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1600000006

第6章 第4个故事

舒立凡是什么年代的人,已经很难考证了,关于她我们唯一知晓的就是——她很美。

这可能是很多女孩的梦想。甚至在中国古代,也很难有女人只留下“美”的名声。昭君和貂蝉的美是为了匡扶社稷,冯小怜与杨贵妃的美使得国家一落千丈。是啊,哪个国家的历史学家会有足够的境界和人文情怀在史料中记载这么一条:王二家的女儿很美,大家都喜欢她,后来她死了。可舒立凡做到了这一点。

舒立凡的美名能够流传下来,还多亏了一首民歌。

舒立凡很美。

她知道自己美,也是到了十五六岁的年纪。小时候,舒立凡只是认真地帮妈妈做牧场活儿,和别的小姑娘们一起玩耍,在田野里摘花。可到了15岁,舒立凡发现男孩子总来找她玩。过路的男人们,目光更是离不开她的面庞。有一次,一个又能弹冬不拉,又会写诗的男孩子来找到她。他只是结结巴巴地说了句:“你,你的脸庞比月亮还要白。”然后就害羞地跑走了。

哈萨克的男人总是这样的,他们飞翔在诗歌的天空,却在语言的大地上沉默。

舒立凡开始想:男孩们都是没脑子的傻瓜蛋,可谁想后来,关注自己容貌的男人越来越多。舒立凡才想:或许真是自己太美了。

舒立凡跑到湖水前,望向水中的自己。水中的影子只是显得有些孤独罢了。面容在湖中颤抖着,单薄而脆弱。真是这么一张面孔,使得男人们痴迷神往吗?可为什么?在高山与河流面前,在大地与天空面前,这张泛白的脸,藏着什么样的宝藏,竟让男人们如此追寻。她越想越生气,往湖里扔着小石子。石子落进湖面,打出一层层涟漪。

“扑通”,一声闷响。

这闷响更让她感觉心仿佛被裹在了牛皮中。她感觉到不erkindik(自由、舒畅),不erkin就是无法舒展的感觉。

她觉得这都要怪那些愚蠢的男孩子。她决心不再理会他们了。每次看到男孩,她都会瞪着他们,然后害羞着跑回毡房。可越是这样,男孩子们却越认为她美。有的男人过路时吹着放肆的口哨,有的男人带来自己打的猎物,更多的人只是用双眼不停张望。他们明明已经走过了毡房还要不停回头望着,以至于走得跌跌撞撞,像走在冰面上。

哈萨克人经常会有大型的toy(聚会),如果不太远,舒立凡便和姐妹们一起去玩。而每次去的时候,总会碰见那个愣头青一样的诗歌少年。他在阿肯弹唱会上能言善辩,谈笑风生,可见到舒立凡,他连句整话都说不利落。他只磕磕巴巴地问舒立凡:“姑娘,你还好吗?”这时舒立凡旁边的女伴,会笑得直不起腰来。舒立凡涨红了脸,不回答。她现在长大些了,也明白点道理了。她知道女伴的笑声中,有一部分是真心的,又有一部分带着说不清的恶意。她们笑得那么夸张。唉,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如此,总是没有原因地笑。

而且只要有人笑,就会有人忧伤。

舒立凡想某些女伴们可能会对自己很嫉妒。而流言马上印证了她的想法。部落里碎嘴的女人们彼此诉说着舒立凡的恶毒。她喜欢招惹男孩子,到最后又不理睬他们。上次,她的朋友跟她去toy(聚会)了。有一个特别英俊潇洒的男孩子,能写一首好诗,又是阿肯弹唱的好手。他向舒立凡表达爱意,舒立凡不仅没有领受,还用恶毒的言语羞辱了那个男孩子。这样美的女孩却有着如此的毒蛇心肠,真令人胆寒。

谣言在部落里飞舞,可舒立凡所有女伴见到她时,却还是那么真诚。舒立凡不知道谁的真诚是真的。而无法辨别真伪的真诚,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舒立凡跑到没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场,她想:真主为什么非要把美貌赐给我啊。这下子,我变成孤独的女孩子了。

