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7700000205

第205章

又离善道非方便修行善业道。是方便以远离根本故。及远离方便者。言方便者。如彼沙弥欲受大戒。将诣戒场礼众僧足。即请和尚受持三衣。始作一白。作第二白时如是。悉皆名前眷属。从第三白至羯磨竟。所起作业及彼念无作业。是等皆名根本业道。次说四依乃至不舍。所受善行身口作业。及无作业。如是等悉皆名后眷属。问曰。应说十不善业道果及随顺因。答曰。有三种果。一果报果。二习气果。三增上果。一一业道皆有此三种。此义云何。具足十不善业道有下中上。若生地狱中是果报果。习气果者。从地狱退生于人中。依杀生故有短命果。依偷盗故无资生果。依邪淫故不能护妻。依妄语故有他谤果。依两舌故眷属破坏。依恶口故不闻好声。依绮语故为人不信。依本贪故贪心增上。依本嗔故嗔心增上。依邪见故痴心增上。如是一切名习气果。增上果者。依彼十种不善业道。一切外物无有气势。所谓土地高下。雀鼠雹棘。尘土臭气。多有蛇蝎。少谷细谷。少果细果。及以苦果。如是一切名增上果。复有相似果者。如杀者故兴所害众生种种诸苦。因彼苦故生地狱中受种种苦。以断他命后生人中。得短命报。断他暖触。是故一切外物资生无有气量。如是一切十业道中。随义相应解释应知。如劫夺他物邪淫他妻。虽不生他重逼恼苦。而破坏心。是故受罪。虽不破坏不嗔不恶口。而由恶心。是故得罪

十善部第四

若依十善分别者。如毗昙说。于彼地狱趣中唯有意地三善业道。然但成就而不现行。北方亦同。自余一切皆具十义。文显可知

如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云。是菩萨行十不善业道。集因缘故则堕三恶。行十善业道集因缘故则生人天

又是上十善业道。与智慧观和合修行。其心陜劣。心厌三界。远离大悲。从他闻声而通达故。闻声意解成声闻乘

又是上十善清净业道不从他闻。自正觉故不具大悲。而通达深因缘法成辟支佛乘

又是上上十善业道。清净具足其心广大无量。为诸众生起悲愍故。修行一切种令清净具足。故成菩萨乘

问曰。云何名业道义。答曰。身口七业即自体相。名为业道。余三者意相应心。又即彼业。能作道故。名为业道

问曰。若即业名道。皆能起地狱等者。何故余三非是业道。答曰。如彼七业。此三能作彼根本故。以相应故。不能如彼业故。不名业道

问曰。一切美味饮酒食肉拳手掴打一切戏笑。如是等恶行。一切礼拜供养恭敬远离饮酒等。如是等善行。何故不记以为业道

答曰。远离饮酒等唯是心业。能起七业非身口业。是故非业道。若作与心相应亦是业道

问曰。若即彼业能作道名为业道者。即一切法于心皆名业道。何故但说十种业道。不说无量业道。答曰。以胜重故。以诸恶行及善行中十业道重。余非重故不说无量。又七业一向极重。意三亦轻亦重。饮酒等不尔。以是故但说十名为业道。不说余者名为业道

问曰。远离杀生者。云何杀生等相应说。答曰。杀生有八种。一故心。二他。三定不定众生相。四疑心。五起舍命方便。六作。七不作相。八无作相。是等名为杀生身业。身口意业名为杀生

问曰。何故名故心者。答曰。若不故心成杀生罪者。则阿罗汉不得涅槃。以阿罗汉断世间因。有不作心而杀众生。亦应还生世间。而实不然。以是义故。不故心杀不得罪报

问曰。何故名他。答曰。非自命故。若有他人是可杀者。能杀人得杀生罪。以自杀者无可杀境故。自断命不得恶报。又阿罗汉自害其身。断己命故而彼无罪。何以故。已离嗔心等故。是自杀不得杀罪

问曰。何名定不定众生相者。答曰。定众生相者。如有百千人作心于中定杀其人。是得杀罪。若杀余人不得杀罪。不定者。以舍一切故随杀得罪。以彼处不离众生相故

问曰。何故名疑者。答曰。疑心杀生亦得杀罪。以彼是众生亦得杀罪。以舍慈悲心故得杀罪

问曰。何故名起舍命方便者。答曰。若杀者于彼事中起不善心。必欲断命。非慈悲心。作杀方便。是名为起

问曰。何故名作不作相无作相者。答曰。作者所作事。不作者所名作事。彼作事共起。虽作业灭而善无记法相续不断。如修多罗说。有信者修行十种功德。行住睡寤等。日夜常生功德。增长功德。若离身口业更无无作。云何异心法而得增长。是故当知。离身口业有无作法。又自不作使他作业。若无无作此云何成。若无无作法。离波罗提木叉。亦应无无作戒。是故当知。有无作法

