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0900000007

第7章

第二大门明所得果。初明其障。后显得果。第十地中诸功德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种子。障于佛地。故此十地不名为佛。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后显得果。问三祇时满万行德备嘉因毕矣。胜果如何。答彼大菩提圆寂二法。是所得果。故集论云。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成如来。证大涅槃及大菩提。是其果也。如来罗汉依菩提等义别说也。非别有体。今涅槃等分之为二。先明涅槃。后辨菩提。涅槃之义义类甚多。今者但依佛所得者。分之为二。一依唯识辨其四种。二据涅槃明其三事。言四种者。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释。自体本来而非杂染。虽与容尘烦恼为依。而不被染。故名本净。此体即是七真如中实相真如。故名相如。诸法无常。涅槃是常。故与诸法不得名一。复是诸法真实性。故不得名异。异应非是诸法之性。如色异声色非声性。其性本寂。显涅槃名。圆满寂静是涅槃义。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释。所依身在名有余依。余依之中烦恼皆尽所显真理名有余依。而言虽有微苦依者。异熟有漏苦果之身名微苦也。此据二乘有余涅槃。不约佛说。如来有漏悉皆总尽。何得有苦。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释。出所知障得大悲般若。不同二乘乐住涅槃。不同凡夫乐于生死。二皆不住故名无住。然其四种体一真如。约义分也。今者佛果四义皆具。问如来有漏苦依身尽。如何得说具有四耶。答苦惑依尽说无余依。非苦依在说有余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无漏五蕴名非苦依。次明三事入涅槃者。准涅槃经。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即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释。能证生法二空之智名为般若。所证生法二空真如名如来身。由智证理。离诸障染。不为染缚。名为解脱。言伊字者。据西方说。彼国伊字两点在上。一点居下。下点喻理。是所依故。上二喻于般若解脱。依理起故。何故别三不成涅槃。答言涅槃者。是圆寂义。若唯般若。真如未证障未解脱。何名圆寂。若唯真理。能证智无烦恼不断。亦何名寂。若唯解脱。解脱体假。理智俱无。谁名圆寂。是故三别不名涅槃。此言总意要非即异。三法俱时方名为入大涅槃也。智是有为。理即无为。理智是实。解脱是假。故非即一。有为无为假实异故。智为能证。理是所证。解脱离缚。故不得异。若别异者。智证于谁名为能证。理等准此。故知三事不得条然而别异也。如是方名入大涅槃。涅槃之义其事寔多。恐文繁广故不具尽。

次辨菩提。分之为二。初明菩提。后身相摄。菩提种子有自无始。但为二障之所覆蔽。令不得起。三祇伏断。十地修习。至金刚位二障都尽。智从种生。名得菩提。即此菩提相应心品总有四种。故佛地论等云。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离诸杂染。纯净圆德。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释。与智俱时。心所非一。总名心品。我法等执及能所取。此等皆无名离分别。能缘所缘俱不可侧。故名微细。而于其境不迷不暗。故名不愚。一切现前而不忘失。名为不忘。有漏永尽名为离染。无杂称纯。离过名净。净德备矣。故得圆名。于一切处能现身土。名为无间。长时相续现而不息。故称无断。如大明镜众像托起。今依此智身土影生。法待喻明。故称圆镜。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一味相续穷未来际。释。真如理性名为平等。智缘此理名平等智。又昔凡位由执有我。自他不平。今我执亡观自他等。故名平等。以无转易称为一味。起无间断故云相续。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乘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宝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释。神用莫方。称之为妙。遍缘诸境名为观察。六度等法名为珍宝。因定而起故称发生。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释。三业化等是所作事。智能成彼名成所作。

