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7700000043

第43章

又汉雒阳白马寺有竺法兰。是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时蔡愔既至彼国。兰与摩腾共契游化。遂相随而来。会彼学徒留碍。兰乃间行而至。既达雒阳与腾同止。少时便善汉言。愔于西域获经。即为翻译。所谓十地断结佛本行四十二章经等五部。移都寇乱四部失本。不传江左。唯四十二章经今见在。可二千余言。汉地见存于此。汉地诸经之始也。兰后卒于雒阳。春秋六十余矣

又汉明帝时。天竺国竺法兰师。将画释迦倚像。是优田王栴檀像师第四作也。既至雒阳。明帝即令画工图写置清凉台中。及显节陵上旧像。今不复存焉。汉地之始此像初也(魏书亦明汉明帝时三宝初来之义)昔汉武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经。可问西域梵僧。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朔言有征。信者甚众

昔维卫及迦叶石像。以西晋愍帝建兴元年。像泛海而来入乎吴松江沪渎口。遥见海中有二人浮游水上。渔人莫能就视。延巫师祝。则谓为海神。祭酒则疑是仙灵。或振铎以请。或巾褐往祈。并涛涌雾曀逆流远去。奉黄老者。谓是天师。往迎风浪如初。吴县朱应素奉正法。乃请东灵寺帛尼并信斋戒者数人。共往迎像。于是云销日朗风霁波息。乘流自到。转身示铭。始接登舟其轻如羽。未载大车其重若山。及处像于吴时旧寺通玄精舍。事源委曲已详旧碑。至齐永明七年。又有瑞石浮海来入吴境。质坚贞固光采鲜润。驾潮截澜泛若松舟。时主书朱法让。即先获石像。朱应之曾孙也。被使至吴。获石献台。是时齐武皇帝。初建禅灵。重构七层将美庄严。而瑞不远至。协时应机。朝士佥议以为宜矜妙贶。式彰法身。乃命石匠雷卑等。造释迦文像身坐高三尺五寸。连光及座通高六尺五寸。尽镌琢之奇。极金艧之巧。克孚显相。允副幽祯。窃惟。石性本沈神感则浮。越海适吴隔代荐至。虽古今异造。而总归七佛。获瑞之人复缘朱氏。秘契冥期终始如一。故追序前事以表厥证。宋世所获二石像。立高七尺。铭其背上。一名维卫佛。二名迦叶佛。莫识年代而字分明。在吴郡通玄寺。齐威所造瑞石像。旧在禅灵寺

齐文宣皇帝时。有先师统上。家世凉州。年至十三。发誓西行。至宋元徽三年五月。遂发京师至。五年方到芮国。进到于阗。临发之日有一僧。于密室之中出铜函一枚。手授先师曰。此函有佛牙。方一寸长三寸。可将还南方广作利益。先师欢喜顶受如睹佛身。此僧又云。我于乌缠国取此佛牙。甚为艰难。又获铜印一枚国王面像以封此函。先师后闻诸僧共议云。乌缠国失却佛牙不知何国福德僧当获供养。先师闻已。私怀密喜倍加尊敬。于是赍还钟山。十有五载。虽复亲近而弟子莫知。唯密呈灵根寺法颖律师。顶戴苦勤出示旧闻。龟兹一僧莫知真伪。心多疑伪。是时司徒竟陵王文宣王。幼含胜慧结志隆芸。诚感恳征亟发灵应。以永明七年二月八日。于西第在内堂法会。见佛从东来威容显曜。文宣望身顶礼。因而侍立。自觉己冠裁及趺踝。佛俯而微笑。既而咳唾。白如凝雪。以手承捧变为玉稻。后移镇东府。以六月二十九日又梦。往定林见先师称疾而卧。因问。生老病死五通未免。法师衣钵之余。宁可营功德不。对曰。贫道库中有无价神宝。敬以凭托。宜自取之。依言往求。见有函匮。次第开视多是经像。未见小函悬在虚空。取而开之光色不恒。始言是像。而复非像既云非像而复是像。文宣从梦而觉。心知休征。明旦即遣左右杨昙明。密梦证。法师库中必有异宝。宜以惠示。先师造次之间。谓求俗珍殊。不意是牙。乃修常答旨。续更寻思。中夜方悟。以事难传说。乃躬自到府具叙本源。贫道唯示颖律师一人。更无知者。今檀越感通冥应信而有征。便是不可思议。其迹已现。宁敢久辱威神以废佛事。今奉归供养。后经三日自送东府。文宣得牙。十许日又梦。在空中状若牛角。长三尺余。神光洞发。烛其右臂。俄睹一镴像高亦三尺。瞬目而语三称极佳。先师又于于阗得舍利十五枚。处处分布。枳园禅灵起刹之时。悉皆得分。以一枚送与文宣。文宣时东宫。即取净水试其真伪。浮在钵中俄顷不见。道俗数十。精心捡觅永不能得。内外周回莫不疲怠。文宣方竭诚忏悔。俄尔之间。复于向处忽见在地。光高尺余。辉彩炳曜。众咸共睹莫不赞美。先师所余二枚。各一银函封题府箧。后更捡视。与函俱失。垂三载后开取佛牙。忽于本箧还复得之。先有二枚而长。获一凡成三枚。同在一处。但先银函犹遂失焉。故神化不可测度矣。文宣素闻西方有佛牙佛发。喜跃特深。到建元三年。启高皇帝遣外国沙门昙摩多罗。索供养之具以申虔仰。又造小形宝帐拟送西域。既而定留如有所得。俄而先师届都果获灵瑞。即此宝帐回以供养。冥理相契非一朝焉。文宣后造宝台以盛帐。制宝藏以贮函。敬事尊重。倾历心力矣(右前诸事出汉法内传井杂史高僧传等录)

