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7800000004

第4章 演讲(3)

李锐后来上台发言批评“西方中心主义”,批评“中国的xxx”这-一类高帽子,说得有些汉学家一愣一愣的,大概不理解中国作家为何如此不领情。其实这不光是文学的现象。前不久我在北京与几个朋友一起吃饭,打听某某教授的近况。对方说他退休了。我说他住在什么地方呢。对方说:海德堡。我吓了一跳,乂打听另外一位教授。对方说,他也退休了,不来学校了。我说他住在什么地方呢。对方说:曼哈顿东区。我说你们北京的教授真是有钱呵,一退休都住到国外去了。他们大笑,说你以为他们出国了?哪能呢!海德堡,曼哈顿东区,都是北京一些住宅小区的名字(众笑)。

我住在海南岛,知道海南岛广大革命人民有一个强烈的共同心愿,就是把海南岛建设成为“中国的夏威夷”。你们看看,还是洋名。这种日常生活中普遍的洋名现象,证明我们很多中国人是西方文明的崇拜者,发烧友:这当然可以理解。西方在很多方面比我们做得好,我们得承认,得学,几千年文明古国的架子不能摆,也没资格摆。但是,模仿不是创造,甚至不是学习。一味模仿西方文化,恰恰是对西方文化的误解和糟践,恰恰是没有学到西方文化中最可贵的创新态度和创新精神。

欧洲在历史上也曾经不发己的烧,专发人家的烧,从印度和阿拉伯学来了数学,所以至今还使用阿拉伯数字,不是用罗马数字。他们还从中东引入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从中闺引入了纸张、印刷术以及火药。但他们只是把这些外来文化当作创造性发展的资源,是才有了他们独特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工业化等等。欧洲在十八世纪初还曾经有一个叫做“中国风”的时期,中同的丝绸、中国的瓷器,在当时都是欧洲上流贵族的标志,了不得。就像我们现在戴手表要戴劳力士,喝酒要喝人头马。富人就得冇这种派!或是电视荧屏上刮“韩流”,新人类就得有这个派(众笑)!中国的科举制也就是在那个时代出口到西方,被《拿破仑法典》加以吸收,于是有了后来的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取代了他们历史上的贵族世袭制度。但欧洲人并没有照搬我们的科举,比方并没有考八股文,并没有搞“君君臣臣”,而是融合他们希腊、罗马时代的军事民主制度,科举与选举配套,创造了他们特有的政治文明。副部长以下官员都是科举(或者说考举)产生的,是铁饭碗,是稳定的;部长以上官员则取决于选举,是轮替的,是政治任命。这一套制度设计倒是很长时间内并没有被我们中国人看明白。“五四”运动时期,大家只注意到一个“德先生”,Democracy,只注意到选举制,基本上忽视了与之配套的其他制度,更没有注意到文官考举制度其实是中国的出产,本来是可以“出口转内销”的,结果出口了就不内销了(众笑),甚至在原产地被千夫所指,遗臭万年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放幵了眼界,开始了大规模、全方位地学习西方文化,但否定本土文化资源方面有过于简单化和偏执化的毛病,落下了一个文化卑的病根。胡适先生提倡“全盘西化”,鲁迅先生说不要读中国的书,对中医、京剧等等也差不多一棍子打死,也说了些过头的话。这种文化激进主义是值得我们今天来加以检讨的。其实,西方文化,包括西方知识,是西方社会特定历史实践的产物,有些具有普适性,有些并不具有普适性,无法照搬到中国来的。我举个例子。马克思主义曾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有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然后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不知道同学们现在的教材是不是还这样说。但苏州出来一个大学者,叫钱穆,前些年已经病故于台湾,青年时代代曾在你们这个苏州教过中学。据他的考证,在中国的历史上,奴隶最多的时候也不到人口的三十分之一,怎么可以说中国就有一个“奴隶社会”呢?为什么说西方有过奴隶社会我们中国就一定要有奴隶社会呢?没有一个我们也要给他编出一个,有这个必要吗?

