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2800000012

第12章 御膳房(2)

不管是“正餐”还是“小吃”,每个菜都是精品,值得大写特写。只是花样实在太多,一般人难以记清楚,所以我就不再多说了。我们中国人在吃的问题上有很深、很广的研究,单独出本书恐怕都不为过,这里篇幅有限,只能简单介绍一下。

太后非常喜欢吃的一道菜是清炖肥鸭。做的时候先要去掉鸭毛和内脏,洗干净之后放上一些作料,用一个瓷罐子装起来。这还不算完,还要准备一个坩埚,倒进半锅清水,把那个瓷罐子放在里面,最后用锅盖盖严实,放在文火上蒸着,三天之后才能出锅。到那时候,整个鸭子都酥透了,只用筷子就能毫不费力地夹开,大饱口福。鸭皮是皇太后最爱吃的,它是这道菜的精华,最好吃的地方。

除了清炖肥鸭,太后餐桌上常见的最讨她喜欢的菜肴还有下面几种。

最合乎太后口味的是熏炙一类,比如烤鸭、烧乳猪、熏鸡、煨羊腿等,这些在太后的餐桌上几乎从来没有间断过。不过,这些东西在普通百姓的酒宴上或寻常的酒馆里都能看到,也没什么稀奇的。区别只在于烹调的方法,宫里面毕竟要讲究得多。

太后曾经说过,她年轻的时候,最喜欢吃的菜就是烧猪肉皮。做这道菜的时候,要先将带皮的猪肉切成小方块,之后用猪油煎,一直煎到肉上的皮非常脆才行。这道菜不仅好吃,名字也动听,北方人都管它叫“响铃”,大概是因为吃它的时候能脆到发出声音来吧。如此说来,“响铃”做得越松脆越好。

不过,上了年纪的人牙口不大好,吃“响铃”恐怕不适合。所以,晚年的太后只好放弃“响铃”,偏爱别的食物,樱桃肉就是其中一种。做这道菜的时候,先得将上好的猪肉切成小块,再加上调料,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加樱桃了。樱桃最好是新鲜的,如果季节不对,没有新鲜的,也不用担心。宫里随时都有已经蜜饯过或经过其他处理的樱桃,只要拿来用温水泡一泡,就会像新鲜的樱桃那样娇艳欲滴了。把切好的肉块和樱桃用一个白瓷罐装好,清水浸泡,放在文火上煨十多个小时就可以了。那时候,肉已经酥透,樱桃的香味同肉味融到一起,令人垂涎欲滴。汤的味道要比肉还要好上几倍!

至于蔬菜,太后最喜欢吃的是豌豆。宫里头的豌豆一定要保证非常鲜嫩,那样不光吃到嘴里感觉爽口,就是看着也令人心动。白色瓷碗盛着嫩嫩的豌豆,看上去如同一粒粒翠玉珠子,实在是赏心悦目。

萝卜本来不被宫里人看好,认为这种蔬菜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御膳房里面没有萝卜的一席之地。在宫里人看来,萝卜是一种低贱的蔬菜,只有普通百姓才会吃,甚至有时还会用它喂养牲畜,这样的蔬菜如果弄到宫里来,简直是对太后不恭。不过,后来太后自己想起来了,准备尝尝鲜,御膳房这才敢去准备。

厨夫们聪明得很,不仅想办法把萝卜本身的气味去掉了,还将它同火腿汤或鸡鸭汤混在一起,味道绝非一般的好。

除去上面说的两种蔬菜外,太后还喜欢吃鲜嫩的竹笋和非常细的姜芽,无论是“正餐”还是“小吃”,哪顿饭都少不了它们。

我们中国的菌类,大概有七八十种之多吧,蒙古那里出产的应该是最好的,不仅比别处的大,味道也很鲜美。太后非常喜欢吃这类东西,不管是什么样的菜肴,只要可以往里放香菇或蘑菇,就一定少不了。

