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8300000005

第5章 寒光铡刀舞,头名武秀才;象珍卜江湖,初识安清道(1)

白驹过隙总匆匆,弹指挥间亦芸芸。

习武14年的张仁奎已经长成了铁塔般的真汉子。他非但尽得沈然清的真传,在拳法上精益求精,还独创了一套刀法,使的正是自己从小用熟了的铡草刀。也因为他这一手好铡刀,乡邻们送了张仁奎一个外号“张大铡刀”。

这一天,张仁奎正在院里练刀,只见一片寒光凛凛、刀花缠旋,刃刃贴身,并不砍出,招招着紧,难辨虚实。张仁奎看似身法未动,实则已过了二十几招,脚下腾挪,还没出一丈方圆。

“缠头裹脑”正是刀法中最常见、最基本、最重要的刀花,可以说这是其他所有刀法招式的基础。练习“缠头裹脑”要点就在于贴着身子而转,练到畅快淋漓时,看上去的确有“水泼不进”的感觉。俗语有所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练刀时尤其要注意刀随人走,刀围身转,这样才能发挥出威力。用刀者,只使手臂的力量远远不够,如果遇到行家重手,只靠手臂力量的人必然会脱手。无论刀剑还是其他兵器,都可以看作是人手臂的延长,说白了,刀法与拳术道理相通,而张仁奎练刀,恰好是在拳法有了相当深厚的根基之后。如今的张仁奎,再不是空有一身蛮力的山村野小子,而是既参拳理,又悟刀法的武术高手了。

眼下让张仁奎挂心的事只有一桩,那就是滕县今年开考的武秀才考试。

时年是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当时的武举考试连考三天,即分为三场,两场外试,一场内试。第一、第二场考“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也就是比武竞技;第三场考策论武经,称“内场”,也就是笔试考文,当时叫“程文”,有点像现在的体育特长生文化课考试。

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所以考试办法不得不多次变动。最开始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的题目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靖问对》)。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大部分人都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

这样一再迁就,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一种形式的存在了。

著名学者赵翼记述过一段武考的故事,讲他批阅武举考试的文化课卷子,错别字多得令人无语,特别是很多人都把“一旦”写成“亘”一个字,把“丕”字又写成“不一”两个字。原来考生们文化水平不高,考试都带着小抄,夹带东西,字写得密,所以考生连一个字还是两个字都分不清楚,抄都抄不正确。

张仁奎幼年读过三年私塾,人在儿时学到的知识总是特别难忘。加上这些天为了准备考试,张仁奎早就把《武经七书》倒背如流,文化课考试倒是一点不用他文化水平不高的爹娘和师父操心了。

所以现在,张仁奎的心思全用在武试上,他认认真真练着每一个基本的动作,丝毫不敢懈怠。

不过,张仁奎最担忧的,还是第一场考试。

转眼到了应试之日,张仁奎怀揣着爹娘和表叔的期望,独自一人来到滕县县城。考场外排队等待入场的考生一眼望不到边,张仁奎心里免不了犯了嘀咕:“听说报名考试的就有三百多人,不知道考上的能有几个?万一我……”张仁奎摇摇头,不敢再往下想。

考场上摈去闲杂人等,端坐在台上的是主考官刘把总和滕县姚县令,旁边还一个副考官正在摇头晃脑宣读考场纪律,声音抑扬顿挫就是听不清楚他在说些什么。

第一场考马上箭法,骑上马跑三圈,要求在马上射九支箭,射中三箭者才能参加第二场考试。

张仁奎最怕的便是比试射箭,特别是骑射,确切地说,他基本上没有练过骑射,他家穷,没有马,而师父家也没有马。射箭也练过,那只是站在地上射箭,顶多就一边跑一边射,这跑射与骑射也差不多,只是骑射比跑射还难。张仁奎力气大、拳法熟、刀法精,但他射箭的准头实在不怎么样。在家里练习的时候,也没有好弓箭,只借了张猎户的弓箭练过十几天,要说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射箭他更是没练过,沈地主说什么也舍不得让张仁奎这么魁梧的汉子骑他的牛,更别提马了。

前面已有50人考过,能过关的只有四分之一。

张仁奎越看越紧张,要是自己还没等到最擅长的后两场考试,就在射箭这关上被淘汰了,那回去可怎么向父母和师父交代?