我再举个例子。有个法国思想家,叫福柯,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奠基式的人物之一,以至有些学术圈子里谁不谈福柯,那就被人看成文盲啦。这位福柯老兄研究犯罪,认为监禁是欧洲现代社会的现象,是十六世纪以后才出现的,到后来,学校的建筑,军营的建筑,其实都是按照监狱的原理建起来的,这里面隐含着一种内化的权利和制度,是对人的一种规限和训练。这种说法很有创意,很有启发性,但他说古代对待犯人不是杀头就是流放,说监禁到十六世纪后才出现,这些说法拿到我们中国来合适吗?我们中文中闪禁的“闪”字,很早就出现了,差不多是个象形字,一个框框把人关在里面,不是监禁是什么?我们的隶书,“隶”之“书”也,在汉代是监狱里通用的一种字体,因为那时监狱里干部和罪犯的文化都不高,写不了大篆小篆,就写这种比较简化的隶书,后来推广成了汉代的“今文”。隶书的普及,可以使我们想象当时的监狱是何其之多。二十四史里关于监禁和“徒刑”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怎么能说到十六世纪后才出现监禁呢?怎么能把监禁的账单单算在“现代性”的头上?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实践经验的表达,所以中国的问题要靠中国的文化创新来解决,不能靠复制照搬走捷径。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想copy(复制)西方,非洲就有个“beento族”,因为这些人一开口就喜欢说:Ihavebeento……某个欧美国家,意思就是我去过哪个欧美国家,说得多了,人们就把这些人叫做“beento”。这些人算是精英,喝过洋水,或者还拿了洋文凭,或者恨不得把一身黑皮变成白皮。由于很多非洲国家没有自己的大学,他们要接受高等教育,也只能到欧美去拿洋文凭。他们从小学开始也多是直接用欧洲教材,一开篇就读“我是高卢人”或者“我是英格兰人”。这应该是很西化了吧?多党制,市场化,基督教,等等,他们把这些东西都学到非洲去了。也是很西化吧?听说最近有些中国学者提出要靠基督教救中国,其实这一点非洲早就做到了,只是没能够救非洲,基督教在那里的广泛传播,并没有使非洲很好地发展起来,也没有民主或自由起来。上帝也不是处处管用呵。

恰恰相反,正是这些beento搞乱了非洲,用洋教条窒息了非洲的自我文化创新能力。我们中国有没有这样的beento有的。社会主义的教条主义,资本主义的教条主义,还有其他各种教条主义,都有这些beento的影子。

中国人从先秦一直到盛唐,都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文化创新能力,宋以后就不大行了,鸦片战争以来更是一个沉睡的时期、萎缩的时期,甚至是一些人恨不得把这种能力消灭的时期。八十年代有作家说“我从不看中国的书”,可以得到满堂喝彩,好呵,这才是真解放!才是真前卫!但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这种发展遭遇各种深层矛盾,这块土地上情况有了一些变化。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不久前关于农村问题的讨论。提出这个问题的学者中有一个叫温铁军,曾经以一篇关于“三农”问题的文章,获得过“长江读书奖”中唯一的论文奖。还有黄平,是社科院社会学所的一个副所长。他们与更多的人一起,长期在农村做调查研究,终于发现在中国农村既不能搞“公有化”,比方搞那种“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大集体”;又不能搞“私有化”,比方搞土地兼并。为什么呢?表面上看,如果不容许自由兼并,就没有大农场化,就很难实现规模效益,是永远的“小农经济”。但一旦那样做了,可以预见,不要多久的时间,土地就会兼并到极少数土地所有者手里。照专家计算,为了实现最佳效益,雇用一亿多农民就够了,那么近八亿农民怎么办?到时候他们连一小块土地都没有了,就会变成真正的无产阶级(众笑)。社会怎么面对这个问题?能不能消化这个庞大的无业、无地甚至无家的“三无”大军?