我不大喜欢菌类的菜。在我看来,山东的胶菜才是少见的美味。它的叶子几乎全是白色,嫩嫩的、甜甜的,让我总也吃不够。

在中国,有名的菜多得数不清,胶菜只是其中很平常的一种,最名贵的蔬菜应该是四川的特产。银耳就是其中之一,价格总是居高不下,一二十两银子,只能买来很小的一盒。

据说,银耳是在老松树上寄生的植物,由于非常难找,就显得极为珍贵,价格总是特别高。对于普通人,甚至包括官员们,即使愿意花上很多钱,也未必能买到最好的银耳,因为最好的银耳都拿去孝敬太后了。四川的官员们为了讨好太后,专门雇了一批人,一门心思地搜罗最好的银耳。

银耳一般都是烘干晒透之后才运走,运输的过程中还要把它们装到盒子里。这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等级的银耳要装在不同级别的盒子中。这些盒子都是锦盒,最好的锦盒要好几两银子一个,至于里面银耳的价钱,就不难推想了。

尽管银耳很名贵,味道却很难恭维,那是说不清楚的一种味道,不咸不甜,更谈不上独特。因此,它一般都是同鸡汁或别的什么汤一起煮的。

同银耳比起来,更让人觉得稀罕的就应该是猴头了。它也产自四川,大小同网球差不多,基本上都运到宫里孝敬太后。同样也是用锦盒装着献进宫里,一般是两个猴头装在一起。同装银耳的锦盒比起来,猴头的盒子更为精致、华贵,就连里面的衬布都是非常好的黄绸。

猴头入菜的方法很多,蒸、炒或同肉食混在一起吃都可以,整个弄熟后切成片吃也都没有问题。不过要论味道,把它和羊肉炖在一起味道最好;另外,如果用它来做汤,比鸡汤还要更胜一筹。

还有一种菜现在已经难得一见了,由于它细得像头发,所以当时人们都叫它“发菜”。实际上,发菜也是菌类的一种,而且同样出产于四川。尽管金贵,可同银耳一样,味道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只能同猪肉一起炒着吃。

至于海产品,鱼翅、鱼唇、鱼肚、海参等,是宫里头常用的,吃法与外头没有太大差别,这里就不多说了。

同普通的牛羊鸡鸭比起来,海味总是要贵一些,大概也是因为来之不易吧。不过,味道却难以称得上有多好,太后也不大看重。她最不喜欢的就是海参,不仅没有什么味道,看起来更是令人不舒服,只是因为人们盛传的滋补功能,它才得以同真正的美味并列在一起。说到偏爱,太后对清炖鸭舌倒是情有独钟。炖的时候鸭舌要和鸭肉一起下锅,一次至少要二三十条左右。出锅之后要放到一个专门的大碗里,这碗是杏黄色的,每次都要放到太后身边,因为太后最喜欢这道菜。

除了清炖鸭舌,一种盐水制的鸭掌也很讨太后欢心,“小吃”上必备的特色菜肴之一就是它。不过,这种吃食我不敢恭维,除了那层蹼皮能让人吃下去之外,剩下的就光是骨头了。

说到这里,读者大概也猜到了,太后对鸭子可真是宠爱有加,不光是鸭舌、鸭掌,就连五脏六腑都不放过,除了奇臭无比的鸭屁股之外,厨夫们想尽各种方法把余下的部分做成菜肴,供太后享用。

夏季来临的时候,各式各样的瓜果都下来了,御膳房的厨夫又开始忙着做一些以时鲜瓜果为原料的小菜,让太后品尝。太后最喜欢的是“西瓜盅”,顾名思义,西瓜是必需的,但是做这道菜需要的只是西瓜的皮。里面的瓤要全部挖走,然后把已经准备好的鸡丁、火腿丁,以及新鲜的莲子、龙眼、胡桃、松子、杏仁等装到里面,从外面看还是个完整的西瓜,只是里面的瓤却完全不同了。接下来把这个西瓜放到水中,用文火炖着,几个钟头之后,又鲜又美的味道就会令人垂涎欲滴了。

