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2900000008

第8章

商朝人特别信神,文武百官对武丁的话不敢不信,但是朝上之人竟无人知这傅说是何人。他们便问武丁那位贤士相貌如何,武丁便把傅说的长相讲了一遍,手下人赶忙到各地百姓中寻找去了。

不久,有人告诉商王武丁说,在傅岩有个奴隶叫傅说。武丁忙派自己的侍从去察看,果然和武丁说的一摸一样,便给他解开绳索,把他带到了宫中。

武丁听说傅说来了,急忙迎上前去,大声喊道:“不错!这就是我梦见的那位贤士。”

于是派人给傅说脱掉奴隶的衣服,换上一身崭新的衣服,并当即宣布解除他奴隶的身份,拜他为相。

傅说仅有了三年的时间,就帮助武丁将商朝治理的井井有条,商朝逐渐兴盛起来。

武丁求才,可谓是处心积虑、用心良苦,他用自己的智慧换来了傅说的相助。事实证明,他的苦心是值得的,正是因为有了傅说的帮助,商朝才更快地强大起来,人才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作用真是太大了。

历史上有些人对于贤者的追求几乎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便是把“人才为本”的理念表现到了极致。

刘备的祖先是西汉的宗室,此后家世没落,到了刘备这一代便以织席做鞋为生。刘备胸怀大志,恰遇东汉末年,各地割据称雄,统一天下成了他最远大的理想。刘备深知,欲称雄于乱世,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地盘,二是须有能人相助。

起初,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没有多少兵马,而是四处奔命,寄人篱下。为了摆脱这种窘境,他四处访求贤才,希望能找个有智谋的人来辅佐自己。

刘备得知诸葛亮是个人才,就很想见到诸葛亮,为表示诚意,他冒着严寒,亲自到隆中去拜请。

第一次恰巧诸葛亮外出。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斋戒三日,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也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第三次访诸葛亮。这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谦恭的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决定出山辅佐他。在他的茅庐中,他将天下大势,向刘备作了一番精辟的分析,并提出了实现统一的战略思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势力马上发展起来。

刘备爱惜人才,打天下更是主张人才为本的观点。得到能人相助后,他能始终礼贤下士、放心而用之,这使他往往能够事半功倍,也使蜀国迅速发展成当时的三强之一。

一个有才能的人,对于国家来说可谓是举足轻重,智慧而贤能的良臣能够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而那些庸才只会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唐玄宗深明其理,他就是位视人才为财富的贤君。

唐朝时,姚崇文章写得好,在文臣中可谓出类拔萃,玄宗决定拜他为相。

开元元年十月,玄宗正式宣布任命姚崇为宰相,但是姚崇却并不拜谢。到了晚上,姚崇跪拜在玄宗的面前,对玄宗说:“我想建议十件大事,如果陛下对这十件事不能实行,那我也就不敢接受任命。”

接着,姚崇说:“这十件事分别是:一、实行仁政;二、几十年不求边功;三、不许宦官干预政事;四、杜绝非正式的入仕途径;五、确立法纲纪网;六、严禁贿赂风气;七、停止建造寺观宫殿;八、要以礼法对待大臣;九、允许直言谏诤;十、限制后妃、外戚干政。”

姚崇的这十条建议是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一整套施政纲领。玄宗对这些建议大加赞赏,也更坚定了他重用姚崇的决心。在玄宗的支持下,姚崇开始了拨乱反正、振兴唐朝的伟大变革,开启了辉煌的“开元之治”。

玄宗对姚崇极其信任,放手任用。有一次,姚崇为了一件小事而前去向玄宗请示,玄宗却仰视殿顶,充耳不闻。姚崇不知其故,忐忑的退下堂去。

一旁的大臣问玄宗其中的原由,玄宗说:“我委托姚崇处理政事,大事理当共议,小事岂有必要一一相烦。”

姚崇这才明白了玄宗的良苦用心,从此大刀阔斧、当机立断,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在他的整治下,朝中充满了开明的风气。玄宗把姚崇的功绩都看在眼里,他深信“以人为本,事半功倍”的道理,因此对姚崇非常的礼待。每次姚崇进宫议政,玄宗总是起立相迎,离开时也是送到殿门。

玄宗对人才的重用最终取得了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元初期政治逐步清明,“十事要说”逐一得到了实现,由此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历史性篇章。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他们或是精于兵法,或是深谙治国之术,又或是擅长社交,他们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为国家和百姓创造着财富。

对于一个国君来说,人才比自己的宝座和江山都重要,没有了人才,一切皆是空,皇位必不长久,江山必不能永固。善于使用人才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人才为本才能事半功倍!

