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71200000005

第5章 辩障品(2)

述曰。自下第四大段明觉分等别善法障。于中有二。初释外伏难。生下论文。二颂曰下依义正解。此即初也。谓有难言。前明善法障。即摄觉分及度地障。更复何须说觉分等名别障耶。为释此难故。此论云。虽知已摄。而总别异。故须别明。谓善是总。觉分等别。为显与前总障别故须别显也。

论颂曰。于觉分度地有别障应知。

述曰。自下第二依义正解。此有六颂半。于中有二。初半颂总明有别障。后六颂总明三别障。此即初也。

论曰。复于觉分至各有别障。

述曰。总释颂之大纲。其文易了。

论曰。于菩提分至见粗重过失。

述曰。自下六颂别明三障。复分为三。初一颂明菩提分法障。次有二颂明度障。后有三颂明十地障。此即初也。

论曰。于四念住至不善巧障。

述曰。念住是邻近释。言四念住即带数释。言善巧者即巧便智。由于事中不善巧故。计身为净。净至广说净乐常我障体也。由此障念住故。此时观不净等。

论曰。于四正断有懈怠障。

述曰。正体即断。是持业释。言四正断亦带数释。体相违故。亦名正胜等。如别抄说。障体即懈怠。

论曰。于四神足至随减一故。

述曰。神谓神通。神之足者即三摩地。神之足故。是依士释。四神足者亦带数义。此欲等四神足助伴故。或时阙一。是神足障。于八断行亦随减一。八断行者。如对法第十及下卷等云。谓欲勤信安正念正知思舍。障体即定障。未断便令减。或未必是定障。减一即是障。问欲勤心观神足伴故。减一可为障。其八断行于神足有何胜力阙一为障。答修习神足必依断行故。阙一时是神足障。此何故八。有四义故。谓加行。摄受。继属。对治。加行即欲勤信三。摄受即安一。继属即正念正知二。对治即思舍二。如对法第十及下卷说。此上三在何位。此论自有菩提分品。然今且判在资粮位。然未别说在何心中。

论曰。于五根至胜善根障。

述曰。下相释言。由脱分满方修五根。诸论说此。在暖顶位。若不种顶解脱圆满之位。不得五根。乃为障也。或障体即不信等。

论曰。于五力至有羸劣性。

述曰。诸论说此。在忍第一法。即五根时犹障所杂。是下品摄。为五力障。虽阙下品。顺决择分亦是力障。纵设有时。为障所杂故不说也。或障体同根。

论曰。于七等觉支至所显示故。

述曰。见道虽有之贪等烦恼及业与果。见为首故但说见障。或见道之所治故名见过失。即一切皆是。

论曰。于八圣道支至所显示故。

述曰。于修道中。虽有见等。粗重通故。不说别见等现行及种子。烦恼所知障皆名粗重故。

论曰。于到彼岸至受用法成熟。

述曰。自下第二明十度障。初一颂明六度果障。后一颂明四度果障。

论曰。此说十种至自性之障。

述曰。显非自即是果障返障之也。言之障者显依士释。非持业释。性非障故。

论曰。谓于布施至说善趣障。

述曰。布施得富得贵。持戒得生善趣。由悭犯戒不得富贵及生善趣。障体即悭及犯戒。

论曰。于安忍至不舍有情障。

述曰。由安忍故摄诸有情。若言忍辱。唯在怨害不通余二。故言安忍。障体是嗔害。损杀有情故。

论曰。于精进至增功德障。

述曰。由勤策发减过增德。障体即懈怠。

论曰。于静虑至趣入法障。

述曰。由定起通。令所化生趣入正法。旧论注云四十心位。今言初入佛法。障体即散乱。

论曰。于般若至解脱障。

述曰。由慧故证解脱。障体即愚痴。

论曰。于方便善巧至无穷尽故。

述曰。由此方便智慧。令前六度连连无穷尽未来际利乐含识。以后障体唯是愚痴。以所障法是智慧故。

论曰。于愿波罗蜜多至善法生故。

述曰。由十大愿。愿在所生之处善无间转故。由大愿摄受能顺善法之生。现今世人无大愿摄。故于所在生不顺善法。善法不起。非无间转。

论曰。于力波罗蜜多至非彼伏故。

述曰。由二种力。令所作善皆得决定。能伏于障。非障所伏。是力度能伏障。障不能伏。以此中说是果障故。旧论云。修习力弱故。不能折伏。非助道故。此文极错。

论曰。于智波罗蜜多至而觉义故。

述曰。由有智故令自受用法及自成熟。令成熟。或自受用令他成熟。次有智故。不如所闻及他之言而觉相义。即自简择而观义也。或闻之言名闻言。或闻谓耳后。言谓意后。谓意观文字而取义等。此等障体论无文判。非即十度自体障故。今以义准。能障于富贵乃至成熟法乐。此名障。诸有漏三性之法。此十度义如瑜伽七十八解深密及摄论第七唯识第九等说。

