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4000000002

第2章 我的家庭(1)

我这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中国度过的。这个国家的一切早已经融入于我的灵魂之中——我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在那里拥有无数的朋友。我完全是一个中国式的美国男孩,当我长大后,又以一个传教士、中国文化研习者的双重身份回到那里。传道者、神学教授、大学校务长,这是我回到中国后的诸多角色。1946年,我被“派遣”到位于南京的美国使馆担任驻华大使一职——这是我在中国的最后一个角色。

你知道,我亲历了中国近代繁复的政权更迭——从没落的清王朝开始,到孙中山先生凭借理想主义创建的早期中华民国,再到孙先生被迫退位后那个无力应付军阀混战和政治腐败的民国,从统一了国家、促进了现代化进程的国民党政府,到凶残而短暂的日本政权,再到抗战后苦不堪言的国共内战,以及最后的胜利——全面领导中国大陆的共产党政权。回首遥看中国现代历史进程,我清晰地读懂了这个美洲人眼中的神秘大陆的隐痛——它竭力迫使自己适应新的世纪,并坚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能够超越他国,屹立于世界的物质与道德之巅。

时至今天,离开中国已经四年。在这四年里,我时刻都能感受到冥冥之中主引导着我的灵魂,令我读懂了,不管心中有多么的不甘,可面对外力的束缚时,我们依旧需要做出选择。感谢上帝,让我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中美文化交流和政治外交中扮演了一个小小的角色,令我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我感谢上帝恩赐的一切。固然,此时两国不再亲密,可我依旧坚信,在许久以后的未来,中美两国必定会再度携手,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1.总统的表亲

我的父母是英勇无畏的欧洲拓荒者的后代。我的祖先阿契博德·斯图亚特是出生在乌尔斯特·兰登得里的苏格兰人,如果没有他,我们的家族是不会出现在北美大陆上的,他是家族中登上美洲大陆的第一人。据闻,他带有贵族血统,他是奥奇垂男爵的后裔,曾经被封为“斯图亚特堡伯爵”。他来到美洲大陆,是因为卷入了一场反抗宗教迫害的造反运动,不得已才背井离乡逃到了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和他同来的还有他的两个兄弟,大卫和约翰。在他们来到美洲的七年后,其他的家人才来到这里与他们团聚。而后,他在弗吉尼亚州的韦恩斯博罗附近建立了自己的农场。他有四个孩子,四个孩子又分别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其家族后裔的足迹遍布了美国东部和南部的各个角落。阿契博德的后人之一亚历山大·斯图亚特曾经担任菲尔莫尔[2]内阁的国内事务秘书长和弗吉尼亚州的教区长等职务。而阿契博德的另一个后人,曾经是联邦骑兵将军,他就是J.E.B.斯图亚特将军。他是个风光无限的人物,据说他在一次战争中受伤,在他被人抬下战场前,他愤怒地冲着准备撤退的士兵大喊:“回去!回到战场上去!执行军人的使命,像我一样!”

约翰·斯图亚特居住在弗吉尼亚州奥古斯塔郡的沃克湾,后来又搬迁到司当顿定居。他的孙子罗伯特·斯图亚特是一位牧师,隶属于基督教长老会。他曾经躲在一辆隐蔽的四轮马车中,勇敢地从弗吉尼亚河谷潜入肯塔基的蛮荒之地(后来成为弗吉尼亚的一部分),参与了在肯塔基的莱克星顿创建特兰西瓦尼亚学院的工作。后来,他担任这所学院的拉丁语和希腊语教授,并曾一度担任校长一职。

罗伯特·斯图亚特后来娶了汉娜·托德为妻。汉娜是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之妻玛丽·托德的姑妈。于是,罗伯特的儿子大卫,也就成了林肯总统的表亲,而大卫就是我的祖父。罗伯特的另一个儿子约翰·T.斯图亚特毕业于中央学院,毕业后他搬到了伊利诺伊州的春田郡居住。后来,他成为了林肯的法律合伙人。有意思的是,斯图亚特家族与林肯家族的诸多关系,是我第一次从中国回到美国时才听说的,那年我11岁。这对于当时居住在阿拉巴马州莫拜尔的我们来说,十分惊人。我们由中国回来已经够引人注意了,而与林肯家族的关系,足以给在南部的我们招来杀身之祸。

