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41800000006

第6章 中医杂论(1)

中医“气化论”、“识证论”、“治疗论”、“百病概论”

人身水火一团气,内营脏腑外卫体,通达九窍温肢体,奈何世人不自知,贪凉饮冷损元气。一日二日无大碍,久而久之气息低,寒凉上干太阴肺,咳嗽呼吸不流利,下干太阴脾失运,清浊不分飧泄起,脾阳损伤大便溏,肝脏因此要遭殃,精微不摄要硬化,胃肠寒热粘膜伤,久而久之要溃疡。清窍不营多病变,目失光明耳失聪。远离五谷食鱼肉,罪孽深重日日积,脂垢堵塞清窍道,不遂肢体蹒跚起,更有青年贪淫欲,少阴虚寒精髓虚,脾阳郁陷精微泄,消渴之病要发作,精伤百病因而起。内伤之后要外感,百病皆因风而起,六经病证内经有,伤寒杂病论仔细。七情伤人气紊乱,情病还需情来医。自然六气来养人,太过不及成淫理。 澄空中医从气论,百病心中了了的。用药就分阴和阳,识证也不阴阳离,阴阳辩证仔细详,次分六经与腑脏,以证类病无处藏,阴阳体质是根本,疾病是标记心上,颠倒阴阳祸患藏,阴证就用温热药,阳证苦甘寒药商, 阴阳错杂寒热药,湿盛还需热药上。先天立极是水火,水火既济无沉疴。水火既济气化成,天天夜里香甜梦,火水未济要失眠,神魂颠倒不堪言。易经经传传阴阳,一阴一阳书中藏,万病不离阴和阳,离开阴阳无文章。圣贤真传一句话,愚者万卷藏书箱。不明阴阳莫谈医,误人害命应要知。人若识得此种妙,贵躯岂用托庸医?

六经气化论

一总论:

五脏皆因气化生,六腑功能气化成。心肾气化记性好,二便开合百脉通。六经气化五脏藏,六腑通泄浊气通。

二:分论

1太阳小肠和膀胱

太阳气化寒不入,分清泌浊是其功,膀胱气化尿液出,气化不成溲不通。

2阳明胃和大肠

阳明气化气血生,胃腑腐熟五谷行,大肠气化液化生,糟粕排泄病不生。气化不利要发热,便闭腹胀口渴重。

3少阳胆和三焦经

少阳气化精汁生,入腑脂垢分解功,气化不利胆汁阻,胆囊结石要发生。三焦气化脏腑和。气化不利杂病生。

4太阴脾肺:

太阴( 肺脾)气化呼吸好,脾土气化运微精,血在脉中不失营。气化不利血外溢,肌衄、齿衄、月事多。肺金气化呼吸畅,咳嗽之病不能生,鼻塞多因寒阻肺,气化不利出涕清,温肺散寒实脾经。寒郁化热鼻涕黄,久而久之鼻渊生,治疗之法散郁热,宣肺化痰鼻窍通。

5少阴心肾

心肾相交气化成,少阴气化百脉通,津液上承咽喉润,心主血脉肾水充,肾司二便阳之功。心肾不交要失眠,气化不成百脉蹇。

6厥阴肝和心包

厥阴气化肝血藏,日充五脏夜藏魂,心包之经气温煦,心血源源循环行,失化血溢脉不藏。心包受寒血失温,心血难以周流行。

临床病证各论(随兴起笔)

诊病治病标准

中医本身就是一个阴阳问题,谁离开了阴阳谈标准,谁的标准就不标准,就像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听一个中医博士生导师讲课时他说要制定中风的用药标准,马上就有人说:“用你的标准,疗效有多少? ”,的确中医讲究疗效,尤其是长期疗效,能否在治此病时,间接治疗尚未发生的病?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出色的中医就是一个阴阳家,能看到疾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者就是《易经》讲的三才,有人说中医不用学《易经》,不学《易经》行吗?连阴阳都不懂,还谈什么中医? 三才都不知道?怎么谈人体? 不要忘记“人”头顶天,脚踏地,人立天地之间,上为天、中为人、下为地。这天人地就是三才。不懂五运六气行吗?不懂五运六气怎么因时制宜? 不懂风水行吗?风水讲:“山环水抱必有气”,这气就是阳气也就是生气。我们选择聚居条件时首先要考虑太阳光线的多少,太阳是阳,加于某一地才能化气产生阳气,这样其能否留住就看是否背靠大山。饮食也是如此,多食寒凉就伤阳气,阳气一伤,百病丛生。因此中医的标准就是能够彻晓阴阳,因此要通晓《易经》,知道简易(用简单的方子治病)、不易(千古不变的真理:破阴寒回阳气,存阴精),变异(随时、随地方,因人的体质用药知常达变)的道理,熟读《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具体操作上,治病先分阴阳二证,次分六经(十二经络尽在其中)属何经,然后分经用药(阴证要用温热药,阳证用苦甘寒药)施治。这是我用的方法,疗效大家可以看医案,我不多说,许多临床大家也都是这么用。大家看这个标准行吗?