问此之四智为体即识。为不尔耶。答如次与彼第八七六前五识而相应故。非体即识。王臣异故。识为其王。智是所故。问何故佛地庄严摄论等中并云转彼八识得四智耶。答唯识论中而有两释。一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二若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四智。理实非以识为智也。问无漏智强。复何须识。又以何明佛果有识。答凡言心所必依心王。若无其识。智依何立。又准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准此经文。岂佛无识。问此之四智几通因果。及唯果耶。答圆镜成事成佛方得。妙观平等初地等中而即分得。佛果圆满。问品犹品类。四智言品。品类几何。答一一各定有二十二。二十二者。谓遍行五。别境亦五。善有十一。并一心王成二十二。二十二法名义云何。答遍行五者。体遍三界三性诸识。故名遍行。其五者何。一令心心所而触于境。故名为触。二能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三能领纳顺违中容境。故名为受。四能于境安立分齐取其境像。故名为想。五能令心造善恶等。故名为思。言别境者。此所伏境而非是一。缘别别境。故名别境。其五者何。一于所乐境希望名欲。二于决定境印名胜解。三于曾习境明记名念。四于所观境专注名定。五于所观境简择名慧。言善等者。能于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十一者何。一者能于三宝四谛真净德中。深忍乐欲心净名信。二崇重贤善故名为惭。三轻拒暴恶。名之为愧。四于三界等不耽著故名为无贪。五于苦事等不起于恚名为无嗔。六理事明解名为无痴。七勤修善事勤断恶法而能勇决故名精进。八远离粗重身心调适故名轻安。九防恶修善名不放逸。十令心平直无功用住名为行舍。十一不损有情故名不害。问遍行等法凡夫等有。理即无疑。佛果云何亦具斯也。答遍与一切心恒相应名为遍行。故佛必有。若佛无者。何名遍行。信等十一善心必有。佛唯是善故有信等。如来常乐证所观境故得有欲。于所观境恒印持。故得有胜解。于曾受境恒明记。故亦得有念。世尊无有不定心。故亦得有定。于一切法常决择。故得有其慧。

问如来之身具无边德。何故但说二十二耶。答此二十二摄佛一切有为功德莫不备矣。依此二十二法之上所建立。立种种名。非离此外别有体也。

二身相摄者。初辨于身。后明相摄。佛身不同而有三种。一者法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具无边际真净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实性是大功德法所依止。名为法身。依止之义是身义故。又此法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心色等差别相用。又正自利。寂静安乐无动作故。亦兼利他。为增上缘。令诸有情得利乐故。居法性土。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据性名土。是所依止故。约相名佛。是能依止故。又此身土俱非是色。虽不可言形量大小。然随相事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故。以所遍法而无量故。其能遍法亦名无量。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集无边真实功德及净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以自受乐。名自受用。又唯自利。不为于他说法等故。居自用土。由昔所修自利功德因缘成故。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净土量。身量亦尔。眼等诸根及诸相好一一无边。由无限善根所引生故。又功德智慧既非色法。虽不可说形量大小。依所证理及所依身。亦可说言遍一切处。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示现妙身。而为十地诸菩萨众。现通说法。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名他受用。又具无边似色心等。利益他用化相功德。又唯利他。为他现故。居于自土。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就。随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胜或劣。前后改转。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合此自他二受用身。总名受用。三变化身。谓诸如来变现无量随类化身。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方便示现。名变化身。唯具无边似色心等利乐他用化相功德。唯利他摄。为利他现故。居变化土。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就。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

二明相摄者。此之三身而与五法相摄云何。答真如一种摄于法身。所以者何。准赞佛论解深密经瑜伽论天亲般若论等皆云。法身无生无灭。唯真如体无生灭故。又佛地对法摄大乘等言。佛法身诸佛共有。唯真如理诸佛共有。余即不尔。若尔何故摄论中云转去藏识得法身耶。答第八识中含二障种。谓由能灭此二障种。方显法身。据此故说转藏识得。实非以识为法身也。二以圆镜等四智之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摄自受用。何以知者。庄严论说。大圆镜智是受用身。摄论亦云。转诸转识得受用身。故知总以四智心品实有色心为受用体。三以平等智所现佛身摄他受用。成所作智所现随类种种身相摄变化身。此之二身所有色心皆似非实。何所以然。皆为化他方便示现故。不可说实智为体。

