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1900000012

第12章 民间俗信(2)

关于梦的俗信由来已久。我国古人相信梦有预兆的作用,经常根据梦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景颇族人认为梦见枪和长刀是妻子要生儿子的预兆,梦见铁锅是要生女儿的预兆。在汉族中,也有类似的俗信。

据说,唐高祖李渊在将要起兵反隋时,曾经梦见自己掉下床,被蛆吃。他认为这是他即将灭亡的预兆,所以不起兵,但是手下说,“落到床下”是被尊为“陛下”之意,被蛆吃代表众生都李渊要靠他活着,所以一定能旗开得胜。听到这些,李渊大胆起兵,最终夺得江山。

就像上面讲的故事那样,古人非常相信梦的预兆作用。正因如此,一些古代帝王常常利用梦“我知人不知”的特点,编造奇梦的传说博取人们的信任。例如,刘秀登基前,对臣子说他梦见了自己乘着赤龙升天;刘邦母亲说梦见她与龙交生下刘邦。历史上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几乎每个朝代都有类似的梦的传说,真假也是无人能探究的。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做梦,是自由的,说梦,就不自由。做梦,是做真梦的,说梦,就难免说谎。”

然而梦又不仅仅是一种预兆,有时还被人认为是一种象征、一种潜意识。现代科学对梦的解析是,人们可以从梦中发现白日里感觉不到的微妙变化和生理、心理现象。西方的释梦家说,身体疾病在被发现之前人会做“预兆梦”,在梦中身体细微的感觉被放大。比如人在发现自己患了膀胱炎之前会梦见泉水;发现患肺病之前会梦见窒息等。东汉学者王符也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多数人都认为人做梦一定是有原因的,只不过后人再解释梦时,时常用错逻辑关系,时常陷入迷信的泥沼中。事实上,由于人可以从梦境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现状,并且得出在清醒时无法察觉的结论,因此人们可借助梦调整自己的状态,使自己变得更健康。

破财消灾

“破财消灾”也可说成“破财免灾”,是民间常用的一句俗语,指失了钱财,免去了灾祸。这句话常常被用来安慰折财的人,令其得到心理上的平衡。

通常情况下人们失去钱财后会沮丧或生气,破了财是现实,但是消了什么灾却是未知的。“破财消灾”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疗法,可以让失去钱财的人心情恢复平静。“消灾”的心理暗示,又能使人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破财消灾”意在说明一个人遇事要想得开,在失去钱财后能泰然处之。这句俗语表现的是面对失去所持有的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也是一种宽容的胸怀。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我国俗语中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夜猫子进宅,无凶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的说法。人们将猫头鹰视为“不祥之鸟”,称它为逐魂鸟、报丧鸟等,古书中还有用“怪鸱”、“鬼车”、“魑魂”、“流离”等称呼来指代猫头鹰的,这些都是将猫头鹰看成了死亡和丧事的象征。

《说苑?鸣枭东徙》中记载了一个“枭与鸠遇”的寓言故事,其中有“枭与鸠遇,曰:我将徙,西方皆恶我声”。“枭”就是猫头鹰,因为人们不喜欢它的叫声而要向东迁徙。的确,猫头鹰是夜间出行的动物,因叫声凄厉,又被古人叫做“恶声之鸟”,其昼伏夜出,栖息于荒岗乱坟中的习性也被人们视为丧事的预兆。

另外,猫头鹰两耳直立,双眼大而圆,长相古怪,好似神话传说中的双角妖怪;而它在夜间凄厉的叫声常使人不寒而栗。再加上黑暗的荒岗乱坟意味着阴森恐怖,也是厄运死亡的归宿,因此人们对栖息于乱岗中的猫头鹰总是心有恐惧,也就有了俗语“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说法。

然而追溯历史人们即可发现,猫头鹰曾是华夏民族红山文化主要的图腾崇拜物,当时的人们因为恐惧黑暗,惧怕夜间被野兽袭击,故而非常崇拜能在黑夜中自由出行的猫头鹰,希望能拥有像它一样的本领,在夜空中任意穿梭。

人们之所以会对猫头鹰产生这样的喜恶转变,都源自对黑暗的恐惧、对死亡的惧怕,由此产生联想,对黑暗中的事物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寄托了人们不同的愿望。

乌鸦叫,灾星到

乌鸦在民间被视为不祥之鸟,谚语有“乌鸦叫,灾星到”、“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乌鸦叫,祸事到”等各种说法。因此,人们遇到乌鸦会顿足痛骂,旋吐唾沫,默念“乾元亨利贞”五字真言七遍以辟邪。

