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2200000010

第10章 五队窑塘(2)

杨隆柱幽默,大队每次批斗会都少不了他。他1956年做的新房腾出给明会计住。治安主任谢承广宣布他“乱砍滥伐”(卖了杂木柴)罚款六百,限一个月内交清,否则后果自负。他脸上没愁云,不见“城府”,对人对物微微笑,自愿装孙子。他见杨书记、范主任等大小队干部,老远就喊得甜蜜而响亮,杨书记当他狗吠毫不理睬,他笑笑的,毫不在乎。他自学了泥水匠、木匠,上屋顶捡瓦,下泥塘放土砖,舂墙,打灶,随喊随到,手势慢些,可非常勤勉尽责。他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已成家另过,他把老屋让给他们,亲手另做了一栋。他享受着人生的成就感巴望着发财梦,绝没想到这新屋是做给别姓人住的,懊悔不及。

杨姓是窑岭大姓,开山袓,集中在一、三、四、五队。马姓、谢姓、陈姓、郭姓等依次搬来,明姓解放前夕搬来。杨姓人以先祖杨家将为荣,地富户大多姓杨。杨盛铭的渊源关系有些微妙,几代是弱房,几十年过去,他家成了一支杨姓的反叛力量。据说,杨隆柱、杨福生和三队杨盛发属窑岭杨姓最久远最正统的支脉,这大概是他幽默底气的源头吧。

杨隆柱被撵回逼仄的老屋,一家四口(两夫妇两女儿)挤在一间小屋,他借块门板在小灶间搭临时睡铺。他唯唯诺诺没一点愁相。他对儿子说:“当年我们杨姓开山祖过的日子比我还要惨哪,苦是人吃的!”

杨隆柱带头挖爷老子的坟,他在坟堂上一跪,拜天拜地拜祖宗,磕头说:“不是天不是地要挖你,是他们要我挖你……”

刘彤听着不对劲,但不好反驳他,他没说错。他注意到了刘彤的皱眉,又加了一句:“是你不孝的崽挖你。两手空空,你不用再顾盼啦!清明、冬至也省得我来烧纸啦。老祖宗你害得我好苦呀,不搞运动我也会挖掉你!”刘彤不怀疑他的真心。

有几个人也学着把自家上人的坟挖了。各人挖自家上人的坟,最为省事。刘彤怀着一个心眼乐得满山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看近看远,竟产生了到这里太久,走不出坟冢鬼城的幻觉。无意中他触及了窑岭的初始……

刘彤意外地看到半山坡立着块一米高的碑刻,有些字还能看清,杨隆柱主动介绍说:“这是我杨家主持立的界碑,上面还写了几条约定,几个姓都画了押,大家世世代代都遵照哩。”

不知怎的,刘彤对窑岭的来历产生了兴趣。生产队统一命名之前,都以各个屋场或山岭的典型记号冠名,如绣花楼、竹坑、松树下、跑马排;窑塘就是马家先人在这里取泥做砖瓦烧窑,而后定居下来。福生告诉他,以前每年都有几次赛马,田就叫跑马丘,这一叠田就叫跑马排。他非常惊奇。

谁也不会知道,刘彤带队挖坟的热情出于他这一幽秘的愿望,大家都认为他把城里的革命行动带到了乡间。

5

一连十天都是挖坟取砖,由一个山嘴转到另一个山窝。杨隆柱又说:“刘同志,挖哪一墓呀?别姓的?贫下中农的?我杨隆柱只有一个脑壳呀!”刘彤皱了眉头。山里人极重祖宗祖坟,容不得别人冒犯,难怪马队长他们躲得远远的。

杨隆柱以为他生气,马上涎着脸讨好地说:“我说笑哩,福生他们知道我的性格。刘同志你是上面派的,你下令,我们才敢动手!”

瘸子杨福生干脆坐在锄把上,卷起旱烟,带笑带认真地说:“隆柱满满(叔叔。),今天挖你的祖坟了!”杨隆柱打笑说:“挖吧、挖吧。挖了爷的挖阿公的,再挖太公、祖公的,以后落个清静。谁要我的老屁股,我大方让给他。一身跌落井,耳朵挂得住?”

