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9800000010

第10章

不尚賢章第三

疏:前章明萬殊逐境,善化則歸根。此章明貴上不行,無為則至理。首標不尚絕矜徇之跡,次云聖理示立教之方,結以無為,明化成而復樸也。○義曰:夫聖人為理,賢人輔之,魚水相資,安得不用?上自三五之主,至于霸王之君,開國建功,仗賢為本。不尚者,矜徇誇衒之行也。賢人用則人自理,矜衒用則怨争興。不尚矜誇自無怨争,不貴乎麗容珍貨則人無貪求,乃合乎聖人虛心實腹、無知無欲之尚矣。

不尚賢,使民不争。

注:尚賢有迹,徇迹則争興。使賢不肖各當其分,則無争矣。

疏:尚,崇貴也。賢,才能也。人君崇貴才能則有徇迹,徇迹則失真,失真必是尚賢之由,徇迹起交争之弊。不若陶之玄化,任以無為,使雲自從龍,風常從虎,則唐虞在位,不乏元凱之臣;伊呂昇朝,自得台衡之望。各當其分,人無覬覦,則不争也。

義曰:徇迹者,矯妄之謂也。尚賢之旨既興,矯妄之人必至。何者?賢難知也,詐而疑信,佞而疑忠,豈易辯哉?經云智慧出有大偽,是則上好智,下應之以偽,上好賢,下應之以妄。不若正身率下,無為御人,陶以太和,化以清靜,則佐理之賢,則為其用矣。乃雲龍風虎之謂也。雲從龍風從虎者,《易》乾卦孔子解九五之辭,九五飛龍在天,能廣感眾物,故叙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各隨其類,自相應感。以況帝王昇九五之位,萬國來庭云。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此言水是陰,若流於地,必就濕處,火是陽,若焚於薪,必就燥處。言此二物無識無情,為氣相感,尚猶如此。又龍是水畜,雲是水氣,龍吟則景雲起。虎是威猛之獸,風是振動之物,虎嘯則谷風生。此二物是有識有情,與無識無情者因氣類同,亦相感如此。況聖人降世,飛龍在天,聖賢相須,萬物交感,故廣陳其事爾。唐堯在位者,帝堯號陶唐氏,姓伊祁名放勛,帝譽之子,母曰慶都,帝譽之次妃,感赤龍而有孕,十四月而生堯。幼有聖德,十六歲,以唐侯即位。七十年,都於冀,年八十六。知子丹朱不肖,明揚側陋,廣求有德,遂舉舜而歷試之,聘以二女,用觀其德。二年,禪舜。舜即位二十八年,而堯崩。堯壽一百一十七歲,葬於濟陰成陽里中。謚法曰:詡善傳聖曰堯。帝舜有虞氏,顓頊之後、喬牛之孫、瞽叟之子,母曰握登。見大虹,意感而孕,生舜於姚丘,因為姚氏,名重華。以孝聞,舉用歷試二年,乃即帝位。二十八年而堯崩,舜年三十而徵用,歷試二年,攝位二十八年,服喪三年,為天子五十年,巡狩南方,死於蒼梧之野,壽一百一十二年。命禹嗣位,葬於九疑之零陵。舜以其子商均不肖,不傳位於子。舜既入蒼梧不返,二妃望之,蒼梧九峰處處相似,不知求舜之處,望皆疑之,泣竹皆斑,故號其山為九疑。《書》云舜陟方乃死,史云舜登遐,蓋言舜昇於高遠之處,而遂不迴。《道學傳》云:堯為太微真君,舜為太極真君。《九疑山記》云:舜時降於山中。此乃皆證位高真,差肩大聖,是則得道登遐,而為神仙明矣。昔魚鳬遊於湔山,飄然飛翥,望帝居於石紐,遽致超騰。軒皇昇龍於鼎湖,夏禹乘飄於鏡水。《莊子?大宗師》云:狶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襲氣母,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所以神農司於南極,殷湯莅於北玄,武丁位為紫府,陽甲位為蒼元,文王位為太虛,武王位為太平,康王位為少華,穆王位為九元,漢景位為太一,漢文位為通玄,八帝位為八魁,漢武位為玄成,此皆理國之君,登真得道,上列真官之任。則堯舜登仙,固其宜矣。元凱之臣者,即八元八愷也。昔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肅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人謂之八元。肅,敬也。懿,美也。宣,遍也。元,善也。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鼓,擣戭、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叔達,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人謂之八凱。齊,中也。淵,深也。允,信也。篤,厚也。愷,和也。此十六族,世濟其美,不隕其名。堯不信用,舉舜為堯臣,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五教者,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高辛帝之後,八元其苗裔也。乃稷契,朱虎熊羆之倫也。舉八愷使主后土,乃揆百事,莫不時叙。地平天成。高陽顓頊之號,八愷其苗裔也。及倕、禹,咎繇、益之倫也,咎繇字庭堅是矣。高作司徒,五教在寬,高在八元中矣。禹作司空,平水土,后土地官,禹在八愷中也。內平者,內諸夏也。外成者,外戎狄也。舜舉十六族而天下理。外內和平,此《春秋》文公十八年莒僕弒其君而奔魯,季孫行父使史克引此事以諫魯宣公也。伊呂者,伊即伊尹,生於伊水之上空桑之中,佐殷為相,以輔太甲,謂之阿衡。其先伊摯佐湯立社稷,政太平。伊尹之子伊陸佐太甲之孫太戊。三臣之勣,著於殷朝也。呂者,太公望也。姓姜字子牙,釣於磻磎,獲大魚剖之,得玉璜,中有兵鈴,子牙習之,年逾八十。周文王卜畋渭濱,其繇曰:非熊非羆,唯王者師。遂畋,獲子牙,載之以歸。後以兵謀,佐武王克殷,肇興周業。初封於呂,或封於甫。故《尚書》穆王之時有呂侯,或云甫侯是其後也。太公既克紂,乃封國於齊,召康公命太公曰:五侯九霸,汝實征之,以夾輔周室。賜太公之履,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後桓公小白為諸侯盟主。至春秋之末,其臣田和遂遷齊康公于海上,乃奪其國焉。台衡之望者,天子置三公之官,以象三台。三台六宮者,太尉、司徒、司空、太師、太傳、太保也。三台六星,上中下台各二星,在紫微之南,以拱衛帝座,起文昌,抵太微。天階主三公九卿士庶,九州色明而行列相類,則君臣和,法令平。從上台至中台十六度,中台至下台十六度,二星間相去半度,拆則為奢,狹則為迫。又上星主天子,中星主伯子男狄人,下星主卿大夫。小勻而明白吉,搖動變色為兇。一星去,天下危。二星去,天下亂。三星去,天下不可理矣。太師者,師範一人,儀刑萬國。太傳教以德義,太保保衛其身,太尉掌武統兵,司徒敬敷五教,司空主平水土。謂斯三公,上應三台也。阿衡者,阿,倚也;衡,平也。天子倚三公以平正天下。《尚書》云伊尹佐殷為阿衡也。覬覦者,希望也。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注:難得之貨,謂性分所無者。求不可得,故云難得。夫不安本分,希效所無,既失性分,寧非盜竊?欲使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則難得之貨不貴,性命之情不盜矣。

