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3200000111

第111章

夫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非曰:上文谓道生德畜,此又以生畜尽归於道,前后不相同矣。末覆又说出玄德来,何(卯)[耶]?且此说道非说人,而云不有、不恃、不宰,是谁不他?

右第五十一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非曰:彼只以母子喻体用,不知母子虽同气而二体,是二物,体用为一原而无二也,岂足以知道乎?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於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非曰:翕辟、动静、小大、强柔,莫非天地自然之道,何必闭门塞口然后为道?

右第五十二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非曰:一弛一张,莫非自然,毫发加意,便属私心。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资财有余,是谓盗夸。非道哉!

非曰:圣人之道,大道也。老子书所言,恐亦未免於好径盗夸,非道矣。

右第五十三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非曰:须知所建所抱者何物。言同而指异,学者不[可]不细察也。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非曰:身家国天下只是一本,通在修身上了,此大学之指,更不如此支离,二本三本。程子曰:「道一本也,知不二本,则笃恭而天下平之道。」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非曰:亦同一本,亦同一观,用四以字四观字,是支离其心之全体矣。或曰:此与物各付物似合而不同,何也?曰:始以身观身,亦为付物乎?身者我也,又谁观之者?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非曰:彼谓以此者,指以身观身以下数言。如此支离,何足以知天下哉?

右第五十四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蛊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

非曰:含德比於赤子可也。赤子或有被猛兽之害者矣,而谓不螫不据不搏,则诞妄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非曰:圣人之道中立而和生,知和而和,则非圣人之所谓和矣。知常以下数言,名理未当。盖不知而作,好事者为之也。

右第五十五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非曰:此言似与不言而信相合,然而不同,人当具眼。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非曰:只是有意之私,殊非自然。

右第五十六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非曰:治国有经有权,用兵有正有奇,岂有正止可以治国而不可以用兵,奇止可以用兵而不可以治国?变化之道何专於正?仁义之兵何专於奇?此乃策士之流为之也。圣人行所无事而不敢有取天下之心,有取天下之心,必得罪於天矣。非得罪苍苍之天得罪灵府之天也。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民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非曰:皋陶明刑,期於无刑,而云法令彰而有盗贼者,是必欲弃其法令矣,是乱天下之道也。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非曰:此与笃恭而天下平似合,然而不同。所谓笃恭者,必笃之於心,笃之於身,由是笃之於家,由是笃之於国,由是笃之於天下。刑政礼乐,未尝无为也,然圣人为之,天理流行,行所无事耳。若老子书一切无为,则足以乱天下矣。

右第五十七章

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非曰:圣王之政明快无闷,不察察而未尝不察,如日月之照临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民之迷,其日固久。

非曰:祸福相为倚伏,不待言矣。至於邪正善妖有一定之理,而不可变而为也。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非曰:方廉美德在己,岂有伤刺於人之理?直与肆相反,光与耀不相蒙。

右第五十八章

治人事天莫如啬,

非曰:非圣人盛德,极天下之仁敬,不足以事天治民,而以啬言之,见亦陋矣。固知老子书非聃之言。

夫惟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非曰:凡称啬夫亦啬也,据此所称,无乃介吝一节之士耳,遽可以言早复乎?颜子不远复,知几其神,於念头上用功,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故能克积德以造其极,而可以浅易言哉?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非曰:既言莫知其极,则有国长久不足言矣。轻重浅深不伦。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非曰:为长生之术而云啬则可也,而遽以为圣人全纯变化莫测,妄矣。此必摄生之徒为之。

右第五十九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夫两不相伤,故其德交归焉。

非曰:大人与鬼神合其吉凶,以其同体也。中庸称鬼神之德之盛,岂有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之理?既神,又岂有伤之?又岂有圣人伤神之理?老子原不知鬼神之德,又岂知道?故吾谓此书非聃作,必关尹之徒鞫说之辈托而为之也。

右第六十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非曰:此乃阴谋诡谲之徒为之,去圣人正大光明之心、义以为利之道远矣。

右第六十一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非曰:道与天地万物同体,亦家常菜饭,何奥何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非曰:市尊加人皆非圣人大公之心,一有此焉,不可与入尧舜之道也。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非曰:坐进之言似是矣,恐道其道,非吾之所谓道也。故胡康侯云「句句合,然而不同」者,此也。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非曰:求财得之,是也。道岂为免罪而学邪?

