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0500000004

第4章 马化腾其人(2)

20世纪90年代初,对寻呼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从事这一行的企业一般都有相关的背景。由于相对垄断,中国最早的一批寻呼企业过的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而润讯寻呼又是当时特殊中的特殊。除了行业的特殊性以外,润讯本身更拥有两大特殊背景。

首先是人力背景。由于两位创始人一个在无线领域有广泛的人脉积累和影响力,另一个在电信领域地位卓然,一呼百应,因此润讯早期的核心队伍除了法律、财务等专业人士以外,大部分是从中国邮电系统和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中分流出来的。如1994年加入、后来做到业务管理部执行副总裁的陈晓丹,就曾任职于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1996年加入的业务关系部执行副总裁潘如柏,曾任职于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在加入润讯之前就已有超过20年的经验;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加盟,再加上侯东迎、杨军两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使润讯在电信界无论是官场还是市场都很吃得开。可以说,对润讯江山基础的夯实,这些老臣功不可没。然而,特殊的背景造就了这批人在润讯内部特殊的地位,在润讯日后的变革和发展中,这股势力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其次是跨境运营。由于有大陆和香港两个老板同时操作,再加上在电信系统人脉关系顺畅,润讯寻呼既可以在境内运营,同时又能够做深港两地的联呼。当时由于中国电信部门对境外公司进行屏蔽,香港的寻呼公司做不了大陆的境内业务,而大陆几家比较大的寻呼公司基本上都只做境内业务。于是,润讯跨越两边的寻呼的独特优势便凸显出来,以跨境营业为核心竞争力,很快就占领了深圳市场,并向全国迅速蔓延。

之后润讯又率先推出全国卫星联网、秘书台及粤港台等一系列服务,迅速成为中国南方寻呼业的知名企业。

润讯最盛的时候,一年有20亿元的收入,毛利超过30%。润迅公司当时是全深圳福利最好的单位,能每天为2万名员工提供真正的“免费的午餐”。

马化腾虽然在润讯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工程师,但其在润讯的1995~1998年期间,正是润讯神话最光辉的岁月。

因此,润讯无疑开阔了马化腾的视野,以及给了马化腾在管理上必要的启蒙。比如,怎样构建和治理一家规模超过10亿元的公司,怎样在一个新兴市场上获得自己的产业份额,怎样和香港的资本市场取得互动(香港润讯是香港的上市公司,并曾经入选香港的恒生指数)。

同时润讯给予了腾讯最早的客户资源,马化腾创办腾讯最开始的产品就是给寻呼台做配套服务。由于曾经在全国最知名的寻呼公司润讯工作过,马化腾由此在各地寻呼台都拥有一些前同事和朋友,这使其一开始能够相对顺利地起步。

沉静型领导

马化腾会不会生气,这是个伪命题,人总有七情六欲,生气总是难免的。但在很多前腾讯员工以及腾讯内部的员工看来,他们的(前)老板是一个几乎从来不生气的人。说是几乎,还是有例外。其中的一次是腾讯拍拍与淘宝网对决,两边相互挖人,可能淘宝挖得更狠一些,让腾讯拍拍有些被动。当时马化腾和时任淘宝总经理的孙彤宇通了一个电话,希望就相互挖人事件达成一致谅解。据目击人叙述,或许是孙彤宇不愿意就挖腾讯人的行为作出收手的承诺,甚至发出挑衅的言论,马化腾一下子被激怒了,电话里就和孙彤宇抢了几句,大致意思是你要继续挖拍拍的人的话,我也反过来挖你们淘宝的人。等扔下电话,马化腾还有些不消气,嘴里还骂着孙是个什么东西之类的话。这个段子被多人转述,想来是温和、很少生气的马化腾的这段反常表现给他们的印象太深刻了。

腾讯北京地区的某高层工作人员曾经写过一篇博客文章,在这篇博客文章里,提到创业时期腾讯几个创始人之间也相互争吵,马化腾也不乏尖酸刻薄的言论。笔者曾就此向包括曾李青在内的数名创业元老求证,得到的结论是:马化腾还是很会克制自己的,几个人相互之间吵归吵,但多数时候都是马化腾在起协调作用。从性格上来说,马化腾是偏温和的。

