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4400000004

第4章

边上一位阁老笑着问:“那么虞世南、欧阳询呢?《皇甫诞碑》可是欧阳询的呀!”这个问题,明显带有进一步“口试”的意味。虞世南和欧阳询,都是唐代的楷书大师,与褚遂良齐名。

岑乙说:“虞世南、欧阳询也都是上上品,但他们比褚遂良长了差不多四十岁,隔两代,褚是青出于蓝了。”

“呵呵!”邹阁老朗声笑了起来,“你还有心查过他们的年岁。我也查了,他们两位阁老也比你长了差不多四十岁,我就更老了,同样有青蓝之比啊!”

岑乙一怔,慌忙道歉:“这不能比……”

“不能比?是说你不能与我们比,还是说我们一起不能与唐代比?”邹阁老继续笑问。

“都不能比,都不能比。”岑乙说。

“好了,我是玩笑。不管怎么说,从今天起,我们三个多了一个同事,很高兴。”

“岂敢岂敢,我只是学生,可能连当你们的学生也没有资格。”

邹阁老再次抬手示意岑乙入座,这次岑乙坐下了。

四人之间已变得轻松,愉快地交谈起来。

岑乙恭敬地询问了海叶阁的藏书分类。这个话题一开,三位阁老的语势就收不住了。他们平常虽然也不断在谈书,却都黏着于一些专业局部,从来没有像教师开课一样完整讲述。今天对着年轻而又懂事的岑乙,他们拥有了这个机会,于是招呼仆役一次次加茶,越谈越畅快。

岑乙求学用功,以前对古今书目已有一些基本概念,但听三位阁老如数家珍地谈了一下午,还是惊呆了。

海叶阁不仅典籍齐备,而且还在不停搜购。听起来,就在近几个月,苏州、南京的书商就送来过好几批珍罕版本。远在济南、天津的书商也会送书来。各地书商为什么竞相趋附?一是因为它识货,二是因为它出价慷慨。

谈了一个下午,三位阁老邀请岑乙一起用餐,边吃边谈。使岑乙深感意外的是,三位阁老对扬州城里的宴筵场所、昆曲戏班,都很熟悉,只是现在年岁高了,懒得出门。

就拿这顿晚餐来说把,三位阁老笑言要开一桌“小小的欢迎宴”,便相约各人点一家著名菜馆的一道佳肴,不准重复。他们闭着眼睛,在扬州著名菜馆的牌号间斟酌。岑乙听到了槐月楼、双松圃、胜春楼,还有两个牌号不像菜馆,一个叫“涌泉”,一个叫“碧芬泉”,岑乙还特地问清了怎么写。

终于三位阁老点定了,又觉得不畅意,还各点一道点心。

岑乙注意到,三位阁老在点菜的时候,两个仆役只点头,不细问,刚等点完就挎着食筐出门了。可见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早已习惯。

从这件小事,岑乙更明白了,赵府几乎没有财务上的拘束。

5

岑乙是泰州人,对于自古就著名的扬州,充满好奇。每天整理完海叶阁的书籍,就到街上闲逛游玩、喝茶听曲。赵府的管家怕他迷路,问他要不要派一个小厮陪着,他说不要。

“迷路扬州,才是文士风流。”他在心里说。

乾隆年间的扬州,繁盛到了极致。皇帝的几度南巡,盐商的巨大资本,享乐的历史传统,层层叠叠加在一起,使这座古城的一切市嚣都变成了乐曲,一切尘氛都变成了花香。郑板桥当时就写了一首题为《扬州》的诗,其中有两句:

千家养女先教曲,

十里栽花算种田。

用至朴之句,道尽了奢华。

奢中之奢,是昆曲戏班的风行。专业戏班和业余戏班很多,观剧索价不菲却又日夜爆棚。不知昆曲者,就不能成为扬州贵人。说起来,苏州也算是最有资格的富贵之城了,又是昆曲的养成之地,但当时有诗云:“拾翠几群从茂苑,千金一唱在扬州”。这里所说的“茂苑”就是苏州,与扬州一比,它只成了戏班的出发地。