疏:人之受生,所稟有分,則所稟村器是身貨寶,分外妄求,求不可得,故云難得。夫不安性分,希慕聰明,且失天真,盡成私盜。今使賢愚襲性,能否因情,既無越分之求,自輕難得之貨。皆得性分,誰為盜乎?故莊子曰: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貴富。又解云:以人君不貴珠犀寶貝,則其政清靜。故百姓化之,自絕貪取。人各知足,故不為盜矣。

義曰:人之生也,稟天地之靈,得清明冲朗之氣為聖為賢,得濁滯煩昧之氣為愚為賤。聖賢則神智廣博,愚昧則性識昏蒙。由是有性分之不同也。老君謂孔子曰: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各有奇偶,謂氣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達道德者能原其本焉。文子云:清氣為天,濁氣為地,和氣為人。於和氣之間有明有暗,故有賢有愚。愚欲希賢,即越分矣。暗欲代明,即妄求矣。此為决性命之情而饕貴富。《莊子?駢拇篇》之詞也。夫貴富所以可饕,猶有尚之者,若乃無可尚之迹,則人安其分,將量力受任,豈直决己效彼,以饕竊非望哉?人君不貴珠犀寶貝之貨,下息貪人。人各自足,斯可謂不為盜也。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注:既無尚賢之進,不求難得之貨,是無可見之欲,而心不惑亂也。

