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1400000052

第52章

伽伽那三迷者。伽伽是行义。重言行者。明即此行即无所有。则行无行也。先指次破坏也。谓此无相无碍之法。于空无量无碍无所不遍。然复有异义。所以者何。若一切法直尔如空者。即是无过患无功德。今此中虽无相无碍犹如虚空。而具一切如来真实功德。无所不备。故次明第二句义也。虽举此空为况。然有无量无边离相之德。非虚空所能喻也。此功德者。即是等于如来。是一切如来所至之处也(第三句也更问)。次复言伽伽那三迷者。虽具万德而无所表示。同于大空故重言也(更问句义)。此中云无碍力者。不可破坏义亦是无相义。以无碍无相故不可破坏也。佛于三昧中现此明妃也。口说名真言陀罗尼(男声也)身现曰明。以此善男子明妃如来身无二境界。由是力故。佛菩萨大名称。得无碍法。能苦除灭者。言此明妃者即同如来之身。若不悟此理无由成佛。若证无相无碍理。即是于法而得自在成就菩提。如是无相。即是如来甚深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故言是佛境界也。十方三世佛及菩萨。由入此门故。遍于法界普门示现。成就众生无有穷尽也。是故得大名称闻于十方。故云大名称也。得无碍法者。以无障无相无挂碍故。能除一切众生身口之苦。真实不虚。皆令究竟至于无上大菩提乐也。犹不了真谛故言无明。由无明故。即有诸行而生种种诸苦。虽菩萨入于地位。然由未了如来甚深秘密之境。即是微细无明亦复是苦。今佛为彼等故。咸令究竟佛之境界。故云除一切苦也。除无明苦。即是与其不思议解脱诸佛无量无边功德现法之乐也。妃者。如世女人能生男女。令种胤不绝。此明能生一切如来所有功德。故义云妃也。行者修真言行时。虽如上有种种方便。然须持此明妃。若不尔者众德不具也。时毗卢遮那诸佛。寻念我始初不生金刚执力故。告上首执金刚言者。如来从甘露生三昧起已。寻念我本初不生一切佛身。由不生故即与诸佛无二体。故如是取本不生阿字。加持自身及执金刚而告之也。以不生加持之也。如是思念已。方便告上首诸金刚也。上首者。非但秘密主。一切皆入阿字门。即是无言体主而已。十佛刹土诸执金刚皆是上首也。谛听善男子。字轮转名漫荼罗行品中广。真言门修行菩萨。作佛事能住彼前者。轮谓阿字门。此一字中入一切字。入此一字。于一切法旋转无碍也。如世人之轮。不转则已转则无有穷尽。寻其首尾亦不可了知。故名轮也。又如世间之轮。若旋转时。能断一切草木之类。随彼根茎枝叶。遇此轮者无不摧破。何以故。以边刃利故。此阿字轮亦复如是能除一切无明烦恼。随彼所闻无不摧灭也。漫荼罗是清净义。下更释之。品广者。此中之义能遍一切处。品者只是一分之名也。广义如轮无有断尽。然此一分之经。亦不离此轮。故以为名也。诸品皆云广者准此(即是言略故一分义广故无尽也)本不生者即是阿字轮。入此轮即是与诸佛同体无二也。佛为成就修真言行菩萨故。欲说此阿字轮。而先叹其功德。若得此轮。能令诸菩萨普门示现。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普住其前而化度之。以大因缘而作佛事。故云住彼前也。尔时执金刚顶礼佛。金刚旋下相应。下金刚莲花坐已叹佛者。此菩萨。以金刚杵上而有莲华台。以此为坐也。金刚即是诸佛智印。此佛智印。大漫荼罗之台故有所表也。如掷金刚慧虚空中。回转而下于地。此菩萨亦尔。闻佛更说阿字轮故。欢喜踊跃。即时此台。于金刚上旋转无量。从坐而下为佛作礼。当下时。与掷杵空中回旋而下相似。故云与彼相应也。此亦表佛智无碍也。为闻法恭敬故。下地致敬也。归命菩提心者。即是归命一切众生心也(如上云此心菩提)。归命菩提心发生者。又复顶礼能发生此心者(即是净菩提心入明门者也)稽首行体地波罗蜜者。次归敬真言行体。行体即是其地地及波罗蜜也。敬礼先造作者。以一切众生。虽有此菩提之心而不能自了故。归命古昔发心成果转示众生者。念大恩故又更礼拜也。重言归命顶礼者。此义大同小异。重言者恭敬深至故尔也。如此叹佛已复请者。如世人养蚕为利故而善养之。此亦如是。为请佛更说深义。自利利他故。先叹佛也。空证。即是证于无相无碍平等之法也。白佛言世尊。唯愿法王宣说。哀愍我及一切众生故。法王者。于法自在故名为王。愿哀愍我及护念我。及为利众生故。为法王哀愍我故。护念我故为众生利故。如说修真言行者令得圆满故。愿佛更说阿字轮也。圆满者。随彼上中下行。各随性分而得利益。皆当成就妙果也。次佛告秘密主言。我初。诸最胜佛世所依称号者。将说秘藏。先自叹德。以此法难信故。如将说法华亦同叹也。本初即是寿量义(更问)。世所依者。如一切草木皆依于地而得增长。又如商人依于导师。入海者依于船师。病苦者归依大医。此有多门皆当说。今佛亦尔。为一切依也。然更有深意。虽云自叹即是说法意也。如梵音云我者。于中即有阿声(案本)即本不生义也。此常住不生之体。即是一切之所依止也。称号者我觉此不生故。一切世人称号为佛。非平等法界有如是名也。说法无等比。此无比中。诸外道所说皆是有上之法。故云有比。凡一切不了内证秘密法者。皆是外道也。由佛说此无可等比况喻法故。说法亦无比也。又此中我◇字(又么声即是不生义也亦是叹中说法更问也)本寂无有上者。此本字中即有阿声。即不生义。以不生故即是不灭。是故本来寂然。此法第一微妙更无过也。能寂诸根故。六根常净诸恶永灭故云寂也。此阿字即是一切佛心也。今佛偈中说此阿字者。即是说自证法中一切语意中。虽有所说。然此内证之境终不可了知。由自证法不可说故。佛虽自叹美。即是称叹此阿字也。以此字本初以来是世所依。今说此自证之法。非彼二乘外道之境。于彼法中无可喻况之者。故云无比也。如饮水者冷热自知。尚不可为不饮人说。况如来境耶(当引深密)然佛以加持力故。说此不可说不可说之法。令金刚藏等皆得知之。此事即为希有也(云本寂者当知本来寂灭之法一切二乘外道中所无非彼心境所及也)由加持故。执金刚并诸菩萨。佛菩提座胜愿能现。谓佛说此偈已。以佛神力加之。尔时诸金刚菩萨即能现菩提座也。