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不净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断想无欲想尽想。无常想摄四禅四无色定。四解脱无常苦想苦无我想死想断想无欲想尽想亦如是。不净想观食想摄四禅初第二解脱。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摄第三第四禅(想竟)。禅中初禅摄初禅四等初第二解脱初四除入八智三三昧。二禅摄二禅四等初第二解脱初四除入八智三三昧。第三禅摄第三禅三等八智三三昧。第四禅摄第四禅三等净解脱后四除入八一切入八智三三昧(禅竟)。慈摄慈悲喜。护摄护。无色中空处摄空处。空处解脱。空处入。六智三三昧。识处摄识处识处解脱识处入。六智三三昧。不用处摄不用处不用处解脱六智三三昧。有想无想处摄有想无想处有想无想解脱灭尽解脱一智(无色竟)。初第二第三解脱摄初第二第三解脱。空处解脱摄空处解脱空处入六智三三昧。识处解脱摄识处解脱识处入六智三三昧。不用处解脱摄不用处解脱六智三三昧。有想无想解脱摄有想无想解脱。一智灭尽解脱摄灭尽解脱(解脱竟)。初除入摄初除入。乃至第八除入摄第八除入。初一切入摄初一切入。乃至第十一切入摄第十一切入。法智摄法智五智少入。知他人心智苦智习尽道智。未知智摄未知智五智少入知他人心智苦智习尽道智。知他人心智摄知他人心智四智少入法智未知智道智等智。等智摄等智苦智习尽道智。空无愿无相摄无相(摄竟)。共在亦如是。无常想四禅相应。四无色定四解脱四智一三昧(无愿)。无常苦想苦无我想死想断想无欲想尽想亦如是。不净想观食想。四禅相应。初第二解脱及等智一切世间不可乐想。第三第四禅相应。及等智禅中初禅初禅相应。四等初第二解脱初四除入八智三三昧第二禅第二禅相应。四等初第二解脱初四除入八智三三昧第三禅。第三禅相应。三等八智三三昧第四禅。第四禅相应。三等净解脱后四除入八一切入八智。三三昧慈慈相应。及等智悲喜护护相应。及等智无色中空处空处相应。空处解脱空处入六智三三昧识处识处相应。识处解脱识处入六智三三昧不用处不用处相应。不用处解脱六智三三昧有想无想处有想无想处相应。有想无想解脱及等智初第二第三解脱初第二第三解脱相应。及等智空处解脱空处解脱相应。空处入六智(四谛未知智等智也)三三昧识处解脱。识处解脱相应。识处入六智三三昧不用处解脱。不用处解脱相应。六智三三昧有想无想解脱。有想无想解脱相应。及等智初除入初除入相应。及等智乃至第八除入。第八除入相应。及等智初一切入。初一切入相应。及等智乃至第十一切入。第十一切入相应。及等智法智未知智。三三昧少入相应。知他人心智。一三昧少入相应。等智无三昧相应。苦智二三昧少入相应。习尽道智一三昧少入相应。空无相无愿三昧无三昧相应(相应竟)。若成就初禅。于此四禅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一二三四。云何一。答曰。欲爱尽梵天上爱未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梵天上爱尽光音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光音爱尽遍净爱未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遍净爱尽是谓四。若成就初禅于此四等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三或四。云何无。答曰。生无色界是谓无。云何三。答曰。生遍净若果实是谓三。云何四。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光音是谓四。若成就初禅于此四无色定。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色界爱未尽是谓无。云何一。答曰。色爱尽空处爱未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空处爱尽识处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不用处爱尽是谓四。若成就初禅于此八解脱。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云何无。答曰。生遍净于彼爱未尽是谓无。云何一。答曰。生遍净于彼爱尽果实爱未尽。若生果实于彼爱未尽。若生空处于彼爱未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光音爱尽遍净爱未尽。若生光音于彼爱尽遍净爱未尽。若生遍净果实爱尽空处爱未尽。若生果实于彼爱尽空处爱未尽。若生空处于彼爱尽识处爱未尽。若生识处于彼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遍净爱尽果实爱未尽。若生光音遍净爱尽果实爱未尽。若生遍净空处爱尽识处爱未尽。若生果实空处爱尽识处爱未尽。若生空处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若生识处于彼爱尽不用处爱未尽。若生不用处于彼爱未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果实爱尽空处爱未尽。若生光音果实爱尽空处爱未尽。若生遍净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若生果实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若生空处识处不用处爱尽。不得灭尽三昧。若生不用处于彼爱尽。不得灭尽三昧。若生有想无想处。不得灭尽三昧。是谓四。云何五。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空处爱尽识处爱未尽。若生光音空处爱尽识处爱未尽。若生遍净不用处爱尽不得灭尽三昧。若生果实不用处爱尽不得灭尽三昧。若生有想无想处得灭尽三昧。是谓五。云何六。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若生光音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若生遍净得灭尽三昧。若生果实得灭尽三昧。是谓六。云何七。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不用处爱尽不得灭尽三昧。若生光音不用处爱尽不得灭尽三昧。是谓七。云何八。答曰。生欲界若生梵天上。得灭尽三昧。若生光音得灭尽三昧。是谓八。若成就初禅于此八除入。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四或八。