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0900000007

第7章 仁爱无私心(2)

一、看场合说“不”

拒绝别人时,要考虑到对方的面子,尽量不要当众拒绝。当众拒绝别人会使对方觉得抬不起头来。如果实在没法找到私人场合,最好事后马上找机会向对方表明自己的善意。

二、赞扬式说“不”

不要给对方当头棒喝,先给予肯定再拒绝可以更好地表示善意,以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比如,面对对方的提议,最好不要直接说“我不同意”,不如这样说:“你的主意不错,不过某个部分不大可行。”

三、屈尊式说“不”

直接否定对方难免会让对方感觉我们是高高在上;表现谦虚、爱莫能助的态度,适当贬低自己,能减少对方的失落感,不会让对方觉得落差太大。比如,当不能提供帮助的时候,不要直接说“我不能帮你”,不如换个方式说:“我很想帮你,但这件事情我实在也是无能为力。”

四、借用式说“不”

在拒绝对方时,我们可以一面表示歉意或同情,一面搬出规则,让对方知道我们也是无能为力。比如说:“实在很抱歉,这个忙我不能帮,公司规定不能够……”这样一来,对方也知道我们受制于人,不能自己做主,也就会原谅我们了。

五、延迟式说“不”

对待别人的请求,切忌毫不留情地立刻拒绝,首先要认真听取对方的话,然后不妨短暂沉默,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暗示我们确实有为难之处。或是把答复的时间稍微拖后一点,可以说:“让我想想好吗?”“如果可以的话,我之后第一时间和你联系。”这比直截了当地拒绝容易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切记不要拖延太久,让对方苦苦等待却希望落空,反而更伤人。

六、提议式说“不”

即使我们拒绝了别人,也可以补充些建议性的话,这比只说“不”,要更中听。比如,对方说:“我们再去喝点吧”,我们可以说:“现在已经超过半夜10点了,明天上班还有重要的会要开……”“这件事我实在是想不出来好办法帮你,不过你可以问问……”等。

行善要讲究方式与方法

我们总是出于“恩赐、怜悯”的目的,做出一些拙笨的善行,以为受赠者会欣然接受对此感恩戴德,其实不然。行善也是要讲究技巧的。

有人也许会说:“行善已经是做好事了啊,行善还需要技巧吗?”回答是肯定的。如果一个人抱着行善的初衷去处理一些事情,虽然出于好意,但是他很可能因为方式不对而没达到预期中理想的效果,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好心办坏事”。

南怀瑾先生曾这样说过:“善人特别多,学佛念金刚经,都学成善男子善女人了。不过,善归善,不能做事,要做事的时候,是非善恶不能混淆,不能马虎,徒善就不足以为政,所以要有规矩,要有方法。”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凭借自己良好的初衷,就使用蛮力去行善,这样的后果往往不仅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效果,甚至完全背道而驰,那么这样的话,不仅完全违背了初衷,甚至还可能从行善变为作恶。因此,行善不仅需要一颗向善的心,更要掌握一些行善的技巧才行。

行善的技巧也当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帮助对象采取不同的行善方式。假设你要帮助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的话,如果直接给予帮助,对方会觉得你在对他施舍,必然会拒绝你的帮助,此时就需要采取委婉的方式,甚至间接帮助;假设你要帮助一个弱势群体,那么就要采取一种保护的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安抚他们,同时避免给他们造成二次伤害。孔子曾说一个真正行善的人不会让人感受到他的痕迹。有的人做好事本身就是为了感受助人的感恩戴德,或者是为了作秀而行善,但凡做点好事都要大张旗鼓,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看到,这样的人其实并不算是真正的好人,他们的行善都是有一定目的的。而孔子对于行善的要求很高,颇有“做好事不留名”的味道,而且高于此要求,除此之外还强调行善应注意方式方法,如果行善却伤害了别人的自尊,那你的行善就不能算作是行善。

有个孩子家住农村,小小年纪失去了双亲,只靠爷爷那点微薄的退休工资养活。城里一户家庭知道了之后,十分同情,便把孩子接到城里,给他理发还买了新衣服,除此之外又额外给了一千多现金,最后带他去肯德基饱餐了一顿。当时孩子只有八九岁大,他对于衣服和金钱都没什么概念,唯独对肯德基的美味念念不忘,回到家之后总和年迈的爷爷说起这件事。后来爷爷发现家里开始少钱,一开始是一元几角,后来是五十一百。于是爷爷细心观察,却发现这些钱原来是小孙子拿的,更令他吃惊的是,小孙子拿钱只是为了去肯德基买炸鸡或是汉堡。

