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8200000012

第12章

三明者。谓无学三明。一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二无学死生智作证明。三无学漏尽智作证明。云何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答如实忆知诸宿住事。谓如实忆知过去世。或一生。或十生。或百生。或千生。或百千生。或多百生。或多千生。或多百千生。或坏劫或成劫。或坏成劫。或多坏劫。或多成劫。或多坏成劫。我于如是有情聚中。曾作如是名如是种如是姓。曾食如是食。曾受如是苦如是乐。曾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寿量边际。我曾从彼处死生于此处。复从此处死生于彼处。于如是等若形相若因缘若言说无量种宿住事。皆能随念如实忆知。是名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问此中何者是明。答知前生相续智。是名明。云何无学死生智作证明。答以净天眼超过于人。见诸有情死时生时。若好色若恶色。若劣若胜。若往善趣。若往恶趣。如是有情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发起邪见毁谤贤圣。成就邪见业法受因。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堕诸恶趣生地狱中。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发起正见赞叹贤圣。成就正见业法受因。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升诸善趣生于天中。于如是等诸有情类业果差别。皆如实知。是名无学死生智作证明。问此中何者是明。答知自业智。是名明。云何无学漏尽智作证明。答如实知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趣苦灭道圣谛。彼如是知如是见。心解脱。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已如实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名无学漏尽智作证明。问此中何者是明。答知漏尽智。是名明。如世尊说。

牟尼如宿住  见善恶趣别

了生死已尽  得究竟通慧

知心永解脱  贪等一切漏

成就三明故  名具三明者

集异门足论四法品第五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四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行法律久住利乐无量有情。哀愍世间诸天人众。令获殊胜义利安乐。四法云何。此中有五嗢拖南颂初嗢拖南曰。

初四法有十  念断神虑谛

想无量无色  圣种果各四

有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四静虑。四圣谛。四想。四无量。四无色。四圣种。四沙门果。

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身念住云何。答十有色处及法处所摄色。是名身念住。受念住云何。答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是名受念住。心念住云何。答六识身。谓眼识乃至意识。是名心念住。法念住云何。答受蕴所不摄无色法处。是名法念住。复次身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身念住。受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受念住。心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心念住。法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法念住。复次缘身慧名身念住。缘受慧名受念住。缘心慧名心念住。缘法慧名法念住。

四正断者。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名第一。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名第二。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名第三。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不忘修满倍增广大智作证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是名第四。为令已生恶不善法断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云何。答为断已生恶不善法。增上所起诸善有漏及无漏道。如是名为第一正断。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云何。答为遮未生恶不善法。增上所起诸善有漏及无漏道。如是名为第二正断。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云何。答为起未生善法增上所起诸善有漏及无漏道。如是名为第三正断。为令已生善法坚住不忘修满倍增广大智作证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正断云何。答为增已生善法增上所起诸善有漏及无漏道。如是名为第四正断。

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云何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答欲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云何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答勤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云何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答心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云何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答观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

四静虑者。谓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云何初静虑。答初静虑所摄善五蕴。是名初静虑。云何第二静虑。答第二静虑所摄善五蕴。是名第二静虑。云何第三静虑。答第三静虑所摄善五蕴。是名第三静虑。云何第四静虑。答第四静虑所摄善五蕴。是名第四静虑。

四圣谛者。一苦圣谛。二苦集圣谛。三苦灭圣谛。四趣苦灭道圣谛。云何苦圣谛。答五取蕴。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是名苦圣谛。云何苦集圣谛。答诸有漏因。是名苦集圣谛。云何苦灭圣谛。答择灭无为。是名苦灭圣谛。云何趣苦灭道圣谛。答诸学法无学法是名趣苦灭道圣谛。

四想者。一小想二大想。三无量想。四无所有想。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狭小诸色。谓或思惟青瘀。或思惟脓烂。或思惟破坏。或思惟膀胀。或思惟骸骨。或思惟骨锁。或思惟地。或思惟水。或思惟火。或思惟风。或思惟青。或思惟黄。或思惟赤。或思惟白。或思惟诸欲过患。或思惟出离功德。与此俱行诸想等想。现前等想已想当想。是名小想。大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广大诸色而非无边。谓或思惟青瘀。广说如前。是名大想。无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广大诸色其量无边。谓或思惟青瘀。广说如前。是名无量想。无所有想云何。答此即显示无所有处想。