哈萨克族一直有个说法,叫作koz tiyedi(夸赞里有毒)。所以当被夸赞时,哈萨克人总会非常地小心谨慎,认为过度的夸赞是坏运气的开端。舒立凡的母亲也这么想,所以她让舒立凡天天在家绣花织毛毯。

后来舒立凡的青春一直就是这么度过的。

生活是有惯性的。到了应该嫁人的年龄了,很多人家的公子前来求亲,但舒立凡总是一口回绝。她喜欢绣花。绣花很自由很安全也很安静。

在孤独的毡房里,她的脸庞变得越来越白。在绣毯子的劳作中,时间过得很慢也很快。

终于有一个春天,她走出家门,看见苹果树开花了。舒立凡走过去仔细瞧了瞧,她心想:真奇怪,这朵花开得怎么跟我绣的一样呢。可怜的舒立凡,她怕是都忘记了,毛毯上的花是照着外面的花绣的。

单纯的舒立凡以为:是人类先绣出来了毯子,然后苹果树才照着毯子上的花纹开的。

当初的女伴们,如今多已嫁人。只有舒立凡,还没找到如意郎君。近来来求婚的人越来越少了。此时,舒立凡突然想结婚了。她觉得原来那个会写诗会弹琴的阿肯少年就不错。可惜不知道他在哪里,很久没有见到他了。有人说那个男孩在一次旅行中,被毒蛇咬中,已经死去了,却也不知道是否真是如此。

舒立凡跑到湖边,她望向水中的自己。水中的影子只是显得有些孤独罢了。面容在湖中颤抖着,如今不再美丽了。短短几年间,容颜就衰老了。她想在湖边放声大哭,却也哭不出来,正如一位我热爱的北欧诗人①所写的那样:痛哭似乎轻而易举,实际上却万分艰难。

难道真是自己,使所有男人痴迷神往过吗?在高山与河流面前,在大地与天空面前,女人的美,竟只能是那样可怜的一瞬吗?她越想越生气,往湖里面扔着小石子。石子落进湖面,打出层层涟漪。

“扑通”,一声闷响。

这声闷响更让她感觉心仿佛被裹在了牛皮中。

舒立凡忽然觉得青春算是白白晃过了。她回到家中,对着自己织出来的毯子发呆。如今没有人再追求她,她只是一个因为织毯子而远近闻名的女人罢了。

毯子傻愣愣地躺在毡房的角落。舒立凡忽然感觉毯子这事物本身就是泛着孤独和冰冷的所在。毯子和自己一样试图证明着什么东西的存在,但什么也证明不了。它们只是毯子而已,却耗费了一个女孩最美的青春。

舒立凡抱着自己的毛毯,终于放声哭了出来。

舒立凡不知道的是,其实没有任何一个女孩子的青春能够有什么用处。织毛毯中流逝的青春与被男人注视中流逝的青春,都是同样一种流逝。女孩子的青春是那么美丽,有时我想它正是因短暂而神圣的,也是因为无用才值得人类更长久珍惜和热爱的。

这个故事很长,如果把它缩写,反而会更动人。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姑娘,她脸庞像月亮。后来很多人爱她。后来她没有跟那些男孩子走,她一个人在毯子上绣花。然后一生就过去了。然后她不知道一生怎么过来的。

这个故事是任何时代任何女性的故事。

翻阅着唐诗宋词,里面一个个红颜,只留下了一两个姿势。哈萨克女孩要是孤独了,肯定不是为了写诗,也不是为了春愁登楼起相思。哈萨克女孩要是孤独了,就是真孤独了。茫茫草原没有高楼,已经没有意象显示得出自己是孤独的,故而只是在心里。乍看到她们,竟不像孤独,倒更似是平凡……

在这个世界上,女孩子孤独不是由于孤独。

是因为女孩子的青春,太美。

不知是谁听说了舒立凡的故事,并为她写了一首歌:

苹果花开

冰清玉洁心上人,你的面庞,宛如月光。五湖四海,示好之人,不可胜数。

他们深情望着你,怎忍离去。平地之上,如行冰面,跌跌撞撞,慌慌张张。

苹花灿烂,织之于毯。一针一线,寓以何情?