疏:希慕聰明,是見可欲。欲心興動,非亂而何?今既不崇貴賢能,亦不妄求越分,則不見可欲之事,而心不惑亂也。

義曰:希慕,羨望也。性識有限而羨望聰明,是為越分,名之為欲。又修道之士初階之時,願行未周,澄鍊未熟,畏見可欲,為境所牽,乃栖隱山林,以避囂雜。及心泰志定,境不能誘,終日指揮,未始不晏如也。所謂小隱於山,大隱於崖。未能絕欲,恐境所牽,仍栖遁山林,以避所見。及其澄心息慮,想念正真,外無撓惑之緣,內保恬和之志,雖營營朝市,名利不關其心;碌碌世途,是非不介其意。混迹城市,何損於修真乎?

是以聖人之治,

疏:說聖人理國理身以為教本。夫理國者,復何為乎?但理身爾。故虛心實腹,絕欲忘知於為,無為則無不理矣。

義曰:天真皇人謂黃帝曰;未聞身理而國不理者。夫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別,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知理身則知理國矣。愛其民,所以安國也。吝其氣,所以全身也。民散則國亡,氣竭則身死。亡者不可存,死者不可生。所以至人銷未起之患,理未病之疾。氣難養而易濁,民難聚而易散。理之於

無事之前,勿追之於既逝之後。子助之焉。

虛其心,

注:心不為可欲所亂,則虛矣。

疏:夫役心逐境,則塵事汨昏;靜慮全真,則情欲不作。情欲不作,則心虛矣。莊子云:虛室生白。謂心虛則純白自生也。故曰虛其心也。

義曰:惟道集虛,虛心則道集於懷也。道集於懷則神與化遊,心與天通,萬物自化於下,聖人自安於上。可謂至理之代矣。虛室生白者,《莊子?人間世篇》之詞也。室者,心也。視有若無,即虛心也,心之虛矣,純白自生。純白者,大通明白之貌也。《內觀經》云:夫心者,非青非赤,非白非黃,非長非短,非圓非方,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止,放之則狂,清净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人之難伏,惟在於心。所以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心不可息念,道以息之。心不可見,因道以明之。善惡二趣,一切世法,因心而滅,因心而生。習道之士,滅心則契道。世俗之士,縱心而危身。心生則亂,心滅則理。所以天子制官僚,明法度,置刑賞,懸吉兇,以勸人者,皆為心之難理也。無心者,令不有也。定心者,令不惑也。息心者,令不為也。制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令不邪也。净心者,令不染也。虛心者,令不著也。明此七者,可與言道,可與言修其心矣。

實其復,

注:道德內充,則無矜徇,亦如屬厭而止,不生貪求矣。

疏:腹者含受之義,足則不貪。欲使道德內充,不生貪愛,故云實其腹。注云屬厭而止者,《春秋傳》閻沒、汝寬諫魏武子之詞也。欲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則足,而不貪也。

義曰:夫心者,嗜好無窮,腹者含受有足。心無窮故虛之,腹有足故實之。心虛則眾慾不生,腹實則貪求自止。懷忠信,抱質樸,可謂德充於內矣。《春秋》者,魯史記之名也。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為名也。天子有史官,諸侯有國史,楚謂之檮杌,晉謂之乘,魯謂之春秋。孔子述經,左丘明為傳,起周平王四十八年,魯隱公元年,太歲丁已歲星在降婁,當晉鄂侯二年、衛桓公完十三年、蔡宣公考父二十八年、鄭莊公寤生二十二年,曹桓公終生三十五年、齊僖公祿父九年、楚武王達十九年,秦文公四十四年、宋穆公和七年、陳桓公鮑二十三年、燕穆公十八年,乃《春秋》之始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太歲戊午,凡二百四十二年。歷周一十四王,魯一十二公,行事當晉定公午三十一年、衛出公輒十二年、蔡成公怡十年、鄭聲公勝二十年,齊簡公嘉四年、楚惠王章八年、秦悼公十一年、宋景公頭曼三十六年,陳閔公越二十一年、燕敬公六年、吴夫差十五年,乃《春秋》獲麟絕筆之年也。其書凡三十卷,三十五萬二千二十五言,十九萬四千五百九十字本,十五萬七千九百六十六字解,晉征南將軍杜預字元凱註。閻沒、汝寬諫者,《春秋》昭公二十八年,晉魏獻子舒為政,以其子戊為梗陽大夫,今晉陽也。冬,梗陽有獄,戍不能斷,以其獄上於獻子。訟人之太宗以女樂為路,魏子將受之,戊謂魏子二大夫閻沒、汝寬曰:主以不賄聞于諸侯,若受梗陽之賄,貪莫甚焉。吾子必諫。皆許諾。退朝,待于庭。饋入,魏子召二大夫食,比置,三歎。既食,使坐。魏子曰:吾聞諸伯叔,諺曰惟食忘憂。吾子置食之間三歎,何也?同辭而對曰:他人賜二小人酒,不夕食。饋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一歎。中置,自咎曰:豈將軍食之而以不足。是以再歎。及饋之畢,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止。是以三歎。魏子辭梗陽之賄。獻,謚也。疏云武子,則武子名顆,謚曰武。閻沒汝寬二大夫諫武子之言,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腹則易足,心則難滿。欲其息貪,不受梗陽之賂。小人腹飽,猶知厭足,君子之心,亦宜然矣。《春秋》美之。魏氏納諫,所以興也。