此座者。但以世间意说。但是座处耳。然西方名此座为满荼。满荼者。是坚固义是不动义。是更无等比义是遍周法界义。今现此菩提坐。亦如酪中现苏。诸味共会一处而不相离(更问)加持故能现也。此座即是如来功德之所庄严。无量大愿之所成就。即同佛身。普现一切众生界中而作佛事。故云胜愿也。佛虚空如无戏论。从行无二与理相应相。成就是业者。即此座者。犹如虚空离一切分别。虽诸菩萨如是修行种种方便。然亦无二无别。不离如是妙理。故云理相应也。如行行者。彼得果亦如是。即同彼座无二无别。成就者。谓修行者之所成就悉地也。于时佛诸支分身。皆悉出现是字。于一切世间出世间声闻缘觉静虑及观。悉地成就勤修者。谓遍佛身分。佛身分皆现此阿字真言。此阿字门。即是世出世间二乘定观等之慧命也(摄心不散名定次当观照如行者初摄心时观圆明等是观也以下义势常相连也)如寿一字。诸寿同种子同命同依处同救度同现者。如上世出世间一切所作妙业。阿字即为彼命。如人若无命。根一切作事皆悉弃废。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定慧等亦尔。若离阿字门。即不得增益成就。如彼死人无所能为。复阿字是开口声也。若无阿声即不能开口。口若不开者一切字皆无。是故阿字为一切字之种子。当知一切万行亦如是。以阿字门而为种子。若离阿字亦不成也。同依处者。如众生等若无大地则无住处。此阿字门亦如是。若离阿字即无所依处也。救度亦同者。当知阿字门。即是一切世间之大救护也。末后云现者如上佛为菩萨大众现金刚座故。此一切胜义皆能悉现也。次即说此真言门。谓南谟三曼多佛陀喃(敬礼普遍佛等也)阿(此正是阿字真言门)善男子此真言者。十方诸佛以法身同所加持。诸有修行之者。以此真言故。即能作诸佛事。乃至普现色身。为一切众生界开示佛之智慧。如佛能作是事。此阿字门亦能如是作之。当此彼体即同一切佛身也。阿字门一切法转者。由转此阿字。即成种种功德也。从此阿字门修行转也(更问)是故秘密主。真言门菩萨等。欲见诸佛者(谓欲见一切佛净法身也)。欲供养者(谓游一切佛刹供养承事闻法修行也)。欲证发菩提心者(谓证菩提令心净也)。欲与诸菩萨同会者(谓与那罗延菩萨等等共一处受现法乐也)。欲利众生者(谓如毗卢遮那常为一切众生作大佛事种种成就之也)。欲求悉地者(此中最上成就所谓佛身尚可疾得况余成就耶)。欲求一切智智者(然此阿字门一切义利无不成辨以要言之欲求一切智智亦决定当得也)。此诸佛心勤而修之者。佛言。如上所列之事。汝欲求者更无他术。但当勤修此阿字之门也。尔时毗卢遮那佛。此大悲胎藏生漫荼罗王。敷置诸本尊位。定三昧神通真言行不思议法说者。如前以广说敷置漫荼罗位。今何以更说。此有多义。欲更开发一类众生故。令前已听闻者倍得明了故。前虽说诸位地。然尚未普周遍。今更说令无所阙乏故。又前但说其名。由多未说形状。今更说令具足故。何故不并说之。而更分折于此处说耶。于此亦有意。乃至深乐法者。犹不顿为说之欲令发起珍重之心。渐渐开道也。复次若但以图画尊容。用为真实者。如彼画师等。亦可成就阿阇梨功德。然不但以图画故。而得成彼真言之行。当须一一与三昧神通相应。方名不思议行。今佛欲开示彼之故。云三昧等法说也。谓与三昧神通相应而说之也 彼阿阇梨一切智门阿字住。取线礼一切佛者。如上已说。中心作阿字及眼作啰字等。前品已具说。今欲作坛。先须住此三昧令与理相应。以相应之智而运布规量也。凡合绳。当令得所不得大缓。若不调者。令师及弟子多病为障所娆。若用时断绝。亦令致损耗也。次当知方所者。所以先谓审定方面者。若弟子临修时错误。或谓东为西等。即为障者之所得便也。次礼一切佛者。即是礼于阿字真言之体也。师礼已在坛巽地北向。弟子艮方南向。引绳相对。次师引绳转向乾维东向。弟子回身西向。次弟子右回至坤维北向。师回身南向。次师右回还至巽地西向。弟子回身东向。即四方位竟也。弟子次更至干地维向巽。师与相对。即定干巽隅竟(云云更问也)凡定四方。必须如前审谛不得移易。若定四隅及中心十字界者。但令逐便右转。不令妨碍即得也。如是作已阿阇梨复于瑜伽中。转于心中阿字而作缚字。如前布置。啰字等方便不异于前。但改心中阿字。即成金刚萨埵身也。亦复观想己身即同彼身。执持如来智印也。虽改阿字为嚩。然亦不相离。何以故。由不生故。即是本来无有系缚。体一门异也。如上引绳。犹未至地拼之。既作此观。即与弟子。更入中台之中。还如上引绳准前次第。于中台定方所也。如上。无二相应形如来形空性形者。转相释也。叹此无二形即是如来形。如来形者即是性空形也。所说。前引线当心。师及弟子相对。引受四方及四角十字道。但以绳印持而未下也(先以作标相在四角置了方作也)当知如此定时。顶上想于阿字遍其身(皆如上说也)然大日如来。入大悲胎藏生三昧。此大悲胎藏三昧。岂与前品大悲胎藏漫荼罗有异耶。正谓前坛诸方未满。色像亦复未具。故更说也。次定方竟。师想嚩字如上说。于遍身分。想自身同执金刚之形。入于中胎如前引。线定方所遍即下之拼也(更先方定了下拼耳为直尔下拼也)假令中台方六尺者。量半为三尺。即是台外第一院广狭量也。分此三尺以为三重(即有三线道也)。第一为行道。第二为置供养物处。第三重是诸尊坐处。第四是外缘(其三重皆等外缘狭也)。计此三尺内。均调令得所也。当供养时。师当运心一切应来会此。然无图位坐者。皆于此外缘中供养也。次折第二院三尺取半。为一尺五寸。三重院量。亦于中均布四道如上也。次更折一尺五寸取半。当七寸五分为外院量也。亦于此七寸半内。均置四道令得所也。第一台外门口。即与行道处相连。当取少许用其门位。余通行处(以此门住世天)。其三重门外若有宽地。任意大作。多侵地无妨也。前漫荼罗中云。第二院置释迦。第三院文殊师利。此文互也。由先定中胎竟。直向第三院定之。故云第二。非是第二。则是第三重也。今此中自有诚文。文殊在第二重。释迦在第三重也。想阿字定外院。次想嚩字而作中台。次作第二院想文殊。或想嚩字。亦如前遍身分等。次第三院当想释迦。或作婆字也(重声婆字)经中从定线位语竟。至定色以来。解由未明了未记(更问之也)

