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8000000011

第11章 具象在人生中(1)

空间

有几次坐飞机我都遇到空中摸彩:中彩的旅客可获得下次旅行的免费机票一张。这当然很有刺激性。当中彩者的座号由主持小姐以职业化的激动语调大声宣布时,丛林般站起来的人们终于齐刷刷盯住某一张面孔,然后鼓掌和唏嘘。有意思的是,此时懊丧者很多,其中最为懊丧的,必是中彩者的邻座。我的一位朋友就充当过这种角色,为擦肩而过的幸运顿足不已:“就在我身边呵,就差那么一点点呵……”

其实,如果不是那么一点点,如果幸运者离他有百米之遥,事情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中彩者坐远一点就可以让他较为心平气和?

距离决定了懊丧,还能决定恋情。一位外国作家写婚外恋,写到女主人公只有在外地旅行时才愿意与情人幽会,因为这个时候丈夫在遥远的地方,她才有偷欢的兴致和勇气。这当然也有些奇怪:丈夫在两个房间之外,或在两个街区之外,或在两百公里之外,其实都是缺席而已,同样的缺席者为何会因为距离的远近而有所改变,直至不对她构成道德或情感的压力?

空间是物体存在的形式,物体在不同的空间位置看来完全不是一回事。常识告诉我们,两个人谈话时的距离与位置不可小视,距离过于近,到了“促膝抵足”甚至“耳鬓厮磨”的程度,大概就不可能是贸易谈判和外交对垒了;若座位相对并且高低两分,分到了被告需要仰视法官的那种地步,那大概也就只能公事公办而不容易柔情蜜意了——很多会议厅和接待室里的座次格局都遵循着这种政治几何学。与此相反,医院、邮局以及航空公司一类服务机构,眼下在降低柜台高度,纷纷撤除营业窗口的栏杆和隔板。这种空间改革当然深意在焉:一种买卖双方的轻松气氛和亲近关系,必须在一种平等、自由而开放的几何形式里才可能扑面而来悄入人心。

英国生物学家莫里斯在《人类动物园》一书里,还将社会冲突最深层的原因归结于生存空间的窄逼,而利益的争夺,思想的对立,在他看来只能算作冲突的枝节和借口。他与众多同行们反复观察和试验,发现“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并无大量伤害同类的习惯”,而猴子的互相屠杀、狮子的互相虐待、鸟雀的互相激战,刺鱼的互相攻打,“通常发生在最拥挤的动物笼中,”因此是拥挤而不是别的什么,才是敌意和暴力的最大祸根。莫里斯说,人类不过是“穿着不同服饰的裸猿”;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类都市社会,是一些过分拥挤的“超级部落”。这种部落中的人口数量已经大大超出了恰当的生物学水准,结果必然是:战争、暴乱一类大规模的杀人形式几乎难以避免,奴隶制、监禁、阉割、流产、独身等也不能不成为缓解人口压力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方法十分残酷,失去了理性和智慧的控制。

莫里斯的忠告很难被人们接受,一个个更为拥挤的都市还是在这个星球上出现,一个个敌意和暴力剧增的高风险区仍然是人们奔赴的目标。人们投入这些超级部落,寻求创造的机会或者统治的地位,寻求群体的协作或者独行的自由。他们中间毕竟有很多成功者,需要指出的只是:在很多时候,成功也可能只是一种成功感,不过是一种空间比量后的心理幻觉。我常常看到有些都市人为自己的居地而自鸣得意,历数都市里那些著名的摩天大楼、博物馆、大剧院、音乐厅以及大人物——其实他们忙忙碌碌很少有机会享受那些设施,一辈子也可能见不上什么大人物,与乡下人没有什么两样。但那些东西就在身边呵,就在大墙那边呵,就在马路那边呵,这就足以让他们油然多出几分自豪和放心。这种心态也延伸到有些出国寻梦者那里。他们常常无缘接触更无法占有国外的好东西,甚至生活质量比在国内时更差,但与曼哈顿近多了,与卢浮宫近多了,至少也是心中稳稳当当的安慰。