一个家庭出于好意对农村的孩子进行的一次行善救助,本应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却在无意之中打开了一个贫穷生活的孩子的享乐之门,那这次行善,是幸呢还是不幸?是行善呢还是作恶?这便是行善空有好心,却不讲究方式与方法的后果。

当然,行善的方法和技巧有许多,但是重点还是在于共情,也就是同理心。只有拥有一颗体谅他人、为别人思考的心,才能知道别人需要什么,如何才能接受帮助。只有带有共情心的行善,才能在整个世界开满善意的花朵。

其实,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是残疾或是健康,人格都是平等的。大多时候贫穷者和残障人士确实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但是同时他们也很无奈,他们往往会比一般人更敏感,自尊心更强,但凡不沦落到必须伸手的地步,他们是不会放下自尊接受别人帮助的。但是很多捐赠者不理解他们的心理,行善的时候总是大张旗鼓,甚至是居高临下地对他们进行“施舍”,全然不顾他们心中屈辱的感受,这往往折辱了被受助者的自尊,同时,这种善行也变味成了一种“恶行”,对捐赠者的心灵造成了很大伤害。这也正是很多贫门学子宁愿在外打工挣钱,省吃俭用也不愿领取助学金的原因,他们的自尊不允许他们被学校“施舍”,更不愿被周围同学同情的眼神包围。

我们总是出于“恩赐、怜悯”的目的,做出一些拙笨的善行,以为受赠者会欣然接受并对此感恩戴德,其实不然。行善也是要讲究技巧的。只有以己之心度人,才能做到待人以诚。因此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或是其他重要场合,我们都要明白,帮助他人也需要讲究方法,只有给予别人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真正达到帮助他人的目的。常怀助人之心,施恩不图报,这种善举无需张扬。在这种前提下,你的爱心和善举,将如冬日暖阳般温暖人心。

千年传承的“师道精神”

在求真、求善、求美的道路上,为人师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个引路人,因此在正道之上授业、解惑才有所根据。因此在本质上,老师应该是精神的塑造者,那么首先就要求其本身是精神和时代的先锋,本身就是一个执着追求真理、勇于传播真理的人。

“师道”这个词本源自《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自此之后,“尊师重道”这个词就在神州大地广泛传播开来,这也是中国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之中的一点,并不仅仅停留于字面意义上。因此可知,自古以来,人们将老师视为人文精神生活的引导者和文化生命的维护者,因此老师们也备受崇敬。即使是在古代拥有至高权力的尊贵帝王,对于帝师也不敢有丝毫的轻视,往往都是尊敬以待。

南怀瑾先生曾如是解释师道:“要晓得中国文化分三道,师道、君道、臣道。师道是超然物外的,所以可以做帝王师。古礼上,皇帝见到老师要下拜,老师不需要拜皇帝的,师道很了不起。那么师道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传统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个字。‘化民成俗’是师道的精神,‘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皇帝也必须要尊师重道。”这也就是说,教化百姓形成良好民俗是师道的精神,而即使归为九五之尊也必须尊师重道。

同类推荐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热门推荐
  • 诗词大会:品味古文人的“八卦”人生(全四册)

    诗词大会:品味古文人的“八卦”人生(全四册)

    惊才绝世的谦谦君子,谈诗谈酒谈风月;或才或貌的千古佳人,论情论爱论年华。“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历史长河滚滚而去,多少英雄豪杰已湮灭于尘埃之中,唯有那些才子的腕底波澜、笔底明珠仍然照亮着后世人们的心。“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穿越千年时光,从诗词之中去品味那些离尘绝俗的灵慧之气,从她们身上学习那些我们一直似懂非懂的生活真意,探访传奇女子的浪漫传奇。“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循着古诗词中的酒香,窥探文人墨客与酒纠缠的一生。吟最美的诗,喝最烈的酒,醉眼阅世,人生尽欢。
  • 穿越西游时空

