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8300000006

第6章 看上去没有那么美味(4)

人类千百年的演化史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从丛林时代过渡到现代,我们无法让底层心理相信,现在的社会其实早已不是四处有虎狼出没的环境了。因此,谋求他人的爱是我们的本能之一。而在我们最软弱无力的幼年,这种需要被保护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而能够保护我们的,一般来说也只有父母而已。所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其实至关重要。遇到一对好的父母,你真的应该烧香拜佛。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是按照本能在带孩子,肆意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或不安全感发泄到孩子身上,包括我认识的很多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

很多人都误以为,知识分子就一定很有知识。在没有知识的时代,反正大家也不读书,反正只知道你是读书人,读书人嘛,你读了那么多书,就一定能教书。而教书,往往又和教书育人联系在一块。所以,很多人都自然认定,知识分子一定能教好下一代。不要说别人是这么要求读书人的,有些脑子读坏掉的读书人自己也这么要求自己。比如,我们可能都见过这样的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说:“我一个老师,怎么就教育不好你呢?”喂,你是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和家庭教育是两回事。更何况,就算你是知识分子,你也只是在某个方面有点儿研究,比如在地质学方面,但总不至于因此就自大到觉得你在带孩子方面也很擅长。我们读那么多书,知道知识的天空是那么辽阔,才要学会谦卑,我们又不是井底之蛙,觉得全天下没有自己不明白的事情。所以,我们都要虚心学习如何养育孩子,学习怎样用正确的方法,合理控制和使用自己的爱,给予孩子刚刚好的爱的剂量。人类的知识是分散的,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意识到这点了,韩愈不是说“术业有专攻”吗?所以,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有多大的成就,想教好孩子,抽时间看看好的心理学的书、育儿的书,让你的孩子不至于有心理缺失。

网友评论吧

@老黄:许光头自己就有强迫症,那他的童年是不是很不幸呢?

犯贱背后的逻辑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今天的故事,我们从一起银行劫持人质绑架案开始说起。

话说在1973年8月23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间银行这天突然冲进来两名绑匪,“都别动!举起手来!”这两人都是有前科的惯犯,当时正在工作的4名银行职员,就这样被劫持作为人质。两绑匪以此为要挟,跟警察对峙了足足有6天时间。最后,两名绑匪缴械投降,4名人质顺利获救,警察取得胜利。但是,咄咄怪事才刚开始发生。

这4名被绑架的银行职员,后来在法庭上做证,要告那两名绑匪。但是,他们不仅没有像秋菊打官司一样讨个说法,反而是替这两名绑匪求情,他们也没有对我们怎么样啊,他们也是被逼无奈的啊,这6天他们对我们悉心照顾,求青天大老爷放过他们吧……都是这类的话。更奇怪的是,如果警察对绑匪进行指控,这4名受害者会言辞激烈地为绑匪辩护。你说,这是不是很奇葩?

没错,相信已经有人猜到了,以上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来源——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为什么有人会爱上“人渣”?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发现之后,心理学家得找到病根儿,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一般的思路,肯定是思考两个绑匪有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给受害人植入不应该有的心理呢?换句话说,是不是绑匪给受害人洗脑了呢?结果查来查去,问来问去,两个绑匪真的是没有做过任何特别的事情,和正常的绑架案一样。所以,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困扰了心理学家几十年,也找不出症结。最后,有人灵机一动突然想到:那有没有可能问题是出在被绑架的银行职员这边呢?

我们不卖关子,顺着这个思路,心理学家终于解开了谜团。果然,真正导致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其实是受害人的一种心理机制,学名叫作:盲视背叛。也就是说,当别人背叛你的时候,如果你觉得违抗对方的背叛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比如可能被杀掉之类的,这个时候,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就会选择“看不见”。人的心理很奇怪的,久而久之,会真心相信看不见的“背叛”就是不存在的。

那位说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那两个是绑匪怎么就“背叛”了呢?他们“背叛”了什么呢?现代社会,契约无处不在,你走进银行这个动作,就等于你和银行达成协议,你是来办业务的,不是来抢钱的。否则,银行就有权在你进入之前搜身。这是大家要有的共识,接下来我们才可以深入谈下去。

盲视背叛其实比比皆是。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见过这样的人,尤其是女孩子,身边所有朋友都看得出她男朋友是个人渣,但是她就爱得死去活来。作为朋友也会纳闷,难道她看不见那个男人身上的缺点吗?放心,只要她还能忍受,她就真的“看不见”。只要一朝看见了,她就会歇斯底里;只要一朝看不见,她就会没心没肺。没心没肺的人,基本上属于盲视背叛到病入膏肓。

