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6400000027

第27章

第六依地有无者。善身语律仪表。唯欲色二界。欲界初定有寻伺故。能发身。语表。意表通三界。有义身表通上三定。寻伺不是身之因故。出入二息身之因故。业通四禅。何不许有。其无漏身。语表或通四定。不尔顿悟八地以去菩萨及佛。但居第四定。应无身。语善。如鼻。舌识有漏上地无。无漏即言有。身语业应尔。不善二表唯欲界。处中善表身语通二界。意地表通九地。律仪无表中别脱无表。可依欲。色二界依身得。既许色界回趣大乘。岂彼世尊无别脱戒。此别脱戒若菩萨时。虽复依彼。定是无漏。依色界身。准此无有有漏别脱。卢舍那佛化十八梵天等。俱能解语。皆悉受持菩萨戒法。亦得别脱。不得别受别脱之戒。别受别脱除诸圣者。上界依身心非极厌。由此不得。既许鬼畜得别脱戒。色天许得于理何违。既许欲天有住梵行。亦有欲天得别脱戒。畜生鬼趣得受五八戒。但非彼性。如扇搋。半择迦。故有别脱非菩萨戒。地狱无由得别脱戒。菩萨戒胜可摄于彼。或彼亦得五八等戒。地藏菩萨等与其受戒。瑜伽但遮意乐及俱形损受近事戒。不遮畜生等故。由此亦显欲天色天得五八戒。于理无违。然非有漏出家之戒。于理无违。静虑律仪。通色界九地。无色八地。唯初未至离欲界欲。或小分或全分是断对治。损伏于彼发起犯戒烦恼种子故。第九解脱道入根本初定。可是持对治。已上皆是远分对治。瑜伽第九云。律仪所摄业。或静虑等至果断律仪所摄。等至即是四无色定。不尔静虑色定已周。何须等至。果断即是此二律仪断犯戒非。定生果故。对法第八及五十三唯说四静虑。尚不说四等至。何况无色。对法第八。卷会云。由无色界粗色无故。略不建立色戒律仪。由此故知。无色亦有静虑律仪。此但所防假名为色。何必要藉有所依身。故以根本及以方便中间。皆有能伏欲界犯戒非失。法尔静虑皆能伏非。非唯色界有此律仪。由此不同萨婆多义。无漏律仪。通于十地。色六无色四。有无漏道故。若见道断对治。色界五地中间静虑无见道故。余皆持。远分。若修道断对治。有义唯色六地。望欲界有断对治。非无色地。无色地远不断欲界非故。唯远分性。有义修道对治。亦通下三无色。许超初果取第四果。何废依彼。虽知论文引指端分别。于理依初未至得第四果。且据多分决定能故。不据容有。故亦无爽。非想地者。唯远分非断义。生三界身一切容起。其不律仪无表。唯依欲界身地所系。唯不善故。三天下人非北州有。六天鬼畜一切亦无。无恶意乐养活命故。天及恶趣可有善意乐持禁戒故。恶心非胜。善心胜故。处中即通三界依身。及起身语色者。欲色界二地而有。意表等及无漏者通三界依身。上地皆有。除律仪善外皆处中故

第七何大所造者。准显扬论云。律仪色依不现行法建立色性。不律仪色依现行法建立色性。此意总说。表与无表律仪。皆依所防身。语以假名色。即显三界别脱定戒无漏色等。皆是能造欲界所防造恶身。语四大所造。设佛身无漏无表无色定共。亦以过去欲界四大所造。既假疏远名色。亦假疏远名造。故不以所发名色。亦不以名造。以不定故。未必有所发身语故。其身。语二表义亦通以所发名色。即所发色大种所造。故唯识云。谓此或依发胜身。语。善恶思种增长位立。虽知散无表现行亦发身语。显扬简别定道不以所发名色。故不相违。又彼唯约律仪。此通律。不律。又彼律仪决定所造。此说不定。亦有所发身。语故名色名造。彼唯无表。此通表。无表。彼依一切律仪。此唯别脱及不律仪故。其不律仪定有表故。从所发现行假名为色。假名彼大造。其仙人意嫌杀一国人。小乘必有表。鬼神知仙人身语相故为杀。大乘唯意表业发杀生无表。如何说所发名色名造耶。若不尔者二十唯识云意罚为大罪。此复云何成。此义相违。今解。虽不用身业。亦有能杀具此为色故。亦有所发色。或彼论意。由先意业引大罪成。非行杀时无身语表。动身发语必有相故。前解为善。顺论文故。又仙人意嫌杀非不律仪。故无身语。亦不相违。处中无表随其善恶。准此二说

