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7500000003

第3章 舰载导弹武器(1)

导弹是“导向性飞弹”的简称,是一种依靠动力装置高速飞行、依靠制导系统控制飞行轨迹、用于攻击指定目标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其任务是把炸药弹头(战斗部)或核弹头送到目标或其周围爆炸,进而摧毁目标。

导弹一般由动力系统、制导系统、弹头部分和弹体结构等四部分组成。动力系统即弹载发动机,其作用是推动导弹向前飞行并逼近目标;制导系统是导弹的大脑,用于控制导弹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等,使之最终稳定而准确地飞向目标;弹头部分即导弹的战斗部,亦即导弹上会爆炸的部分,它是毁伤目标的最终载荷;弹体结构即导弹弹体本身,用于安装弹上各分系统,其某些组件(如弹翼)还用于执行制导系统发出的飞行控制指令。

导弹的起源与火药和火箭的发明密切相关。大约在13世纪,中国人发明的火箭技术逐渐传入欧美国家并开始用于军事。1846年,英国人发明了无导杆火箭并用于实战, 80年之后的1926年,美国人第一次发射了一枚无控液体燃料火箭。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电子、高温材料和推进剂技术的发展,德国率先开始了火箭式导弹的研究,并在几年内推出了飞航式导弹V-1和火箭助推式导弹V-2。自此,人类战争开始跨入导弹时代。

1944年6月13日,当英国人还沉浸在诺曼底登陆胜利的巨大喜悦中时,伦敦上空突然有几个喷着火焰的“怪物”呼啸而来,伴随着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声,伦敦的大街小巷顿时成为一片火海,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不绝于耳,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惊呆了。这就是德国人用刚刚研制的V-1、V-2导弹从欧洲大陆西海岸向英国发起的跨海攻击。幸运的是,由于V-1、V-2导弹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制导和控制系统,可靠性较差,加之弹着点散布较大,此次跨海攻击只是对英国人起到了震慑和骚扰等心理层面的作用,实际战果甚微。但是,应该承认,作为现代导弹的开山之作,V-1、V-2导弹对此后导弹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先驱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 结束后,欧美一些国家从德国对英国发动的跨海攻击中获得启示,意识到了导弹在未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遂后便启动了导弹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瑞典等国相继开发成功一大批新型战术导弹并陆续装备部队。1953年,美国曾在朝鲜战场使用了电视制导导弹。不过,这一时期的导弹造价昂贵,命中精度低,结构重量[1]大,可靠性也较差。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战争的需求,导弹武器进入了如日中天的大发展时期,采用不同的动力系统、制导体制、战斗部的各型导弹层见叠出,导弹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飞行速度、机动性能和抗干扰能力获得大幅度提升。这一时期,战术导弹的发展出现了全面更新换代的局面,一系列独擅胜场、专用于攻击活动目标的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更是捷足先登,率先投入装备。

导弹的使用扩大了战争的规模和范围,增大了战争的突然性和破坏性,加快了战争的进程,也极大地影响着战争的结局。从20世纪60年代的中东战争、70年代的越南战争、80年代的马岛战争再到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21世纪之初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导弹的作用可以说已从“小试牛刀”发展到“一锤定音”。美国海军“战斧”导弹在近年来局部战争中长途奔袭的“独往独来”和“目空一切”更是向世人昭示了这样一种理念:由于导弹的出现,“未曾谋面,胜负已定”的战争情景已不再是天方夜谭,攻击一方以“零伤亡”取得胜利的战争奇观也不再是神话。

导弹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装药种类,可分为常规导弹和核导弹;按作战性质,可分为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按飞行方式,可分为弹道式导弹和飞航式导弹;按飞行速度,可分为亚声速导弹、跨声速导弹、超声速导弹和超高速导弹等;按发射位置和攻击目标,可分为地地导弹、空空导弹、舰舰导弹、地空导弹、舰空导弹、空地导弹、舰地导弹、舰潜导弹、潜地导弹、空舰导弹、岸舰导弹等;按携载和发射平台,可分为舰载导弹、机载导弹、车载导弹等。