刘彤看不惯他们,要是狠狠教训他们几句,肯定把他们吓呆。想想自己插队落户,娘再三叮嘱:你那点文墨在乡下算不得本事,凡事忍着,向当地人学习,好求个照应,别三两句把人得罪,你是事事求人家呀!他只有忍着。看着被挖的洞穴如同青山睁开了眼睛,他心头突然发虚。

他沉默,大家都沉默。福生小声对隆柱说起杨家祖宗的事,好像在说杨家开山祖有武功又有文墨,慷慨大度,与后面来的姓氏相安无事,他们似乎在回忆先祖的往事,悄悄与先祖说话,不情愿动手。刘彤脑子里没祖宗印象,此刻他也涌起敬畏之感。

福生说:“许多时候我把祖宗给忘了,这次我才记起。坐着不动过关不了。大家先看清石碑下手。不过我们还是先挖无主坟吧!”

大家点头,都尽最大努力卫护自己的祖坟,卫护祖坟就是卫护祖宗。倒是福生带着大家满山岭找无主坟,刘彤后面跟着。

其实近百十年才讲究砖墓,早先极为简易的祖坟已消失,回归青山,“祖坟”及其位置只流传在后人记忆中。如今为取砖而掘祖坟,倒唤起了各姓寻找祖坟祖宗的情愫,更不如说唤起了大家对自家由来的记忆,祖先倒成了各家吃饭睡觉的话题。因为杨书记是当今窑岭的当红头人,大家对他的房系支脉梳理得明明白白。刘彤也就听见了有关杨书记的另一种说法:为什么不在窑岭结果杨父?杨姓族人经过商议,没有执行县里“就地处决”的手令,决定押往县城,再想办法,时间拖得越长逃生的机会越大。杨父为别姓人所杀,原因与红军白军无关,而是杨父与猪婆坳张姓一个少妇有多年奸情,那个张姓人打听他被抓要押解到县里,守在坳上林子里把他捅了。人死成虎成神,杨家人帮着收尸,像样地作法事道场,葬在杨家祖山,杨母带着儿子守着几丘薄田过活,杨母的忠贞贤惠为人称道。

刘彤看过杨父完整的砖墓,隆柱不无得意地说:“葬中了风水,老祖宗保佑盛铭做了窑岭第一把手!”原来隆柱把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归于吃本姓人的亏而不怎么在乎,倒乐天顺受。

山民重葬胜过在世生活,三十岁就准备好了寿木(闲置的棺材叫寿木。),生活可以艰苦、粗糙、马虎,入葬则大手大脚、喧哗、认真。现在倒霉的自然是地主富农户,他们发了家为抚慰先人把坟做得像样些,不料害得先人不得安宁,自己也不得安宁。政治运动叫人明白还是简单好,像甩包袱,如今挖坟一清百清一了百了,死和生都可简单马虎了。

找无主坟确实耽误了许多时间。

6

这些天山上人多了,大多不是挖坟者。挖坟的举动让在家的男人女人忐忑不安,不约而同记起了自家的先人,确实这些年忙“大兵团作战”(人民公社时代常常调遣农民集中搞突击,叫大兵团作战。),忙大集体搞生产,大家喘不过气来,冬至清明忘了扫墓(赣南习俗,一年分冬至和清明扫墓。),怠慢了先人。许多男人煞有介事满山走,满青山寻找,神情既焦虑又从容。刘彤倒跟随着福生,有迹无迹的坟与他毫不相干,他无法体会山民的感情,反而认为如此“文革”风暴,在这个学大寨典型,封建主义阴魂不散!

