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9600000002

第2章 一只螳螂死在路上

在登山的路上,一条新修的简易的石级小路,巨大的松毛榉斜斜地挡着小路的拐弯处,我不经意地看见了你的尸体——嫩绿色的、瘦长的身躯僵硬着,羽翅绝望地摊开,而长长的肢节依然竭力伸展着,可惜已是僵直的伸展——我蹲下来,脑袋伸过两膝之间的空挡。只有这样的姿势方能看清你,因为你实在太小了,不如一片树叶,一粒石子,一团被游人丢弃的糖纸果屑。说真的,要不是我刚才为了避开那挡着小路的松毛榉,要不是我稍低了低头,我不可能发现你。刚发现你的时候,近视的我还以为只是一片嵌在石缝里的废纸哩。然而我的目光被你的嫩黄滞扯了一下。一片废纸与一具逝去的生命毕竟是不同的。不知怎么的,我的脚步停住了,自愿地落在了众人的后面。

这本是一次惯常而平庸的踏春。由单位以丰富群众生活的名义组织,由叽叽喳喳的同事们参加。选择一处交通方便的近郊景点——这回选择的是游人相对较少的新景点——活动内容也一律是上午爬山,中午聚餐,下午回城时则由工会分发此次活动的纪念品,往往是当地的水果或工艺品等土特产,拿回来与家人共享。为了不被人视作孤傲清高,举办这类活动时我通常是跟随的。并不是对山水自然的浑噩麻木,而是不喜欢集体出游的形式,总觉得那是一种浩浩荡荡的饕餮,蛮可怕的。可这一次,我竟没有来由地被你,确切地说,被你可怜的尸体吸引住了。我隐约觉出了此次出游的意义。

……噢,你是怎么死去的呢?你的嫩黄表明了你的年幼,你还只是一只幼小的螳螂;你躺在不时出现游人的路边,显然是被他们所害——是遭粗暴的脚踩了,还是遭残忍的手捻了?你突然感觉大祸来临,你在强有力的鞋底下和手指间作最后的挣扎,那肯定是很痛苦的。可你没有任何抵抗和逃脱的能力,只能在听得自己的躯体发出一阵悲惨的碎裂之声后,无奈地死去。千万不要以为临死前的痛苦只属于人类,能把死亡上升到所谓的哲学层面只有人类,仿佛人类连死都要比任何动物高贵。事实上,生命是平等的,死亡前的痛苦属于所有动物,动物的死绝对不会比人类简单、好受、无所谓。

唯一的不同,只是在人类看来,动物们往往是活该遭受轻描淡写的杀戮的弱者。

是的,轻描淡写。尽管据说人类的存在历史已有上百万年了,有记载的所谓文明史也已有了数千年,可是对于生命,既没能揭示出它的科学本质,也没能深谙其人文意义。那些感慨式的片言只语,大都针对人类自身甚至某个个体自己。而对付动物们的,自古以来只有弓箭、猎枪、尖刀、陷阱乃至毒药。有幸被人类豢养起来的,最终仍未能逃脱挨宰杀的结局。豢养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取食动物的肉,倘若给你一个较好的死法,已是难得的仁慈了。宰杀动物是人类的一件快事,那些拥有游刃有余刀法的善宰者,自《庖丁解牛》至今,一直受人欣赏着。成群成群的动物由此殒灭,很少有人质疑过。即便是质疑者,说不定也刚享用了动物生命所提供的口腹之惠。这么多年来,人类从未对不加节制的屠杀行为表达出应有的愧疚,这难道还不轻描淡写么?

更大的轻描淡写则是无益的虐杀。为了取食,为了谋皮,人类总归是在动物身上索取自身所需的物质。但那些纯属娱乐甚至连娱乐目的都没有的虐杀,已是何种性质的行为?无碍于人类的飞鸟虫豸,它们的生死并没有过多地影响人类,客观地说,其存在反而增加了人类生存环境的色彩。论及它们的身体,嗜食的人类实在是不屑的,可它们仍然会被剥夺去无辜的生命:用水无聊地浇死一群正在搬运食物的蚂蚁,用脚踢死一只还不会飞翔的小鸟,用密网捕捞幼鱼小虾然后扔掉……从来没有把这些生灵的死活当成一码事,反正它们都是些捏在人类手里的低贱动物。不弄死它们对自己没什么好处,弄死了它们也不会遭什么报应。众所周知,从古至今,究竟已有多少人类的生命被人类自身无端地糟踏,这早已无法统计了。而比人类地位更弱的动物,仅是那被随意剥夺的生命,其数量必定也已是天文数字了。

