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4700000022

第22章 理想主义与历史撰写者(2)

德拉立刻打断他,五指并拢对他做了个推的手势,“小锋!不要因为你跟厦门达达关系密切就贬低别人,他们这些南方人是冷是酷,但是与我们这个时代不符,他们玩儿的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把所有的东西烧了,砸了,就行了?让公安封了就达到目的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建设,精神建设,崇高的精神!只有理性才能把中国引向光明。‘文革’是什么?是非理性!全中国人成了什么?成了羊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削掉这些羊群!”说完,他右手从上往下做了一个有力的下劈姿势,声音更大,“建立一个高尚的精神体系,健康的社会,高尚的人格!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

哦,理性绘画从这里而来!青果暗自推断,看来他受尼采、叔本华影响够深,再一转头,见他瞪圆了眼睛,激动得手舞足蹈,青果差点笑出声。

小锋被他打断了,没给他说完话的机会,急得冒火,德拉刚一住嘴,立刻皱着鼻子嚷:“你以为对这个历史,对这个社会的批判就靠喊几句口号啊?它需要冷静地清理,懂吗?冷静!批判者不是红脸粗脖子一腔热血的狂想者,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文明智者。理想不等于现实,一个真正的批判者不是头脑发热的理想主义者!”

德拉一听急得把右手举起来,握成一个拳头,在耳边激动挥着,鼓眼说:“说到文明,我们中国还不配说现代文明,中国从‘五四’以来还没有真正的启蒙,你说我们完成了现代文明的启蒙吗?没有!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完成现代文明的启蒙,光撇着嘴批判能行吗?我们要的是建设,明白吗?建设!什么都还没有建设起来就砸,砸什么?艺术家是干什么的?他们是精神世界的建设者,是这个时代的敏感者,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应该是最热血的理想主义者,艺术家还有什么可考虑的?除了表达崇高的精神再也没有其他的了。那些个人的、小情小调的,都是羊群,都和这个时代脱节,我们要的、要表达的是这个时代的大精神!”

青果忍不住笑了:“哎呀,照你这么说人就只有一条活路了,得又高又大还得全,否则就是羊群,可我们都形而上了还怎么吃饭啊?你要我们全中国人都食不甘味吗?怪不得你那么瘦,瘦得没形了啊!”她话音一落,引得满桌哄笑。

德拉涨得满脸通红,摆摆手:“我不跟你们女孩争,你们更说不通。”

青果笑道:“好了,那你就给我一个定义,什么是你所说的理性?还有你说的崇高的精神?时代大精神?更推到理性绘画,你所谓的精神绘画?”

德拉瞪着黑圆眼珠子,一时语塞,他没想到这个新来的女孩问了一个让他最近两年为之疯狂的概念,同时也是他每天绞尽脑汁天天宣扬,时时琢磨如何表达,无论从文字上还是画布上的概念。在他熟悉的朋友圈里,人们天天都能听到他不厌其烦地提,他可以说理性这个,崇高那个,好像人们都约定俗成地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今天突然被她这么从根本上一问倒不知怎么回答了。

德拉再一次涨红了脸,陆华在对面笑道:“好了,快吃,我们下午还要继续统稿,青果今天留在北京吗?”

青果忙摇头:“不行,我的票是5:00的。”

“那我们下午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陆华摆了下手。

大家都不再争论了,不过德拉脸上还泛着红潮很显然没有尽兴。

陆华说:“除去所有女生,我们男的一人交三块钱。”

青果红了脸问:“不要我出钱吗?”

德拉对她摆手:“去,去,没你什么事,女的都不要管。”

在回公寓的路上,德拉和小锋搭着肩,低头嘀咕着走在前头,陆华走到青果旁边,嘴朝走在前面的德拉努了一下,眼睛并没看她,说:“很好,对他就得这样,你时不时地问他几句,很好。”

青果笑了:“你不觉得他很可爱吗?”

陆华的嘴角露出一丝儿笑意。

回到陆华那间饭厅加卧房再加会议室的屋子,大家再一次围坐在支在屋子中间的小方桌边,几个女人仍然坐床上去,小声在那里聊天儿。

陆华说:“小锋你开始,每个人把自己写的念念,然后大家提提,看看这本书的意思。”