    穿越西游时空

    “理由?需要什么理由你讲与我听听?是不是伤口不在你们身上,你们就不会感觉到痛?”这句话似乎直击她的心脏,以前的她是多么不问世事啊?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为什么这件事后,连孙小猴都觉得她变了?献祭?成为祭品?“好,我答应,但希望能照顾好我的亲人可以吗?”兜兜转转许久,为什么自己灵识还存在于世?一觉醒来,竟然穿越了。“你……你说什么?我穿越了?我的天,这是什么地方啊?”“啥?还要找回什么元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某女望着天,望着地,真的感觉到了什么叫做绝望……
  • 逆仙武帝

    逆仙武帝

    九州大陆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每隔一万年,都会有一位大帝出世,秉承上天意志,统御世间万载。新的时代开始了,万族林立,群雄并起,争夺那至高无上的大帝尊位。纷乱之中,少年横空出世,逆天而起,不仅要做那统御世间的无上大帝,还要做那打破天命约束的第一人。“我告诉你,我苏阳可是江南第一纨绔子弟,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干不出来的。”
  • C同学恋爱史

    C同学恋爱史

    “我想吃甜筒”“不行”“就一个!”“那更不行”“那我不高兴了”“那怎么办”“不理你”“我觉得不行”“那就给我买一个嘛”“不行,买两个”
  • 红狼毒

    红狼毒

    上世纪初,内蒙古西部出现了一位显赫的传奇人物“红狼台吉”。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破落贵族家庭,艰辛的生活把他锻造成一个“混世魔王”。他与王府的女佣奥肯结为夫妻,却与清廷定郡王的格格、有名的福晋十三奶奶堕入爱河。他在十三奶奶的帮助下走向官场,从此平步青云,巧妙地施展政治手腕,用血腥暴力除掉了一个个政敌,渐渐把控了他所在的红格尔和硕旗的政治实力。为了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红狼台吉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冒险人生。
  • 佛说金耀童子经

    佛说金耀童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君醉臣香

    穿越之君醉臣香

    东厂厂公姜寐注定是大庆史上最暧昧不清的一笔,传说他于宫宴之上色诱天子,醉入龙帷。传说他舌战群臣,力谏天子开设女子科举,震惊朝野。传说三名重臣联名上书他七条大罪,天子驳回,即日三名重臣午门腰斩,民怨沸腾。可最后,不知是何原因他被处以车裂之刑,五马分尸。行刑当日,他乍泄三千青丝,人们才知道,大奸臣姜寐,竟然是一名女子。行刑前一刻,姜寐难过的看着天子温柔轻哄的眼。“姜寐乖,告诉朕,卓王孙在哪里。”姜寐摇头。眼前这个她爱的男人,血腥且慈悲。而她就算是死也要带着这个秘密下地狱。*“皇上,如果有朝一日臣必须死在你手上,你会如何?”“朕会把你挫骨扬灰,然后——忘了你。”姜寐跪在地上,听到天子的答案,竟有点满意的笑了。她愿意用性命成就他河山,他却拒绝以爱情同她纠缠。【虐】【封面感谢镜陌绯】
  • 女友来自新世界

    女友来自新世界

    “恭喜你被上海大学人类学专业提前录取!当然,我们实际上学的是狩魔。”一项废材的超能力,一名来自未来的三无少女,一张诡异的录取通知书……叶南原本平静的人生就此改变。“我叶南就是饿死,死外边,从这儿跳下去,也再不当狩魔人了!太TM穷了,连个QQ会员都充不起。”“真香。”P.S.单女主倾向,日常篇幅较多,大结局happyend
  • 职场上那个“女妖怪”(财蜜eMook)

    职场上那个“女妖怪”(财蜜eMook)

    跟一男性朋友讨论,这一期的主题是“职场女人”,有什么想法,对方答:“我感觉,女人在职场面对的,主要是小人、怀孕、加班和性骚扰”。我心想,事儿好像更复杂一些。不信你来看看这些评价: 人见人爱软妹纸?干活吧林妹妹! 不让须眉女汉子?这还是女人么! 愈战愈勇女强人?再牛逼也是剩女! 一手遮天女魔头?更年期老妖怪! 完美无缺女主管?和老板有一腿吧! 呵,职场女人,一不小心就成了“妖怪”。既然沦为别人眼中的妖怪没法变,那就索性再理直气壮一点,无论你是女汉子女强人还是女魔头,无论你是妖媚花瓶还是全职家庭主妇,且不管不顾,专心修炼自选的道。待我修炼成精,照样可上天入地、所向披靡。
  • 谁的青春不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

    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为了那渺不可及的梦想,遍体鳞伤。欧季同,你是我唯一的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