论曰。于十地功德至故说为十障。

述曰。明别障中第三段也。于三颂内。初之二颂明所障法界。第三一颂约所障十别能障十。

论曰。于遍行等至为十地障。

述曰。先释第三颂。以此所明障体故。望于声闻等故。言不染无知。

论。谓初地中至平等法性。

述曰。自下明先二颂所障法界。此地证诸法界。一切法空故。得自他平等法性。此地障者。如旧摄论第十卷说凡夫性无明。

论曰。第二地中至相应出离。

述曰。三乘涅槃名为出离。诸此得因名一切行相。三乘之人俱得出离名同出离。此地思惟。我今于三乘能得出离。一切行相皆应遍修治之。总结之云。是为勤修相应出离。是为勤修与出离相应之行也。旧摄论云。此地作如是想。谓三乘人有三行差别。迷一乘理故称无明。又释。一切众生所行之善。无非菩萨大清净方便。何以故。清净既一。未至大清净位。无住义故。若悉应同归菩萨大道。云何修方便不修正道。未入此地。即无此智故称无明。

论曰。第三地中至不以为难。

述曰。旧摄论云。心迟苦无明闻思修妄失无明是此地障。未至智根位。为迟得菩萨妙定名苦。以障根及修故称无明。障闻持等不得成熟。令所闻思修有妄失。故称无明。此皆人语增本论文。

论曰。第四地中至亦皆转灭。

述曰。无性摄论。契经等法爱断故不计我所。观此真如非自非他所摄。名无摄义。前地断定爱。此地断法贪及我□□。广如佛地论等解。旧摄论云。微细烦恼共生身见等无明为此地障。烦恼行者法执。分别种子为体。生住灭不停故名行。此种为身见因。亦即是身见以是法分别种类故。此最下品等。乃至广说。此皆人语非本论文。

论曰。第五地中至平等净心。

述曰。无性摄论云。谓了知此。非如色等相续差别。以诸真如体唯一故。旧摄论云。于下乘般涅槃。是此地障。乃至广说。十地经第七卷云。以十平等深净心得入五地。旧中边云。十种心乐清净平等。今云。十意乐平等净心。意乐即以信欲或欲解为体。应言十意乐净平等。十地论解云。平等深净心者。于平等中心得清净。经云。一过去佛平等深净心二。未来佛。三现在佛。四戒净。五心净。六除见疑悔净。七道非道智净。八行断智净。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净。十化度一切众生净平等深净心。彼论解云。是诸佛法及随顺诸佛法。何者。谓初三世佛十力等是佛法。余七随顺诸佛法。诸佛法因此得成。因戒定智及化众生。戒即第四净。定即第五净。第六第七第八第九是智净。是中第八行断智者。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转胜故。教化众生即是第十。十中前三是果。余七是因。因中前六是自利。第七利他。广如彼释。

论曰。第六地中至无染无净。

述曰。无性云。谓知此性本无杂染亦无清净。杂染为先。后可净故。此既本无染。后那可净也。旧摄论云。粗相行无明是六地障。乃至广说。

论曰。第七地中至种种法相中。

述曰。无性云。如契经等种种法别。此不如是。今此解曰。由知法无相故。不以有相行。于契经等种种法相中。观契经等。为有相也。旧摄论云。微细相行无明为七地障。乃至广说。如经言。龙王十二缘生者。或生不生。云何生。由俗谛故。云何不生。由真谛故。于十二缘生中。未能离生相住无生相。不得入七地。

论曰。第八地中至有增有减。

述曰。无性云。谓法外无用。所以不增。诸法不增。所以不减。或染法减时此无减。净法增时此无增。于无生法忍圆满证之。初地分得未能圆满。忍者是智。知忍无生法名无生忍。旧摄论云。于无相作功用心无明是八地障。

