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3800000016

第16章 计算机当侦探

我们常常在电影和电视节目中看到这样的情节:某个地方发生了一起案件,公安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然后通过勘查犯罪现场,根据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对破获案件便已心中有底了。但是计算机也能充当侦探的角色,你相信吗?

用电话监听,或利用其他方法获得罪犯的讲话,再把嫌疑人的讲话,用声谱仪进行音色进行分析,输入计算机中,加以对比,就可以确定嫌疑分子和罪犯是不是一个人。即使罪犯有意改变声调,也体想骗过这种声音鉴定系统。计算机可以帮助司法部门辨认被怀疑人与罪犯的字迹是不是一个人所写,帮助我们查出罪犯。

指纹破案早已广泛使用。因为人的指纹各不相同,只要找到罪犯的指纹,再与公安部门指纹库中的指纹相对照,很快就可以找出罪犯。现在已有很多国家的公安部门建立了强大的指纹图像自动识别的系统,用以侦察案件。这种系统由阅读器、摄像机、计算机、显示器等组成。把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的犯罪分子或是嫌疑分子的指纹,由摄像机拍摄下来,之后输入到计算机中。阅读器对指纹进行扫描,找出指纹的特点,如指纹类型、指位、纹线的交点和终点、指纹涡的终止或分岔处等等。计算机根据这些特点,与数据库中的档案指纹相对照,从中找出一些相似的指纹,供公安人员作最后的判断,就可找出犯罪分子或嫌疑犯了。计算机每秒可检索几百几千个指纹,速度之快是人工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指纹自动识别方法准确度很高,能很好地帮助警方破案。

只要有人的一滴血,计算机就可对其中的“脱氧核糖核酸”进行分析,从它的分子的放射形状中可获得一份“遗传指纹”的图像。每个人都具有一个独特的“遗传指纹”图像,相似的只占几亿分之一。因此用它来确定罪犯是相当可靠的。

在侦察破案中,只要获得犯罪分子(嫌疑分子)的照片,即使在亿万人中,在一闪而过的情况下,计算机也能“过目不忘”,认出这个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研制成会认人的计算机。只要经计算机过目,它便会把描述人面孔特征的几百个数据输入计算机中存储起来。计算机是神经网络计算机,只要由摄像机看到这个人,计算机立刻就能够认出他来。辨认时间为0.1秒,错误率仅为0.5%。用这种计算机可帮助警方寻找逃犯和罪犯,也可寻找失踪的人。

一种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专家研制成的计算机系统,叫做“照片书”,它只要用1秒钟就可以辨认出面前的人是谁。它的工作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用摄像机拍摄下面前这个人的面部照片,并立即转化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再把面部的数据根据五官、脸型等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把这些特点变成能代表这一面孔的特征数据。最后,把这些数据与计算机内所存储的10万个面孔的照片数据进行比较,并找出与它最相似的一个人。当然如果这个人是计算机内所存储的10万个人之中的一个,计算机只用1秒钟就能把这个人认出来。这种认人的计算机可以帮助警方寻找嫌疑分子、罪犯、失踪的人,也可以让它来把门,辨认来者是不是自己单位的人,是不是应当允许进入某种特区的人。

有些先进国家正在研究利用遗传基因分析来判断罪犯的种族、眼睛、头型、头发的颜色、脸型,以便勾画出罪犯(嫌疑犯)的脸型面孔,帮助破案。

总之,用计算机当侦探去破案,比人的效率要快许多,在它的帮助下,犯罪分子被抓获归案的可能就更大了。

同类推荐
  • 蔚蓝旖旎的海洋(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蔚蓝旖旎的海洋(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篆刻知识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篆刻知识

    讲述了篆刻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 大自然的报复

    大自然的报复

    人类社会经济的跨越式的发展和对大自然资源的过分的攫取,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人类也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面临着怎么的生存环境的问题?自然灾害的频发与人类疾病有着怎么的关系?自然灾害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具体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又该怎么去应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提高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
  • 绿色未来,人人有责(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人人有责(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
  • 神奇的新材料

    神奇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然而对于新材料,大多数人都觉得他们离我们很远,更甚者认为其很神秘,其实他们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神奇的新材料》带你走进新材料的世界,给你一场别让的旅行,让你在感受新材料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可思议的特效外,同时也可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感受一份新的体悟。
热门推荐
  • 灯下黑(套装共3册)

    灯下黑(套装共3册)

