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9800000002

第2章 学处品(2)

于第二中。且何名为不与取者。如世尊说。有不与取者。或城邑中。成阿练若。不与物数。劫盗心取。不离劫盗。如是名为不与取者。何等名为有不与取者。谓于不与取。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不与取者。何等名为或城邑中。谓有城墙周匝围绕。何等名为或阿练若。谓无城墙周匝围绕。何名不与。谓他摄受。不舍不弃不惠不施。何等名物。谓他摄受。有情无情。诸资生具。即此名为不与物数。何等名为劫盗心取不离劫盗。谓即所说。不与物数。怀贼心取。不厌远离。如是名为不与物数劫盗心取不离劫盗。是故名为不与取者。即于此中。何名不与。何名不与取。何名离不与取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不与取邬波索迦第二学处言不与者。谓他摄受有情无情。诸资生具。不舍不弃。不惠不施。是名不与。不与取者。谓于他摄受诸资生具。起他摄受。及不与想。复起恶心不善心劫心盗心执心著心取心现前。依如是业如是加行如是思惟如是策励如是勇猛如是门如是路。于他摄受诸资生具。以执著取。劫盗故思。举离本处。由如是业如是加行如是思惟如是策励如是勇猛如是门如是路。于他摄受诸资生具。以执著取。劫盗故思。举离本处。名不与取。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不与取。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不与取。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不与取邬波索迦第二学处。

于第三中。且何名为欲邪行者。如世尊说。有欲邪行者。于他女妇他所摄受。谓彼父母兄弟姊妹舅姑亲眷宗族守护。有罚有障。有障罚俱。下至授掷花鬘等信。于是等类。起欲烦恼。招诱强抑。共为邪行。不离邪行。如是名为欲邪行者。何等名为有欲邪行者。谓于欲邪行。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欲邪行者。他女妇者。谓七种妇。何等为七。一授水妇。二财货妇。三军掠妇。四意乐妇。五衣食妇。六同活妇。七须臾妇。授水妇者。谓女父母。授水与男。以女妻之。为彼家主。名授水妇。财货妇者。谓诸丈夫。以少多财。贸易他女。将为己妇。名财货妇。军掠妇者。谓有丈夫。因伐他国。抄掠他女。将为己妇。复有国王。因破敌国。取所欲已。余皆舍弃。有诸丈夫。力摄他女。将为己妇。如是等类。名军掠妇。意乐妇者。谓有女人。于男子家。自信爱乐。愿住为妇。名意乐妇。衣食妇者。谓有女人。于男子家。为衣食故。愿住为妇。名衣食妇。同活妇者。谓有女人。诣男子家。谓男子曰。我持此身。愿相付托。彼此所有。共为无二。互相存济。以尽余年。冀有子孙。殁后承祭。名同活妇。须臾妇者。谓有女人。乐与男子。暂时为妇。名须臾妇。他摄受中。母守护者。谓有女人。其父或狂。或复心乱。或忧苦逼。或已出家。或远逃逝。或复命终。其母孤养。防守遮护。私诫女言。诸有所作。必先白我。然可得为。名母守护。父守护者。谓有女人。其母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其父孤养。防守遮护。私诫如前。名父守护。兄弟守护者。谓有女人。父母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兄弟孤养。防守遮护。私劝诫言。诸有所作。必先告白。然可得为。名兄弟守护。姊妹守护者。谓有女人。父母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姊妹孤养。防守遮护。劝诫如前。名姊妹守护。舅姑守护者。谓有女人。其夫或狂。或复心乱。广说乃至。或复命终。依舅姑居。舅姑喻曰。尔勿愁恼。宜以自安。衣食之资。悉以相给。我当忧念。如子不殊。舅姑恩恤。防守遮护。私诫之言。诸有所作。必先咨白。然可得为。名舅姑守护。亲眷守护者。谓有女人。除母及夫。余异姓亲。名为亲眷。而此女人。为彼亲眷。防守遮护。名亲眷守护。宗族守护者。谓有女人。除父兄等。余同姓亲。名为宗族。而此女人。为彼宗族。防守遮护。名宗族守护。言有罚者。谓有女人。自无眷属。又非淫女。若有凌逼。为王所知。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名为有罚。言有障者。谓有女人。身居卑贱。虽无亲族。而有主碍。名为有障。有障罚俱者。谓有女人。自无眷属。又非卑贱。依恃他居。为他所碍。若有陵逼所依恃者。便为加罚。名障罚俱。又上所说。一切女人。随所依止。皆有障罚。所以者何。由诸女人。法有拘碍。非礼行者。便遭杀缚。或夺资财。或被退毁。是故一切名障罚俱。何等名为下至授掷花鬘等信。谓有女人。已受男子。或花或鬘。或诸璎珞。或涂香末香。或随一信物。如是名为下至授掷花鬘等信。何等名为于是等类。谓诸男子。诸半择迦。诸修梵行。何等名为修梵行者。谓诸苾刍尼。正学勤策女。及邬波斯迦。出家外道女。下至在家修苦行女。谓有男子。舍自妻媵。告言善贤。放汝自在修诸梵行。彼闻受持。苦行无怠。何等名为起欲烦恼广说乃至不离邪行。谓起欲界淫贪现前。于不应行。招诱强抑。共为邪行。不厌远离。如是名为起欲烦恼广说乃至不离邪行。是故名为欲邪行者。即于此中。何等名欲。何名欲邪行。何名离欲邪行。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欲邪行邬波索迦第三学处。所言欲者。谓是淫贪。或所贪境。欲邪行者。谓于上说。所不应行。而暂交会。下至自妻。非分非礼。及非时处。皆名欲邪行。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欲邪行。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欲邪行。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欲邪行邬波索迦第三学处。

