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2800000007

第7章 随驾大臣(2)

我敢打保票,庆善现在腰带上的扣子至少要值一千两银子,因为我父亲也有这样的一副。扣子玲珑而精巧,用成色绝佳的翡翠打磨雕琢而成。到底是庆善要求做成这种风格,还是人家玉器师傅本来就做成了这种风格,然后卖给他的呢?这就不得而知了。可以确信的是,这样的扣子可不一般,非寻常官员所能比。另外,他的帽子上插孔雀翎的翎管,也非常讲究,竟然是玉制的,样子就像如今很流行的香烟咬嘴。再看看庆善的手指,上面套着一只硕大的玉戒,看成色与做工,同那扣子的价钱不会相差太大。这样看来,他这一身行头价值不菲,少于五千两银子是不可能办下来的,约合现在的中国国币七千元。像他这样的朝廷重臣,相同档次的服饰不会只有一套,至于有多少套备用,又有谁知道呢?当然了,堂堂一个内务府大臣穿些富丽堂皇的衣服是无可厚非的。但事实上,他还要屈居于李莲英之下,还要不时地送些什么东西去讨好。

下面说说我的二哥勋龄。尽管我们家世显赫,可是他的服饰同庆善比起来并没有出色多少。原因在于,爵位实际上只是一个虚名而已,在大事上面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庆善就不一样了,他虽然没有什么爵位,一品大臣的头衔也不大管用,可是无论在宫里还是朝廷上,他的权力都大得很,除了李莲英之外没有谁能与他对抗,简直可以为所欲为。与我二哥相比,不管在什么事情上,也不管在什么地方,庆善的权力总要大得多。其实,不要说我哥哥了,就算是光绪皇帝的嫡亲子弟,也都不如庆善的势力大。如此华而不实的爵位能有多大的价值呢?这一点我是说不清楚的。我只知道,当初我的先祖的确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才获得了如此殊荣,封爵的时候,有那么多人由衷地羡慕、敬佩他们。可那毕竟只是短短的一瞬间,真正的功臣去世之后,他的爵位传给他的子孙,旁人敬佩或嫉妒的心理也就淡了。

二哥身上的装备只有一个地方与庆善不同,那就是腰带上的扣子,其他的如箭衣、马褂、帽子等,简直如出一辙。这副别致的扣子是用外国黄金打造的,上面连缀着一条精致的链子,末端拴着三个漂亮的金环,不仅金光灿烂,而且雕刻着很多“卍”字。二哥对这“卍”字情有独钟,所以连环上的花纹都是这个。除了黄金的质地之外,这副扣子上还镶嵌着几块上等的翠玉,比庆善的那个还要好看。二哥当然也有忠孝带,他那两个荷包不仅色彩华丽异常,花纹更是巧夺天工。一直以来二哥都很清高,在他眼中,整个朝廷里头几乎没有谁比得过他,再加上他是受西洋教育回来的,有一种优越感。在洋文并不盛行的时代,他成了稀有之物,更显珍贵了。

从长相上来看,我二哥也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他性情儒雅,鼻子上又夹了一副眼镜,显得不同凡响。不过,二哥此举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他是真的得了近视眼,必须戴眼镜,否则就会看不清东西。

说到二哥的眼镜,我突然想起一件好笑的事情。虽然眼镜在中国的历史并不短,没有什么新鲜的,可二哥这样的夹鼻眼镜倒是不多,整个朝廷之上只有他的这副眼镜是独一无二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的鼻梁很高,比较适合夹鼻眼镜。而别的人能戴的就不多了,至少在我们周围只有他一个。记得那还是我们刚刚进宫不久,二哥头一回来到太后面前朝拜。太后安排他站在一个很显眼的地方,于是乎,各位大臣都朝着他看,其中有一个人居然盯着二哥的眼镜发起呆来,好像看到了什么新奇的西洋镜似的。