比如,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发生了一桩娈童案。一名计算机教师弗雷德曼,遭到指控猥亵十几名男童。案件发生后,美国邮政局截停了一封寄往弗雷德曼家的信,发现内容全都是儿童色情图片。警方据此申请了搜查令,在弗雷德曼家里发现大量儿童色情图片。但是,弗雷德曼当时的妻子伊莲在事发多年以后被问道:“家里到处都是这种照片,你难道就没有怀疑过丈夫有恋童癖吗?”伊莲说,当警察把不雅图片递到她眼前的时候,她说:“我看不见,我的眼睛看着正确的方向,但脑子却什么也看不到。”你可能觉得,伊莲只是找借口开脱对不对?

还有一个例子,有名叫茱莉的妇人,四十多岁,是位备受尊敬的律师。在她还年轻的时候,有次丈夫出差一礼拜,她知道丈夫回来前一定会和男同事在一间酒吧喝一杯,所以就事先去那里等,准备给丈夫一个惊喜。结果呢,狗血情节再次上演,惊喜成了惊吓——茱莉看见丈夫走进来,正准备起身,另一个女人比她还快地冲了出去,拥抱丈夫,然后两人接吻。吻完,丈夫才看见茱莉。然后,丈夫走到茱莉面前,说:“我不认识那个女人。”茱莉就“相信”了。

当局者为什么迷

故事是那么狗血,我们要是看完,骂一句“脑残”也就算了。但是,心理学家可不这么认为,任何表面言行背后都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驱动。到底是什么造成这些在外人看来如此清晰,却让当局者迷呢?

首先,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肯定会假设这个人是好人,对吧?没有人会因为一个人是“人渣”才爱上他的吧?多多少少,对方总有在我们眼里看来是优点的东西。但是,一旦建立了这个基本认知,一段心路历程就开始了。而心路历程走得越远,随着你为此付出得越多,对起初的那个判断就越有认同感。到最后,对方真实是个怎样的人已经不重要了,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对你来说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你容不得别人说他的坏话,也不允许出现任何事情,破坏你对他的最初认知。打个比方,你写了一本历史书,结果发现原来第一句话就错了,唯一补救的办法是从头写过。于是,你面前有了两种选择,要么重写,要么拒绝认错。所谓的“盲视背叛”,说白了,就是做了第二种选择。

其次,那为什么有些人会盲视背叛,有些人却不会盲视背叛,勇敢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错误呢?这和个体差异固然有关系,有些人内心就比较强大,但是更重要的是看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

再举个例子,在苏联西伯利亚的劳改农场里,人们发现一种很诡异的气氛,就是部分犯人和看守有时候会成为“好朋友”;同时,也有部分犯人会成为看守的“死对头”,属于特别喜欢闹事儿的分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茫茫的西伯利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犯人和看守几乎是一起在“坐牢”。你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看守,寂寞难耐的时候想和犯人聊聊天,很正常吧?作为犯人呢,生杀大权掌握在看守手上,人家想要给你穿小鞋,太容易了。所以,如果看守跟你说话,你最好就笑脸相迎,这是最聪明的。但毕竟人家是奴役你的人啊,心理这道坎儿怎么迈过去呢?有了,我可以假装我们真的是朋友啊,就像有些动物心理学家告诉你,在狗眼中,它就是人,跟你是没有差别的。当然,在人看来,狗就是狗,就算直立行走还是狗。所以,最后犯人和看守有说有笑,一片和谐。而那些坚持犯人和看守有别的人,拒绝和看守交朋友的人,则自然成了“死对头”。从这个例子中,你看出盲视背叛产生的症结了吗?

没错,当二者的关系是依赖状态时,依赖的一方就容易对被依赖的一方产生盲视背叛。前面所说的那两位太太,情况差不多,想当年,她们都是依赖丈夫生活的家庭主妇。其实她们心底知道,真要拆穿丈夫,自己就要卷铺盖走人啦。

盲视背叛的另一种表现

那么,我们今天说盲视背叛这个概念,真的是要教大家怎样处理家庭关系、怎样相亲吗?No!“盲视背叛”理论之所以值得专门写一本书来诠释,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可以推而广之,乃至于成为全社会的集体无意识。

书中举了两个例子,涉及的是同一件事:种族歧视。

有个叫中村的人,他是日裔美籍,从小在美国长大,说一口标准的美语,喜欢打棒球,爱吃热狗,是个典型的“香蕉人”,外黄内白,他觉得自己就是美国人。中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有一次学校招募音乐剧《奥克拉荷马》的角色,报名的人很少,而中村的歌声和演技都十分出众,就因为他是黄种人而落选。当然没有人会这样直说,但是大家都明白的。还有一次,高中举办舞会,为人和善的中村连一个女伴也没找到。但是,无论中村遇到多少类似的事,他从来不觉得是因为种族歧视(内心真够强大的),直到大学修了美国史,看亚洲人在美国的血泪史,才知道过去的所有遭遇都是有原因的。