国画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乌鸦曾是承载着太阳运行的鸟。《楚辞?天问》中说:“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从此,人们有了“日中有乌、乌载日”的观念,认为“十日并出”是因为载负太阳的乌鸦不遵守轮流飞行的规则,一块飞了出来,而剩下的一只载负一日的金乌则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其余降落人间的同类都是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灾星。后世常把乌鸦鸣叫与“天火烧”联系到一起。

乌鸦是杂食性鸟类,不仅啄食粮食,还偏嗜腐尸,是坟场的常客;其外表全身漆黑像幽灵,叫声沙哑粗厉,又是死亡之地的栖息者,人们不免联想到其与死亡的关系。在古代巫书中,乌鸦和猫头鹰一样是死亡、恐惧和厄运的代名词,被人们称为“黑寡妇”,因此民间就有了乌鸦是灾星的俗信。

乌鸦“慢叫则吉,急叫则凶”

乌鸦“呱呱”的叫声,一直没有使人们产生好感,民间用“乌鸦嘴”来形容某人说了不吉利的话。

关于乌鸦报凶,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公冶长听得懂鸟语。他贫苦闲散,时常食不果腹。一天,一只乌鸦飞过他家,叫道:“公冶长,公冶长,村南山上有只大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去了南山,果然发现一只冻死的大绵羊,就将羊煮吃了,然而公冶长却忘了乌鸦的“你吃肉,我吃肠”的话,并没有分给乌鸦吃食。又有一次,乌鸦经过他家叫着:“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大黑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又去南山,发现许多人围着看一个东西,以为是在看大黑羊,赶紧喊着:“你们不要动,那是我打死的。”走近一看,却是一具死尸。公冶长被官府抓去,他向官府解释,官府不信他的话,后经过县官用家里的燕子做试验,他才得以澄清罪名。

此事过后,乌鸦逐渐被古人视为丑陋而会报凶的鸟。古代盛行巫术,古代巫书中记载乌鸦的叫声会带走人的灵魂,取走人的性命。所以,人们就更讨厌乌鸦了,并彻底将乌鸦归为不祥之鸟,赋予其凶兆的寓意。乌鸦的另外一些举动也被人们视为不祥之兆,例如,乌鸦主动向人点头并翘着尾巴叫唤,就代表要有口舌上的忧患。古人出门遇乌鸦从头上经过,就暂不出门,事情留到以后去办,以防不测。

至于乌鸦“慢叫则吉,急叫则凶”的说法则是因为古人有喜用“吉”的期望去克制凶的兆示的习惯,并不是真的说乌鸦慢叫有吉祥的意思。

喜鹊叫,喜事到

喜鹊是中国的吉祥鸟,自古以来就有“喜鹊叫,喜事到”的说法。民间至今也盛行画鹊兆喜的风俗,两只喜鹊对视而望叫“喜相逢”;两只喜鹊中加上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在树上,一只鹊在树下相互对望叫“欢天喜地”。最流行的则是喜鹊登梅,又叫“喜上眉梢”。

古人将喜鹊视为喜鸟的历史悠久,在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中,喜鹊已经以喜鸟的身份出现了。不过喜鹊之名却来源于另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传说。

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搭桥的鹊儿,听到牛郎对织女说玉帝派人向人间撒了草子,大地到处是绿油油的一片,只是缺少了花,人间还不是很美丽。鹊儿告诉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为了挣得好名声,命百花仙子向人间播撒了花子,却独留下冬梅未播,所以人间百花盛开却唯独冬季没有花开。鹊儿们偷了一棵梅花的树苗,让一个鹊儿衔到人间。王母娘娘知道后,命人绑了鹊儿的双腿,并把鹊儿关了起来,从此鹊儿练就了蹦蹦跳跳的本领。三足鸟得知此事冒险偷偷地放了鹊儿,鹊儿飞到人间,落到了一个富人家的梅花树上,蹦来蹦去,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这家的姑娘正按习俗“哭嫁”,听到鹊儿的叫声,循声而去,看到鹊儿,一时兴起就照着鹊儿的样子剪了窗花,问丫鬟这鸟的名字。丫鬟嘴巧,说正逢姑娘大喜就叫喜鹊吧。姑娘把窗花拿到了婆家,婆家是开染坊的,见姑娘这“喜鹊登梅”的窗花剪得真好看,就照着又画了一只,寓意双喜临门。姑娘的婆家人将喜鹊画好之后,染成了花布,从此民间就有了喜鹊的叫法和蓝底白花的“喜鹊登梅”印花布。