西方没有碰到过这种问题,姓“社”或者姓“资”的药方都不管用。倒是老祖宗们提供了一些经验,从春秋时代的“井田制”,到汉代的“限田法”,北魏的“均田法”,中国历史上任何开明皇帝和造反农民都要反兼并。这些经验有个特点,就是“责任制”高于“所有制”。西方重“所有”,如果这个杯子是归我所有,那么我怎么处置都是我的权利,我砸掉它也行。中国重“责任”,如果这个杯子归我所有,那么我可以享用它,但没有权利随意处置,比方说砸掉是不行的。这样,中国的“所有”实际上只是“有限所有”,是“责任”制约“所有”。钱穆先生说:这就是中国文化。我在乡下当知青的时候,农民告诉我,清朝的土地制度很特殊:三寸表土是私人的,三寸以下的底子土是皇帝的,国家的。这是一种什么制度呢?这是一种又公又私的制度,用现在的政策语言来说,叫做“统分结合”。这个里面有中国文化精神,有“中和”之道。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并不是要转过来“全盘中化”,照搬老祖宗的成法。恰恰相反,事情往往是这样,只有通透而不是皮相地了解了西方文化,只有深人细致而不是走马观花地了解西方社会,才可能重新珍惜和利用中国经验。我有一个朋友叫陈嘉映,留美多年,翻译过《存在与时间》这本很著名的书。他最近提出要建立中国的汉语哲学,因为所有西方概念都加起来,也不足以解决我们现实所遭遇的问题,还因为每一个西方概念,都不能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应的同。比方说“道理”这个词,是logic呢?是reason还是reasoning恐怕都不是。还有些做法学研究的,也是“海龟(归)派”,最近在清理我们的法与西方的法有什么不同,进而清理隐藏在法律里面的历史和文化区别,寻找新型的法治建设道路。比如“法”与“律”有什么不同?唐代的“律”是西方的law还是legality或者说是一种需要另外定义与描述的东西?这样,我们吃下了各种文化资源,吃下了西方的牛肉,还有本土的猪肉,结果长出了人肉,而不是把牛肉和猪肉直接贴满我们全身。

我这里当然应该提到一些作家的探索:比方说莫言,前不久出了一本小说叫《檀香刑》,采用了一种民间说唱和戏曲的文体。他在《后记》里说:我这本书就是要大踏步地向民间文学倒退。我们还可以看看张炜,好像上半年他也在做过演讲?我读过他发表在《现代作家评论》上面的演讲稿,好像他在这里跟我们的同学大谈儒家思想,谈读古书。我相信他是在深思熟虑以后,才有这种兴趣的。我还想提到张承志、史铁生、陈村等等。这几个作家有一个特点,就是大概有六七年不写小说了,准确地说是不写欧化的小说了。其实他们以前都写过非常欧化的小说,什么意识流,什么荒诞派,都玩得轰动一时。但他们突然都金盆洗手,转而写散文,就是中国古人说的“文章”。“文章”其实有时候也可以叫做“小说”的,明清“笔记小说”里大部分就是这种东西。这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至今还很有力量,包括我们现在所有的报纸,几乎都有“副刊版”,大量发表这一类作品。这与欧美国家不一样,他们的报纸没有“副刊版”只有“书评版”,再不就是“娱乐版”,与我们中国的写作和阅读习惯有明显差异。我提到前面这些作家,他们探索的角度和力度并不相同,也不代表文学写作的唯一出路。我只是相信,上述这些作家这样做,不是要当国粹派,就像民俗旅游一样,专门做给外国人看。据我所知,汉学家对翻译这种“文章”刚好是不感兴趣的,是更愿翻译各种欧化小说的。作家们这样做,一定是出于他们真诚和自由表达内心的需要,是摆脱陈规以求爆发创造力的需要,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感受和表达方式。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带偏见地同时利用西方资源和本土资源,就是很肉然的事情了。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可能再被人们指认为“中国的卡夫卡”“中国的福克纳”,或者“今天的司马迁”、“今天的苏东坡”。他们逐渐成为了他们己。我们可以说,只有当一大批中国作家都真正成为他们向己的吋候,中闺新文学的成熟期就真正到来了。

符号化人生的价值重建

我要讲的第三个小题目就是“符号化人生的价值重建”。我得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符号化?