张仁奎心里直打鼓,轮到他上场时,冷汗都冒出来了。终于还得硬着头皮上马。哪知一上马张仁奎反而没那么紧张了,怎么这高头骏马骑着比骑沈地主家的牛还稳当几分?

当下张仁奎连马镫都没踩,张仁奎瞄准好一会儿才射出一箭,第一箭倒是离靶只差一两分,第二箭干脆不知道偏到哪儿去了,九箭射下来恰巧只中了三箭。张仁奎也算有惊无险,通过了第一项考验。

但是,射箭考试还有一项,是马射“地球”,这是乾隆时增加的考试项目,俗称“拾帽子”,专为考查伏射能力。球在地上骨碌碌滚动,考生往往难以射中。这对第一次骑马,又是初学箭法的张仁奎来说,更是莫大的挑战。

张仁奎按照刚才的经验,估摸着球滚动的速度小心翼翼连射了四箭都没有中。心急之下庄稼人的横劲儿冲上来,满满地拉开了弓,稳稳地瞄准了球,只见一箭疾出,“地球”应声而破!

第二场考步射和技勇。

对于步射,张仁奎心里还是有点底数的,虽不能说是百发百中,却也是十拿九稳。这一关,张仁奎发挥并不太好,但这项考试只记成绩,不进行淘汰,他勉强过关。

终于等到张仁奎最擅长的最后一场武试了。

这一场考试的名目叫“技勇”。其中有些像现在运动会的举重抛铅球等田赛项目,成绩取决于人的力量大小和发力技巧,这一项又分为三小关。

第一关:拉硬弓测膂力。硬弓分成八力、十力、十二力三种型号,另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一般是备选的,很少有人拉。应试者自选弓的型号拉三次,拉成满月就算成功一次。

张仁奎就选了十二力的弓。不料想,弓一到手他就哑然失笑,不就是硬些的弓吗,把弓拉成满月形对力大无穷的张仁奎来说,真真比射箭好应付多了。

张仁奎定定神,以实力拉满三次十二号弓,自信心迅即又回来了。

第二关:舞大刀。大刀也分为120斤、100斤、80斤三种型号,试刀者应完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应试者自选刀号,只许一次完成。

这是张仁奎的最强项,他直接选了120斤的大刀,举重若轻、刀花翩飞,引起满场喝彩,顺利过了这一关。

第三关:拿石子。这相当于现代的举重,石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形,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石子也分为三种型号,头号300斤,二号250斤,三号200斤,考场还备有300斤以上的出号石子。

张仁奎明白,要想挽回射箭时落后的成绩,必须去举那350斤的出号石子,他干脆就选了出号。记成绩的小卒惊讶地看着他:“你可想好了。”张仁奎点点头,想横竖还不是一狠心一闭眼。

张仁奎先运了运气,搓了搓双手,深吸一口气,一举将那比他本人还重将近200斤的石子提至胸腹之间,接着他再借助腰腹力量,满脸涨得通红,目眦欲裂,翻露石子底部左右各一次,这名堂叫作“献印”。

整套动作做完,张仁奎还不放心,直等到小卒唱道:“出号石子,合格。”这才把硕大的石子放下,整个人几乎虚脱瘫软。

大口喘着气缓了好一会儿,张仁奎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这时只听见高台上传来三声清亮的铜锣响。

张仁奎明白,这是宣布今天的武秀才考试到此告一段落,明天再去县衙参加文化课考试。

此后倒是没什么悬念。滕县近年武风渐盛,武秀才文化课考试试场上根本没有人是张仁奎的对手。文武考试成绩相加,张仁奎得了一个响当当的“头名武秀才”。

张仁奎“头名武秀才”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张仁奎有了武秀才资格,就可以上省会考武举人,还可以开武馆收徒弟。

说起开武馆还有些困难。虽然张仁奎中了头名武秀才,但他家中一贫如洗,哪里开得起什么武馆呢?

一开始,在乡邻中有几个年轻人,听说张仁奎中了头名武秀才,艳羡不已,求着张仁奎教他们几招。张仁奎大展豪情义气,也没多想,也没图个什么报酬,只觉得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乡里乡亲的,有愿意学的,教教又有何妨,尽心尽力耐心地教授武艺。久而久之,张仁奎的名望越来越大,叫他“张师傅”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张仁奎心里,始终惦着要给恩师张老秀才报仇,一刻也没忘记他剿灭山亭盗匪的誓言。可即便有这些徒弟,他终究还是势单力薄,如何与凶悍的土匪抗衡?

