后是结婚生育,将下一代留在村庄,交给自己的长辈。即使有的孩子志存高远,也不会是城里孩子的对手。这种无法挽回的命运,使那些过早成熟、胸怀大志的聪慧孩子,感到双重的痛苦和失望。

在思考河流之死乃至土地伦理时,我想起了阿尔多·李奥帕德的《沙郡年记》。该书跟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堪称自然写作双璧。尽管该书有着田野调查式的谨严及学术性著作的外壳,但其对自然沉思的深度和诗意,跟后者相比毫不逊色,反而多了某些客观、冷静的洞见。书中大量植物、动物及其生态环境的叙述,结合了历史、哲学和诗学的言说,刻画精细生动,笔触悠远空灵,既气势磅礴,又宁静致远,既严肃深邃,又清新轻盈,这是一部可以让人于瞬间安静的书,让人如置身于清风徐来、鸟啾泉鸣的幽深林中。作者并没有停留于对田园牧歌的吟唱,而是指出了工业时代之后土地死亡、自然崩溃的悲怆事实。作为敏锐的生态学家及思想家,李奥帕德对土地伦理及自然保育有精湛研究并在书中将成果清晰地呈现。他有将自然事物玄学化的能力,使该书超越了科学考察而具有优美的文学性。他指出了土地伦理的观念:人类应对大地摒弃征服者的姿态,而换以谦卑的态度;野地的消失意味着人与自然的最后维系已断裂,而人类扰乱大自然必将扰乱人类自身。就此而言,该书对人类及其家园的重要性,仍未获得足够的重视。一九四三年,李帕奥德死于扑救山火。

我一直以为,东方文化强调整体虽有忽略个体或个人的弊端,但其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却使大自然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能保持物种的多样化及生命的活力。而西方文明虽然对个人给予了最大的尊重,但其享乐主义和科技至上乃是建立在掠夺和毁坏大自然的基础之上。人类扰乱大自然的结果必是扰乱自身而在劫难逃。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大自然隐秘的链条已断裂而无法修复。这不仅是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也是种族之间、国家之间乃至文化之间冲突的根源,在争夺能源、核威胁、恐怖袭击、生态恶化和社会非正义笼罩的今天,和平深受威胁。

雷蒙·潘尼卡在《文化裁军——通向和平之路》中深入地揭示了现代性的后果。他从人的本质、宗教、政治及宇宙本体诸个角度重新定义了和平:和平是和谐、自由和正义三等分扇面构成的圆,而被“爱”之圆心所联结(但丁诗云:推动太阳和星星的爱)。认为任何形式(包括个体、体制、政治或宗教等)的独裁和专制不会带来和平,建立在现代科学及文化基础上的竞争、发展、进化、胜利和征服也不可能通向和平。他清晰而严谨地论证了和平的条件就是文化裁军,而特指肇始于西方而肆虐全球的现代性文化(尤其是技术统治和进化宇宙论),将使其成为垄断文化而最终崩溃。进化的、竞争的、战争的上帝,不是和平的上帝。只有吸取人类数千年的历史教训,在平等基础上寻求诸种文化的对话才可能有和平。这表现了作者对某些狂热和绝对主义的彻底否定,这要求个人有足够清醒的头脑及植根于宽恕的行为。作者对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和平、战争、宗教、科学及生态诸领域的论述都让人耳目一新,表现了他极强的综合平衡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对话的完美示范。该书结尾振聋发聩:“你要有和平吗?自己准备吧!”然而,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去不去做是另一回事。人类从不缺少真知灼见,只是身体力行乃至为真理献身的人太少了。

4.园山

村庄四周多是形状相似的丘陵,连绵起伏,或浑圆丰隆如好乳,或狭长如砥石,或山体光秃,或林木茂密。山太小了,很少能看到泉水。在两山之间的带状洼地,便是田垌,常修有水渠或溪涌,一年四季,流水不断。垌中多为水田,此乃村民安身立命之本,主要种植水稻,一年两造,有时亦种红薯、香芋诸粗粮。

山脚多为坡地,土质松碎,故难蓄水,要种稻子(旱稻)或小麦亦无不可,但较低产。多种薯类、豆类诸作物,亦种甘蔗(糖蔗耐旱,果蔗多种于水田)、黄麻等。坡地之上,已到半山,柴草茂盛,树木掩映,多为林地或砍柴处,村民平时所用燃料,大多出于山上的芒草及小灌木。芒草柔软如丝,晒干后体积更小,火势甚佳,且灰烬不多,是乡间理想的柴火。当然,芒草总杂有铁芒萁、山稔、扫把树等杂草及灌木,既不易采割,又不好烧,倒也不必清除。