权修第三

[原文]

凡牧民者,使士无邪行,女无淫事。士无邪行,教也。女无淫事,训也。教训成俗而刑罚省,数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正也。欲民之正,则微邪不可不禁也。微邪者,大邪之所生也。微邪不禁,而求大邪之无伤国,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礼也。欲民之有礼,则小礼不可不谨也。小礼不谨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礼,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义也。欲民之有义,则小义不可不行。小义不行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义,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廉也。欲民之有廉,则小廉不可不修也。小廉不修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廉,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耻也。欲民之有耻,则小耻不可不饰也。小耻不饰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耻,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此厉民之道也。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

以上摘自《管子》第一“权修第三”

[译文]

凡是治理人民的,就要使男人没有邪僻的行为,使女人没有淫乱的事情。要使男人不做邪事,必须靠教育。要女人不行淫乱,必须靠训诲。教训形成了风气,刑罚就会减少。

凡是治理人民的,都要求人民走正道。要求人民走正道,小的邪恶就不能不禁止。因为小邪恶是产生大邪恶的根源,小邪恶不禁止,想要大邪恶不危害国家,是不可能的。

凡是治理人民的,都要求人民有礼。要求人民有礼,对小礼就不能不重视。国家不重视小礼,想要老百姓能行大礼,是不可能的。

凡是治理人民的,都要求人民有义。要求人民有义,小义就不可不实行。国家不实行小义,想要老百姓能行大义,是不可能的。

凡是治理人民的,都要求人民有廉。要求人民有廉,对于小廉就不可不加以培植。国家不培植小廉,想要老百姓能行大廉,是不可能的。

凡是治理人民的,都要求人民有耻。要求人民有耻,对于小耻就不可不加以修养。国家不修养小耻,想要老百姓能行大耻,是不可能的。

凡是治理人民,就该要求人民重视小礼,实行小义,培植小廉,养成小耻,禁止小邪,这才是训练人民的办法。使人民能注重小礼,实行小义,培植小廉,养成小耻,禁止小邪,为治理人民的根本。

[实例应用与分析]

管理百姓要从小处着手

“《管子》第一”中的上文部分为管子对治理人民的分析与策略,说明人们的一切“大”恶与“大”礼皆由“小”而形成,“要求人民走正道,小的邪恶就不能不禁止。因为小邪恶是产生大邪恶的根源,小邪恶不禁止,想要大邪恶不危害国家,是不可能的”。

因而,“凡是治理人民,就该要求人民重视小礼,实行小义,培植小廉,养成小耻,禁止小邪,这才是训练人民的办法”,一切都由小做起,这样也就决定了大局。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管理百姓要从小处着手”。

管子说的对,一切“大”皆由“小”发展而成,小恶能形成大恶,小礼能形成大礼,如果能在治理人民的时候重视“小”,那么,也就决定了大局。官者在管理百姓的时候,要本着这个原则,从小处着手,把一些看似微小的事情解决了,那么,大的隐患也就消除了。把小事情处理好了,大的问题也就不会出现了。

小事情往往能反映出大问题,关键是看一个人做事细不细心。愚公巧谏齐桓公的故事就表现了管仲的细心之处。

齐桓公很喜欢打猎。有一天,他外出打猎时看到一只梅花鹿正在低头吃草,于是就拉弓搭箭向梅花鹿射去,但是没射到,梅花鹿受到惊吓,疯狂逃跑。齐桓公紧追不舍,追着追着,追到一个山谷里。梅花鹿不见了,齐桓公却迷路了。

齐桓公正在着急之时,看见一个老翁走了过来。齐桓公便向他问道:“老人家,这个山谷叫什么名字?”

老翁说:“这个山谷叫做愚公之谷。”

齐桓公觉得很有意思,又问他说:“为什么叫做愚公之谷呢?”

老翁答道:“因为我叫愚公,它是用我的名字来命名的。”

齐桓公不解地问道:“看老人家仪表堂堂,并不愚蠢啊,为什么管自己叫愚公呢?”