据我猜想,系在眼镜上的那根金链子是“罪魁祸首”。这链子的另一头系在二哥的马褂纽扣上,细细的、软软的。那位大臣心里大概很纳闷:这么一条小小的链子,难道就能把那眼镜托住?他目不转睛地看着,眼神中的认真劲儿着实好笑。二哥是个顽皮的人,平日里说话做事爱开玩笑。这位朝臣的模样他早就看在眼里,于是脑子里又产生了顽皮的念头。他将自己的鼻子夸张地皱了皱,突然间,眼镜掉了下来。那位入神的大臣慌忙伸出手赶上去,要帮他接眼镜。那眼镜呢,当然不会掉到地上,因为有金链在啊!那位朝臣看到眼镜掉到腰间,然后开始悬在金链上面打转,不禁更是迷惑了,嘴里忍不住惊叹,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还请求说:“再让我看一次吧!”

二哥于是又照样做了一次。老先生看了,一个劲儿地笑,还让二哥借给他试试这副奇妙的眼镜。结果,他的鼻子都弄得红红的了,眼镜还是戴不上去。问题出在鼻子上,二哥的鼻梁是高高的那种,夹鼻眼镜能夹得住,而这位老先生几乎没有鼻梁,让这眼镜夹在哪里呢?大家把好奇心都集中在了勋龄的鼻子上面,其热情一直同我们一道,乘着这辆御用列车,从北京来到了奉天。

太后这次去奉天,没想着要处理什么国家大事,也没准备在什么地方逗留,单单是为了谒陵,顺便看看沿途的风景。因此,比较重要的随行大臣只有我二哥和庆善,其他人都没有带。尽管如此,这御用列车上面有头有脸的人物似乎并不少。这是怎么回事?那些人又是谁?

清朝官场盛行一种风气:不管是谁,只要手里有权可用,亲戚朋友就要围上来,逼着他非用自己人不可,而且多多益善。这些人往往是整天游手好闲的主儿,不愿意踏踏实实做事情,却又想日进斗金,希望凭借着亲戚关系,硬将自己安插到某个位置上。

二哥与庆善身边带的都是这一类人。结果,他们两个似乎比太后还要繁忙,随行的人似乎比太后还要多。庆善手下有五六个人,从名义上来说,有给他处理杂务的,有给他弄文书的,可是说实话,人虽然不少,但能真正帮上忙的没有几个,至于文书一类的工作,根本就没有人做得来。这些闲人本来都是光吃饭、不做事的,庆善带他们来,就是为了挣钱。

二哥的情况与庆善差不多,随行的人到底有多少我不清楚,我唯一知道的是,这些人的本事只是陪着人说说话而已,别的就什么都不会了。不过这倒是无关紧要的,二哥原本就没有指望他们能帮上什么忙。

我们这个大家族里面,不单二哥有随从,就连我的四弟也有好几个,父亲就更不必说,他的随从是最多的了。这些人加起来大概有二三十人,父亲他们不得不另花上一笔钱到外面去租房给这些寄生虫住。并非我家不够大,而是人实在太多,房子再大能养得下这么一大群人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人也不是毫无作用的。朝廷之上的雍容华贵之气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靠这些一无是处的朝臣!他们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恭恭敬敬、庄严肃穆地立在那里,自然就有了气氛。包括这次太后出巡,正是因为有了勋龄和庆善的那些打扮得花花绿绿的门客,才使整个队伍充满了皇家气象。

那么他们这些人算是什么身份呢?大臣?前面已经说过,这次随太后去奉天的,真真正正的随驾大臣只有勋龄和庆善两个人。其余那些人,不客气地讲,根本够不上做大臣的资格。可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门客也应该被称为随驾大臣。在我看来,这些人与庆善和勋龄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那就是觐见太后的时候,站的位置不一样:庆善和勋龄总是站在最前面,其他人在后面,仅此而已。至于他们所做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前面我已经讲过,爵位只是一个虚架子,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可是,关系到站位可就不一样了。我们完全可以对爵位大声称颂一番,因为二哥就是靠自己的公爵头衔,终于在一项待遇上比庆善高了一个级别。每次朝见太后的时候,他都要站在庆善前面,离太后更近一些。那时候,这样的优待,简直就是一种荣耀。

