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3400000014

第14章

法记云。证教两法旧来中。道一无分别者。犹如水中现。现诸像在水边。人但见其水与像别异。只由不以其水为眼故也。如是若不以海印为眼则不见三世间法即是海印。若以海印为眼目。则得见诸法即海印体。海印所现三世间是教分也。摄三世间之海印。即是证分也。是故云证教二法一无分别也。遍计无相依他无生。真实无性三种自性。常在中道等者。三性是教。三无性是证。是故具证教也。若约情云遍计无相。是实执之无。非似有之无。依他无生是似有之无。非自体空。圆成无性是自体空。非缘之无性。是故遣三性现三无性也。若约理云。只是一真即是无相。即是无性等故即不可分。此是遣遍计之无相。此是遣依他之无生等。故三无性即一际也。但依一真所分三故。三性亦一际也。是故云三种自性常在中道也。若约树林论。则是诠旨三性故初教也。若约析金为三。论三性则有诠旨三性义。又有熟教中义。若约以酥分三。论三性别当熟教宗。若约分虚空为三而论三性。则当同教一乘也。就第二义中。以金分于三处处别者。是三性。随其处别金像亦别者。是三无性。此则有重故。是诠旨三性也。若约金体。则三处之金唯一种者。是三无性也。三处金像是一金所成是三性也。此义当熟教也。就第三义中。分酥为三者是三性。三器之酥体德齐一者。三无性也。若约理实。则三性者。初教之中。随分而论熟教之初。究竟而论熟教之终不用也。同教一乘中。欲引三乘习三性之人。依其所习三性之轨。且分大空以为三画。故举一全收不可分也

真记云。遍计无相依他无生。乃至三法以外更无证教者。直辨一乘证教最难故。寄彼熟教所论三性示此义也。就一遍计无相中。有解门行门也。解门者。离遍计情有。入依他似有等也。行门者。情有即是真位也。故康藏云。缘无别缘以体尽缘。是故差别缘起即是甚深土海也

大记云。第三问答中问意。则因前圣者随遍计之言。引论而难也。答中从初至别义如是者。正答言现之。问若约实说下。兼答意具之问也。言说空花者。如净眼人不见空花。随其病眼说其空花。圣者亦尔。已达遍计之空。随遍计人建立三性也。一云。此空花喻通于五教。谓小乘中说人空之空花。乃至顿教中说一念不生之空花。一乘之中不动空花遍计。即是普贤无住别教究竟法也

法记云。三种自性皆是凡夫境界者。依他圆成非凡夫境。然为说示此是遍计。此是依圆故。凡夫得入无性故也。约解门故别立三无性者。问。解门中三无性云何。答。理无不及似有。无性不及随缘。谓熟教中三界唯是无明所作。又云。真妄和合所作。又云。唯一真心所作。遣此三重所作。以现灭理故。遍计之理无不及真妄之似有。此似有之无性不及真如之随缘故也。约行门故。三性以外不立三无性者。问。行门中若不别立三无性者。约何为三无性耶。答。只由无故得云三无性耳。若是有者云何无性耶。问。若尔何故六地疏云。遣实境灭时。即得一分无相性。无相现故。唯识想境并即不生。名得无性性。此是行门唯识观耶。答。只由遣故。方知无耳

道身章云。一乘中。若非依他无遍计。则遍计是果。依他为因。若非遍计无依他。则依他是果。遍计为因。如是之义。即是缘起耳。问。遍计为缘起者。杌中有实鬼耶。答。杌中由有为似鬼及实鬼之义故。计为鬼也。若杌中无为实鬼之义。应无杌中计为实鬼故(云云)。又云。遣三性辨三无性。两宗不同。始教但遣遍计。又但以所执为遍计。能执之心属依他摄。若尔遣三性现三无性者。何但遣遍计中三性耳。所谓计青色等谓实。为遍计遍计。计能执心为实。为依他中遍计。若计圆成为实。为圆成中遍计。此宗当解门。终教三性皆遣。亦能计心合为遍计。此当行门。又云。合三性一际者。约三性即三无非三之行门。三性示现三性圆融。此是方便所趣。为现一乘无尽性耳

大记云。尚二性以外无有真实等者。以无相智。遣遍计所执分别境时。能取依他并即不生。无相现故。此外无别圆成实也。无相等智现前者。无相智现。依他心境皆无故。云无相等智现也。无法可对者。依他无生真理现时。更无圆成真实故也

法记云。须解立教所由者。前虽已现证教中道。及三性外无三无性之道理。若不解其立教所由。则不得知此。是熟教三性三无性之中道。此是一乘之中。道故也。又熟教中虽云遣三性现三无性。但融其相令归真性耳。一乘方云体融真故。即此在前露柱名相。正是海印究竟法体故。云证教两法常在中道。是故凡于所闻。慎勿如言取义。须解所由也