就在张仁奎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自称张象珍的读书人找上门来了。

这个张象珍是山东枣庄的一位教书先生,但他和张老秀才那样的酸腐儒生完全不同,张象珍更精通政史人文,特别对时事颇为关心,算是半个新派文人。为什么说他是“半个”新派?因为张象珍还学了一套卜卦占星的本事,单凭这个,在枣庄人人都对他恭恭敬敬,就连枣庄当地的黑道人物也得卖张象珍几分面子,称呼他“张大先生”。

张大先生来到张山湾,可不是为了观天象地理,而是专程来会一会头名武秀才张仁奎的。他来到张家,先跟张仁奎攀了同乡同宗之亲,又夸奖张仁奎武艺高超才德过人,将来必有作为。张仁奎打从娘胎里出来还没受过这么高规格的恭维,当下只觉得和张象珍十分投缘,大有相逢恨晚之感。

张象珍说:“不瞒兄台,小弟精研星相卜卦多年,观仁奎兄之面相气度,有劈峰斩浪之大将才,只不过……”

张仁奎说:“象珍兄但说无妨。”

同类推荐
  • 刘邦十讲

    刘邦十讲

    史学大师汤因比将汉高祖刘邦与西方的恺撒大帝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人类文明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历史的相似之处,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流转着和重复着。历史的声音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深沉的元素。刘邦的一生是平民与贵族较量的一生,也是大用关系资本论的一生,玩弄手腕、实用至上,他虽然看不起读书人,却仍能将其为己所用。所有的一切支持着他走完了从平民到皇帝的路程,终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强汉的雏形。但是,这样的成功却为瘸世诟病,究其根本乃是他的无赖本质。换个角度考量,“无赖”正是他灵活机智的反映。历史上的帝王如不能为此,似乎成就大业难矣。这就是真实的刘邦。历史的真实和刘邦的真实构成了汉朝起始之时的景象。
  •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

    《图说世界名人:牛顿(人类理性主义的旗帜)》介绍了,艾萨克·牛顿,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晚年醉心于炼金术和神学。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

    《图说世界名人:居里夫人(伟大的女科学家)》讲述了,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及亨利·贝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又因放射化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伟大科学家。
热门推荐
  • 鲁春秋

    鲁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ms舍子花(一)

    sms舍子花(一)

    “本航班将在二十分钟后抵达日本关西机场,当地气温二十七度,空气湿度百分之四十。”广播中传来乘务员标准的普通话,随后,又用日语和英语重复了一遍。虽然日语与闽南话并非同一个语种,但在各种方面,都有着微妙的相似之处,因此,闽南人学日语有着相当程度的便利。流着北方人的血,却在南方长大的崇宗,会在京都过上怎样的生活呢?杂乱的思绪纷飞着,迷乱了脑海。即便如此。 ——这可能是近期最后一次听到汉语了吧。
  • 天价小妻:爵少的独家婚宠

    天价小妻:爵少的独家婚宠

    新婚第一天,他在嫩模别墅里招摇过夜。新婚第二天,分房而居。他极尽温柔的缠绵诱惑里潜藏着致命的毒,然而藏在温柔背后的秘密,终是让她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多少年后,再到樱花纷飞时,她一手牵着个小女孩,一手挽着另一个男人,深深的刺痛了他。“宝贝,乖,叫叔叔”叔叔?nonono……“小宝贝,乖,叫爸爸!”“粑粑”“是爸爸!”“papa…”
  • 神农本草经赞

    神农本草经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族传说(全8册)

    战族传说(全8册)

    洪荒岁月,涿鹿一战,战神蚩尤虽亡,却留下不灭魔志,战族子民重承魔志,隐匿于武林之外,成为超越武林的隐世武门,只待五星逆行之时乘时而作,东山再起。岁星、荧惑、填星、太白、辰星五星逆行之日终至,千古战意随着时光的轮回而再现武林,一位神的传人,一位魔的后人,在经过无数次武林纷争后慢慢崛起江湖,而世间的种种魔缘机遇终究将两人铸成了左右武林的盖世高手。
  •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的前妻

