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6300000003

第3章 艰难的起飞

俄罗斯的军用航空开始得并不晚,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中,俄军就使用气球为炮兵观察,为炮兵指示目标。但俄罗斯在重于空气的固定翼飞机的探索中落后了。美国人莱特兄弟在1903年12月17日首次成功地把重于空气的飞机飞上天空,法国人路易 布莱里实(Louis Bleriot)在 1909 年 7 月 25 日成功地飞越了英吉利海峡。俄罗斯这才开始关注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领域。早期俄罗斯飞机基本上都是从法国进口散件组装而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正当俄罗斯急需大量扩建自己的空中力量时,法国连自己的要求也满足不了,便中断了对俄罗斯的供应。俄罗斯航空工业反而因祸得福,开始了艰难的起飞。这期间涌现了诸如伊戈尔 西科斯基和尼古拉 茹科夫斯基等俄罗斯的航空先驱。

西科斯基是从精英的圣彼得堡理工学院毕业的,但他是一个实干家,除了捣鼓用橡皮筋作动力的直升机外,还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架4发动机飞机“俄罗斯骑士”号(西科斯基自己称之为“大块头”)。西科斯基在学习飞行时,曾因为蚊子掉入发动机汽化器里堵塞油路而差点坠机丧命,从此他下决心要设计多发动机飞机,以解决一台发动机故障后的飞行安全问题。西方对俄罗斯的航空技术嗤之以鼻,根本不相信这样巨大的一架飞机能飞起来。但西科斯基不仅亲自首飞,还证明了乘客在飞行中可以在机舱里走动,而不至于引起飞机的平衡和控制问题。不过“俄罗斯骑士”的运气不好,在一架小飞机着陆过程中从低空飞过时,一台发动机脱落,掉下来正好砸在“俄罗斯骑士”上,飞机被毁。西科斯基正好趁此机会,设计了更大的“伊利亚 莫若梅茨”号。这是以俄罗斯传奇中一个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这起先是作为豪华客机设计的,有舒适的藤椅、暖气、电灯和专用的客舱。1913年12月10日,“伊利亚 莫若梅茨”号载着16名乘客,从圣彼得堡飞到基辅,中间只着陆一次进行加油,创造了载客民航的历史。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伊利亚 莫若梅茨”成为历史上第一架战略轰炸机,可以携带800千克炸弹和9挺机枪,发动机还有5毫米装甲。“伊利亚 莫若梅茨”共生产了73架,在战争期间出击400次以上,总投弹量65吨。强大的机枪火力使德国空军的战斗机不大敢靠上来拦截,在某种意义上奠定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重型轰炸机的基本设计特征。1916年9月2日,“伊利亚 莫若梅茨”首次在空战中被击落,但在被击落之前,也把前来拦截的4架德国“信天翁”式战斗机打下来3架。整个战争中,共有3架“伊利亚 莫若梅茨”被击落,但德国战斗机被击落40架以上。

不过西科斯基的成就主要在移民美国后取得。相对而言,茹科夫斯基对俄罗斯航空事业的贡献更大。茹科夫斯基毕业于著名的莫斯科大学,后任教于著名的帝国技术学校,也就是今天的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茹科夫斯基毕生致力于航空理论的研究,首先用数学解释了升力的环流理论,将升力和速度用数学关系联系起来,并设计了前缘圆浑、后缘尖锐的理想翼型。茹科夫斯基还建立了俄罗斯的第一个风洞。十月革命后,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下,茹科夫斯基创建并领导了著名的中央流体力学研究所(Tsentralniy Aerogidrodina micheskiy Institut,Ts AGI)。从1919年建立到现在,Ts AGI一直是世界航空理论研究的领导中心之一。通过Ts AGI,一大批年轻的苏联航空人才在茹科夫斯基的领导下成长起来,其中不光有从事理论科学的研究人员,也有从事实际工程设计的工程师,如安德烈 图波列夫、帕维尔 苏霍伊、亚历山大 米库林(著名发动机设计师)等。

帝俄空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没有多少突出的表现,但军事航空的种子已经播下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帝国主义和保皇派的包围之中,红色空军在保卫苏维埃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在20世纪20年代前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尚未消失,残存的万国牌飞机极度缺乏备件,苏维埃经济极端困难,广袤但本来就不太富裕的国土遍布了内战的疮痍,苏联没有能够在航空领域有所作为。

1924年斯大林上台,他集中力量、不计代价地推行重工业化,航空工业也跟着起飞。这个时期由波利卡波夫设计的波-2轻型多用途飞机成为历史上产量最大的飞机,其4万多架的产量纪录至今没有人能够打破。在图波列夫领导下由苏霍伊具体设计的ANT-25创造了超远程飞行纪录,从莫斯科直飞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圣哈钦托(St Jacinto)。

但是,巨大的数量并不能掩盖技术水平上的差距,创纪录的飞行也难以掩盖苏联战斗机已经落后于时代的窘境。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志愿军空军参加了共和派一方的作战。前往援助的志愿军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依然是速度较快但机动性平平的单翼战斗机I-16和机动性优良但速度较小的双翼战斗机I-15。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包括米格-3在内的更先进战斗机才终于开始进入现役,这是年轻的米格设计局的第一个重要产品。由于源自最高统帅部的巨大的指挥失误,先进战斗机并没有改变与德国作战初期的败局。在纳粹德军空地协同的突然袭击面前,苏联红军西线空军一败涂地。但飞行员的力量保留了下来,飞机的设计和生产的体系保留了下来。没有多久,苏联红军飞行员就驾驭着包括米格-3在内的战斗机重返苏联的天空。经过4年艰苦卓绝的战斗,最后主宰了柏林的天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苏联航空也由起飞走向辉煌。