弱其志,

注:心虛則志弱。

疏:志者心之事,事在心曰志。欲令心有所行,皆守柔弱,故知心虛則志弱矣。

義曰:《詩序》曰:在心為志。夫心之所起為志,所行為事。心既柔弱,則無險躁紛競之事,皆處和平矣。事和平,則為理之本矣。

強其骨。

注:腹實則骨強。

疏:骨者體之幹,既其道德內充,常無貪取,不貪則腹實,腹實則骨強也。

義曰:弱其志,則廉柔不犯於外;強其骨,則堅固有備於內。為道之者筋骨堅強,百疾不能侵矣。腹實則骨強,和氣充也。理國者政清則民靜,費省則力豐。民靜者,志弱之謂也;力豐者,骨強之謂也。

常使民無知無欲,

注:常使人無争尚之知,無貪求之欲。

疏:聖人所以虛心實腹之教者,常欲使百姓無争尚之知,貪求之欲,令其自化爾。

義曰:貪求則争起,有知則事興。争欲既無,清靜自化矣。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注:清靜化人,盡無知欲。適有知者,令不敢為也。

疏:無知無欲者,已清靜矣。則使夫有知者漸陶淳化,不敢為,循迹貪求而無為也。

義曰:下化於上,猶風之偃草,淳和普洽,則皆返無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注:夫於為無為而人得其性,是則淳化有孚矣。

疏:夫得其性而為之,雖為而無為也。且絕尚賢之迹,不求難得之貨。人因本分,物必全真,於為無為,復何矜徇?既無聲而無臭,人固不識而不知,淳風大行,誰云不理?

義曰:無為之理,其大矣哉。無為者,非謂引而不來,推而不去,迫而不應,感而不動,堅滯而不流,捲握而不散也。謂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術,循理而舉事,因資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若夫水用船,砂用赫,泥用橇,山用樏,夏瀆冬陂,因高而田,因下而池,故非吾所謂為也,乃無為矣。聖人之無為也,因循任下,責成不勞,謀無失策,舉無遺事,言為文章,行為表則,進退應時,動靜循理,美醜不好憎,賞罰不喜怒,名各自命,類各自用,事由自然,莫出於己,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是則羣臣輻輳,賢與不肖各盡其用。君得所以制臣,臣得所以事君。此理國無為之道也。無聲無臭者,《詩?大雅?文王篇》也。言大道難知。耳不聞聲音,鼻不聞臭芳,儀法文王之事,則天下自信而順也。不識不知者,《詩?大雅?皇矣篇》言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此言天道尚誠實,貴性於自然,不尚賢貴貨,即合於此矣。

同类推荐
  • 佛说十地经卷第一

    佛说十地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间集新注

    花间集新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龙王兄弟经

    佛说龙王兄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兼证析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平天国战记

    太平天国战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为什么有五种本领还输了——学会克服“贪婪”心理、随手将“金子”丢进海里——学会面对习惯心理、爱找借口的狼——改正“找借口”的错误心理、蚂蚁的追星梦——改正盲目崇拜的错误心理等。
  • 勤劳俭朴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勤劳俭朴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误解心理学:不被误解和不误解别人的高度和方法