青春逝去,你我不觉。白驹过隙,追悔不及。

姑娘走上那山岗,每天都在,静静眺望。她的耳环,闪动银光,叮当作响。

思念缠绕在心头,日见憔悴,怎能忍受,伴着琴声,我要将你,唱入歌中。

苹花灿烂,织之于毯。一针一线,寓以何情?

青春逝去,你我不觉。白驹过隙,追悔不及。

如此,舒立凡的青春,才得以流传下来……

屋顶上,我身畔躺着的是刚刚认识的女孩子,她也叫舒立凡。刚认识,我们之间就有了些火花。

我是说,我爱上她了,一见钟情。

我曾写道一想到当她卸了妆后,会是清雅的。所以我便兴奋,便感觉爱上了她。

这是假话。

我爱舒立凡,只因为她是年轻的。躺在她身畔,我能闻到青春的味道。那是种甜甜的荷尔蒙的味道。青春真好。

舒立凡让我给她讲故事,我便把这首哈萨克民歌改编成了故事,讲给了她。她听完后,轻轻叹了口气,仿佛什么东西压到了她的心。

她转过去背对着我。这样,我就又闻到了她头发上的香。

闻着那香,我很想爱她。但品味着歌曲中所携着的诗句,忽然觉得爱似乎真的很难。

只好再次套用北欧诗人的那个名句:

爱看起来无比简单,但其实万分艰难。

夜空中悬挂着一轮还算明亮的月亮。

我轻轻抚摸着舒立凡的长发,她没有任何动作。

这时,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忽然浮现到我的脑海中:是因为我爱她,她才是我的舒立凡的,还是因为她是我的舒立凡,我才爱她呢?

当我陷入到这个愚蠢至极的问题时,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身畔的舒立凡,面颊上挂着一两颗闪亮的泪水。

人类的泪水是世上最渺小的星星。

注释:①亨里克·诺德布兰德(Henrik Nordbrandt,1945—),原诗如下:

在旷野上

那些最初的浮云

在蓝蓝的天空上

投下沉重的影子

在高高的枯草上

痛苦似乎轻而易举

实际上却万分艰难

同类推荐
  • 青底绣花绑腿

    青底绣花绑腿

    燕子轻轻抚摸着绑腿上那些传统的绣花,那些龇牙咧嘴的怪兽,妖媚冶艳的花草,传说这些东西是能驱妖魔避邪祟的,她突然明白过来,青羊滩的祖先发明这个东西,可能正是藉此护佑山民们健康长寿的意思。如此看来,这绑腿真的可算是护身符一类的宝贝了。
  • 吃官司

    吃官司

    梅子一眼就看见他了,赶忙迎上来说:宋大哥,好久没来了。想我了?他笑着回一句。她也得体地笑。他就朝六号桌走去。这几年,他只要来,就坐六号桌,已经成了习惯。第一次来,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梅子看到只有八号空着,就招呼他到八号去坐。他立马沉下脸说:八号?不去!这一声“不去”冲得梅子半天没缓過气来。她哪里知道,这个城市的某条街上也有个八号。更不知道,这个八号却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原来,八号是个拘留所。民国时期就是个监狱,用来关押各种犯人。直到现在,里面依然满关着一群犯了罪和可能犯了罪的人。
  • 上天眷顾笨小孩

    上天眷顾笨小孩

    微阅读,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代表微阅读。等车时,习惯拿出手机看新闻;走路时,喜欢戴上耳机“听”小说;陪老婆逛街,看电子书打发等待的时间。如果有这些行为,那说明你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微阅读”的忠实执行者了。《上天眷顾笨小孩》为“微阅读1+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临川柴子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上天眷顾笨小孩》收录了《阴谋家》、《端村往事》、《油布伞》、《铁皮屋》、《红土》、《出走》、《榜样》、《饯行在1985》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
  • 孤魂海葬

    孤魂海葬

    窗户不知被谁打开了,站在船舱的通道里,就能够看到铅色的天空和深沉的海面,一派黯淡,芝浦地区阴云密布的景色也渐渐地映入了眼帘。从窗户吹了进来的北风,在耳畔响起呜呜的呼啸声。荒崎守是山景丸这艘货船上的一等航海士,此时他走出房间正要去厕所。荒崎守刚才在甲板上呆过一会儿,他穿着登山用的防风衣,脖子上围着他妻子给他织的红色条纹的围巾。从穿着打扮上来看,他并不像是个海员,不过,这条围巾在整艘船上都已经出了名,因为那是他新婚不久的爱妻特地作为礼物给他编织的。他路过一个船舱,看到门口有一枚纸片被风刮落,荒崎身手敏捷,连忙上前一步踩住了那枚纸片。
  • 残魄