看来,所谓都市无非就是诸多好东西离我们近一些的方式。更近一步说,占有呢,占有无非是诸多好东西离我们更近一些的方式——如果少量日常必须消费品除外的话。有些女人爱逛首饰店,买下什么意不在穿戴,不过是以后可以在家里看首饰。有些男人爱逛古董店买下什么意不在倒手,不过是以后可以在家里看古董。这里只有场地更换,如此而已。还有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守财奴,日食不过三餐,夜居不过一室,积攒着那么多钱财并无实际用途,无非是可以把楼宅、珠宝、存折之类不时拿来盘算和欣赏一番聊以自慰。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换一个地方,走到大街上放眼世界然后把所有财富权当己有,都拿来盘算和欣赏一番,因为那些用不上或用不完的东西,摆在街上与摆在家里,终究没有多大区别。

现在有了照片、电视以及博物馆,交通手段也方便多了,世界上包括金砖银锭在内的任何好东西都不难临场目睹,不必把它们都搬到家里来看,不必以为这种看才有滋味。至少月亮与太阳就不宜搬到家里来看吧。但人类就是这样没出息,一代代人常常就折腾在从家门外到家门内这段奇怪的空间距离里,于是多出了好些战乱、政争、贪污、阴谋、抹眼泪、研讨会、心绞痛、金融危机等等烦心的事。从这个差不多是几何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似乎可以说,精神常常是对物质空间状态的反应,历史常常是从事财富位移工作的一个搬家公司,是把某些东西搬近搬远搬来搬去的一笔昂贵运费。

记忆

你记得那时门前的水面,总是有一只大鸟掠过,划破一缕缕飘移的蓝色雾气。在月色朦胧的深处,传来了疲惫的捣衣声,还有口琴的吹奏被风搅得七零八落,飘入了坝下余热未尽的稻田和藕田。你却不记得那个吹口琴的邻队知青叫什么名字了,不记得自己曾经与他说过什么。

你记得早上起来的时候窗外一片冰天雪地,你掀掉大凉席上的大被子,发现院子里有猪在叫,一个身高刚够桌面的小孩居然在操刀杀猪,揪住猪尾一拖,将庞然大物从容放倒。还没看清他的动作,猪颈上已有一个口子红血喷注,流入了身旁沾着草须的瓦盆。你记得这一切,但不记得那天你为什么借宿在外,更不记得那个操刀猛士是谁家小孩,如何还有杀猪的惊人本领。

你可能还记得天边那令人惊骇的乌云,像一盆巨大的浓墨压顶泼来,云的边缘却被夕阳镶上了一轮弯曲的金边。乌云有两层或三层,钢灰色的高云,与浓墨色的低云形成了明显夹层,夹着一个幽深阔大的空间。有一只迷途的山鹰在那里上下翻飞,似乎不知道从哪里才能逃出这暗夜的四面合围,逃出自己的绝望。你这一辈子从未见到这种景象,也许永远不再会见到这种景象。你记得那一刻的全身哆嗦,但不记得那一天你为什么外出,是在什么地方观看这雨前的乌云,同行者还有哪些人以及同行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些事情你都忘了。

你的记忆中留下了很多景象,但与之有关的前因后果却大多消失无痕,就像博物馆里的墙上图片尚存,说明文字大多已经脱落——是图片比文字更便于记忆么?如果没有纸写笔载,言词的有效保存期是否要大大短于图象?是否总要早早地褪色和蒸发?两年前,时值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三十周年纪念,一个刊物邀请我写篇文章,回顾一下我们的当年,十几个催稿电话打得我实在不好意思而且有了负疚感。但我一次次铺开稿纸还是没法写。我的记忆力变得如此糟糕,脑海里的零落图景总是残缺必要的说明文字。即便我十分珍视那一段故事,也没法把碎片重新编织成章。

