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4200000004

第4章

若行者欲求虚空定。当作是念。色是种种众苦具。如鞭杖割截杀害饥寒老病苦等。皆由色故。思惟如是则舍离色得虚空处。问曰。行者今以色为身。云何便得舍离。答曰。诸烦恼是色因缘。又能系色。是烦恼灭故则名离色。复次习行破色虚空观法则得离色。复次如佛所说。比丘观第四禅五阴。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如此等观则离第四禅五阴。以余阴随色故但言离色。所以者何。色究竟尽故。复次行者观色。分分破裂则无有色。如身有分。头足肩臂等各各异分则无有身。如头眼耳鼻舌口须发骨肉等分分令异。则无有头。如眼者四大四尘身根眼根十事和合白黑等。肉团名为眼。各各分别则无有眼。地等诸分各亦如是。问曰。眼根四大所造。不可定色。云何分别。答曰。四大及四大造。净色和合故名为眼。若除是色则无有眼。又此净色虽不可见。以有对故有分。有分故无眼。复次能见色者。是名为眼。若除四大及四大造色则无眼。若无眼能见色者。耳亦应为眼。若眼是色法。一切色法有处有分故。应可分别。若可分别则为多眼。若言四大所造众微尘为眼者。不应一眼。若都非眼亦无一眼。若言微尘为眼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微尘有色则有十方。不名为微尘。若非色者则不名为眼。复次微尘体定有四分色香味触。是眼非四事。何以故。眼是内入摄。四为外入摄。以是故。不得以诸微尘为眼。如佛说众事和合见色假名为眼。无有定实。耳鼻舌皮肉骨等亦如是破。是为破内身相。外色宫殿财物妻子等。亦皆如是分别破。如佛告罗陀。从今日当破散色坏裂色。令无有色。能如是分别是名离色。复次如佛说。若比丘欲离色。度一切色相。灭一切对相。不念一切异相。入无量虚空处。度一切色相者。是可见色。灭一切对相者。是有对不可见色。不念一切异相者。不可见无对色。复次度一切色相者。青黄赤白红紫等种种色相。灭有对者。声香味触等。不念一切异相者。大小长短方圆远近等。如是离一切色相。得入虚空处。复次行者系心身内虚空。所谓口鼻咽喉眼耳胸腹等。既知色为众恼。空为无患。是故心乐虚空。若心在色摄令在空。心转柔软。令身中虚空渐渐广大。自见色身如藕根孔。习之转利。见身尽空无复有色。外色亦尔。内外虚空同为一空。是时心缘虚空无量无边。便离色想安隐快乐。如鸟在瓶瓶破得出。翱翔虚空无所触碍。是名初无色定。行者如虚空中受想行识。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更求妙定则离空缘。所以者何。知是心所想虚空欺诳虚妄。先无今有已有还无。既知其患。是虚空从识而有。谓识为真。但观于识舍于空缘。习于识观时。渐见识相相续而生。如流水灯焰。未来现在过去识。识相续无边无量。问曰。何以故。佛说识处无边无量。答曰。识能远缘故无边。无边法缘故无边。复次先缘虚空无边。若破无边虚空。识应无边。行者心柔软故能令识大乃至无边。是名无边识处。问曰。是识处具有四阴。何以故。但说识处。答曰。一切内法识为其主。诸心数法皆随属识。若说识者则说余事。复次欲界中色阴为主。色界中受阴为主。虚空处识处识阴为主。无所有处想阴为主。非想非非想处行阴为主。复次三法身心心数法。欲界色界以身为主。心随身故。若无身已心力独用。心有二分。一分缘空一分自缘。是故应有二处空处识处。但初破色故虚空受名。破虚空故独识为名。心数法亦有二分。一分想一分行。是故亦应有二处。想无所有处。行非想非非想处。复次缘识故得离虚空处。以是故虽有余阴。但识受名。