与其他的互联网大佬相比,马化腾就是一个另类。他基本不主动做杂志的封面人物,更不用说上娱乐节目或者做主持了;有关他的个人采访基本没有,关于他的故事更多的是据说和传言,很少能得到确认的;他和他领导的公司也基本上没有引领行业潮流发展的新趋势、新动作和新产品,腾讯本身在产品创新层面其实有很多建树,但由于不对外宣扬,常常被扣上“抄袭大王”的称号,其实则不然。

成名之后,马化腾依旧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即便接受采访,也更多是公司行为,诸如最开始的QQ与美国ICQ的关系,之后的域名风波和换标,再后来是QQ换标……上市之后因为公司股价的需要,马化腾的曝光率高了一些,但更多是例行公事而已,缺乏真正主动的出位性言论和举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马化腾并不在江湖中。他直接过问和统领着让所有人羡慕的用户群和自己的自由王国,你可以抱怨、羡慕或者妒忌他,但这确是事实。

马化腾其实也有高调的地方,比如进军门户的举动。在过去六七年中,王雷雷、丁磊、周鸿祎、马化腾、杨元庆都尝试过同一件事情——都想在门户格局中取得一席之地,将流量领先的新浪和搜狐取而代之。Tom在线沿袭李嘉诚旗下Tom集团做大媒体集团的思路,王雷雷在2002年大举投入、发狠要进“门户前三”。备感Tom紧逼压力的网易也一直没有放弃赶超新浪、搜狐的努力,为此丁磊先后换了四任总编辑。2003年底开始,前雅虎中国总裁周鸿祎声称,要为“全球第一门户”在中国夺回“应有的位置”。腾讯则几乎在同时推出QQ.com,马化腾说得很明白:“我们会进入门户前三,前三中有一家会是新浪,另一家我不知道是谁。”而比这还早三年,联想和美国在线成立合资公司,为把FM365.com烧成“中国版美国在线”准备了1亿美元资金。

他们都是中国互联网甚至IT界最厉害的角色,不过最后只有一个人成功了,这个人就是马化腾。特别是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期间,腾讯的网站依靠实时弹窗抢速度和交互,取得很大的突破。

相对这些高调出场的群体来说,马化腾是个另类,他从不发脾气,为人儒雅,但每一步都有计划。腾讯有集体管理的传统,亲情、友情多于上下级、铁的纪律这些东西。女员工喜欢叫老板“小马哥”,男员工多叫他英文名Pony,是“小马驹”的意思。

曾李青和本书作者之一林军回忆起腾讯进军门户的举动,开董事会时除马化腾之外其他人都反对,理由是太多人失败了,有风险,而且腾讯本身也缺乏人才储备和相关传统。马化腾说服各位董事和总经理办公室成员的理由很简单:腾讯的核心价值是用户,腾讯必须做一个用户黏性超强的平台,把这些用户尽可能黏住,产生相互关联,因此必须上门户。曾李青在听完马化腾的这段阐述后用了“很震惊”这样的词汇,这位最早的腾讯创业元老兼首席运营官在那一瞬间读到了马化腾身上的霸气和野心——称霸天下之气和勃勃的野心。于是,曾李青投了赞成票,最后全票同意上门户。

