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9800000006

第6章 不要把别人当傻瓜:精于算计的理性人 (2)

投入适度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收益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道理:有投入才会有收益。但很多人却走进了另一个误区:投入越多,收益才越大。事实上,我们会发现投入越多并不必然会收益越高,一味增加投入有时甚至会损害自己的收益。

投入多少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收益,这是一个“度”的问题。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说的就是经济学上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并不是这样,投入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等,才是现实世界中的真相。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投入越多但收益越少的情况。比如在农业生产中,一味地往田地里增加肥料,所获得的产量一般是:随着肥料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先逐渐递增,当达到一个高度后,再增加肥料,农产品的产量是递减的;如果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都烧死,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再如很多国有企业,人员很多,也就是劳动投入多,但是效益却很低,于是“减员增效”使之达到合适的规模,便能达到用适度的成本投入达到最佳的收益。

现实告诉我们,成本与收益并不总是正比例递增的。托尔斯泰写过农妇和鸡的故事:农妇希望她的母鸡多下蛋,于是多喂吃的,结果她的母鸡肥胖得根本不能下蛋了。多给母鸡喂食,反而导致母鸡不下蛋,这说明,投入过多有可能就会“打水漂”。投入成本后,并不意味着收益就会滚滚而来,也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生活中,我们必须掌握投入成本的“度”,只有投入适度成本,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最佳收益。“画蛇添足”的故事能带给我们一点启发。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便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正好。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那壶酒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费力不讨好。其实,“画蛇添足”的人正是没有把握好投入自身劳力的“度”:画出蛇形就能获得收益,倘若再增加自己的成本投入——“添足”,只会最终没有收益——不能喝到酒。

那么究竟什么叫“有度”,什么叫“无度”呢?如何把握“度”的界线呢?简单说,当一次新增的成本投入不能带来更长远的更大利益时,这样的成本投入就应该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现实生活中,投入多少成本才能获得最佳收益,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这个度其实并不好把握。有的人通过几只鸡,就能收获一个家禽集团;有的人付出数百万元投资家禽养殖,却最终亏本。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度”,不仅与个人的素质相关,还跟个人生存的环境和社会因素有关,如家庭出身的因素,如所在地区的大环境,还包括政策限制以及倾斜等软环境。

把握成本与收益的“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它既需要睿智的理性,更需要阅历的积淀。

小聪明会导致大损失

在经济生活中,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然而这种理性一般是有限理性。理性人的主观意愿就是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福利,至于能不能谋到福利则是另外一回事。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是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但由于人对事物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们的理性往往表现为有限理性了。

有个关于餐具的测试:一家商店正在清仓大甩卖,有一套餐具:8个菜碟、8个汤碗和8个点心碗,共24件,每件都完好无损。还有一套餐具,共40件,其中有24件和前面那套的种类大小完全相同,也完好无损;此外,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不过有2个杯子和7个茶托已经破损了。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但人们愿意支付的钱却反而少了。

因为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一套餐具的件数再多,只要有一件破损,就认为整套餐具都是次品,理应价廉;而件数再少,如果全部完好,理所当然全都是合格品,当然应当高价。可以说,这是理性人的不理性,即“有限理性”。

生活中的我们往往自认为自己是聪明的理性人,处处为获得最大收益而算计,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在某些方面的小聪明而已。实际上,我们和“掩耳盗钟”故事中的人比起来,并不高明多少。

春秋时候,有个人跑到晋国的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他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但是钟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小偷想办法解决,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小偷是一个理性经济人,他精于算计:要把大钟偷回家,就必须把大钟砸碎,但砸钟会发出声响,必须阻止钟声的传播,他选择了堵住自己的耳朵。可以说,小偷的行为不失理性,然而,他却为后世所嘲笑,因为:他是一个理性的傻瓜!为什么小偷是一个理性人,却还被视作傻瓜?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理性人,他只是一个有限理性的人。

我们虽然是理性经济人,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人。我们在嘲笑这个小偷时,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理性的傻瓜呢?

工人体育场将上演一场由众多明星参加的演唱会,票价很高,需要800元,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演唱会,很早就买到了演唱会的门票。演唱会的晚上,你正兴冲冲地准备出门,却发现门票没了。要想参加这场音乐会,必须重新掏一次腰包,那么你会再买一次门票吗?假设是另一种情况:同样是这场演唱会,票价也是800元。但是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你打算到了工人体育场后再买。刚要从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把刚买的价值800元的MP4给弄丢了。这个时候,你还会花800元去买这场演唱会的门票吗?