第八应成差别者。于中有二。一资所成。二师所成。先明资者。瑜伽五十三说。问苾刍律仪由几因缘。虽乐受戒而不应授耶。答略由六因不应为授。出家五众并在其中。一意乐损害。二依止损害。三男形损害。四白法损害。五系属于他六为护他故。若有为王之所逼录。或为强贼之所逼录。或为债主之所逼迫。或由怖畏之所逼迫。或畏不活。彼如是思我处居家难可存活。是诸苾刍活命甚易。我今应往苾刍众中诈现自身与彼同法。易当活命。彼由如是谄诈意乐。既出家已。虽怀恐怖守护奉行随一学处。勿诸苾刍与我同止知我犯戒。便当驱摈。然彼意乐被损害故。不名出家受具足戒。如是名为意乐损害。若复有人作如是思。我处居家难可活命。要当出家方易存济。如诸苾刍所修梵行。我亦如是。乃至命终常修梵行。如是出家者。不名意乐损害。虽非纯净。非不说名出家受具。依止损害者。若有身带痈肿白癞癫狂大小便道合等疾如遮法中所说病状。如是名为依止损害。由彼如是无力能故。所受师长同梵行者供事之业。及受纯信施主衣服饮食等净信施物。此之二种净信所施。彼极难消。不应受用。令彼退减诸善法故。是故依止被损害者。不应出家受具足戒。男形损害者。若扇搋迦及半择迦。名男形损害。又半择迦略有三种。一全分半择迦。二一分半择迦。三损害半择迦。若有生便不成男根。是名全分半择迦。若有半月起男势用。或有被他于已为过。或复见他行非梵行男势方起。是名一分半择迦。若被刀等之所损害。或为病药若火咒等之所损害。先得男根今被断坏。既断坏已男势不转。是名损害半择迦。初半择迦名半择迦。亦名扇搋迦。第二唯半择迦非扇搋迦。第三若不被他于已为过。唯扇搋迦非半择迦。若有被他于已为过。名半择迦亦名扇搋迦。四白法损害者。若造无间业。污苾刍尼。外道贼住。若别异住。若不共住。是名白法损害。不应为受具足戒。所以者何。彼由上品无惭无愧极垢染法。令惭愧等所有白法极成劣薄。五系属于他者。若诸王臣。若王所恶。若有造作王不宜业。若被债主之所拘执。若他仆隶。若他劫引。若他所得。若有诤讼。若为父母所不开许。是名系属于他。不应为受具足戒。六随护他心者。若变化者。为护他心故。不应为受具足戒。所以者何或有龙等为受法故。自化已身。为苾刍像。求受具足戒。若便为彼受具足戒者。彼睡眠时便复本形。既睡悟已作苾刍像。彼假相苾刍。若守园者。若近事男。率尔往趣。见彼身形如是变已。便于一切真苾刍所起憎恶心。谓诸苾刍皆非人类。谁能敬事。施彼衣食。勿令他人得此恶见。是故为随护他心。不应为彼受具足戒。其近事戒由二因故不得为受。一意乐损害故。二男形损害故。若意乐损害者。当知一切不应为受。若男形损害者。或有为受。然不得说名近事男。不说因缘。前已具辨。若近住戒。当知唯由意乐损害不应为受。何以故。或有随他转故。或有为得财利恭敬。诈称欲受近住律仪。然彼实无求受意乐。当知是名意乐损害。若无如上所说。不应受因缘。应受如前所受律仪。第二明师。又除阙减能作羯磨。阿遮利耶。邬波拖耶住清净戒。圆满僧众。定道得缘者。经中说。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由此故知。须持净戒。由持戒故无悔。无悔故心安。心安故得定。得定故起圣道。起圣道故依俱时思立定道戒。问不律仪律仪更无别缘耶。答由无惭愧故。广犯诸戒。造诸恶业。故名不律仪更无别缘也