论曰。有四自在至所依止义。

述曰。将解第九十地各得自在。泛举殊胜。自在有四。无分别者。不由功用即能入故。余如常释。

论曰。第八地中至所依止义。

述曰。既烈四名。犹未配地故。云初二自在是前八地。然诸经论皆言八地得二。无性云。于八地相及土皆得自在。随所求相欲令现前。如其胜解即得现前。名相自在。云谓金银诸珍宝。云何故此论名无分别自在。十自在中复无此故。而得不言相自在耶。旧本同此。今会解云。由得无分别智故。方于相中而得自在。此从根本因说。以八地中得无功用自利自在。第九地中得利他自在。诸论约果说。故言相自在。亦不相违。即智自在一分摄故名无分别。

论曰。第九地中至无碍解。

述曰。事兼前二故言亦能。无性云。分证得智波罗蜜多。乃至广说。得无碍解名为自在。仍未圆满智波罗蜜多。旧摄论云。于众生利益事不由功用无明是九地障。

论曰。第十地中至有情事故。

述曰。无性云。谓随所欲。得身语意业用自在。依五神通。随自在业。皆能成辩。乃至广说。旧论云。于众生法中不得自在无明是十地障。余同无性。此上诸障及地。如旧论第十。十地论第一。新摄论二本俱第七。唯识第九。瑜伽第七十八。解深密等说。

论曰。复略颂至一切障解脱。

述曰。自下第五大段明略二障。此先举颂。颂中有二。上二句结上所明不过二障。下二句释此二义摄障尽义。

论曰。由此二种至一切障解脱。

述曰。释颂大纲。以自佛法此二尽时称之为佛故。论言许一切诸障皆得解脱故。此二种摄诸障尽。如上所说随其所应二障所摄。然十地障等皆非现行烦恼障。烦恼种子。虽非是此障粗重亦是。如说二障。三住断惑灭可一一皆通二障。然具分障等。已如前说。

论曰。前障总义至谓一分障。

述曰。自下大文第三总结前也。或所障有大小。或障体有大小。名大小障。所障为大小。下例稍同。

论曰。加行障至谓平等障。

述曰。初即贪等行。后即等分行。以初猛利。障诸圣法诸加行道。后性平等。但障无间解脱二道。得无为之至得名。至得名障。于加行位犹间起故。以性平等行相不违故。然薄尘行与平等同。

论曰。五殊胜障谓取舍生死障。

述曰。舍生死取涅槃。障诸菩萨得无住处。名殊胜障。以上即是第一颂明。

论曰。六正加行障谓九烦恼。

述曰。即九结以此粗利障诸三乘正加行道。

论曰。七因障至十能作障。

述曰。即三十障与善等十为十能作故名因障。以能作者是因义故。如能作因。

论曰。八真实障谓觉分障。

述曰。以入无漏实真道中。唯觉分能入。此觉分之障障入真实。

论曰。九无上净障谓到彼岸障。

述曰。以十波罗蜜多能得无上菩提。故名无上净。净是义惑障。此之障名无上净障。

论曰。十差别趣障谓十地障。

述曰。此十地是十波罗蜜多差别所趣。由此波罗蜜多差别行位成地十。故障十地障名差别趣障。

论曰。十一摄障谓略二障。

述曰。此最后颂摄前诸障为二故也。然旧论文但有十数。此略摄障。十外别明。今此明上之障总有十一。故不同旧。又此虽摄为十一障。然为段分不过五段。已如前说。不可以此为十一障判上文也。

辩中边论述记卷上

文安五年戊辰自七月十四日至同八日(纸数六十枚在之)书写之毕后览之方光明真言(六反)可被称名号南无慈悲万行菩萨六反沙门增专

同类推荐
  • 太清服气口诀

    太清服气口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家范典妯娌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妯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樵语

    樵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戊戌定乱平粜记略

    戊戌定乱平粜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邪王:废材逆天御魔师

    重生邪王:废材逆天御魔师

    她本是军中暗探煞神,被誉为第一圣手的战地军医。他却是以捉拿煞神为终极目标的年轻少将,战地之王。一朝穿越,一个成了废材小姐,一个变身痴傻王爷。可本是龙凤,终将搅动天下乾坤!说世间险恶,她组团出发!可是这一个温润如玉谪仙公子,一个欢脱活宝羽扇男,在加上一个阴险守财奴和某位腹黑恋战狂,身后还跟着六只傲娇萌兽。这队伍?是不是不太靠谱...“你到底是谁?”被无奈扑倒的某只很愤怒。却见妖孽王爷邪魅一笑:”女人,我跨越时空追着你,忘了我,该罚!“
  • 大调酒师