与在第一种情况下选择再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相比,在第二种情况下选择仍旧购买演唱会门票的人绝对不会少。同样是损失了价值800元的东西,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呢?其实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他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他们对每一枚硬币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视它们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而采取不同的态度。这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思考。

在纷繁的世界中,需要以理性人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分析事物,做一个精于计算的人,才会不犯迷糊。

让“打水漂”的成本随风而去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投入一定的成本去办某件事情,但最终事情却没有办成。我们往往会为“打水漂”的成本投入而欷歔不已,后悔自己如果早知道这样的后果就不去投入这些成本了。事实上,此时的后悔还有用吗?作为一个理性人,我们应该懂得运用“沉没成本”来开导自己。什么是“沉没成本”?《汉书·朱买臣传》中 “覆水难收”的故事足以解释。

西汉时期有个读书人朱买臣,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几年时间过去了,他的妻子实在受不了贫寒的生活,终于决定离开他而嫁给了一个家境比较殷实的人。

几年后,朱买臣出人头地,做了太守。当他衣锦还乡时,很多人挤在街道两旁,他的前妻也在人群中。当她看到朱买臣穿着官服、戴着官帽,威风凛凛地过来时,她不禁为以前离开他而自责,主动上前要求和朱买臣复婚。朱买臣叫随从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对前妻说:“泼出去的水,是再也收不回来了。”

“覆水难收”意思是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不能更改,这里的“覆水难收”就是一种沉没成本。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看了一半之后觉得很不好看,但是你付的钱已经不能收回,电影票的价钱就是沉没成本。

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再考虑钱的事。当前要做的决定不是后悔买票了,而是决定是否继续看这部电影。因为票已经买了,后悔也于事无补,所以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决定是否再看下去。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选择把电影看完就意味着要继续受罪,而选择退场无疑是更为明智的做法。

沉没成本从理性的角度说是不应该影响我们决策的,因为不管你是不是继续看电影,你的钱已经花出去了。作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你应该仅仅考虑将来要发生的成本(比如需要继续忍受枯燥无味)和收益(听电影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不管做出何种决定,钱都已经花了,它是个确定的常数,不应该影响我们其后的决策。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却很难做到如此理性与释然。不要因为存在沉没成本而影响了你的理性决策。你仅仅需要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和收益,至于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你是不应该考虑在内的。

不计沉没成本反映了一种向前看的心态。对于整个人生历程来说,我们以前走的弯路、做的错事、受的挫折,何尝不是一种沉没成本。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总想着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自我折磨。

过去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均代表着昨天,无论对错,无论你如何后悔都已经无法更改,这与沉没成本的道理是一样的。昨天的成本已经打进去了,是赢是亏,都是昨天应该的支出,从今天来看,这些成本是昨天的沉没成本。人在思考问题时老是后悔莫及、悔不当初,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寻找痛苦。理性人总是关注于未来,而非过去。

泰戈尔曾说:如果你为错过了月亮而伤感,那么你也要错过繁星了。所以,应该承认现实,勇敢地承认自己过去言行的对与错,忽略沉没成本。以全新的面貌去面对今天,这样才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向前看的人生态度,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才可能轻装上阵,才可能有新的成功,才会有辉煌的人生和幸福。

同类推荐
  •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内容简介:经济学就是99%的人知道没学过,99%的人学过了不知道,1%的人既知道也学过,成功了。《20几岁学点经济学》不是经济学专著,也不是一本经济学教科书,而是一本趣味横生的经济学读物。因为《20几岁学点经济学》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读了之后,你就能成为那仅为1%的成功者。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

    "身为经济世界中活动的一分子,本该能看懂经济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并理智地参与其中,不幸的是,我们的经济世界被分割成两半:一边是高谈阔论的专业人士,在高端的圈子内自说白话、我行我素;另一边是懵懵-瞳懂的普通人士,在平凡的世界里朦胧地 理解经济世界发生的变化。《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这本书,就是要将思 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 《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本书以短小生动的小品文写作方式,从你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在路上、在餐厅、在电影院、在厨房、在卧室、在争吵中、在生气时、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捕捉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奥秘,如下午茶一般悠闲而有趣,却又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 智能时代

    智能时代

    本书的创作来源于作者杰夫·霍金斯的两大热爱,作为一名成功的计算机工程师和企业家,杰夫·霍金斯因创办了Palm Computing和Handspring两家公司而声名在外,而他个人更重要的兴趣在于大脑。在《智能时代》这本书中,作者将计算机与大脑两个领域的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大脑的细节处探究与解析人类智能的本质。这是一本简单、直观解释大脑的书,作者在书中提出“记忆-预测框架”理论,将大脑预测未来的能力作为智能的关键,并探讨了人类如何能建造智能机器,以及智能机器的未来将是什么样子。是有关智能原理的必读书,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热门推荐
  • 武运昌盛