本书主要讨论水面舰艇携载发射的各种导弹。

第一节 舰载反舰导弹

所谓反舰导弹,系指由多种携载平台(水面舰艇、水下潜艇、空中战斗机、岸上设施等)发射的、用于攻击水面舰艇的精确制导武器。本书只涉及舰载反舰导弹。

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埃及人用苏联刚刚开发成功的舰载“冥河”反舰导弹一举击沉以色列近2000t级的“埃拉特”号驱逐舰,首开人类历史上反舰导弹击沉水面舰艇的先河,举世为之震惊。1973年,中东地区又爆发了“斋月战争”,阿以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海上导弹大战,结果以色列人用自制的“迦伯列”反舰导弹先后将埃及和叙利亚的11艘舰艇送入海底,报了“一箭之仇”。1988年4月,在美国对伊朗实施的“螳螂”报复行动中,美国海军“辛普森”号护卫舰和伊朗海军“乔森”号导弹艇不期而遇,随即用导弹展开对攻,伊朗人首先向“辛普森”号发射了“鱼叉”导弹,但因受到美舰的干扰而偏航栽入海中,而美国人向“乔森”号发射的“标准”防空导弹却准确命中其上层建筑,美国人乘势再射2枚,连续饮弹几枚的“乔森”号最终葬身大海。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反舰导弹更是立下赫赫战功,显示了强大的作战威力。

大量战例表明,一枚造价仅40万~50万美元的反舰导弹就足以击沉或重创一艘造价高达数千万乃至数亿美元的中大型水面舰艇,效费比高达100~500倍,着实令人瞠目。军事专家指出,未来的海上战争将会是一场导弹大战,而素有水面舰艇“克星”之美誉的反舰导弹无疑将扮演“独步海洋、傲视群雄”的“领衔”角色。

一、“鱼叉”反舰导弹

“鱼叉”(Harpoon,亦称“捕鲸叉”)导弹是美国海军第一种用于攻击水面舰艇的全天候多用途导弹,也是西方国家迄今使用最广泛的反舰导弹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导弹之一。目前,美国海军的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F/A-18、S-3、B-52、P-3等飞机以及核潜艇都装备着“鱼叉”导弹。

“鱼叉”导弹由美国麦道公司(现归属波音公司)于1969年开始方案论证,1971年正式开始研制,1972年进行首次试验,1976年又进行了一系列水上发射试验,1977年初完成作战鉴定,同年10月投入批生产,随之交付服役。

“鱼叉”导弹是一种多用途、多平台发射的超视距反舰导弹,现有机载型AGM-84、舰载型RGM-84和潜载型UGM-84三种型号。三型导弹的总体布局、弹体结构、战斗部、制导系统、主发动机、电子对抗系统和导引头等都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机载型AGM-84未装固体火箭助推器。该导弹的主要用途是对水上目标(包括各种舰艇、商船及其他水上平台)作战,具有全天候攻击能力,曾在多次实战中小试身手:两伊战争中,伊朗舰艇发射的“鱼叉”舰舰导弹击沉伊拉克一艘快艇;1986年3月,美国航空母舰(简称航母)A-6E攻击机和“约克城”号巡洋舰分别发射多枚“鱼叉”空舰导弹和舰舰导弹,击沉击毁利比亚多艘轻型护卫舰;1988年4月,伊拉克海军从空中和海上发射“鱼叉”导弹,击沉伊朗“萨汉德”号护卫舰和“沸油”号导弹艇;1991年海湾战争中,沙特阿拉伯海军又用“鱼叉”舰舰导弹击沉了1艘伊拉克布雷艇。

“鱼叉”反舰导弹弹长4.63m(舰载型)和3.85m(机载型);弹径343mm;翼展914mm(折叠后463mm);发射重量682.7kg(舰载型)和519.5kg(机载型);最大射程124km;巡航高度61m;巡航速度为马赫数0.85;动力装置为J402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2.9kN(舰载型另加装有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制导方式为中段惯性制导和末段主动雷达制导(最新型号改为GPS辅助惯导加红外末制导);战斗部为半穿甲爆破型(最新型号改为高爆侵彻型),重221.6kg,配用延时触发和近炸引信;单发命中概率接近95%。

“鱼叉”导弹由弹体、弹翼、制导控制部分、动力装置和战斗部组成。弹体呈圆柱形,头部呈蛋形,中部和尾部各有两对呈×型配置的弹翼和控制尾翼(均可折叠),由铝合金材料制造;制导和控制部分装在弹体前部的制导舱内,包括末制导雷达导引头(重34kg,装有小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天线)、中段惯导装置(重11kg,由数字计算机、自动驾驶仪及控制装置等组成)、短脉冲雷达高度表、接收和发射天线、控制尾翼的执行机构等;动力装置包括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单轴涡轮喷气主发动机;战斗部装在制导控制部分之后,为钢壳体结构,长900mm,直径340mm,内装炸药40kg,外形呈圆柱形,命中目标时有良好的防跳弹性能和强大的穿甲爆破能力,不直接命中目标时可靠近炸后的高压冲击波和弹体破片重创目标。