然而他并不叹息,也不觉枯燥,无意中他耳里倒断断续续听见当地人的许多往事,觉得有味。当地人的往事就像一条滔滔不息的河流,在他们口中传述——在他们心中流淌。当地人走在往事的河流中。他置身事外地听着,虽听得断断续续,但窑岭的昨天前天在他面前藏头露尾,山民的记忆之河在他身边流淌。短短几天他竟感觉到窑岭有过确切的昨天,一个他毫无感觉也无从想象的昨天。这个村子不简单,人心也不会简单。像赶圩一样,山民们与他们的先祖擦肩而过,他们熟悉每一寸土地,而他只是惊奇而已。几年后他回想,他真正开始认识窑岭并不在窑岭村小,也不在窑岭群情激昂的群众大会,而是在这种持续挖坟的时候。

陌生而新鲜,刘彤喜欢听大家扯往事,窑岭的姓氏脉络在他脑中清晰起来,知道杨家的优势不是短时间确立的。他要在窑岭生活和繁衍必定要跟杨姓等姓氏打交道。女知青的响亮歌声不时传过来,他不由自责,她们多自在,毫不理会窑岭的复杂情形,现在有革命原则就行,无须礼节。她们大步走在革命的大道上,而自己辛苦带队挖坟,谁才算向贫下中农学习,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他不由又愤愤不平了。

糟糕的,是大队干部不高兴了,他们认为五队进度太慢。于是杨书记、范主任、谢主任专门在窑塘开会,抓阶级斗争新动向,说留恋旧坟就是想念万恶的旧社会。很明显,大队对马队长有看法了。马队长先是恭维一番,然后强调一番,再就是摆他的困难:早年在矿山受潮受寒,腰疼关节痛,也就没亲自出马。

马队长的话婉转,实在找不出岔子。范主任同情他说:“矿工就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家远队长有疾苦,大家要谅解,要支持。”

有人早向谢主任汇报了杨隆柱的“乱说乱动”,谢主任命令他站出来低头认罪,大家上挂下联批了一通。刘彤说了做忠字牌的伟大意义。杨隆柱嗫嗫嚅嚅说:“是是,我有罪,对主席不忠,对杨书记、范主任不忠。”谢主任厉声喝道:“你放老实点!”“是是,我应该老实,听杨书记、范主任、谢主任的话!”

刘彤并没有揭露杨隆柱说了什么。

刘彤继续带人加紧取坟砖。一干人不再叽呱,一派肃穆,似乎察觉某种危险逼近。

杨福生响亮地说:“挖我的祖坟!”他带头扎沉地挥锄,短短的身材使出力气,一点不犹豫。他自言自语地说:“祖宗养坏了我,我也不要祖宗!我学隆柱满满,挖我爷我阿公我太公的,向我开炮,我不会责怪的!”

他真的把怨气全撒向他的祖宗,很有自我批判的意味。

大家各自挖祖坟,只听锄头声喘气声。每到一个坟头,杨隆柱跪着合掌作揖:“老祖宗,不是我们挖你,是天挖你!”大家忍不住笑了。他跪着挖,膝盖破皮渗血,他说:“我人高大,跪着挖受力,不累,心里凉爽!”福生讽刺他说:“要挖又想赎罪,减轻罪孽,先人不会原谅的!”

话又传到大队,杨书记召开批斗大会,杨隆柱又挨了斗。女知青斥责他:“你就是不愿意,不老实,天没有手脚怎样挖?你搞迷信,指桑骂槐,罪该万死!”他赶紧跪得直直的,诚恳地说:“我有罪!我说天就是共产党,共产党叫我们挖呀!”大家都眨眨眼睛。女知青红了脸,喝道:“不许你叫共产党!”“是是,我不叫了。”

同类推荐
  • 秋菊开会

    秋菊开会

    成为人大代表的“秋菊”再次成为故事的主角。“秋菊”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去北京开会了。当上了代表的“秋菊”这回不再为自己而是为村里讨说法,她提出并希望解决他们王桥村和林场一场历时十年的纠纷。然而,这桩看似简单的纠纷在官场各种微妙的关系中复杂起来。问题到了县里、省里甚至全国人代会,却依然不了了之,人家只拿她“开会”(不把她当回事)。可认死理的“秋菊”依然要讨说法,她不但一根筋非要找到姚省长,而且在她又一次到北京参加人代会时胆大包天告了“御状”———问题最终解决了吗?
  • 青春的悔恨

