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0300000007

第7章 女红之艺(女红用器 织绣与编结小史)(2)

缂丝,有宋代云间(今上海松江)女子朱克柔,善书画,以女红行世,所造的缂丝人物、树石、花鸟古澹清雅,流传至今的《牡丹》《山茶》《莲塘乳鸭图》等为人们所宝。印染类的女工艺家,有唐代《唐语林》引《因语录》所载的玄宗时的柳婕妤之妹:“玄宗时柳婕妤有才学,上甚重之。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之象,而为夹缬。因婕妤生日,献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天下。”夹缬工艺在唐代之前就有,这位柳氏女可能是将这种工艺加以改进。为绫罗染色,也是女子之事。按四季不同,染出不同的花卉鸟蝶之色。宋代王皀《宫词》描写宫女:“为染浅黄衫子色,金盆添水看鹅儿。”

刺绣,在周代就有实物出土,如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有二十多件绣衣。汉代马王堆也有绣花袍子。唐代的刺绣水平很高,这里仅举出赵丰先生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介绍的敦煌藏经洞出的一件长方形绣袋,白色底子上绣以缠枝宝相花,每朵花用彩色绣线绣成花瓣,以银线缘边,最外一圈花瓣用晕色技法。花卉间还缀有盘金绣的展翅飞凫。

历代女郎不但刺绣衣物、用具,还刺绣佛经、道经及佛像等,以祈求福寿。唐代苏鹗撰的《杜阳杂编》记载南海(广州)向皇帝贡上一位奇女卢眉娘,年仅十四岁,生而眉如线细长。幼而慧悟,工巧无比,精于刺绣与编结艺术,直径一尺的绢上能绣出《法华经》的约七万字的全文,还能编结出宽大的五重伞盖,上面布满仙人楼阁的图像:“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缕分为三缕,染成五彩,于掌中结为伞盖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台殿麟凤之象而外,执幢捧节之童,亦不啻千数。其盖阔一丈,秤之无三数两。自煎灵香膏傅之,则虬硬不断。”但是这位技艺如此精湛的女子,却是被当成向皇帝进贡的奇异物件一般,献入宫中罢了。后来眉娘据说成仙化去。

在敦煌莫高窟就出土有北魏直到唐、五代时期的佛幡、经袱、佛像之类刺绣,配剪贴花纹、彩画等技法,也为女子巧手所制。苏州瑞光塔第三层塔心穴的罗地花草纹经袱、浙江瑞安县慧光塔出土的双鸾小团花经袱,均是北宋时期的,类似于后来说的双面绣。

现存较早的女郎刺绣佛经,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刺绣《妙法莲华经》(即《法华经》),在宽44.1厘米、长1953.3厘米的磁青色绢上,用彩线绣灵山会诸佛像以及经文;卷后署名为“城东漏泽寺小比丘道安拜书,在城兰桂坊女善人李德廉绣”,是居士李德廉及其外甥女姚德贞协同绣制的,佛像连眉目也用丝线绣出,色彩典雅(见庄恒《元代刺绣妙法莲华经卷》,载《文物》,1992年1期)。

女子绣佛菩萨,须先净手、虔心而制。清代文士邹程村(邹癨谟)作的《留春令》,就咏女子浣手绣观音像:“兰汤浴手,窗前先就,红莲娇片。须记他原少凌波,休错配鸳鸯线。

绣着金身须半面,似向侬青眼。春笋纤纤近慈云,疑紫竹林中现。”还要制作佛幡、幢帐等装饰佛殿。彭孙?《金粟闺词百首》咏道:“琳宫曾许六铢香,绣得名幡七尺长。趁取今朝风日好,上幡归去踏春阳。”

女子还有存发刺绣之俗,每日梳头时有长发掉落就存起来备用,或直接截下头上青丝,刺绣经文与仙佛像,表示虔诚之心。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的《东方朔像》,相传是宋高宗的妃子刘安所绣,以发绣出窃桃的东方朔像,双手捧着桃,须发飘飘,衣带线条流畅。南京博物院藏有元代书画家管道升的《观音像》,绣出赤足、披宽袍、手持佛珠的观音,丝绣、发绣相结合,飘洒的长发就是用发丝绣成的,衣纹以笔勾勒,再用彩丝绣制其他部分,脸相显得丰满雍容。明代女诗人、画家倪仁吉也留有一幅发绣观音,1957年在浙江义乌发现。成都文殊院则藏有陕甘总督杨遇春之女的发绣水月观音像。