我感到很奇怪,太后的食欲真是太旺盛了。不管是在御花园里面散步,还是在宫中闲坐,厨夫们随时都要做好准备,只要太后一吩咐,太监们就会立刻取来那些特制的小炉灶,当着太后的面忙碌起来。太后则等在一边,准备品尝美味。

这次去奉天的路上,太后的胃口依然非常好。只要她觉得肚子饿了,或者仅仅是感到不那么饱了,就会马上下令停车,让厨夫准备餐点。这边太后嘴唇一动,那边御膳房就开始忙碌起来,五十个厨夫赶紧催着伙夫生火。一时间,五十把葵扇齐挥,那阵势像是做什么大型的团体操。很快,炉子里的煤球被烧得通红,可以烹饪了。

厨夫们忙碌的时候,太后又在做什么呢?她老人家正倚在窗边悠闲地远望外面的景物。这种地方平日里是可以见到几个人的,或者在田里劳作,或者是路过,但现在一个人也看不到。早在太后的御用列车经过这里之前,当地的官员便下了禁行令,任何人都不能在附近活动。

炉火生好以后,厨夫“下手”们便开始行动了。他们一个个迅速地把用得到的酱油、糖、醋什么的,给“上手”厨夫搬到跟前,对方就开始精心烹饪了。大部分菜弄好之后,太监就开始用食匣给太后送去。他们往往要拉出很长的一队才能把菜送完,因为菜实在是太多了。

可是太后呢,见到这些菜的时候或许已经没有了饥饿的感觉,于是,这些菜便又一个个被端回到所谓的“御膳房”车厢里,列车又开始前进了。实际上,这次停车的目的完全变了,似乎不是为进餐,而是专门为了让太后好好地看看自己治下的土地。这可苦了她身边服侍的人,那扑鼻而来的菜香令人不住地咽口水。

我当然也不例外,而且我觉得,自己的胃口似乎也大了不少。

同类推荐
  • 大周江山志

    大周江山志

    惶惶大周,危机四伏,外有蛮夷虎视眈眈,内有妖人兴风作浪,我大周,可是要亡了?
  • 曙光初现(1940-1949)

    曙光初现(1940-1949)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从国共共同抗日为起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蒋介石父子最后逃离大陆。
  •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本书包括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美味佳肴、蔬菜水果、良辰佳节、民间风俗、官衔职务、俗语谚语、称谓沿袭九大部分内容。涉及两百多个发明、发现、发展故事与史实,涵盖生活方方面面。有妙趣横生的典故传说如“寿桃” “混帐” “万岁”等,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既可得知传统民俗的流传,又可知悉人间万事的变迁。作为生活中的细节和常识,本书将带你进入历史隧道,分享有趣的新鲜事,为你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
  • 卒国

    卒国

    江湖远,庙堂高,何人起得天下潮。行路难,征途漫,儿郎束甲几时还!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
热门推荐
  • 我们成亲吧

    我们成亲吧

    苏小晚:本来以为4年的等待,可以换来一场真心相爱以为婚姻便是爱情的归属,一句承诺便傻傻地相许最后才明白,爱不是等等就能来的,爱是要争取的可是后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情和血债?我还能不能勇敢地去爱?罗曜月:我从头到尾所做的每一件事,只为了和你在一起原谅我,不愿意看着你和别人幸福因为你的幸福只能是我给的为此,哪怕是生命,我也在所不惜印辰天:我以为最美好的一件事是在一起后来明白,最美好的其实是:你幸福就好感谢老天让我遇见了来自远方的你感谢老天,能让你幸福你的幸福,是不是我呢?
  • 红楼梦

