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19600000063

第63章

辩贤圣品

已辩第三向果差别。次应建立第四向果。颂曰。

上界修惑中  断初定一品

至有顶八品  皆阿罗汉向

第九无间道  名金刚喻定

尽得俱尽智  成无学应果

论曰。即不还者。进断色界及无色界修所断惑。从断初定一品为初。至断有顶八品为后。应知转名阿罗汉向。即此所说阿罗汉向中。断有顶惑第九无间道。亦说名为金刚喻定。此定坚锐喻若金刚。无一随眠不能破故。先已破故。不破一切。实有能破。一切功能。虽见道中亦有能断。有顶烦恼无漏对治。而见断惑可为一品。顿断九品势力劣故。又无事惑易可断故。能治不立金刚喻名。此中所明金刚喻定。能治一切有事惑中最后微微极难断品。故知能破一切随眠。由此力能一刹那顷。证一切惑断。无漏离系得。如是所说金刚喻定。唯与六智随一相应。谓四类智灭道法智。缘四圣谛十六行相。通依九地。义准已成。故此差别说有多种。且未至摄有五十二。谓苦集类智观有顶苦集作非常等因等行相。与彼相应差别成八。灭道法智观欲灭道作灭静等道等行相。与彼相应差别亦八。灭类智于八地灭一一别观作四行相。与彼相应成三十二。道类智于八地道。一切总观作四行相。与彼相应差别成四。以治八地类智品道。同类相因。必总缘故。灭唯别缘。道则不尔。于随眠品已具成立。如未至摄有五十二。中四静虑。应知亦然。空无边处有二十八。谓除灭道法智品八。及除观下四地灭谛。各四行相。相应十六。以依无色必无法智。及缘下灭类智品故。缘下地道于理无遮。道必总缘前已释故。余如前故有二十八。识无边处有二十四。无所有处唯有二十。谓彼于前复除观下灭圣谛境四八行相。随其次第准前应释。诸有欲令三无色地。有缘下地灭类智者。彼作是说。空无边处加前十六。识无边处加前二十。无所有处加二十四。如是总说。依无色地金刚喻定七十二种或复说有百三十二。有余师说。道类智品于八地道亦各别观。故前六地各有八十。空无边处唯有四十。识无边处有三十二。无所有处有二十四。复有欲令灭类智品。于八地灭有别总观。故前六地中各百六十四。空无边处唯五十二。识无边处有三十六。无所有处有二十四。彼俱非理。道必总缘。灭唯别缘。因有无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金刚喻定总有十三。谓断有顶见修断惑无间道摄十三刹那。此亦不然。以四类忍前八无间道非极上品故。此定既能断有顶地第九品惑。能引此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金刚喻定。是断惑中最后无间道所生尽智。是断惑中最后解脱道故。说此定所引生智与第九品尽得俱起。或此尽言显一切尽。谓第九品及所余惑。皆得择灭。故名为尽。金刚喻定能引诸惑。尽得俱行尽智令起。此与一切烦恼尽得。最初俱生故名尽智。有余师说。惑尽身中此最初生。故名尽智。如是尽智至已生时。便成无学阿罗汉果。已得无学应果法故。为得别果所应修学。此无有故得无学名。岂不无学亦希别果。以无学者亦转根故。此难不然。如先有学求得别果。此不然故。既说尽智至已生时便成无学阿罗汉果。义准尽智未已生时。前七圣者皆名有学。为得别果勤修学故。住本性位。何名有学。学意未满故。学得常随故。何故无学名阿罗汉。诸自利行修学已成。唯应作他利益事故。如契经说。不自调伏能调伏他。无有是处。或是一切有学异生。所应供养故名应果。学法云何。谓有学者。无漏有为法。无学法云何。谓无学者。无漏有为法。诸无为法虽是无漏。而不名为学无学法。以有得者异生等身亦成就故。若无得者都不系属学无学故。如是有学及无学者。总成八圣补特伽罗。行向住果各有四故。名虽有八事唯有五。谓住四果及初果向。以后三果向不离前果故。此依渐次得果者说。若倍离欲全离欲者。住见道中名为一来。不还果向。非前果摄。修道即通有漏无漏。何道能离何地染耶。二道现前离诸地染。各引几种离系得耶。颂曰。