夫一乘位行理幽事广。若匪圆德。余何言哉。是以大阶等觉谷月犹迷。小位声闻衣珠尚翳。彼智犹若。况乎聋鼓。但以波因海起。光乘日耀。物既若斯。法何不有。故托圣言编为阶次。贻诸同好。冀修有绪。斯志未极。故重颂云。以依众圣言。辨大乘位行。福冀诸有情。常住成等觉。

同类推荐
  • Sunshine Sketches of a Little Town

    Sunshine Sketches of a Little T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宿曜仪轨

    宿曜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脱戒经

    解脱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复古诗集

    复古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花落剑相依

    花落剑相依

    花弄月身世坎坷,幸得盖世武学秘籍,遭遇各色江湖浪子,征服绝色女侠,荡尽世间不平。青龙剑号称江湖第一神剑,一出世便引发腥风血雨!玄武刀,千年不传神兵,一刀斩尽天下利器!当两柄绝世神兵的主人傲然相遇之时,是否能惊起无穷涟漪!
  • 扇缘

    扇缘

    闹饥荒充饥卖宝扇。公元1961年(农历辛丑),神州大地遭遇百年未见的自然灾害,城乡饥馑,四处逃荒。古城偏又下雪,本来就勒紧裤腰带艰难度日的市民又遇雪天,真是饥饿加寒冷苦不堪言。偏偏有一人竟然冒着风雪,悠哉游哉地在街上溜达。这人三十来岁,不胖不瘦,戴顶鸭舌帽,手里摇着一把梅花折扇,迈着八字脚朝城中的会府街走去。扇子原本夏天纳凉之物,他居然在大雪天摇,此人不是疯子也是个怪物。此人名叫顾三更,是个收藏扇子的爱家玩家,一年四季扇不离手。他在市文物商店里当收购员,专门和古玩字画打交道。
  • 不愿错过你

    不愿错过你

    谁年少时,没有放弃过一段爱情?长大后才发现,我们放弃的,或许是自己的一生。爱情伊始,她犹豫不决,他却不惜抛却所有。决然分离,她抽身远走,他独自在原地徘徊。他们的再次相遇,是命运的玩笑,还是,有人不愿错过?
  • 一纸情深墨几许

    一纸情深墨几许

    初遇,她是至高无上的公主,再见,他却已然不是那年的竹马少年,她说:“原是我痴心错付,我林芷一生骄傲,也卑微一世,就算一死也决不会嫁与你”。桃花落得决绝,一如她的背影。直到她凄美的身影淡出视线,他的眸暗了下去,宛如心底的一丝光彻底熄灭……被他的手掐着脖子,看着她眼中的仇恨与绝望,他咬牙切齿道,“林芷我告诉你,除非我死,否则你休想逃掉,你要敢死,我让他们全部陪葬。”闭上眼睛,爱也好,恨也罢,在他萧千墨面前,她输得一败涂地……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涔河客栈

    涔河客栈

    在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涔河两岸的村民都会来张河渡口祭拜樟树神。这是樟树显灵后才形成的习俗,说起来也有三四年。但接连两天在张河渡口祭拜樟树神还没先例。这稀奇事与涔河客栈老板的儿子扯上了关系。客栈老板的儿子在农历九月三十那天被涔河上游的亘山豹绑了票,可就在当天晚上他又毫发无损地被一神秘人送回了客栈。众人都觉此事神奇。第二天,也就是十月初一早上,客栈老板又召集众乡亲搭起祭台感谢万能的樟树神普救众生。涔河客栈老板的儿子就是我爷爷,遭劫那年他才五岁。农历九月三十那天早上,我爷爷跟着别人到彭郎中家看热闹时莫名其妙地丢失了。
  • 重生之血狱女王