    武运昌盛

    什么江湖,不过是自己想过却没过上的生活,什么豪侠,不过是苦难后苟延活着的幸存者,镜中花,花中人,此事两乾坤。
  • 相爱恨晚

    相爱恨晚

    她进错了房,他睡错了人。一个意外的小生命让本是商场死对头的两人,不得不走进婚姻。盛世婚礼,他在当天飞往巴黎寻求心爱女子原谅,丢下她只身一人在婚礼上,受尽难堪。结婚五年,他在外风流,她视若无堵。他冷嘲热讽,她恍若未闻。她骄傲无法卑微祈求,却相信时间可以让他对自己改观!直到……“妈妈,我想见爸爸。”手术室里,女儿奄奄一息的昵喃着要爸爸,她含泪拔了他的电话……“顾泽恺……”“轩轩马上要准备手术,我没时间和你废话。”她一开口便被打断,再拔已关机。顾泽恺,为了那女人的儿子,你连亲生骨肉都不要了吗?当难以预测的命运暴风将两人牢牢席卷,爱还能为彼此找到出路吗?拨云见雾,这场以错误开始的婚姻,又该何去何从?
  • 僵尸狂徒

    僵尸狂徒

    罗天不出,天尊独尊。当罗天大陆人人都为封号罗天而图谋时,当至强者都为揭开远古辛秘而消失时,小小赶尸人却意外驾临异界。君千殇:绿袍老头,想吸老子血是吧,尽管吸,吸完你就是我小弟。君千殇:许小强,你是不是皮又痒了,想造反了?君千殇:二丫,给我干他!
  • 花篮里花儿香啊

    花篮里花儿香啊

    这些天,老富每天从被窝里一钻出来,就会站到街头的大柳树下,一直站到太阳将西边的天际烧出一个橘红的洞。算一算,这已是他第十六天站在大柳树下了,没错,他在等一个人,准确地说,是一个开三轮车进村卖东西的女人。卖东西的女人已经半个月没露面了,这情况以往可是从没有出现过,以往,她每隔三天就会来一趟。眼看这一天又要结束,老富望着那个橘红的洞,真想跳进去烧死算了。可他还是不相信女人真就连个话都没有就不来了,不说别的,就冲他这一年买了她那么多东西,她也得进村打个照面吧。
  • 黑夜将逝黎明未至

    黑夜将逝黎明未至

    幻若虚梦,璀璨如星。即便是梦,即便一切皆是幻想,那也很美。那个梦里有友情、亲情和爱情,有与好朋友和爱人一起并肩作战的情景……
  • 重生娱乐圈天后攻略

    重生娱乐圈天后攻略

    她是作家,,是演员,是歌星;也是节目制作人,导演,编剧,音乐制作人,更是娱乐圈的大佬。她写的小说,本本畅销,引人追捧,是改编电视电影的最好IP;她拍的电影,部部经典,要口碑有口碑,要票房有票房;她导的电视剧,开辟了电视剧新类型,每一部都被各大卫视打破头争抢,收视率爆表;她写的歌曲,曲曲经典,首首动人,千金难求;她制作的综艺节目,每每都是爆款,登上的人都会成为最火爆的明星……她不但自己红,还可以带着身边的人一块红。可以这么说,只要她夏诗宁愿意,就没有她捧不红的人!于是,大家都尊称她为——文娱天后。然而,夏诗宁却谦逊地说:“我不是文娱的创造者,我只是一个文娱的搬运工。”
  • 多情总被无情恼:晏殊、晏几道的痴情醉梦

    多情总被无情恼:晏殊、晏几道的痴情醉梦

    《多情总被无情恼》: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晏几道、晏殊二人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两人的传奇人生。
  • 增订十药神书

    增订十药神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亲子共读经典童话神话故事(全集)

    亲子共读经典童话神话故事(全集)

    首先,这是一套用来讲的故事书;其次,这是一本用来读的故事书;最后,这是一本用来家庭学习的故事书。《亲子共读经典童话神话故事全集》精选了世界上最经典的童话故事、寓言、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总之,本书简直就是一个故事的天堂、趣味知识的海洋。在柔和的灯光下,在轻柔的音乐中,全家人陶醉在阅读的气息中,孩子在会心地微笑,大人在会心地微笑——这就是编者为您精心献上的一桌以孩子为中心的文化大餐!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有一个个浪漫的梦想。书中这些有趣的经典故事,就像每个夜晚在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孩子睡前,只要我们轻轻的摘下一颗,它就会和你的孩子一起进入甜甜的梦乡——就这样一夜一夜,直到孩子渐渐长大。
  • Culture and Anarchy

    Culture and Anarc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