而上马拍拍(腾讯的在线拍卖网站)的故事也几乎如出一辙。最开始腾讯有一个企业级即时通信的部门,不过做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部门很尴尬,比如他们到一些地产公司和银行去谈合作事宜,发现这些公司的用户都在用QQ,他们内部沟通本身就是在用QQ沟通,不需要什么企业级的即时通信来推动。因此,马化腾和负责运营的曾李青决定停掉这个部门,去做新的项目。当时战略发展规划部门提交了两个方案,方案之一是人才招聘,方案之二是在线拍卖市场。当时战略发展规划部门给的报告是这么建议的:如果进军人才招聘市场,投入不大,回报很稳定,但市场空间可见;如果进军在线拍卖市场,必须要有大的投入,做长期消耗战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市场。本书作者之一的林军曾经询问过起草这份报告的作者、时任腾讯战略发展规划部总经理的王远,他回忆当时其实是建议上人才招聘的。不过,两位老板给出的一致意见是上在线拍卖市场,也就是后来的拍拍。马化腾和曾李青给出的共同理由是:虽然在线拍卖市场意味着腾讯每年要投入数以亿元计的资金,但能增加QQ用户的黏度,能更好地产生用户之间的相互关联,所以做拍拍。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马化腾内心是很高调的。他不满足于庞大的QQ用户群带来的无线收入,不沉醉于虚拟交易服务带来的创新性收入,不沉迷于休闲游戏市场的绝对老大和在大中型游戏市场的攻城略地,也不担心在门户和在线拍卖方面给其在行业树立更多的对手。他内心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建立起属于他自己能掌握、能操控的QQ帝国。

这样的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通过QQ找到另一半

马化腾是个网虫。QQ一路杀过来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靠用户的不断认可和帮抬,因此,马化腾本人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便今天成为腾讯的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也都要每天上一个小时的网,用自己公司的产品检验用户的反馈。

由于成天泡在网上,平时的马化腾不喜欢也不善于和人交流。中学时青梅竹马的恋人因为种种的阴差阳错而没能走在一起,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腾讯上下不少人都存在这样一个担心,那就是担心马化腾娶不到媳妇。但后来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马化腾本人是通过QQ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的,关于这个故事的版本有很多。

版本之一是,腾讯上市前马化腾向投资者做路演,需要演示怎么在QQ上添加用户,于是马化腾打开他的QQ(不是10001这个官方号,而是另外一个用来对外交流的号码),这时候有个人表示要求加进来,马化腾的QQ本来是不开放的,不对外加人,但这次为了演示,把这个功能开放,于是才有了这次偶遇。三个月后,马化腾见到了这个生在西北、在北京工作的女网友。再后面的故事是,这个女网友嫁给了马化腾,后来他们有了两个孩子。

版本之二是,在腾讯某次内部会议上,腾讯联合首席执行官刘炽平鼓励马化腾讲的:一次,一名腾讯香港员工来深圳进行交流工作,这位员工不会用QQ,马化腾就给这名香港同事演示怎么用QQ加人,于是他就登录QQ号(不是10001这个号),开放添加好友的限制,让其他人可以加自己。很快,就有人加马化腾,这个网友最后成了马化腾的妻子。

纵观下来,这两个版本主线相同,都是马化腾给人做演示时被动加的,都是网上认识、网下交往最终走到一起的。

不论哪个版本,对于腾讯这样的公司来说,创始人因为自己的产品而喜结姻缘的故事已足够劲爆,不论对媒体还是腾讯的用户拓展来说都是个很好的题材。但腾讯并没有拿这个故事来推广自己的产品,这应与马化腾本人的性格有关。

马化腾的婚礼是在深圳华侨城的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举办的,当时马化腾把整个威尼斯酒店都包了下来,但基本上没请什么外人,都是男女双方的家属和亲友,腾讯内部也只是部分老员工收到了婚礼的请柬。那天端坐主座的除了男女双方的家长外,还有两位深圳本地的父母官——当时的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应力和副市长闫晓培,刘应力还担任证婚人并致词。一场婚礼请来两位市长,马化腾的面子还真够大的!

威尼斯是世界着名的爱情之城。相传只要乘坐贡多拉船穿行在威尼斯的运河上,一个缠绵深情的吻就能让相爱的人白头偕老。这个美丽的传说成就了威尼斯水城的奇观,无数恋人慕名而来。为了永恒的爱情,深圳华侨城的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把这一幕搬到了深圳。马化腾选择在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办婚礼,大致有希望自己的爱情永远幸福的意思,另一个原因还可能在于,马化腾本身就在深圳华侨城豪宅区波特菲诺买了房子。

有关马化腾的一个故事是:马化腾那间面积上千平方米的豪宅前本有个人工湖,但马化腾嫌这个湖容易招来蚊子等昆虫,于是顺手买下了这个湖,然后给填平了,种上一些观赏性的树木,成为他们家的院子。不过,对此并没有得到当事人的确认。