云何无。答曰。生遍净于彼爱未尽。若生无色界是谓无。云何四。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光音爱尽遍净爱未尽。若生光音于彼爱尽遍净爱未尽。若生遍净于彼爱尽。若生果实于彼爱未尽。是谓四。云何八。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遍净爱尽。若生光音遍净爱尽。是谓八。若成就初禅于此十一切入。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八九十。云何无。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光音爱尽遍净爱未尽。若生光音于彼爱尽遍净爱未尽。若生遍净于彼爱未尽。若生不用处有想无想处。是谓无。云何一。答曰。生空处于彼爱未尽。若生识处是谓一。云何二。答曰。生空处于彼爱尽是谓二。云何八。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遍净爱尽果实爱未尽。若生光音遍净爱尽果实爱未尽。若生遍净于彼爱尽果实爱未尽。若生果实于彼爱未尽。是谓八。云何九。答曰。生欲界若色界。色爱尽空处爱未尽。是谓九。云何十。答曰。生欲界若色界空处爱尽。是谓十。若成就初禅于此八智。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二四五六七八。云何二等。答曰。凡夫人二。无垢人苦法忍现在前二。苦法智四苦未知忍四。苦未知智五。习法忍五。习法智六。习未知忍习未知智尽法忍六。尽法智七。尽未知忍尽未知智道法忍七。道法智八。道未知忍道未知智八。若成就初禅于此三三昧。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二三云何无等。答曰。凡夫人无。无垢人尽法忍未生二。已生三(初竟)。乃至第四禅亦如是。七人坚信坚法信解脱见到身证慧解脱俱解脱。坚信人味相应四禅。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色界爱尽是谓无。云何一。答曰。遍净爱尽果实爱未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光音爱尽遍净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梵天上爱尽光音爱未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梵天上爱未尽是谓四。净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欲爱未尽是谓无。云何一。答曰。欲爱尽梵天上爱未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梵天上爱尽光音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光音爱尽遍净爱未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遍净爱尽是谓四。无漏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依未来越次取证是谓无。云何一。答曰。依初禅越次取证是谓一。云何二。答曰。依二禅越次取证是谓二。云何三。答曰。依三禅越次取证是谓三。云何四。答曰。依四禅越次取证是谓四。坚法亦如是。信解脱人味相应四禅。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色爱尽是谓无。云何一。答曰。遍净爱尽果实爱未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光音爱尽遍净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梵天上爱尽光音爱未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梵天上爱未尽是谓四。净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生欲界欲爱未尽。若生无色界是谓无。云何一。答曰。生欲界欲爱尽。梵天上爱未尽。若生梵天上于彼爱未尽。若生光音于彼爱未尽若生遍净于彼爱未尽。若生果实是谓一。云何二。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梵天上爱尽光音爱未尽。若生光音于彼爱尽遍净爱未尽。若生遍净于彼爱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光音爱尽遍净爱未尽。若生光音遍净爱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遍净爱尽是谓四。无漏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欲爱未尽是谓无。云何一。答曰。欲爱尽梵天上爱未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梵天上爱尽光音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光音爱尽遍净爱未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遍净爱尽是谓四。见到亦如是。身证人味相应四禅。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一切不成就。净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生有想无想处是谓无。云何一。答曰。生果实是谓一。云何二。答曰。生遍净是谓二。云何三。答曰。生光音是谓三。云何四。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是谓四。无漏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一切成就。俱解脱亦如是。慧解脱人味相应四禅。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一切不成就。净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生无色界是谓无。云何一。答曰。生果实是谓一。云何二。答曰。生遍净是谓二。云何三。答曰。生光音是谓三。云何四。答曰。生欲界若梵天上是谓四。