清末宣鼎的《夜雨秋灯录》一书也记有一则女郎创作“发绣佛”的故事。写东海县的掠网寺珍藏有一幅绣佛,是孝女苹香为父亲祈福而绣的,目为之盲,后来得道而登仙。

近代朱启钤《女红传征略》则记:“高邮王瑗(琼),进士李炳旦妻,幼通经史,工书画,尤精发绣观音,尝为亲疾发愿,以绢素绣璎珞大士像,拆一发为四,精细入神,不见针线迹,宛如绘画,观者叹为绝技。”这位高邮女子,因为亲人有疾病而发下愿心,刺绣璎珞大士,即观音大士。据说她能把一缕头发分拆为四,绣出如画般精细的绣品,不见一点针线之痕迹。

宋代后,刺绣独立发展为一门艺术,绝不仅是在织物上作为装饰,文士们赞叹它比绘画还要佳胜。明代项子京《蕉窗九录》说:“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宋代闺中人的“画绣”技艺已很高。明代以来,最著名的是上海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明代嘉靖年间松江府文士顾名世修筑一座“露香园”居住。顾氏女眷们通文墨,善书画,不断钻研绣艺,画绣合一、用丝细如毫发,配色静雅,将刺绣与绘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顾绣”这一枝奇葩,被誉为“画绣”。当时名士如董其昌等无不为之折服。

明代顾绣名手最著名的是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韩希孟的刺绣多以宋元名画为题材,喜用写真手法,后来的苏绣也受到她的影响。现存有《宋元名迹册》等。顾玉兰曾设帐授徒,使得顾绣走出顾家,传承至今。

顾绣可达到的精美程度,从清代词人程默仙作的《顾绣》一文中便能看出来。文中说,友人顾伯露拿出太夫人所制的绣囊为赠礼,绣囊圆大如荇叶,仅二寸许(也就五六厘米的直径),而一面绣出绝句,字如粟米大,另一面绣骑白马的大将,骑赤马的胡儿,还有小胡雏等,各个穿着盔甲兜鍪,眉目真切,还有旗幡、戈戟之类,令人叹为观止。

顾绣也有发绣,如辽宁博物馆藏有顾氏的印有七襄楼印的表现陶渊明诗意的《发绣人物》等。

清代邓之诚《骨董琐记》记载广陵(扬州)余氏女子韫珠,年仅十余岁,及笄之年,却“工仿宋绣,绣仙佛人物,曲尽其妙,不啻针神。曾为阮亭绣神女、洛神、浣纱诸图,又为王西樵作须菩提像,皆极工”。当时著名文人王士稹(阮亭)见到她的杰作,爱不释手,将她誉为“针神”,并作词赞美。如《望湘人·赋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一词,是写其绣柳毅为龙女传书的神话故事。《浣溪沙·题余氏女子绣浣纱图》是咏其绣的西施浣纱图,图中的西施是在飘满花瓣的若耶溪上浣洗春纱,尚未进入吴宫,辞别乌喙(勾践),是淡雅之美,还没有夭邪(婀娜多姿)之貌。这年仅十五岁、鬓发乌黑的针神,艺术表现力是那么强:“何处青山是若耶,苎萝村畔认西家,满溪花瓣浣春纱。

未入吴宫犹淡漠,一辞乌喙便夭斜。针神十五鬓堆鸦。”

诗人陈维崧观赏后,也有词奉和王士稹,《多丽·题余氏女子绣陈思洛神图,为阮亭赋》一词是咏韫珠绣的洛神图,下片道:“又剪出、轻云态度,绣成流雪情状。叹香闺,一双纤手,比似文心谁瑜亮。便使当年,袁家新妇,自怜明镜图娇样。也还怕传神阿堵,婉转须相让。凝眸处,婀娜华容,千秋无恙。”这香闺中一双纤手,与文士相比也不逊色。即使当年袁家新妇自己对镜作画,也还比不上韫珠作品的眼波婉转的传神之美吧,多少年过去,图上绣出的洛神容貌仍是千年前的模样!

这里的陈思即陈思王曹植,袁家新妇就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甄氏,改嫁曹操长子曹丕。曹植作的《洛神赋》中的洛神相传就是影射她的。

《骨董琐记》又记:“卢元素,字净香,其先长白人,能诗工画,尤善绣,有针神之目。曾宾谷转运维扬,芍药开并蒂三花,遍征题咏,净香绣三朵花图,并绣已作和章于上。与句容骆佩香齐名,时号卢骆。”这位卢元素也有针神之目。文士曾燠(号宾谷)在淮扬,因见到芍药花开并蒂三朵,便征求诗咏。元素用刺绣的绝技绣出花图,并绣自己的诗作于上,自然令人叹绝。