山上的树木多是桉树、松树、苦楝树、相思树等,多为前人所种。树林多属集体,私人亦偶在自留山地上种树。树叶尤其是橡胶树叶及松针,乃是极佳的燃料,打柴火的孩子用笊篱收集回家,乃厨房的上等柴火。松树上毛毛虫密布,以松针为食,一旦触及皮肤,痒痛无比。

园山在长滩的南岸,外貌像一个面包,整体浑圆,顶部隆起。它和牛洼山、马自山之间的狭长田垌乃是村庄重要田垌江竹垌,江竹溪绕着园山流过,土地庙就在园山脚下,河流旁边。山脚四周是稻田,稻田往山脚延伸,有数十畦菜地,一年四季,蔬果不断,通菜、白菜、芥菜、油麦菜等轮番登场,葱、蒜、韭菜和荷兰豆为菜园的常见之物。这些菜地在坡地上呈梯级分布,不易被牛羊啃食,又靠近河溪,浇水便利。山腰往上,遍布着桉树林、松树和杂树林,林木不算高大,倒也算枝叶丰茂。

我曾反复梦见园山的每一处地方,菜地、山村及柴草中隐藏着的鹧鸪,还有无数件稀奇古怪的事。梦境是如此神奇、广博和飘忽,无法准确地描述,连梦的大概也讲不清楚,但仍能感觉并在临睡前通过回想而浮现在眼前。梦境是另一个维度的世界,它偶尔跟现实交叉,但大多数时候保持着平行或处于另一个天地。越是超越现实的梦境越难捕捉,一个孩子的梦幻更具有梦本身的色彩和性质,神奇、变幻、无从捉摸,即使可以再一次将梦境重现,而一旦回到现实,已不知所终。譬如我能想起园山的每一样事物,我知道我梦见了它,却将事件及场景一一遗忘。只有极少数时刻例外。或者,我通过诱导在夜间反复做同一个梦(人可以两次做同一个梦吗?有两个梦是完全一致的吗?)来加强对其挖掘和追忆。只有那些模仿现实的梦境容易记住,但是比生活本身更单调、枯燥和冗闷。梦与现实的界线混淆不清而难以区分。一个人在睡眠中到了另一个世纪,他在奔跑、跳跃,或像鸟一样飞翔,甚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淳于棼那个进入了大槐国的神奇之梦,就高度概括了无数人的梦境及人生。

关于园山,我能大略记述的梦境有几个。

其一,园山在我的梦境中具有崇山峻岭的高大和广博(也许,中火嶂在梦中巧妙地覆盖了园山并一再放大?),山中峡谷密布,飞瀑流泉在嶙峋山石间倾泻,而山峰之上修筑的城墙绵延数里,城墙里面有一个繁荣而自由的国度,沃野千里,屋舍无数,层层叠叠,店铺林立,到处有鸟语花香,屋顶上的青瓦如鲫鱼的鳞片一样细密和合乎秩序。城垣上挂着一面大旗,写着这个国家的名称,但这已无法记起。那是一个孩子在最大程度上所能想象的理想国。然后是外敌入侵,无数敌人乘坐大船往山城进攻。一时间,飞矢流石,血肉横飞。在梦中我并不惊诧大船如何能顺着山坡往上前进,因为梦境中的山城迅即转化成了一座庞大的海岛,敌人的船队在波涛怒海中疯狂进攻。梦境自动修正着其合理性。在跟敌人的无数次攻守拉锯战之中,我俨然是大将军,白袍银甲,白马银枪,披挂上阵,身先士卒,率众击退了外寇。梦境宏大、瑰丽及惨烈之程度,当然不可复述于万一,而我在梦里度过的神奇生涯跟淳于棼亦有相似之处。当我醒来,并没有因为失去梦中世界而悲伤,只是感激园山给我的梦境提供了模具和器皿。让我醒后仍兴奋不已。不是说我有什么做大人物的愿望(恰恰相反,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趋向于厌恶任何形式的权力,而享受于一个人的孤独与安静),而是我于平庸琐碎的日常经验中有了一次神奇的经历,它改变了我在生活中的单一和平面,使我在无法变改的乡村生涯中出现了深度乃至神奇的陌生国境。当然,梦境中各类事物的意义是不可拆解的,也未必有什么意义。你永远无法解释一个梦。就像你永远无法抓住梦幻水底下的一尾金色大鱼。它不是真实存在的,也难以被清晰地言说。在这个意义上说,弗洛伊德建立在空穴来风和捕风捉影之上的精神分析学,就比梦幻本身更显得虚无和飘忽。