有顶由无漏  余由二离染

圣二离八修  各二离系得

论曰。有顶地中所有烦恼。唯无漏道能令永离。此于有漏势力增强。自上地等皆能治故。唯于次上近分地中。起世俗道。能治下惑。有顶地惑。既无上地。故无有漏。能离彼染。诸世俗道。不治自惑。是自随眠。所随增故。不治上惑。势力劣故余八地中所有烦恼。通由二道能令永离。皆有上边世俗道故。皆有自下无漏道故。圣用有漏无漏二道。离下八地修所断时。各具引生二离系得。有漏无漏二种断道。于八地中所作同故。由此有学离八修断。世出世道随一现前。各未来修世出世道。此总相说。以无漏道离上七地前八品时。不修上边。世俗道故。唯有无漏一离系得。离第九品。方可具二。或应许得离道而修。或应断染时许依下修上。既说圣者。二离八修。各能引生。二离系得。准知圣者。离有顶修及见断时。用无漏道唯引无漏。离系得生亦不未来。修世俗道与世俗道。不同事故。异生离八。用有漏道唯引有漏。离系得生亦不未来。修无漏道未入圣故。不说自成。有余师言。以无漏道离下八地修断染时。何缘知亦生有漏离系得有舍无漏得烦恼不成故。谓有学圣。以无漏道离彼染时。若不引生同治有漏离系得者。则以圣道具离八地。后依静虑得转根时。顿舍先来诸钝圣道。唯得静虑利果圣道。上惑离系应皆不成。是则还应成彼烦恼。然非所许。故具二得。此证不然。不决定故。如分离有顶得转根时。及异生上生不成惑故。此二虽无烦恼断得。而胜进故遮惑得生。彼亦应然。故证非理。由此但可作如是言。二道于中所作同故。随一现起引二得生。不可说言为成断故。已辩离染由道不同。今次应辩由地差别。由何地道离何地染。颂曰。

无漏未至道  能离一切地

余八离自上  有漏离次下

论曰。诸无漏道通依九地。谓四静虑未至中间及三无色。若未至摄能离欲界。乃至有顶余八地摄。随其所应各能离自及上地染。不能离下。未离下时上道必无现在前故。诸有漏道一切唯能离次下地。非自地等自地烦恼所随增故。势力劣故。先已离故。诸依近分离下地染。如无间道皆近分摄。诸解脱道亦近分耶。不定云何。颂曰。

近分离下染  初三后解脱

根本或近分  上地唯根本

论曰。诸道所依近分有八。谓四静虑无色下边所离有九。谓欲八定初三近分离下三染。第九解脱现在前时。或入根本。或即近分。上五近分各离下染。第九解脱现在前时。必入根本。非即近分。近分根本等舍根故。下三静虑近分根本受根异故。有不能入。转入异受。少艰难故。离下染时必欣上故。若受无异必入根本。诸出世道无间解脱。前既已说缘四谛境十六行相。义准自成。世道缘何作何行相。颂曰。

世无间解脱  如次缘下上

作粗苦障行  及静妙离三

论曰。世俗无间及解脱道。如次能缘下地上地。为粗苦障及静妙离。谓诸无间道缘自次下地诸有漏法作粗苦等。三行相中随一行相。若诸解脱道缘彼次上地诸有漏法作静妙等。三行相中随一行相。约容有说二道各三。非诸有情于离染位。无间解脱皆各具三。诸下地中由多掉举。寂静微劣故名为粗。虽大劬劳暂令掉举势用微劣。仍不能引美妙乐生故名为苦。有极多种灾害拘碍。及能覆障令无功能。见出离方故名为障。诸上地中不作功用。掉举微劣故名为静。不设劬劳掉举微劣。引生胜乐故名为妙于下地中所有灾害。能决定见心不生欣。及能趣彼故名为离。应知此中已兼显示无间解脱。行相各三。相翻而生。如其次第。谓无间道缘下为粗。解脱道中缘上为静。余相翻起如次应知。然离染时起则不定。世俗无间及解脱道。能离下等九品染故。应知亦有九品差别此中异生。离欲界染九无间道。粗等三行随一现前。各未来修粗等三行。八解脱道静等三行。随一现前各未来修。粗等六行后解脱道。现在未来所修如前。八解脱道与前别者。复修未来。初静虑摄。无边行相。如是乃至离无所有染。无间解脱道所修应知。若诸圣者。以世俗道。离欲界染九无间道。粗等三行随一现前。各于未来修十九行。谓粗等三有漏无漏。十六圣行八解脱道。静等三行随一现前。各未来修二十二行。谓前十九加静等三。后解脱道现在未来。所修如前。八解脱道与前别者。复修未来初静虑摄。无边行相离初定染。九无间道粗等三行。随一现前各于未来。修十九行。谓粗等三及唯无漏十六圣行。此十六行是下地摄。以上地边无圣行故。后修圣行准此应知。八解脱道静等三行。随一现前各未来修二十二行。谓前十九加静等三。后解脱道现在未来。所修如前八解脱道。与前别者。复修未来二静虑摄。无边行相。如是乃至离无所有染。无间解脱道所修应知。有余师言。异生圣者。离欲无间解脱道中。亦修不净息念慈等。离余上地所修如前。初静虑边善根广故。修如是行上诸定边。善根少故。所修如前。又欲界中有多烦恼。为欲断彼修多对治。上地不然故修治少。离欲界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唯缘欲界八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通缘欲界及初静虑静等三行缘初静虑。后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通缘三界。静等三行缘初静虑乃至有顶。离初定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缘初静虑。八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缘初二定。静等三行缘第二定。后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通缘三界。静等三行缘第二定乃至有顶。离二静虑三静虑染。随其所应皆准前说。离四定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缘第四定八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缘第四定及缘空处。然非一念。以界别故。静等三行唯缘空处。后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静等三行皆缘空处乃至有顶。离空处染。九无间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唯缘空处。八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缘空识处。静等三行唯缘识处。后解脱道。未来所修。粗等三行。静等三行。俱缘识处乃至有顶。离识处染。无所有染。随其所应皆准前说。何缘最后。解脱道中。未来所修。粗等三行。静虑摄者。通缘三界。无色摄者。唯自上缘。诸静虑中。有遍缘智。无色根本。必不下缘。故二所修所缘有别。傍论已了。应辩本义。本说诸位善根相生。前既。已说金刚喻定。无间必有尽智续生。尽智无间有何智起。颂曰。