舰载型“鱼叉”导弹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由载舰探测设备(包括目标搜索雷达、电子对抗系统、战术数据系统等)对目标进行探测;发现目标后,雷达就把目标数据传送给火控系统,同时,电源接通,弹载电子设备和电池进入工作状态;火控系统利用目标数据和载舰运动数据计算飞行弹道,编制飞行程序,并向弹载计算机输入有关数据;一旦目标进入射程,发射人员即启动发射;火箭助推器立即点火,将导弹推至700m的弹道最高点;随之,助推器燃尽并分离,主发动机开始工作,导弹降至61m的高度作巡航飞行;导弹飞抵目标一定距离时,导引头开始搜索,捕获目标后“锁定”不放,由主动雷达控制飞行;距目标约1.5km处,导弹突然跃升到一定高度,接着以大约30°的俯冲角度直扑目标,直至将其摧毁。

潜载型“鱼叉”导弹采用无动力运载器,由潜载标准鱼雷发射管发射,隐蔽性极好,出水弹器分离后的工作过程与舰载型基本相同。出于种种考虑,美国海军潜艇在1997年后基本上已不再列装“鱼叉”导弹,甚至原先装备的“鱼叉”导弹也被“战斧”对地攻击导弹取而代之。有意思的是,潜载型“鱼叉”反舰导弹在许多外国海军中不但未受“冷遇”,反而大行其道,德国、荷兰、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海军潜艇就装备有大量的“鱼叉”反舰导弹。

自1977年投入服役以来,“鱼叉”导弹进行了一系列升级改进,战术技术性能日趋完美。最初的 A(R)GM-84 Block 1A 型“鱼叉”用于直接攻击目标,采用末段跃升俯冲攻击方式;1982 年推出的 Block 1B 型采用了先进的无线电导航技术,降低了掠海飞行高度,克服了末段跃升方式容易被目标舰近防武器系统拦截的缺点;1984年推出的Block 1C 型可在发射前选择目标搜索图形,可沿可变弹道逼近目标,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而且换用了燃料,射程增大到 140km;1992 年推出的 Blcock 1D 型加装了 0.6m长的燃料箱,可多载燃料32kg,飞行时间延长,射程增至200km以上,而且更新了导引头,改进了控制系统,使其具备了再次攻击能力和更强大的机动和抗干扰能力,作战灵活性和攻击可靠性都大大提高;1994 年推出的 Block 1E 型(又称“斯拉姆”)又配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制导装置,拥有了在敌方防区外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投入使用。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美国海军战略的调整(由远洋作战转向近岸作战),波音公司又开始研制“鱼叉”Block 2 型导弹,用于攻击浅水海域目标和近岸目标。2001年11月,美国海军对“鱼叉”Block 2 型导弹进行了飞行试验。试验在美国海军空战中心的海上靶场进行,“鱼叉”Block 2型导弹由“阿利 伯克”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德凯特”号发射,对 Mk-35 SEPTAR 近岸靶舰进行了攻击,验证了其良好的近海作战能力。

目前,“鱼叉”反舰导弹的改型升级工作仍在进行。波音公司正在实施一项“鱼叉”Block 3型导弹的预研计划,旨在进一步提高“鱼叉”在未来一些年内的作战能力。波音公司宣称,作为一种超视距武器,“鱼叉”Block 3 型导弹的三种概念方案正在论证之中。

自 1977 年投入服役以来,“鱼叉”Block 1 型导弹已生产近 8000 枚,除装备美国海军110多艘主力战舰和数百架战斗机(装备量达2500枚以上)外,还装备了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台湾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军,是除法国“飞鱼”导弹外世界上装备最多的反舰导弹,近期装备量估计已突破万枚。到2007年为止,新款“鱼叉”Block 2 型导弹也已生产了 2000 枚以上,波音公司已获准将其推向国际市场,首批订户有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和中国台湾。