举个例子来说:前几年我看到有些中学生也挂着BP机,其实也没什么用,只是觉得这东西挺时髦的。有时候觉得一定要用用才好,便跑到电话亭去把自己call—下(众笑)。这是个很简单的例子。这里的BP机就是个符号,不实用,但有文化象征的意味。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到新加坡去,看到有些富婆家里挂着紹皮大衣,有的一’挂十几件。你们想想,新加坡是一个热带国家,纬度接近赤道,她们买这个貂皮大衣干吗?根本就用不着、穿不上的。但是要买啊。这个貂皮大衣就是符号,与实用没关系,只表示她们的身份,表示我有钱、我体面,我趣味高雅。既然张太太有、李太太有,那我王太太也一定得有。

同类推荐
  • 红楼未完,人间有戏:《红楼梦》里的治愈哲学

    红楼未完,人间有戏:《红楼梦》里的治愈哲学

    这既是一部揭秘红楼智慧的随笔集,又是一本剖析人情百态的指南书,本书告诉你,红楼不是梦,而是真实的人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资深才女陈艳涛,痴爱红楼,参悟人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成长经历、职场感悟融为一炉,内容囊括爱情真谛、职场真经、官场阴谋、教育理念、性格解密、心理根源、世俗人情。
  • 根河之恋

    根河之恋

    叶梅情于深,意于真,以三十八篇散文舒放自如地展示了沿途遇见的风景和土家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生命轨迹。时令不限,笔触巨细不捐,人间苦乐,兴味酸甜,真率,隽爽,文字间漫溢着生命的芳香,跳荡着顽强的精神力量。更为难得的是,文字流露出来的她骨子里的那种善意,对自然的和对人的。叶梅的散文不炫耀文字,不刻意雕琢,将写情、状物、叙事熔为一炉,真切明净,质朴秀润,在自然平实中见真趣。而她又是个擅长叙述的人,三两笔就写活一个人或一个故事,活画出一条河或一架山的个性,景物、风俗全不相同,令人心向往之,渴望能走进三峡、鄂西恩施、巴东、九畹溪、龙船河以及她笔下描绘过的所有地方。
  • 百年沉浮:走进中国体育界

    百年沉浮:走进中国体育界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描写中国体育百年风云的报告文学,既描述了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也分析了我们的不足,同时还向人们披露了重大事件的背景材料。
  • 千寻之旅
  • 寂静中召唤

    寂静中召唤

    本书侧重散文随笔进行筛选。从《点击新西部》选取了几篇,将两首诗歌揉进了散文,还将三篇小小说和四首歌词放入了“生活记忆”中。如此,这本书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大杂烩,但其内核还是散文,还是随笔。这些文章,短的只有几个字,最长的也是由片断组成。这些文章,哪怕一人、一事、一物、一句话、一本书,包括部分诺贝尔奖获奖作家材料的苦心搜集和综合利用,都曾在作者心中泛起过涟漪或涌动过波浪。潮涨潮落,都蕴含着力量和真情。所谓宁静水面,波澜深藏,如那默默的爱;所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那追问和召唤。
热门推荐
  • 妃奸帝盗:一品特工妃

    妃奸帝盗:一品特工妃

    她身为一品特工却穿越而来成为亡国之奴.他是大烟帝国第一世子,一生杀伐决断,掠夺城池.灭了她的国,杀了她的亲,这丫头竟然跟他谈合作?!渣男,恶女,史上最凶恶组合。
  • 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

    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

    谢芾主编的《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为丛书之一。《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内容涉及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赫梯狂妃战神

