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6600000003

第3章

“烟台街”是烟台城市之雏

烟台历史悠久,作为城市烟台却较年轻。烟台城市的雏形是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设置的“奇山守御千户所”,还是清朝嘉庆至道光年间(公元1810—1850年)以港口贸易为起点、以“大庙”为轴心形成的“烟台街”(今北大街)?笔者认为,后者较为准确。

所城军事城堡的演变

奇山守御千户所是明朝军事防御策略的产物。“明以武功定天下,革之旧制,自京师达郡县,皆立卫所”。“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为百户所”(《明史》第89卷)。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在登州府福山县境内的芝罘湾南岸奇山脚下,置“奇山守御千户所”。33年后的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张姓千户主持建设城防工程(城墙和城池),10年(正统五年,公元1441年)后建成奇山守御千户所城。奇山所设置之初,驻地守军百余人,嘉靖年间增至280人左右,并设正副千户。史料记载,奇山所城“砖城,周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二丈,门四楼,铺十六,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城东门为保德门,西门为宣化门,南门为福禄门,北门为朝崇门;门之上两层城楼,上层作瞭望,下层作指挥。城楼之间的铺呈圆弧狀,突出城墙之外,可三面御敌,组成4楼16铺格局。城堡内面积不足8万平方米,有十字大街直达4门,城墙内侧设置环形路直达城上。城内功能分区由十字街一分为四,分别为千户所衙和官眷房、兵营、操练场地和仓廪。260余年间,所城内只有官兵和军官家属,官兵以习武演练为主,亦农渔,以备出击驱敌和守城御敌,奇山所是一座屹立于芝罘湾畔的典型军事城堡。但是置所后芝罘湾一带没有发生重大倭寇侵袭事件,基本处于安定太平时期,故奇山守御千户所城未曾发挥过军事城堡的作用。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朝廷废除卫所制(另有顺治十二年即公元1655年之说),奇山守御千户所军变民地,为福山县奇山社,官兵解甲,末任正副千户和张、刘两大姓千户后裔率众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大力从事生产经营。官兵解甲,朝廷断绝俸禄,官兵们各尽所能,各显神通,到城外开荒种地、在城内外开店铺经商、打鱼贩鱼和开办木匠、铁匠、银匠手工作坊等,以垦荒种地者为多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民众逐步转向商、工、运为主营谋生手段,近代所城里还出现了一些商贾和富户。二是发展人口。原官兵来自四面八方,解甲后他们有的将家眷带来在此安家落户,有的在城里成家立业,有的将亲戚朋友引来定居。初期增加人口的重点是发展所城里与福山县、牟平县城及边村庄的联姻。后来随着皇诏播迀的实施和难民流动,加之芝罘湾西南河港口贸易和北大街集市的盛兴,来所城内外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到烟台开埠(公元1861年)前后,这里已形成一城(内分4村)9村的民居布局。三是大搞民居和庙宇建设。解甲官兵及后裔将所城里街道进行了规划布局,逐步将军事设施改造和新建了适合民众生活的“四合院”等建筑,包括住宅、店铺、私塾和张、刘等大姓家族宗庙(祠堂)等。同时,在原有城隍庙的基础上,又在城楼上、城内外改建、新建了二郎庙、三官庙、药王庙等8座神庙,以祈福求祥。以上3件大事是所城发展的关键,从实施到形成规模,大约历经了180年,奇山所城由一个军事城堡,演变成一个有城防工程的民众居住地。

“烟台街”商业旺市的形成

港口贸易是起点。芝罘湾港口历史悠久,是沟通国内南北和中外海上交通的要冲。自秦至唐,新罗商人、日本的“遣唐使”、学问大僧大多航海北路,由芝罘、登州等沿海港口登陆,唐朝时芝罘湾港口成为我国同朝鲜、日本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朝时与朝鲜的贸易空前繁荣;国内芝罘湾港口是从东吴运粳稻至幽燕的中转站和避风港,元朝“南粮北运”,由内河转道海上,芝罘湾港口成为主航道上的重要商埠,年经过停泊靠岸船舶千余艘,运量逾百万石。