经云。复次毗卢遮那我加持彼印。广法界寻念彩色下者。谓下彩色时。阿阇梨当想毗卢遮那如来或彼印。此印即是广大法界之印也(尔时当想自身即是大日如来)如是想已先下白色。尔时阿阇梨自想其身即是法界。法界之体明白无染也。如是想念时。非直我身如是。一切有情亦复如是。即净除同如来。亦一切过离者。自身等如来谓白色也。白是法体离一切过。然所云一切有情。皆同妙法界者。当以何法得之。然此非无方便也。谓啰字门。入此字时。即能令己身及弟子乃至一切众生。究意皆等如来法界身。永离诸过也。故次云想罗字。其字色白如车磲(或云商佉即是宝贝也其色洁白第一)师云。此中即有阿字有嚩字也。故啰字白色。想字炎光。寂然光出如乳。以此清净成无垢色离一切过也。及君陀花(是西方花也亦鲜白无比也)或如皓月之状。其字之焰亦白。寂然恬定而曜光明。如是想时又诵啰字。至百遍或千遍方下色也。凡加持色法。先于色中想字。字成已即转为佛也。此有二种。阿利荼。谓左手当胸上为拳。而申风指直坚。右臂如击物。直申举之。其左脚向前。右脚去三尺以来长引。即是也。白朱黄青皆用之。当想佛形而作此印也。凡作印有二种威仪。若立作印皆须作此威仪也。四佛作寂然之形用此印也。第二下赤色应记之者。明言阿阇梨当审谛也。将下赤色时。当想◇字。此字照明如日初出之色。或赤或黄。此即赤黄杂也。此光明照赫奕。此字即是宝幢佛字也。此是无能降伏最胜无比之佛也。兼想自身即同诸佛。赤色啰字安点加之(不合是阿字也义合用罗字加点耳)余方便准前