马化腾的婚事让腾讯的员工特别是部门主管们都松了一口气。这是因为他们的老板马化腾以前总是每天凌晨12点也不下班,老板都没走,很多人自然也不好意思先走,而且老板待得那么晚也不是发呆,总是能不断地找出很多问题来给相关负责人员,大家只好都陪着,一起解决问题,一直搞到深夜。

马化腾结婚后下班时间自然提前,开始有的时候晚上九十点钟就下班回家,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化腾不再是工作狂了。腾讯的员工们经常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就能接到老板给他们写的关于产品改进方面的建议邮件,时间大多是前一天的晚上十一二点。

马化腾结婚后的一个显着变化是开始相对注重衣着了。婚前马化腾对衣服没有什么特殊偏好,如果没有正式活动,都喜欢穿一些T恤之类的休闲一点的衣服。不过,在太太的指点下,他也开始对名牌时装建立起了概念,出现在镜头面前的马化腾相应也多了几分时尚和洒脱。

马化腾的父母

相比同时代的大部分互联网创业者,马化腾有着相对显赫的家庭背景。马化腾的父亲马陈术是南下干部,马陈术生于1940年,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经济师,曾担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务局会计、统计员、计划科科长、副局长,深圳市航运总公司计财部经理、总经理,深圳市盐田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被选为盐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现已退休。

马陈术是潮汕人,是李嘉诚的乡党,所服务的盐田港又是李嘉诚最喜欢的业务形态之一,加上第一次给腾讯做风险投资者中出现过香港盈科的身影①,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测马化腾的父亲与李嘉诚之间是不是有很多交往,而这种交往给马化腾以很多帮助。

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马陈术对儿子最直接的帮助主要是在腾讯公司早期开着奔驰前来给儿子做账,而间接的帮助可能是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运营方面的经验传承。马化腾的家庭给马化腾的另一个帮助是,马化腾的母亲曾经在很长时间里是腾讯公司的法人代表。根据腾讯上市的相关公开文件显示,腾讯的发起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正是马化腾的母亲黄丽卿。对于为什么母亲很长时间是公司的法人代表,马化腾的解释是当时创办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须是待业或退休身份,所以只好让退休的母亲来担任法人代表。

虽然马化腾家庭富裕,但其创业资本更多是来自自己的积累。有传言马化腾的启动资金来自炒股,传说他曾经有过把10万元炒成70万元的手笔。对此,马化腾本人没有正面回应过,但马化腾承认自己曾经靠开发股霸卡发过一笔小财,并借此进入资本市场,获取资本原始积累。众所周知,马化腾的父亲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因此在资本市场上马化腾还是有人可以请教的。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论马化腾还是张志东,光靠做工程师的收入是很难积累下他们最早的创业资金的。在润讯的马化腾和在黎明网络的张志东当时的收入水平大致为每月1000~2000元,即便加上年底的分红也没有多少积累。而在深圳电信的曾李青、许晨晔以及在出入境检疫局的陈一丹,由于是在事业单位,收入就更少了。按照当时的《公司法》规定,要成立一家公司,必须具备最少50万元的注册资本,因此摆在马化腾和他的创业伙伴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筹集50万元的注册资本。

最开始的50万元,大部分是由在二级资本市场有所斩获的马化腾出的。不过,马化腾并没有因此占据绝大部分的股份,他聪明地将自己名下的股份定义为47.5%,而其他4个人的股份加起来为52.5%。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不会给其他创业合作伙伴造成一股独大的感觉,在极端的情况下其他4个创始人可以一起说服他改变决定,而他要通过任何决议必须至少有两个创始股东同意才能实施。这样腾讯自创始之初就明晰了集体领导的策略,同时马化腾自己也没有失去对整个公司的控制权。

马化腾给公司起名为腾讯,饱含着深长的意味。一方面,马化腾的名字里有个“腾”字,公司和自己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腾”也有腾飞、发达的意思。后缀为“讯”,更多是因为老东家润讯对马化腾的影响。至于英文名Tencent,更多是参考着名的通讯公司朗讯(lucent)而起的。后来腾讯在香港上市,Tencent的英文名被香港人称为“十分钱”(ten cent),正好那时的腾讯至多是家SP(短信内容提供商)公司,用户所发的短信腾讯收费一毛钱一条,正好十分钱,很是贴切和形象。