喜鹊的毛色为黑白相间,按道理说并不具有中国人喜欢的外形特点,然而它却能称为世人心中的喜鸟,这主要与它的习性有关。传说喜鹊会向人们预报天气的晴雨变化。《禽经》中记载:“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民间常以喜鹊鸣叫时的动作占卜天气,时间长了就与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又因为其叫声欢快悦耳,因此人们就将其奉为喜鸟。

喜鹊与人类的生活最贴近,是一种最“世俗”的鸟,因而经常被借用到故事中。《朝野佥载》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贞观末年,有个叫黎景逸的人,他家门前的树上住着一只鹊儿,他经常给巢里的鹊儿喂食,久而久之就有了感情。一次黎景逸被人冤枉进了牢狱,牢里的日子苦不堪言。一天,他家门前的那只鹊儿在监狱的窗前不停地叫唤,他心想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果然三天后,他沉冤得雪从牢狱中被释放了出来。

民间关于喜鹊的传说还有很多,且多以赞颂喜鹊报喜为题。由此可见,喜鹊作为中国的喜鸟其群众基础之雄厚。“喜鹊到,喜事到”、“喜鹊登梅”、“喜上眉梢”等说法都是人们喜爱喜鹊的证据。

二、语言俗信

触霉头

“触霉头”还叫“触楣头”,是一句源自上海和江苏的方言,在民间流传很广。顾名思义,触霉头是指在生活中遭遇不幸,遇到不顺利的事,意思接近“倒霉”。在苏州地区还流行“霉头触到印度国”、“霉头触得勿大勿小”、“新剃头、打三记,勿打三记触霉头”等俗语,将倒霉的程度夸大。

有人认为“触霉头”是“蹙眉头”的讹写。一九九二年的《上海指南》中的“沪苏方言纪要”解释道:“蹙眉头,人有忧事,眉辄皱,蹙眉头者,所事不谐之状。不满意之名词也。”后来在上海又有“霉头蹙到外国大马路”的说法,最终被讹写谣传为今天的“触霉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触霉头”应该源自“触楣头”。“楣”同“门楣”中的“楣”,指的是门框上的横木。古代若是被侮辱了门楣,就代表家里遇到了很不幸的事,就说“触了楣头”。从苏州地区广为流传的一个笑话,即可窥见人们对门楣的重视。

古代苏州的一个秀才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农夫回家后把对联贴到了门楣上。农夫的邻居张三认得几个字,却不懂断句,将对联读成了“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农夫一听,气冲冲地去找秀才理论。秀才听了农夫的控诉,哈哈一笑,然后自己读了一遍对联:“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听到秀才如此念这副对联,农夫才算高兴起来。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尚且有门楣的意识,由此可见古人对门楣门风的重视。

人们将大大小小不顺的事都叫“触霉头”,无论触霉头是“蹙眉头”的讹写,还是“触楣头”的演变,从中都可见,中华民族语言的深刻内涵和人们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封建文化对人们民俗生活的影响。

讨口彩

“讨口彩”就是图个吉利,讨个吉利话。人们乐于在吉利话中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愿望,用语言预示未来的幸福生活。正所谓“福从口入”,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人们一见面都会说上两句吉利的话,对将来给予美好的形容和预测。例如在新年的餐桌上,鱼代表“年年有余”,糕代表“步步登高”,吃的时候,人们都会说上两句吉利话表达在新年里的美好愿望。若是吃饭时不小心打碎了餐具,老人马上会加上一句“岁岁平安”,还有的人说“落地生花”,以求吉祥的征兆。中国人即使丢了东西也会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而生意人在饭前饭后都要说“恭喜发财”、“生意兴隆”之类祝福的话语。这些都是人们讨口彩的民间实例。

讨口彩展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表现尤为明显。久别重逢的朋友说起职业,会礼貌性地问:“在哪儿高就?”正月初一的早晨,由一家之主开门,开门时会说诸如“开门大发”、“开门见喜”、“财源广进”等一些与开门有关的吉利话。

在南宋时期,朝中盛行谶语吉凶,宋高宗赵构也从建康避至浙江的东部,在行至萧山时,有人在道旁跪拜。赵构问是何人跪拜,下人回答说:“宗室赵不衰。”赵构一听这人的名字,高兴地说:“符兆是这样的,我可以不用担忧了。”由此可见,人们对语言的吉利与否看得多么重要。另外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民间有的家庭为了生儿子,会给先出生的女儿起名“招弟”、“等弟”、“引弟”等名。