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顗。俗姓陈氏。颖川人也。宿德英贤自古罕俦。常乐山居静虑习禅。道俗钦敬君臣识重。顗初往天台。先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积三十载。定慧兼习。盖神人也。既达彼山。与光相见。即陈赏要。光曰。大善知识忆吾早年。山上摇手相唤不乎。顗惊异焉知通梦之有在也。时以陈太建七年秋九月矣。又闻钟声满谷众咸怪异。光曰。钟是召集有缘。尔时住也。顗乃卜居胜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垄山南。螺溪之源。处既闲敞易得寻真。地平泉清裴回止宿。俄见三人皂帻绛衣。执疏请云可于此行道。于是创建草庵。树以松果。数年之间。造展相从复成衢会。光曰。且随宜安堵。至国清时三方总一。当有贵人为禅师立寺。堂宇满山矣。时莫测其言也。顗后于寺北华顶峰。独净头陀大风拔木雷霆震吼。螭魅千群一形百状。吐火声噭骇畏难陈。乃抑心安忍湛然自失。又患身心烦痛。如被火烧。又见亡没二亲。枕顗膝上陈苦求哀。顗依上法忍不动如山。故使强软两缘所感便灭。忽致西域神僧告曰。制敌胜怨乃可为勇。文多不载。陈宣帝下诏曰。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蠲两户民用供薪水。天台山县名为安乐。令陈郡袁子雄崇信正法。每夏常讲净名。忽见三道宝阶从空而降。有数十梵僧乘阶而下。入堂礼拜手擎香炉绕顗三匝。久之乃灭。及大众同见惊叹山諠。其行达灵感咸皆如此。不可具述。于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忽语众吾将去矣。言已端坐如定而卒于天台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至于灭后而多灵验。到仁寿末年已前忽振锡被衣犹如平昔。凡经七现重降山寺。一还佛垄语弟子曰。案行故业各安隐耶。举众皆见。悲敬言问。良久而隐

唐潞州法住寺释昙荣。俗姓张氏。定州人也。神厉气清。观荣勤摄。随缘通化。曾无执着。每年春夏立方等般舟。至于秋冬各兴禅诵。乃告众曰。舍利之德挺变无方。若苦业有销。请祈可遂。乃人人前别置水钵。加以香炉通夜苦求。至明钵内总获舍利四百余粒。后时所住堂舍忽自崩坏。龛像舍利宛然挺出。布在庭中一无所损。又至贞观七年。清信士常凝保等。请荣于州治法住寺。行方等忏法。至七月十四日。有本寺沙门僧定者。戒行精固。于道场内见大光明。五色间起从上而下。中有七佛相好非常。语僧定云。我是毗婆尸如来无所著至真等正觉。以汝罪销故来为证。然非本师不与受记。如是六佛皆同此词。最后一佛云。我是汝本师释迦牟尼也。为汝罪销故来授记。昙荣是汝灭罪良缘。于贤劫中名普宁佛。汝身器清净。后当作佛名普明。若斯之应现感灵祥信难图矣。以贞观十三年卒于法住寺。春秋八十有五(右二人出唐高僧传)

同类推荐
  • 太上明鉴真经

    太上明鉴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求辅

    求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田琐记

    归田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蚁喻经

    佛说蚁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广动植类之四

    广动植类之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绑定地球

    绑定地球

    废柴苏牧,获得系统,能够穿越修真界,随之开始疯狂赚取积分,在系统里兑换各种宝物;然而地球天道即将苏醒,为了能够顺利苏醒,地球天道绑定了苏牧,让他抵挡诸天万族的入侵;绑定地球后的苏牧,不断与诸天万族交手或者结盟,带着地球走上了变强的道路...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倾世小毒医