行者得识处已。更求妙定观识为患如上说。复次观识如幻虚诳属诸因缘而不自在。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不住情亦不住缘亦不住中间。非有住处非无住处。识相如是。世尊说言。识如幻也。行者如是思惟已。得离识处。复次行者作是念。如五欲虚诳。色亦如是。如色虚诳。虚空亦尔。虚空虚诳识相亦尔。是皆虚诳。而众生惑着即谓诸法。空无所有是安隐处。作是念已即入无所有处。问曰。虚空处无所有处。有何差别。答曰。前者心想虚空为缘。此中心想无所有为缘。是为差别。行者入无所有处已。利根者。觉是中犹有受想行识。厌患如先说。钝根者则不能觉。复次离无所有处因缘有三见。有见无见非有见非无见。有见从欲界乃至识处。无见即是无所有处。非有非无见非想非非想处。是无见应当舍离。何以故。非想非非想虽细尚应舍离。何况无所有处。作是念已离无所有处。问曰。如佛法中亦有空无所有。若是为实。云何言邪见应当舍离。答曰。佛法中为用破着故。说不以为实。无所有处谓为是实。邪见爱着故。是中众生受定果报已。随业因缘复受诸报。以是故应舍。名虽相似其实各异。复次行者作是念。一切想地皆粗可患。如病如痈如疮如箭。无想地则是痴处。今寂灭微妙第一处。所谓非想非无想处。如是观已。则离无所有处想地。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问曰。是中为有想为无想。答曰。是中有想。问曰。若有想者。何以但下七地名为想定耶。答曰。此地中想微细不利。想用不了故不名为想。行者心谓是处非有想非无想。是故佛随其本名。说是名非有想非无想处。钝根者。不觉是中有四阴。便谓涅槃安隐之处生增上慢。寿八万劫已还堕诸趣。是中四阴虽微深妙。利根者则能觉知。觉知已患厌作是念。此亦和合作法。因缘生法虚诳不实。如病如痈如疮如箭。无常苦空无我。亦是后生因缘。应当舍离。以其患故当学四谛。问曰。舍余地时。何以不言学四谛。答曰。前以说如病如痈如疮如箭无常苦空无我。便为略说四谛。但未广说。复次余地无遮无难。凡夫有漏道亦能过故。而此世间之顶。唯有圣人学无漏道乃能得过。譬如绳系鸟脚。初虽得去绳尽摄还。凡夫人亦如是。虽过余地。魔王不以为惊。若过有顶之地。魔王大惊如绳断鸟去。以是故。离余地时不说四谛。有顶地是三界之要门。欲出要门当学四谛。问曰。云何为四谛。答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有二种。一者身苦。二者心苦。集亦二种。一者使。二者恼缠。灭亦二种。一者有余涅槃。二者无余涅槃。道亦二种。一者定。二者慧。复次苦谛有二种。一者苦谛。二者苦圣谛。苦谛者恼相故。所谓五受阴名为苦谛。苦圣谛者。以知见故修道。是名苦圣谛。集谛有二种。一者集谛。二者集圣谛。集谛者出生相。所谓爱等谛烦恼名为集谛。集圣谛者。以断故修道。是为集圣谛。

灭谛有二种。一者灭谛。二者灭圣谛。灭谛者寂灭相。所谓四沙门果。是名灭谛。灭圣谛者。以证故行道。是为灭圣谛。道谛有二种。一者道谛。二者道圣谛。道谛者出到相。所谓八正道。是名为道谛。道圣谛者。以修故行道。是为道圣谛。复次谛有二种。总相别相。总相苦者。五受阴。别相苦者。广分别色阴受想行识阴。总相集者。能生后身受。别相集者。广分别爱等诸烦恼及有漏业五受阴因缘。总相灭者。能生后身爱尽。别相灭者。广分别八十九种尽。总相道者。八圣道。别相道者。广分别从苦法忍乃至无学道。若不通达四谛者。则轮转五道。往来生死无休息时。以是因缘故。行者应念老病死等一切苦恼皆由有身。譬如一切草木皆从地出。如经中说。十方众生所以有身。皆为受苦故生。譬如毒食。若好若丑皆为杀人。若无身心者。死苦则无所寄。如恶风摧折大树。若无树者则无所坏。如是略说身心受苦之本。如虚空风之本。木是火之本。地是水之本。身是苦之本。复次如地常是坚相。水常为湿相。火常为热相。风常为动相。身心常为苦相。所以者何。以有身故。则老病死饥渴寒热风雨等苦常随逐之。以有心故。忧愁怖畏嗔恼嫉妒等苦常随逐之。若知现在身苦。过去苦亦尔。如现在过去身苦。未来亦尔。譬如见今谷种生谷。比知过去未来亦皆如是。又如现在火热相。比知过去未来火亦热如是。若无身心。前则无苦今亦无苦后亦无苦。当知三世苦痛皆从身心而有。是故应观苦谛。如是心生厌患。是苦因缘。唯从爱等诸烦恼生。非天非时非自然亦非无因缘。若离烦恼则不有生。当知世间皆从爱等烦恼生。如人造事皆欲以为先。以是故诸烦恼是苦因缘。复次由爱水故受身。若无爱水则不受身。如干土不能着壁。以水和之则有所著。复次因诸烦恼是故受身种种不同。如多欲者受多欲形。多嗔恚者受多嗔恚形。多痴者受多痴形。烦恼薄者受薄烦恼形。见今果报异故。知昔因缘各别。来世随烦恼受身差别亦如是。随业受身。若不为嗔恚则不受毒蛇形。一切余形亦如是。以是故当知爱等诸烦恼一切苦因缘。苦因缘尽故则苦尽涅槃。涅槃名离欲。断诸烦恼常不变异。是中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常乐不退。

行者得涅槃灭度时都无所去。名为寂灭。譬如然灯膏尽则灭不至诸方。是名灭谛。得涅槃方便道。定分有三种。慧分有二种。戒分有三种。住是戒中修行定慧。所谓于四谛中慧能决了。是名正见。随正见觉法发起。是为正思惟。是名慧分二种。正定正念正精进。是名定分三种。正语正业正命。是名戒分三种。住净戒故。诸烦恼芽不令增长。势力衰薄。如非时种芽不增长。诸烦恼力来。定分能遮。如大山堰水。水不能破坏。譬如咒术能禁毒蛇。虽复有毒不能害人。定分亦如是。慧能拔诸烦恼根本。如夏水暴涨岸上诸树无不漂拔。行此三分八道真直正路。能灭苦因。毕竟安隐常乐无为。若方便初习其门则有十事。一者心专正。种种外事来坏不能移转。如四边风起山不倾动。二者质直。闻师说法不见长短。心无增减随教无疑。