事实上,我忘了当时朋友们说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为什么高兴,为什么生气,为什么到县城去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为什么一律剃成光头后来又为什么一律迷上了木匠的手艺,还有老木与大川为什么大吵一架愤而割席……而只记得一些依稀的印象:知青户有一些禁书,大家曾经像大学者那样每人一盏小油灯读书到深夜,然后一脸庄严地围在小桌旁,讨论一些特别重大的事情,至少是讨论到国家副总理一级的人物,至少是讨论到能管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大规律,如此等等。依据一些支离破碎牵强附会的传闻,争吵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其结果也毫无用处而且往往过几天就忘却。有些女知青甚至并不知道在讨论什么,常常把名字搞错胡乱放炮。但我们必须讨论,必须严肃地讨论,至少得用用“革命”、“国家”、“哲学”这一类大词,断断乎不能谈及庸俗无比的猪油和酸菜。我们肯定在哪一部电影里看到英雄们就是这样干的。

我们还有层出不穷的豪举,比方在农民家里大口吃着苍蝇叮过的剩饭,二话不说就把身上仅有棉袄脱给缺衣的穷汉子,自己花钱印出一些油印教材然后开办农民识字夜校。夜校是办成了,农民都兴致勃勃地带油灯来识字,但他们总是思想落后得很顽固,总是一边唱《国际歌》一边抠着脚趾头,一边听着马克思一边放出臭不可闻的红薯屁。巴黎公社有良种猪苗么?也抢收晚稻么?那他们不成了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凭什么还要大家来学习?……这些山里人真是愚不可及,但青年启蒙家还是特别的耐心和自信,恨不得揪住他们的耳朵让他们一眼看清进军凡尔赛的道理,恨不得猛踢他们的屁股,让他们在蚊虫叮咬之下明白写对联根本没有支援古巴和越南重要,明白古巴和越南一旦失守我们也就统统完蛋。我们肯定也是在哪一部小说里看到英雄们就是这样干的。

最后,我还能记得朋友们的各种英雄动作,比如见到远方来访的同志,紧紧而且久久地握手,以示千言万语都在无言的两手中交流;比如大寒天还冷水洗澡,以示革命者正在为明天更艰苦卓绝的事业而磨练自己的皮肤和意志。嵩山大队的来辩论,有人望风,有人做饭。来人见到望风的便交换口令,一方举起右手压低声音说“消灭法西斯”,另一方就举起右手压低声音说“自由属于人民”——当时一部外国革命影片里的地下工作者们,在某个联络点相遇时就是这样干的。我不记得那是一部阿尔巴尼亚还是罗马尼亚的影片,更不记得影片的名字是什么。这一规矩后来还传到了广西和广东,独眼老木拿着女生们卖血的钱,到那里去串访更多的同志,若不是我们这边有人坚决反对,他差一点就在那里成立了一个党,一个要闹得人头落地的党。

他们接头时也在消灭法西斯和自由属于人民,只是更多了一个暗号:手里的苏联小说《落角》或者是《白轮船》。

生活常常出自一种模仿,模仿记忆中某些事物。对于青年人来说,这些记忆可能来自电影、小说、音乐、图画、雕像以及博物馆,来自某些英雄的文化媒象。他们或是冲锋陷阵舍生忘死杀败了罗马帝国的大军,或是在延安开荒种地挑水扫地为老大娘送来救命粮,或是衣衫褴褛地在篝火前和战马前拉着手风琴等待顿河边诗情画意的黎明。欧美的、苏俄的、中国的文艺作品在当时是这些媒象的主要提供者。这些媒象从各种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的乃至保皇主义的传奇英雄们身上抽离出来,从各种社会主张和历史事件中过滤出来,成了青年们操作生活的蓝本。他们无意复制前人的意识观念,不大关心而且很快忘却了那些意识观念,只是想重演那些激动人心和趣味无穷的细节——比如一次秘密接头时的口令。

