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6800000005

第5章

论。复次生灭至意识转故 释曰。广释立中心生灭竟。次释因缘。于中有二。先明生灭依因缘义。后释所依因缘体相。初中亦二。初总标。后别释。此初也。有义。生灭即是众生。言因缘者即心意识。心谓黎耶。意谓末那。识谓六识。六皆依意总名意识。生灭众生依心意识而得生起。故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有义。此说理极粗浅。心意意识自为生灭。如何说是生灭因缘。若彼众生名生灭者。此心意识应非生灭。应言生灭。即前七识因缘即是本识种为现。本识中种为生灭因。识体现行为生灭缘。谓诸众生依本识心有意意识七识生起。故言依心意意识转。有义。此说理亦未圆。乃说法相大乘义故。即黎耶识自待因缘。应知八识总名生灭。言因缘者。有其三种。一者黎耶心体不守自性。是生灭因。根本无明熏动心体。是生灭缘。依此因缘依此因缘成黎耶识。二者现识心体复起粗识。是生灭因。外妄境界熏起诸识。是生灭缘。依此因缘起六粗相成其事识。三者以前因缘为生灭因。以后因缘为生灭缘。本末相依不相离故粗细镕融唯一心。故依此因缘理方圆。显诸生灭相。聚集而生而为假者。故名众生。唯依心体故言依心。即是黎耶自相心也。此假者众生于一心即有五意及意识起。故言众生依心意意识转

论。此义云何至说有无明 释曰。次下别释。于中有三。先释依心。次释意转。后意识转。此初也。上言依心意等转者。义云何耶。故此释也。依阿黎耶识者。是上依心是生灭因。即阿黎耶二义之中本觉义也。说有无明者是生灭缘。即二义中不觉义也。依此因缘意意识转。故言以依黎耶识等。前标文略。但言依心。今此别释具显因缘。故说依心及无明也。问。前说依觉有不觉力动静心体方成黎耶。如何今说识有无明。有义。此中阿黎耶者即是本觉不生灭心。以此本觉不自知义说有无明。不觉而起即业识等前七识也。故前后说亦不相违。有义。不能违论说故说二和合方成黎耶。有觉不觉二义别故。若如所说。生不生灭觉不觉义应无别故。若尔便无和合之义。宁说和合成此识耶。应知依识有无明者。识有二义。谓觉不觉。前别就本故云依觉有不觉动而成识。今就和合总聚而说故言依识有无明也。有义。此释理亦未圆。今此意显真心为因无明为缘成黎耶识。应说依真有无明动成业转现阿黎耶识宁却就识说有无明。然后复言成业识等。许则便有两熏本识。应知此中黎耶识者唯取真心随缘之义。此随缘义难名目故。或就未起起说依觉有不觉。或约已起故言依识有无明。要就二名方尽其义。是故前后绮互言耳。然起未起虽义有殊。皆与无明为依止故。故于二处皆说无明。非总聚中而无无明。但非就于总聚而说唯依体说有无明也。问。若谓黎耶有无明者。如何会通诸论所说。谓瑜伽等皆说赖耶白净无记一向舍受。若有无明则成杂染。岂堪受彼染净熏耶。答。诸论且约粗义而说以为初入大乘人故。而实此识有本无明。今且略以三义明之。一迷无相不证真故。不尔此识应缘真谛。则一众生半迷半悟故。二于果位镜智俱故。若因位无明余识相应者。应果位镜智余无漏识起。以于二位相敌对故。三于因位性无记故。若一向净唯名为善。则属真心。一向染者则名不善。唯属妄心。二心和合非定染净方成无记。若无无明。何以简染成无记耶。由此三义故知此识定有无明。然其无明有粗有细。粗在事识。细在本识。论许无明在事识者。且约粗相说粗相说粗无明。不妨细者亦在本识。若尔如何受熏持种。既有无明违善熏故。答。虽有无明性非不善。受善等熏于理何失。若无无明一向清净。如何受彼不善熏耶。故受熏者要有无明。不应举彼七识为难。以其无明粗细异故。况受熏体唯是真如。是故赖耶受熟识者。但是如染净分位引回心者。假就粗相言彼受熏不违教理。若尔佛位亦应受熏。以有受熏真如体故。此难不然。无无明故。离和合相淳净明故。既无能熏非所熏故。由此汝宗佛应受熏。有净能所可熏体故。不可说言满故不熏。以非质碍能所熏故