斯图亚特女子学院的创始人及第一任校长是大卫·托德·斯图亚特,他是女子教育的先驱者。这所学院位于肯塔基州的谢尔碧维尔。大卫·托德·斯图亚特的儿子约翰·林敦·斯图亚特,就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于1840年12月2日出生在谢尔碧维尔,他曾在宾州的华盛顿与杰弗逊学院、肯塔基州的中央学院读书,并于1861年毕业于此。毕业后,他留在那里做了一名教师。四年后,父亲结束了教课生涯,进入普林斯顿神学院深造。1868年,父亲在普林斯顿神学院毕业。多年后,当父亲回忆起那段时光时,依旧感慨万分,是倪维斯[4]影响了父亲的人生观,父亲到中国传教的信念也始于倪维斯博士对于中国激动人心的言论。毕业的那年,父亲成为新南方基督教长老会海外传教委员会首批赴华传教士中的一员,他跟随两位同事一起去了中国。从纽约上船,途经巴拿马海峡、旧金山,两个月后,他们抵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上海。

父亲的传教事业一共从事了46年,在这46年里,他始终都留在最初开始的地方——位于上海西南120英里的杭州。

2.父亲和母亲

1868年,父亲来到杭州传教,那时的他孑然一身。前任传教士因斯里牧师告诉父亲,如果想要更好地了解中国、学好中文,必须“到中国人中间去生活”。我的父亲听从因斯里的建议,为了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他在一个鸦片烟馆的楼上租了一套房子。此外,父亲还雇用了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厨师来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在中国生活五年后,父亲的健康出现了问题,他被送回美国休养。不久后,他恢复了健康。短暂的休养生活让父亲深刻意识到:如果想以后不再被健康问题所困扰,他就必须结婚。而后,玛丽·路易莎·霍腾就成了我的母亲。我的外祖父古斯塔夫·霍腾是位法官,同时也是莫拜尔郡教育体系的创始人之一。他曾经担任过该市的市长。南北战争结束后,南部积贫积弱,人称“玛丽小姐”的玛丽·霍腾创建了一所私人女子学校,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这所学校后来成为了亚拉巴马知名的教育机构。很多南方的求学者慕名而来,引起了北方教育观察者的侧目。此后,人们都称赞玛丽·霍腾是“非凡的女性”。人们建议她去德国深造,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远赴中国,跟随她未来的丈夫去那个神奇的东方国度。远赴中国前夕,玛丽·白戈碧小姐接手了玛丽·霍腾的学校,在那之前她是玛丽·霍腾的助手。随着她的接手,学校也正式更名为“白戈碧女子学校”,这个名字一直用到25年后学校不复存在的时候。

玛丽·霍腾,我的母亲,她在结识我父亲之前,曾经有过一位做联邦海军军官的未婚夫。遗憾的是,在莫拜尔湾的一次军事行动中,这位军官不幸牺牲。母亲去海外传教,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今天已经不得而知。当母亲决定去海外传教时,她的大多数朋友都反对这个决定。朋友们认为母亲的决定过于轻率,但是母亲并没有听从朋友们的建议,她没有动摇去中国传教的决心。当母亲下了决定后,就立即与海外传教会的秘书长约翰·雷登·威尔逊商议去国外传教的事情。威尔逊建议我的母亲去参加一次传教会的例会,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也就是在这次例会上,母亲邂逅了我的父亲——刚刚从中国归来的年轻传教士。这位正在考虑“婚姻大事”的年轻传教士,在遇到母亲后,很快坠入了爱河,他们相爱了。直到今天,我常常猜想父母为我取名为“约翰·雷登”是不是在向“媒人”约翰·雷登·威尔逊牧师表达感激之情?在年轻传教士们看来,威尔逊博士极富魅力和感染力。内战之前,他在非洲从事了多年的传教工作。回到国内后,他担任海外传教会秘书长一职。最初,他在基督教长老会供职。内战开始后,他留在了南方。

1874年,父亲带着他的新娘第二次回到中国。这一次,他又回到了过去传教的地方——杭州。

3.父亲的失败和母亲的成功

杭州,一个古老而隽秀的城市。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人墨客的天堂。城郊的西湖、环绕西湖的“佛山”,以及钱塘江的潮汐。马可·波罗曾称杭州为“至美之城”,并耐心地描述这个城市里奇妙的运河、小桥、小街。这里曾经是南宋的首都,被“胡虏”侵犯的北宋皇室仓皇逃到了这个城市。中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苏州和杭州在中国人心里不可逾越的地位。