    赫梯狂妃战神

    黎雅,二十一世纪的功勋特种兵,精英中唯一一位帼国女杰,身手不凡,冷静聪敏,有勇更有谋。因考古学家的外祖父留给她的一把诡异的黄金短剑,卷入一场三千年前的时空之旅。等待她的是:神秘而雄伟的古老帝国,嗜血无情的王权争斗,危机四伏的阴谋杀戮,虎视眈眈的敌国入侵。西亚大陆,四国争霸、纷乱的战势将她一步步推向没有退路的历史舞台。皇城中的她,运筹帷幄,化险为夷笑谈间。战场上的她,骁勇善战,行军布阵弹指间。黄沙满天里,她浑身浴血,却如神邸临世,美丽高华的让人无法亵渎…金戈铁骑下,她延绵不断的扩展着帝国版图…卡尔,赫梯帝国的三王子。样貌出众、文武双全,冰冷的双眸中永远刻着一道孤独,尘封的心不为世事所动。可当她如女神初临之际,他的眼神开始明亮,他的热血开始沸腾,他的心又重新拥有了跳动的力量。他宠她、爱她,可为什么她眼底驻留的悲伤赶不走也驱不散?争王位,霸天下!因为只有最强的男人才有权力爱她,宠她。时代的差距,身份的悬殊,两个没有交集的心却紧紧相吸。她努力成为能站在帝王身边的女人;他拼命成为她心中唯一百分百真爱。卡尔——人生没有如果!所以,今生今世我只能爱你。拉姆西斯——黎雅,一个只懂流血的男人,竟然,为你流了泪。片段预告:(一)拉姆西斯:黎雅,留在这里。我向你保证,你将成为这埃及的女主人,将是我身边唯一的女人!所以,放弃他,选择我吧!黎雅:拉姆西斯,你知道吗?我要的,不是权力,不是地位,甚至不是名分,我要的,只有一颗心,完完整整的一颗心。拉姆西斯:我有,你要,我给!黎雅:呵,拉姆西斯,我跟这个天下,哪个重要?拉姆西斯…我的心里装着天下,难道他的心里就没有?黎雅:没有哦。他的心里,曾经什么都没有,但是现在,那里有一个我,只有我。拉姆西斯:我不这么认为!那个狡猾的男人在骗你!黎雅:我,不需要你的认同,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同。只要他说他心里有我,那我就在那里。拉姆西斯沉默。什么只要一颗心啊?她这分明是先将自己的心完全交付出去了啊。她的执着,她的坚强,全都是因为她的心依靠着那个男人啊!(二)拉瑞娜:黎雅…我…失败了啊…我…没能…没能成功呢…黎雅:不,拉瑞娜,你成功了,你成功了!你听!你听见了吗?你听见百姓们的呼喊了吗?他们在叫你达瓦安娜!拉瑞娜:达瓦…安娜?他们…是在叫我?黎雅:是的!是你!是在叫你!你听见了吗?你成功了!你做到了!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地海传奇:地海巫师

    地海传奇:地海巫师

    牧童雀鹰天生拥有法力,他渴求更强大的力量和更深奥的知识,于是选择离开故乡,前往传奇的巫师学院学习,以求出人头地。为了证明实力,他当众施展禁忌法术,召唤亡灵,却铸成大错。他召唤出的恶灵追捕着他,太古的邪恶诱惑着他。为了弥补过错,他步上了一段从未有人完成的追寻之旅,直到海洋的尽头、世界终结之处……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50个创意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50个创意故事

    本书以挖掘和激活青少年创新潜能和创意思维为主线,以培育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相关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而又不失深意的创意小故事,为当代新锐青少年推开了一道思维之门,这里有为平淡生活着色的奇思妙想,有奇峰迭起的经商致富创意,更有曾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激起朵朵涟漪的重大发明发现……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我和男主谈恋爱

    我和男主谈恋爱

    他是个作者,还是个爱弃坑的作者。于是,某一天,弃坑里的女主角从书中跑了出来……“我们很熟吗?”他怒视着身旁躺着的女人。“不熟!”“不熟,还敢爬到我床上来!”说完直接掀被起身。没想几秒,连抱带亲被她裹住:“你对我抱过、吻过、外加睡过,现在熟了吧?别想抛弃我!”
  • 大秦之歌

    大秦之歌

    神州大地群雄并起,战乱纷扰。大秦帝国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王子乱臣觊觎帝位,朝纲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被放逐的镇国公世子为了寻求救世之法,通过异宝穿越到了现代。二十年后再次回到了那个世界,一幅传奇画卷正徐徐展开...(PS:本书是一个架空历史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年代,并非历史中的秦朝。)
  • 网游之斩厄世界

    网游之斩厄世界

    自己能打不是本事,自己不用打才是本事。能保护多少人不是本事,有多少人愿意保护你才是本事。我不是英杰,但终有一天,我会是千万英杰们的统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