其二,园山是一条通天大路,路面全由浅蓝冰雪堆积而成。大路的两边全是悬崖,而这条路如此宽阔,简直像有边界而无穷伸展的平台,它指向无限和神秘,我不知道路前头到底有什么(也许什么也没有,远方的前面仍是远方,道路的尽头仍是道路)?我疯狂地奔跑,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路面像镜子映照着我的影子,而后头的道路融化于瞬间。我仿若火把穿过冰层。我永远不可能到达终点,我也无法停顿下来,沿着大路最终能跑到地球的外面去?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上面奔跑。我也无法从路上逃离。不断地奔跑,奔跑,那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我不吃不喝,没有休息,没有睡眠。我的任务就是不间断地奔跑下去。这甚至谈不上是一种惩罚,而那种奔跑本身没有任何隐喻性及形而上的东西。直到我被清晨的鸡鸣惊醒,我才得以在无穷尽的奔跑中脱身而出。那条无限伸展的道路,曾是一座大山幻化而成的景象,已牢牢地占据了我的记忆。

同类推荐
  • 掌纹

    掌纹

    本文诠释了乡村人事的重量,这重量是那么的沉重。这份沉重是生而为农人的艰辛,是在田地上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的人生。
  •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血性的失落:李国文闲话历史

    本书由李国文说唐、说宋、说明、说清以及《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六部著作中,选其代表篇目结集而成,凡二十一篇,分“王朝的剪影”“文人的悲剧”两部分。集中体现了李国文先生对中国历史中皇权与文人的关系,以及国民性和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
  • 橘黄色的生日

    橘黄色的生日

    这么多年来,作为一个编辑,我不太喜欢喋喋不休地唠叨那些已经烂熟的“榜样文本”,我甚至不知道那些除了“榜样文本”就不能说话的批评与理论究竟多少斤两。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更看重“在场”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总会给自己带来兴奋与欣喜。我是一俗人,一个做编辑的俗人,还喜欢把这样的阅读留作自己的笔记。去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阅读的姿势》就是这样的一份笔记,我很珍视这份笔记,因为我珍视所有“在场”的阅读,有我自己的判断,有我自己的好恶,有我自己的真实,也有我自己的谦虚与谨慎。
  • 陶然斋选集(第一卷)

    陶然斋选集(第一卷)

    本书精选陶行知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并加以分类编辑,便于广大教师检索、查阅、学习。此外,编者还分别选编了他的政论、诗歌、散文等,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陶行知先生。
  •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

    《假作真时》是沪上知名作家、译者、外国文学资深编辑黄昱宁近年来的散文佳作结集。第一部分是回忆性随笔,那些家族故事、听过的歌、难忘的人、吃过的家常食物、故去的老翻译家,都在作者笔下呈现出非虚构文体的迷人张力,而我们也借由这些讲述得以回望一种生活,一段人生,一个时代;第二部分则是关于小说和电影的评论,侧重于探讨文学和影像之间的“转译”,探讨故事的变身,为我们示范了一种文本精读的技巧。两个部分互为诠释,构成了一幅虚实无间的立体拼图,也展现出作者成熟的文学观。
热门推荐
  • 像赫本一样优雅

    像赫本一样优雅

    上帝亲吻她的脸,赋予了她美丽与善良。她的优雅与端庄通过银幕,落入世人的眼,融化人们的心。她是奥黛丽?赫本。她用一生优雅的传奇,告诉世人,天使曾来过人间。她高贵典雅,清新脱俗,是淑女的典范。她以一部《罗马假日》将天使的魅力尽展。纵然生活、事业、爱情、亲情、友情里交织着诸多的幸运与苦难,她总是静默地咀嚼辛酸,珍惜幸福、绽放优雅。她总是带着亲切友善的语言,带着善于探寻别人优点的眼睛,带着一颗善良之心通往人们灵魂的窗口,播撒爱的甘泉。多年以后,天使终于回到了上帝身边。而银幕封印了她璀璨的年华,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经典。
  • 只许你喜欢我

    只许你喜欢我

    他害死了她的爸妈,她一心想报仇,可偏偏他却宠她至极,她怕了,逃了。为了留住一心想要离开的她,他不惜一切代价,只因为把她放在任何人身边他都不放心……
  •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本书详细讲解了小主持人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的训练方法,包括语音基础、用气发声、语言表达、朗诵艺术、歌唱艺术、表演技巧、演讲要领、礼仪常识、采访写作、口头评述、主持艺术等,还提供了大量的训练素材。本书内容全面,论述精当,既可以作为小主持人高效实用的学习训练宝典,又可以作为小主持人专业教师的教学指导用书。
  • 剑渊