同类推荐
  •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墨翟曾提出过物质微粒说,他称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思是不能再被分割的质点。但在战国时代,有一本著作《庄子·天下篇》中却提到了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个短棍今天是一尺,明天取一半,余二分之一尺,后天取一半,余四分之一尺,以此类推,永远没有尽头。当然,这里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用什么方法分割的问题。但在那个时代,我国古代学者就能用思辩的方法来这样提出问题,是难能可贵的。
  • 3D打印:知道这些就够了

    3D打印:知道这些就够了

    本书适合对3D打印有兴趣,却不太了解的读者,同时本书也涉及一些比较深入的话题,即使是3D打印方面的专家也能有所收获。若你想快速了解3D打印,那么短小精悍的本书绝对能满足你的要求,直接阅读吧!
  • 新编摩托车故障检修精选280例

    新编摩托车故障检修精选280例

    本书精选目前比较流行的多款新型摩托车故障为例,详细介绍了故障的诊断思路及检查方法,分析故障产生的根源,讲解故障排除的方法,让读者分享维修实战过程,学到故障检修的经验与技巧。
  • 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刘芳主编的《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中国人的骄傲——神舟家族》内容涉及神舟家族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今天,我们穿的、住的、用的都可能是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那些看似柔弱的纤维却比钢铁还硬百倍,战机只要刷上特殊的材料就能躲避雷达的探测,这就是特殊材料的魅力。
热门推荐
  • 合欢树

    合欢树

    我跟兰姐在网上聊得火热的时候,父亲打电话来说有人正在拆的治安亭,让我快帮忙想想办法。兰姐是我门对门的邻居,有个接近白痴的网名,迷惘。有人要拆的治安亭?我电脑都没关,飞也似地跑了出去。物业管理公司的几位保安在拆治安亭,指挥的是肥队长。这位肥队长与我倒是有点交情,几个月前朋友请喝酒,他刚好也在;之后,我们在小区内遇见就停下来互表景仰之情,敬支烟什么的。治安亭和旁边的合欢树都长一块了,树冠几乎把整个治安亭都包裹在里头。亏了这一左一右两棵合欢树,在大热天的时候,在这个一半铝合金一半玻璃的治安亭里头呆得下去。
  • 未亡日

    未亡日

    一百年后的世界是怎样的?一口吞掉一个脑袋的裂角蜥有没有见过?打不死还会分裂的星障人有没有见过?大脑被移植到巨兽身上的美少女有没有见过?聂雍:这些我都(哔——)见过!吐槽之王聂雍沉睡一百多年后醒来,展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个怪兽侵吞人类城市的世界,而这些变异物种的出现,与BUC生物公司进行的基因与人体实验相关。为了生存,聂雍加入了联盟国家战队基地,也认识了许多奇怪的朋友:无所不知的影子,冰山队长沈苍,爱酒也爱远航的威尔逊,风流花心的叶甫根尼队员……紧张又刺激的冒险终于开始!死亡、背叛、牺牲、失去,造成这一切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 赢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赢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有钱人是社会的胜利者,也是强者。在有钱人与穷人的对决中,总是以有钱人的胜利而告终。
  • 奈飞文化手册

    奈飞文化手册

    一本对奈飞文化进行深入解读的力作。2009年,奈飞公开发布了一份介绍企业文化的PPT文件,在网上累计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被Facebook的CFO谢丽尔·桑德伯格称为“硅谷重要文件”。本书是奈飞前CHO,PPT的主要创作者之一帕蒂·麦考德对这份PPT文件的深度解读。本书系统介绍奈飞文化准则,全面颠覆20世纪的管人理念。在这本书中,帕蒂·麦考德归纳出8条奈飞文化准则,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奈飞为什么要对传统的企业文化理念发起冲击,以及它在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究竟提出了哪些颠覆性的观点。各类企业打造自己的“奈飞文化”的行动指南。《奈飞文化手册》通过特别的章节设计,方便企业管理者将之运用到自己的企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奈飞文化”。
  • 赦免之日

    赦免之日

    本书作者为奥斯卡金奖外语片《入殓师》导演泷田洋二郎重金签约作者,被称为“中国的东野圭吾”!以罪孽洗清罪孽,用死亡救赎死亡。41年,7条人命,9段匪夷所思局中套局的连环故事。当末日终于来临,设局者能否得到赦免?
  •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讲述了英国绅士福克先生以两万英镑为赌注同朋友们打赌,只用80天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小说以打赌开头,中间穿插探险故事、异域风情、爱情故事等。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作品形象而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开创了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
  • 典当诸天

    典当诸天

    莫棋,一个家族默默无闻的少爷,一夕之间背负了家仇族恨。在经历了生死逃亡之后,意外获得了一个神奇的当铺,在这里,只要是你所拥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典当。比如一杯水,一方空气,一缕阳光,一寸光阴,一个世界……当然,你也可以从这里获取你想到的东西,只要你能出得起价钱,金钱、女人、青春、美貌……生命、长生不老、甚至一方宇宙,这些全都不在话下。当莫棋拥有了一个这样的神奇当铺之后,他将何去何从,敬请期待《典当诸天》!!!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蒋勋说红楼梦5-8辑(套装共4册)

    蒋勋说红楼梦5-8辑(套装共4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考古发现(走进科学)

    考古发现(走进科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失落在沼泽地里的遗宝在哪里、“黄金城”的宝物在哪里、“圣殿骑士团”的珍宝藏在何处、法兰西迷宫的宝藏在何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