另一个故事是个美籍华人律师吴华扬。他和中村一样,从小在美国长大,对中华文化一无所知,如果他在电话里跟你说他姓史密斯,你绝对会相信,见了面才发现原来是张亚洲脸。吴华扬和中村长大以后,都知道小时候经历的那些都是种族歧视啦。为什么他们后来能够正视了呢?因为长大了,变成独立的人,摆脱了小时候的那种依赖。而小时候,你的潜意识里知道自己根本无力反抗整个社会,所以只好选择什么也看不见。而反过来,站在白人的角度说呢?谁都知道种族歧视无处不在,但大家好像都形成了某种默契,一起看不见。歧视这东西是这样的,真正没有歧视的状态,是完全感觉不到,而一旦感觉到了,解释自己没有歧视,就等于是有意掩饰了。比如,有美国人听说我是从中国来的,说:“中国……哦……中国……挺好的,挺好的。”你说这个“挺好的”是不是真的“挺好的”呢?如果你选择盲视背叛,就觉得他是真心的喽。

盲视背叛还可以继续扩大,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比如,你可能知道,越战结束以后,很多美国老兵不约而同地选择对战争的经历三缄其口,闭口不谈。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越战之后,实际上,一战、二战,几乎所有参加过战争的人,都不会热衷于谈论战争——只有一部分距离战争太遥远的人,才整天把“必有一战”挂在嘴边。你或许会觉得,老兵有责任把战争的残酷告诉世人,要控诉发起战争的政府才对啊!我想,你真的应该体谅目睹过战争的人。

因为你是那个等着别人说出真相、然后对其加以道德审判的人,对你来说自然是简单的。但是,对知道真相的人来说,他不知道说出来之后会得到怎样的回应,就好像公知在网上,说什么都会被人骂,吃碗面都或许要被人挖祖坟,这个时候人最聪明的生存机制当然就是沉默。在非洲、东南亚的一些发生过大屠杀的国家,心理学家常常会发现惊人的类似情况——只要发动过大屠杀的政府还在,那里的人民就会主动忘记曾经的苦痛记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整个国家陷入一种神秘的犬儒环境,谁要是不识相提起往事,反而会被指责。

“禁忌”是有“生命”的

说到这里,许光头突然想起一个关于猴子的实验。一开始,把10只猴子关在笼子里,笼子里只放一根香蕉,但是给香蕉通上电,猴子一碰到香蕉就被电到。每个猴子都想试试运气,都被电到过。然后,开始把笼子里的猴子换出一只,换进一只。新进去的猴子不知道香蕉有电啊,就去拿。结果还没碰到香蕉,其他9只猴子一拥而上,齐冲上去,把新猴子摁倒,从头到脚一通揍。那只新猴子服输了,知道只要去碰香蕉就没好事。接着,把其他9只猴子逐一换掉,每只新猴子进来的时候,都尝试去拿香蕉,但都被阻止了。最后,有趣的局面产生了——10只猴子全都不知道香蕉带电,但是没有一只猴子去拿香蕉。

这个实验充分告诉我们,所谓的“禁忌”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它自己会生长。刚开始是因为某个特殊原因产生禁忌,但到后来呢,原因不知道了,大家只是盲目地遵守而已。盲视背叛如果不正视,也会成为生长的怪物。

同类推荐
  • 幽默与人际关系

    幽默与人际关系

    阅读《幽默与人际关系》后,对于幽默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感性的了解。而当你在娴熟地运用幽默时,你会发现:你的人际关系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和谐,而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越来越喜欢你。这,正是幽默能改善人际关系的魅力所在。
  • 财富成功学(智慧生存丛书)

    财富成功学(智慧生存丛书)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书中所述的成功致富理论内容非常实用,阅读之后,你会认识到他所说的:所有的成就,所有的财富,其源头只是一个瞬间意念。抓住了它,用一种坚定不移的思想去付诸于行动,你就会达成拥有财富的理想。
  • 人际沟通与说话艺术

    人际沟通与说话艺术

    本书是“职工培训”丛书中的一本,通过具体的、生动的事例教会员工,尤其是新入职的员工如何与同事交往、与上级交流、与合作伙伴谈判,通过提高说话技巧来提高自己个人魅力和工作能力,为在职员工的职场交流提供借鉴。
  • 情绪会伤人:消极心态修复手册