记忆定制了模仿,模仿巩固和再生了记忆。模仿是一种具象的繁殖,经过一层又一层记忆的中转,传之久远和播之广远。比较而言,语言是一些难以记忆的奇怪声波,文字是一些难于记忆的复杂笔划,语言文字的记忆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对于大脑来说是一项较为生疏和艰难的业务,因此在缺乏特别学习和训练的人那里,总是力不从心,业绩较差。小孩模仿成人的动作和神态很容易,要传达成人嘴里的言语或笔下的文字,特别是一些大道理,往往就说得一塌糊涂。成人其实也强不到哪里去,通过接触文艺作品,他们很可能模仿古代某位英雄将军刮骨疗毒、单刀赴会一类行态,要重现他嘴里的文词,特别是一些忠君报国的大道理,往往言之不详,顶多也只是三言两语。正因为如此,一段即便是十分重要的文词,包括曾经让我们激动万分或者耿耿于怀的思考,曾经让我们唇枪舌剑或者冥思苦想的辩论,要不了多久,就会在人脑里大面积死去,最终所剩无几。在这样的情况下,人脑记忆里英雄的意识形态当然迅速淡逝。英雄如果被后人模仿,首先一定是姿态和动作的模仿。

前人说过,“得象而忘言”(王弼语)。看来,言词易忘,自古皆然,不仅是诗文家的道理,也是前人对心智性能的某种总结。

爱情

知青户开始几乎是一个共产主义部落,口粮和油都是公有,各人从家里带来的猪油或腌肉也一律充公,还有晾晒在木楼前的衣服,谁抓到什么就穿什么,大川的上衣常常到了我的身上,我的袜子常常到了老木的脚上。知青的母亲若到乡下来探望,对儿女身上十分眼生而且权属混乱的“万国装”总是大为惶恐。

共产制度大约在一年后解体,原因不是来自外部的压力,比如母亲们的唠叨从来都只是我们的耳边风,从未被认真对待;也不是因为内部私有财产的增加——解体之时大家仍然穷得彼此一样,没有什么金银财宝需要分配或争夺。在我看来,共产制度的解体其实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因:爱情。

同类推荐
  • 泡面人生

    泡面人生

    冲泡面被泡面冲到未来世界。尚呈扬,男,S城某工业大学大三学生。相貌平平,表情懒散,不肥不瘦,不高不矮,班级活动时,属于扔到人群里就找……得着,但是却不认识的那种人。简称:逃课专业户。逃课这事在大学里是个普遍现象。尚呈扬本身就具有二次元属性,再加上工科学校身边基友遍布,妹子寥无,上课积极性也受到了不小打击。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直接导致了他越来越宅的人生。
  • 布里档案(长篇小说连载一)

    布里档案(长篇小说连载一)

    2月的凌晨冷得刺骨砭肌。天尚未破晓,塞拉山的漫坡上,朦胧中闪过一个人影。他象幽灵似地在挂满寒霜的树丛间轻轻移动着步子。松针象尖利的指甲刺得他两颊生疼。他停下来,小心翼翼地拨开一根树枝往山下望去。透过林间一丝缝隙,波光暗淡的湖面隐约可见。他的目光掠过湖面,仔细判定着自己的方位。那所小屋还在夜幕的掩盖之中,只看得见远远湖对岸的一点灯光,犹如一粒闪烁的孤星。那灯光所在肯定便是商用船坞。他的目的地不远了。林木茂密的山坡十分陡峭,一直延伸至湖岸。
  • 断魂崖

    断魂崖

    月亮升到了西山顶端,慢慢向下坠去,地上的银光开始渐渐收起,天上的启明星却更显眼了。秦婴提着一只瘪塌塌的旅行袋,翘首望天。他看见东边的天空已准备开亮,那些散漫的云缓缓游走,像是一滩滩被小孩弄散了的豆腐渣。这个三等小站依旧那么残破,出站口的铁栏杆油漆剥落,候车室几扇破损的窗玻璃则用塑料纸潦草地钉着。但令秦婴惊奇的是,站房前面的那处小广场上,居然出现了两块铁皮广告牌,一块是有关优质兔种的,另一块是有关电子元配件的。尽管语词古板,图案拙劣,尤其是那只兔子画得一脸凶相,像是一只前来讨债的吊睛白额老虎,但广告牌这一新鲜事物的兀然出现,仍使秦婴不由自主地驻足。
  • 酒魂