对于珍稀动物的保护我从来不持异议。据说有的珍稀动物,其命已比人类值钱,贪婪的人类一旦对其——譬如熊猫、扬子鳄、朱鹮之类——下手,说不定连脑袋都会搬家。以国家机器作后盾的保护措施当然没错。在与人类的顽劣性作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暴力往往会起到最佳的效果。不过我也不主张某些动物的生命价值超过了人类,生命在任何情况下应该都是平等的。杀死了人是要偿命的,如果杀了珍稀动物也可予偿命的话,那么我们还应把保护别的动物生命的条款也加入其中。也就是说,倘若真已取得了他无益地滥杀一切无辜动物的证据,庄严的法律应以一个明确的罪名,对他违反生命神圣性的行为给予必要的惩处。

比如,当第一次离开母亲、独自觅食的小螳螂无辜地行走着时,那个大大咧咧、随随便便对它下了手的游客……

有时,我常常想,难道肆无忌惮的虐杀,行凶者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难道所谓的报应真是迷信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这个世界在最初的设计时肯定出现了重大纰漏。深重的罪孽者绝不允许享有逍遥法外的机会。如果人为的法律疏漏了,老天爷就应该出手管教,毫不留情。那个一向被称之为“报应”的现象,我认为是老天爷正在行使职责。

蝎子,这种剧毒的动物,民间向来的说法,是不能对它乱动的,否则就会闯大祸。《清稗类钞》中有一则“蝎王挟暴风以至”的轶事,说的是某地产蝎子,有人将它用作疗治疯病。但取蝎子以作怯疯之药,不可滥用无度。“人仅一度,逾此,则往往遇害”。有个商人经常前往该地大肆购买,结果触怒了蝎王。非但该商人被蝎子螫死,整个地区也遭受了巨大灾难。比蝎子相对温顺些的蛇,剥夺它们的生命时同样不可胡作非为。食蛇的南方地区,往昔都有宰杀时的种种禁忌,即不可用金属器具宰割和烹煮,而是用破瓷片代刀剖解,且用瓦器煮食,以求得蛇的亡魂的宽恕。

曾有一次,父亲惴惴地问我,平时是不是很喜欢吃蛇肉,尤其是野生蛇的肉。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之后,他吁出一口气,显得放心了许多。在我的老家,关于这种极有灵性的动物,流传着很多传说。其中一桩言之凿凿的故事,说的是一名生前嗜食蛇肉的男子,死后棺木停放在墓地,几天后棺木内竟传出了奇怪的声响。几个胆大者相约着重启棺木,惊恐地睹见棺内盘有无数条蛇,而死者的遗体早被噬咬得只剩下一副骨架,森森然地极其可怖!……一度,这故事让整座镇子的人们惊恐万状,生怕嗜食人肉的长虫会跑到床上来,跳进饭碗里。那些刚死了人的人家,更不敢再用棺木盛殓了尸身,停放在镇外的墓地里。实际上,蛇一向对人类的肉不怎么感兴趣。面对人类的疯狂掠杀,它们基本没有还击能力,然而这并不能断言蛇的软弱可欺和无计可施。组织若干场凌厉的报复,有什么不可能呢?父亲告诉我,蛇对人身上的“蛇气”非常敏感,一旦嗅到,即会本能地激动起来,呼呼呼地跟着这人不放。因为只有经常吃野生蛇肉的人方才会有这种“蛇气”,蛇的跟随显然是为了报复。知道了这些报应或者报复的故事,即使动用了破瓷片、瓦器之类,你在噬食野生的蛇肉时还能心安理得吗?