论。不觉而起至故说为意 释曰。次释意转。于中有三。初略明意转。于中有三。初略明意转。次广显转相。后结成依心。此初也。此中即显五种识相。不觉而起即是业识。能见转识能现现识能取境界即是智识。起念相续即相续识。此既无明迷真所起妄而有。前三成黎耶识。二迷妄为实起。后二相其事识。既此五种合为二识。由二依义总名为意。一本末依。末依本故。前三为本故说为意。二粗细依。粗依细故。后二细故。复说为意。其粗意识非本非细无所依义故不名意。但有分别故名意识

论。此意复有五种名 释曰。广显转相。于中有三。初举数总标。次依名辨释。后显其功能。此初也

论。云何五至不觉心动故 释曰。次下辨释。别释五意。即分为五。此初也。名业识者。标其名也。即九相中第一业相。前对无明故为相。是无明体之相状故。此对真心说名为识。依心所依意故。识成意故。下准此知。无明力者。举所依缘也。明心不自起。起必有缘。不觉心动者。正明业义。谓起动义是业义故

论。二者名为至能见相故 释曰。名转识者标其名也。依于动心者举所依缘也。能见相者释转识义。谓依无明转前业识成此能见故名转识。依识圣教转识有二。为无明转成能见者在本识中。如其境转成能见者在事识中。此中转相约初义说。瑜伽论等说七识等名转识者依后义说

论。三者名为至常在前故 释曰。此文有三。谓法喻合。所谓等者。此举法也。如镜等者。此举喻也。谓此心体无明熏对现种种境。如镜对彼差别质故现种种影。现识亦尔。后明法合。其初二句正合前喻。无明熏真自有二种。一本无明与心和合冥熏静心成三细识。二末无明与心别异对熏动心起六尘境。末无明者即诸烦恼起业熏识生五趣境故。言尘对至即现。非对五尘方起现识。此所现境宽狭云何。诸圣教中所说有异。十卷经云。阿黎耶识智名识相所知体相虚空中有毛转等住不净相所引境界。又有文云。何黎耶识分别现境自身资生器世界等一时知等。瑜伽论说。此识能了二境故转。一内二外。内有三种。谓五色根根所依处所含藏种。若生无色唯了种子。外谓能了器世界相。唯识等论皆与此同。旧中边论说此能了四种境界故。彼偈云。根尘我及识本识生似彼。何故如是诸教。随译者异。非本经论即此差殊。于四七卷二楞伽经但同后文都无前语。但是译者妄加经文。或失本意。故不可依。新中边论不说赖耶缘我及识。故彼颂云。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识言通三。谓八七六。此三生时随应变似。根我了别三种境义。旧中边偈妄加本字。长行仍谬。亦不可依。由此但就瑜伽为正。顺楞伽经三本文故。又既此识不能计度。是故不可缘我及识。而论说现一切境者。所谓内外一切境也。有义。此说其理未圆。不能会通诸经论故。若谓本识不缘我者。不应说为虚妄分别。若不证实名虚妄者。岂不由执不证实耶。若无计度故不执者。与证真智有何差别。既许此有自性分别。何不许有自性执耶。不尔如何瑜伽说此缘计所自性习气。若不言唯故无执者。岂说唯缘非执种耶。若有漏善虽不证实亦无执者。此不为倒。意与六识为染净。根与有漏善为漏性。故约无不善有覆无明所起粗相言无执心。何妨亦起无覆无记微细无明所起我相。许此执我理既无违。由是亦能变似识等。若此识变必有实用故能变诸识相者。则应诸识实用都无不是。本识实所变故。若谓诸识所有实用别从此识种子生者。外器亦可但从种生。本识不应别变器等。若谓器等但是相分不可变识为相分者。意是意识不共所依。如五色根变缘何失。若相分心无能缘用故说此识不变心者。亦应不缘诸识种子。种子现行性相同故。若谓种子无能缘用故本识缘识非倒者。则种与现本末因果性系地等一切应殊。如是推微。故知此识亦缘诸识于理无爽。是故经言。知名识相住不净智所行境界。若尔如何会通诸教。答。诸教所说亦不相违。不言唯缘如此法故。不说余法非所缘故。虽无相违而有不同。不同之意叵得闻乎。不同之意各有道理。中边及经明现起法皆是识变。唯说现行。习气种子其相不现。与识无异。故略不说。瑜伽为显相不离见故。除识外是所了别。诸心心所离识不立。其义自显故说之。而实此识通缘一切。以有随自他分境故。论言能现一切下合。唯言现五尘者。且举粗显以合镜喻。故前后文亦不乖越。其后三句简异诸识。以一切时等者。此简意识。此所藉缘无时不具。故一切时任运而起。彼所藉缘时多不具。于五位等有间转故。常在前者。对简末那。末那虽常任运而起。非诸识本故非在先。今此黎耶是诸识本。在诸识本在诸识先。故言常在前也。非谓五识对五尘现而常在于意识。前起五识不能现一切境。非一切时任运起故。但随五尘惑业因对故。所现尘无前后耳

