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1600000007

第7章 严格按制度和流程办事——安全靠纪律来约束(2)

当时,厂里安排他带一个年轻人学习操作。江津再三嘱咐新来的年轻人先不要忙着动手,只要多用心观察自己的操作就可以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对方就提出来。

开始徒弟也很是听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天过去了,这个年轻人就有些沉不住气了。一天,车间主任让江津送一小桶液酸到隔壁车间去。正当江津转身去找抽吸筒的空当,年轻的徒弟想到了在大街上看到的司机用嘴巴从油箱里抽取汽油的情景,他喊住江津并大声说:“师傅,这活让我来吧!”说完拿起一根塑胶管插到液酸池子里面,另一头对着自己的嘴巴猛吸一口……江津想制止也为时已晚了。年轻的徒弟被送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口腔、咽喉、食道,甚至连胃全部都烧坏了。现在他只能靠流食维持生命……

在我们的人生起航阶段,我们的父辈常常谆谆教导我们要守规矩。实际上,不仅仅生活中如此,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工作当中更需要守规矩。

2004年8月2日6时,新疆某农场35kV线路(线路竣工后,因其配套的35kV变电站不具备运行条件,该线路降压为10kV运行)避雷线烧断后,搭落在垂直交叉的400V三相四线架空线路上,引起短路。零线和A相导线烧断掉落在地面,造成经过该路面的行人不幸触电身亡。

事后经检查,线路存在严重的装置性违章。该线路施工前没有和当地的林业部门达成有效宽度的廊道协议,沿线廊道宽度没有达到规程要求,运行后曾发生多起因树障短接而造成的线路单相接地和短路故障。为了避开树障,维修人员人为地将变电站出来的第9根电杆中间相(避雷线烧断处)瓷横担上的导线由原安装位置移到离串芯螺杆根部100mm处,使瓷横担抱箍与避雷线支架抱箍合为一体,给事故埋下了安全隐患。

“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不幸触电身亡”,这些后果都是极其可怕的,当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违规操作的事故报告之中,难道对你就没有丝毫的触动吗?难道你还看不出认真负责地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生产活动,对于一个生产者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吗?安全责任意识,存在于安全生产操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严守操作规程,才能避免血的教训。

把安全检查当做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企业的安全检查已成老生常谈,月度查、季度查、半年查……大多固定时间和模式,这种例行公事式的、提前通知的安全检查,便形成了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级应付一级的怪圈。

其实这种走马灯式的安全检查收获甚微,发现不了安全隐患,解决不了问题,有违安全检查的本意。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其实企业要想通过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确保检查质量,安全检查不能固定模式,而应该用纪律去约束员工,用安全知识去教育和引导员工,让他们把安全检查当做每天必须去做的一件事。

“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幸存者、二等舱女乘客西尔维娅·考德维尔记得一个船员在航行中对她说过这样的话。

“根据我所有的经验,我没有遇到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故。我从未见过失事船只,从未处于失事的危险中,也从未陷入任何有可能演化为灾难的险境。”这些话竟然出自于泰坦尼克号经验丰富的老船长爱德华·史密斯之口,在他的意识深处压根儿就没有危险的概念。

1912年4月12日是个悲惨的日子——这一天,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驶往北美洲的处女航行中不幸沉没。这次沉船事件致使1523人葬身鱼腹,是人类航海史上最大的灾难,震惊世界。这么多年来,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人们探索的焦点。

1985年,人们在纽芬兰附近海域发现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残骸。紧接着,探索者们利用各种先进技术,甚至潜入冰冷黑暗的深海,企图揭示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然而,潜入水中的人只能看到泰坦尼克号的外观,却无法探查由于冰山撞击造成的“创伤”,因为轮船的裂缝已被厚厚的泥沙深深掩埋起来了。这个状况一直到1996年才得以改变。该年8月,一支由几个国家潜水专家、造船专家及海洋学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深入实地进行了探测。不探则已,一探惊人。一个全新的说法打破了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广为人们所接受的剧情。在这部电影里,这艘近275米的豪华客轮,被迎面漂来的冰山撞开了约92米长的裂缝后,船舱进水,很快沉没在纽芬兰附近海域。然而这次探测的结果表明,泰坦尼克号并不是被迎面漂来的大冰山撞开一个大裂口而沉没的。他们的声波探测仪找到了船的“伤口”。“伤口”并不是92米那么长,而是6处小“伤口”,总的损坏面积仅有3.7~4米。研究人员为了增强这种说法的可信度,利用那些数据在计算机上模拟了灾难发生的过程,结论是肯定的:当时进水的6个舱室并不是平均进水的,有的进水量大,有的进水量小,这说明撞开的洞口有大有小。其实,当时该船的设计师爱德华·威尔丁已经提出了这个情况,可是这个非常重要的证言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因为当时的人们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一艘如此精良的巨轮只撞了6个小洞就沉没了!