    青春的悔恨

    葛虎黑红的脸有点发潮,他骑在自行车上像喝醉酒似的身体左右摇晃。是她吗?葛虎又使劲地摇晃了一下脑袋,嘴里不停地发出一种谁也听不懂的“叽里咕噜”的声音。是她,葛虎对她的身影太熟悉了,尽管已经分别了将近20年。一阵冷风吹过,正沉浸在无边遐思中的葛虎不禁打了个寒战,她看见我了吗?应该不会看见吧,我是骑车从她背后过去的。其实葛虎也只看见她的一个背影,一个经过20年岁月磨砺的中年妇女瘦弱而又充满沧桑的背影。她变得很多很多,但是葛虎一看见她的背影便认出她了,她那特有的身影葛虎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 无常鬼

    无常鬼

    很多人想必,都冒出过杀人的念头。这些念头在我们周围不知哪些人的脑海中潜伏着,说不定某时某地,被一个契机引发,他(她)就会将这个念头付诸实施……如果你某时某地,刚好在他周围,那么只能自认点背,结束自己光荣而短暂的一生。所以这个世界诞生了法律,法律用种种惩戒方式勒杀恶念,让人在杀人前,想到自己将会受到的惩罚,从而将杀人的念头压制……但是法律无法从根本上遏制杀人的行为,因为,恶人们总会想出各种方式逃脱法律的制裁。
  • 锁沙

    锁沙

    这是一部以塞北生态建设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讲述发生在二十世纪末及二十一世纪初塞外草原(乌兰布通草原)上的动人故事——乌兰布通草原曼陀北村历史上第一位大学生郑舜成毕业后,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一腔赤诚,带领乡亲们防风治沙,搞生态建设,改变家乡面貌,还草原水清草碧旧模样,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金色道路。表现塞外草原蒙汉等民族干部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几代人守护草原,建设家乡的奋斗历程。从塞外草原发生的巨大可喜变化,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讴歌伟大的新时代,和新时代里共产党员献身基层,服务百姓,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 L形转弯

    L形转弯

    故事发生在公安人员杜坚和有一个建筑富商丈夫乔闪之间,当爱情降临的时候,仿佛一切是那么自然,又是那么和谐。然而,当乔闪的丈夫被劫持,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营救失败了,乔闪也对面前的杜坚产生了质疑……这仿佛就是人生中的一次转弯,最终,导致了无法预知的命运。
热门推荐
  • 白骨女的修炼生涯

    白骨女的修炼生涯

    其实我们的人生本来就不容易,男人不容易,女人不容易,如果这个女人是一个作者,那就更不容易了。女主梁小欢是一名作者,这份工作没有固定工资,没有社保,连最低的保障都没有,可以说除了整天写写写,什么都没有,为了生存,她会选择继续还是放弃?受过情伤、被骗上当后才发现有时花狐狸比狼还要可恨。坏人当道,好人能否全身而退?好人又是不是真的好心有好报?这又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写作确实是既沉闷又要耐得住寂寞的事,在诱惑与现实面前,她是否低头?有待关注!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注:看到本书的那些评论,特别是那些置精的书评,我竟然可以眼眶湿湿的,你们总是令人感动,我心存感激!
  • 云雾月明

    云雾月明

    云里雾里,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他,当朝皇帝第四个皇子,七岁那年,皇帝把他送往梁国当质子。现实告诉他,不能信任何人,也不能爱上任何一个人,可偏偏他遇上了她,让他着迷。而她,将军府六小姐,十五岁那年,她入宫,她遇见了他,被他萧声吸引,他吹萧,她抚琴。一曲完毕,她上前,看到他的侧脸,他的背影,他的笑容,无不在透露他的凄凉,心酸。不知为何她为他心疼。为他,从一个娇滴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成为一个女诸葛,为他出谋划策,辅佐他成为一代明君。他以他的命护她,不惜把他一切赌在她身上,只因为他爱她,她信他。即使负了天下也不负她,爱江山更爱美人。一生所爱
  • 河边那块地(中国好小说)

    河边那块地(中国好小说)