问曰。云何名远离偷盗者。答曰。偷盗有九种。一他护。二彼想。三疑心。四知不随他。五欲夺。六知他物起我心。七作。八不作相。九无作相。是等名为偷盗身业

问曰。何名他护者。答曰。此明取他护物。问曰。何名彼想者。答曰。若不生自想。不言是我物。则不得罪。名为彼想

问曰。何名疑心者。答曰。若心有疑。为是我物。为是他物。而彼物他物并须识之

问曰。何名知不随他者。知他物生心他随我想

问曰。何名欲夺者。答曰。起损害心

问曰。何名和他物起我心者。答曰。若不异见。若闇地取。若疾疾取。若取余物。若取他物。若取自物想

问曰。何名作不作相无作相者。答曰。此三如前杀生中说

问曰。云何远离邪淫者。答曰。邪淫有八种。一护女人。二彼想。三疑心。四道非道。五不护。六非道非时。七作。八无作想。是等名为邪淫身业

问曰。何名护女人者。答曰。所谓父母等护

问曰。何名彼想者。答曰。若知彼女是父母等所护。女想非不护想

问曰。何名疑心者。答曰。若生疑心为自女。为他女。为父母护。为不护等女。一一皆成邪淫

问曰。何名道非道者。答曰。道者所有道。非道者。谓非道

问曰。何名彼不护女非道非时者。答曰。此亦名邪淫

问曰。何名作不作相无作相者。答曰。此三如杀生中说。然此中不作相者。于邪淫中无如是不作法以要自作成

问曰。云何名远离妄语者。答曰。妄语有七种。一见等事。二颠倒非颠倒事。三疑心。四起覆藏想。五作。六不作相。七无作相。是等名为妄语口业

问曰。何名见等事者。答曰。谓见闻觉知

问曰。何名颠倒非颠倒事者。答曰。颠倒事者如闻如彼事非颠倒者。谓如彼事

问曰。何名疑心者。答曰。若生疑为如是不如是。为一向如是。为一向不如是

问曰。何名起覆藏想者。答曰。覆藏实事异相事中住异相说。作不作无作相如杀生中说

问曰。云何远离两舌者。答曰。两舌有七种。一起不善意。二实虚妄。三破坏心。四先破不和合意。五作。六不作相。七无作相。是等名为两舌口业(此七易解不烦释之)

问曰。云何远离恶口者。答曰。恶口有七种。一依不善意。二起恼乱心。三依乱心。四言说他。五作。六不作相。七无作相(此七亦易不烦释之)

问曰。云何远离绮语者。答曰。绮语有七种。一依不善意。二无义。三非时。四恶法相应。五作。六不作相。七无作相

问曰。何名依不善意者。答曰。依欲界修道烦恼心相应说名为绮语

问曰。何名无义者。答曰。离实义故

问曰。何名非时者。答曰。语虽有义而非时说亦成绮语。又有时说于大众中为自在人说亦成绮语

问曰。何名恶法相应者。答曰。谓一切戏语非法歌舞等。一切与不善法相应者。皆是绮语。作不作无作相者。如前杀生中说(此下贪嗔邪见其文易解不烦释之)

又论云。如娑伽罗龙王所问经中如来说言。龙王离杀获得十种离烦恼热清凉之法。何等为十。一施与一切众生无畏。二安住大慈念中。三断诸烦恼过患习气。四取无病果。五增长寿种子。六诸非人等常所守护。七睡寤安隐。八不见恶梦离怨恨心。九不畏一切外道。十退生天中。是名十种离烦恼热清凉之法。龙王。若不杀善根回向阿耨菩提者。彼人得菩提时心得自在。是故寿命无量。如龙王菩萨离杀生故能起布施。则得成就大富资生。不可破坏。得长寿命。行菩萨行。过诸世间所恼恶事。如是龙王。十善业道亦复如是。庄严成就大利益故