    总裁的前妻

    夏舒是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女明星,纯洁、善良,却被男友和闺中密友背叛。逃避记者远走国外,却意外发生一夜情,并拥有了意外之外的“意外”。爱上了孩子的爸爸,并如愿结婚,可对方只为了不让孩子背负“私生子”这个代名词。肖磔辰的初恋女友在其结婚后回来,五年后,肖磔辰终为其和夏舒离婚。既然自己不能爱她,那就让其他能爱她、疼她的男人来照顾她吧。。“离婚吧!”“好!”既然他不爱自己,那就让他拥有他想要的幸福吧。为什么如愿离婚,却觉得生活生活变了味?难道他爱上了自己的前妻?
  • 护法战神

    护法战神

    虬龙出洞旋风起,银钩铁画乱星芒。破灭千军铁山盾,奔雷化作疾影伤。雷龙入世锁喉兵,横扫八荒游龙枪。擎天之名传天下,战神无敌守四方。
  • 柔牙(中)

    柔牙(中)

    四雷村不过是种植香料的御供豪农而已,为什么会用武官家的标志呢?虽然看不见,栉叶却能感觉出两位异国人的疑惑:“那是因为我们的先祖盘瓠是最骁勇的武士。”直到目前为止,栉叶讲述的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传说,甚至连兰波对此都有所听闻——据说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就有不少奉犬神“龙期”“盘王”为祖先,并为自身是剿灭叛贼的勇猛神兽与坚守诺言的可敬公主的后人而骄傲。“如果你们是畲人或瑶民的一支,那就不必再费力讲述这么著名的图腾传说了。”所罗门凝视着栉叶家主低声说道,这一瞬间兰波不禁有些迷惑——这位除了美人和美食之外诸事不问的友人,是什么时候留心过神话传说的?自己对此好像完全没有印象啊。
  • 二嫁之宠婚

    二嫁之宠婚

    大众情人的安子默是实力派影视歌三栖当红明星,却偷偷爱上了从小照顾他长大的韩鸟,一个平凡的如同天空的小麻雀般的女人,围绕着这份情为世人所不容的爱情,产生了一系列的爱恨纠葛。谁说女人三十就开始走下坡路?就豆什么渣了,就没资本了,就没人爱,没人要了,就不能嫁个他这个举世无双的凤凰男了?滚一边儿去。那都是没自信的女人的悲观想法,肤浅的男人的标准,爱情的国度里只有爱与不爱,没有那么多的借口,在他安子墨眼里,善良的韩鸟就是他百看不厌的笨鸟,他就喜欢这样儿的他就喜欢,怎么了?碍着谁了。他安子墨从情窦初开那天起每年都对着生日蛋糕发誓,一定要把对面这一只笑容恬静的笨鸟娶到手里,装进鸟笼子里,挂上安子墨的牌子,“此乃吾鸟!”陪他一辈子,不管同性还是异性都不准靠近。省的他天天担惊受怕的,操心,又烦心。可这个女人整天拿年龄说事儿,推三阻四的,有意思吗?不就是他们邂逅的时候,他。。。咳咳咳。。。年龄小点嘛!好吧,他承认自己那年才7岁,确实够小的。他才不管什么年龄呢。当然这些都是安子墨同志一厢情愿的想法。在人家韩鸟很是愧疚的心里,安子墨就是一个她没尽到责任,教育好,走上的邪路的坏孩子,抽烟、喝酒坑、蒙、拐、骗、偷,他没一样不的。。。你说同样是跟着她长大的孩子,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一个是品学兼优的音乐天才,另一个是放荡不羁也就算了,还总是对她动手动脚的,。。。她胆小,这辈子做的最大胆有魄力的事儿就是带着儿子净身出户,离了婚。她没什么宏伟大志,就想把孩子养大成才,孩子出国了,刚想过两天安稳日子,家里这个就开始不安生,现在居然要逼着她嫁给他,是不是疯了。。。且看,一个普通女人的幸福美丽养成记,超美型邪恶变态腹黑狡诈残酷冷血无敌外带脸皮厚的大恶魔又是如何拐鸟成妻。。。孽情篇;“我不同意!”安子默紧抿的嘴唇了吐出四个冒着寒气的字。韩鸟忍不住颤了一下,眼睛瑟缩的扑闪了一下,好像想起了什么,很快就鼓起了勇气按照人家教给她的说了一遍,“这是告知,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结婚是我的自由,你没有资格管,以后就当我们是陌生人吧,谁也不认识谁吧。”“哈哈。。。陌生人!”安子默好像听到了什么大笑话,喷笑出声。片刻愤怒的笑声突然一收,眼神扫过她的上围,咄咄逼人的质问“怎么个陌生法,陌生到你的内衣尺寸,身上有几根汗毛我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