在当时,大量戏班和名角的名字,成了扬州市民的常识。甚至,连各班班主、教习、乐手的名字,也都知道。

名角总是名角,一旦登场就会成为全城盛事,结果他们也就不多登场了,成了各个戏班“奇货可居”的资本。例如,要想看顾天一、任瑞珍、吴仲熙的戏,就很不容易。更神秘的是那些业余戏班的名角,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本职是什么?亮丽登台之后又到哪里去了?是本城人吗?都不清楚。因为不清楚,更成了街头巷尾的热烈话题。这些业余戏班的名角中,有费坤元、陈应如、徐蔚琛、王山霭、江鹤亭、刘禄观、叶友松,尤其是后来名气更大的汪颖士、杨二观等等。

由于他们的家门、性别、功名、财富都疑窦重重,那么,如果有几个著名的财主和官员涂了脸匿身其间,刻意模仿,也不是没有可能。

除非,实在是公认的表演天才,那就不是富豪和官僚所能模仿的了。

公认的表演天才而又完全不知来历的,当时扬州城里有四个。其中,天才中的天才,是演正旦的吴可闻。

吴可闻,扮相艳丽无双,表演炉火纯青,唱功几若天人,但是,何时出演,能演几场,无人知晓。就像是晚春山谷的一缕轻云,影踪不定,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在扬州城,凡是看过吴可闻演出的人,都高人一头,甚至趾高气扬。但他们,对于吴可闻,也“无可闻”。

三位阁老在闲谈中也曾经多次提到过吴可闻的名字,但他们似乎不是在说一个名角,而是在说一种“稀缘”,就像他们在无意中碰到一个价值连城的珍本。不同的是,阁老们都见过不少珍本,却没有看过吴可闻的任何一次演出。

“一个大城市就像是千万人的一次大迷藏。有人在躲,有人在追,躲得越快,追得越猛。”岑乙边走边想,正好走过一个戏院的门口。

戏院叫“梓园”,岑乙仿佛听阁老他们说过,吴可闻偶尔登台,就在梓园。这让他颇为兴奋,走前几步看,又走后几步看。园子关着门,看来今天没有演出。但他满脑子都是场子里的喝彩声,因此明明走过去了又回过身来再看一遍。

没有演出的戏院门口,比其他街区都冷清。戏院门口有一个麻石板铺成的小广场,此刻也杳无人影。岑乙正四处打量,忽然发现右首街口的一个石柱后,飘闪过一袭黑衣。

这黑衣他非常眼熟。

原来,他被盯梢了。

盯梢者,就是一个月前安排他进赵府的人,那飘闪的黑衣。

岑乙很想见他。

当初什么也没有说明白,只是由老家泰州的一位王举人领着找来的,王举人曾授过自己课业。黑衣人自称姓何,宿州人,一见面就客气地褒扬了岑乙几句,说“文史悟性极高,为人谦和收敛”,那一定是从王举人那里听来的。然后,黑衣人便把岑乙拉过一边,避过王举人,提出要岑乙到扬州赵府应事。

岑乙刚抬眼等待他说出去赵府的理由,却听到了一个早就企盼的优渥代价:立即用青石修建岑乙父母的墓园。

岑乙三岁丧父,母亲则在一年前刚刚离世。

这个代价,能让一切中国孝子做任何事情了。但当时岑乙还是看了一眼让在远处的王举人,王举人没有表情,岑乙却即刻产生了安全感。自己的这位业师,纯粹是学问中人,不可能牵涉任何黑幕。

岑乙顺利进入了海叶阁,但几乎天天在想,那人到底要我做什么?

黑衣人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只说由他找来。但怎么在街口一闪,就不见了?