右第六十二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非曰:圣人有无同体,老子只是一切无了。囗食而[不]知其味,可谓心乎?释氏曰:「终日食饭,未尝咬破一[粒]粟。」明道曰:「常人食饭在脊梁上过,吾食饭在肚里[过]。」[邪]正大小自不同矣。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

非曰:圣人以直报怨,老子报怨以德,出於有意之私。余皆然。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非曰:圣人随大随小,一天理之流行耳,而未尝有意必也。

右第六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

非曰:老氏既主无为,此又曰「为之於未有」,未有而且为之,则有时为之可知矣,其言自相予盾。若圣人无二语。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非曰:圣学之所谓无为者,天理自然,物各付物,不加毫末,所谓行所无事也。未尝以己与之,舜之无为而治,亦以有人为之,而己不容私智耳。今此既曰「为之於未有」,而又曰「无为」,何耶?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非曰:所谓慎终如始,似合而实不同。於此看得破,许尔具一只眼。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非曰:难得之货,圣人本无欲也,而又曰「欲不欲」;不贰过,圣人本学也,而又曰「学不学」,何耶?所谓天理者,自然之体。察见此体,则为之不厌,而又曰不敢为,是未知自然者也。其所谓自然,非圣人之所谓自然者也。后儒比而同之,惑也甚矣。

右第六十四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非曰:秦以愚其黔首失天下,自附於不可使知之,其得罪於圣人大矣。

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於大顺。

非曰:孟子曰:「智者若禹之行水,行其所无事也。若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以不智愚民,民散久[矣],秦政是也。反以为玄德大顺,何其惑也?前辈谓[老]子之道可以治天下,吾故谓老子之道可以乱天下,秦政是也。

右第六十五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非曰:前言谦下为众善之归矣,又曰欲上民必以言下之云云。不争是矣,然非为乐推莫与之争而为之也。至於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术笼络人,何如立心?

右第六十六章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

非曰:若圣人践形惟肖,则与天地同大矣,何谓细?

夫我有三宝,宝而持之。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非曰:慈俭谦皆美德也。皆天理也,无所为而为之也。圣人[岂]有意而为之哉?天亦岂有心而救之、卫之哉?

右第六十七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非曰:此乃策士之为,与配天不相乾。

右第六十八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非曰:此二节亦策士之言。

右第六十九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

非曰:中庸夫妇与知与能,老子谓天下莫知莫行者,非中庸之道也。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非曰:圣人不愠人之不知,老子幸人之不知,其意公私判然矣。

右第七十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平治,生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非曰:以不知为知,固病矣。若以知为不知者,如知孝知弟,人人之所共知,而自以为不知,别求知於不可知之外,岂亦非病耶?圣人病病,元是知病,何谓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何其明白也!

右第七十一章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

非曰:民不畏威,岂皆由狭居厌生所致耶?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非曰:圣人自知自爱,必有所知所爱之理,而异於老氏者,所谓句句合然而不同也。

右第七十二章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不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非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勇是美德,岂分敢不敢?岂老子以果毅为敢,故亦不为乎?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非曰:善胜善谋,非所以言天道。

右第七十三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囗。夫代大匠囗者,希有不伤手矣。

非曰:民之所甚畏者,死而止矣。故皋陶:「象以典刑,刑期於无刑。」若又不畏,则圣人亦无如之何矣。但如禹泣罪人,汤祝不用命者罹吾网,如此而已矣。代有司杀者,擅杀者也。杀之而已,非我杀之也,天杀之也。

右第七十四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而贵生。

非曰:惟民有欲,无主乃乱。圣王之治主於有,老子之道主於无。圣王有井地之制而老氏无之,故至於多税。圣王有政教礼乐之设而老氏无之,故至於难治。圣王有厚生之政而老氏无之,故至於轻生。

右第七十五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非曰:刚柔、生死、大小、上下不齐,天之道也,圣人顺乎天而不私。老子欲处下居小,用柔长生,岂天道之自然乎?此可谓无意必乎?