芝罘湾港口古来就有港口贸易行为,始多为鱼盐,明清两朝实施禁海阶段也未间断。港口贸易大兴始自清道光年间的海漕运输中。在“八成装米、两成搭货,免其纳税以恤商”的激励下,参加海漕运输的沙船公开搭载少量货物沿途贩卖,尤其看中港湾沿岸滩浅沙平、沙船易于停靠的烟台港,将随船货物上岸进行交易活动。据山东巡抚崇恩奏折所述“南船北来,每因北洋风劲浪大,沙洲弯曲,时有搁浅触礁之患,非熟谙北路海线舵手不敢轻进,往往驶至烟台收口,另雇熟悉北洋小船,将货物分装搭载,拨至天津”。这样,烟台港不仅成为海漕线上的重要中转站,而且船主多在此将随船货物贩卖而使港口贸易兴盛。

港口贸易初期方式比较简单,多在岸边,由沙船主与当地居民以物物交换,后来沙船队伍中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船,使港口贸易获得了新的发展。例如闽、广船主每次进港,“必投所相知者,乃揽以为客,为之代觅售主”。自此,西南河港口周围便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港口贸易活动的“商号”,与“大庙”周围的市场融为一体,扩大了市场规模和商品交易范围。港口贸易不仅有国人国货的公开交易,也有外国商船的走私渗透。走私始为不公开“试探性”活动,后发展为明目张胆的自由贸易,烟台港口的外国商船不仅“停泊贸易”,而且勾结华商“买地造屋”。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以后,随着五口被迫开埠通商,受到很大影响的烟台港口贸易不断扩大,抵港船只不断增多,贸易量逐年增长,其货种除粮、鱼、盐等传统土货外,还出现了鸦片、棉布、糖、竹和粉丝、豆油等多种货物。一位英国人在《1865年烟台贸易报告》中写道:“将近30年来,它和渤海湾的其他几个港口一起,成为欧洲与中国商品的巨大贸易中心”。

“大庙”是商业街轴心。据有关资料记载,烟台港在东西岸壁岸路建设(公元1901年)之前,芝罘湾南部的海岸线尚在今北大街一带,退潮为滩涂,是小船、舢板集中停泊场所。明末清初,在此停泊的闽、广航海者为了祈求海神妈祖的保护,便联络渔户投资,在西南河口东侧海岸线潮间带上盖了三间草房供奉妈祖娘娘。清雍正年间将三间草房进行了小规模扩建,称为“海神庙”。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航海者再度投资,按神庙标准,将海神庙拆除重建,建成院落式组群建筑64间,梁柱结构,重檐歇山,画梁雕栋,并配套了戏台,其规模之大,档次之高,时为胶东庙祠建筑之最,命名“天后宫”(民间称“大庙”)。自从有了供奉海神娘娘的庙宇,凡在烟台港口停靠的航海者便集中到这里烧香磕头,祈求海神天后赐以海平风顺的好天气;如若平安收泊,则又进香还愿,感谢天后恩德。这样以来,西南河口和“大庙”周围成为港口活动的中心场所,港口贸易和商品交易很快集中在“大庙”两侧,这便是芝罘湾南岸最早的市场。随着交易量的扩大,一些商户和船帮为方便经营,开始在“大庙”前建设商业店铺街道。这条街东至东河崖(今解放路),西至西南河东沿,“大庙”居中偏西,全长1420米,于道光初期建成。这是芝罘湾南岸最早的城市商业街道,民间称之谓“烟台街”(烟台开埠后定名为北大街),至道光末年,“烟台街”及周围商号多达千余家。