论。四者名为至染净法故 释曰。是事识中细分法执不了前心所现境空而起染净胜劣分别。故言分别染净法也

论。五者名为至不断故 释曰。此亦事识细分之位。此细事识法执相应执无断故名相续识。若谓此二是事识者。宁意识中方立名耶。答。以彼亦粗有通别名。通名事识。别名智等。如三细相名亦通别。通名黎耶。别名业等。下意识中方立名者。增显更说影显前故。如现境相说为黎耶。而赖耶名亦通业识。又依我见立意识名。岂意识名唯属我见。许则二乘应离意识。宁说二乘意识熏习。又此黎耶所现境相既是此中所分别事。此于彼境染净苦乐觉念分别。宁非事识。不尔此是何识所收。不应说是七八二识。末那不缘外境相故。本识不起染净相故。故属属事识其理必然。不可难言此二亦我执。虽同事识粗细各别故。如业转现同本识体。业识未有能所相故。若如所难二执无别。便与诸教极相违故。故此但是细分法执同名事识。于理无违故。故此但是细分法执同名事识。于理无违。若尔宁说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相。答。此事识者通法我相。彼就具足二相处说故。事识熏习凡夫苦。若二乘人唯有法执。虽有熏习无业系苦。已断我相发业用故。如八九地离现见染。岂得说无本识心耶。此亦如是。故唯法执亦名事识。于理无违。若尔六染为是识体。为是事识体应心所。答。是事识体非谓心所。说是所起事识心故。说为不断相应染等。与染心所相应义故。说意识者。即相续识。故知诸染无别体。故但名为意及意识等。非是相应心所义故。事识心所即未无明。乃是能起见爱惑故。此六不摄见爱烦恼。皆是见爱所起识故。随业用别假立多名。如业转现但一识故。由与彼等心所相应而于一识开此诸相。非谓诸相即是心所

论。住持过去至不觉妄虑 释曰。此即第三显功能也。有义。此显五意功能。前但别明五意自相。此总熏显五功能故。非谓别显相续之义。前九相中无此文故。住持过去无量等者。显前三细本识功能。由业转现黎耶识故摄藏诸法善恶业种。故能住持过去多生善恶之业令其不失。此明本识能持种子。摄业种令不失故。随善恶种生善果故。能成就现在未来果等报无差违也。此明本识能起现行能令现在已迳事。下显其后二事识功能。由彼事识法执分别故。能念虑三世之事故。言不觉妄虑等也。有义。但显事识功能。由此能令三世因果不断绝故名相续识。前九相中且约自体。此更就能释相续义。非谓通显五功能也。不尔现识现五尘等。所有义相应通前二。意识起惑。于业有三。一起见惑。发未起业令起。二起修惑。润生未熟业令熟。三双起见修。引未生业令生。由此能令生死相续。今此文中但举后二以能起此润业烦恼。引持过去所发业种不失功能。令成堪生来果之有。故云住持乃至不失。又为能起引业烦恼能使已熟善恶业种随其所应灭彼异熟业果相应。故云成熟无差违也。此则引熟令生如是三世因果流转连持不绝功由意显识用粗。有是功能故依功能名相续识。次举念虑三世之事显别智识微细分别。故言能令乃至妄虑

同类推荐
  • 佛说黑氏梵志经

    佛说黑氏梵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河记

    西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退思集类方歌注

    退思集类方歌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出劫纪略

    出劫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散文(2016年第6期)