中医的规律:

中医的规律就是阴阳的消长,阳气消则阴寒(邪)长,病增;阳气长则阴寒(邪)消,病退。阴精足则阳气足,阳气足则阴精得以固摄,阴精为阳气之根,不可亏,亏则冬伤于寒,春生温病。

简单说脉诊

脉诊在中医诊病中只能算巧,下工之法。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既然很多人这么神秘切脉。我就简单说一说脉诊。切脉是根据脉的位、数、形、势来断病的。

脉位就是寸、关、尺、浮、中、沉。寸看心肺头,关看脾胃,尺看肝肾腿足膀胱。浮取看心、 肺、头,中取看脾胃,沉取看肝肾。看脉之上工,并不必分严格左右手。

数(数率): 就是脉跳的频率。用医生的呼吸算,一呼一吸四至(跳四下闰一下为五)为缓脉。脉和缓沉取有力就是正常脉。一息六至为数脉,七至以上为疾脉。

形:就是脉的形状。

势:就是脉的力度。

然后以六脉统领二十八脉。

六脉:浮、沉、迟、数、虚、实。

浮脉类:浮濡洪芤革散

沉脉类:沉伏牢弱。

迟脉类:迟缓涩结

数脉类:数促疾动豆

虚脉类:虚微细代短。

实脉类:实滑紧长弦。

具体规则:浮沉以求表里,迟数以求寒热真假以求属于阳证或者阴证。有力无力以求虚实。我在临床中主要是据内经理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看寸关尺之太过与不及,太过是实证,不及是虚证。但求和缓有根。有根就是尺脉有力。数而有力有根是阳证实热,数而无力是阴精不足的虚证,迟而无力无根是虚寒阴证。再看尺肤之寒热,参见二便辨清阴阳之证。

举一例来说明:临床上来一患者,坐诊医师都必须试脉,否则医术再高,患者也不相信你,首先的第一感觉是尺肤的寒温,如果尺肤寒,接下来,看寸脉数而且力度大于关尺,这时就可以断患者:头昏、头胀、心慌、乏力、腿沉重甚至腰痛。病人一般会说断得不错。为什么呢? 寸脉数上有热,热则头胀,因为寸脉管头、心肺。而关尺力度少,就可以断患者脾胃运化无力、 肝血不足,肾阳亏虚。此例寸脉数也是假的,那是因为肾阳亏虚,虚阳外越。其他脉以此类推。

怎么体会脉的来、去呢?

寸口脉是手太阴之脉在寸口的体现,直接测出的是肺的虚实,但是按照全息中医理论(如我上所述)就可以察全身的虚实。正常的情况下用医生的呼吸算,一呼一吸四至(跳四下闰一下为五)为缓脉。脉每跳一下就叫一至,这一至连着下一至,这一至的开始就叫来,这一至的结束就叫去,一来一去一至就完成。来盛去衰什么意思? “来”是心脏搏动将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是心脏把射出的血液收回心脏。来盛去衰就是心脏功能完好,而外周血液循环有障碍。