商业旺市向城市的发展

公元1826年(清道光六年)以后,南方广州、潮州、福建、宁波和东北锦州等地船帮载运南北物资和部分外国货在芝罘湾停靠经商,本地和外地商贾在港埠云集,促进了“烟台街”这条商业街区向集镇的发展,使之很快成为当地经济、文化中心。主要表现在:一是商业繁荣发达。公元1850年(道光三十年)前后,在烟台街商业旺市周围,又派生出饭市街、面市街、菜市街、鱼市街、草市街、果木市街、鸡鸭市街和竹竿子市街等专业集市街道,为商业和集市贸易服务的匠工、编织等手工作坊及饭铺、客栈等应运而生,商业街区范围为“西至圩子门,东至广东街,南至奇山所北门,北至海亦尚有数十步百步不等”,北大街成为商业中心。当时,烟台的商业在山东沿海五府十四州县中是最发达的。以有资料显示的上缴税额为例,1859年福山县(当时烟台归福山县管辖)纳税12123.596两白银,占各府的62.9%,占总额的28.67%,而周边的蓬莱县则占7.8%和3.56%,海阳县则占2.09%和0.95%,宁海州则占1.58%和0.72%,黄县则占10.45%和4.76%。福山县上缴税额中约90%来自烟台街。二是成为金融中心。一些银行、钱庄在北大街上开办,商家、商贩和船主可方便办理存贷业务,同时亦提供银两易铜钱、银两易银元的标准比价服务,促进了商业中心的发展。三是成为文化中心。随着皇诏播迀移民的实施和灾民、商民的流动,芝罘湾南岸居民越来越多,以“大庙”为轴心的文化中心地位越来越突出,每逢春节、元宵节、中元节及海神娘娘诞辰、仙逝之日,这里都要举行由周边村庄、港口码头和商家参加的文化活动,俗称庙会,是人流最多的地方。自此港埠以“烟台街”区为中心的城市雏形基本形成。

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烟台开埠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迅速入侵,外轮糜集,外国官员、商人和传教士蜂拥而至,建立使馆,开办商行,筑路建房,开办学校、医院,开拓了以烟台山为中心,沿海岸一带向东的新城区。同时内地商人和劳动力也大量涌入烟台聚居,集镇职能开始由以国内贸易为主迅速向对外通商的港口贸易和工商业为主发展。其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刺激下,开始由朝阳街一带向西南河发展,建立各种商店、作坊和住宅,城区扩大到今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一带,城市服务功能随之配套。到清末民初,一些中小工商业又陆续向西圩子、罗锅桥等处发展,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烟台的地位,一些驻扎在外地的地方军政机关相继迁入,并建立了各种相应的管理机构,建造起衙署、仓廪、兵营及娱乐场所等,烟台很快成为胶东政治、军事、文化活动中心。1934年,烟台在行政区划上脱离福山县,建置为烟台特别行政区,隶属山东省政府,1938年更名烟台市。自开埠至抗日战争爆发的70多年间,烟台实现了中西方文明的有机结合,诞生了最早的民族工业,经济空前繁荣,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成为中国沿海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城市的概念和“烟台街”的基本特征

《辞海》解释城市的概念:城,旧时在都邑四周用做防御的墙垣(都,周制四县为都,夏制十邑为都;邑,泛指城市,大为都,小为邑,也是县的别称);市,集中做买卖的场所。《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用现代通俗语言定义,古代有城(垣)有市(场)的为城市,近现代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为主的城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烟台街”作为烟台城市的雏形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有市。古代城防是城市的主要标志,亦有保护市场的功能,而明朝以后特别是近现代,建城已不考虑城防,市场则是城市的主体。北大街商业旺市是以港口贸易为起点,以“大庙”为轴心发展起来的,是烟台建置城市前胶东地区最繁荣发达的城市商业街区。二是人口集中,且多为非农者。北大街及周围街道人口以商为主,工、服、运等多种经营,到1850年前后,商业街区及周边范围人口已达10万人,是胶东一带城市人口密度最大的。三是辐射带动能力强。北大街商业街区的商贸流通,带动了人口流动、聚集和烟台市区人口的膨胀、周边村庄和居民点的形成,带动了经济内部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建筑业等各业的发展,使烟台成为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市区。四是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形成。包括市政道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宗教信仰、邮政信息、报纸媒体、社会治安等诸方面,从公元1810年到烟台开埠后设道台衙门,仅50年就达到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

综上事实足以证明,烟台是近代兴起的一个中西合璧、有市无城的城市,“烟台街”是烟台城市的雏形。

(刊载在2009年5月3日《烟台日报》)