岑乙追过去,在街巷间着急地东张西望,没找着。

那么,明天、后天我再到这里来吧,表示我在等他。

明天、后天,每次来了都要在梓园的门口痴痴地看。好像一直没有要开演的意思,彻底冷清。这与扬州其他戏班子的场子就不同了,那里永远热闹,这班走了那班来。梓园一定是由于吴可闻登过台,很多演员就不敢来了。

太大的名声,总是跟着太大的寂寞。不仅自己寂寞,还包括自己曾经活动的场所。因此,是吴可闻害了梓园。

每天来了半个月,见到黑衣飘闪过六七回,却不见他过来。

你不过来,是你自己的事,我反正来等过了。那么多回,都看见了,再也不能怪我。岑乙心想。

这天他又从梓园门口回到赵府门口,一位门房递过来一个信封,说是一个黑衣人送来的。

信封里,是一张戏票,十天后,梓园。

6

岑乙算着日子,等着第十天。但是,等到第七天,扬州城沸腾了。三位阁老,包括赵府里的仆役、门房都在兴奋地传言:听说吴可闻又要在梓园登台了,已被五家富商包场,谁也别想再弄到一张票。

岑乙拿出那个信封,取出戏票,手在颤抖。

拿到了戏票,岑乙就猜测,黑衣人可能要在戏院里向自己交代一点什么了。现在知道是吴可闻的演出,他更佩服黑衣人了。这个人,几乎无所不能。

开演那天,岑乙又一次重新感知了扬州。他已经熟悉的梓园门口广场,今天挤得密不透风。

能进场看戏的人,在拥挤的人群中最多只占一成,九成是来赶热闹的。

九成中,有一半是吴可闻的“死迷”,坚信只要长久守候,总能窥得吴可闻落轿下马时的一个背影,哪怕是一角衣带。但是,他们谁也没有见到过吴可闻的落轿下马,更不知道会从哪个门进入。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放过今夜,相信以前那么多次,都是自己疏忽了,走眼了。怎么可能不落轿下马,不择路进门呢?难道从天上飞下来的?他们,全挤在梓园门口,成了一道厚厚的人体壁障。

至于还有一半纯粹来赶热闹的人,并不存在一窥吴可闻的奢想,他们倒是来观看“死迷”的,因此特别放松,边笑边闹,摇摆自如。

由于广场上人如蚁集,各种吃食摊贩也跟随而来。

扬州的吃食摊贩与别地不同,一点儿也不会因为摊小而简陋,反而会因为摊贩与摊贩之间的近距离对比而刺激竞争欲望。因此,今天梓园广场从下午开始就摆开了惊人的阵势。当时就有一本书详细记载了扬州梓园广场这种“当街食肆”的菜品名目,有糊炒田鸡、酒醋蹄、红白油鸡鸭、炸虾、板鸭、五香野鸭、鸡鸭杂、火腿片、鲜蛏、螺蛳、熏鱼……

因此,赶热闹的人,大多也是逛食肆的人。汽灯明亮,烛炬闪烁,蒸气腾腾,香味阵阵。摊位前的椅子凳子根本不够坐,很多人都蹲着、站着在用食。梓园门口的“死迷”们是看不起这批食客的。他们心无旁骛,一直等到场内锣鼓响起,吴可闻已经登场,才悻悻地离开门口,来到食肆前。他们最受食肆主人的欢迎,因为他们吃得很多,坐得很久,直等到演出散场,才匆忙付银,再赶到戏院门口,去追寻吴可闻的背影。

岑乙举着戏票进场时,堵在门口的“死迷”们都让出一条小路,眼巴巴地看着能够进场的幸运儿。梓园很牛气,没有为达官贵人安排特殊的进出口,因此再厉害的人也要从“死迷”们的鼻子跟前一步步挤进去。这就为大家增加了一条围观的理由:“这是戴状元的父亲吧?”“那是汪府二少爷!”“老巡抚的孙女果然美若天仙!”……

岑乙的座位,在二楼檐廊的茶座边,与舞台有较大的距离。这当然是黑衣人的刻意安排,如果坐在楼下的中心部位,太令人注目。

岑乙刚坐下,黑衣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也擦肩坐下了。

茶桌上有一套茶具,戏院仆役过来筛茶。岑乙正想与黑衣人说点什么,黑衣人先开口了,但他说的话岑乙听不懂。黑衣人用手指了指舞台,又把刚才说的重复了一遍:“蒋士铨的《空谷香》。”

原来,他是在说今天晚上吴可闻要演唱的曲目。蒋士铨是当时著名的剧作家。

他刚说完,锣鼓响了。很快,其他乐器也跟了上来。岑乙想等黑衣人再说点什么,但黑衣人又用手指了指舞台,意思很明白:用心看戏。

岑乙把目光投向舞台,顺便也扫到了观众席。现在确实不能再说一句话,整个戏院像是被冻住了,每个人都屏息绝尘,只留下一个等待。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吴可闻出场了。