同类推荐
  • The Wisdom of Father Brown

    The Wisdom of Father Br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河岳英灵集

    河岳英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童弘觉忞禅师北游集

    天童弘觉忞禅师北游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了本生死经

    了本生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Utilitarianism

    Utilitarian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你和时光从未离开过

    你和时光从未离开过

    哥哥是前职业选手,被称为国服第一中单,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职业巅峰的时候,退役了。而她,从小就接触电子游戏,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可以在电子竞技的舞台上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 The Price She Paid

    The Price She Pa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上魔帝行斗破

    无上魔帝行斗破

    这一世!我还是魔!这一世!我当再登凌巅峰!睁开沉睡已久的双瞳,看着这个拥有斗气的世界,他醒了,他是魔帝!他是萧千殇!“倘若你们挡我的路!不管你们是谁!我的剑都会落下!”(无敌文!)(非无限流!)
  • 总有暴君想嫁我

    总有暴君想嫁我

    风萧萧兮易水寒,扑倒魔君不复返!邪魅妖治的男子揉了揉发疼额角,看着凌乱的被褥和琉璃宫殿里的一地狼藉,眼里溢满了狂风暴雨。盗了他的神魔殿,睡完他就跑?“鹿云汐!你很好!”森冷的声音顿时充斥着正个神魔殿。鹿云汐华夏世家的鬼医圣手,在执行任务中无端穿越异世天玄大陆。吞磨丹,盗灵宝,更有盛世美颜的魔君易扑倒。鹿云汐:那啥……扑倒不负责行不行?
  • 重生之凤倾九州

    重生之凤倾九州

    [架空历史]凤华十四年,秋末冬初,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洛穹将军擅自闯入皇宫,悄无声息地盗走双生花,锦衣卫全力追踪,宋辞州发现洛穹将军带着双生花已经逃到了江北南都境内。同一时刻,南都知府大人的《比翼双飞图》被盗,霜降之日,行知观尊主派淮宁和季隐调查此案。…………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令凤华国几百年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永夜王朝灭亡的原因,就藏在此案背后。
  • 求医不如先求己

    求医不如先求己

    本书上篇主要以中医养生理论为主;中篇是中医养生基础篇,论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等与养生的关系;下篇为养生方法篇,从食补、药补、运动、调神、生活等方面讲述具体的养生方法。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三国之定边

    三国之定边

    桓灵无道,三征外虏,汉家儿郎三万出,三千还。草原地红,中原大地白骨皑皑,可怜边疆人。
  • 人生大策略

    人生大策略

    胡适一生著述甚多,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专门著述。在胡适大量的著术中,编者取人生问题这一角度,选编了一本这样的书,旨在使读者通过这些文章对胡适的人生观有一大致了解,也可从中引出些微镜鉴。本书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再至暮年为主线索,插入人生各个阶段的重大问题,共分为“树头铜钲”等六节,每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这样分类罗列的编排,其区区用心唯在便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