    酒魂

    小说通过描述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感情纷争,来表述亲子,爱恨之痛。感情的纠葛,在情义之中的轻重,如酒之魂让人迷醉。通篇以酒言情,言人生,言不能言语的悲痛和愤慨。在现实生活中的难分难解,诉说人生历程中的那些不堪回首的曾经,以及灯火颓靡的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将人带入到醉与醒的边缘,撩起现实社会的痛。
  • 上尉的女儿

    上尉的女儿

    本书是普希金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被果戈理誉为“俄国最优秀的叙事作品”,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1903年被译介入中国,成为最早被翻译到中国的俄国文学作品。小说取材于18世纪的普加乔夫起义。贵族青年格里尼奥夫在一场暴风雪中偶遇普加乔夫,后来爱上了要塞司令的女儿。不久要塞被普加乔夫攻陷,普加乔夫因念旧情释放了格里尼奥夫,成全了他的婚姻。
热门推荐
  • 毓老师说易经(第2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2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

    前世她是大周后,才情美貌兼具,却因夫君与妹妹的偷情而含恨而终。重生后的她乃亡国公主,当她与前世的夫君相遇后,是爱人还是仇人抑或是陌生人?她又该在前世所熟悉的皇宫中如何生存?亲们,第一次写文,请多多关照。考究党慎入。。。。。
  • 小铁匠的战国手札

    小铁匠的战国手札

    乱世七国,群雄逐鹿。楚地方圆五千里,带甲百万,雄踞南方,虎视中原。丝竹管弦,编钟之下三千门客。斧锯锥凿,战国铁器风流渐现。思美人兮,毋宁逍遥离世。小铁花,当你踏上这条漫长的路途后,将会遇上许多人。点石成沙成天媚笑,唆使你去见证奇迹的人。坐拥金山品性恶劣还有怪癖好的人。不愿以无涯追逐有涯,躺在榻上梦蝴蝶的人。妖孽至极屠城也毫不手软的人。为报黥刑之仇将重臣车裂的人……当然你还要一手拿火钳,一手握铁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为心爱的人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得精锐铁器者霸天下!奋斗吧!铁匠无双!
  • 史上最真实穿越

    史上最真实穿越

    献祭主角,法力无边。万界穿越,主角弱鸡。
  •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早饭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早饭

    在自己曾经梦想的生活中梦想另一种生活。60个“厨室机密”。60种“美味关系”。从今天开始,动手为自己或所爱的人做一份早餐吧。有爱的早餐让每个清晨都变得美好。谨以此书献给即将长大成人的少男少女。献给即将远行的游子。献给所有心中有爱的人们。好时光不可辜负。这世界 ,会好的……
  • 一片幽情冷处浓

    一片幽情冷处浓

    她是血统高贵的神族,与傲慢自负的月神有着婚约,却为了一个不该去爱的人,罚至三世轮回。失去了才会拥有,究竟谁是谁三生三世难逃的劫。醉笑陪君三千场,不诉离殇。生命中出现过的那些人,没有选择。她与他们、她们、演绎一场刻骨铭心的宿命纠葛……
  • 我叫难经理

    我叫难经理

    一个拥有过人智慧与优质外貌男人,想当然的以为世界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在他觉得自己前程似锦的时候,一时不查,惨遭奸人陷害,不但锒铛入狱,还牵连了恋人。她本是富贵世家,深爱着他,结果落得破产流落街头的下场。在狱中,他曾无数次对着的森冷的铁栏发誓,要一雪前耻,然而,老天似乎觉得对他的折磨不够,让他在出狱后的第一天得知恋人即将嫁作他人妇的消息,对象竟然就是当年那个宵小之人。残酷的打击将他的意志几乎消磨殆尽,就在这时,有人向他伸出了援手,而让他哭笑不得的是,这个人居然是当年那个因妒忌他的才华继而炒了他鱿鱼的那个抠门老板——是真诚相助,还是又一个陷阱。。。
  • 骗婚新娘(全本)

