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7800000002

第2章 演讲(1)

进步的回退

时间:2001年12月

地点: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

当很多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民从乡村进入城市的时候,我算是一个逆行者,两年前开始阶段性地离开城市,大半时间定居中国南方一个偏僻山区——我在上一个世纪六十年代当知识青年的地方,曾经进入过我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及其他作品。我在那里栽树,种菜,喂鸡;收获的瓜果和鸡蛋如果吃不完,就用来馈赠城市里的亲戚和朋友。这是一种中国古代读书人“睛耕雨读”的生活方式,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有一位报纸记者跑到这个地方找我,对我的选择表示了怀疑:你这是不是回避现实?我说什么是现实?难道只有都市的高楼里才有“现实”?而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六十九的农民和占中国土地百分之九十五的乡村就不是“现实”?记者的另一个问题是:你这是不是要对抗现代化?我问什么是“现代化”?我在这里比你在都市呼吸着更清新的空气,饮用更洁净的水,吃着品质更优良的粮食和瓜果,还享受着更多的闲适和自由,为什么这不是“现代化”,而你被废气、脏水以及某些有害食品困扰并且在都市的大楼、地铁、公寓里一天天公式化的疲于奔命倒成了“现代化”?

问题很明显:这里有对“现代化”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回顾我们刚刚告别的二十世纪,从欧洲推向全球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浪潮,都以“现代化”为目标,甚至都曾用经济和技术的指标、甚至单纯用GDP的数量,来衡量一个地区所谓“现代化”的程度。可惜的是,经济和技术只是我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事实上,经济和技术的活动也并不都体现为GDP,如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经谈到过的家务劳动等等。在我这两年中的乡下生活里,优质的阳光、空气、水,这些生命体最重要的三大基本元素都不构成GDP。自产自给的各种绿色食品因为不进入市场交换,也无法进人GDP的统计。我所得到的心境的宁静、劳动的乐趣、人际关系的和睦、时间的自由安排等等,与GDP更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在我那位记者朋友看来,我是一个GDP竞赛中的落后者,一定生活得很痛苦,甚至已经脱离了“现实”。在中国当代主流媒体的话语中,一个作家是不应该这样自绝于“现实”的,而“现实”、“幸福”、“发展”、“文明”等等,都是繁华都市的代名词,仅仅与车水马龙和灯红酒绿相联系。显而易见,“现代”在这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发达经济和发达技术的代用符号。于是很多人以美国的曼哈顿为“现代”的图标,而把仅仅离都市十公里或二十公里之外的生活排除在“现代”之外,通常是耸耸肩,将这些明明是现代的事物、明明就存在于他们身边的事物,斥之为“传统”或者“古老”,并且在思想视野里予以完全的删除。

在一般语境之下,“现代”在中国是指十九世纪以后的岁月,在欧洲则是指十六世纪以后的岁月,可见这个概念不过是意指工业化、市场化、科学化乃至西方化的进程。这一进程带来了经济和技术的长足发展,无疑是人类极其值得自豪的伟大进步、依托这种伟大进步,我在乡下也可以用卫星天线和电脑网络来与外部世界沟通,可以获得抵抗洪水、干旱、野兽、疾病等自然灾害的有效技术手段。这就是说,我的生活和我的写作,都受益于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因此我毫无理由对“进步”,心存偏见需要指出的只是: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在历史上并没有常胜的纪录,曾经“进步”的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米诺斯文明就是公元前三千年至一千年间被所谓蛮族摧毁,同样代表着“进步”的希腊、罗马、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在公元二世纪以后也一一被所谓蛮族践踏,包括中国的长城也无法阻挡北方游牧强敌,朝廷一次次南迁乃至覆灭。那时候并没有中国现在的流行说法落后就要挨打。”人们惨痛的教训恰恰可说是“进步就要挨打”甚至“进步就要灭亡”。一直到冷兵器时代的结束,一直到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出现,世界历史的这一法则才得到改写。即便是这样,“进步”仍然只是国家强盛和个人幸福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条件。最近发生在美国的九一一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就充分证明经济的技术的进步仍存在极大局限性:全世界拥有最大GDP的国家仍然无法保护自己三千多位居民的安全。而且如果不消除这个世界很多地区日益严重的贫闲、环境破坏、教育危机等等积弊,即便我们有十个或二十个美国,恐怕也无法真正靠高科技战争来铲除恐怖主义,来铲除所有的本·拉等登。事情很清楚,就在儿——这一天,就像每一天那样,这个世界的不发达地区有两万多儿童死于贫困下的饥饿和疾病,但没有人为他们点上蜡烛,没有人为他们献上鲜花,更没有人为他们组成国际战争同盟,没收了我们视线的现代传媒甚至使我们根本不知道有这种死亡的存在。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暴力和恐怖?这种隐形的暴力与恐怖难道不是九一一袭击最为重要的全球性背景?