在佛家“不杀生、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戒中,“不杀生”位于首位。极端的戒律中,“不杀生”不仅指的是不随便侵犯动物们的生命,还包括了对植物生命的敬重。这条戒律虽属佛家的持戒制度,从某种角度上说,无疑遍适全人类。我经常呆想,假若人类从不凭借体力和智慧虐杀无辜的生命,我们将身处怎般和谐的世界?猴子身上的艾滋病毒和果子狸身上的非典病菌最先是被人类的贪食者染上的,虎豹并不会因为人类的示和而乘机发起进攻。包括众多动物在内的生物链一旦得以充分恢复,地球的生存环境将更有益于人类。然而,上述道理或许人类早已明白,但嗜杀生灵的劣根性始终抑制不住。假若人类放下了所有屠刀,可以担保很多人将会无所适从、无事可做;假若禁止人类不许再以随随便便的态度无益地虐杀生灵,可以想象很多人的生活将会变得无趣无味。噢,人类剥夺他者生命的惯性血性已是如何的入骨入髓,而人类即将遭受的灾祸,也就无需赘言!……

螳臂挡车,是不自量力的形象比喻,却是人类强加于螳螂身上的罪名。一只顷刻间即可被强蛮的手脚捻成齑粉的小东西,怎会愚不可及地想着挡住人类制造的磙磙大车呢?死在车轮底下的螳螂自然要比被鞋底和手指虐杀的更惨了,这一点,想必所有的螳螂都懂。在我的印象中,动物世界里,特别愚蠢的动物似乎是不存在的。它们早已知悉人类凌驾于一切动物之上的现实,知悉人类的厉害。它们的遗传变异起初是为了适应大自然,现在则往往是为了逃避人类的虐杀。据说老虎在遭受人类猎杀前,还会呜呜呜地哭泣呢。弱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的螳螂,难道敢对人类有所造次吗?

在形式主义地爬了一个小时的山之后,按照活动的安排,同事们都已聚集在半山腰上的“山珍餐馆”了。一个个像是非常有功的样子,吆喝着“快上菜”“拿酒来”。几个可能还未成年的山里女孩端着菜盆跑得飞快,长着一张油饼脸的餐馆老板还是在不停地催促着。已经有人举着啤酒杯在狂饮了,有人依稀喊我的名字,有人甚至还把一坨黑乎乎的肉挟进了我面前的盘子里,我却依然对着满桌山珍发呆。是的,在一片欢腾中,我还在惦念着那只无辜死去的螳螂。好像有些矫情,可我摆脱不了。我想象在初春的阳光下,晒在石级上的它灵魂早已破碎,原本鲜嫩的尸身必定也已干缩,萎成无足轻重的微小尸骸,与垃圾为伍,或者被风刮走。我含糊地应答着同事们,神不守舍地喝下了一口啤酒。啤酒的苦味刺激了我的唇舌,但依然没有唤回我骛驰神游的思绪……突然,我又被眼前的满桌山珍惊慑住了:

是野猪、野兔、黄雉、山龟,以及另外的一盆盆我叫不出名的肉。可能是因为今天的活动经费充足了一些,聚餐标准明显提高,唰唰唰端上来的全是城市里罕见的山珍——那可全是动物们的生命啊!霎那间,我仿佛看见眼前这一盆盆美味菜肴,每一块都是蠕动着的。这是多么可怕的幻觉!噢,有多少条生命因为我们的前来而丧失?在捕杀它们时另有多少动物被惊扰?……我的筷子自然而然地伸向了一盆老豆腐。

事实上,在此之前,我已发现自己稍显神经质的个性中,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显得极端。我很接受不了生命的逝去,不论它合乎代代更替的自然规律,还是违反了每个生命本该拥有的完整轮回。在很多时候,我会傻傻地历数故去的亲人和熟识者,估算自己还该享有的生命期数。我还会在夜半惊醒,只是因为想到了最后那谁都无法避免的永久归宿。读过一篇文章,说生命何尝不是一种消费品,人类个体的每日消度,整个社会的演进发展,都是以消费生命为前提的。不被消费的生命非但不存在,而且也是没价值的。由此推理,动物们的生命,很多即是以人类的消费需求为存在的理由,譬如一只家鸭,一头生猪,甚至一条在北极冰盖上散步的白熊,如果人类的消费需求是正当的,那么它们的失去生命便是应当的。不知怎么,我总是觉得这篇文章十分血腥,字里行间隐匿着磨刀霍霍向猪羊般的杀机。假若生命是一种可以信手拈来的物质,可以凭借需求的幌子毫无节制地挥霍,那么这个世界即使不是地狱至少也是刑场了。我怀疑这篇文章的作者祖孙三代全是屠夫。

