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2300000034

第34章 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二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清净乐欲。而于受持读诵正法者。应当发起善知识想。勇猛精进正摄受心。为欲发彼正愿及四正断。于一切法相应得无障碍。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说伽陀曰。

尊重善知识  得为说法师

作彼听法众  常住于正行

不惜其身命  精勤而最上

安住实智中  得胜慧清净

自了知正法  净信无不达

由觉出离故  如佛广开示

亦如诸智者  善达文句义

常修清净行  得预诸学位

所有染净分  皆悉无所著

以无所著故  于法而无减

由精进乐欲  身速获轻安

听闻是法已  智增无失念

常住于智念  了善不善法

由学最上乘  通达念慧力

知彼有情意  如我于长夜

以学是法故  得胜慧清净

了有情意已  为开示正法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微妙清净光明法门。及诸圣者发起正见。如佛所说而修行之。以二因缘。当如是学。何等为二。一者获他言音。二者谓自作意。若诸菩萨。于相应行菩萨藏正法。不能听闻。听已于深法律三摩地门。而得少分欢喜知足者。应知彼是怀增上慢堕魔网中。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及随烦恼。着五欲乐轮回相续。如来以是说彼有情。随顺有漏无能解脱。舍利子。若有亲近法师。于此正法听已了知。而不作罪远非义利。增长闻慧见妙涅盘。清净勇猛得胜妙乐。如是菩萨摩诃萨。当知是为于此菩萨藏正法希有法律殊胜义利。受持读诵乃至听闻广大开示。为他人说得相应行。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于此菩萨藏正法。若不听闻。无能获得彼相应意。而与圣道极相违故。如来以是说彼有情。于老死解脱而常作意。云何是相应意。谓此菩萨摩诃萨。远离相应及不相应。是相应意。于相应意得无增语。又菩萨相应意。谓于音响无能发起。诸阿罗汉亦无能发。然彼所出音响了不可得。于前际后际随所伺察。当云何生至何所灭。若通达过去所说音响。则过去已灭。若通达未来所说音响。则未来未至。若通达现在所说音响。则现在不住。如是已说未说当说。遍一切处寻求俱不可得。于相应意当如是学。

舍利子。若菩萨相应意如是学者。云何观察。谓此菩萨。观一切法自性本灭。观一切法自体本寂。观一切法自性平等。观一切法毕竟不生。观一切法毕竟不起。观一切法毕竟不集。观一切法毕竟无灭。于此时分。说如实观亦非所观。如是非所观非不所观。说此是名为观察意。当如是学。若有菩萨于此正法。疑惑痴瞑无能入解。谓言是法非解脱门。断诸勤勇不起通达。而于彼意悉不相应。又复于此诸法正见。即如如见。云何诸法即如如见。所谓无见。如是无见即不生增语。不生增语则不积集。云何不积集。谓于增语而无有对。如来以是所说。观察诸行无生无作。于正见中。由是获得正出离行。又复正出离行以何为因。谓一切法即为佛法。是故欲求正出离行。应当于此菩萨藏正法殊胜义利。受持读诵听闻。为他人说。乃至于此正法得相应意。是名正出离行。

复次舍利子。若菩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此微妙清净光明法门。正善觉悟。于意处观察生入解意。何等意处云何入解。谓此菩萨。于三摩地加持处。毗钵舍那寻伺处。最上希望处。心乐欲处。相续不断处。无常处。因缘处。缘生处。无我无人无寿者处。无住无不住无去无不去处。不集不坏因果处。空无相无愿惯习处。非空无相无愿所取处。三摩地三摩钵底所取处。非依三摩地三摩钵底发生处。神通智所取处。非漏尽处。观察无生处。非出离行处。观察一切有情无我处。不舍大悲处。见一切生恐怖处。有执心处。出离贪处。不离现行贪法处。舍五欲乐处。不舍法乐处。离一切戏论处。不舍善巧方便处。如是诸法皆生入解。舍利子。说此是为意处入解。

复次舍利子。于彼意处。云何说为正理道。所谓以意是道。以门是道。以面门是道。以因是道。以合集是道。以不相违是道。以无诤论是道。以舍是道。无入无不入是道。无戏论是道。无毁呰是道。不增是道。不减是道。不生是道。无所转易是道。无所对治是道。真如是道。实际是道。如来是道。无别异是道。如如是道。三世平等是道。分别不住色受想行识是道。不住眼界色界眼识界是道。不住耳界声界耳识界是道。不住鼻界香界鼻识界是道。不住舌界味界舌识界是道。不住身界触界身识界是道。不住意界法界意识界是道。随顺胜义是道。随顺正智是道。随顺了义契经是道。随顺正法是道。舍利子。说此是名为正理道。又菩萨摩诃萨。以入解意于正理道。由是观察即无所观。如是非观察非不观察。说此是名为观察意。

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以相应意。于此正法而有痴瞑。谓言是法非解脱门。断诸勤勇不起增胜。无所通达。而于彼意悉不相应。又诸有情。如是正见即如如见。又复云何为如如见。所谓无见。无见则不生增语。乃至无所对名。如前广说。于此菩萨藏胜慧波罗蜜多之行。当如是学。