    情绪会伤人:消极心态修复手册

    消极情绪无法完全消除,但可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本书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引导读者正确认识伤感、空虚、恐惧、失落、愤怒、自卑、孤独、绝望、忌妒等消极情绪,探究这些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对化解消极情绪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将情绪产生的负面影响尽量弱化,使读者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
  • 经商金言

    经商金言

    《徽商的智慧:经商金言》中,孔令刚试图换一个视角,通过汇集徽商与经商有关的精华言论、睿智语句,进行适当的分类,从经商追求,包括贾名儒行、利缘义取、利人利己;经商精神,包括穷则思变、克勤克俭、愈挫愈坚、有胆有识;经商策略,包括广结良缘、扩大声誉;经商理念,包括知人善任、以众帮众、审时度势、质量为本、诚实无欺,以及经商之道,包括商有商道、知难不难、谋深虑远等5个方面17个角度对徽商智慧进行释读,通过与主题相关的徽商故事展示徽商经商历程,并以感悟和延伸阅读的形式从某个层面反映作者对这个主题的思考。感悟未必深刻,延伸阅读也只是想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以期给读者朋友提供丰富阅读视野的素材。
热门推荐
  • 从“最后的人”开始

    从“最后的人”开始

    杨庆祥:我们现在是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七层会议室。本次活动是联合文学课堂的专题研讨,讨论内容是科幻文学。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专题研讨,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最近几年科幻文学不仅得到了国内的关注,也在国际上为整个中国的当代文学赢得了特别重要的声誉,刘慈欣和郝景芳先后获雨果奖。更重要的是,中国当代写作中,科幻文学提供了特别重要的创作队伍和特别重要的作品。而且,我觉得它有可能会改写当代文学的面貌。
  • 姜少,你老婆又跑了

    姜少,你老婆又跑了

    合法的丈夫不能人道,还丧心病狂地为别的女人把她卖给姜少换取好处!这种恶心的男人不离婚难道还留着过年用吗?可她没想到买了她一夜的姜少竟然还会找上门来!他说:“离婚,跟了我。”她气急败坏,谁不知道姜大少心里有个白月光,她才不要给人当替身!谁料这个霸道的男人竟然布下天罗地网让她无法逃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Infinite Moment of Us

    The Infinite Moment of Us

    For as long as she can remember, Wren Gray's goal has been to please her parents. But as high school graduation nears, so does an uncomfortable realization: Pleasing her parents once overlapped with pleasing herself, but now … not so much. Wren needs to honor her own desires, but how can she if she doesn't even know what they are? Charlie Parker, on the other hand, is painfully aware of his heart's desire. A gentle boy with a troubled past, Charlie has loved Wren since the day he first saw her. But a girl like Wren would never fall for a guy like Charlie—at least not the sort of guy Charlie believes himself to be. And yet certain things are written in the stars. And in the summer after high school, Wren and Charlie’s souls will collide. But souls are complicated, as are the bodies that house them…
  • 我未来超凶的

    我未来超凶的

    末法时代,科技为尊。灵气复苏,武道再现。在普通人触及不到的武道修行界,人类联盟和妖怪联盟在scp基金会的协调下签订了《人妖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从此,世界河蟹!一天,一个漂亮小姐姐找到了叶擎宇:“大圣,你相信重生吗?”叶擎宇扭头就走!又一天,身上祖传的神秘石头忽然说话了:“爹爹!”叶擎宇喜当爹!……故事就从这里开始……PS:已有完本长篇《长生难死》,信誉保证,希望多多支持,粉丝群:③①⑤⑧⑧⑧①②⑨标签:灵气复苏、重生、奶爸、妖怪
  • 时空干涉手册

    时空干涉手册

    新书已发,《正版传送门》,详情请戳作家进入新书介绍。过去,不止存在于记录,未来,也并不是想象……个人、国家、星球、宇宙——文明,从来不会局限于此。当真实的时空旅行发生,我才明白,个人在这无穷世界中仅是沧海一粟。我叫方言,那时的我,还是一名普通的学生,直到,我做出了选择……
  • 皇明异典述

    皇明异典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

    佛说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魄至尊

    仙魄至尊

    前生他看懂最难的公式但是却看不懂人心,今生重生他看懂了人心,只想逍遥自在的过一生,可是命运却给他开了天大的玩笑一次……尽在仙魄至尊……
  • 丧尸世界来袭

    丧尸世界来袭

    末日黑夜笼罩之下人们苟活于残垣断壁之间人性尽显有人舍弃灵魂卑劣而生 有人重拾战志,一曲歌狂
  •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本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59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