    大调酒师

    在神圣而庄严的落日广场正上演着这样一幕。向来滴酒不沾的教皇不惜拿出最高功法与李阳交换一杯光明之子,后者甩也没甩他。高高在上的国王则甘愿用尽江山恳求一杯醉生梦死。“去,叫你的王妃来给哥捏捏脚!”战败后的邪能大魔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阳哥,请收下我的膝盖……”“滚!像你这种酒品不端的家伙不配给我当小弟,记着,以后要叫爷,否则见一次打你一次!”话音刚落,只见青春女神从远处踩着七彩祥云飘来,他心中顿时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老婆,我以后再也不喝酒了!”
  • 小王爷的刁蛮王妃

    小王爷的刁蛮王妃

    前有冷傲小王爷的宠溺,后有杀神殿少主倾心,洛璃刚要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单纯的姑娘,结果还没等她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竟又跑出来一个大荒妖帝附体,那可是千年前的大魔头,我的天呐!
  • 脏地密码

    脏地密码

    启动人体养生密码。吸收中医养生精华,汲取智者养生之道。五脏六腑被昵称为人体的“五个福娃,六个灵童”,本书顺时温养五脏六腑,健康的身体就掌握在你我手中。全面解读五脏六腑的奥秘,深入挖掘藏在五脏六腑中的养生秘诀。
  • 追寻那一抹暖阳

    追寻那一抹暖阳

    他们本就是青梅竹马,他以为他这辈子就这样和她保持着这样的关系,却因一个人的告白,一次救场,一段网恋,打破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那个下雪天,他们相约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她早早的到了,买好了热奶茶等着他,却等来了他带着另一个女生前来,她佯装淡然地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牵起了旁边那个女生的手说,这是我的现女友。她明白了把两杯热奶茶给他,只留下了一句话就转身离开了。分手后,他出国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在默默求学和漫长的等待。十年后,他回来了,刚下飞机的她就在茫茫人海中看见了他,她愣了一愣,想上前问他当年为什么分手,却害怕自己已经没有资格了,他怕早已又有了女朋友吧,她假装不在意的走了,却跑去和闺蜜哭诉,差点遭遇不测。而他也看见她了,却不敢上前怕她早已忘记他了,约了兄弟去酒吧喝酒,意外看见她被调戏,将她送回家后,在她家楼下站了一个晚上,而她就在窗帘后陪了他一个晚上。在他准备好一切,铲除了一切障碍后,终于鼓起勇气追寻自己的爱情了。可她在经历了十年前的伤害后,再也无法原谅他,对于他的百般追求也只能视而不见。可他并不能放弃追寻自己的暖阳所以这场跨越时间和青春的爱情长跑能否有个完美的结局呢?
  • 幽耀一生
  •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文化艺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穿越法兰西

    穿越法兰西

    飞机从北京起飞时,晚点了半个余小时,是日黄沙漫天,有些窒息之状。十个多小时后到了巴黎,天色颇好,东两方的气温相近,而天气如此有别。同行的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及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都是多次来法的,一路并未显得如何兴奋,惟我与春雨兄兴致很浓。一切都是新鲜的。一下飞机,到处是中国人,好像是在中国的南方某个小城,黄皮肤的人已在世界许多角落生根了。不过进入市区时,方觉出是真正的欧洲风情,印象比机场好多了。巴黎的这个机场很旧,不及东京、北京及新加坡那么气派。法国搞现代建筑,似逊于赶时髦的东方人,但到了巴黎市内,才知道法国人不屑于摩天大楼的原因。
  • 凤凰祭司

    凤凰祭司

    酆都城和凤凰教的矛盾由来已久,在羽霖公主的带领下,卫队和贝隆带领的凤凰教爆发了大大小小十场圣战。一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卡卡由于一次偶然的机遇被一个神秘的黑衣人踹到公主的马前,被关进了一个名叫“翠红楼”的地牢中……丧心病狂的贝隆召唤出复活不死军团的阿娜之火,在卡卡奋不顾身地将其扑灭之后,一切归于沉寂。出人意料的是,那个荒诞的浴火重生竟然在卡卡身上发生了……
  • 袁世凯(北洋风云人物)

    袁世凯(北洋风云人物)

    有人夸他是“济世安邦”的能人,有人骂他是窃国的“独夫民贼”。他游刃于各军阀、名臣之间,以北洋之师掀起血雨腥风,大推改革之旗,却又囿于极权高位,剑走偏锋强行复辟,终究落得个千古骂名。他就是中国近代赫赫有名的北洋鼻祖袁世凯。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袁世凯在大变革时代中的奋斗、迷茫、斗争直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