扬州书画家管希宁夫人王氏,曾于四月初八浴佛日绣出“玲珑绣塔”,高悬堂上,画家汪士慎、高翔等人作诗赞赏。

明清以来,各地有著名的苏绣、蜀绣、湘绣、粤绣等。上海博物馆藏赵慧君的《金带围芍药图》,绣一枝枝叶招展的芍药花名种“金带围”,是苏绣珍品。沈寿、杨守玉等是刺绣名家。记载刺绣的用针、设色等技巧的有《云间丁氏绣谱》《雪宦绣谱》(沈寿口述,张謇笔录)。这些,无不闪耀着女性的才华。清代沈复《浮生六记》载妻子芸娘刺绣时倾尽心力,也正是历代女性绣艺家的代表性形象。《红楼梦》中提到的慧纹,也就是这类艺术珍品。

明人秦淮寓客纂辑的《绿窗女史》的《女红》篇中,录有张淑鮬《刺绣图》。张氏总结了刺绣所需要的心境、修养。女子要想刺绣,第一,需要有纯美的蕙心兰质,要聪颖,就像静女、文姬,或有林下风度。第二,刺绣的图案可以绣佛像,还可以绣洛神、龙女、绛树、青琴等美好佳人;或如楚江秋、汉宫春晓等风景;藤王蛱蝶、裴家鹦鹉、并蒂芙蓉、七十紫鸳鸯以及碧云、断雁、绮石、红蕉等绚丽的花鸟蝴蝶。第三,刺绣针法要有轻有重,像书法一样要求错落有致;结线有疏密,向画家写生学习,也就是说不能如以纺织、缝纫为业的绣工那样流于匠气。第四,刺绣的质地要好,包括吴绫、蜀锦、雾鄃、冰绡等。第五,刺绣器具有金针、五色彩线、金错剪刀等。第六,刺绣时要陈设名香、瓶花、画屏、漆几、碧纱、蔷薇露、拭巾、侍儿等,保持操作环境的美。第七,刺绣之忌,指斋戒、病倦时不可勉强劳作。第八,刺绣之候,暄风,爽日,秋夜,春日,花压栏杆,竹影曳窗,风帘燕入,喜蛛坠巾。这些时候的女子心情愉悦,刺绣最宜。

这篇文字可以说是很好的理论概括,指明刺绣绝不能仅是流水线的重复生产,而是高雅的艺术品。一代代的绣女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情致融入了绣艺之中。

清代佚名《燕寝怡情图》内,就有一幅表现女子的绣房,窗外木芙蓉花开正盛,房里有大幅的屏风画,红木几案,湘竹制的绣墩,绣架上,绣件已经绷好。这样的环境显然很合适刺绣艺术的产生。

编结工艺,也流传已久。先秦楚汉的女郎编结组带就很出色。江西靖安东周大墓有菱纹组带出土。湖北马山楚墓、长沙马王堆汉墓也都有各式花纹的组带。可以像今天的花边那样镶嵌衣边,也可以做玉佩、璧諲的系带,即《楚辞·九歌》说的:“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组带上的花纹奇妙,色彩交错,汉代《淮南子》赞美女郎的智慧简直可与大禹、商汤相比美:“蔡之幼女,卫之稚质,捆纂组,杂奇彩;抑墨质,扬赤文。禹、汤之智不能逮。”这女性化的智慧真可与男性相颉颃了。女郎也用组带编结各种小巧花结,在伞盖、旌旗等仪仗上也缀着。还有做腰带结、扇坠、荷包等的装饰。《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写莺儿与宝钗打络子,各种色彩的相配要鲜明好看。

组带编结还可以织出各种复杂花样,如端午节佩戴的长命缕(百索)就是编结而成;也有加上刺绣的。宋代蔡戡《点绛唇》词说:“纤手工夫,采丝五色交相映。同心端正。上有双鸳并。皓腕轻缠,结就相思病。凭谁信。玉肌宽尽。却系心儿紧。”在同心结上加了一对鸳鸯鸟,隐含嘉意。清代陈少海《红楼复梦》十一回写到一副“长春福寿图”套袖,也是类似的工艺:“柏夫人接了珍珠的套袖在手细看,见是用线结成如梧桐子大的多少红蝙蝠,一朵花间着一个寿字,都绣得极小巧精致;结的那线也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又红又黑,又白又亮,十分清奇好看。柏夫人道:‘这是用什么线结出这样颜色?’珠大奶奶笑道:‘真难为他,想出主意将红黑白丝同着顶细的真金洋线拈在一处,结出这样颜色。’”这里写到的编结之法,也就是那南海少女卢眉娘用来编制伞盖的技巧吧。

还有绞缠技艺,在伞柄、扇柄、香囊等上边用彩色丝带缠绕出花纹图案。这种技艺至今仍可见到,如北京故宫藏宫廷所用的羽扇,扇柄上就有以彩色丝线缠绕图案的。四川泸州出产的油纸伞柄上也用五色丝线绕成花纹。

