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5800000002

第2章 不该赢,赢就是输(1)

人皆有争胜之心,但有些时候,人不可只顾眼前之“赢”而输了自己的整个人生。在适当的时候,人应该有“战略性失败”的勇气和眼光。只有在合适的时机扮演合适的角色,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相反,在不该赢的时候赢了,实际上却是最大的失败。

有些人你赢不起

说起赢,我们很容易联想起赢带来的喜悦,不论是网球打赢,还是足球踢赢,都会给人带来难以言表的兴奋。

其实,人人都有一种心理趋向——喜欢赢,而讨厌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你都应该赢,事实上,赢也需要智慧,也要看是赢谁,找错了赢的对象,不仅赢不了,还会害了自己。

只有要懂得输,才会有机会赢。有句话说得好:“忍一时之屈,能成大事之机”。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汉文帝时,匈奴猖獗,时时侵扰。为了加强京城防务,汉文帝调了三支军队,分别在长安附近的棘门、灞上和细柳扎营,拱卫京畿。其中,周亚夫就负责主持细柳营的军务。

有一次,汉文帝去军营慰问将士。刚到周亚夫军前,就听驻军喝道:“将军有令,军中只有将军令,没有天子令。”

汉文帝一向德行厚重,并不计较,派使者去知会周亚夫,周亚夫这才打开寨门。

一进军营,文帝又被拦住了:“将军有令,营之中不许策马狂奔,只能慢行。”文帝只好拉着缰绳,一步步地“颠”到周亚夫的大营前。这时,周亚夫才不紧不慢地从大帐中走出,冲着皇帝一抱拳:“末将甲胄在身,当以军中之礼相见,就不跪拜了。”

汉文帝是个心胸宽广的人,很看重周亚夫的才能,并没去计较,还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接班人汉景帝,说“周亚夫治军严明,是关键时刻可以倚重的将军”。

在汉景帝执政期间,周亚夫屡立战功,被汉景帝封为丞相。作为一个托孤大臣,又屡建奇功,周亚夫的仕途应该很顺畅才是,但是由于他过于争强好胜,过于喜欢“赢”,所以给自己带来了悲惨的结果。

一天,汉景帝在朝会上讨论给匈奴降将封侯的事。周亚夫不同意皇帝的做法,他说:“这些匈奴降将,背主投降,如今要封侯,难道是要鼓励背主求荣的行为吗?”

景帝听了,心中一阵恼火,心想:我们跟匈奴交战已经多年了,回回败退,这一次是我们难得的胜利,这不正是我们大加宣扬,鼓舞三军士气的好机会吗?所以景帝把脸一沉说:“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

皇帝言辞如此严厉,周亚夫本该顺坡下驴,再图后计。但是他不服输的性格这时候却体现出来,他为了和皇上赌气,竟然称病不出。景帝以为,周亚夫过几个月气消了,就乖乖地回来了。没想到,四年过去了,周亚夫还没动静。

为了缓和君臣之间的紧张气氛,汉景帝决定主动让步,请周亚夫吃顿饭。当然,身为一国之君,汉景帝也不可能就此作罢,也要借吃饭之机稍稍惩戒一下周亚夫,让他服软。他给周亚夫准备了一大块肉,但是没有准备筷子。实际上,汉景帝是在告诫周亚夫:想要筷子吃肉,你就得服软,求我。

周亚夫没想那么多,直接向内侍嚷道:“不给老子筷子,你让老子怎么吃啊!”景帝面沉似水:“我给你肉吃,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吗?”

周亚夫一愣,突然明白了“大老板”的用意,当即跪倒谢罪。景帝以为周亚夫服软了,摆摆手:“算了,还是起来吧。”哪知道,周亚夫起身后,甩甩袖子,二话不说,拍屁股走人了——我就是不认输!

景帝这次真的发怒了,知会廷尉:“此人,吾不用也!”廷尉体察圣意,随便抓了周亚夫一个把柄,扣上谋反的帽子,把周亚夫抓了起来。

周亚夫绝食五天后,一代名将,就这么饿死了。

周亚夫的故事是一出悲剧,悲在哪里呢?悲就悲在周亚夫在该输时不肯输,在不该赢时偏要赢。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输赢本来就不是绝对的,总是想赢,最后反而会输得更惨。

做人有骨气,有傲气,这没有问题,值得提倡,但是要会分场合,分对象。你如果想和对方争出个输赢,就难免站在了对方的对立面上,成为了“敌人”,但有些人却掌握着你的前途命运,掌握着你的身家性命,对于你,这些人拥有绝对权力,你非要和这些人争个输赢的话,对于你自己来讲能有什么好处呢?即使暂时赢了,最后也难免输得更惨,实在得不偿失。