我固执地认定,对于生命的尊重哪怕稍显歇斯底里,也要比神经坚固的职业屠夫正常得多,否则,我们就不必在亲人死去时悲痛欲绝——明知生命的不可挽回,情感的强烈表达依旧超乎异常——那是因为生命的本质远非物质、灵魂、短暂、永恒这样的词语所能涵盖,它至今仍然是人类没有能力予以准确描述的存在。克尔凯郭尔说:“那些浪费生命的人从不意识到、并且在最深刻的意义上从未得到这样一个印象,即有一个上帝,而且‘他’、他自身、他自己就存在于这上帝之前,而这是必须通过绝望才能获得的无限的恩惠。”人类拥有着这无限的恩惠,但不应以此去灭杀他者的生命,充任主宰一切的上帝。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在人的生活中,尽管我们只看到了我们的世界和这个世界内的它的世界,然则,仍然有可能存在一个世界包围着人和动物的两个世界,正如我们看不到它的世界,它也看不到我们的世界一样。而相信这个世界的存在,也许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生活所不得不履行的最根本的作用。”我想,这个世界便是对于生命的无限敬仰和决无条件的互相尊重。假若人类连对生命——当然包括弱小螳螂在内的万物生灵的生命——都没有起码的尊重,那才是真正可耻的极端。

即便动物必须成为某种不可避免的牺牲,对它的生命首先也理应予以必要的尊重。法庭判决以不可想象的手段虐待活鸡的烤鸡店员工有罪,就是因为鸡的死亡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牺牲,但虐待者的恶劣行为依然辱弄了鸡的生命尊严,也即辱弄了所有生灵的生命尊严。毫无疑问,什么时候人类把尊重一切生命的意识溶入血液,化为一种自觉而普遍的行为,那么,人类方才克服了自身最大的缺陷,方才可以说已走出茹毛饮血的野蛮误区,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的高等动物。

同类推荐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火凤凰史沫特莱

    火凤凰史沫特莱

    生命之火在中华大地燃烧。在延安,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近虎离接触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在抗日前线向世界发出中国的正义呼声……史沫特莱搂住朱德,在他脸颊上亲了两下……1937年1月下旬,红都延安。自从1936年中共中央进驻之后,延安这座历史古城便改变了往日那种沉寂无闻的景象。这一天,四十多岁、高挑身材的史沫特莱出现在延安街头。在美国医生马海德和女作家丁玲的陪同下,她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显得十分兴奋。
  •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江上数峰青

    江上数峰青

    散文是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绘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为展示当代散文创作,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中国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神隆重推出一套“当人散文大家精品文库”丛收。经过严格遴选,进入本套丛书的作家,都是当代创作颇丰、名满文坛的散文大家。这套丛书,每人一卷,每卷精选20余万字。这套全书,风格迥然,特色鲜明,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读者可以一览当代散文大家的不同风范。
  •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无论时空如何改变,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感情的世界,没有是非。婚姻的鞋子,冷暖自知。沈从文与张兆和、徐志摩与陆小曼等五对民国伉俪。那些个在民国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里用他们的风华绝代谱写了一曲曲爱情篇章的才子与佳人们,他们曾经那样相爱过。在岁月的长河中,给无数后来人以仰慕与唏嘘。
热门推荐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给古人拍“玉照”的赵成文

    给古人拍“玉照”的赵成文

    德国。路德维堡。“世界东西方首届专利发明优秀成果推广研讨大会”正在召开。会上,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学者,在与会者如潮的掌声中,从大会组织者的手中接过了金光闪闪的金奖奖杯和证书。这个学者,就是中国刑警学院教授赵成文。赵成文,除了中国刑事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刑警学院科研处长头衔之外,还有好几个人们送给他的绰号:“中国亨特”、“警界怪才”、“学者神探”、“科技神笔”。2002年4月下旬,赵成文的又一项创举,震惊了国内外:他用他的“秘密武器”,让2200年前的西汉长沙国丞相夫人“复活”,拍出“玉照”,成为国内外媒体和互联网爆炒的新闻。
  •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她是现代狂傲女佣兵,一朝穿越,沦为任人欺凌的废柴…习惯了叱咤风云的她,怎会容忍这种屈辱?她厚积薄发,重拾强者之路,终会一鸣惊人,笑看天下!他是不受宠的皇子,腹黑冷血机关算尽,只为谋取天下,一统江山!恍若命中注定,他与她相遇,从最初的彼此利用到最后的生死相随。她问,“天下与我,在你心中哪个更为重要?”他弯起唇角,淡淡一笑,“宁负天下不负卿。”
  • 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做事先做人的潜规则