消渴

消渴疑难病,原因多方面。辩证是关键,立法不泥教科书,但求古人之经验。火神郑钦安,对此多远见,唐火神多验证,效果也非凡。此录在下文,也有我经验。

郑钦安论消渴

三消证奇于何因?消证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木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证。消者化之速,如风前之烛,易于化烬。诸书称渴而多饮者为上消,为心包之火挟肝风而上刑与肺,肺金受克,不能资其化源,海枯水涸不能上升,欲乞外水为援,故渴而多饮,古人用人参白虎汤以救之。心包之火挟肝风而刑于胃,胃中风火相煽,食入犹如转轮,食而易饥,故为中消,以调胃承气汤治之。心包之火挟肝风而搅动海水,肾气不能收摄,遂饮一溲二二为下消,以大剂麦味地黄丸治之。此对证之方,法可遵从。更有先天真火,浮游于上,而成上消,浮游于中而成中消,浮游于下,而成下消,即以辨阳虚诀辨之,法宜导龙归海,如潜阳、封髓二丹,或四逆、白通皆可酌用。查此病缘因风、火为本,厥阴风木在下,厥阴心包在上,风借火势,火借风威,澈上澈下,而消证从此生矣。但治其火,火熄而风已熄;治其风,风散而火亦亡。推其至极,风即是气,气即是火,以一火子统之便了,即以一风字括之亦可。风字宜活看,一年六气,即是六风,佛家以风轮主持大世界,人之一呼一吸,便是风,离风人即死,人活风犹鱼之活水,鱼离水顷刻即死,学者须知。

消渴治验:

一:某女,因肺炎住院治疗一个月,出院后即口渴,小便清频,大便干结,面目萎黄,西医诊断:糖尿病。求于我,吾据其乏力,面色萎黄,口渴,舌苔白干乏津,溲频,大便干结。断其气阴两虚,投:生晒参10g麦门冬30g五味子10g五付,水煎服。二诊口渴减轻,大便日一次,效不更方,原方10付继服。后其子告知完全痊愈。

另外说明一点:处方中我应用的是生晒参,生晒参,苦甘微寒,所以有益气生津作用。红参经过炮制寒性尽去,已无生津止渴作用。

二:另有一老年妇女,常年服用西药降糖,口渴咽干,两目干涩,舌苔白干,小便频,血糖17,足底疼痛。据证为肾阳不足,津亏筋挛。处方:淡附子30g生白芍60g肉桂30g甘草30克生山药30g黄连6g共研末分六十天服用,每天两次。药后告知诸证消失。血糖也降到了10。

简单谈治病与标本

辨病治病标本很重要,阴阳体质为本,疾病为标(这是民间中医的精华,万世不变的真理,颠倒治疗后患无穷)。举例说感冒:阳虚体质之人,感冒之后一般不发热,或者发热也很少高热,鼻流清涕、咳嗽、发烧等。现举一例,此例患者小儿反反复呼吸道感染,便秘、咳嗽、发热、吸鼻子(实际上是清涕)。如果按照温病学派就会苦寒药一大片,临床症状或许会减轻(有的人说效果很好),但是久而久之就会陷入阳气日虚,阴气日增,缠绵不愈的状态。

感冒

有一份发热就有一分阳气,体虚之人感冒了一般不发热,即便发热也不是高热,时人就怕发热,一发热就用退热药,殊不知你退掉的是生生不息之气,正确的治法就是辨清阴阳二证。阴证: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鼻流清涕,咳嗽,畏寒,鼻塞声重,用药以六经辨证,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等为正方。阳证: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鼻息口气热等,用药液以六经辨证,麻杏石甘汤、三承气汤,三黄石膏汤等。往来寒热病,口苦、目炫、病在在少阳用从小柴胡汤。

请问为什么脾阳虚,就会肝脏因此遭了殃?

答:古人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脾乃运化之官,脾阳虚则运化不利,饮食入胃,精微在小肠,糟粕归大肠, 精微吸收不足则肝血生成不足,糟粕传导不利则毒素归肝脏,增加了肝脏的负担,肝脏不遭殃吗?家父常常对我说“能把五行颠倒颠,此是人中仙”,原本是肝木克脾土,如今脾土病则邪气倒克肝木。

从“否”卦说痞满

人身不过一水火,水火既济无沉疴。否卦的卦象是乾在上(肺为华盖象乾),就也就是阳气在上,坤卦(脾为至阴象坤)在下,也就是阴气在下,二气不能交感,太阴脾阳明胃为寒湿所阻,清气(轻清之阳气)不升,浊气不降,导致胃腹痞满、大便稀溏。也就是《内经》上说的“浊气在上则生嗔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临床上可以出现脐中冷痛,口不渴、食不下,不知饥,命门冰凉,容易感冒,并且感冒后不发烧,这时用药就用热性(阳)药,大把姜附尽管用,大便成型药就停,这是用药真规则。

坎离(心肾)