可以相信,很多不发达地区的这种被传媒漠视的绝望,正在演变成下一颗投向繁华都市的炸弹。一项调查表明,阿富汗极端势力的出现与该_的教育状况有直接联系。由于世俗的、西方化的学校收费太高,大部分青少年无法去这样的学校学习,而只能进入各种免费的伊斯兰宗教学校,接受一些极端宗教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思想灌输。这正是本·拉丹的重要社会基础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学费日益增高从而使贫闲家庭子弟无法上学的现象,在阿富汗以外同样广泛存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这些年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某种向美国式教育市场化的“国际惯例”急切接轨,由于很多地方管理部门官员腐败性地“搭车收费”,加上教育、出版等部门疯狂追求垄断性利润,中国的很多社会公益性事业也在受到损害,很多乡村学校的收费在近二十年来也猛增了五十倍左右,迫使很多孩子辍学。在我居住的乡村,初中綴学比例竟一度高达百分之四十。知识的阶层分化正在比经济的阶层分化更为急剧和尖锐地出现。可以想象,如果这种趋向得不到制止和纠正,当这么多青少年被抛出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之外,当他们有朝一日发现自己永远无望分享所谓现代化成果,接受各种极端思潮难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包括恐怖主义袭击在内的各种犯罪难道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吗?当我们谴责这些本·拉丹这种“反现代化”逆流的时候,那个“现代化”的市场利润狂热追求,那个受益于贫富差距扩大并且由官员、商人、知识精英等等组成的社会主流,是否正在为自己埋下恐怖主义一类的隐患?是否知道一切“反现代化”的骚动正是所谓“现代化”进程直接或间接的后果?

GDP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GDP至上的新意识形态正在掩盖这一类问题。包括很多欧洲知识分子左派,他们能够看到跨国资本对发达国家内部弱势阶层带来的损害,却很难看到跨国资本正在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损害,很难看到现代化繁荣与广大非受益地区各种极端思潮、专制暴君、宗教的原教旨化乃至邪教化等等之间的共生关系。利益正在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盲视,正在使阶层与阶层、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肓视。因此,我们需要高GDP,更需要社会公正,需要理解的智慧和仁慈的胸怀,来促成旨在缓解现代性危机的思想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所谓公正等等,无疑是一些古老和永恒的话题,没有什么进步可言。这就是我欢迎进步但怀疑“进步主义”的原因,是我热爱现代但怀疑“现代主义”的原因3因为无论有多少伟大的现代进步,也只是改变了生活的某些形态和结构,却并不能取消生活中任何一个古老的道德难题或政治难题。现代的杀人与原始的杀人都是杀人,难道有什么区别吗?现代的绝望与孤独同样是原始的绝望与孤独,难道有什么区别吗?中国古代一个大智者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曰损”,就是说在学习知识方面要做加法,在道德精神方面要做减法;也就是说,不断的物质进步与不断的精神回退是两个并行不悖的过程,可靠的进步必须也同时是回退。这种回退,需要我们经常减除物质欲望,减除对知识、技术的依赖和迷信,需要我们一次次回归到原始的赤子状态,直接面对一座高山或一片树林来理解生命的意义。有幸的是,我们的文学一直承担着这样的使命,相对于经济的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学不会像电脑286、386、486那样的换代升级;恰恰相反,文学永远像是一个回归者,一个逆行者,一个反动者,总是把任何时代都变成同一个时代,总是把我们的目光锁定于一些永恒的主题:比如良知,比如同情,比如知识的公共交流。莫言先生的长篇小说《檀香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本“大踏步地向民间文学后退”的书,其戏曲唱词般的叙事语言,使我们感受到无形的锣鼓节奏,感受到古代舞台上的温情和激情。余华先生的长篇小说《活着》,李锐先生的长篇小说《无风之树》,让我们关切一些中国当代下层贫民的伤痛,延续了中国从屈原到杜甫、到鲁迅的人道主义悲怀。我在这里还没有提到张承志的《心灵史》和张炜的《九月寓言》,这两部长篇小说在更早的时候,在中国九十年代卷人经济全球化的初期,就坚守着文学的民间品格和批判精神,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在一个迷茫时期最早的思想闪电和美学突围。优秀的作品当然还不止这一些。作为“向下看”而不是“向上看”的作品,它们都与争当都市高级白领的中国某种现代流行心理构成了紧张与对抗。对于很多中国的评论家来说,对于很多读过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批评家来说,这些作品都是“现代主义”的,应该贴上一个286、386、486之类的现代标签。他们没有看到,这些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在实现一种进步的回退,不过是古代《诗经》和《离骚》在今天的精神复活。在这个意义上,“现代主义”这顶流行的小帽子,无法恰当解释这些作品的功能和意义。