道身章云。一乘缘起法非情所及。虽非情及。而不远求。反情即是。问。反情方便云何。答。方便无量。而其要者。随所见处不着心。为是随所闻法不取。如文即能解其所由。又解法实相。问此言何耶。答。凡圣言起皆机缘之所由。谓教是良药。能治生病。若以生可治则以生。若以不生可治。则以不生。若法定是生不生者。以生为是不生。即非不生为是生。则非是其法不在于生不生故。能以生不生。治病无障

十句章释第二句云。二随文取义有五种过者(云云)。若闻凡名非圣等者。即有五过。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诈他。四谤佛。五轻法也

大记云。第四问答中。通据约情约理问。故以别不别如次答也。一云。前约三性三无性之诠现证教中道。今约本末相资等义。现中道故问也。答中别不别义。并约理门也。一云。前约证教。明一无分别之义故。若尔证教云何别耶。如是问也。训德之意。则此第四问答以下。有四段义。谓从问如上所言。至是故不别者标也。问若如是。至二俱不相防者释也。说与不说等者结也。是故经云下引证也。标中初标证教相对。以明别义。后标本末相对。以明不别。二释中有五。一问若如是。至与本不异者。释本末相对。二与本不异。至不说而说者。是寂用无碍释义说相对。三不说而说。至说则非说者。释上证分亦是可说。教分亦是不可说义。四说即非说至不说即不可得者。释证教两法性。在中道一味之义也。五二俱不可得者。现种种不碍一味故。具说不说也。此上五段释句。准于五重海印也。三结中说与不说义说二大生与不生愿善决定。六决定处动与不动者。根本入九入等也

大记云。第五问答中。问意则前问答中。但明缘起。无性与本不异不现。其本与末不异。故欲现此义起此问也。答中先总答其义。若为者牒问。所证在言下广答。此广答中。并现前中别不别之义。于中有二。先明教证中道。后亦可正说下。现正义正说无二中道。此正义正说者。一云。正义内证正说外化也。然正义则一乘。正说则三乘也。诸法实相不在言中者。问以言为义。则言是中道。何云实相不在言耶。答。言义究竟之处。言正是义。即是中道故。云不在言也。在机益故。名无真性者。非是牒上不在真性为无真性。约无自性之实故。云无真性也。离名性故。名而无名下。牒现诸法实相。不在言中之义名无真性故下。牒现言说之法不在真性之义也

法记云。中道者通言非言。何以故。诸法实相不在言中等者。问。中道与实相何别。答。中道则既云通言非言。故通于证教实相。则既不在言。故唯是证也。谓以义为教。教外无义。教无侧故。教是中道。义亦如是故。是证中道也

大记云。第六问答中。前后两义者。约亦可正说法中。以上为前义。以下为后义也。本末相即等者。本则佛也一乘也。末则众生也。小乘三乘也。此等总是法性家内真实德用故也。名义互为客者。一切诸法不出名义也。为定执名义自性之人现其互相为客。无有自性之道理也。自体无名真源者。正是证分。兼是缘起无住别教也。问。真源则本末相资之所现故深也。相资之本。虽云是证。而犹浅耶。答。且顺三乘作是说耳。若约实则同是一处也。以此中道化众生者。究竟正是一乘故。云能化所化宗要在此也

法记云。本末相即者。熟教中。泯依本所起之末。还归于本方现一心。寄彼以现一乘证教二法性在中道也。名义互为客者。初教中。以名义互凭客。现名及义无我道理。寄彼以现一乘证教二法无自性义也。所现道理不异能诠方便别者。初教熟教所立义别。而寄彼所现无我及中道之义。以现一乘证教无二之义故也

第七问答中问意。则泯差别归中道。终教之中得论此义。然约最极故。云此义当顿教宗也。答。意则维摩拂文殊之言。默于一寂。八会佛默不动言说之默故别也。谓泯其说与不说名义本末令归中道者。且顺三乘之说。若约一乘实意。则不动名义本末。即是法性家内真实德故。不当顿教宗也

法记云。且护分别故。顺三乘说等者。直令三乘之人。舍其所习入于一乘。恐难信受故。以方便寄顺其执护分别也。一云。虽下四教总是实德。若言小乘及初教等即是一乘。则称其所习增分别故。寄彼三乘差别病。尽顿教义说故。云且护分别。故顺三乘说。盖是智者胜妙能也

如说修行(至)名曰为家。大记云。如说修行得圣者意者。修行趣证方得。诸佛欲令群迷毕竟终至法性家故。施设言教之大意也。法性真空者。约究竟则证分法性家也。然此中意不分证教。总明行者修行方便。故通证教也。法界陀罗尼者证分。因陀罗尼家等者教分。无住别教也

融记云。宅者证分。舍者缘起分也。法界陀罗尼家者理也。因陀罗尼及微细等者事也。谓约一法全摄法界无侧无遗者。法界陀罗尼也。一一法法重重相摄无尽无尽者。因陀罗尼也。于一法中一切诸法。齐头并现者微细也。圣者所依住故。名曰为家者。十玄门也。问。此十玄门为是教分亦证分耶。答。若约自证则证分。为他施设则教分也