    倾世小毒医

    她是精通毒药的鬼手神偷,一朝穿越,成为废物丑女。说她废?契约上古神器,身怀绝顶灵根。说她丑?摘下面具,分分钟甩白莲花一百条街。渣男跪求复合,神兽追着契约。再次睁开眼,她风华尽显,艳惊天下!
  • 绝色毒妃

    绝色毒妃

    九,乃天命吉祥之数。她身为九公主,本能享尽荣宠,她从未想过,洛阳有一天竟会有敌兵来犯,十门齐破,血染宫城,猝不及防!那曾经一脸亲善的皇叔,竟杀她父母,剿她姐妹,剐她兄弟!惊世艳才令她逃脱天罗地网,抛下幼弟逃离魔掌。十年来,家仇国恨日夜翻滚。她苟且偷生,最终磨光痕迹,暗黑归来!一无所有又如何,只要有美人在手,便足以让乱族和盟、叛帝疯魔、逆臣横尸、奸妃癫狂!然而,她十年的呕心沥血竟败在亲弟身上!既然江山要不回来,那就让倾世美男成为她杀人不见血的毒刃!绝世棋艺,是她激荡河山的利器!仅剩的温柔,是浸染在毒辣中的勾人诱惑,诱得美男为她颠覆江山,诱得日月最终易主!
  • 万古魔君

    万古魔君

    大千世界,武道为尊,万族争霸。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一个弱冠少年,自幼体弱多病,受尽鄙夷,因觉醒了前世记忆,从此逆天改命,成为妖孽一般的存在。这是一大盛世,天才辈出,美人多娇,且看少年杨玄脚踏八荒,傲视寰宇,登上武之绝巅,成为一代魔君!
  • 千山万水,赴你而来

    千山万水,赴你而来

    万寻寻初见林蕤时,并没有将他当成会误她终身的良人;而林蕤初见万寻寻,也绝不会对她另眼相看。她只不过是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如懵懂小兽一般闯进他的世界,在他触手不及的时间差中,与他谱写了出了一段恋爱白皮书。如果可以再重新相遇一次,他不知道自己还会否对她疏忽大意。然而她深知,他活在她崭新的世界里,成就了她如明矾投水般的难忘往事。她是为爱而生的人,归根结底,她坚信自己最初的梦想。
  • 月影人间

    月影人间

    当我以为人生不过一部普清的微电影的时候,命运跟我开了个玩笑。我从地府而来,却为众生而去。手持一柄血剑,却护不了所谓的正义。正是这种无力,我才无法走脱。到头来才发现,我并不是历史的执笔者,也不是自我的裁伐者,我不过是一个临时表演者。然而,一切又似乎早有定数。
  • 石根苗的辈分问题

    石根苗的辈分问题

    石根苗的辈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模糊的问题。当然,这不能怪石根苗,石根苗本人无权决定自己的辈分。问题之所以搞得语焉不详扑朔迷离,完全是根苗他爹造成的。现在他爹死了,这个问题也就成了历史遗留问题,想翻案都难。古秀花并不是石磙的女人,古秀花是石洪喜的女人,而石洪喜是石磙的族侄。石榴湾二百来户人家除了西头一户姓刘的早年逃荒到这里扎根以外,其余的都姓石,一脉相承,辈分丝毫不乱。完事之后,古秀花仰躺在棉花地垄里一动不动,石磙以为自己弄出了麻烦事,吓得不行。好半天才听古秀花长出一口气:哎哟我的娘啊,死了也值了!
  • 神医毒后,极品大小姐

    神医毒后,极品大小姐

    一朝穿越,她成了将军府的草包大小姐,未婚夫还要抢走她的婢女。哼,想从她手上抢人?想得美!对付这种极品渣男,连翘决定收他为徒,用他家丹炉,顺便欣赏他三拜九叩。“真想当我徒弟?那跪下,敬杯茶。”“好的师父!”她是古武世家的天才,古灵精怪,医毒无双。一次意外,来到修炼斗气的忘川大陆。收灵兽,夺宝物,闯禁地。她只想努力修炼,可以保护身边的人。没料到,竟然会把整个忘川大陆搅得风云变色……
  •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欧洲旅行手札:行·影不离

    阮义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义者,顽固地坚持着报导摄影。他还有一项在摄影家身上很难见到的特质,那是能以批评的态度来整理、编辑自己的作品。这本书是阮义忠以及夫人一起旅行欧亚的摄影随笔。他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欧亚一些小城市的人情冷暖、风土民风。语言平实朴素却渗透着深刻的力量。通过他的文字读懂一代摄影大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