小锋拿出一厚沓子手抄稿,开始念。一开始是对厦门达达,后来的是对以浙江美院为基地‘85新空间、池社等艺术家群体,对他们的新艺术理念、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活动详尽描述。青果专心听下来,发现他用词华丽,神采飞扬。倒是很好的描述,但觉得不像史。后来德拉抢着要念他的部分,德拉写得更文学性,听得出来,如果不是为了中立的立场,要按他的禀性来写,他可能早写上“羊群”两字了。他的文字语短,急促,就跟他说话一样。听他们念着,她突然想起林欢兴致勃勃的脸,想起他拿了画笔站在画架前有了新想法时兴奋的样子。嗯,管这些人搞什么呢,他们要的和上辈人要的完全是不一样的东西,他们受够了虚假的那一套,他们不想再被当成宣传工具,他们要真的东西,发自内心的东西。可过去文艺路线下一个艺术家你有什么创作的自由?你被规定只能画一种革命题材,这也不能画,那也不能画;风格也只能一种,那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写实的,看得懂的,西方的任何其他形式都不行;甚至规定你“红、光、亮”,“高、大、全”,“三突出”,现在他们不想再成天昧了心歌功颂德,他们要造反,没有别的路。

几乎每个人都对细节和不同的观点发表意见,尤其德拉和小锋,两人争论不休,青果话不多,毕竟她对整个运动还了解甚少,陆华一个下午都没有怎么说话,突然他看了看表对青果说:“现在4:00了,你要怎样?”

青果听了立刻跳起来:“我马上得走,要不就来不及了。”

陆华也急得起来:“我去送送你,你们继续讨论。”

青果一边把稿子往书包里塞,一边跟大家说再见。德拉很不高兴道:“咱们正讨论到好地方,事情才刚刚开头,你这就要走?精彩的在后头呢!”

青果勉强说:“下次吧,这回没准备。”

德拉说:“在北京谁不漂着?随便找个地方睡觉还是很容易的。我们北望群体的人到处乱找地方,有挤人家宿舍的,有租农民房子的,有借人家地儿的,五花八门,搞事情的人还怕什么?什么都是次要的。”

青果再次抱歉地跟大家笑了一下:“再见!”站起来走出陆华那间万能屋子。

陆华陪青果朝楼前的公共汽车站走去,满心欢悦,从青果的眼睛里他敢肯定这个漂亮女孩不说崇拜,至少是佩服他的,其实对她写出来的东西有点惊讶,文章冷冰冰的不像她如花容颜,笔锋很硬,瞧她给德拉提问,一针见血,让德拉哑口无言,看来一开始找她就没错,他得意自己的直觉,又遗憾还没来得及跟她单独多待一会儿,这就要走了,说:“下次可以坐更早一班车,大概在早上6:00。”

青果看着他微笑,心想要我起那么早还不如要我死了。

见她抿嘴笑着没说话,陆华又道:“不好吗?这样你就可以多一点儿时间在这里。”

青果转过头说:“我宁可晚点从这里走也不可早起,差点觉我会心累心跳一天的。”

“哦——是这个原因,那就不好勉强了。”陆华瞥了她一眼。

青果装着没看见,心里却想着另外的事,刚才一路听下来,觉得有问题要问这个主事的人:“你要怎样把握这本书的调子呢?尤其在理论上。今天听了他们两个人写的,觉得有点乱,感觉像一个资料大汇编。”话刚说出来,305路车过来了,正是青果要坐的车,她忙打住话说:“我们再说吧,我得走了。”说完她排在等车人群的后面。

大长车停在跟前,人们开始往上挤,上车的和下车的人搅在一起,一阵混乱。陆华一直在青果侧面挡着后面的人挤向她。

青果转过头喊:“谢谢!你回去吧,有事我们写信联系。”

突然,陆华伸出手抓住青果的手说:“我们很快就要再聚一次,你一定要过来,最好你的东西能都完了。”他听见她发问,其实也是他的感觉,真恨不能她再多待一会儿。

“好!”青果一边忙着往上挤,一边朝他挥手:“再见!”上了车的台阶。车门在青果的脸前关上了,他们隔着车,上面和下面互相再挥了挥手,车身摇晃了几下,喘了几口大气,走了。青果望见陆华不舍的眼神,有一丝儿心动,送人就是这样,被送的没事,送的人总被撇在地下成了孤魂。其实她也愿意再多待会儿,今天遇见的人和事情都让她开心,她整日在学校里,没人谈论“大精神”、“文化启蒙”、“社会批判”这些概念,也没有像德拉、小锋、陆华这样一群有思想、有社会抱负、敢干事情的年轻人,一比较才发现学校还真是个象牙塔,里面所有的学问跟这个时代和社会都隔着一层,她有点兴奋,今天总算走出了象牙塔,第一次触摸到时代的大潮。

同类推荐
  • 朋友

    朋友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爱的动机

    爱的动机

    故事是以三个家庭为主线构建的推理世界,一个是做内衣店铺生意的普通和睦家庭,一个是靠经营玉器发家致富家庭关系破裂的家庭,一个是公司白领阶层夫妻感情处理不当的家庭。故事是以一位母亲反对女儿和她对象相处而引发一系列谋杀和盗窃事件为起因,以破案推理、言情相遇、不同的爱为主题来叙述整个故事。
  • 大西南剿匪记