该船的“受伤”与船体钢板也有很大关系。1992年,俄罗斯科学家约瑟夫麦克尼斯博士在文章中写道:“敲击声很脆的船体钢板,或许使人感到它可以在撞击下被分解成一块块——实际上是从船的侧面被打开的口子。”美国科学家对船体钢板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上面的看法,当时的钢板有许多降低钢板硬度的硫磺夹杂物,这是船体钢板非常脆的原因。因此,专家们普遍认为,冰山撞击可能并不是致命原因;冰山撞击来得太突然,加上轮船的速度稍快,再加上钢板较脆,是这一悲剧发生的真正原因。

后来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船员船舱里竟然没有一个双筒望远镜,这意味着监望员很难及时发现冰山。即使监望员发现不了冰山,泰坦尼克号本来还是有机会逃过一劫,因为当时航行在这一海域的英国邮船卡罗尼亚号就发现了冰山并绕过去了,并随即给泰坦尼克号发去了预警电报。然而,遗憾的是该电报并没有引起船长的足够重视。

至此,泰坦尼克号的悲剧注定要发生了……

我们在企业里常常说“紧绷安全这根弦”,安全意识的内容很多,那么“安全这根弦”指的是哪根弦?指的就是风险意识。“紧绷”就是时时刻刻要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安全意识,以及落到实处的安全检查工作,能够直接减少企业的安全事故,这对于企业的信誉、发展和利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上,这些问题大部分的员工都是能想到的,但最后能完全做到的却没几个。由于现在的企业安全检查比较频繁,各单位都高度重视,成立小组,召开专项会议,制订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等,确保活动深入有效扎实开展。但检查组一走,一些员工依然我行我素,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照样发生,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甚至一线班组职工认为是“检查年年搞,年年都一样”,对活动不上心,造成上面雷声大,下面雨滴小。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安全大检查一定要多方配合。

其实,简单分析一下就明白,这些员工对于安全检查不上心大概有三个原因:

一、麻痹大意

存在侥幸心理,总认为不会有事,也不可能会有事。

二、偷懒

开始一段时间可能天天查,一旦时间长了,发现每天也没查出问题,之后就开始懈怠,觉得查了也白查,还不如省省劲呢。

三、充当老好人

别人不查自己查,那别人就会觉得自己“多事”;别人当班的时候没查出问题,而自己查出问题可,那别人会觉得自己“争表现、讨人厌”。

由于以上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在进行安全检查工作中要让职工当主角,只要员工从心里认同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并且秉着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同事的安全去履行这个工作,相信最后所有的同事都能理解你,认同你,甚至跟随你的工作方式,做到“每日一安检”,那么所有员工的生命都得到保证,企业的财产也得以保护,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所有员工感到开心的事吗?由此,安全检查工作重在把以下几个问题落到实处:

一、形成声势要有力

针对部分干部职工存在的“检查年年搞,年年都一样”“搞完秋检搞春检,搞完春检搞大检”等松懈麻痹思想,要创新教育形式和学习方法,要利用身边的事故资源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工作中行动起来,确保安全大检查活动深入人心。

二、要激励一线职工

换句话说,就是让一线职工在活动中当主角。因为基层职工长期生产在一线,对安全上的漏洞了如指掌,让他们唱主角,才能真正调动其主动性,使安全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更有利于分析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领导检查要有力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对活动开展情况要进行多检查,多督促。检查不能听汇报,走走形式,同时,对查出的问题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和定期反馈整改信息,甚至定期回访检查,直至彻底治愈。对活动开展不认真的部门该通报的通报,该考核的考核,甚至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把查找漏洞当做一种习惯

很多企业都在做全员风险管理,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发动全员进行危害辨识。员工参与得越多,危害识别就越全面,全员参与,才能不留死角,也才能全面防控。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坚固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固的长堤,还害怕几个小小蚂蚁窝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大片村庄和田野。

这就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由来。

企业中的各种“小漏洞”其实就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一个个定时炸弹,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放过一个安全漏洞,等于埋下一枚炸弹,而查处一个漏洞就等于拔掉一颗定时炸弹。事故预防是生命的保障,而要预防事故,必须先堵安全漏洞,否则,漏洞不消除,事故难阻止。