除了日常用语,人们重视讨口彩,在民间的吉祥物中也有讨口彩的例子。人们常在玉器上刻制蝙蝠,就是因为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也有的将其刻制成葫芦状,因为“葫芦”的音似“福禄”,这些讨口彩的实例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同类推荐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可能是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官方文字资料,收录了夏商周三代乃至上古的一系列政府文书,包括如周公、周王这样的重要人物的讲话。在商周时期,文字具有神秘的魅力,是通天地、得永生的载体。而最早那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人和事,是“天命”。以《酒诰》为例,在杨照的解读下,我们感受到了焦虑打败了“大邑商”的周人的焦虑,他们反复确认上帝(天)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战战兢兢地、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子孙千万不要重蹈商朝的覆辙。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

    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世界民俗,就是关于世界各地的民俗。全书给大家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民俗风情、风俗独特的世界民俗、世界少数民族部落的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热门推荐
  • 瓜洲闻晓角

    瓜洲闻晓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蔓陀萝

    蔓陀萝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火蝴蝶

    火蝴蝶

    蒙氏兄弟是一对富有传奇色彩的双胞胎兄弟。哥哥蒙蓝性格古怪,为人低调,深沉睿智,但才华横溢,富有正义感,从小跟随作为首席法医官的父亲学习法医技术,自修了法医昆虫学、法医毒物学、法庭人类学、法证学和司法精神病学等学科;弟弟蒙橙却是个阳光少年,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由于俊美的外表而成为当红的偶像艺人。在这个亚洲最大的法医博物馆,兄弟俩从小就互换身份体验对方的生活,所以每当他们交换身份时,惊险的故事就会随之而来。千奇百怪的尸体、支离破碎的四肢、腐烂不堪的脏器,当蒙氏兄弟剖开骇人的尸体,骤然间,他们看到了那个秘密……
  • 校园恋爱青春物语

    校园恋爱青春物语

    何为青春? 我们的林辰一直不明白‘青春’是什么,为了寻找答案,独自前往一座陌生的城市…… 在车站邂逅的女孩,在商场重逢的青梅竹马,时时刻刻都非常中二的少年……而在他们的身上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与林辰一起登上这名叫青春的列车,开启一场只属于他们的青春之旅吧!在每个人的故事里,每个人都是主角,都不再是为了衬托出主角的点点星火,而是璀璨夺目日月之辉!
  • 黑猫岭诡秘事件

    黑猫岭诡秘事件

    传说黑猫岭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小镇,镇中的大户李大善人被藏龙山的土匪袭击灭门以后,李家大宅被焚烧成为焦土,唯余一座塔楼。从此以后,黑猫岭的诡秘事件渐渐出现了!李大善人的儿子李莫展回到黑猫岭的那天,许常德在荒山遭遇了匪夷所思的事情。
  • 毒医凰后惑君心

    毒医凰后惑君心

    现代女化身古代女,波澜不惊的凤眸再次睁开,潋滟的风华,一袭红衣,傲绝天下,谁与争锋。一支玉笛,一曲音杀,她强势回归,只因当初的一纸承诺。他是一渊之皇,噬血残忍,狠厉无情,却在见她的第一眼,卸下一身狂傲,化身成为绕指柔。世人都说白诗羽冷心无情腹黑狡诈,他却说:“她只是没有遇见我”。当强者碰撞上强者,是否会掀起别样的风云,亦或者是携手共看浮生轻若云。
  • 魅惑天下:命定凰女

    魅惑天下:命定凰女

    “丫头,你看了本尊的真容,可要负责哦!不过看在为你疗伤期间,也把你里里外外看了遍,我就委屈一下,上门提亲娶了你这个小妮子好了!”“什么?你这个混蛋?你.....你居然连个孩子都不放过!”青瑶立刻叉腰对着玉面公子哇哇大叫。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让生命开出绚烂之花(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让生命开出绚烂之花(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最初都是一朵含苞待放花蕾,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所以一定要让生命之花绽放的绚丽无比,绽放的美艳绝伦。“别轻易就亮出底牌、从视线了解人的心理、从帽子解读人心、音乐之声即心灵之声、从握手看情谊”等精彩文章为您的生命之花灌溉水分和施加肥料,从而帮助您开出绚烂的生命之花,傲然于世。
  • 咸鱼翻身丫鬟升职记

    咸鱼翻身丫鬟升职记

    别人穿越,不是穿成名门闺秀,便是皇室权贵,然而,奚新月穿过去,不仅是一个倍受欺负的可怜丫鬟,更是穿在了猪圈中.......猪:哼唧......奚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