    大西南剿匪记

    本文故事根据毛泽东特赦的贵州布依族美貌女土匪程莲珍的真实事件改编。1950年,贵州黔东南的土匪依旧占山为王为害百姓,其中以郑幺妹为首的一伙匪帮,袭击新建的人民政权,杀害无辜乡民,我西南解放大军动用十万兵力对川贵地区进行全面剿匪,土匪帮被大部围歼,郑幺妹潜逃,终被抓获。后来得到毛主席批示,予以特赦。
  • 怀疑三部曲

    怀疑三部曲

    这本书里包括了我近年来写的三部长篇小说。我写长篇小说是很不适合的,主要的原因在于记忆力方面的缺陷。我相信如果不能把已写出的每一根线索都记在心里,就不能写出好的结构,如果不能把写出的每一句话记在心里,就不能写出好的风格,对我来说,五万字以下的篇幅是最合适的。但是这样的篇幅不能表达复杂的题目。
  • 唐人故事

    唐人故事

    《唐人故事》由“舅舅情人”、“夜行记”、“红拂夜奔”、“红线盗盒”、“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等五篇组成,属于这位文坛异人的早期之作。一般来说,“早期”在别的作家那里可能意味着“习作”,但在王小波这里,这部早期之作所显示出来的灵气和奇异品质,即使放到整个当代文学来看,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一位读者在网络论坛上留言说,“舅舅情人”写出了中国文学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而另一位王小波迷更是这样揭秘说:“不是真正王小波迷的人他不知道,其实好多人都忘不了《唐人故事》。”
热门推荐
  • 画墁集

    画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编新闻

    花编新闻

    毫无疑问,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和完全不可预知的乐趣,而陌上正引导我们去寻找这样的乐趣——蓝色小药丸、将裸奔当成事业的男子、可以在水下使用的电话亭、泄露一切秘密的GPS,甚至向我们飞来的彗星……很多时候,换个角度,事情就可以变得有趣。陌上的文字,正具备这样独特的可爱角度——她太热爱生活,任何时候都急于要将新发现告诉所有的人,就算是一成不变的爱情,在她笔下也有新的细节:人为什么会变心?接吻与巧克力的不同之处,以及当男人遇到美女时会产生的化学反应……本书主要内容有当众不做爱、蓝色小药丸、裸奔者、杠上花开、完美组合、杭州路人甲等。
  • 一人,一城

    一人,一城

    唐冥冥,一个23岁的Nba落选秀,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刻,偶然得到灌篮高手系统,从此唐冥冥咸鱼翻身,走向人生巅峰!新书《最强业余足球选手》已发,欢迎大家关注。
  •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梅葛: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梅葛: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梅葛》是彝族的一部长篇史诗,流传在云南省楚雄州的姚安、大姚等彝族地区。当地彝人每逢年节都要诵唱《梅葛》三天,并视《梅葛》为“根谱”而世代口耳相传。“梅葛”本为一种彝族歌调的名称,由于采用这种调子来唱彝族的创世史,因而人们将这部创世史诗称为《梅葛》。全诗分为四大部分:“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梅葛”调又分“赤梅葛”和“辅梅葛”两大类。“赤梅葛”的曲调比较悲楚、忧伤、低沉,史诗的第四部“丧葬”就采用这种曲调;“辅梅葛”的曲调较为婉转抒情,史诗的其他几部唱诵时就采用这种曲调。
  • 冤家

    冤家

    一个不肯嫁人的老姑娘,熬到三十多岁,依旧对男人不太感兴趣。她的理由是,她不喜欢男人。一个不想结婚的老男人,从十六岁起开始泡妞,一直泡到三十二。他的理由是,他实在太喜欢女人。这样的两个人,因为一个串线的电话,就这么狗血地相遇了,一个不愿嫁一个不想娶,可是生活,往往是由不得他们的。姚锦之总在想,初次见面,那个混蛋就敢收她一小时五百块!难道他是酒吧里做sex服务的工作者吗?
  •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幻之高校风云

    魔幻之高校风云

    一个寒门学霸,进清华北大易如反掌的天才,却阴差阳错只就读了一所三流大学。你以为他的错位人生就这样完了?不,依靠一款席卷全国大学校园的大型氪书游戏,他很快就脱颖而出星光四射,成为整条街,噢不,是整个校园里的最靓的仔,然后高校电竞联赛路上华丽丽各种人生大逆袭了。
  • 寄僧寓题

    寄僧寓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