第九先得后舍者。瑜伽第一百卷说。苾刍转为尼。尼转为苾刍。即更在得戒。更不须重受戒也。乃至沙弥。沙弥尼等戒式叉摩那。为男子即是沙弥也。更不须重受也。沙弥转为女子。更须受六法。六法者即于已前上更加一也。若别解脱渐受顿受。始从五戒次第受苾刍戒。若从五戒更受十戒时。但增其缘。令戒增明。更不别重发戒体也。唯依旧身三语一也。但遮其其遮戒乃至十戒。受大苾刍戒唯增于语三。不别得前四支也。若竖为言。定渐受得非顿也。若横而语。即顿非渐也。以四支七支皆顿得故。若舍之时。亦有顿渐也。若邬波素迦亦有渐顿二受。如对法云。有少分多分全分优婆塞也。其舍者且如十戒与六法戒。后舍六法时。为但舍六法四支。为亦舍十戒中四支。又尼五百戒后舍时。为但舍三支四支不舍。为七总舍耶。解云六法舍时。已舍十四支。以体无别故。尼舍七支时有二解。一云舍三。不舍四。以不异前四支故。二云总舍七支。以受时别故

第十问答分别者。问定。道二戒随心法。能感异熟不。若能感者。此是现行。如何能招异熟耶。若取种子者。即非随心戒故。解云。能招异熟果。现行不能招。种子能感。以是定道家类。亦名随心转也。问仙人意嫌无表生不。若生者元无身语。如何言生。若不生者岂有无表不依表生耶。解云有二。一云当时亦有表业。于时动唇口故。鬼神等知仙人之意。天雨石也。二云不尔。且如五逆业中破僧为重。五见之中邪见为重。三罚业中意业为重也。若如前说即是身业为重也。但由仙人福德力故。令诸鬼等折其仇也。若如此者元无身语色。何得发无表耶。解云。亦有所发色。雨石等天色也。问何故苾刍戒前。但立勤策一。尼戒前即正学。及勤策女二耶。答由彼女人多有烦恼。受勤策戒已更受正学。二年陶练身心。于中住持受乐。然后可受五百戒。问何故勤策戒中离说。及不捉金银生像。近住等戒何不亦然耶。答出家之人于二种处极非净妙。一者堕贪欲乐。好戏严身。二者多畜财宝。为断初非净妙故。受远离歌舞伎乐及非时食。为断第二非净妙故。受远离执受金银。由彼金银诸宝中最胜根本故。问何故勤策戒中。歌舞作倡。香。油涂身开为二。近住戒中合为一耶。答于在家者非为过重。于出家者极生讥毁。为息讥嫌故分二也。问通受菩萨戒。摄一切戒尽。其定道戒亦在其中。菩萨若起贪心。如何得名随心转戒耶。答以身中有种子故。又当可成故。亦得言通受名随心转戒也。问且如因中破戒。后时更能感异熟果不耶。若言能感。戒已破讫。如何能感。若不感者。如何得言由持戒故能生天耶。答亦言犯戒者。不损种之体。但损功能。更不倍倍而增有防非力。故名犯也。非无旧时种子功能在故。能感异熟也。问意中既有善恶律仪。为并发无表不耶。答有二解。一云善中有无表。以菩萨发心极弘广故。恶即不能。二云恶亦有无表。且如仙人意嫌杀三国众生。最为重故也。问既言依身之表名身表者。且如化人发身表业时。既无实身。如何得名身表业耶。答表现是假身。于理何妨。问定共戒等既是现行。刹那即灭。为能感不。若不能感。如何得言有漏定共戒能感异熟。答取种子能感也。若尔如何名随心戒。答是彼种类故也。问菩萨地云。七众所受为菩萨律仪。出家之戒。何故菩萨二形生及舍众同分时。犹即不舍同声闻耶。答菩萨受戒其心宽漫。增上猛利。故二形生。及命终时必定不舍。以能随类而化生故。若别受者即舍也。通受之者其义不然。问仙人意嫌但是意业。何故有处说。言仙人动唇口身。此乃名身语表耶。答此是小乘之义。非大乘也。大乘但由心故。令鬼等雨石。此无表色亦可得言不从表生也。问然十业道体即是思。约彼所发所防。即假名色。大乘既无身语。但是一思所发所防。唯全是意。如何得言。约彼空中雨石。而名无表色也。约三界九地六趣四洲。而差别者。表中意表通三界。身语通色界。若约定所生色及广慧声闻身语表色。亦通无色。若据业果及唯凡夫。如前分别。无表如前准知。九地分别者。意表通九地。语表唯初禅。身表通五地。若约佛及菩萨。身语二表俱通五地。定。道俱通三界九地思。言六趣者。别解脱唯人趣。菩萨戒通六趣。五八戒虽得通。而不成戒性。定。道唯人天二趣。有余暇故。表无表准知之。四洲别脱。五八在三天下。菩萨通四洲表无表准知。定。道亦在三天下。问定及无漏性能遮恶。如何不取定及无漏慧。为表无表体耶。答若得定及无漏心。俱有相应思。二俱除恶。以思是业体故。但依思者乎。问如诸如来先因位中已具别脱。如何成佛已言自然得戒。答有二释。一云依随转门化相而说。理实如来别脱过去久远已成。二云得胜舍劣。所成胜戒不从师等。说自然得。亦不违理。问如加行善心受得戒。后断善根。何时舍耶。答一解云。与加行善同时而舍。得舍相翻不违理故。二云虽由邪见断加行善。尔时但令戒渐微羸。由未名舍。与生得善同时而舍。随善根尽方名舍故。前解应胜