同类推荐
  •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在对新时期以来全国戏曲创作做宏观把握的同时,重点选择了一批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并对这些作品的创作成就,以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方式上的基本走向进行了系统介绍和理论阐述。书中还对新时期以来以热情和勇气为这个时代奉献出智慧和心血的多位剧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了理论概括。作者从审美理想的视角选择,审美价值的意趣判断,审美感受的形象摹写等方面,论述了从审美理想到审美表达的创作过程。作者还用具体地区的实例,对新时期戏曲创作的成因进行了考论。特别是本书对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少数民族戏剧创作和儿童题材戏曲创作做了较为系统论述和理论总结。
  •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

    《中国书法全集4》主要内容分为“父与子:领时代风骚”、“唐朝两位‘广大教化主‘”等章节。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艺术故事总动员

    艺术故事总动员

    《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在章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艺术大师,通过对这些艺术家的传奇人生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让青少年朋友领略这些大师的个人魅力。海明威的传奇人生让人们领略了硬汉精神,贝多芬的艰难创作之路为人们奏响了英雄交响曲,浪漫天才毕加索的爱情之路让人们了解到天才的另一种人生,鲁迅在黑暗中的孜孜求索、千锤百炼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民族魂……艺术家是艺术的诠释者,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正是其理念的集中体现。意志的较量《老人与海》、迷人的《蒙娜丽莎》、天下行书《兰亭序》、的雕像《大卫》、超凡的游历《神曲》、美好绮丽的《安徒生童话》、强悍的命运之音《命运交响曲》……这些被发掘出的艺术瑰宝,将在《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第二章为青少年朋友做详尽介绍。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热门推荐
  • 四教仪备释

    四教仪备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瓶子密码

    空瓶子密码

    K大新大楼落成,媒体争相报道,白色巨塔风光无限的背后暗流涌动!一封匿名举报信,学术界新星深陷剽窃风波,是空穴来风还是设计陷害?青年教授离奇坠楼自杀,空瓶子背后暗藏什么线索?神秘的死亡之乐再次奏响,谁将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一连串的蹊跷事件,让众人雾里看花。究竟谁是这起阴谋的靶子,谁是背后枪手?名记者深入虎穴,明察暗访,惊天大案浮出水面……
  • 趣味故事

    趣味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甜蜜快穿

    甜蜜快穿

    “有人说你有外遇。”莫笙说,美男:“外遇是什么?我不认识她。”莫笙:“你骗人,你昨天晚上明明跟她在一起!!!”美男扶额:“我昨晚上明明呆在你房间。”美男内心吐槽(健忘症又犯了!没办法,谁让她是他媳妇呢!)呃……好像真的是啊!“我记错了,是前天晚上。”美男:“前天晚上你在我房间里呆了一晚上。”“可你又不在!”“那你旁边的人是谁?”“是猪”美男磨牙,内心咆哮:你才是猪,你全家都是猪!等等!这不是把自己也骂进去了吗?美男内心在深思,面上继续笑道:“还有吗?”“唔,听说对方是你的青梅竹马!”美男很淡定:“从小到大,我身边就你一个雌性!”靠!劳资是女的!女的!不是雌的!你过来,你惹我了!美男一笑:我等着
  • 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Medic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信念是远航的灯塔

    信念是远航的灯塔

    教你如何坚持理想,坚定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终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信念是远航的灯塔》中的小故事如一股清泉,浇灌着每个孩子的心田,使他们的心灵深处开出幸福之花、智慧之花。这些故事有的生动有趣,有的委婉动人,有的极富哲理,相信一定能够引起读者的某些共鸣,并能引发孩子们对成长的深层次思考。
  • 废才狂妃:我家王爷太妖孽

    废才狂妃:我家王爷太妖孽

    一朝涅槃,枭雄重生,她是叶家二房痴傻废柴大小姐,强魂归来,要将算计她的人一一挑落马下。这个小傻子,还真是好运。妖孽王爷天天缠着,她想甩都甩不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发

    假发

    远躲在花园凉亭下一根水泥柱子后边,看见五楼东头那扇窗口漏出一团昏蒙光亮,心里悬着的石头怦然落地——阿弥陀佛,房间的主人在家!皮志远不是唯心论者,但他办每件事情时都有一种习惯性的心理期待,那就是顺利,别出岔。他掏出手机,摁出一连串阿拉伯数字——这串阿拉伯数字的后面是他今晚求见的人。务必先打电话联系。这是政工室主任习让才叮嘱给他的注意事项之一。此前,局里已有传闻,说是前任掌勺的大师傅凌晨五点钟到三楼食堂开灶火,发现本局某美女从五楼东头那间房子里飘逸而出,下楼时正好碰上大师傅,神色颇有慌乱。
  • 再见依然喜欢你

    再见依然喜欢你

    当年错过的感情,再次相见,一切依旧,那一身碎花裙,就站在那里微笑,似是等待一个人的到来,但你知道,那个人不是你,你走上前来,拍一拍她的肩膀,笑道。“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