    文身有哪些禁忌?鼓楼为什么会限高?乐山大佛为什么会流泪?东越人为什么要崇拜蛇图腾?《灯下黑》,又名《中国异闻录》,是“悬疑怪才”羊行屮继《泰国异闻录》畅销10万册后的最新作品,讲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异闻、怪事。那些你原本以为天经地义的事,也许并不像你认识的那样……“异途行者”南晓楼、月无华再度启程,揭秘华夏文明古老的异闻、怪事!
  • 南越王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南越王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本书以南越国的建立者——赵佗作为叙述的中心,通过介绍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展示了南越国从产生到壮大,最后走向灭亡的全过程。如何处理南越国与中原之间的关系是关乎南越国存亡的重要问题。在赵佗统治时期,他积极与中原地区进行交流,维护了双边长久的稳定。随着赵佗的去世,这一和平的局面被打破,最终南越国被化入了中原版图。
  • 未完成的一次亲吻

    未完成的一次亲吻

    深秋的山峦火样迷人,地上是一层金黄的落叶,而遍山的枫叶却红了。一位穿着风衣的女子,挎着一架带着长焦距镜头的相机,不紧不慢地在枫林中漫步。看得出,这是一位摄影爱好者,落叶和枫林在吸引着她,她意在收尽整个秋色。然而,谁又能做到呢?蓦地她发现这样一个景象:金黄的落叶上一对恋人席地而坐,背景是一大片红叶。她感到这个景很美,有诗意,甚至题词她都想好了——吻。不是吗,金黄的落叶在亲吻大地,一对恋人在忘情长吻。可是那对恋人并没将唇移到一起。已经把相机抬在胸前的她等待着,等待着吻的那一瞬间。为了不让那对恋人察觉,她将身体尽量地隐在树丛中。
  • “活死人”谜案

    “活死人”谜案

    戈登的门口突然出现一个阴森恐怖的黑衣人。他用一种毫无语调、阴沉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说:“我要杀死你,戈登!我要杀死你!”戈登被这突如其来、阴森森的恐怖吓得浑身颤抖,原本健康红润的脸顿时煞白;他僵硬地倒在桌旁大椅子里,肥硕的大手紧紧抓住桌子角,惊叫道:“杰克森!”身着黑色葬服的凶手一脸杀气,两眼直视前方,双手鹰爪般伸向戈登,越来越近。戈登再次尖叫道:“站住!杰克森,我什么地方惹了你?”回答依然是单调、刺耳的那句话:“我要杀死你,戈登!”
  • 神奇的新材料

    神奇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然而对于新材料,大多数人都觉得他们离我们很远,更甚者认为其很神秘,其实他们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里。《神奇的新材料》带你走进新材料的世界,给你一场别让的旅行,让你在感受新材料给我们生活带来不可思议的特效外,同时也可带你进入另一个世界,感受一份新的体悟。
  • 仙缘

    仙缘

    与世隔绝的黑暗空间,被人遗忘的上古遗族;以山岳为阵封印的绝世凶灵,夺天地造化的神秘葫芦。与这一切交织在一起的主角,将会为我们谱写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 大唐新史

    大唐新史

    我们真的比古人聪明吗?侯大宝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他以为凭一千四百年后的见识能在大唐呼风唤雨。现实却是被鄙夷的一无是处。
  • 摸金狂妃:邪性王爷,来宠!

    摸金狂妃:邪性王爷,来宠!

    云栖烟再活一世似乎整个人都进入了佛系心态,钱不钱的不重要,毕竟咱这王府富得流油,名不名的不重要,在下京都混世魔王谁与争锋!至于美不美的,家里的王爷摆出来!——本文慢热曲折,副线较多,数据不好作者丧,请见谅。
  • 桃花灼倾世恋

    桃花灼倾世恋

    【坑品保证,放心入坑】守护了数万年的铁树花终开,小仙绮怀梦里都乐醒了:“嘻嘻……嘻嘻。”小仙所想那铁树乃是极地被封的绝色“美人”,“美人”看着满身的痕迹,甚是无奈:“罢了!欠你一世终须偿还,就用我来偿还如何?仙人可满?”“如此,甚好!本大仙甚是满意。”绮怀桃花眼里精光闪闪,欠了她数万年的光阴,还不还,想等什么!
  • 汤姆索亚历险记(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汤姆索亚历险记(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 于1876年。小说描述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浪漫生 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 了种种冒险的事。《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虽是为儿童写的,但又是一本写给所 有人看的读物。正如马克·吐温在原序中写的:“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 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子看的书就将它束 之高阁。”因为阅读这部小说能让“成年人从中想起当年的自己,那时的 情感、思想、言谈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