右第七十六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惟有道者。

非曰:损上益下,民悦无强,本出於圣人一体之仁不能已者,不假张弓之喻矣。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非曰:老子本说无为,此又说为,何耶?遁词也。其不欲见贤,亦多了不欲一念也。

右第七十七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不离不弃

    不离不弃

    神说:爱情是永恒的,不能因为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是贫穷、健康或是疾病、快乐或是忧愁而改变;神又说:真正的爱情见诸于患难,当一方陷入逆境,另一方仍死守爱的堡垒,这就是真爱;神还说:人的一生可以舍去的有很多,但唯有一项必须厮守终生,那就是爱情;杜曼琳说:亲爱的,今生今世,无论怎样,我都会用心去呵护我对你坚贞不二的爱情,不离不弃,陪你到生命尽头。杜曼琳,一个朴实的名字,一位善良的女人,面对一路艰难走来、相依相偎、恩爱有加却意外遭遇高位截瘫的丈夫,不离不弃,用自己的智慧、忠贞和行动谱写了一曲人世间最忠贞、最悲壮、最感人的爱情赞歌。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小妾戏很多

    小妾戏很多

    林染穿越过来,自以为是要迎娶哪家千金小姐,谁知竟是嫁给魔教教主当小妾,简直不能更糟了!说好的打开金手指的人生完全没有,还每天被调戏得不要不要的,嘤嘤嘤……林染穿着一身大红的喜服,端坐在床上,整个人是崩溃的。大约半小时前,他勉强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虽然没什么道理,只是在寝室睡了一觉,但穿越本来也不需要什么道理,何况林染觉得自己说不定可以头顶主角光环大开金手指,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 重生喜乐小日子

    重生喜乐小日子

    出生的第二天把她抱走,她认了,谁让她是爹地的孩子,父债女还。对她不是打就是骂,还到处抹黑她,也认了,谁让她是自己的阿姨呢。将亲生女儿换去做了豪门千金她也认了,反正她有手有脚,自己能挣钱。可素你丫的不能坏事做尽还赶尽杀绝吧。怒……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小敏一直都不是一个乖乖兔……重生后,抢回她的爸妈,抢回她的身份,再抢回属于她的男人。哼,哼……看你们谁还敢唧唧歪歪……
  •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南方地区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的编选集,包括我国南方各个少数民族,如: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纳西族、基若族、普米族、拉祜族、傈僳族、毛南族、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独龙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布依族、仫佬族和高山族等。
  • 王者荣耀之射手曙光

    王者荣耀之射手曙光

    新书《飞刀与快剑》title:王者荣耀之射手曙光----【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神秘代练陆平凡放着能秀翻全场的刺客不玩,转而去使用人人嫌弃的边路射手,竟是因为……
  • 曲目新编

    曲目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漫沐佳妃

    漫沐佳妃

    一个千金公主不愿受宫中束缚,一直梦想的闯荡江湖,终于有机会她冲破重重束缚到了宫外,从此走上了侠女的道路。再回到皇宫中一切都是物是人非,与原来的人又上演着一段情恋。
  • 古滇迷国

    古滇迷国

    在中国西南边陲曾诞生过一个被人们称做古滇国的文明古国,然而这个古国却在几千年前神秘地消失了。时至今日,这个谜题仍然没有被解开,直到一部女书的突然出现,引起了多方的争夺和一系列的探险,才让人们逐渐接近了谜题的答案。
  • 行刑官·悍刀

    行刑官·悍刀

    柳青青是个绣娘,别人绣的是衣裳,她手里缝缝补补的,是遗体。再支离破碎,她都有办法缝合得齐整,不留破绽。全须全尾上路,不仅事关一个人最后的尊严,按照本朝民间的说法,任由残躯堕入阴间,是大不祥,转世之后,即使身无残疾,亦会追问,为何我这一生,永远若有所失。柳青青有多年的织绣经验,认真专注,从不多话,找她的人很多,日渐闻名于沅京。换句话说,她颇赚了点钱,名声也好。但菩萨是用来敬的,不是用来娶的,男人们说,摸过死人的手,为我做饭洗衣,这太可怕了,更别提吹灯后的春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