又复于意无我。于一切法无我亦然。若一切法无我。则于诸有情无我亦然。如是观察。是观察意。又轮回界与涅槃界。平等相应。如是烦恼体性与一切法体性相应。彼相应与不相应。都无所著。于观察意而得胜解。乃至菩萨所有相应无余。加持一切有情而不弃舍。加持正法而无相违。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获相应意所闻之相。于意入解如是观察。彼如如见胜慧不动。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得胜慧住。于一切有为法而不共故。所谓无明乃至老死。悉不共住。又于萨迦耶见。乃至本末六十二见。悉不共住。世间八法若毁若誉。悉不共住。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乃至一切攀缘。悉不共住。又于慢。增上慢邪慢。乃至二十随烦恼。悉不共住。又于上中下品。若粗若细。乃至一切烦恼。悉不共住。又于痴闇盲瞑翳障。系絷等处。乃至一切下劣分法。悉不共住。又于烦恼魔蕴魔天魔死魔。乃至一切魔业。悉不共住。又于我人众生。寿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乃至一切我见。悉不共住。又于业障烦恼障法障见障报障智障。乃至一切相续习气。悉不共住。又于相障思惟分别。见闻觉知诸所缠缚。悉不共住。又于悭贪布施。毁戒持戒。嗔恚忍辱。懈怠精进。散乱禅定。恶慧胜慧。乃至一切波罗蜜多有无对治。是智非智。悉不共住。又于一切僻报。常与无常。善与不善。有罪无罪。轮回涅盘。乃至一切邪对治法。悉不共住。又于种种佛法。种种刹土。种种有情。悉不共住。又于世俗胜义。有智无智。乃至一切有情作意相等。悉不共住。又于胜慧胜行。有为体相。乃至一切住心意识所造作者。悉不共住。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胜慧波罗蜜多之行。于如是无量有为行法。悉不共住。

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胜慧波罗蜜多行时。于菩萨藏而能安住。于一切法以胜慧决择。而能获得十种善巧。何等为十。一者蕴善巧。二者界善巧。三者处善巧。四者谛善巧。五者正知善巧。六者随顺善巧。七者智识善巧。八者菩提分善巧。九者圣道善巧。十者缘生善巧。云何名蕴善巧。谓此五蕴如聚沫。如水上泡。如阳焰。如芭蕉。如幻如梦。如空谷响。如影。如浮云。如境中像。谓色蕴者犹如聚沫。彼聚沫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士夫。无意生无儒童。若世间体性如是。则色蕴体性亦复如是。说此是为色蕴善巧。谓受蕴者如水上泡。彼水泡中。无有我人众者寿者士夫意生儒童。若世间体性如是。则受蕴体性亦复如是。说此是为受蕴善巧。谓想蕴者犹如阳焰。彼阳焰中。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乃至说此是为想蕴善巧。谓行蕴者犹如芭蕉。彼芭蕉中。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乃至说此是为行蕴善巧。谓识蕴者如幻。于彼幻中。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乃至说此是为识蕴善巧。

又复说此五蕴。是彼世间刹那变异坏灭之相。若此世间体性如是。则彼世间体性亦然。云何体性。所谓苦无常性。彼蕴体性亦复如是。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而能获得诸蕴善巧。

又复云何名界善巧。所谓地界即法界。法界无粗涩相。水界即法界。法界无柔软相。火界即法界。法界无温热相。风界即法界。法界无动转相。眼识界即法界。法界无瞻视相。耳识界即法界。法界无对表声相。鼻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嗅香相。舌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了味相。身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觉触相。意识界即法界。法界无能观察相。如是自体界与法界。无二无别。又复欲界色界无色界。无二无别。轮回界涅盘界。无二无别。此空界一切法界。无二无别。由性空故离分别故。无二无别。以入解有为界。则入解无为界。乃至说无量界。如是决择入解。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于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而能获得诸界善巧。

又复云何名处善巧。谓此眼处本空。及耳鼻舌身意处本空。彼无有我亦无我所。彼菩萨如是于眼体性。乃至于意体性。如实了知。则无处决择。无种种决择。无善决择。于善不善法无二相转。说此是名为处善巧。

又此处善巧。谓眼处色处。如是眼见于色而生厌离。如是厌离则非正行。又彼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如是乃至意识而生厌离。如是厌离则非正行。又复菩萨于圣道处非圣道处。皆应积集成证大悲。于诸险难非圣道处诸有情类。令住正道。于其道处亦不弃舍。舍利子。说此是为菩萨摩诃萨胜慧波罗蜜多之行。而能获得诸处善巧。

又复云何名入解谛善巧。此谛善巧复有四种。所谓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云何苦智谓不起蕴故。是为苦智。云何集智。谓离爱集故。是为集智。云何灭智。谓灭已不生故。是为灭智。云何道智。谓于平等法。无平等可得故。是名道智。若菩萨于此四谛如是智慧。而不作证成熟有情。说此是为谛善巧。