无漏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一切成就。坚信人味相应四无色定。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一二三四。云何一。答曰。不用处爱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空处爱尽识处爱未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空处爱未尽是谓四。净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色爱未尽是谓无。云何一。答曰。色爱尽空处爱未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空处爱。尽识处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不用处爱尽是谓四。无漏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一切不成就。坚法亦如是。信解脱人味相应四无色定。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一二三四。云何一。答曰。不用处爱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空处爱尽识处爱未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空处爱未尽是谓四。净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四。云何无。答曰。生欲界若色界色爱未尽是谓无。云何一。答曰。生欲界若色界。色爱尽空处爱未尽。若生空处于彼爱未尽若生识处于彼爱未尽。若生不用处于彼爱未尽。若生有想无想处是谓一。云何二。答曰。生欲界若色界。空处爱尽识处爱未尽。若生空处于彼爱尽。识处爱未尽。若生识处于彼爱尽不用处爱未尽。若生不用处于彼爱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生欲界若色界。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若生空处识处爱尽不用处爱未尽。若生识处不用处爱尽是谓三。云何四。答曰。生欲界若色界不用处爱尽。若生空处不用处爱尽是谓四。无漏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无或一二三。云何无。答曰。色爱未尽是谓无。云何一。答曰。色爱尽空处爱未尽是谓一。云何二。答曰。空处爱尽识处爱未尽是谓二。云何三。答曰。识处爱尽是谓三。见到亦如是。身证人味相应四无色定。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一成就三不成就净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一或四。云何一。答曰。生有想无想处是谓一。云何四。答曰。生欲界若色界是谓四。无漏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一切成就。慧解脱人味相应四无色定。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一切不成就。净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一二三四。云何一。答曰。生有想无想处是谓一。云何二。答曰。生不用处是谓二。云何三。答曰。生识处是谓三。云何四。答曰。生欲界若生色界若生空处是谓四。无漏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一切成就。俱解脱人味相应四无色定。成就几不成就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大老板做人·小老板做事:人生事业双丰收的必由之路
在企业管理中,“究竟是法大还是情大”一直困扰着人们。如果一切按制度办事,铁面无私,不讲人情味,那就会把人变成了机器,把人变成了物品,人会失去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僵化,使人情冷漠,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如果实行“人治”,没有规距,不成方圆,企业又会变成一盘散沙。所以,本书提出“以法管事,以情管人”的新思路,就是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有效地结合,给企业管理提出一条可操作的新路。本书语言生动简捷、通俗易懂,是管理通俗化与管理本土化的代表之作。批评论
《批评论》是蒲柏第一部重要的作品,是用英雄双韵体写成长诗。诗歌对于文学批评和创作给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代表了蒲柏的文学理念,对现在的文学爱好者依然有所助益。《批评论》带有作者一贯的机敏风趣,其中众多名句已经成为英语习惯用语。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一书记录了后苏联时代新富阶层的崛起。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一直到普京上台初期,几个甚为瞩目的寡头带领俄罗斯进行了未曾有过的险峻试验。从权力推手别列佐夫斯基、媒体大王古辛斯基、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银行巨头斯莫伦斯基、青年改革家丘拜斯到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这些寡头化身新秩序的建筑家和鼓吹者,反过来操纵旧制度,推动了财富与权力的联姻。在寡头资本主义走向盛极之时,他们基本上控制了国家的油气、电力、冶金和金融业,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媒体,操纵着舆论。彷徨歧路:晚清名士李慈铭
晚清名士李慈铭,在当时身名显赫,死后却渐不彰。处身于时代大变局中的古代知识分子,其人生选择的得失颇可值研究借鉴。本书围绕李慈铭的生平、学术思想、学术贡献、诗文创作等方面,着重论述了李氏在诸方面的重要成就,也解剖了他在选择中的困局,并辟专章讨论了19世纪中期的乡村文学生活。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