于第四中。且何名为虚诳语者。如世尊说。有虚诳语者。或对平正。或对大众。或对王家。或对执理。或对亲族。同检问言。咄哉男子。汝知当说。不知勿说。汝见当说。不见勿说。彼得问已。不知言知。知言不知。见言不见。不见言见。彼或为己。或复为他。或为名利。故以正知。说虚诳语。不离虚诳。如是名为虚诳语者。何等名为有虚诳语者。谓于虚诳语。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如是名为有虚诳语者。何等名为或对平正。平正有三。一村平正。二城平正。三国平正。此诸平正。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平正。何等名为或对大众。大众有四。一刹帝利众。二婆罗门众。三居士众。四沙门众。此诸大众。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大众。何等名为或对王家。谓诸国王。及余宰辅。理公务者。彼若聚集。现前检问。名对王家。何等名为或对执理。谓闲法律。固正断者。此执理众。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执理。何等名为或对亲族。谓诸亲族聚集现前。同检问时。名对亲族。何等名为同检问等。谓或为证。或究其身。众集量宜。同检问曰。咄哉男子。今对众前。应以诚言具款情实。若于是事。见闻觉知。宜当宣说施设摽示。若于是事。无见闻等。勿当宣说施设摽示。如是名为同检问等。何等名为不知言知。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无耳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已闻。如是名为不知言知。何等名为知言不知。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有耳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不闻。如是名为知言不知。何等名为不见言见。谓为眼识曾受曾了。名为已见。彼无眼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已见。如是名为不见言见。何等名为见言不见。谓为眼识曾受曾了。名为已见。彼有眼识曾受曾了。隐覆如是想忍见乐。言我不见。如是名为见言不见。何等名为彼或为己。谓有一类。身行劫盗。王等执问。汝为贼不。彼得问已。窃自思惟。若实答者。必为王等。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我今宜应自隐自覆自藏实事。故以正知。说虚诳语。既思惟已。答王等言。我实不为不与取事。是名为己。何等名为或复为他。谓有一类亲族知友。行于劫盗。王等为证。执问彼言。汝知此人行劫盗不。彼得问已。窃自思惟。若实答者。我诸亲友。必为王等。或杀或缚。或复驱摈。或夺资财。我今宜应隐覆藏彼。故以正知。说虚诳语。既思惟已。答王等言。我知亲友。决定不为不与取事。是名为他。何等名为或为名利。谓有一类。多有所欲。多有所思。多有所愿。作是思惟。我当施设如是如是虚诳方便。必当获得可意色声香味触等。既思惟已。方便追求。故以正知。说虚诳语。如是名为或为名利。何等名为故以正知说虚诳语。谓自隐藏想忍见乐故思明了。数数宣说施设摽示违想等事。如是名为故以正知说虚诳语。即于此中。何名虚诳。何名虚诳语。何名离虚诳语。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虚诳语邬波索迦第四学处。言虚诳者。谓事不实。名虚想等。不实名诳。是名虚诳。虚诳语者。以贪嗔痴。违事想说令他领解。名虚诳语。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虚诳语。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虚诳语。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虚诳语邬波索迦第四学处。

于第五中。何名诸酒。何名饮诸酒。何名放逸处。何名离饮诸酒诸放逸处。而说名为乃至命终离饮诸酒诸放逸处邬波索迦第五学处。言诸酒者。谓窣罗酒。迷丽耶酒。及末沱酒。言窣罗者。谓米麦等。如法蒸煮。和麴糵汁。投诸药物。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名窣罗酒。迷丽耶者。谓诸根茎。叶花果汁。不和麴糵酝酿具成。酒色香味。饮已惛醉。名迷丽耶酒。言末沱者。谓蒲萄酒。或即窣罗迷丽耶酒。饮已令醉。总名末沱饮诸酒者。谓饮咽啜。如上诸酒。名饮诸酒。放逸处者。谓上诸酒。饮已能令心生憍傲。惛醉狂乱。不识尊卑。重惑恶业。皆因此起。放逸所依。名放逸处。即前所说邬波索迦。于饮诸酒。能善思择。厌患远离。止息防护。不作不为。不行不犯。弃舍堰塞。不拒不逆。不违不越。如是名为离饮诸酒诸放逸处。是故说名乃至命终离饮诸酒诸放逸处邬波索迦第五学处。