同类推荐
  • Cleopatra

    Cleopat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Defence of Free-Thinking in Mathematics

    A Defence of Free-Thinking in Mathema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庐谭往录

    归庐谭往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见闻纪训

    见闻纪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黄帝阴符经颂

    黄帝阴符经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拐个妖孽做男友

    拐个妖孽做男友

    她靓么?靓!她优秀么?优秀!像她这种集美貌与智慧并在的女生,怎么会入不了他的眼?他是高高在上,宛如妖孽帝王般,不可亲近,不可攀靠?她偏偏不信这个邪!她一定会把这妖孽收入囊中以免再祸害人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绝谷之战

    绝谷之战

    古道西风马不瘦,夕阳西下,没有断肠人。一匹雪白的骏马,马上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着银灰长衫,迎着西风,马蹄踏踏,走在这黄叶飘飘的古道上。眼见夕阳就落山了,天渐渐暗了下来,已是行路人投宿奔店的时候。但这年轻人并不急,望着这满目荒凉渺无人迹的荒野,神情悠然而又潇洒。忽然,这年轻人的眼光被什么吸住了。前方的弯路上,出现了一辆车,两匹高头大马,—个驾车人。
  • 离落成白染流年

    离落成白染流年

    十四岁,白梨是被灭族的白家大小姐,遇到了八岁的文雅。很多很多年后,白梨是《离落成白染流年》的女主角,她说“什么?,我是要成为山大王的女人呀。”
  •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优秀的哲理美文如漫天繁星,总会令人应接不暇,又唯恐落得沧海遗珠之憾。为了让读者感受中外哲理美文的风格和魅力,使读者获得美好的享受,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本书提炼的哲理美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
  • 万国神游录

    万国神游录

    寒冷地域里兽人聚集的地下眠城,谜一样的建城史和鲜为人知的寒潮入侵史……安于自得的兽人群落与若即若离的眠城政府,民众和中央的特殊关系……神秘的海中岛国,鱼人和栖水族的神秘国度,时隐时现的海上迷岛……飞跃在天空的树冠王国,云层之间的空中城堡与独特飞行族的奇特国度……悬空之海、念域、永生之地……这个世界有太多未知,墨文正在其中探索,渐渐集结起一支同为探索者的团队,从眠城出发。。。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绝品毒妃:世子大人轻点宠

    绝品毒妃:世子大人轻点宠

    老娘穿越就是为了逮你回去的,好好的神仙不做,跑来做什么劳什子王爷!某王爷,虽然被你欺负,但是如果你愿意欺负我一辈子,本王绝对不会介意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云记

    九云记

    清朝作家改写朝鲜小说《九云梦》的作品,字数、情节增多。《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
  • 竹马勿撩:吃货青梅是网红

    竹马勿撩:吃货青梅是网红

    被杜垚拒绝的第一个男生,弯了;被杜垚接受的第一个男生,挂了。杜垚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像是祸害别人的毒药。为避免贻害人类社会,杜垚不敢谈恋爱,一心只做个安安静静的美少女壮士。谁知一不小心直播了女汉子怒干八瓶啤酒,莫名跻身网红之列。从此以后,人人见她点头哈腰,道一声“垚姐”,各路小弟明里暗里勾搭她。杜垚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当代男青年普遍缺乏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