惠普公司的管理者轮流当安全组长,他们每天都会不定时佩戴红袖标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检查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环境是不是有不安全的隐患。譬如,所有的电缆必须要贴着墙边放、超过一人高的柜子必须要固定到墙上、办公桌底下不能放杂物,等等。每当发现问题之后,立即责令问题责任人予以当场解决,把所有可能发生的隐患都解决掉,并且这些隐患决不允许在下次检查时出现。

通过惠普公司的安全管理,我们不难发现,安全生产,谁在生产?是全体员工在生产。全体员工是生产的主体,也是安全风险的主要承担者。

风险伴随在我们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操作步骤中,危害自然也存在于每个人的岗位中。岗位员工与风险最接近,也最容易发现身边的漏洞。

所以,企业里的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应该承担起安全漏洞识别的责任。

安全漏洞识别讲究时时处处,是个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这里重点谈谈时间。时间上,要做到全过程。全过程识别包括三个时间段:

作业前,员工要根据作业任务进行全面识别,进行事故预想,按照流程进行巡回检查,做好应急准备。

作业中,员工要兼顾生产和安全的关系,不放松警惕,不麻痹大意,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某厂催化装置精制工段酸性水系统停车,对各有关管线进行排液处理。按规定,应先将进料管线上的阀门关上,再打开出口阀排液。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排放过程中幸好有人监护,迅速通知大家佩戴防硫化氢的活性炭滤毒罐,结果在进料管线内酸性水排放瞬间,硫化氢气体经过进料管线排出,迅速弥漫整个泵房。正在泵房内打扫卫生的两名女工因为防护措施得力才免于灾难,从而避免了一起性质严重的违章操作事故。

作业后,要仔细检查,不给接班人员或者自己明天的工作留下隐患。日本企业推行的5S管理,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修养为内容的活动,在作业后要做好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工作,所用的材料、工具,哪些还要用,哪些不再用,都要进行整理归类。我们的一些企业可能没有推行5S管理,但是,“工完料净场地清”的传统还是要坚持的,收拾整理、打扫干净是无论哪一个企业都必须坚持的。

要做到安全生产,请把查找漏洞当做一种习惯。

同类推荐
  • 微营销引爆大利润

    微营销引爆大利润

    本书通过无私分享最实用、最易懂的微营销方法和窍门,讲解如何利用微营销进行宣传推广,如何打造圈子、社群进而形成粉丝效应,实现从“企业追着客户跑”到“客户追着企业跑”的营销革命!
  • 超级产品的本质

    超级产品的本质

    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本书中,详细回顾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超级产品之一——“福特T型车”从构想到狂销全球的全过程。关于一个超级产品的一切:理念、构思、设计、检验、改良、简化、人性化、改进生产方法、降低造价、改进使用体验、广告、定价……福特都进行过偏执狂式的反复推敲和实验。一个世纪以后,福特的信徒史蒂夫·乔布斯,将超级产品的思想全面升级、运用到新的领域,又一次用最少的产品拿走了行业最高的利润,征服了全世界的消费者。找到合适的产品,通过对其反复研究,去掉任何多余的部分,这才是正确的。要反复问:产品还有没有更简便、更轻便的余地?大多数的生产者,更新产品比改进生产方法快,我们则恰恰相反。
  • 敢说你懂营销管理:亲历跨国名企的管理趣事

    敢说你懂营销管理:亲历跨国名企的管理趣事

    本书整理了作者多年来在世界500强跨国企业零售管理工作中积累的诸多鲜活案例,并将这些内容有体系地呈现出来,分别讨论了招聘培训、目标理、工作量管理、会议管理、客户管理、营销活动管理、团队激励与文化建设等七大营销管理要素,将枯燥的理论变成了有趣的生动读物,并对管理实务中的难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该书弥补了市场中既好看又实用的营销管理类图书比较少的现状,最适合营销主管和有志成为营销主管的人阅读,也可作为所有对管理感兴趣朋友的休闲读物,从中吸取“正能量”。
  • 华为是如何留住10万人才的

    华为是如何留住10万人才的

    在华为,员工之间通过竞争上岗,通过竞争定优劣。公司的人才也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脱颖而出的。华为实行绩效考核制、末尾淘汰制。
  • 马化腾决策腾讯的66金典