同类推荐
  •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更要提倡听真话》、《重举轻落官员笔》、《善事也要讲“成本”》、《活出味儿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超乎想象

    超乎想象

    想象力是虚无的,却又在方寸之中;想象力是无边无际的,却又在情理之内。它是铅笔,勾勒出情感的形状;它是炭笔,速写出理想的模样;它是心灵的调色板,或善或恶,多彩多样。《超乎想象》的故事充满悬念、伏笔,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她对小小说主题的开掘,对题材的选择,对结构的迷恋,以及对想象的发挥,令读者耳目一新。
  • 平常日子

    平常日子

    本书为散文集,收散文59篇,抒情、叙事、记人,从一些琐琐碎碎的小事件、小细节中,展示了当代人的生活风貌和作者的丰富情怀。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热门推荐
  • 武者世界

    武者世界

    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武者能称霸江湖!而他,就是那个传奇!
  • 数码宝贝之最黑暗的光

    数码宝贝之最黑暗的光

    遥远的超古代时期,一个异界灵魂降临,取代了原本的光明兽成为数码世界之王,然而他依旧没有逃脱被背叛、被封印的命运。无数年后,八个被选中的孩子穿越时空而来。获得了一部分光明兽记忆和力量的八神太一,在拥有了足以媲美究极体的力量的同时,也引起了无数数码宝贝的窥探。相同的面孔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人类与数码宝贝,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书友群:737188868,欢迎进群催更!)
  • 关于异世界如何寻找百分之百恋爱

    关于异世界如何寻找百分之百恋爱

    恋爱就要我百分百付出吗?恋爱就要百分百真心吗?如果两者都要,请你在成为百分之百的美少女同时在和我来提这种过分的要求!有着这样想法的安忆诚穿越异界,遇到百分百美少女的故事。
  • 贺享雍文集(第五卷)

    贺享雍文集(第五卷)

    本卷收入作者电视文学剧本《苍凉后土》和中、短篇小说17部(篇)。电视文学剧本由长春电影制片厂1996年拍摄为同名电视连续剧并播出。
  • 后青春女兵

    后青春女兵

    陈升,1991年2月出生,现为沈阳军区某团排长。曾出版长篇小说《走过四季》《骨裂》,并全文被新华网设专题网页连载。有多篇对其创作和作品给予好评的文学评论在《解放军报》、新华网和《前进报》刊发。中篇小说《骨裂》在《解放军文艺》2013年第5期发表。第三部长篇小说即将创作完成。天气渐渐转凉了,夜幕早早地落下,昏暗的路灯映衬着懒散摇曳的树枝,我站在窗前,不自禁地抱了抱双肘。我心里知道,冬天已经露出它铁青的脸色了。即将到来的,是一个月来第一次得休的周日。
  • 幽明游记

    幽明游记

    幽明路异,人鬼道殊,今者人事相接,亦万代一时,非偶然也
  • 残雪乱

    残雪乱

    十年前,丘国赐她“长岁永康,倾福永泰”;十年后她为丘国殓衾,踏血而归。“可否告知本王公子名讳?”这是九王爷第二次问到她的名字了。“喻长衾。”她用茶水在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衾?”九王爷仿佛触到了她眸子里深不见底的黑暗,冰冷而又熟悉,“好名字。”……“你想要这天下吗?”喻长衾不知问过多少人,也被多少人问起过。“这天下要来又有何用呢?”喻长衾看着满城的积雪,再也看不出丘国本来的样子。时过境迁,这天下早已物是人非。“我想要的只不过是他们的命罢了。”……风云暗涌,残雪纷乱,以汝之血,祭他乡之魂。
  • 佛说奈女耆婆经

    佛说奈女耆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重生为王

    末世之重生为王

    丧尸咆哮于城市之中,变异兽占据野外。但末世之中,最危险的还是人!且看一个少年如何在末世中成长,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园。
  • 修正系统

    修正系统

    沉睡中,秦路被神兽唤醒,本想发作的他被告知异世界被赋予创作能力的人玩坏了,无奈将他唤醒。于是,他的苦逼“修正”路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