又谛善巧复有三种。所谓世俗谛。胜义谛。相谛。云何世俗谛。谓诸想像音声。语言文字。乃至世间所行。是为世俗谛。云何胜义谛。谓心无所缘。况复文字。是为胜义谛。云何相谛。谓诸相一相。一相无相。是为相谛。彼菩萨。于世俗谛说无疲倦。于胜义谛不失正行。于相谛中随顺无相。是真实相。说此是为菩萨于谛善巧。又复一谛此无二种。所谓寂谛此实一谛。于诸平等及不平等。而能随转真妙作用。而能获得于谛善巧。

同类推荐
  • Within an Inch of His Life

    Within an Inch of His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汉文

    全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老君内观经

    太上老君内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辩诬笔录

    辩诬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清玉碑子

    太清玉碑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绝对执行:高效执行力组织的6大系统

    绝对执行:高效执行力组织的6大系统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介绍了战略执行中的目标、文化、制度、流程、资源、控制等内容,以实战案例为辅,将提炼出的方法、步骤、技巧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能够运用所学,迅速提升执行力。
  • 杰克,只是开膛手?(2)

    杰克,只是开膛手?(2)

    2012年8月7日在保罗·曼克尔被捕前,大众对他有着各式各样的猜测。因为他用的是“开膛手杰克”的作案方式,人们普遍以为他是一个高大强壮的凶悍男子。然而,当爱德华押着他走出他躲藏的旅馆房间时,媒体哗然。他矮小单薄,个头只有一米六零,目光猥琐,抬起眼睛看人时,总会让人想到胆小的老鼠,想忍不住扇他一巴掌。然而,就是他,延续了“开膛手杰克”的残酷手法,连续杀害了四名个子都比他高的女性。今天,在探访室里,坐在爱德华和邓肯面前,保罗·曼克尔虽然长了一些皱纹,却还是和以前一样猥琐。
  • 明伦汇编皇极典赏罚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赏罚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领导,就是领而导之。领导者在管理中的角色就是“用人”和“管事”。而大多数管理者共同的感受是核管理者能力的重中之重。因为人是活动的,复杂的,有七情六欲的和价值取向的..本书作者以人力资源管理为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这也就是本书作为管理者借鉴和参考的价值所在。
  • 突破文明

    突破文明

    我们期待着未来,只因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很渺小,但是作为具有智慧的物种,当我们站在文明的最顶端,我们又将面临些什么呢?
  • 花式虐狗手册

    花式虐狗手册

    重活一世,杨芃决心一定要步步为营。报仇雪恨?不不不,冤冤相报何时了。狠虐渣男?她哪有工夫浪费在他身上。升职加薪当业界女王?那只是捎带手的事。所以,她要干嘛?杨芃:我!要!圈!养!那!个!痴!汉!
  •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

    东汉末年诸侯混战,多少英雄故事不过是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伐,他们或许只看见站在高处手握生杀的权利,却不见耗尽了民族的精血。随着司马氏篡夺天下,八王之乱为胡人打开了南下的大门,中原大地迎来了黑暗的时代。刘彦来到了公元340年,历史俗称“五胡乱华”的历史时期。面对中原满地胡人和即将被杀绝的族人,他别无选择,只能奋起为生存而战!……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我有系统金手指,诸君且与我一同杀胡,尽复汉人河山,再塑强汉辉煌!……亲们,请继续相聚到荣誉的新书:《春秋大领主》直接搜书,或是点荣誉的作者名,可以找到。让我们再一起慢慢的变老!
  • 重生漫画之神

    重生漫画之神

    追忆童年经典,怀旧者请进!新书发布,《异界逍遥人生》,老乔请求书友们的支持,多多收藏推荐,谢谢大家了!
  • 一把宝剑走江湖

    一把宝剑走江湖

    因为他是个野种,所以外祖父母和母亲被白头村的村民戳烂脊梁骨。因为他不肯服软,所以被白头村的孩子们打骂很多年。因为他有仗剑江湖的梦,所以被人们嘲笑,说他不知天高地厚。后来他终于走出白头村,背着一把破剑,牵着一头黄牛,领着一只土狗。他小心翼翼又毅然决然一头扎进江湖,怕被淹死,却终于没淹死。…………那一年,他仗剑入京都,只为把那个抛弃他们母子的男人带到母亲坟前忏悔。那一年,潇潇细雨漫青山,他一举成为天下第一神仙门派的小师祖,名扬天下。…………痛快过,痛苦过,坚定过,迷茫过,所以通透。他叫李青石,他每一次出剑,只为心安。
  • 龙归诀

    龙归诀

    三界中人人觊觎的奇书也是灾书的《龙归诀》重现,玄天盟奉经弟子南宫斐应劫而生成为《龙归诀》的唯一传人,究竟是福是祸?而那个关于“龙归一现,灾祸重生”的预言又会是什么,南宫斐究竟要如何阻止这场祸乱三界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