    马化腾决策腾讯的66金典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有一个人跟马云、李彦宏、丁磊、张朝阳、陈天桥5个人同时过招,因此被称为“全民公敌”。他长相斯文,举止儒雅,却凭借非凡的商业决策智慧和一股霸气,一手打造了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他,就是马化腾。商界里,上演着弱肉强食的法则。是等着被对手鲸吞蚕食,还是先下手为强?马化腾毅然选择了后者。于是我们看到,腾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尽管在电商领域曾是实实在在的“莱鸟”,但腾讯却凭借着自身的平台优势成功做到了后来居上;微信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开局,甚至直接对QQ构成威胁,难怪有人说,“微信跟QQ抢用户,马化腾是在革自己的命”。
热门推荐
  • 传世·中州乱

    传世·中州乱

    主角来到中州城闯荡,偶然得到一枚戒指,久戴后自身肉体变成炼丹的一味重要药材。而摄政王要杀害小皇帝独掌大权,必须用到这种丹药。因此,摄政王需要捕捉男主,炼制这种丹药。过程中夹杂着门派之争,和门派与各个角色之间的纠葛。最终,主角在摄政王和小皇帝的此次交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因此成名。
  • 技高一筹

    技高一筹

    深秋时节,北方大地呈现出一片耀眼的金黄色,这种颜色给人以丰收之后的满足和喜悦。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金黄色一褪,便是满目的萧瑟与苍凉,这是北方的一大特点,每到这个季节,总是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感伤。杨春兰在窗前站立了很久,望着夜空中的繁星,似乎有了什么心事,于是用手机发出一条短信:“如果没有什么事,就早点过来。吻你。”这是光明市人民政府的单身宿舍楼,就是家属不在身边的男女居住的地方。单身楼共三层,属于“文革”前的苏式建筑,在大片杨树的簇拥下,显得古朴而庄重,混杂着“文革”和欧式气息。
  • 年轻人要多懂点国学修养

    年轻人要多懂点国学修养

    这是一本帮助年轻人有效提升国学修养,完善立身处世能力的人生智慧宝典。本书从自立自强、放大格局、善于取舍、感恩惜福、安贫乐道、宽厚包容、达观处世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层层深入的阐释和对典型案例的评析,全面讲解了年轻人急需掌握的各种人生哲理,不仅能激励年轻人乐观进取、自强不息,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还能帮助他们培养谦和、感恩、自省、包容的心态,提高个人素养,赢得好人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国学修养必读书。
  • 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

    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

    人生中有很多艰难困苦,这往往是人生很大的障碍,很多人为此在等待老天开眼,希望能得到他人的援助,可是,更多人在这种等待中垂垂老矣,一事无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付出,他的人生才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人地位的高低,身份的尊卑,乃至事业的成败,往往源于他自身努力的程度。成功靠自己,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凡事靠自己,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出路

    出路

    端坐在会议室中央的红星村新任书记杨国伟,左手拿着烟,右手握着笔,正在主持召开村委扩大会议。两排坐的都是村里大小领导,这些领导当中,有的脱下人字拖鞋,双脚蹲在板凳上;有的一只脚踏板凳,另一只脚不停摇晃,像做足部运动一样;有的侧着身子,面向墙壁抽大烟;有的用一个铁夹不停地拔胡子……十多年前,这些领导就是这种姿势。种田人,不拘小节的本性一直没改变。会议围绕如何发展村里经济、脱贫致富为议题,杨国伟听取大家的意见。第一村民小组长老田清清嗓子,首先发言说:“要发展本村经济,难啊!一是我村地处山区,道路不畅通;二是我们没有资源,若不是靠各家各户的青年外出打工,我们早就吃西北风了。因此,我的意见是:要发展,要生存,只有一条路,号召村民外出打工!”
  • 修炼从斗破苍穹开始

    修炼从斗破苍穹开始

    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少年身怀万能系统,从斗破苍穹开始修炼,这是一个现代人在异界修行的故事……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灵感火花,打造智慧人生

    灵感火花,打造智慧人生

    本书内容既有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发明创造的小故事,也有一些新观念、新方法的思维创新的故事。它们个个寓意深远,文学气息浓厚,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创新的重要意义,体会创新的无限乐趣,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热情。
  • 方圆人生

    方圆人生

    本书从做人、办事、交友、谈话、沟通、处世六个方面讲述了为人立世的大体法则和方略。
  • 百歌行兮

    百歌行兮

    顾兮远上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嫁给沈其修,结果她走上了人生巅峰,再来一回,她却处处躲着他,毕竟她已经是有夫之妇了,但是那漫天的流言蜚语都在说沈其修深爱着他的妻子。顾兮远听着好友声泪俱下的描述,她咬牙:她什么时候成了沈其修的妻子了。他们都是下棋高手,一个剑走偏锋,一个善于织网。这是一个高冷国师和一个不着调丞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