    误解心理学:不被误解和不误解别人的高度和方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或社会交往中,经常遇到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的情况。误解确实是痛苦的,但又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即使双方都很努力地想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正意图,却经常事与愿违,不经意间误解就这么发生了。本书全面列举了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误解情况,详细分析了我们误解他人或被人误解的原因,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多种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误解的方法,相信读了本书,你在人际关系上会有自己的进退之法与取舍之道。
  • 神医娘子痴相公

    神医娘子痴相公

    新婚前日被准新郎亲手掐死并悬于梁上,再次醒来看着坐在花轿上的庶妹,天才医生段云苏嘴角微勾。侯门深宅破事多,恶毒姨娘是必备的,阴险庶妹是常有的,连寄居的表妹也是来寒碜人的。爹不亲娘已死,精明如她自然要为自己好好谋划。本以为凭着一手惊华医术可以混吃混喝,可没想到天上降了门傻子亲!哎哟,这是谁家男子,长得如此想教人蹂躏?傻子?傻子也不错啊。看,相貌绝佳易调教,品性纯良赤子心,疼她爱她心里满满都是她。可是…哎哟喂,是谁把她纯纯的相公教坏了?!…何为食髓知味?这傻子每次见到她都满眼冒绿光!当初她怎么就认为他纯真无害了?“娘子,你连当初痴傻的我都压不住,如今还想着能反下为上?”某男压住蹦跶的某女,攻池掠地。此文:男主呆萌,扑得倒娘子赶得走桃花,傻子也很霸道;女主腹黑,罩得住相公镇得了家宅,嫡女也要逆袭!且看笑面虎女主与呆萌男主风生水起激情荡漾的另类故事。
  • 时空平移

    时空平移

    我的老同学,物理学家叶禾华、易慈夫妻发明了时间机器,并回到远古时代,将地球生命的元祖移植到一百万年以前,这就意味着整个地球的生物圈同步进化了一百万年,从而也使人类文明的进化速度提前了一百万年。此后,叶禾华又去往八万年后的未来,在那里他发现人类星际移民的领袖是我和易慈的后代,而自己将在第二次向未来的时间穿越中死去。为了不影响历史的进程,叶禾华启动了时间机器……
  • 傀龙剑与无妄刀

    傀龙剑与无妄刀

    五十年前,一场起义战争拯救了天下,但就在万民被拯救于水火之中时,起义领袖易孤行却突然被迫坠崖身亡。五十年后,一个失忆的小子易天行突然现身江湖,他虽不谙武功但却凭借着自身的才智结识了不少的江湖好友,解决了无数江湖上的悬案,并且也在一点一点地接近着五十年前战争的真相。有感于江湖人事青山常在人易老,恩怨情仇何时了?名利富贵皆浮云,是非成败抛九霄。
  • 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的成功:成为优秀男人的9种资本

    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的成功:成为优秀男人的9种资本

    无论任何时代,作为一个男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就一番顶天立地的事业。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得到他人的尊重。然而,并非每个男人都能获得成功,毕竟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种成功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得到,都是汗水、泪水,乃至血水的结晶。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男人,是风华正茂的年代,是事业成功的起点,有的是激情,有的是希望。然而,这一切只造就了一种成功的可能,要想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还必须具备一些其它的资本。
  • 贼军

    贼军

    新书《建造狂魔》已发布,基建系、制造系新书。········带着变异帝国时代来到大隋初期,杨爽想当将军。收西域马贼,伏北方蛮人,挖李二墙角,战瓦岗众将。以贼为军,席卷天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杨爽:“我的兵,我的将,全身都是荣耀!”
  • 悬吊人

    悬吊人

    夜行列车这个离城区很远的火车站坐落于荒野之中,轨道两侧长草茂盛,抬眼就能看见黑沉沉的山。车站空旷,穿堂风呼啸,我缩头拢紧衣领,跟随乌泱泱的大队人马穿过检票口和长廊,上下过几道楼梯,终于上了火车。暖气一下子包裹了冻木了的身体。我继续跟着队伍断断续续前进,不时被托举箱包的人阻挡。走到车厢尾部,掌中的票对上了铺位,我松了一口气,解下背包扔在铺上,把自己也摔了上去。
  • The White Moll

    The White Mo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