    散文(2016年第6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欢喜冤家:校草恋上女汉子

    欢喜冤家:校草恋上女汉子

    【此文很抽,三观太正者入坑须谨慎】校草也会写情书?而且还是给我写的?开什么玩笑!信封用sao包的粉红色也就算了,撕开一看,尼玛内容还是古香古色的甄嬛体!我去,这二货校草是魂穿回来的吗?想跟我玩穿越时空的爱恋?啊呸,当我白痴啊!我敢肯定这不是个阴谋,就是个圈套!于是大笔一挥,在信纸写下三个大字,托人送还那校草,于是……从此后……我就陷入一片水深火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哭……讨论小群:166958510(有意者可加,敲门砖任意人物名)
  • 魔帝的位面之旅

    魔帝的位面之旅

    一位大帝,为了回家,走过诸天万界,洪荒,狐妖,超神,斗破,斗罗,约会等世界处处有他的身影新人作品,请多多包涵
  • 穿越黑心小王妃

    穿越黑心小王妃

    新文《暴君宠妻:爱妃,太凶猛》已开,求支持~商业龙头带着神奇空间穿越,米虫是她这一世的志愿,她从不想插足任何事情,可偏偏每件事情都有人向她身上引。行!既然不让她安稳,那她就伸手来搅上一搅!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放眼天下,只有我不想要的,却没有我要不到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闪闪奇遇记三:恶棍乌鸦吉姆·译言古登堡计划

    闪闪奇遇记三:恶棍乌鸦吉姆·译言古登堡计划

    生性邪恶的乌鸦吉姆做尽了坏事,在林中残忍地偷吃鸟蛋,让曾经平静的森林陷入了悲伤和恐慌,他还使起小聪明,耍得蓝松鸦警察团团转,究竟是法网恢恢还是魔高一丈呢?
  • 海的那一边

    海的那一边

    平凡而又有梦想的姑娘张未兹凭实力考上美国文理学院,以优异GPA、高分LSAT和精彩面试成绩获得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知名学府offer,如今在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继续她的西游记。
  • 史上第一女巫祖

    史上第一女巫祖

    干支之得了一个身体,外加长生加不老可她特么的穿越到了森林里。……所以说是个什么软用。当第一次被野兽扑倒的时候,干支之惊恐万分,刚来这就完蛋了?当第二次被撕咬的时候,一瞬间惊恐后干支之进入淡定状态,淡定反攻,还真当她娇软易推倒了!第三次被扑倒撕咬的时候,她非常的淡定。干支之看着被野兽咬对穿了的肚子,面色祥和,这具身体没内脏,没血管,没痛觉,没表情,没骨头……什么都没有。她睁着眼睛听着耳边的声音,至少还给她留下了听觉,视觉还有触觉。……所以,她现在到底是个什么妖魔鬼怪……广大人民群众还能接受她吗?系统:变强!变强!变强!你最强你就还是个人!……干支之:这又是哪里跑出来的个玩意?……系统:我们先立个小目标,成为世界第一大强者。干支之暗眸一深:她也正有此意。鬼怪之躯?她是最强者!她说她是人,那她就是人!第二个小目标呢。系统:成立世界第一大势力。甚好,甚好,第三个小目标直接可以毁灭世界了。系统:……文,无cp
  • 千秋我为凰

    千秋我为凰

    沈娴穿越成了一个傻子,被赶出家门、毁去容貌不说,肚子里还揣了个崽!丈夫另娶新欢当日,她登门贺喜,狂打新妾脸,震慑八方客。没想到新妾处处跟她飙演技——弱鸡,就凭你?也配给自己加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Malone Dies

    Malone Dies

    'Malone', writes Malone, 'is what I am called now.' On his deathbed, and wiling away the time with stories, the octogenarian Malone's account of his condition is intermittent and contradictory, shifting with the vagaries of the passing days: without mellowness, without elegiacs; wittier, jauntier, and capable of wilder rages than Molloy. The sound I liked best had nothing noble about it. It was the barking of the dogs, at night, in the clusters of hovels up in the hills, where the stone-cutters lived, like generations of stone-cutters before them. it came down to me where I lay, in the house in the plain, wild and soft, at the limit of earshot, soon weary. The dogs of the valley replied with their gross bay all fangs and jaws and foam…
  • 邪君宠妻:嫡女风华

    邪君宠妻:嫡女风华

    慕九歌初见雪临卿时只觉得这是她见过最美的男子,那双和她极其相似的眸子,以及断了的腿,这便是慕九歌对雪临卿的初印象。雪临卿初见慕九歌时只觉得这是他见过的最淡漠的女子,这便是雪临卿对慕九歌的初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