    重生之血狱女王

    这是一苦大深仇懦弱女配重生变强加复仇的故事。前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却还是死于非命;重回十岁,红衣妖娆,明媚如火,她只求逆天改命,傲立于世人仰望之顶峰,让那害她之人得到千倍万倍的痛苦!……原以为冷心冷情,不会再信任任何人,然而前世记忆入梦来,那一双深蓝色的眼睛,唤醒心底最深沉的眷恋。“小狼,跟我走好不好?”好!鲜血染红的大地,是绝望的深渊,她从地狱深处走来,无数的生命自她手中逝去,无数的生命因她而活!“众人欺我、恨我、害我、咒我,逼我入此血狱绝境,我偏不服,定要让血狱绝境成为人人求而不得的仙灵之境!”红衣妖娆的少女怒极而笑,如同盛放在血色地狱中最绝美的血莲,危险却引入沉迷。银发的少年右手搭上她的肩,深蓝色的眼睛里只有她一人的存在:“你想做什么都好!”
  • 废柴相公

    废柴相公

    新文《契约娘子》我,苏莺,贪图美色,一时不查,错嫁某人——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他,林少廷,林家三少爷,脸俊、人废、性子赖,五岁便已是我未来夫君。我有真心一颗,却不知如何相付,爱情是一条路,走到底才知归处。他有柔情似水,却不知几分真假,相处越久越觉他不是他,谁是林三?谁是苏莺?从孤儿穿越成千金小姐,我只想做一个小女子,享受平淡的生活,有钱有男人。而他则是用平淡做伪装,隐藏了太多的秘密,我只当不知,却也知道平静的日子终是要结束的。慕容璟,临月国名盛一时的第一皇子莲太子,却遭遇流放,他,他是……相遇,相爱,分离,两相休弃,一场情爱竟是如此疲惫,当我要放弃的时候,却又在别人的一场“戏”中遇见了同为座客的他……★林三——俊当初面色蜡黄拖着鼻涕的孩童如今竟变得玉树临风,清风一笑集万千风华。长发如墨如丝,薄唇轻抿,美目流离,眉飞入鬓……★林三——废新郎坐轿,新婚之夜一杯交杯酒不省人事,罢了罢了。玉郎三少,文不及其姐,武不及其兄,风流富少,坊间出了名的花花公子,罢了罢了。不务正业,一事无成,散漫随性,不思上进,喝涩茶看色书,嗯嗯……他不行?不能做罢!★林三——赖(有心耍赖便是懒字,大家意会,意会!)说好婚期回来,结果再见面便是大婚之夜。从容坦然,各种议论如清风过耳,不惊不扰,继承家业“不想”,入仕考举“不愿”。一块四角儿麻糖就想赌了我的嘴,倒是次次得逞……片段一:“快说,我的清白给了你,你的清白给了谁?”“你。”“满街都是你的传闻,群众反映说你天天上花楼,你怎么解释?世人都不敢说每天溜河边儿从没湿过鞋,你敢说你每天逛花楼从没失过身?”“没有,呵呵,玉郎三少名声在外,风流而已,尚不下流。娘子多虑了。”“你怎么证明?”我好歹是法制社会穿来的,断然不能上演家庭暴力,进一步逼问,合理合法地采集证据。什么风流下流的,你是好运遇到我这样讲道理的娘子,如果娶的是那河东狮,管叫你泪流!他敛眉假作思索了一翻,似在拼命回想证据,良久,方说道:“……那要不再来一次?你再感受感受。”“……”这无赖——我喜欢。片段二:
  • 震撼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

    震撼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读物。书中具体生动地记述了法国近代最伟大的人物拿破仑惊心动魄的一生。拿破仑由一名普通的下级军官,屡建战功,逐渐成为中级指挥官、军团总司令、终身执政,最后当上了法国皇帝。他称雄欧洲,远征埃及,多次打败强敌,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滑铁卢之战失败后,被流放孤岛,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书中还介绍了他个人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 秘传外科方

    秘传外科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