引证部第五

如杂宝藏经云。昔佛在世时。波斯匿王有其一女。名曰善光。聪明端正。父母怜愍举宫爱敬。父语女言。汝因我力举宫爱敬。女答父言。我有业力不因父王。王闻嗔忿而语之言。今当试汝有自业力。即遣左右觅一最下贫穷乞人。以女妻之。王语女言。汝自有业不假我者。从今可验。女犹答言。我有业力。即共穷人相将出去。妇问夫言。有父母不。夫答妇言。我父母先此舍卫城中第一长者。父母居家都已死尽。无所依怙是以穷乞。妇复问言。汝今颇知故宅处不。答言。知处。垣宅毁坏遂有空地。夫妇相将往至故舍周历案行。随其行处伏藏自出。即以珍宝雇人造宅。未盈一月宫宅悉成。宫人伎女奴婢仆使不可称计。王卒忆念我女善光。云何生活。有人答王。善光女郎宫室钱财不减于王。王女即日遣其夫主。请王到舍。王即受请。见其家内宫宅庄严。叹未曾有。王往问佛。此女先世作何福业。得生王家身有光明。佛答王言。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入涅槃后。有槃头王。以佛舍利起七宝塔。王大夫人见即便以天冠拂饰着像顶上。以天冠中如意宝珠着塔[亭*支]头。因发愿言。使我将来身有光明。紫磨金色尊荣豪贵。莫堕三恶八难之处。昔夫人者。今善光是。后于过去迦叶佛时。复以肴膳供养佛僧。而夫遮断。妇即劝请。我今已请使得充足。夫还听妇。尔时妇者今善光是。尔时夫者今日夫是。由昔遮妇世常贫贱。以还听故。要因其妇得大富贵。无其妇时后还贫贱。以是因缘。善恶之业。逐身受报。未曾违失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燕游灵修

    燕游灵修

    在道观长大的易天燕,被实际由自家道观掌管的学院交予一个任务,以学院交换生的名额为理由命易天燕远赴日本,将日本阴阳家的典籍交易带回,原本只是简单的工作,却接连牵扯出一系列的人和事,左家、天逆、八房、九头龙,这一连串的事情都逐渐向易天燕解开这个世界的一个秘密。
  • 王爷,你抱错人了

    王爷,你抱错人了

    那一次相遇,杀人无数的摄政王,执起她的手问她:“本王愿宠你一生一世,你可愿做本王唯一的妻?”岁岁心里想拒绝,结果看到摄政王的眼神在她的脖颈上飘了一下……于是,于是……她就成为了摄政王手心里的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皇后

    嫡女皇后

    她费心入宫,只为接近他的身;她天真烂漫,只为留住他的心;她龙榻跪爬,只为勾住他的魂!她是妖女,人人诟骂的祸水!世人却不知,她已不是‘她’,缱倦在他的怀里,她瑟瑟发抖,喃声叫屈,眸色却冰凉而深沉……
  •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我们渴望成长,父母却在我们的叛逆中渐渐老去,或许你早已在忙碌中忘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但在品读一路开花文字的同时,总能让你忆起那些尘封心底已然模糊的画面。《目送您老去的背影》为当红青春作家一路开花最新力作,以爱之名,体悟人生。作者以平凡却感人的故事,质朴又温暖的笔触,向我们展开了生活中那绚烂深情的亲情画卷。你有多久没有回家?有多久没有看望父母?本书带你重回心灵最柔软的角落,找回那份久违的感动,学会如何爱,如何表达爱。
  • Persuasion

    Persua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吞天下

    魔吞天下

    一颗碧血魔丹,生出可吸收别人修为的诡异天赋。世道无常,天道不公,仙道卑鄙。那我便心向魔道。我叫叶孤城,来自陈谷镇,出于仙山凌云渡。
  • 狼牙尖上的温柔

    狼牙尖上的温柔

    《狼牙尖上的温柔》是对梦境的迷恋的影像释放,残忍和宁静的并置,实现的欲望与未竟的渴望、暴力、爱情、性、死亡、意象的组合。 小说呈现了浓浓的魔幻色彩,人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荒诞、奇异,没有逻辑却又合乎情理,那么荒诞又那么神奇。小说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这种似是而非,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狼牙尖上的温柔》是对梦境的迷恋的影像释放,残忍和宁静的并置,实现的欲望与未竟的渴望、暴力、爱情、性、死亡、意象的组合。
  • 千山依雪

    千山依雪

    记忆里总会回荡着一个熟悉声音,指引着人进入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现实还是梦境能否有人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才女:寻找那些远去的才女佳人

    她们,民国才女,就幽居在这里,呢喃着浓淡不同的花语,酝酿着酸甜各异的结果,把自己的人生,或浓重泼墨,或轻描淡写,烙印在这锦样年华之中。让我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呼唤这一个又一个才华横溢、国色生香的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