我一直是文学“现代主义”的拥护者,包括对法同尤奈斯库、普鲁斯特、加缪、罗伯葛里叶等等诸多现代作家的激进探索充满崇敬和感谢——感谢他们拓展了文学领域里想象、技巧、文体风格的广阔空间,并且率先开始了对现代性的清理和批判。但他们波戴上一顶“现代主义”的小帽子,同样是出于一种程度不同的误解。我相信,一个真正成熟的现代主义者,同时也必定是一个古典主义者,因为他或者她知道:生活是不断变化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是没有什么变化的。生活不过是一个永恒的谜底在不断更新着它的谜面,文学也不过是一个永恒的谜底在不断更新着它的谜面,如此而已。因此当一个现代主义者还是当一个古典主义者,完全取决于我们从哪一个角度来看生活,比方取决于我们观察一次屠杀,是观察它的技术手段如飞机、炸弹、卫星定位系统呢?还是观察这些技术手段之下我们已经在历史上无数次重逢的鲜血、眼泪以及深夜的烛光?在离纽约十分遥远的一个中国南方乡村里,面对全世界悼念九一一遇难荇的闪闪烛光,我深深地相信:把我们从灾难中拯救出来的伟大力量,与GDP所代表的经济和技术进步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潜藏在几千年历史中永远不会熄灭的良知和同情,是我们读到一首诗或一篇小说时瞬间的感动。为了传承这样的感动,“现代主义”文学与历史上所有的文学一样,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明白这一点,是现代主义的死亡,也是现代主义的永生。

冷战后:文学写作新的处境

时间:2002年11月20日

地点:苏州苏州大学文学院

中闺新时期文学,大体上可以分作两段来说。一段是从七十年代后期算起,到八十年代末的冷战结束。这一段的主要特点,一是“恢复”,即恢复“文化大革命”以前的文学传统,包括同学们在课本上可能读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啊,革命现实主义啊,在那个时候都获得了禁令的解除。不仅大量一度查封的作品得到再版和重印,而且所谓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等,也多是革命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延伸和再生。二是“补课”,表现为文化上闭关锁国状态结束以后,国外的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大量涌入,既补了西方启蒙主义文学之课,也补了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之课。就像刚才主持人介绍的,那时我也曾经翻译过东欧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同类推荐
  •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西窗烛 带露摘花

    《王火文集·第九卷》收录了王火曾出版的四本散文随笔集:《西窗烛》《带露摘花》《王火散文随笔集》《王火序跋集》,共收文章百余篇。囊括了王火各时期创作的各类型散文,有怀古咏史的史事随笔,带露摘花的生活抒情,也有遍访海内外的旅行游记,作品的创作感受和书评序跋。这些文字多侧面地反映出了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动经历、与之交往的同好友人、文学批评精神及人格风貌,对研究作家作品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这也是一部文集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之一。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两年的简朴生活、深入思考以及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他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湖上泛舟,在岸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在卢梭看来,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以及大部分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有着阻碍作用。
  • 劳伦斯性爱作品经典

    劳伦斯性爱作品经典

    本书是译者黑马选取劳伦斯作品中以性爱为主题的一个结集,包括散文、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节选。性爱主题作品时劳伦斯作品中较为精彩也最有其个人特色的一部分,读者从这些选篇中基本可以了解劳伦斯的情爱观,对情爱、人性、男人与女人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 独坐小品

    独坐小品

    这二年我写小说较少,散文写得较多。写散文比写小说总要轻松一些,不要那样苦思得直眉瞪眼。但我还是习惯在沙发里坐着,把全文想得成熟了,然后伏案著笔。这些散文大都是独坐所得,因此此集取名为《独坐小品》。
  • 文学体验导引(名家文学讲坛)

    文学体验导引(名家文学讲坛)

    这部批评经典,如同一场精彩的文学史之旅,从古希腊戏剧家到当下,一路陪伴的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博雅的智慧之一。阅读这本书,也就相当于聆听哥伦比亚大学最著名的文学教授讲授的一门英语系概况课程。
热门推荐
  • 金陵望汉江

    金陵望汉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岁月有乔枝

    岁月有乔枝

    路余光对于乔枝来说,是天赐的男人,他完美无缺,爱她至极。某次采访。问她:“你和路先生是什么时候认识的?”“高中。”她笑着回答。“真是幸运又幸福。”主持人感叹。“那路先生的缺点是什么?”“嗯,这个啊……腹黑,死傲娇,占有欲强,爱乱吃醋。”“呃……”主持人满脸黑线,这可是路先生叫她问的呢。”那,那优点呢?”主持人扬起笑脸,再问。“优点?他没什么优点。”主持人正欲开口,乔枝却抬头,对着前方说:“唯一的优点就是非常爱我。”
  • 仙影留踪