父亲母亲在杭州住了下来,那时候的杭州还残留着太平天国起义的阴影,但是乡村的美景依旧给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商业渐渐复苏,这里的街上也逐渐恢复了丝绸、扇子、茶叶这类特产的买卖。

最初进驻杭州时,基督教长老会得到一块位于城墙内城隍山上的地皮,这块地就位于寺庙和官府周围。站在这块地上俯瞰,可以看到浙江省布政使的宅院,每每布政使的公子生病时,中国的医生和风水师都会将生病的根源归咎到住在高处的“发散着邪气”的外国人身上。当地政府寻找了一大堆理由,希望传教士可以另寻他处,迁移到城市另一端的开阔地去。这个建议最终还是被传教士采纳了。新的教区很快确定了,那里被太平天国起义严重破坏过,是杭州城的贫民窟。父亲和其他传教士在那里建起一座教堂、一所学校,传教士们就这样在那里安顿了下来。传教士居住的集中区域,被当地人称为“耶稣弄”。

除了向穷苦百姓传教以外,父母还热衷于创建学校。父亲创建了男子学校,但很快就被布道会关闭了,教会认定传教士除了传教外,不应该去搞世俗教育,传教是传教士的唯一责任。父亲在为数不多的学生里选择了一批天资好的男孩,让他们有更好的机会去接受教育。多年以后,父亲当年选择的那些学生都成了最出色的教会工作者。相比于父亲,母亲的事业更为成功。中国的第二所女子学校就是母亲参与创建的,不论是从规模还是影响力上,这所学校都在不断进步。母亲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她担任这个职务很多年。后来,这所学校并入了“杭州基督协和女子学校”。

4.我的童年:社戏与美食

我,约翰·雷登(出生于1876年6月24日)、大卫·托德、华伦·霍腾和罗伯特·克柯兰,我们四兄弟出生于杭州。

我们斯图亚特四兄弟曾经是教会中唯一的外国小孩,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许多年后,当我们深情缅怀我们的父母时,我们感谢他们对孩子充满和善与智慧的教育方式,正是他们的教育和关怀,给我们四兄弟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还记得父母带我们徒步远足,我们走过杭州的著名景点,那里风景如画。在郊外我们可以野餐、摘野草莓。春天时,我们欣赏漫山的野杜鹃。到了夏天,我们便到古庙中避暑,那里潮湿而古旧(最初那里只是露营地,后来传教士们将那里当成避暑场所),这些经历对于我们的童年,相当于一次次精彩的探险。还有一年的夏天,我们去了山东烟台。那段经历着实令人难忘,海边的悬崖顶是我们短暂的居住地,我们甚至还坐着骡轿去登州探望狄考文博士——他是一位学者和传教士。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

    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典藏版)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她的写作,还是她的生活,都可谓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太多的人,沉醉于她笔下的故事中,却忽略了那些故事的背后,她若隐若现的寂寞身影。本书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张爱玲的众多作品,追溯了张爱玲似若传奇的一生,并挖掘出了诸多关于张爱玲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年少恐怖的遭遇、结实炎樱、成年后与胡兰成的爱情、五光十色的成名经历、大洋彼岸与赖雅相识相恋、老年孤老他乡……比期现有的对张爱玲的各种记述,本书更为完整、详细、清晰,呈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张爱玲。作者用凄美的文字还原了那个民国第一奇女子的一生,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将独属于她的时光,刻成一段新的传奇。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不过,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本书全面讲述马云从出生至今五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商业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首批披露马云创业前默默跋涉的艰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他的喜好、性格,甚至直面其心境。马云的一生充满曲折与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50年间,跌宕沉浮,起起落落,一直贯穿其间的是他永不言败的坚韧理念。从两次高考失利到进入大学校园,从四处求职无门到终于当上老师,从创业初始无人相助到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从力排众议创建中国黄页到经营阿里巴巴帝国,从淘宝危机到赴美上市……
热门推荐
  • 大佬他貌美如花

    大佬他貌美如花

    【快来!新书已开!】 【1v1+甜宠】温茶是个三十八线女演员,在扮演恶毒女配的戏份中不幸坠崖,生命垂危时,拥有了一个愿望系统。为了活命,她在系统的帮助下,开始了不停的穿越之旅。途中,她穿梭古今,锻炼演技,她学习雷锋,无私奉献,她保留初心,始终不改,最终,她收获肩宽腿长花样百变男票一枚。 群号:423257102
  • 妖孽儿子特工娘亲