老翁微微一笑,给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原来喂养了一头母牛,母牛生了一头小牛,小牛长大后,我把它卖掉,用这笔钱买了一头小马驹。一个年轻人看我放牧一头母牛,后边还跟着匹马驹,就强词夺理地说那匹马是他的,说是我偷了他的马。我说:“这是我的马,你怎么说是你的呢?”年轻人说:“你前面牵着一头牛,后面跟着一匹马,试问牛怎么会生出马来呢?是你偷了我的马。”说完便把马牵走了。

乡亲们听说这件事以后,都认为我很愚蠢,小马驹被别人抢走了,为什么不去向官府告状?这不是愚蠢是什么?于是,乡亲们都管我叫愚公。因为我从小就住在这个山谷里,因此乡亲们就把这个山谷命名为愚公之谷。

齐桓公听后对老翁说道:“老人家你确实有点愚蠢,你为什么就把马白白的给了他呢?”

愚公也不向他解释什么,只是摆了摆手,然后给桓公指了一条回到京城的路。齐桓公告别了老翁,回到了都城。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齐桓公把这件事讲给相国管仲听。管仲听完后,严肃地整理好衣服,拜了两拜说:“这是我管仲的过失啊。假如在唐尧时代,咎繇当法官,哪里会发生强抢人家马驹子的事情呢?那个时代里,就算发生了像这位老人遇上的粗暴行为,老翁也一定不会给啊。这位老翁知道今天司法不公正,所以才会乖乖地让别人夺去他的马而不告状啊!让我回去整顿一下政事,使司法公正,保护百姓,严惩恶人。”

管仲听出了愚公的弦外之音,也就通过这件小事发现了大问题。为官者管理百姓,就应该从这些身边事做起,否则,和喊空口号而没有实际行动就没什么区别了。

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如果深究起来,可能会很严重。为官者做事时,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应深思熟虑、斟酌再三。一旦小事处理不好,有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和鲁国之间发生了矛盾,齐国准备攻打鲁国,而齐军的必经之地就是鲁国的单父。

单父的老百姓对子宓说:“麦子已经成熟了,请让当地的民众快点收割吧!这样既不资助敌人,又可增加粮食。”

虽然多次请求,宓子都没有同意。过了不久,齐军打了过来,并将麦子全部割走了。

季孙是鲁国的执政官,这件事让他很生气,于是便责备宓子当初不让百姓收割,宓子不慌不忙地说:“今年的麦子没有收到,来年还可以再种。但是,如果因为有敌人来侵犯就让不种地的人也得到收获,那老百姓就会盼着敌人来侵犯了。单父一年麦子的收成,不会太严重地影响鲁国的经济,可是如果老百姓产生了非分之想、侥幸之心,那么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季孙这才恍然大悟,他对手下说:“我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叫我怎么好意思再见宓子呢?”

民心是很重要的,扰乱了民心就会扰乱一个国家的秩序。只有稳定了民心,社会才能长治久安。而稳定民心的策略便是从小处着手,只有从细微处感化百姓,从细节上加以约束,民心才能真正的被笼络在统治者手中。

管理百姓要从小处着手,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只有管理者做出表率,才能上行下效,形成良好的风气。另外,管理者还需勤奋,只有勤勤恳恳地做事,百姓的疾苦才能时刻洞察于心,真正做到想百姓之所想,忧百姓之所忧。

晋朝名臣陶侃就时刻严以律己,做事从不马虎。他分内的事,没有一样不用心的。凭着踏实肯干,他步步高升,成了封疆大吏,镇守一方。

陶侃统兵在外时,军务繁重,千头万绪,他忙而不乱,从未疏漏一事。他常对人说:“大禹是个圣人,也不浪费一寸光阴,我们作为一般人,又怎敢空度时日,不勤于做事呢?只要牢记为百姓做事的价值所在,做任何事就都不会烦了。”

对于朝廷的公文和亲朋的书信,陶侃都要亲自作答。陶侃的手下想为他分忧,愿意代劳,陶侃都拒绝了,他说:“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解决。一个人若贪图安逸,凡事借助他人,他自己就懒惰了,这便是失败的开始。”

同类推荐
  • 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 润物无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集萃

    润物无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成果集萃

    思想政治工作,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企业业务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能够继往开来、卓有成效地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政治奥秘所在。
  • 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