从两个人的职位来说,庆善相当于宫里的大管家,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管到;我二哥就不一样了,他只是太后身边的一个侍从官,还是副职。不过,尽管实权没有,论地位倒是要高于管家,所以就能比庆善离太后更近一些。

列车就是带着这林林总总的人一路前行着。有时候太后兴起,会让车子停下来。每到这个时候,庆善和勋龄手下的“随驾大臣”们,就会来到太后身边随时候命。对于太后来说,这些侍立左右的人叫什么名字,什么官职,个人的背景如何,完全不清楚,也不值得留意。唯独这些人的穿戴和言谈举止,无法逃过太后的眼睛。她总是感叹说:“他们的装扮是那么雍容华贵!在这单调的旅途中,这些花花绿绿和装腔作势倒是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呢!”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本书为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沥血巨作,从1848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写到抗战的结束,举凡近代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社会制度、世态风貌无不细致入微,丝丝入扣,是历史爱好者和史学研究者了解和剖析中国近代史的最佳范例作品。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北击匈奴》》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汉匈关系,汉武帝以后的绥抚政策,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近代史上的鸡零狗碎

    张鸣教授的历史随笔主要取材于晚清民国史,不拘一格地讲述了正史当中很多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着重挖掘故事背后的东西。本册侧重说人,择选103篇精华之作,集中体现其对各类人物的独到观点,突显张鸣式说史之魅力。主要内容: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文人之脾气,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重臣之分量,张鸣品人,勾勒晚清至民初之人物群像图。可从中真切感受张鸣式说史的独特风格。
  • 我到大秦当皇帝

    我到大秦当皇帝

    我刘南山,文可修身,养性,安民,治国,盛世太平!武可北上,南下,东进,西出,一统天下。虽处乱世,唯有一剑,劈开荆棘,斩尽天涯!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热门推荐
  • 佛说缘起圣道经

    佛说缘起圣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故事会(2018年6月上)

    故事会(2018年6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修真慢慢来

    修真慢慢来

    不一样的修真,不一样的设定,期待你的阅读,作品如有与其他小说一样纯属雷同
  • 位面宇宙

    位面宇宙

    成步云得到了一个宇宙本源至宝,穿梭在宇宙位面的故事。“大兄弟,这是啥炮,管子老粗了!”李云龙说道小说中。罗峰说道:“大哥,有人打我,你帮我弄死他!”萧炎说道:“有我大哥在,什么异火都不成问题。”成步云说道:“我来,就是为了占领,当然,交朋友收小弟还是需要的,所有事总不能自己做吧!”我是来抢东西的,所有的,包括你家的狗都是我的。
  •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这本《德川家康》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 天下珍藏

    天下珍藏

    地球至今,已经有四十六亿年历史,而人类文明的起源,有文字、图画记载,只不过七八千年而已,只占人类史的百分之一。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一些神奇的东西,一些神秘的宝藏,一些或许存在又莫名消失的辉煌文明,在茫茫的时间长河掩埋下,只留下一鳞半爪,若隐若现。你所知道的,未必就是真相!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探索与冒险与收获的故事!天下藏珍,等你来发现……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 雨鼓

    雨鼓

    《雨鼓》讲述:15世纪,奥斯曼帝国出兵围攻阿尔巴尼亚的城堡,帕夏率领千军万马驻扎城脚,千奇西怪的攻城方式轮番上演,百转千回的军委会派系斗争层出不穷。首次踏上战场的士兵手忙脚乱地冲锋陷阵,预示着下雨的雨鼓声犹如上帝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