    残魄

    黑夜,玉贞就这么悄悄地走了,不想惊动任何人。三十一岁,她自己都觉得年轻。理应是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那样死得其所,可是,她是自杀。一九四八年沈阳的冬天真冷啊!玉贞就是要选这一天离去。十年前,也就是一九三八年,在一个细雨霏霏的下午,在上海黄浦江边她见到了他,她的姐夫,也是她的恋人轩。今天她终于又见到轩了,在她的葬礼上。啊!她看见轩了,他站在人群的后面,穿着那件藏青色的中山装,左上兜别着那只派克金笔,还有一朵小巧精致的白花,别在左上胸。他就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都这样穿戴讲究、标致。
热门推荐
  • 许你遥遥星河

    许你遥遥星河

    日为朝,月为暮。许你遥遥星河,陪你朝朝暮暮……喻朝朝之所以叫喻朝朝,因为他是在早上出生的。这个名字是他奶奶给他取的名字。直至他记事起他就觉得这个名字幼稚,一直都想去改名字,可每一次都是徒劳,而且后果特别惨……但喻朝朝的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撑着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直到——喻朝朝遇见了裴暮。日为朝,月为暮,她为朝朝暮暮。 ̄你为什么笔名要叫小哑巴? ̄因为曾经有个男孩喜欢叫我小哑巴。 ̄因为我很喜欢他,我却不敢开口。傲娇歌王朝&自闭作词暮
  • 剑挑云中月

    剑挑云中月

    望剑门外蛮蹄滚滚,起一幕尘烟蔽日遮天。闻九州内笙歌夜夜,点万城灯火掀云耀月。欲寻一江川水,忆往昔流年,故摘一朵淡玫,行千里河山。虽见旧臣归园,夜夜笙歌,蛮蹄滚滚。却有今王壮志,寒芒瑟瑟,铁马金戈。纵行遍万水千山,仍数不尽诸方豪杰,而年华留影似水如风,东流不返,唯挑一灯剑影飒沓,抚一曲琴音悠扬。
  • 斩龙

    斩龙

    你们要相信我,我真是来打努尔哈赤的——跟他老婆那事完全是个意外。
  • 给小学生讲蒙学故事

    给小学生讲蒙学故事

    《给小学生讲蒙学故事》旨在对这些经典启蒙书中的德育故事进行梳理和汇总,并用通俗易懂的讲述让故事变得具体,帮助小读者们更方便地接受。
  • 荔镜记荔枝记

    荔镜记荔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运说

    海运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夫成瘾之农家媳妇

    宠夫成瘾之农家媳妇

    烟雾缭绕的悬崖上,一个华服男子负手立于崖边。他的身后站着一位衣衫褴褛的瘦弱少女,正极力压抑着不断从口中溢出的低泣声。男子眉宇间满是不耐,转身嫌恶的看向少女:“该说的我都说完了,我走了。”少女伸手拉住他的衣袖,哽咽道:“我不要……”男子斜斜的扫了一眼被她抓住的衣袖,眼中的嫌恶之色更甚,努力克制自己即将暴走的情绪:“如今你我门不当户不对,凡儿你就放我一条……
  •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秘巫之主

    秘巫之主

    当消失的灵气开始复苏,魔法、超凡生物等等逐一出现……近现代背景,神秘侧文。ps:773431992(VIP群,粉丝值达到弟子即可。)
  • 快乐心灵的名人故事

    快乐心灵的名人故事

    本书从世界范围内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政治领袖、军事统帅、思想宗师、科学英杰、发明大家、文学泰斗、艺坛巨擘、名家名流,讲述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让青少年朋友在阅读中体验他们在政治活动中的宏韬伟略,战争环境下的雄风与智谋,哲学伦理中的深邃与博大,科学技术中的严谨与神奇,文学艺术中的激情与创造……期望青少年朋友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提高素质,树立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