    妖孽儿子特工娘亲

    她,天下闻名的第一美人,却也是举国皆知的废物。当双手手染鲜血,实力强悍的女特工穿越而来,还有谁敢小瞧她?顾清影很不屑,“不会斗气又如何?她生出来的儿子天赋异禀,谁敢惹她,放妖孽顾瑾,咬死他。”君昊附和道:“女人嘛?负责貌美如花就好了,体力活,麻烦事交给我们男人就行!”顾清影笑的妖娆,这古代的男人还真是不错,钱多,体软,易压倒还很上道。
  • 痕迹

    痕迹

    许嘉终于有了一辆自己的小轿车。车很便宜,国产QQ,才几万元,与她心目中的宝马差距不小,可是,聊胜于无,好歹算是有车一族了。拿到车后,老王陪她练了两次,并告诫她,“小心啊,别连车带人给劫了去。”许嘉道,“切!人家要劫也是劫你的大奔,谁冒那个险,要一个QQ?”“车不值钱,人值钱嘛!”老王搂了她一下。许嘉没吱声,专注地开车。QQ车小巧玲珑,很适合女性开。原先开老王的大奔玩,总觉得笨重,转弯,似乎车身都转不过来,不像QQ这么得心应手。所以啊,不管什么东西,还是自己的好。
  •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土耳其帝国的兴衰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是三百年的强盛加上三百年的衰落的故事。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世界的十字路口,国运兴衰牵动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土耳其人的祖先来自中亚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最西端,在此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仅仅经过三位开国苏丹的励精图治,土耳其人就以“帝国”自立,在欧洲留下战无不胜的威名。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攻陷君士坦丁堡,1529年苏莱曼大帝陈兵维也纳城下——鼎盛时代的奥斯曼帝国,为欧亚大陆的政治地图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随着世界现代的降临,奥斯曼帝国却落后了。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站上历史变革的潮头,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沙皇俄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与东方强权奥斯曼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1683年奥斯曼军队再度围攻维也纳遭遇惨败;182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同时期的埃及也自立门户。此后,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中东和非洲领土上陆续分裂出二十多个国家。其中很多国家迅速沦为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最终,奥斯曼帝国本身也在“一战”战败后倾覆。六百年世界帝国的历史成了被人怀念、叹惋的过去,而现代土耳其以一个共和国的面貌开启了新的篇章。在土耳其的跌宕国运中,中国读者能找得到祖国的影子,也找得到很多国际现状的根源。那段帝国时代是欧亚两洲,乃至整个世界近代不可磨灭、无法回避的历史记忆。
  • 父子合集经

    父子合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职场生涯几乎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每个人在职场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折射出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职场上的挫折,大约只有10%可以归结为个人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其余的90%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抓不住机会,二是我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以及不成熟的为人处世之道。
  • 游戏花都之全能高手

    游戏花都之全能高手

    提问一个高智商问题:“在某班级里,由1名班主任管理下,20个女学生中,却有21个人说欣赏你,直接导致21名男生中,有20个都妒忌你,并且想打死你,如果你遇到这种状况,你会怎么应对?帮帮主角吧!高手!”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重生之庶女栾妾

    重生之庶女栾妾

    媵妾阿绣被身为主母的嫡姐用‘棒杀’之刑夺了性命。于蚀骨的痛楚中重生,恰好是她被带进家门后第一次给主母请安的那天。命运既然选择重新开始,那么她的命运将要由自己来掌握。她可以被看轻,却不能被轻视。可以卑微,却不能卑贱。生命原本灿烂,纵然身处乱世,纵然身份卑微,她也要绽放出华章异彩。她贪慕名利,却被风流名士所赏识。她贪生怕死,却被勇武将军所爱重。她汲汲营营,却被那个天上谪仙一样的九郎称之为心目中‘最真,最美之女子’。王谢之家的两位嫡子,皇族司马氏的王爷公主,前生的诸多名士权贵一再纠缠不清,小小士族庶女阿绣将如何左右应对,以求得自己高洁完美的爱情?
  • 这个战队有点萌

    这个战队有点萌

    她是电脑天才,他是电竞大神她继承家业开俱乐部,他随之而来“白衿毓,你愿意加入我的战队吗?”“我不后悔选择了这条路,也不后悔选择了QN”“如果你加入EMP就好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