低调的溯源

在华人世界的商业领域里,最着名的大人物是李嘉诚。马化腾和李嘉诚一样,都是潮汕人。他们都信奉潮汕人的诸多价值观,比如他们都信奉“商者无域”的道理,认可“不熟不做”的规则。比如追求“稳健中求发展”的李嘉诚,热爱在周末时驾船出海,虽然他说自己“不会去太远的地方”。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李嘉诚又极像一个探索未知海域的冒险者:他不断打破华人地域性经营的传统生意局限。每每进入一些门槛高的行业,比如油砂精炼、3G电信业务,他也在成熟规则未缔结之前,摸索出了生存方法。而马化腾在互联网和电信领域的专注,也符合“不熟不做”的规则,而这个领域的广泛多元化多少包含“商者无域”的概念在里面。

在我们看来,马化腾身上最“潮汕”的一点是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以生意为导向,而与官场等主流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可以理解为他如此低调的文化因子。

潮汕方言里有很多骂官的话,诸如“官有二口”,“交官穷、交鬼死”。作为国角省尾的潮汕,自古就是贬官的流放地,这种地理上的弱势也造成了潮汕人的犬儒主义②。潮汕地区的潮商群体极少发生由商向官流动的现象:商人培养子弟,只求精通文字,专心商业贸易,有意无意地与政府保持距离,坚持其在商言商的纯粹商业人格。

马化腾和李嘉诚的另一个相同点是,他们都在做慈善方面不遗余力。很长一段时间,李嘉诚逢人便说:他有了第三个儿子。这第三个儿子就是李嘉诚基金会。而马化腾唯一高调的地方就在做慈善上,每次有关慈善的活动,都能见到马化腾的身影。马化腾曾邀请壹基金发起人李连杰访问腾讯,访问时拍过一组新闻照片,这组照片在网络上也广为流传。

曾有人让李嘉诚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人生,李嘉诚的回答是“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这八个字在同为潮汕人的马化腾心中份量也很重。至少其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作风与李嘉诚的“建立自我,追求无我”是相通的。

在低调和高调之间,在为人和做事之间,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其中的关联。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马化腾比其他的互联网大佬更值得推崇,因为其具备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和公众效益。

①腾讯和盈科的关系更多是因为腾讯的另一位创始人曾李青本是深圳电信出身,与隔海相望的香港电信运营商盈科有一些人脉关系。——编者注

②古希腊晚期犬儒学派学者主张的一种哲学思潮,该派别有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创立。犬儒主义本意是指人类应当摒弃一切世俗的事物,包括宗教、礼节、惯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习俗等一切世俗的东西,提倡对道德的无限追求,同时过着极其简单的非物质生活。现在,犬儒主义常用来描述那些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行为的原动力。——编者注

同类推荐
  • 品牌营销学

    品牌营销学

    目前,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资本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品牌成了企业赢取市场竞争的法宝;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品牌消费的意识和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因此,企业要掌握自己未来的命运,获得持续生存发展的能力,就必须以品牌为中心展开营销活动,这已成为品牌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法则。可见,品牌营销学是一门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以品牌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市场营销学。
  • 左手责任右手执行

    左手责任右手执行

    本书是针对企业和公司对其员工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深刻地剖析了在企业和公司中责任与执行的行为准则。责任能够让一位员工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执行能够让一位员工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你也是企业的一名员工,你做到了吗?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时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与执行。
  • 高科技产业的十大条件

    高科技产业的十大条件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犹如大河奔流,一日千里。高新技术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世界各国的竞争有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竞争,但其最终的支撑点都取决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和水平。
  • 巴菲特金牌投资

    巴菲特金牌投资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投资原则、投资技巧的全面剖析来为读者揭开心中的迷雾,进而为读者展现一个真实而全面的巴菲特。使读者能够在书中去体味巴菲特的投资真谛,去领略巴菲特作为一代“股神”的无穷魅力。
  • 激活你的团队