    骗婚新娘(全本)

    雨微儿新作《玉灵格格》正在连载中,亲们去支持下哈!http://m.wkkk.net/a/80680/内容简介:她为了救被人陷害入狱的阿玛,成了他的女人,当看清一切后,原来,他只是在戏弄她,要救人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可他却恶劣的利用她。亲爱的读者们,微儿最近看到有人问充值的方法,往下拉拉就可以看到了,就不一个一个回复了。内容简介:她骗婚成了新娘,却在洞房花烛夜,对新郎又骂又踢外加给他几根麻醉针,再上演一出老鹰捉小鸡的荒唐戏,最后是她挨了他的三十大板。呜呜呜~~~,她嫁他是为了气他耶,怎么反过来倒霉的却是她呢?太没天理了!当她发现做王妃还是一件蛮好的差事后,她决定了,一定要骗到底!他会娶她是因为她们有婚约在身,谁会预料他会娶到一个冒牌的假新娘?虽然精明如他也会怀疑,却在心底为她不断辩解,怎知却是自欺欺人罢了!当一切真相大白,他已爱上了她,这时,他该如何决择?最后,一个骗子新娘的爱情结果会是怎样呢?我们的男主角会原谅她吗?她们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请关注《骗婚新娘》。感谢大家这一直以来对《骗婚新娘》的支持。感谢大家阅读雨微儿的作品,读过之后一定要多多评论,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收藏支持,我会尽量保证每天更新。喜欢《骗婚新娘》的袖友们要继续支持哈~下面是写给一直支持微儿小说的读者们的一封信。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微儿的小说上架了,我知道肯定有很多的朋友对微儿的不理解,换作是我,我也不高兴,看得正起劲,就不能看了,很多VIP作者说是为了保护版权,微儿也同意,网上盗版太多了。但微儿可以保证,完结后一定会解禁的,想继续看的读者们,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获得红袖币,不想继续看的读者们,可以等到微儿完本解禁后再过来看。一、注册后在个人管理中心充值就自动成为VIP用户。二、红袖币是指通用红袖网站的一种虚拟货币,其计量单位为:1元人民币=100点红袖币。它可消费红袖上所有需要收费的服务。每消费一次,红袖系统都将扣除相应数量的红袖币。三、充值步骤是:登陆个人管理中心后点击“VIP用户充值”,输入您要充值的用户名。四、各种充值方法和红袖币的兑换比例:(这个一定要了解清楚)【网银及电话银行支付】:(需到银行网点开通网上银行支付功能),兑换比例为100:100。[即充值10元可获得1000红袖币(1元=100点红袖币)]
  •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2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他的剧本被翻译成所有主要使用着的语言,并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剧作家。《莎士比亚戏剧选》收入由朱生豪先生译的莎翁最著名的悲剧《哈尔雷特》《李尔王》、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五部。这本戏剧选精选莎翁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两个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以及最富盛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从不同侧面了解莎翁戏剧的特点。
  • 驯夫之道,我跟夫君撒撒娇

    驯夫之道,我跟夫君撒撒娇

    明稚凡表示自己再也不相信电视小说里面的剧情了。为毛别人穿越都是各种开挂各种主角光环围绕,不是公主就是千金阁主的,再不济也是守着一片农田发家致富抱得美男归,她呢!她不仅因为灵魂互换变成了男儿身,还要看到那个男痞子嫌弃自己的身材!最过分的是!她还要去追那个男痞子让那个男痞子和她谈恋爱!你说她这到底造的是什么孽?初遇时,愤慨满满。“你他喵的到底是谁?快点把我的身体还给我!”“你来这里这么久都没有照过镜子吗?”“我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