    会做人,能左右逢源,不会做人,四处碰壁;会做人,做事有人帮;不会做人,处处碰壁;会做人,办事有捷径,不会做人,命运多舛。如何行动,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局面。做人有差距,做事当然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智力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如何行动,如何去把握自己做人的原则就成就了不同的人生局面。有的人不贪图安逸,从来就没想过要有所作为;有的人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但没有孜孜以求的耐力;有的人刻苦发奋,但始终抓不着努力的方向,有劲用不到对的地方。成功属于会做人的人。本书既是通过:自强不息,做命运的主人;精挑细选,不断扩大朋友圈;勇往直前,追求心中的爱。
  • 至尊御兽妃

    至尊御兽妃

    你看这四国雄风威武,二十八小国林立。然表面的安静又能维持多久?凤还景相嫡长女景雪染,有美名在外实则丑陋不堪!直至一朝她到来——丫鬟:哇,大小姐洗心革面了嫡妹:靠,智商涨了她惩渣灭恶,御领百兽,为天道之所命,扶千年来第一女皇,造就万里冥国疆域!却有一人始终伴随身旁,笑:“染染,尘埃落定,我们做对逍遥鸳鸯?”#此文慢热,莫心急。作者手残,准催更#[反正你催了我也……看不见?]
  •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亲子教育圣经!本书内容提要:现代父母常感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种种以“爱”之名但掺杂了太多的期望的行为。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父母对孩子的爱出自于本能,但并非所有爱的方式都是正确且理智的。爱得对,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得不对,爱反而会变成压力和障碍。本书分成七大部分,从42个法则,指导父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爱孩了,教养孩子不仅变得轻松、愉快,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且正向发展的人格。
  • 农女手里有口泉

    农女手里有口泉

    姜兰穿越回古代了,尽管手握空间,可是她一点都不开心,因为前世的她拼尽全力才刚刚过上幸福生活就死了,正如同游戏马上要通关,却掉线不得不重新开始一样。“我知道这古代民不聊生,奸臣遍地,皇帝昏庸,可是那与我有什么关系,反正人总有死的,就像是前世的我一样。”姜兰漫不经心地说道,“难不成你们还想让我当皇帝改变这个世界?”“恭迎女皇!”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传进姜兰耳朵里,长街跪倒一片,看不见尽头。“不了吧,喂,你们清醒一点!想害死我吗?”
  • 还有碧海

    还有碧海

    慢慢仙途成魔是否是她唯一的归宿,若她不信命运不信神,只为了眼前人。
  • 青春的卡车

    青春的卡车

    醒来的时候,太阳从干净的落地窗透进来,晒得人鼻子痒痒。仰起头,看了看,天晴朗得很。等了半天,喷嚏没打响,泪却出来了。脸上湿湿的感觉真好。他就那么梗着脖子,酝酿着,怎么痛哭一场。正憋着呢,女人进来了。女人长得像孟如月,也像张静,但到底要年轻许多。女人从背后搂住他,不说话,只是亲。张平贵说,去宾馆吧。女人说,办公室不更好吗?见张平贵只是抻着脖子不说话,又说,办公室方便,你说了要陪我去逛北美新天地的。张平贵想,还是这样的女人好,给她一张信用卡,什么事都省了。活到他这个年龄,什么都成了驾轻就熟,只要不多动脑子,一切都好。就是在女人咬着他的耳朵时,他的眼光又晃到了表哥的书上。不知怎么,脑中划过一个念头,好像是在说,再也回不去了。可那念头比高潮还快,还没等他咂摸下,女人已经把他的脖子舔湿了。
  • 美人泪破茧王妃(结局)

    美人泪破茧王妃(结局)

    没身材,没长相,没三围,好不容易有人追了,却是别人的一场赌。莫名其妙地跳楼,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成了倾国倾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的大美女。要命的是,却被老爹五花大绑起来,嫁给了帅得一塌糊涂的王爷。晕,这么帅的王爷,就算你不绑起来,我也会嫁啊,这完完全全就是父母做主包办婚姻啊!一场权与利,谋与势为主的婚姻,一个又帅又酷的王爷夫君,是她的幸运,仰或是她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