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1100000030

第30章 天宁寺

天宁寺居扬州八大刹之首。寺之始末基址,郡志未经核实,故古迹多所重出。考志载天宁寺在新城拱宸门外,世传柳毅①舍宅为寺,寺有柳长者像。又传晋时为谢安别墅,义熙间,梵僧佛驮跋陀罗②尊者译《华严经》于此,右卫将军褚叔度特往建业请于谢司空琬求太傅别墅建寺。又《华严经序》云:“尊者于谢司空寺别造履净华严堂译经。”又曰:“寺西杏园内枝上村文思房有银杏二株,大数围,高百三十余丈,谢太傅别墅在此。”雍正间,徐太史葆光为题“晋树亭”额。又城中《法云寺志》云:晋宁康三年,谢安领扬州刺史,建宅于此。至太元十年,移居新城。其姑就本宅为尼,建寺名法云,手植双桧。又曰:“谢太傅祠,安故宅,内有法云寺,旧有双桧。”又《墨庄漫录》云:“扬州吕吉甫观文宅,乃晋征西将军谢安宅,在唐为法云寺,有双桧,建炎后遂亡。”又云:“按《十国春秋》:光献三年,海陵镇过使帅民兵入广陵,杨行密伏兵杀于法云寺。寺外数里皆赤。”又云:“寺有藏经院、释迦院。”又志乐善庵云,在大东门外天心墩。雍正十一年,尹公会一碑记云:“梵僧佛驮跋陀罗尊者译《华严经》于此。”《华严经序》亦云尊者别建履净华严堂。自谢太傅舍宅为寺,寺域甚广,墩列于前,亦属寺界。明嘉靖丙辰,漕院郑晓加筑城,始截寺前数百武③地于城内。

【注释】

①柳毅:传说为唐代儒生,曾传书搭救洞庭龙女,救回龙女后,龙王赐婚,但是他因家中已有订婚的妻子就拒绝了婚事。柳毅回到家后,在广陵娶了订婚妻子卢氏,才发现妻子就是当初所搭救的龙女。柳毅的故事出自唐代李朝威的小说传奇《柳毅传》。

②佛驮跋陀罗:是天竺国的得道高僧。在东晋义熙年间,他随僧人智严来到了长安,曾与唐朝的高僧鸠摩罗什、慧远讲佛论道,互相切磋交流。译有《华严经》。

③武:与尺、寸等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武代表半步。

【点评】

扬州的天宁寺为扬州八大古寺之首,天宁寺的修建在各种传说故事中有不同的记载。天宁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扩充,寺院的规模不断扩大,香火不绝,院内多植以树木,寺内布景很有特色。

按:诸说萃于一书,而天宁、法云、乐善分三地。于天宁曰跋陀罗译经于此,于乐善又曰跋陀罗译经于此,其同一也;于天宁曰尊者于谢司空宅造履净华严堂,于法云又曰谢太傅宅于此,尊者别建履净华严之堂,其同二也;于法云曰寺有藏经院、释迦院,而今之天宁寺旁兰若①内有藏经院,其同三也。据尹公一曰“墩列其前”,再曰“截寺数百武地于城内”二语,则乐善本在天宁寺址内已明。惟法云之于天宁,舍宅舍墅同,《华严》同,藏经同,而志中分为两地,未加考定,遂习焉不察②耳。以今考之,今天宁寺距拱宸门数武,门内为天宁街,长三百余步。法云寺后址居北柳巷之半,其半二百余步,合而计之,纵不过二百余步。今杏园、兰若为寺东西址,杏园距天心墩百数十步,由杏园至兰若二百余步,由此计之,约纵不过千步,横不过五百步。天宁居其北,乐善居其东,法云居其南,其实皆谢宅也。古之谢宅,当自法云起,至天宁止,并今之彩衣街之半、北柳巷之半,为民居者皆是也。今天宁、法云于晋为广陵城外地,自截入城后,人遂视天宁、法云为两地,且视天宁、乐善为两地也。又《晋书》有云:“太和十年,谢安出镇广陵之步邱,筑垒曰新城。”按《晋书》新城,当在今新城之东北隅,其半仍当在拱宸门外。古云水际之谓步,《太平寰宇记》云:江都南对丹徒之京口,旧阔四十余里,今瓜洲渡江仅阔十里,对岸已是银山③。是则古之阔四十里者,凡今之高旻寺、扬子桥诸地,皆在江心。其扬州江岸,当距法云不远,而步邱亦当距法云不远矣。志云:“甲杖楼在步邱。”