    红楼梦

    “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思想博大精深,艺术精湛完美,语言丰富生动。书中对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世俗人情、衣着服饰、建筑金石等方面都有细腻描述,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包罗万象,使之成为中国文学的典范和骄傲,并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 嫡女嫁到

    嫡女嫁到

    简介:什么?一场意想不到的飞机失事,让她狗血的穿越到了古代。穿越就穿越吧,好歹是个侯府的嫡出小姐,虽说是个不太受宠,胆小懦弱的主儿。但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是被别人从荷花池中捞出来的?为什么她喝的药里会被人下了慢性毒药,是谁要置她于死地?为什么姨娘小姐们隔三茬五就来找她的麻烦,明里暗里给她下绊子?姑奶奶不发威就全当她是小红帽是吧?且看她如何找到老太君这个大靠山,逐渐重获偏心侯爷老爹的宠爱,巧妙化解姨娘小姐的一次次挑衅,最终让她们一个个自食恶果,自掘坟墓的。最后一脚踹飞前来退婚和落井下石的劳什子亲王世子,没收他送来的退婚彩礼,恢复自由身,识花美男,开药膳坊,秀现代智慧,退敌国使臣,一朝扬名天下知。一纸赐婚圣旨下来,谁是这异世中与她相知相守,携手白头的良人?片段一:某男:“五小姐虽然胆小懦弱,无才无德,难以胜任未来睿亲王世子妃,但小侄相信总有一天,五小姐也能够找到能够与其匹配的良人。“某女:“南宫世子,真是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啊!其实世子不用太过为我的未来幸福操心,别以为你一不理我,我就变成狗不理似的。”某爹憋笑:“兮儿,不得对世子无礼!”某女:“爹爹教训的是,但这也不能全怪女儿啊!刚刚南宫世子竟然说女儿无才无德,一无是处,这个女儿是万万不能苟同的。要知道女儿也想对牛弹琴啊,问题是世子能听得懂吗?”
  • 妖娆大女人

    妖娆大女人

    冰山男和女强人的爱情故事。生日会上,她喝的酩酊大醉,进错了房间……
  • 闪耀前场

    闪耀前场

    这是一个踢球的故事。。。。。。。。。。。。
  • 千金为聘

    千金为聘

    前世,她穿越而来,才智过人,却失算人心,错将鱼目当珍珠,屈打而亡;再次睁眼,竟然重生在穿越的那一刻,暗暗发誓,上辈子负她害她之人,定要血债血偿!父亲伪善,卖女求荣,断你财路,毁你命根!后母虚伪,嫡妹蛮横,庶妹阴险,撕毁美人皮,送你们上绝路!渣男竟然敢求亲!好,拿起金算盘,十座玉山、百家店铺、外加千两黄金!原以为吓怕求嫁之人,却没有想到一个男人许她千金为聘,乱了,全乱套了……新书《暖妻缠身:公爵大人,请自重!》火热连载中,希望筒子们多多支持!
  • John Halifax

    John Halifa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蕊之死

    花蕊之死

    唐末五代乱世,藩镇割据,互相攻伐。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在混乱中经历五个朝代,还有十多个小国与之并存,史称五代十国。几十年的大分裂、大混战、大破坏,田园荒芜,生灵涂炭,人们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祈祷上苍早日降下真龙天子,让百姓安居乐业。后周将领赵匡胤于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在胞弟赵匡义和心腹幕僚赵普的策划指挥下,发动陈桥兵变,代周而立,国号宋,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拉开了统一中国的序幕。
  • 每天一堂幽默口才课

    每天一堂幽默口才课

    《每天一堂幽默口才课》内容简介: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片语可以辱国。说话虽是简单的事,但是说话却不容易。学会坏话好说、狠话柔说、大话小说、笑话冷说、重话狠说、急话缓说、长话短说、虚话实说……不但能让你魅力倍增,还能让你办起事来得心应手。
  • 一学就会榨果蔬

    一学就会榨果蔬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