    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的角度,把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几乎与主人公一样经历了其生命最后几年的生活,其朴素的语言和轻松口吻,越发让人感到其“活着”的沉重:在土地被强行征用后,热爱土地的老农民丁歪歪只剩下偷来的两个工厂之间的两分地,这成了他以及后来残疾儿子的生活和生命的最后希望。为了保住这最后的两分地,丁歪歪使用了中国农民最后的一个办法,死。我们不能简单认为这是丁歪歪的一个策略,而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土地,无疑是农民的根。让人揪心的是,丁歪歪用生命暂时给儿子牯牛保存住的根还能维持多久?喝黄磷自杀的丁歪歪以及被黄磷严重烧伤而丧失了生殖能力的牯牛给我们答案是残酷的。
  •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在《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中柯维将“第3选择”进行了多领域的解读,无论是政治家、企业家、各级学校和医院组织的管理者、职场人士、所有步入婚姻的人以及青少年,都能从本书中获益。无论在职场、战场、会议室还是厨房,都同样适用。
  • 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本书规范了理论学习。加大督办督察力度,保证决策的落实。同时,校党委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着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选拔干部到地方政府和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挂职锻炼,使后备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为读者提供了如何利用一周的时间在爱尔兰中南部进行深度旅游的独特线路。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起点,包括如今被誉为欧洲最年轻的城市科克,水晶制品成名镇沃特福德、香侬湖区……仿佛一场大戏,作者以亲历的方式,记叙了整个行程,并有很个性的推荐。
  • 上清长生宝鉴图

    上清长生宝鉴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画眉的一盏茶

    画眉的一盏茶

    一盏茶一个故事。画眉是讲故事的女子,坐在窗前,看细水长流,人聚人散,茶热茶凉。
  • 盛世荣宠之妖妃嫁到

    盛世荣宠之妖妃嫁到

    本文一对一,女主属性抽风欢脱二萌,男主属性傲娇面瘫呆萌,入坑需谨慎!人前她是国安部的人形生化武器,威力堪比原子弹,人后她是又二又萌的抽风欢脱女,破坏力堪比核武器。一朝穿越,她遭遇史上最傲娇面瘫的男人。传闻那冷艳高贵的世子生性暴虐狠戾,一怒,伏尸百万,谁知她发现被外界传得极为恐怖的男子却意外的呆萌。于是她打定主意住他的、吃他的、用他的,欢快的过上米虫生活。然而,她却不知她眼中所谓呆萌的男人也打着一个这样的主意:收留她、圈养她,让她一辈子属于他。【一】“上来。”曲姑娘看着伸到她面前的手:(⊙_⊙?)“你想跑着去?”某男的声音透着几分冰冷,和他那滚红滚烫的耳朵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曲姑娘好委屈,你个面瘫货又开始神经病了怎么办?上了马车后,曲姑娘惊讶的瞪圆了眼睛:“你的耳朵怎么那么红?”“闭嘴!”某男低喝一声,耳朵又红上几分。曲姑娘在心里默默的飙泪——太TM神经病了啊你个傲娇货,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啊?【二】“以前……我也经历过。”“……”“像是失去理智一样,控制不住自己去做一些没有人性的事情。”“……”“因为有在意的人,所以总会害怕担心和无助。”“……”“昭华,不要怕我会怕你。”他握住了手心的温暖,面容冰冷耳尖却泛红:“原来你这么喜欢我。”喜欢到可以理解那个残酷又失去人性的我。“滚粗!”原谅她真的不适合走什么煽情文艺的路线,对着这傲娇面瘫货也煽情文艺不起来好吗气愤摔!
  • 从零开始创造地下城

    从零开始创造地下城

    那是一座神秘的城堡,坐落在森林的中央。有人传言,阴影城堡的主人是可怕的怪物,但是也有人反驳说,那只是个爱笑的金发男孩。心怀贪婪的佣兵来到城堡当中,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再也没有办法离开,只有永远都无法散去的乌云,裹挟着寒冷的雨水,无休止的浇灌在腐败的森林中。(本书充斥着大量带脑子不带脑子都看不懂的情节,请不明所以的亲们右上角点X,真的,这本书不适合你们放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