【注释】

①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省略称谓,即指寺院。

②习焉不察:指已经习惯于某种事物的存在,而忽视了仔细观察,因此注意不到其中的问题。典出《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

③银山:在今江苏省的丹徒境内,与金山相对,故称为银山。

【点评】

天宁寺位列扬州八大名刹之首,历史久远,修建过程也历经周折。随着历史的发展,天宁寺的名字也不断变更。在修建之初是东晋太傅谢安的别墅,太元十年(385),谢安在此安家,取名谢司空寺。义熙十四年,佛驮跋陀罗在这里译著《华严经》。这一年,寺名被改为了兴严寺。唐代曾改名为证圣寺、正胜寺。北宋政和二年,徽宗赐名天宁禅寺,宋高宗南渡时曾驻跸于此。元末,此寺几近坍塌。明洪武年间重建,仍取名天宁禅寺。清康熙帝六次南巡,均驻跸于此。两淮盐漕监察御史曹寅曾授命于寺中设局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乾隆二十二年,颁赐“江淮诸寺之冠”。

由于历史悠久,天宁寺几遭波折,在清咸丰年间被战火焚烧,同治年间得以复建,以后不断扩大规模,至宣统年间,恢复了原寺的面貌。该寺有五个寺门,在寺院的东西两廊都有配殿,因此民间有“一庙五门天下少,两廊十殿世间稀”之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寺院挪为他用,部分遭到损毁。直至1987年,该寺主体建筑群才得到恢复。现该寺为扬州博物馆所在地。

同类推荐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是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热门推荐
  • 生死一剑现

    生死一剑现

    一花一世界,所谓的凡尘只不过是仙魔眼中的一粒尘沙,仙魔一念,世间万年!
  • 老马退休生活奇遇记

    老马退休生活奇遇记

    一个企业退休人员的遭遇。读者为中老年人群。怀旧、幽默,反映现实百态。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情途陌路

    情途陌路

    听闻自己父亲重病入院,在需要一大笔钱之后,柳烟儿在刚上班的第一天,就直闯总裁办公室,哪里料到,为此的看到了一幕——,原本以为,自己会似小说里边的,遇上一个好心的总裁,给自己带来一线的生机,哪里曾想到,自己遇上的,是一个流氓总裁,非但不答应救自己,反而还落井下石,在告诉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之后,给了她一纸的契约。
  • 心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心理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关于心理的一些小常识你了解吗?《心理常识速读》这本书从“感官生理心理”、“感官神经特殊能力”、“心灵不可知”等等方面来向大家介绍心理的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关于心理的常识吧!
  • 五星饭店

    五星饭店

    潘玉龙凭借实力考入知名五星饭店——万乘大酒店。恰在此时,刚刚失去了父亲的韩国时代公司法定继承人金至爱为了躲避集团内部权力斗争和家庭财产继承纠纷入住了万乘大酒店。一个阳差阳错,潘玉龙成了金至爱的贴身管家,负责她在酒店的一切生活。涉世不深又处于四面楚歌之中的金至爱在唯一的亲信被对手陷害之后,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潘玉龙身上,潘玉龙被卷入了一场异常残酷的帮派与利益的斗争之中……
  • 幼官图

    幼官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危楼记事

    危楼记事

    在S市Y大街J巷,有过一幢危险房屋。市政当局好像计划拆除,但也只是计划而已。亏得大家能够将就凑合,楼房里的二十家住户(自然也包括我),竟然在危楼里生活了许多年。谢天谢地,现在,谁也找不到这幢整天让人提心吊胆的楼房,它那破陋衰败的形象,已经从地平线上消失了。危楼原址正在破土动工,大兴土木。据说不会很久,S市的最高层建筑物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危楼不存在了,但危楼的居民还在。下面所讲的,也许正生活在你周围的,而原来却是我邻居的一些故事。
  • 天下

    天下

    三秋风寒,夜黑如墨。疏星淡照的小苑内,东首耳房尚亮着灯,映出窗纸上一条纹丝不动人影。窗外,一人来回踱着步子:“真的要按计划行事吗?”“在没有得到验证之前,没有别的选择了。”窗纸上的人影动了动,长吁短叹。窗外人蓦然站住,咬了咬牙:“好!小不为则乱大谋,只有当机立断了。”“此为劫数……只是要委屈你了!”屋里之人叹道。“我的毕生理念都在于此,只要能成此事,其他都不过是旁枝末节了。你只要记住我们的约定,我虽死无憾,否则生不如死!”窗外之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