    美国联邦调查局秘史

    作为美国最大的执法调查机构之一,“FBI”这个名号向来很拉风,FBI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它不仅负责打击国内的犯罪,打击恐怖主义,还配合CIA完成情报、反情报工作。司法部长是FBI局长的顶头上司,FBI局长却更像是美国总统的超级警察。本书将为您解密FBI的前世今生。
  • 公仆的嬗变(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公仆的嬗变(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本书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的公仆理论,准确地界定了社会公仆范畴的内涵和外延,清晰地勾画了公仆嬗变的历史轨迹,深入地分析了原始社会公仆特点与职能,揭示了阶级社会公仆异化的条件和实质,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公仆的风采,辩证地指出了公仆的嬗变是一个否定之否定合乎逻辑的历史过程,深入剖析了社会主义一定时期仍然存在的社会公仆嬗变社会主人的土壤和条件,并提出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应对措施。本书适应我国新时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公仆思想的理论宝库,归纳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公仆思想最新理论成果,对新时期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 中国模范生

    中国模范生

    即将走过的改革开放30年如同一场谁都无法预知答案的世纪“大考”,把浙江称之为这场“大考”中成绩优异的“中国模范生”应该是恰如其分的。其模范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在这片土地上贡献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增长数据,更在于其每时每刻所展现出的与旧思维迥异的改革新世界。很多情况下,活泼泼的改革新世界生发于浙江,进而绽放于中国。正是循着这样的视角,我们清晰地发现了改革开放30年浙江样本的中国价值……本书以客观的记叙和充满理性的思考,使我们再次感受并分享了这一弥足珍贵的宏大篇章。
热门推荐
  • 寄杨侍御

    寄杨侍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杀召唤师

    三国杀召唤师

    剑与魔法!巨龙与斗气!我就买了一套三国杀而已!……我叫叶天,我是一名召唤师。别的召唤师召唤刀枪剑戟、妖魔鬼怪。我召唤的居然是……特么一套三国杀。我要三国杀有什么用!玩飞牌吗?啊!
  • 逆妃嫁到:王爷你好狠

    逆妃嫁到:王爷你好狠

    朝堂之上,黎羽是个狂徒,他冷心冷肺,凶残暴虐,把大周朝堂搞得乌烟瘴气。生意场上,楼霁华是个恶霸,她囤积居奇,胡作非为,把京城商户闹得人心惶惶。黎羽最后悔的,就是留下了那个恶霸的命。楼霁华最懊恼的,就是进了这个狂徒的门。小小一座王府,是定北王黎羽的战场,也是奸商楼霁华的舞台。当刀光剑影遇上诡计阴谋——黎羽:女人,给我回家生娃!楼霁华:瞧一瞧看一看了啊,夫君一枚,打折出售,谁要谁带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Birds

    The Bir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贺老大的忏悔

    贺老大的忏悔

    作为一名两次收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头顶“全国优秀军队转业干部”,“五一劳动金质奖章”,部省级“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优秀企业家”等无数光环的著名英雄模范人物,贺大凯的一生,经历了痛苦与磨难,光荣与梦想,成功与辉煌,同时,也经历了人间的大悲大喜和大起大落。在改革开放以后,最终从一名光荣的党员和解放军战士,逐步走向堕落深渊。
  • 英雄联盟之封神打野

    英雄联盟之封神打野

    那一年,那一脚,他踹走的不仅仅是比赛的胜利,还有他的青春与梦想。泪洒战场,不留遗憾,他未完成的梦想,请允许我用文字再创辉煌。----致敬那些为了梦想,还在征途中的人们。青春,没有遗憾。(请允许我用Clearlove这个ID)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 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 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 拟寒山诗

    拟寒山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少借个婚

    冷少借个婚

    “呵……想做冷太太?做梦!”医院化验单被无情甩开。感觉自己狂炫酷霸拽翻天的某少,瞬间感觉自己酷毙了。殊不知,自己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某日,第n次被拒婚的冷少坐在礁石上,听着眼前小女人的一通痛骂,一脸阴郁,猛然起身。“你现在骂我,那是因为你还不够了解我,等以后你了解了我,一定会动手打我。”一句话落,转身就走。第二天夏天求婚冷少的画面不断在电视屏幕上闪现。“哪来的?”看着眼前拿着棒球棒敲打手心的女人,鼻青脸肿的某少缩了缩身子。“我……我P的。”
  • 浮生若梦:弹指清欢

    浮生若梦:弹指清欢

    浮生不过一记梦,爱恋只是弹指间,怎料你我共沉沦,清欢不散,心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