    激活你的团队

    激励的技巧像一团云雾,很难掌握。同一个人,以同样的语速,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本书中,我们从14个方面对激励的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且针对不同的人和企业设计了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希望能通过这些激励的技巧给企业的管理者一些启示。
热门推荐
  • 两片叶子不孤单

    两片叶子不孤单

    《少儿奇幻童话故事精品集:两片叶子不孤单》文采斐然的童话盛宴,简洁流畅的文字辅以形象可爱、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为孩子们打造出一个鲜活灵动的童话世界,这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下,流淌的是真爱纯美的情愫情感,蕴含的是积极探索的童真童趣,能有效帮助孩子培养好品质、好习惯。
  • 螳螂的热情

    螳螂的热情

    “今夜……真的吗?”绪方志郎两颊肌肉紧绷,以畏怯的眼神凝视着吉泽惠子。距两人所坐的树荫下草皮数公尺外,正午的阳光投下炙热的光影。“你只是开车而已。”“话是这样没错,但……”“你比我更被逼得走投无路呢!”绪方志郎咬紧下唇,沉默无语。吉泽惠子再次缓缓眺望着眼前几乎已看厌了的景物。高大混凝土墙环绕的大东化药神户工厂建地相当广,进入大门,左手边是双层建筑的办公室,右手边是三栋工厂,正面是宽阔的空地,左右为一至六号仓库,正面转角有研究室的白色建筑物。
  • 浪迹妖界

    浪迹妖界

    将世事看做游艺,把生死当做儿戏,这会是怎样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冒险呢?嬉笑打闹游妖界,龙魂奇术就侠名。不喜武功,不爱争斗,只是贪恋游玩享乐的洛溪恒偏偏卷入了万妖横行的新世界。抱着游玩的心态,遇事能避则避,该躲则躲;偏偏拥有强大的龙魂奇术,成就侠名。东碰西撞破奸谋,南征北讨立奇功。只想游历一番,却误打误撞发现了惊天阴谋;带领大军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安全一些,南征北讨只是为了躲避强敌,误打误撞却立下大功。
  • 条山苍

    条山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养生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养生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梧冈集

    梧冈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民国奇谭?午夜怨伶

    民国奇谭?午夜怨伶

    她,乔绿意,曾是名动京城的戏子名伶,嫁入苏府当十二房姨太后诡异惨死,接着府上的人接二连三离奇死去,是鬼魂作祟还是蓄谋已久的报仇?今年是顺天府改名京兆地方的第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飘飘洒洒,身量稍矮一点儿的,走在路上就等于半个身子陷进雪里面去了。你说这朝廷吧,也怪,顺天府叫了几百年,老百姓早就习惯了,结果一改朝换代,名字又给换了,叫什么京兆地方,又拗口又记不住,要不干脆就叫京师,皇城,北京城,嗨,多顺口!哦,错了错了,现在不该叫朝廷,应该是叫政府了,民国政府。朝廷,那是前清的老称呼了。
  • 买卖王妃:娘亲是我的

    买卖王妃:娘亲是我的

    天才制香殒命权势钱财下,一朝穿越,她是为救家人爬上王爷之床的罪臣之女,一纸上诉王爷大罪,带着儿子索要精神损失费!皇权之战,他立她妹妹为妃,却赐下她毒酒一杯!饮毒酒,摔金盏,浴火重生!钱财?权势?统统踏在脚下!归来之日。丑颜笑看:“这皇后之位多少钱?本宫……要了。”乱世风云。双龙夺香,各显神通,金玉小儿叉腰直指:“娘亲,是我的!”
  • 魔装

    魔装

    落魄家族的纨绔少爷苏唐,戴起金色的面具,化身魔装武士,以智慧和勇气,跨过无数艰难险阻,立于人界巅峰。然妖魔乱世,人界濒危,看苏唐如何书写一段擎天史诗。文韬武略平天下,倾世红颜钟我心。皆言无敌最寂寞,可闻天路万骨枯。
  • 谎言或者嚎叫

    谎言或者嚎叫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