心肾是人立命之根本,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叠而成。凡是学过《易经》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口诀:离中虚,坎中满。意思是说离卦外面(上下)两个阳爻(在人身为气),中间一个阴爻,卦象为火,在人为心,为气摄血、为眼目;坎卦外面(上下)两个阴爻(在人身为血),中间一个阳爻,卦象为水,在人为肾、为血液、为血载气。抽出坎中的阳爻填充离中的阴爻,就构成了乾卦,全是三个阳爻,这三个阳爻就是气,阳刚之气,乾为健,坎离交媾平衡(水火既济)就是无病的状态。因此,郑钦安先生非常重视人体的阳气,阳气就是生气,从坎卦看外阴内阳,要使这点阳气生生不息,别无它法,只有破阴(寒)存阴精(真阴)回阳气。这也正是临床上大量应用干姜、附子、桂枝、肉桂的原因。很多人问我学中医的启蒙教材,我都会推荐 他先学《易经》,学会了《易经》就学会了治病法的简单办法。大道至简就是从这里说的。

同类推荐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mille

    Camil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agged Lady

    Ragged La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韦十一娘传

    韦十一娘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楚氏昭华

    楚氏昭华

    老话说的好,吃亏是福。上辈子楚蝉也这么认为,她性子温吞,老好人一个,受人挤兑也不会反抗。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所以让她死了又活了,还附带给她一颗聪明脑袋。
  • 巧手一招鲜

    巧手一招鲜

    本书中大师教您做菜的巧招。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脉络中,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各有不同。无论是我国所致力建构的和谐社会,还是西方孜孜以求的公民社会,健康的大众媒介都是重要的基石。
  • 霍日里河啊,霍日里山

    霍日里河啊,霍日里山

    孩子们的眼中,我已老了。可我不信。我真的老了么?我才71岁,比起我90多岁的爷爷奶奶,我还年轻着呢。我还能啃骨头,还能嗑榛子。我的牙齿一颗也没脱落。可这还比不上额特沃呢。她嗑起榛子来,比我厉害,连续嗑上一碗,也不皱皱眉头。别看她脸上淌着河流,站着山坡,心可年轻着呢。体格比我还要结实。她也才70整岁。我们在一起走过了那么多的岁月,彼此的血液都快融到一块了;彼此的长相都相像了。有时候从她的身上能看到我的影子,从我的身上又能看到她的样子。我们一同走路,一同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没觉得累。她常爱说的话是,人上了年纪,能吃能睡能走是福,有个伴儿陪着走路,更是福分。
  • 灿若烟火不及你

    灿若烟火不及你

    洛菲菲和他相遇在最好的年华,却没有守住最真的感情,她终究是他放不下的刺,但是每个人都有重新遇见的人,无论你想或是不想。
  • 渡我入魔

    渡我入魔

    她是拥有魔族神族血统灵气煞气并存的丑陋女子,日益增大的煞气将她的脸变得一半黑一半黄,为了不被魔障之毒吞噬而入魔,她踏上了修仙之路。他堕仙入魔,嗜血为生,超脱六界外,不在五行中,无情无欲,靠近她只为了夺取神族宝物开天,他日能将这六界踩于脚下。她猩红的眸子腾起了无限杀气,看着他冷漠的背影一字一顿“你若再弃,便渡我成魔!”他依旧绝然冷语道“我从来没有爱过你!”八个字便将她满腔的情愫生生撕裂。这是一部仙侠言情小说,神,魔,妖,仙,之间的争夺,是比较轻松的文,内容丰富多彩,文笔一般,多名小伙伴表示想继续看,属于读起来不费劲型,部分发宝法术名称取自于我曾经玩的网游热血传奇,为此纪念那些玩传奇的年代。
  • 民国的农村2:农产考

    民国的农村2:农产考

    齐如山先生在本书中介绍了华北地区土地出产的农产品的情况。华北地区出产的弄产品可以说是甲于天下,地球上任何地区出产的谷类,远不及华北多,所以华北历来号称百谷。华北地区的出产农产品的类别已经很复杂了,而每类之中又有许多种,例如高粱之中就又分几十种,谷子也有几十种,本书对其每一种的来历、生长季节甚至销售情况都有记录,这是另一种“舌尖上的中国”。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久等了,唐先生!

    久等了,唐先生!

    被继母逼迫,她走投无路,和神秘富豪签定协议嫁进豪门。婚后三年,富豪老公把她宠上天。只除了没有生下继承人。豪华别墅里,裴七七气愤地将报纸砸在男人身上:“这上面说我是不下蛋的母鸡,唐煜,明明就是你的问题。”男人放下报纸,一本正经地赞同小妻子的话:“怎么能乱写呢,你分明属猪!”“唐!煜!”她气得跳脚!男人轻笑:“有没有孩子有什么关系,你就是我的小宝贝。”裴七七:这画风,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