同类推荐
  • 胎息经注

    胎息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栖法汇

    云栖法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经决疑论

    华严经决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儒论小学

    诸儒论小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天上帝百字圣号

    玄天上帝百字圣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别传心法议

    别传心法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深山野鹿林

    深山野鹿林

    没什么介绍的,自己的心里话,也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 黄庭坚集

    黄庭坚集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集贤校理、国史编修官、鄂州太守。在新旧党争中两度受谪,最后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终年六十一岁。有《山谷集》,一名《豫章集》。
  • 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知识宣讲》丛书之一。本书从实际出发,由浅入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法的法律知识,对该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讲。通俗易懂、体例规范,在各个章节穿插了案例,有助于广大读者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
  • 给力的青春

    给力的青春

    帝国中,霸道总裁慕艺泽兼顶级黑客T0家里竟然有个影后老婆,回忆两个人相遇,相识,相爱的故事
  •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小学的时代对孩子的成长很关键。从幼儿园到小学,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作息时间、自理能力的要求等,都截然不同。面对环境的诸多变化,孩子们能否适应,可能会决定他接下来小学生涯能否顺利展开。
  • 寂灭法则

    寂灭法则

    一只摇曳浮游的小花,一篇简单壮丽的故事,一段真挚的情感,一些有血有肉的朋友……
  • 不一样的重新开始

    不一样的重新开始

    重新回到了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可是却有点微微不同,前世没有发生过得事情,在现在发生了,陈芮感觉脑壳有点疼(?﹏?)很多都是现实发生的事情,带入我自己的理解去写,背景看成平行世界吧,不然过分的带入你们可能“毒发身亡”,(可以把这个世界的背景当成是平行世界,因为你可能看到很多熟悉的事情,地方,也有很多发生过的事情没有写出来的,第一次写,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好看,所以各位看官,请轻点喷(╥╯﹏╰╥)?)
  • 人间罪恶

    人间罪恶

    “爱他的人将他奉作神明,恨他的人觉得他装腔作势。”一双犀利的鬼眼、加上缜密的思维,配合上绝对丰富的想像力,实习生王动刚刚出现在案发现场,就给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奇。一桩桩毫无头绪的悬案,一张张令人迷途的大网,一把把解开迷题的密钥,纷纷踏至而来。是继续还是选择逃避,实习期满的王动陷入了迷茫之中。
  • 白龙出马仙

    白龙出马仙

    破七关,遭横祸,祭血婴,炼尸油,一连串消失多年的秘术重重浮现,一宗宗悬疑诡异的事件,在我的旅途中慢慢来临……孽缘人,你在何处,仙脉,我们长白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