四无量者。一慈无量。二悲无量。三喜无量。四舍无量。慈无量云何。答诸慈及慈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应行。是名慈无量。悲无量云何。答诸悲及悲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应行。是名悲无量。喜无量云何。答诸喜及喜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应行。是名喜无量。舍无量云何。答诸舍及舍相应受想行识。若彼等起身语业。若彼等起心不相应行。是名舍无量。

四无色者。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空无边处云何。答空无边处略有二种。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识。是名空无边处。识无边处云何。答识无边处略有二种。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识。是名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云何。答无所有处略有二种。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识。是名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云何。答非想非非想处略有二种。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识。及有一类定所等起心不相应行。即灭想受定。是名非想非非想处。

四圣种者。一有苾刍。随得衣服便生喜足。赞叹喜足不为求觅衣服因缘。令诸世间而生讥论。若求不得终不懊叹。引颈希望抚胸迷闷。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耽嗜迷闷藏护贮积。于受用时能见过患。正知出离。彼由随得衣服喜足。终不自举陵篾于他。而能策勤正知系念。是名安住古昔圣种。二有苾刍。随得饮食便生喜足。广说如前。三有苾刍。随得卧具便生喜足。广说如前。四有苾刍。爱断乐断精勤随学于断爱乐。爱修乐修精勤随学于修爱乐。彼由如是断修爱乐。终不自举陵篾于他。而能策勤正知系念。是名安住古昔圣种。随得衣服喜足圣种云何。答随得衣服喜足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随得衣服喜足圣种。随得饮食喜足圣种云何。答随得饮食喜足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随得饮食喜足圣种。随得卧具喜足圣种云何。答随得卧具喜足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随得卧具喜足圣种。爱乐断修圣种云何。答爱乐断修增上所生诸善有漏及无漏道。是名爱乐断修圣种。

四沙门果者。一预流果。二一来果。三不还果。四阿罗汉果。预流果云何。答预流果有二种。一有为二无为。有为预流果者。谓证预流果时所有学法。或已得或今得或当得。是名有为预流果。无为预流果者。谓证预流果时所有择灭。或已得或今得或当得。是名无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应知亦尔。阿罗汉果云何。答阿罗汉果有二种。一有为二无为。有为阿罗汉果者。谓证阿罗汉果时所有无学法。或已得或今得或当得。是名有为阿罗汉果。无为阿罗汉果者。谓证阿罗汉果时所有择灭。或已得或今得或当得。是名无为阿罗汉果。

第二嗢柁南曰。

二四法有九  谓支净智力

处蕴依迹法  各四智有二

有四预流支四证净四智四力四处四蕴四依四法迹四应证法。智有二门余八各一。

四预流支者。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云何亲近善士。答善士者。谓佛及弟子。复次诸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诸瑕秽成调善法。堪绍师位成就胜德。知羞悔过善守好学。具知具见乐思择爱称量喜观察。性聪敏具觉慧。息追求有慧类。离贪趣贪灭。离嗔趣嗔灭。离痴趣痴灭。调顺趣调顺。寂静趣寂静。解脱趣解脱。具如是等诸胜功德。是名善士。若能于此所说善士。亲近承事恭敬供养。如是名为亲近善士。云何听闻正法。答正法者谓前说善士未显了处为正显了。未开悟处为正开悟。以慧通达深妙句义。方便为他宣说施设安立开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如是等名正法。若能于此所说正法。乐听乐闻。乐受持乐究竟。乐解了乐观察。乐寻思乐推究。乐通达乐触乐证乐作证。为闻法故不惮艰辛。为受持故数以耳根。对说法音发胜耳识。如是名为听闻正法。云何如理作意。答于耳所闻耳识所了无倒法义。耳识所引令心专注。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思惟心警觉性。如是名为如理作意。云何法随法行。答如理作意所引出离。远离所生诸胜善法。修习坚住无间精勤。如是名为法随法行。

四证净者。如契经说。成就四法说名预流。何等为四。一佛证净。二法证净。三僧证净。四圣所爱戒。云何佛证净。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诸佛。谓此世尊是如来。阿罗汉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彼以此相随念诸佛。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澄心净。是名佛证净。云何法证净。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正法。谓佛正法善说现见无热应时。引导近观智者内证。彼以此相随念正法。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澄心净。是名法证净。云何僧证净。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此圣弟子以如是相随念于僧。谓佛弟子具足妙行质直行。如理行法随法行和敬行。随法行。于此僧中有预流向有预流果。有一来向有一来果。有不还向有不还果。有阿罗汉向有阿罗汉果。如是总有四双八只补特伽罗佛弟子众。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智见具足。应请应屈应恭敬无上福田。世所应供。彼以此相随念于僧。见为根本证智相应诸信信性。现前信性随顺印可。爱慕爱慕性心澄心净。是名僧证净。云何圣所爱戒。答无漏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名圣所爱戒。问何故名为圣所爱戒。答圣谓诸佛及佛弟子。彼于此戒爱慕欣喜忍顺不逆。是故名为圣所爱戒。诸预流者成就此四。