同类推荐
  • 青灯寺(三)

    青灯寺(三)

    正准备回村庄的我们,在树林里碰上了日志里所描述鬼打墙,还被日本军的亡灵所追杀,绝望之际,天亮化解了危机。回到村庄里,村长的试探步步紧逼,我们时刻不敢大意。迎祭之后,神秘的水祭仪式正要揭开神秘的面纱……清晨的冷风吹拂着大地,天光还不算大亮,但村民已经聚集到村口,准备进行今天的水葬仪式。阿亮依然身负着监视我们的任务,跟着我们三人行动。
  • 开练

    开练

    盛夏的阳光在斑剥的老墙上跳跃着,把灼热的暑气一浪浪推向小院。尽管院内有一片碧绿的爬墙虎,有一个成荫的葡萄架,但仍然抵挡不住热浪的侵袭。刘绻隔一会儿就往门前地上泼一盆水,她要刻意制造一种降温效果,好让新搬来住的同乡有凉爽的感觉。这是一座无规则的小院。一端靠着机关大院的高墙,一端挨着胡同,成长条形。门洞是厚木嵌的,早年雕的图案还依稀可见,油灰已剥脱干净,门很沉,风无法推动。刘绻第一次走进这门洞就有一种沧桑感。在北京,二环路以内还有许多这样的小院。刘绻在不久前由人介绍租了这小院中的一间平房。
  • 落日总是令人不安

    落日总是令人不安

    身后有个影子。这不是幻觉,它就在不远的地方,不紧不慢地跟着我,只要我转身,它就躲起来,隐藏在了一垛墙后,或是一个房子的拐角,幻觉中的影子一定脸色煞白,慌乱地喘着气。自从鄂桃花出事后,我的脑子总是出现幻觉,疑神疑鬼的,总觉得身后有个逼仄的影子形影不离。每次我转过身看时,身后空空荡荡的,除了清白的光,什么都没有。我能感觉它的存在,它等待着我的转身,只要我一转过身,它会继续跟着我。三个月前,我们小镇出了件大事,一个女税官用绳子勒死了新丰水泥厂的会计,然后弃尸在河里,当这个会计的尸体被泡成小水牛那么大后,顺流而下,卡在桥洞里,才被人发现。
  • 现场直播杀人剧

    现场直播杀人剧

    我叫关敏茵,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部门主管。这天,我刚吃过晚饭,手机就收到一条短信息,发送人是我们公司的执行总监——在此暂称他为A男吧,短信内容是:“今晚召开紧急会议,请各部门主管九点整在公司大门外集中。”公司在非工作时间召开会议,是我进公司以来所从未发生过的事。现在有此破题儿第一遭,看来今晚的会议的确是万分紧急、迫在眉睫的。八点五十分,我便回到公司。我们公司的部门主管有十多人,我本以为大家应该差不多都到齐了,没想到此刻站在公司大门外的,却只有一个人。他是另一部门的主管,在此暂称他为B男吧。
  • 神奇部落

    神奇部落

    时间如林中的秋叶,一片一片被秋风吹落着;痛苦却像渔网一般一下网住了我。尤日卡失踪快一个月了仍杳无音讯,那个谜一样的女人,是我心口的一把猎刀,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在大兴安岭深处的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部落,尤日卡有着一个特殊的家庭。这个家族的男人们个个都是德高望重的名萨满,他们治愈过的病人不计其数。然而这个家族的男人们却总是莫名其妙地失踪,有的是去寻觅驯鹿时失踪的,有的是去打猎时失踪的,也有去拾柴火时失踪的,总之,他们都是在林子里神秘失踪的。乌日娜姨妈告诉我:“在敖鲁古雅杜拉尔·氏家族所有失踪的男人们之中,年纪最小的只有十六岁,年纪最大的也不超过五十岁,他们个个英俊潇洒,能骑善射,但谁都没能逃脱自己的悲剧命运,或许这就是这个家族的劫数吧。”
热门推荐
  • 绝处逢生:世界知名企业大逆转经典案例