同类推荐
  • 忍古楼词话

    忍古楼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学韵语

    小学韵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还丹秘诀养赤子神方

    还丹秘诀养赤子神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房随笔

    山房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极品炼药师邪王别过来

    极品炼药师邪王别过来

    一个杀手女王南倾歆,在完成最后一个任务,偷到玲珑手镯,结果穿越成了南宫倾歆。在一个有灵力的世界,不过这样也不怕。什么炼药师,炼器师,驯兽师,阵法师,灵符师等副业。还有最基础的灵师,武师。丹药,呵,都是兽兽们的糖豆武器,呵,都是圣品的兽兽,呵,都抢着让我契约灵符,呵,画着和玩似的阵法,呵,随便一摆就是一个阵法总之是女主很强男主和女主都很强势,还有一群可爱的兽兽们剧透一下:女主刚穿越就遇到了极品,后来,虐白莲花,渣男,一群极品亲戚,和男主过着没羞没臊的生活。这是一篇甜宠文喜欢请入坑
  • 赵国彬的梦

    赵国彬的梦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丑颜驱魔师:魅惑妖孽殿下

    丑颜驱魔师:魅惑妖孽殿下

    穿越成丑女的她笑看江湖。为爱守护的他等她,爱她宠她。因爱的生恨的他阴谋阳谋各种手段,是他胜还是他胜,只有真爱为大。轻衣带着异能来到异事,先后遇到美男无数,最终哪个一才是她的真爱。是等她成痴魔王,还是护他成痴的妖王,还是算计她的帝王。且爱真爱面前大展身手,这爱守护这一切吧!!
  • 烈羽战神

    烈羽战神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因为得到一本藏有成仙秘诀的奇书,袁将军被害,临危时将奇书口诀刺在儿子袁烈身上,送子逃出!背负血仇,袁烈苦心修炼,只求获得力量,报那杀父灭族之仇!仇人权势滔天,可那又如何?手执奇书,复仇少年又有何惧!且看袁烈如何报这血仇,最终踏上无尽漫漫仙途……
  • 柳树湾的天空(中国好小说)

    柳树湾的天空(中国好小说)

    大学生唐风为了建设家乡柳树湾,辞去高薪的工作,回到家乡竞选村主任。当上村主任后,唐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柳树湾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唐风也与心仪的女孩互生情愫,可是父亲的突然倒下,让他不得已回到了南方……
  • 鬼护士

    鬼护士

    孟宇凡在住院期间和夜班护士讲的一个离奇故事,魔婴、猫妖,诅咒令整个县城为之色变,究竟是人为,还是猫妖?
  • 黑夜进化

    黑夜进化

    新书启航——书名《天书进化》,以诸天穿越和卡牌为主,以完本四本1200万字从无断更记录人品保证。蓝星人类幸存者,跨越空间逃生到曙光大陆。挖掘远古文明遗迹,建立曙光联邦,六百年后人类文明却面临第二次灾难。原来比蓝星面积大四百倍的曙光大陆,不过是异世界黑暗大陆羊角湖中的一座封闭岛屿。在神秘文明光脑曙光开辟的超维进化游戏中,极少数超维进化者,在蓝星已经遗失的动漫、电影、游戏世界和自我推演剧情世界内展开只有一次生命的生死轮回。黑夜刀锋赵牧,亲眼目睹人类的灭亡之战重回三百年前。这一世,他要成为最强大的超维进化者。这一世,他要践踏黑暗大陆。第一个世界猎人,小说群,三!二!一!二!六!六!三!三!四!欢迎大家加入!
  • 穿文之女配人生

    穿文之女配人生

    穿进文里没什么,穿成女配也没什么,只要能躲得过命运就好。于她:原本只是邻家小弟,可是不知不觉中发现他是那么独特的存在于她的生活。于他:原本只是世交的陌生人,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却发现她成为了自己生命中的束缚。可是生活中太多的不确定性,让他们之间有太多的阻碍。生活在教会他们成长。这是个想改变命运的女配,如愿远离了男女主,却被披着羊皮的狼孩子吃掉的故事。文中所提作品为作者虚构。
  •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一个中国男人的财富诗章

    男人的美,是一种意志的展现,一种态度的练达,一种行为的拷问,也是一种绝对的辉煌,绝对的悲壮。是热血,是豪情,是气概,是一段一段,一步一步,形成豪然于世的篇章。
  • 仙路桃花传

    仙路桃花传

    文艺简介:两世仙山路,十里桃花缘。白话简介:某个理科僧在仙侠世界的冒险经历。标准简介:看腻了龙傲天式的主角吗?厌倦了黑社会般的门派吧!——那就来看看这本书吧。也许这不会是一本非常大红大紫的作品。但至少,笔者可以保证,将以干干净净的文字。创造出一个真正“有仙气”的世界。描绘出一群真正有资格被称为“仙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