同类推荐
  •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 Franklin

    The Autobiography of Ben Frankl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藏论

    宝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箓延寿设醮仪

    金箓延寿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居官寡过录

    居官寡过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

    阴真君金石五相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温总理推崇备至的两本书:《沉思录》:给您浮躁的心灵带去宁静的思考的伟大著作;《道德情操论》:全面系统地剖析人类情感的传世佳作。在市场经济变革大潮中的今天,这两本书能给人们浮躁的心灵带来宁静和思考,本书将这两本书合而为一,一本在握,即可以领略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
  • 恶魔总裁的失忆宝宝

    恶魔总裁的失忆宝宝

    (甜文+小虐+生子)叶子宁,再跟别的男人勾肩搭背,这就是对你的惩罚……
  • 快穿之女尊男的直播之旅

    快穿之女尊男的直播之旅

    浅九,一个来自于女尊世界的男人。因渣女劈腿,贱男背叛,而满门抄斩,在变成孤魂野鬼一千年之后,偶遇时空管理局的快穿直播系统:汤圆,收获了一群直播间里的观众,帮助一个个人完成他们许下的愿望,逆袭他们悲惨的人生。而他的第一次工作,居然是……ps:无cp,也可以理解为cp海了去了
  • 众神之手

    众神之手

    白色的雾在深渊中流动,灰色的峭壁无限地延伸,构成它的是无法计量的纳米材料,但它的存在却能追溯到十万年之前的遥远过去。峭壁之间偶尔出现的石桥和平台构成了这个垂直交通系统的全部,不过,这些已经风化的遗迹很久都没人使用了。一位孤独的旅行者走在峭壁之间的石桥上。她的名字叫镜,看其外貌,大概十五岁左右的样子。她穿着灰色斗篷,手握一根金属杖,在杖的顶端,两条白色的布带随风飘舞。
  • 快穿之宿主的虐渣之路

    快穿之宿主的虐渣之路

    系统:宿主你好,我是系统1417,竭诚为您服务。顾尧:什么?(掏耳状)1438?你来搞笑的吧…hhhhh系统:是1417!!顾尧:好啦好啦,淡定淡定,谁让你不说清楚。(摆手)系统:我…你……(系统猝。)(所以,这是宿主吊炸天虐渣…应该是虐渣吧…再加日常怼系统的文儿啦,没有蓝主,喜欢的小可爱们可以放心入坑)
  • 混在异界的卡牌领主

    混在异界的卡牌领主

    这里是奇幻的恐怖世界魔兽很恐怖,没事我有卡牌死亡骑士来了,不用跑我有卡牌什么有亡灵,不要害怕我有卡牌居然还有远古的不死巫妖,别怕我有卡牌………………新书(长生不是道)已发布
  • 佛说十二头陀经

    佛说十二头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封神灭魔

    封神灭魔

    天下第一帮会是他的敌人,西域无神绝宫少主是他的对手,西北无双城少爷曾经欺辱他,武林盟继承人是他的情敌,一个接一个的对手,逼得他不得不变得强大,离奇的身世,怪异的血脉,万年封神灭魔之战中他成为人族的核心战斗力,遇神杀神遇魔杀魔。
  • 压寨王爷:娘子,求收留

    压寨王爷:娘子,求收留

    她本是高门贵女,却阴差阳错成了匪首,更是神秘低调的天下第一商。他本应尊贵无比,却因宫闱争斗沦为牺牲品,最终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初见,她是匪,他是兵。她带人突围,打破了他的神话。再见,她是侯府小姐,他是战神王爷。不过几面之缘,寥寥数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被困山崖下:她说:“你本可不必管我的,以你的身手,要冲出去不成问题。”他答:“你受本王所累,本王不能眼睁睁看着你死!”王府被围之时:她问:“放弃我,你还是王爷,这么做,值得吗?”他答:“你是本王的妻子,是本王今生唯一挚爱,就是死,我们也要在一起!”PS:1V1,双处无虐,欢迎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