所以,即便你有能力,即便你再委屈,但是面对不该赢的人,除了输给他你别无选择。除非,你觉得你可以扳倒他或者摆脱他的影响。如果这天还没有到来,最好不要争赢好胜。

小人赢不得

中国有句古话叫“小人得志”。小人往往被人们贬低、责骂、排斥,但是小人为什么还能得志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小人会演戏。老实人的努力别人未必能看到,但是小人的表演往往都很抢眼。

第二,小人往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时间可以蒙蔽别人,成了自己领先一步的资本,从而得志。

第三,小人做事的目的性都很强,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令他们得到好处,好处堆在一起,他们就得志了。

由此可以看出,小人得志,有些时候是毋庸置疑的。相反,君子得志有时很难,这其中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第一,君子不愿装腔作势地演戏,他们觉着该是怎样就怎样,做事踏踏实实,能不投机取巧就不投机取巧,这样无论做什么,成本就高了。

第二,君子不喜欢装,不会表演作秀,这就很难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机会来临时不太容易发现,君子因此容易错失得志的机会。

第三,君子走的是正常路径,不喜欢玩“暗箱操作”那一套,他们很不屑于做这种事情,并且极其鄙视小人行径,觉得这是极为丑陋恶心的事情。最为关键的是,君子还会和小人对着干,别人搞小动作君子就揭发,所以不讨人喜欢,这也增加了达成愿望的难度。

第四,君子讲究公平竞争,不会打击对手,这客观上导致了对自己竞争对手的培养,使自己前进的阻力增加。君子在得志时不打压潜在的威胁,失意时又常常被别人提防、陷害,所以往往只能在底层打转,想要得志难上加难。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所有人都存在竞争关系,所以小人们往往会未雨绸缪,将未来的竞争者扼杀在摇篮里。君子却不这么干,他们对别人非常好,不管对方有没有威胁,都把自己的东西完全传授出去,只要人家口乖叫几声,就连家底都掏空了。

小人得志的这种状况很难发生改变。古往今来,小人得志的局面长盛不衰,秦朝丞相赵高是小人,唐朝重臣安禄山是小人,宋朝宰相秦桧是小人,简直数不胜数。

做小人可以在一时获利,但是绝不能长久。因此,为了赢得人生的最后成功,万不可去做小人。就拿曾经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来说,一些奶企就做了一回小人。现今,奶制品市场竞争激烈,在竞争下有人想到了走歪门邪道,结果三聚氰胺的事情就出现了。一开始,只是往奶源里加水,但是只加水又会影响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达不到指标标准,所以又不顾消费者人身安全,往牛奶里加兑三聚氰胺,而且号称是更好的牛奶。

诚然,这样的小人行径确实让这些丧失良知的奶企一时获利,赢了一回,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想想三鹿的结局便可知晓。所以小人做不得,更不能因为要赢,便使用一些小人的手段,因为到头来,会让你输得更惨。

小人做不得,但我们也不要为了赢而去得罪小人。在现实中,君子往往会和小人结仇,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完全相悖。对小人的一些手段,君子是很鄙视的,所以经常在不经意间得罪了小人。事实上你不能得罪小人,小人会暗中给你设圈套,假如现在你得罪他了,他更会明里暗里去整你。

就拿《水浒传》里的林冲和高俅来说吧。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武艺出众,人品一流,被人称为“豹子头”。高俅原本是个地痞,小人得势,成了太尉。在平日里,高俅的做派猥琐,为正人君子所鄙视。林冲因为自己的妻子受辱而冲撞了高俅,一下子成了高俅的眼中钉,结果林冲被高俅弄得家破人亡,逼上梁山。

小人得罪不起,不管他是你的同僚还是对头,不管他是你的上司还是你的下属,不管他是你的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你都要尽量避免去招惹。因为小人记仇,小人不讲道义,小人不择手段。而且小人更容易一时得势,对得罪过他的人打击报复。那句“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话就是这个道理。

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权力的支配者看上去很木讷,被支配者看上去很精明。我们在日常谈用人之道时也常讲,用人就要用比自己强的人,这样才能壮大。

同类推荐
  • 道中的道

    道中的道

    人生即是道场。心中有“道”,所以气度非凡,凭借强大的正能量震慑场面、影响他人,左右事态的发展。与人相处,从道家思想中修习“道法自然”、“不争”、“无为”等智慧,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期,获得非凡的成功。本书通解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万物变化的玄机,提供为人处世的进退方略。每一个故事都能给予你一个顿悟,在不断感悟中内心的能量不断增大,从现实起步,从小处着手,在点滴中改变自己,你会发现人生可以更自在,幸福其实就在身边。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Ⅲ(第13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经典作家著作研究Ⅲ(第13卷)

    本卷是经典著作研究第III卷,收录关于经典作家巴黎公社时期以及其后的相关研究文章,展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之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本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关于这一时期著作的相关卷次前言,第二部分是一般性的研究文章。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民族学笔记以及相关著作的研究文章单独成为本从书的第14卷,因而本卷不包含那些方面的研究文章。
  •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