同类推荐
  • 南亭词话

    南亭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河间伤寒心要

    河间伤寒心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牡丹亭

    牡丹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魔逆经

    佛说魔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竹书孔子诗论

    竹书孔子诗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东轩笔录

    东轩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呼啸山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呼啸山庄(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程浩的文字集。“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程浩去世后,他的母亲整理了他的文稿,共计44万字;除了散杂文,还有小说、日记、诗歌,甚至,还有给优米网的求职信和给作家七堇年的信。这些文字,都写自程浩去逝前的两三年的时间。而此时的程浩,体重不到30公斤,身体严重变形,每一个字都是他一下一下点出来的。他对命运的包容,对生命的反刍,让人无不为之震动。东东枪说,和他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活得都太轻薄了。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本书分为乔治·马歇尔、古德里安、切斯特·尼米兹等部分。
  • 决战苍穹之斗中斗

    决战苍穹之斗中斗

    大千世界,亘古至今,谁主沉浮?魔王在世,绝地逢生,孰能呼呼千载之战者?三界之内,纵使那道家、仙人转世亦不能独道一家,于是,战之苍穹。人间大地,自古武林高手,门派林立,修仙之道,亦不是阻挡魔、怪灵、妖精的侵入。那一刻,猛士崛起,武林内外,众说纷纭,立场不一。战,因霸主而起;战,因界而对立;战,因立场而驱使着每一个参战者。魔胎作怪,战事英雄随机出现。秀气的少年,突然进入了魔界地界,一战成名。谁知?却被魔王看好,教之、养之、护之。杀戮,三界的对立。生灵涂炭,源于内心的呼唤,他,逐步地走出了困境,带着煎熬与伤痕再次成为人类的勇士。仙界与魔界的争斗,妖怪与武者的决斗,鬼怪的恩怨情仇,恩恩怨怨、互利互刺,莫非真能在这无数次厮杀中结束,期待。
  • 凤栖处是归处

    凤栖处是归处

    讲诉一个家境富足的大小姐由于一场意外而被人养育多年,性格乖张却独立,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却在爱情的路上一根经,不撞南墙不回头,直到遇到他。。。。。
  • 一品闪婚

    一品闪婚

    新文:《独家挚爱,总裁的蜜恋甜妻》http://m.wkkk.net/a/961842/十一月连载求收藏《大龄总裁·先婚厚爱》http://m.wkkk.net/a/838904/即将完结(正文完结)第一次见面,他撞见她劈腿,一不小心惹毛了他。第二次见面,她痛快甩了前男友,站在天桥上砸下了高跟鞋,正巧砸破了他的车。第三次见面,她被前男友的“真爱”陷害,误打误撞,撞到他。第四次见面,她在相亲,他在相亲,她瞥了一眼穷追不深的前男友,娇笑道,我们结婚吧。于是见面总共不超过五次的两个人,当天就领回了两个红本本。————她以为婚后的生活,不过就是你妈变我妈,却不料还多了一项义务。————他极尽所能的宠她,却在她怀孕的时候冒出一个怀孕六个月的前女友,她冷笑,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飘,你口味真重。她甩出一张离婚协议,走得毫不留恋,他穷追不舍,堵光她的退路,她恨,却以为他在乎她。直到一场大火,他义无反顾的救出他的初恋,她才恍惚,这场婚姻,她输的一塌糊涂。
  • 外星人未解之谜

    外星人未解之谜

    在浩淼广阔的宇宙中,地球就像沙粒般渺小。自古以来,人们就发出了寻找宇宙生命的呼唤。外星球有没有真正的类似于人的生命存在,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这个谜题本身包含了很多的推测和猜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上仍然有一些无法用人类掌握的知识解释的事情,人们有时只能把它归结于外界“神秘力量”的操控和干预。自从1541年,哥白尼发表“日心说”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浩瀚的宇宙不只地球一个存在,地球只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颗小行星而已,这让人们开始把眼光从地球上移开,投向了广阔的银河系。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 Before He Covet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3

    Before He Covet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3

    From Blake Pierce, bestselling author of ONCE GONE (a #1 bestseller with over 600 five star reviews), comes book #3 in the heart-pounding Mackenzie White mystery series.In BEFORE HE COVET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3), newly minted FBI agent Mackenzie White graduates the FBI Academy in Quantico only to find herself thrown into an urgent serial killer case. Women are turning up dead while camping in a remote national park in West Virginia. Yet the park is vast, and no connection can be found between them.At the same time, Mackenzie receives a call from Nebraska urging her to come home. After many years, a new clue has surfaced about her father's murder. The case no longer cold, Mackenzie desperately needs to help solv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