同类推荐
  •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间谍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采取非法或合法手段、通过秘密或公开徐径窃取情报,也进行颠覆、暗杀、绑架、爆炸、心战、破坏等隐蔽行为;被派谴或收买来从事刺探机密、情报或进行破坏活动。
  • 108影响人类的重要战争

    108影响人类的重要战争

    远处的金戈铁马,近处的硝烟战火,不曾淡忘的烽火传奇,无法释怀的人间悲剧。本书按时间顺序,精选了影响世界的108个中外战争。从公元前14世纪末首次有史料证实的埃及——赫梯战争开始,到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时间跨度将近3500年。本书的108个战争囊括了人类有史以来有据可考的历次重大战争。其中对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次世界大战作了重点评介。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马恩河之战、凡尔登之战和日德兰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莫斯科保卫战、偷袭珍珠港、中途岛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冲绳之战和柏林会战等重要战役。
  •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特种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具有“陆战之王”的美称,通常装有一门火炮和多门自动武器,有的带有穿甲弹,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极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突击能力,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在经历生离死别后,植物人唐心怡终于醒了,为了爱人逐渐颓废的兵王何晨光也因此回来了,两人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同时,唐心怡的醒来也唤醒了何晨光的斗志,一代兵王也逐渐成熟起来了,在以后的作战任务中也越战越勇,尽显军人的铁骨军魂,若干年后何晨光之子何晨心也毅然参军,之后进入特种部队,一代更比一代强。
  • 弃士

    弃士

    在纷乱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一切,默默无闻的为自己的信仰奉献着,甘愿不让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弃士。QQ书友群:612053401,欢迎大家加入
热门推荐
  • 优秀小学生应该诵读的好句好段

    优秀小学生应该诵读的好句好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事情。一代伟人邓小平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确如此!素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见闻的年龄,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也有很强的可塑性,必须抓住这个阶段对他们着力进行培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将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 别喊我大侠

    别喊我大侠

    西北荒芜,皇城锦绣,草原征战,孤岛惊魂,一剑惊红尘,一语难罢休。
  •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莫泊桑(走近世界文豪)

    “走近世界文豪”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让我们随着这套丛书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地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 威尼斯之死

    威尼斯之死

    《威尼斯之死》书里说,太阳使理智和记忆混乱迷失,使人的灵魂因为纯粹的快乐和执着眷恋它所照射的最美丽的物体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个物体,才有可能达到更高的境界。爱神模仿数学家,为了把抽象的概念传授给迟钝的孩子,必须借助于具体的模型;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 The Research Magnificent

    The Research Magnific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雌性的草地

    雌性的草地

    文革时期,一群年轻的姑娘被派往中国西北荒凉的大草原,她们组成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集体--女子牧马班,在恶劣的草原气候和环境下牧养军马。故事从"小点儿"这个有乱伦、偷窃、凶杀行为的美丽少女混入女子牧马班开始,从她的视角观察这个女修士般的集体。她们的青春和人生被荒诞的崇高与神圣所扼杀,年轻的肉体与灵魂最终都先给了所谓"理想"的祭坛。
  • 诡异修仙世界

    诡异修仙世界

    若是可以选择,周凡永远不想降临这个世界,因为他感觉到了这个世界对他极大的恶意!心口浮现的寿数就像一个计时炸弹,在滴滴答答倒数着他的寿命,寿数尽头时,将会有恐怖存在夺去他的生命作为短命种必须加入死亡率高的村巡逻队,面对着层出不穷的怪谲,每天挣扎求存。白天受到暗处的极恶极贪婪目光窥视,夜晚作梦时还会被拉进怪异的灰雾空间。周凡有时候怀疑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出这个的新手村?更别说踏上修真之路,增加自己的寿命了。诡秘莫测的游怨,挣扎求存的人族,神秘危险的辽阔地域……欢迎进入修仙世界。
  • 今昔岁月

    今昔岁月

    本书是作者的回忆录,包括“少年时期”、“投笔从戎到部队转业”、“在阿城的二十年”、“改革开放来到四川”、“在东方电气集团”等部分。
  • 遯斋闲览

    遯斋闲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聪明孩子都在玩的数学游戏

    聪明孩子都在玩的数学游戏

    奇特故事,全新视角,带孩子去数学王国里领略数学的魅力与魔力。这里不再是抽象的图形和数字,每一个数学问题和游戏背后都蕴藏着身边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在读故事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懂道理,日积跬步,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处理难题能力都会有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