    浑厚深沉的中国哲学(上)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热门推荐
  • 明威天下

    明威天下

    同名同姓又长得一模一样的毛文龙,穿越回明朝崇祯二年。不甘心再次沦为朝廷的牺牲品,潜逃他乡,另起炉灶。扯起大旗,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复我汉儿之威!
  • 封鬼恶人

    封鬼恶人

    我叫阿鬼,小时候我受到表哥的影响,初中后就开始迷恋上了鬼片,不光爱看鬼片,还喜欢听鬼故事。渐渐的我成为了一个鬼怪名人,很多人爱听我讲鬼故事。因为这个原因,我认识了殡仪馆的看门大爷,从此我的生活就被改变了。这个老大爷竟然是封鬼恶人最后一代传人!签阴约,下地府,养死肉犬……看阿鬼封鬼恶人的神秘经历,掌控阴阳的恶人手段!
  • 异魂:凉生如卿

    异魂:凉生如卿

    莫雨凉,现代名牌毕业的大学生,嫁给了自己的学长。负责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为了家庭,放弃了优秀的工作,尽心尽力照顾婆婆与老公。而她那老实憨厚的老公暗地里却养着小三,不但带着小三登堂入室,还错手把她推下了楼,导致她香消玉殒莫凉生:一个生在普通富裕人家的聪明少爷,五岁那年跟着娘亲在渭城扎根,在十九岁那年,因与朋友登上赏景,不小心滚落山崖……待莫雨凉醒来之际,震惊的发现自己居然由女儿身变成了男儿身,而且还到了不知名的朝代…莫凉生初遇赫连卿,就被他那深邃的五官,浑然天成的王者风范吸引,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赫连卿望着面前颜如玉,肤如凝脂的人,剑眉轻挑,心里一丝惊讶,他从未见过长得这般好看的男子……
  • 有匪3:多情累

    有匪3:多情累

    霍家堡那一场大火,没有烧掉霍家堡的根基,却烧起了中原武林中人的心火。“征北英雄会”顺势而生,霍连涛野心昭然若揭,然而不明内情的他没有想到,慎独印上的一截诡异的水波纹图案却为他招来祸事。与此同时,周翡一行人追踪着谢允的踪迹,也来到了风雨飘摇的永州。谢允那双冰凉的手、体内压抑已久的毒素,还有他不为人知的过往,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周翡心头。透骨青的解药,“海天一色”的隐秘,*终全都指向了失踪已久的齐门禁地……
  • 古龙经典:七种武器(全集)

    古龙经典:七种武器(全集)

    《七种武器》中登场的经典人物:白玉京、袁紫霞、秋凤梧、高立、双双、段玉、华华凤、萧少英、葛停香、丁喜、小马、杨峥、狄青麟、朱五太爷、柳长街、龙五七个不平凡的人。七种不可思议的武器。七段完全独立的故事。真正的胜利,并不是你能用武器夺取的。无论多锋利的剑,也比不上那动人的一笑;无论多可怕的武器,也比不上人类的信心。此外……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去冒险,天下就绝没有不能解决的事!
  • 钗头如霜

    钗头如霜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如果夏秋风当时没有放开尚若如的手,那她也不会因此而来到异世,喜欢上别人。终是不能再回到初见:他站在桥上,看着她在湖边静静抚琴,五光十色的湖泊,晴空万里,她穿着一件水蓝的衬衫,在阳光下,浑身踱了光。从此,他只喜欢蓝色。
  • 栾城遗言

    栾城遗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路

    锦绣路

    齐老爷把女儿许配给谢家二郎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一介穷书生,有朝一日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校草驾到:早安,陌雅

    校草驾到:早安,陌雅

    一杯花茶让两颗心彼此靠近,她对他暗生情愫。班上最不起眼的好学生,被新来的温柔校草青睐,究竟是福还是祸?她躲,他找,她逃,他追。陌雅,如果有个人能每天清晨都喝到你泡的花茶,那这人真的是太幸福了……早安,陌雅。亲情,友情,爱情,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蔷薇蕾”的凋谢(二 )

    “蔷薇蕾”的凋谢(二 )

    土谷荣一郎唯一的兴趣是,到旧书店买书。虽然这与他的警官身分不太相称,但在不值勤的日子里,他总是到小街小巷中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旧书店里去。一闻到旧书特有的霉气味,他就感到特别快慰。说是买旧书,却不是要寻找珍本和孤本。他专门喜欢到人们不太去的书店里,从人们不太去翻阅的书架中,寻找一些没有人买的、甚至没有人摸过的盖满尘土的书。有一天,土谷在一个胡同里的旧书店里随意浏览着旧书。这个书店他以前没有来过,因为它距离土谷平时散步的路线较远,所以不经常到这边来。