    绝处逢生:世界知名企业大逆转经典案例

    本书精选了曾经陷入过尴尬境地的世界知名企业做为案例。针对这些企业的成长经历,本书从“陷入困境”、“绝处逢生”、“案例启示”三个部分入手,前两部分回顾了他们曾经走过的由衰而盛的道路,第三部分由资深企业管理研究人员执笔,对案例进行了深刻分析,旨在为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的企业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帮助他们东山再起,重展雄风。
  • 暗红

    暗红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大,着力演绎军人"周五"一生的命运、感情起伏变迁的边地军旅小说。本文主要从分析周五、赵六、郑七男性形象出发,来探究波澜壮阔的世事变迁下,人物身上所折射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人物形象背后深刻的悲剧意识。 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三个人在战争年代走到了一起,在扑朔迷离的历史轨道中,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被一种隐匿的力量推动着……由于时代和人的错位,三个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他们的每一步都仿佛在一个宿命的连环中前行,都牵连出更多曲折离奇的情与景。
  • 迷神记(定柔三迷系列之三)

    迷神记(定柔三迷系列之三)

    慕容子忻先天不足,其父慕容无风倾己所学教儿子学医。子忻不满意循规蹈矩的生活,索性离开云梦谷,浪游江湖,当起了地道的“江湖郎中”。他遇到了少女苏风沂,二人不打不相识。六年之后,两人再次于异地相遇。苏风沂逃婚出走,跟着子忻一路来到了嘉庆。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子忻少时的好友、与之有世仇的家族、苏风沂的未婚夫,却不知已卷入更大的阴谋。江湖动荡不安,二人感情更是茫茫未卜……
  • 小妾有点坏

    小妾有点坏

    她替姐姐嫁入轩辕府当轩辕老爷的第八房小妾,喝了点酒,晕忽忽的进了一间房。轩辕彻出外谈成生意回来没通知任何人!以为她是娘给他找来的小妾。于是,就这么将错就错下去。
  • 凉开水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

    凉开水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

    《凉水里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对生活中的常见的小问题、小现象加以剖析,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让你通过《凉水里可以养鱼吗:最不起眼的大学问》体会到生活窍门和科学知识的无处不在,并进一步被它们的魅力所吸引,让你学会自主发现身边的科学与生活中的学问,变得更加善于学习和思考,更加热爱生活。
  • 踏过时光唯有你

    踏过时光唯有你

    一纸婚约,假意里入了真心。合约情侣,不知是谁先失了心。宁之岚:阿昱,遇到你,真好。楚明昱:阿岚,今生今世,踏过时光,我只要你。
  • 洪荒之镇元

    洪荒之镇元

    盘古为何要开天地?鸿钧为何弘扬大道?圣人真的无情无欲?三族又何之以存于?巫妖又该何去何从?人族何为天地主角?西方世界源于如何?一个后世之人穿越成仙之祖--镇元子,带你们看一遍何为真正的洪荒,本文无女主,不谈感情。不好意思,这本书没写好,所以不写写,新开了一本洪荒之水波逐流。
  • 娓娓浮尘

    娓娓浮尘

    匆匆浮生谁与聊,黄土沙尘酒一瓢,柴米油盐酱醋茶,且看今朝霸王杀,遥记昔年鸿门宴,距今已有数千年,踏雪宝马今犹在,美人开遍断肠崖,造化会元万年功,且听我与君诉来。
  • 都市无敌修仙

    都市无敌修仙

    【精品推荐】重生归来,懂医术,能修真,奴隶是杀手之王,丫鬟是众人追求的校花,随手拿出一件垃圾,也能震惊世人,他的归来,让这个世界开始沸腾。
  • 快穿之养成主角

    快穿之养成主角

    她,是一个异类,最终被那个男人所杀。--"放心,孤不怪你"艾卿有些自嘲的说。"可是,我倒希望你怪我,怎么办?"--他杀了她,但却为她创建三千世界。可,这有用吗?从此,艾卿穿梭三千世界做任务,收集从前缺失的记忆,养成并保护男女主,但,为什么,每次都要选一种特殊的死法死呢?好累哦!1V1男女主双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