    仙影留踪

    仙之道,抢也,夺也,掠也。大道之境,世人皆向往。
  • 末世胶囊系统

    末世胶囊系统

    林城得到了一个奇怪的系统,这个系统所兑换出来的物品竟然可以变成轻便的胶囊随身携带,只要他想,完全可以把沉重的房屋汽车装在口袋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得到如此神器的林城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马上要面临的,是一场波及全球的巨变!
  • Plato and a Platypus Walk Into a Bar

    Plato and a Platypus Walk Into a Bar

    Here's a lively, hilarious, not-so-reverent crash course through the great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schools, concepts, and thinkers. It's Philosophy 101 for everyone who knows not to take all this heavy stuff too seriously. Some of the Big Ideas are Existentialism (what do Hegel and Bette Midler have in commo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how to express what it's like being stranded on a desert island with Halle Berry), Feminist Philosophy (why, in the end, a man is always a man), and much more. Finally—it all makes sense!
  • 霸王式爱:赤王的垂恋

    霸王式爱:赤王的垂恋

    一只黄金手镯,穿越古老诡异的沙漠帝国,只为找寻一句爱情,然而我却迷失在,黄金般耀眼的赤国,落花飘零的湖畔,一头火红的长发,狭长的蓝色眼眸没有一点温度,但总觉得似曾相识,这个人,就是赤国的王?(本人第一部作品,呵呵!)(已更新完毕!!)
  • 初学记

    初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团队第一

    团队第一

    《团队第一:团结、服从、协作、沟通》写了: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盛行的时代了,我们不需要特立独行的英雄,而是需要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集体。成功靠朋友,跋涉的险选中离不开支持与鼓励;成长靠对手,困难与挫折能给予你亨炭的经验;成就靠团队,完美无缺的台作才能让你登上理想高峰!
  • 纨绔公子溺爱妻

    纨绔公子溺爱妻

    他是丞相府的嫡出大少爷,同时也是京城的第一纨绔,整天吃喝玩乐,好赌成性,终日流连赌馆。她是大将军府唯一嫡女,从小在边关长大。一场赌注,她选择了京城第一纨绔,舍弃了当太子侧妃的机会,这让她沦为京城的笑柄。一场赐婚,她成了他的未婚妻,皇权至上,既然无力抗争,那么,她只好逆来顺受。可是,这个纨绔公子,怎么跟传言不一样呢?是哪里出问题了么?……当他为了她,剥去纨绔的外衣,把原本的一切展现在世人面前时,是谁乱了芳心?是谁悔青了肠子?又是谁,还在筹谋算计?……场景一:英俊帅气,迷倒众生的太子殿下,笑盈盈地看着面前美丽的女子,蛊惑地道:“沐小姐,今天,我给你两个选择。一、嫁给我,当我的太子侧妃;二、选择丞相府的凌言公子,嫁给他为妻。”沐瑶看了英俊迷人的太子一眼,再看了看懒懒散散地站在太子身边,一副不以为然的纨绔公子,微笑着道:“请问,还有第三种选择么?”太子摇摇头,邪魅一笑,道:“没有了。”沐瑶无奈地道:“那么,我只能选择嫁给凌公子了。”太子几乎惊掉了下巴,旁边一大群羡慕嫉妒恨的女人,开始不再羡慕嫉妒恨了,只是用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沐瑶,而一旁的纨绔公子,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眼里破碎出一丝光亮……场景二:沐瑶优雅地走进赌馆,众位纨绔子弟都看着这个美丽优雅的女子,眼里闪过一丝羡慕。有人大声喊:“言少,你的夫人来找你了,不得了罗,夫人都找到这里来了,看来言少以后还是少来吧。”众人屏住呼吸,等着看第一纨绔如何跟面前的女子发飙,谁知,俊美的男子看着自己的娇妻,宠溺一笑,道:“小瑶,你来了?马上,我就可以赢光这些人的钱了呢,你喜欢的白玉床,我已经让天下第一巧匠打造好了,到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就等着把床抬回家吧。”只见女子笑了一下,那一笑,如昙花一现,美得令人窒息,她轻启朱唇,温柔地道:“相公,家里还差这点小钱么?为了区区一张白玉床,还让你如此奔波,人家多过意不去啊。”“可是家里的钱,我都已经给了娘子了啊,我要用自己的钱,给娘子买白玉床呢。”“你真傻,我的不就是你的么?”“嗯,娘子说的有道理,那就不赌了,风影,把东西收一收,回去了。”“是,公子。”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两人离去的方向,再看看风影收起来的一大袋子银票,如果这些是小钱,请问,什么才是大钱呢?……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请亲们放心跳坑,谢谢!
  • 万古修真图

    万古修真图

    千年化灵只为飞升,万年修仙可得长生否?天道至公,不眷苍生。敢问苍茫,何人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