    剑渊

    一座孤岭中的玄天九重塔,一柄深渊中的漆黑墨剑。一个身怀神技的邪气少年,一段传奇的异世人生。持天为剑,踏地为渊,且看我如何凭一己之力,斩尽乱世群魔!
  • 完美的背后

    完美的背后

    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 萌宠冷蛋蛋:反派趴下,跟我走

    萌宠冷蛋蛋:反派趴下,跟我走

    新书《快穿女配:反派boss攻略手册》欢迎大家关注她是万年扑街小说作者,逗比呆萌,任性消灭文中反派,惨遭神秘读者报复,穿越于各种奇葩任务。他位于上古三神之尊,冷傲绝尘,深情强势,统领万神。无奈居于男配,遭遇无良作者毒手。扑街作者遇上文中反派boss,侥幸成为上古神徒弟一只。无奈文中设定太坑爹,前有白莲花女主强势挡道,后有逆天男主亲手坑妈。自食其果的小扑街,该如何逆转局势,打倒白莲花,扑到冷傲上古神,走上修仙巅峰。扑街君:我对帝君是真爱。反派帝:滚
  • 闪婚厚爱

    闪婚厚爱

    【本文女主性格张扬开朗,男主温柔专情,宠文、婚后恋。】*米静,二十七岁,未婚。她家世平平,有个温馨的家,有疼爱她的爸妈。沈凌星,M集团的大股东之一,私家医院的院长,还是个官二代。他明明是黄金单身汉,把他尊贵的身份亮出来,何愁找不到老婆?!可他却总拿着普通医生的身份出来相亲,相亲十九次,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人家姑娘看不上他,另一种是他看不上人家姑娘。而米静则是他十九次相亲的见证者,也是终结者。*她问:“又没遇到合适的?”他嗯了声,同时点了点头。她又问:“你觉得我怎样?”他答:“挺好的!”于是她说:“要不我们结婚吧?”闻言,他没有过多的惊讶,反倒很爽快地点头,“好,我们等会去领证。”*【最动人的爱情是千回百转后,她终于在最成熟的年华,遇见了最美好的他。】@他是她咖啡店里的常客,一开始,她并没有特别注意他,因为店里的女生经常提起他,所以潜移默化中她对他有了些微了解。他喜欢喝蓝山咖啡,经常相亲。其实,她自己也经常相亲,不过,她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她家妈妈逼的。有一天,她遇到了个难缠的相亲对象,刚巧,他坐在邻桌,情急之下,她拉着他做挡箭盾牌。又有一天,大学同学的婚礼上,她遇见了他,也遇见了前男友和当年他们感情中的第三者。而面对“第三者”的挑衅,她拉着他冒充自己的男朋友,解了气,也破了财。…他们都是大龄青年,都被家人逼着频繁相亲,而且他们相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结婚,因此,他们一拍即合,闪婚了。【片段一】某晚,米静带沈凌星回家吃饭。晚饭过后,米静和沈凌星一起下楼。“你.”被沈凌星突袭强吻了,米静眼睛瞪得大大的,一脸错愕。“别动,妈在看呢。”沈凌星紧紧抱着米静,在她耳边温柔低语。“我妈?她在哪里?”“在阳台上。”沈凌星朝不远处的黑色轿车瞥了眼,看到米静前男友扭曲的面部表情后,眼眸划过一抹亮光。
  • 逐明记

    逐明记

    衰败破旧的城池之中,洁白无暇的玉像下人们在祈祷着什么?云雾缭绕的崇山之上,神秘莫测的宫殿之中是谁在轻声低语?层层坚冰的缝隙之后,一双蓝色眼眸凝望着命途星海的不公。月华星辉之下,一个孤独的背影选择隐于黑暗负重前行。漆黑的长剑,雄伟的祭坛,镇封着万古不变的灾厄,当世间无尽的恶意汹涌而来之时,人们该作何选择?
  • 故事会(2018年6月下)

    故事会(2018年6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哈佛家教精华读本: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

    哈佛家教精华读本: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

    《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哈佛家教精华读本》是以哈佛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分别从智力开发、激发求知欲、开发记忆力、训练思维力、培养创造力、开发艺术才能、培养动手技能等十四十方面展开阐述,借鉴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广大父母们深入全面地展示了哈佛的育人哲理,从而帮助父母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纠正家教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