如是五种。云何名学。云何名处。言学处耶。所言学者。谓于五处。未满为满。恒勤坚正。修习加行。故名为学。所言处者。即离杀等。是学所依。故名为处。又离杀等。即名为学。亦即名处。故名学处。

一切邬波索迦。皆归佛法僧耶。除诸世俗邬波索迦。一切皆归佛法僧宝。有归佛法僧宝而非邬波索迦。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斯迦等。

一切邬波索迦。皆世尊弟子耶。应作四句。有邬波索迦非世尊弟子。谓邬波索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有世尊弟子非邬波索迦。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斯迦等。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有邬波索迦亦世尊弟子。谓邬波索迦。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有非邬波索迦非世尊弟子。谓苾刍苾刍尼。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斯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及余异生未见谛者。

一切堕僧宝摄。皆得僧和敬耶。应作四句。有堕僧宝摄非得僧和敬。谓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索迦等。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有得僧和敬非堕僧宝摄。谓苾刍苾刍尼。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有堕僧宝摄亦得僧和敬。谓苾刍苾刍尼。已得见谛。于未来果。已能现观。有非堕僧。宝摄非得僧和敬。谓正学勤策勤策女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及余异生未见谛者。

同类推荐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略经

    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富翁醒世录

    富翁醒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一敕坛仪

    正一敕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决罪福经

    决罪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

    茅盾的青少年时代

    青年茅盾的人生旅程,可以称得上是有声有色。亦文学亦政治,他都满腔热忱,也都有过精彩时刻。但在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候,一茅盾的生活轨迹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变化,他拉开了与政治的距离,专心进入文学创作领域。
  • 腹黑少的小甜心

    腹黑少的小甜心

    本想借着离家出走逃婚,没有想到却撞到一个腹黑闷骚的男人,被他囚在身边,还霸道宣布让自己做他女人,有没有搞错?当“订婚对象”浮出水面,居然会是那个闷骚男,当她想再次逃走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在他的身边失了心,怎么也逃不出他世界.........
  • 晚宴

    晚宴

    《晚宴》一场晚宴,半生荣华;跨越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再现上海滩权贵家族的沉浮史。
  • 丹心射天狼

    丹心射天狼

    谁说“崖山之后无中华”?且看一群中华儿女如何守卫中华之魂。丑未必真丑,俊未必真俊。善未必真善,恶未必真恶。是未必真是,非未必真非。一个好看的元朝武侠故事写给你。
  • 袅袅枯岁以相望

    袅袅枯岁以相望

    世事荒诞,我从未料想得道。原本想经此一生不过如此,从未想到竟能得解救。生来无奈,任由着许多事情发展,是否终有一天,它成了我希望的模样。
  • 青行萤草物语

    青行萤草物语

    青行萤草的超短篇小说,随便写写的那种。
  • 重生之璀璨反扑

    重生之璀璨反扑

    按理来讲,身为端王正妃的崔粲然跟着自己老公造了大伯子皇帝的反,她就应该顺理成章成为皇后了。可是不!她老公,以前的端王,如今的皇帝,一纸圣旨封了她当了贵妃,另一道圣旨封了自己的初恋成了皇后。心高气傲的崔粲然一怒之下烧了圣旨,烧了椒房殿,也烧了自己。然后,所有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本书以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索,以为什么要提出心学、什么是心学、什么是高层次的心学为辅线索,将王阳明一生行事与其弟子所著的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充分糅合,事迹为行,录为知,穿插来写,上行下知,逐篇解读。全面介绍了王阳明的传奇人生,更解读出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
  • 位面萌商

    位面萌商

    林萌萌觉得自己上辈子肯定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要不然对于败家这个事业怎么如此在行!工作三年却负债累累,过得比学生时代还穷。看着储蓄卡上仅剩的79块钱,她想假如人生可以重来,她一定要成为一个大商人,坐拥无数资产,想买啥就买啥,做一个既会败家又会赚钱的人生赢家!一觉醒来,“叮,您的位面交易系统已上线”,从此,林萌萌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 无花蔷薇(全2册)

    无花蔷薇(全2册)

    在品牌专卖店当小小库管的林艾,有着不为人知的惨痛经历。少时家庭巨变,生活一夕倾覆,父死母亡;大学时无辜受牵连,被学校开除,前途尽毁。绝望之余,在边缘地带游走。后来终于幡然醒悟,认真工作,努力生活。而这时,林艾的一个个故人却隆重登场。宋令韦,林艾少时的初恋情人,已是成功商人,重逢之后,感情从暧昧不明到纠缠不清,最后终至欲舍难离;操曹,林艾大学同学,考试时阴错阳差,致使两人同被开除,后赴德留学,为大学教授,一直对艾爱慕不已;周处,与林艾自小相识,在林艾离开学校绝望无助的时候伸手援助。因为危险的身份,深爱在心口难开。一段刻苦铭心的爱情,一段凄惨悲伤的亲情。最终,她将与谁牵手,回归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